糖尿病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统计图坐标图

糖尿病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统计图坐标图
糖尿病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统计图坐标图

5

14

15

12

13

10

11

9.5

5.5

6.5

7.5

6

7

8

8.5

9

7

2014年餐后2小时血糖统计图( 月 日—— 月 日)

6.5

6

5.5

5

13

12.5

12

11.5

15

14.5

14

13.5

11

10.5

10

9.5

9

8.5

8

7.5

分析说明:

1、本人初患糖尿病,以上是本人对空腹和餐后2小时的统计图(坐标图)。空腹每天测量一次;餐后2小时血糖每周测2天(周三和周六),分别是早餐后2小时,中餐后2小时,晚餐后2小时。(中晚餐分别打16个单位胰岛素)

2、上面2张表格是本人花了4个多小时做成的,用于统计自己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

3、表的制作依据是:空腹6.1-6.9为空腹血糖受损,餐后2小时7.8-11糖耐量受损,可通过控制饮食和锻炼恢复;空腹大于7.8,餐后2小时大于11.1就是糖尿病。

4、从图上看,本人空腹血糖坐标图折线多数分布在“空腹血糖受损”区域,就是分布在正常区域的部分,也是在正常区域的高值附近;本人的餐后2小时血糖坐标图折线基本分布在“糖耐量受损”区域。根据规则,一目了然的可以看出,(如果不是打胰岛素)本人是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受损,注意饮食控制和加强锻炼可以恢复到正常。

5、花的时间太多了,故下载要的分多。20分。

6、如下不了,可以到淘宝搜索“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统计图坐标图”即可。

糖尿病人如何进行自我血糖监测

糖尿病人如何进行自我血糖监测 血糖自我监测可以及时全面地掌握病人血糖的控制情况,为指导病人合理饮食、运动及调整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是糖尿病整体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日多次的血糖监测更能准确反映患者血糖变化的全貌,只根据一次血糖监测结果调整治疗,往往会出现偏差,因此,理想的自我血糖监测,应当是每天多时点测定血糖。然而,从经济学和病人依从性方面考虑,这样做并不现实。 如何确定知糖监测的时间和频率 这要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来决定。 对于血糖控制比较稳定的患者,血糖监测的间隔可拉长一些,可以1周测定一次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每隔2-3周安排一天测定全天7个点的血糖谱:即三餐前及三餐后2小时和睡前血糖,必要时还可加测凌晨3点的血糖。 但对于近期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则需根据病情增加监测频率,每周需要测2-3次全天的“血糖谱”,具体适用于以下情况: 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尤其带胰岛素泵者)的患者; 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 血糖控制不佳、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有低血糖发生的患者; 药物更换或调整剂量的患者; 妊娠期的患者; 各种打乱平时常规生活的情况,如:生病、手术、外出、激动等。 另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要进行随机血糖监测。例如,糖尿病患者在运动前后和饮酒之后容易发生严重低血糖,这个时候检测血糖很有必要。再如,糖尿病人驾车外出前也应检测血糖,因为低血糖状态下驾车是非常危险的。另外,病人在感冒发烧、情绪波动、自我感觉不适时也需要加测血糖。 不同时点血糖监测的意义 血糖值是直接反映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功能受损情况及治疗效果极为敏感的指标。检测空腹及餐前血糖,有利于发现低血糖;检测三餐后2小时血糖,能较好地反映进食及降糖药是否合适;检测晚上睡觉前血糖,有助于指导加餐,防治夜间低血糖,保证睡眠安全;检测凌晨1-3时的血糖,有助于发现有没有夜间低血糖,明确空腹高血糖的真正原因。 ●空腹血糖 严格地讲,空腹血糖是指隔夜禁食8-12小时之后于次日早餐前所测的血糖(通常不超过早晨8点),午餐和晚餐前的血糖不在此列。 空腹血糖的意义 反映患者在无糖负荷刺激状态下的基础胰岛素的分泌情况; 可以反映头一天晚间用药是否可以控制血糖到次日晨,它受到黎明现象与苏木杰反应的干扰; 空腹血糖也是诊断糖尿病的指标之一。 空腹高血糖有三种常见情况: 药量不足:特点是睡前血糖高于空腹或与空腹血糖相差无几。原因是晚间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用量不足或进食过多; 黎明现象:正常人在夜间12:00以后,生长激素和皮质醇的生成增加,该激素有升高血糖的作用,由于每个人在不同阶段产生的生长激素多少不同,故黎明现象不是每个人都会发生。可在夜间12:00和早7:00各测1次血糖,早7:00血糖高于夜间12:00血糖1.0毫摩尔/升以上者可诊断;

糖尿病人必查体检项目

糖尿病是一种多病因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并伴有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的代谢性疾病。本病如不能早期诊断和防治,常发生致残、致命的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早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糖尿病防治的四早原则。 一、空腹血糖检查: 空腹血糖检查是糖尿病常规检查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可以在医院进行抽血通过生化分析仪来检测静脉血糖,更常用的是家用血糖监测仪的试纸检测指血血糖,这两种方法都是通过葡萄糖氧化酶法反应来获得结果,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二、餐后2小时血糖检查: 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也是诊断和监测糖尿病的另一种重要方法。临床上有不少病人,空腹血糖不高,但餐后2小时血糖明显增高,也可诊断为糖尿病。常规体检单纯检测空腹血糖几乎要漏诊50%的糖尿病患者。 三、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 此项检查是糖尿病体检中最重要的一项。糖耐量试验是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的诊断试验,是测定静脉空腹血糖及葡萄糖负荷后血糖,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 mmol/L,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在做糖耐量试验同时,可以采血测定胰岛素、C肽,了解胰腺

B细胞在葡萄糖负荷下的最大分泌能力,可以协助判断胰腺B细胞的储备功能,尤其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四、糖化血红蛋白: 无论空腹还是餐后血糖,反映的均是某一时刻的血糖值,其结果会受到很多偶然因素的影响,血糖波动大的病人尤其如此。而糖化血红蛋白主要作为对过去2-3月内平均血糖控制水平的一种监测手段是目前国际公认的血糖控制水平是否达标的金标准,正常值为4.0-6.5%。 五、尿糖检查: 直到自我血糖监测出现之前,尿糖的检查一直是每日评估糖尿病控制情况的主要方法。 六、尿酮体检查: 当身体缺乏胰岛素时,不能利用葡萄糖做为身体能量的来源,只好分解脂肪做为燃料。在分解的过程中,会释放酸性物质,叫做酮体,当产生的酮体超过一定水平时,由尿中排出即为尿酮,所以出现尿酮即表示胰岛素缺乏,糖尿病控制不理想。 七、糖尿病并发症检查: 随着糖尿病病程延长,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会逐渐出现各种糖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哪个更重要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56417232.html,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哪个更重要 作者:陆志 来源:《保健与生活》2010年第07期 不少患者经常问医生:空腹血糖重要,还是餐后2小时血糖重要?我们的回答是:两者都重要。 在糖尿病的诊断中 首先,作为糖尿病的诊断,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指标。如果有典型的糖尿病“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的临床表现,只要空腹血糖大于7毫摩尔/升,或餐后血糖大于11.1毫摩尔,升,即可诊断为糖尿病;如果没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 只要空腹或餐后血糖证实达到上述标准,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我国胰岛素分泌功能缺陷人群比西方国家更加突出,因此,餐后血糖增高比空腹血糖增高更早出现。中老年、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等糖尿病多发的人群,除了定期检查空腹血糖以外,还要注意定期检查餐后血糖。 在控制血糖的过程中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达标都重要。评价糖尿病控制的好与坏,常采用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这是国际金标准。不同的国际糖尿病组织制定的血糖达标值有差异,如美国糖尿病协会把糖化血红蛋白定为小于7%为达标,而更多的糖尿病组织包括中国糖尿病学会把糖化血红蛋白定为小于6.5%为达标,老年人可小于7%。要达到这样的血糖控制,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必须全面控制才可以。 研究发现,HbA1c在7.3%~8.4%时,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对总体血糖的“贡献”是相同的;当HbA1c大于8.4%时,空腹血糖对总体血糖的影响大于餐后血糖;当HbA1c小于7.3%时,血糖的升高主要取决于餐后血糖。要使血糖控制达标,必须同时注重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控制。

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高?可能这两大现象在作怪糖护士Dnurse2018-07-04 14:28:09 空腹血糖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一个重要指标,空腹血糖达标是全天血糖控制的一个良好开端。 而对于大部分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的预期目标是4.4~7.0mmol/L。对于特殊情况人群来说,如合并多种并存慢性疾病的老年人的空腹血糖可以适当放宽一些,控制在5.0-8.3 mmol/L;妊娠糖尿病的孕妇,空腹血糖控制较严格,应控制在≤5.3mmol/L。 【想了解更多血糖控制目标点击阅读:90%的糖友都搞不清自己的血糖控制目标是多少】 若出现空腹血糖高,会让糖友特别揪心,自认为空腹血糖高了就继续加点药量把它控制下来,而第二天自查,发现空腹血糖非但没降,反而比上次还要高。糖友自认为是药物用量不足,就又增加了,谁知直到出现低血糖难受,被家人送进医院才得知真相。 几乎所有糖友都曾有过空腹血糖高的情况发生,导致空腹血糖升高,可能是这两大现象在作怪,大家千万别大意! 怪现象之“苏木杰现象” 「苏木杰现象」是指由于降糖药用量过大或过度饥饿而引起的短暂低血糖,随后又出现血糖反跳性增高的现象。简单地说,就是“低后高”现象。这种反应实际上是人体对血糖平衡的一种自我调节,当人体出现低血糖后以,机体内的升糖激素

(如肾上腺素、胰高糖素、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分泌增加,促进糖原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升高,以帮助机体纠正低血糖,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反应才使体内血糖不至于过低而发生危险。 不过,正常人胰岛素B细胞功能正常,当血糖上升时,胰岛素分泌亦随之增多,使血糖依然维持在正常水平。而糖尿病患者由于其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不足,其血糖则明显升高。 怪现象之:黎明现象 黎明现象是指糖尿病患者夜间无低血糖发生,但由于人体内很多具有升高血糖作用的激素,其分泌高峰一般出现在上午3-8时,从而导致血糖升高,这一现象最初是在1981年由国外学者Schmidt提出的。

正常人空腹血糖值是多少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正常人空腹血糖值是多少 导语:在非常炎热的夏天人们会经常出现眼黑,头晕的现象,尤其是肚子饿的时候,表现的就很厉害,有很多人认为是低血糖,那么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值到 在非常炎热的夏天人们会经常出现眼黑,头晕的现象,尤其是肚子饿的时候,表现的就很厉害,有很多人认为是低血糖,那么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值到底是多少呢,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正常值 1、具有典型症状,空腹血糖126mg/dl(7.0 mmol/l)或餐后血糖≥200mg/dl (11.1 mmol/l)。 2、没有典型症状, 仅空腹血糖126mg/dl(7.0 mmol/l)或餐后血糖200mg/dl (11.1 mmol/l)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糖200mg/dl (11.1mmol/l)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3、如糖耐量2小时血糖140-200 mg/dl(7.8~11.1 mmol/l)之间,为糖 耐量低减;如空腹血糖110~126 mg/dl(6.1~7.0 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均不诊断为糖尿病。 参考值 2、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值为3.89~6.1mmol/L;如大于6.1mmol/L而小于7.0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如两次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 考虑糖尿病; 建议复查空腹血糖,糖耐量试验。如果随机血糖大于等于11.1 mmol/L可确诊糖尿病。如血糖低于2.8mmol/L,临 床产生相应的症状称为“低血糖”。 正常人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8mmol/L,如果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等于7.8mmol/L,又小于11.1mmol/L,为糖耐量减低。

糖尿病患者的控糖标准

糖尿病患者控糖标准 一、不同类别的2型糖尿病患者控糖标准 1、中青年、病程较短、没有明显心脑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 控制标准:空腹血糖4、4~6、1mmol/L,餐后血糖<7、8mmol/L,HbA1c<6、5%,尽量使HbA1c<6、0%。 2、胰岛素治疗的非危重患者 控制标准:餐前血糖应尽可能<7、8mmol/L且随机血糖<10、0mmol/L,HbA1c <7、0%。 3、患者病情较轻,通过饮食、运动与服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糖苷酶抑制、噻唑烷二酮衍生物等)等治疗方式,便可使血糖控制达标而不发生低血糖的患者。 控制标准:这类患者应尽可能使血糖正常或接近正常。即空腹血糖4、4~6、1mmol/L,餐后血糖<7、8mmol/L。 4、年龄在70~80岁的老年患者 控制标准:在安全的前提下,空腹血糖6、0~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0~10、0mmol/L,HbA1c在6、5%~7、0%之间。 5、合并严重并发症,尤其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或经常出现低血糖者 控制标准:血糖控制目标就要相对放宽,一般空腹血糖维持在7、0~9、 0mmol/L,餐后血糖在8、0~11、0mmol/L,HbA1c在7、0%~7、5%就可以了。 6、经常出现低血糖,年龄较大或病程较长的患者 控制标准:空腹血糖7、0~9、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0~11、 1mmol/L,HbA1c在7、0%~7、5%。 二、四种情况下,2型糖友需放宽血糖控制标准 1、大于80岁的高龄糖尿病患者; 2、无论年龄大小,或者年龄较大病程较长,且经常出现低血糖者,可以适当放宽血控制标准,首先要以不发生低血糖为原则; 3、有限寿命者:如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尤其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及预期生存期有限者; 4、病程很长且既往血糖不理想,但却无明显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者也可适当放宽。 三、1型糖尿病控制目标 1、儿童糖尿病患者:在不影响孩子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儿童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

空腹血糖20高不高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空腹血糖20高不高 导语:空腹血糖20,血糖值偏高,有发展成为糖尿病得先兆,所以要使用胰岛素加以控制,需要去医院接受一系列系统检查,血糖常规检查,糖尿病检查, 空腹血糖20,血糖值偏高,有发展成为糖尿病得先兆,所以要使用胰岛素加以控制,需要去医院接受一系列系统检查,血糖常规检查,糖尿病检查,询问患者日常饮食习惯,如有不利于患者病情的饮食,就应劝告患者改善自身饮食习惯,同时积极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以利于自己日后的康复治疗。 临床上所称的血糖专指血液中的葡萄糖而言。每个个体全天血糖含量随进食、活动等情况会有波动。一般在空腹时的血糖水平为恒定。临床检测时采用葡萄糖氧化酶的方法可以特异的测出真实的血糖浓度。血糖浓度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而保持相对稳定。当这些调节失去原有的相对平衡时,则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 分类有生理性高血糖:见于饭后1~2小时;摄入高糖食物;也可由运动、情绪紧张等因素引起。病理性高血糖:糖尿病是造成高血糖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糖尿病侵犯的血管非常广泛,所有大中小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均可累及.侵犯的范围几乎累及全身所有的组织和器官.主要的血管病变有两大类:笫一类,大血管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糖尿病足。第二类,微血管并发症:眼的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 了解患者的血糖,胰岛功能,有无并发症等情况,才能制定出具体的治疗方案,不要盲目用药,以免延误病情.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制定治疗方案,血糖的监测,血糖量经过自身控制就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学会自己为自己检查,这样在家里就可以帮助自己一点点的恢复健康,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如何用药物控制空腹和餐后血糖

如何用药物控制空腹和餐后血糖 *导读:如何用药物控制空腹和餐后血糖?饮食与运动治疗 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的时候就要采取药物治疗了,那么,如何用药物控制空腹和餐后血糖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 目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可分为口服降糖药和注射胰岛素。口服降糖药按其作用的机理不同又可分为磺脲类、苯甲酸衍生物类、双胍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和噻唑环二酮类5种。 *口服降糖药物: 磺脲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机理是促进胰岛细胞释放胰岛素,其次是提高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目前在我国药品市场上有优降糖、消渴丸(格列本脲)、达美康(格列齐特)、美吡哒(格列 比嗪)、糖适平(格列喹酮)及亚莫利(格列美脲),还有瑞易宁(格列比嗪控释片)、达美康缓释片。

在这些药物中,优降糖及以优降糖为主要成分的消渴丸,能有效地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并且价格便宜,但易引起低血糖等副作用,年老患者及用并有肝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糖适平是一种短效的磺脲药,在肝脏代谢后从胆道排泄。所以,它对餐后血糖的降低有一定的好处,也适合于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瑞易宁或达美康缓释片以及亚莫利,它们能在一定程度上根据血糖的高低释放胰岛素,对餐后血糖有降低作用,而对空腹血糖的减低具有更为明显的作用。 苯甲酸衍生物属于非磺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通过恢复早期相胰岛素分泌,从而有效地降低餐后血糖。 不过,以上这两种类型的药物只适合于患者自身胰岛有一定功能的2型糖尿病患者。 双胍类药物在市面上主要有格华止、二甲双胍肠溶片等,它们主要是通过改善肝脏胰岛素的敏感性来降低血糖。对空腹和餐

后血糖都有一定效果,理论上说对空腹血糖效果似乎更好些。 糖苷酶抑制剂包括有拜唐苹、倍欣、卡搏平等,它们通过抑制肠道内的糖苷酶,减少和延缓葡萄糖的吸收,从而有效降低餐后血糖。所以,它们主要适合于餐后血糖增高的糖尿病患者及糖耐量异常(IGT)患者。 噻唑环二酮类药物主要有文迪雅(罗格列酮)、瑞彤(匹格列酮)等,它们通过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骨骼肌、脂肪细胞葡萄糖转运,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从而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

空腹血糖正常值是多少 5大实验测试知识

空腹血糖正常值是多少 5大实验测试知识 糖尿病患者一般都分为高血糖与低血糖,老年人是高血糖疾病的高发人群,低血糖是指血糖水平低过4.0mmol/l的现象。空腹血糖值是很重要的指标,可以指导患者如何选择饮食,那么空腹血糖正常值如何测试呢? ★空腹血糖正常值 空腹血糖(GLU)是指在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时未进任何食物,饮水除外)后,早餐前采的血,所检定的血糖值,为糖尿病最常用的检测指标,反应胰岛β细胞功能,一般代表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值为3.89~6.1mmol/L;如大于6.1mmol/L而小于7.0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如两次空腹血糖大于等于 7.0mmol/L考虑糖尿病;建议复查空腹血糖,糖耐量试验。如果随机血糖大于等于11.1 mmol/L可确诊糖尿病。如血糖低于2.8mmol/L,临床产生相应的症状称为“低血糖”。 正常人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8mmol/L,如果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等于7.8mmol/L,又小于11.1mmol/L,为糖耐量减低。餐后2

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考虑为糖尿病(需另一天再试)。(排除应激状态外,如感染、外伤)。这时就要正规治疗。 ★实验测试 (1)尿糖测定。正常人每日尿中排出的葡萄糖不超过100mg,一般常规的尿糖定性测不出。若每日尿中排出糖超过100mg,则称为糖尿。 (2)血糖测定。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也有采用邻甲苯胺法。正常空腹血糖为3.9~6 .1mmol/L,若两次重复测定空腹血糖≥7.0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 (3)葡萄糖耐量试验。葡萄糖耐量试验包括:①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②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GTT);③可的松葡萄糖耐量试验。 (4)胰岛素测定。测定标准:①空腹时正常值为5~15mU/L,胰岛素依赖型则低于正常的下限或测不出,非胰岛素依赖型在正常范围或高于正常人。②胰岛素释放试验:胰岛素依赖型无高峰出现,呈低平曲线;非胰岛素依赖型高峰较正常为低,或高峰延迟。

糖尿病诊断标准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正常空腹血糖的范围为3.15~6.19mmol/L,餐后血糖2小时血糖<7.8mmol/L,当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为糖尿病;如果空腹血糖在6.1mmol/L~7.0mmol/L则称为空腹血糖损害。如果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在7.8mmol/L~11.1mmol/L则称为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损害与糖耐量减低可看做从正常到糖尿病的一个过渡阶段,但如果治疗得当,可以逆转为正常。如果治疗不得当,则发展为糖尿病。正常人的饭后血糖小于7.8. 当血糖降至2.8~3.3毫摩尔/升(50~60毫克/分升)时,多数病人都会出现症状,但也有例外,如胰岛素瘤的病人由于长期处于低血糖状态,即使血糖降至1.7~2.8毫摩尔/升(30~50毫克/分升)也可没有症状,甚至血糖低至1.1毫摩尔/升(20毫克/分升),如果持续时间短暂也可能没有症状. 低血糖最早出现的症状有:心慌,手抖,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冰冷,麻木和无力,同时有头晕,烦躁,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和精神错乱等神经症状.继续发展,则出现剧烈头痛,言语模糊不清,答非所问,反应迟钝,眼前发黑,视物不清,心里明白嘴里说不出话来,有时全身肌肉抽动,甚至抽风,最后完全失去知觉发生昏迷和各种反射消失.如仍得不到及时抢救,最终将导致死亡.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Ⅰ型)人,当胰岛素注射量太多时,可出现恶性低血糖反应症状,很象躁狂型精神病或癫痫样发作.还有更严重的是发生低血糖性脑病,病人可有单瘫,偏瘫,不能说话,走路不稳,曰眼歪斜等,若老年糖尿病人很容易误诊为脑血管意外. 另外,低血糖发生的次数越多,症状会不断发生变化,变得更不典型.在得病的头几年内,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有心慌,手抖,出汗,头晕,饥饿,无力等明显自觉症状,若纠正及时,很少发生低血糖昏迷.随着病程拉长,病情加重,低血糖发作的症状变得很不典型,以神经精神障碍表现为重,严重者发生昏迷. 类低血糖的治疗方法 在轻度低血糖发作期间,你可能出现下列的某些症状:发抖,震颤,心悸,神经质,出汗,寒战和湿冷,心搏加快,焦虑,头晕以及极度饥饿.这些都是由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所致.轻度低血糖往往不会影响你的大脑,因此,你应该能够识别出这类症状,并进行自我治疗. 1)对于低血糖的预防:1.注射胰岛素后30分钟内要进食,当活动量增加时,要及时少量加餐,外出办事别忘记按时吃饭,服用磺脲类降糖药的病人也应及时加餐。2.注射混合胰岛素的病人,特别要注意按时吃晚饭及在睡前要多吃些主食或鸡蛋、豆腐干等。3.随身携带一些糖块、饼干等,以备发生低血糖反应时应用。4.注意营养,多吃蔬菜水果.5.生活,作息,饮食有节制有规律.6.多做运动,保持心情愉快.7晚上睡觉时将头部垫高.8不要再闷热或干燥的环境下站立太久. 2)当低血糖急性发作时:1.反应较轻、神志清醒的病人,用白糖或红糖25--50克,用温开水冲服或喝其他含糖饮料;稍重者吃馒头、面包或饼干25克,或水果1--2个,一般10分钟后反应即可消失。2.低血糖反应较重,神志又不很清楚,可将白糖或红糖放在病人口中,使之溶化咽下;或调成糖浆,慢慢喂食。如服糖10分钟仍未清醒,应立即送附近医院抢救。 3.对低血糖昏迷的病人,应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毫升,并给予吸氧,很快就可见效,或肌肉注射高血糖素1毫克,15分钟内意识应清醒。清醒后必须给病人服糖水等,预防下一次反应性低血糖。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点击“采纳为答案”。 血糖偏高 当血糖高于正常时称为高血糖症。如果这种状况持久存在,对人体的各部分均有害。病人会感到全身不适,常有疲倦、口渴、大量饮水、大量排尿等表现。如情况严重,应尽快就医。 使血糖变得过高的常见原因有: (1)所使用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剂量不够; (2)运动量明显减少,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3)摄食过多特别是甜食或含糖饮料; (4)过度肥胖; (5)情绪或精神上的压力过重; (6)低血糖后出现反跳性高血糖被称为SOMOGYI现象;

不同进餐顺序对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影响

不同进餐顺序对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影响 甘沐英 (浏阳市妇幼保健院,湖南浏阳410300) 【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不同进餐顺序对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32例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在血糖稳定且原治疗方案不变的情况下,研究对象前后2d 进食相同热量及食物结构的配餐,比较不同的进餐顺序患者餐后血糖的差异。结果两天患者餐前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先吃菜后吃饭进食顺序的餐后血糖优于先吃饭后吃菜进食顺序的餐后血糖。结论先吃菜后吃饭的进食顺序是一种对餐后血糖控制比较理想的进食方法,可操作性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2型糖尿病;不同进餐顺序;餐后血糖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和)胰岛素作用障碍所引起的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疾病,慢性高血糖将导致多种组织,特别是眼、肾脏、神经、心血管的长期损伤、功能缺陷和衰竭。2 型糖尿病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其治疗是一种综合性治疗,包括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糖尿病自我管理及教育、血糖监测。而医学营养治疗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对医学营养治疗依从性差的患者很难达到理想的代谢控制水平,不良的饮食结构和习惯还可能导致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肥胖等代谢综合征组分的发生或加重,因此,医学营养治疗应该贯穿于糖尿病整个治疗过程的始终。合理的饮食调节有利于血糖、血脂、体重水平等慢病指标的控制,纠正代谢紊乱。很多研究[1]表明,饮食治疗能有效的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客观指标,减少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且饮食治疗可以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发展为临床糖尿病的风险。现已有大量饮食干预糖尿病患者的研究,但对不同进餐顺序对血糖的影响的研究较少。本文进行了同一研究对象相同食物热量和饮食结构的饮食处方,不同进餐顺序对餐后血糖不同影响的临床实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2013年7月―2014年4月,在浏阳市妇幼保健院内科就诊的3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28-68岁,平均年龄47.9岁,其中男18例,女14例;患者入选的标准:①符合1999年WHO公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②自愿参加。③意识清楚,无精神疾病,具备正常的交流能力和饮食处方配餐能力。④目前正在接受药物治疗,实验期间原治疗方案不变且病情相对稳定,无严重心、脑、肾等并发症。 1.2 研究方法根据每位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脂肪分布、肌肉分布系数、身体活动水平等客观指标,由医院糖尿病专科医生借助慢病康复系统软件自动生成符合每位患者个体化口味的晚餐的饮食处方,让患者根据相同热量相同饮食结构的的饮食处方,第一天选择“先吃饭后吃菜”,第二天选择“先吃菜后吃饭”的不同进餐顺序,两天均监测餐前和餐后2小时血糖情况,比较不同进餐顺序餐后2小时的血糖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调查结果量化后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处理。数值变量指标以均数±标准差(χ± s)表示,分类变量指标用频数表示,统计学方法使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 实验2d餐前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血糖比较,先吃菜后吃饭进餐顺序的餐后血糖优于先吃饭后吃菜进餐顺序的餐后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餐后低血糖的治疗效果分析

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餐后低血糖的治疗效果分析DOI:10.16658/https://www.360docs.net/doc/456417232.html,ki.1672-4062.2016.17.013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餐后低血糖的治疗效果。方法2015年6月—2016年4月根据该院80例T2DM患者入院顺序将其顺次编号,将奇数者纳入对照组(40例,应用格列本脲),偶数者纳入实验组(40例,应用阿卡波糖);比较两组餐后低血糖发生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第2周、第4周,实验组餐后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7.50%、2.5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15.00%(P<0.05)。治疗后第2周、第4周,对照组及实验组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期间,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2.50%,明显低于对照组17.50%(P<0.05)。结论应用阿卡波糖治疗T2DM餐后低血糖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降低低血糖发生率,且安全性较好。 标签:2型糖尿病;低血糖;阿卡波糖;格列本脲 2007年中华医学会调查显示,我国2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发生率达11.0%(其中,T2DM约占糖尿病总发生率的90%~95%),糖尿病患者人数已逾4千万,糖尿病已经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及肿瘤之后,威胁人类公共健康的第三大问题[1]。低血糖是T2DM临床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也是控制血糖水平的最主要障碍,它可诱发多种急性心、脑血管事件,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可见,如何有效预防、改善T2DM患者餐后低血糖是困扰临床医师的重要课题。该研究中,实验组应用阿卡波糖治疗T2DM餐后低血糖,收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6月—2016年4月,根据该院80例T2DM餐后低血糖患者入院顺序将其顺次编号,将奇数者纳入对照组40例,偶数者纳入实验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39~75岁,平均(48.78±5.62)岁;病程8个月~20年,平均(11.42±2.39)年;身体质量指数(BMI)19.62~31.48 kg/m2,平均(23.77±3.04)kg/m2。实验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8~77岁,平均(48.84±5.70)岁;病程7个月~19年,平均(11.61±2.40)年;BMI19.74~32.07 kg/m2,平均(23.82±3.11)kg/m2。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分布、病程以及BMI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组及排除标准 入组标准:符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T2DM诊断标准,且合并餐后低血糖[2];年满18周岁,认知能力正常,知情并同意。排除标准:严重肾功能受

空腹血糖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诊断标准 文章目录*一、空腹血糖诊断标准*二、喝水会影响血糖测量吗*三、空腹血糖波动的原因 空腹血糖诊断标准1、空腹血糖诊断标准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值为3.89~6.1mmol/L;如大于 6.1mmol/L而小于 7.0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如两次空腹血糖 大于等于7.0mmol/L考虑糖尿病;建议复查空腹血糖,糖耐量试验。如果随机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可确诊糖尿病。如血糖 低于2.8mmol/L,临床产生相应的症状称为“低血糖”。 正常人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8mmol/L,如果餐后2小时血 糖大于等于7.8mmol/L,又小于11.1mmol/L,为糖耐量减低。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考虑为糖尿病(需另一天再试)。(排除应激状态外,如感染、外伤)。这时就要正规治疗。 2、空腹血糖的常见情况 药量不足:特点是睡前血糖高于空腹或和空腹血糖相差无几。原因是晚间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用量不足或进食过多; 黎明现象:正常人在夜间12:00以后,生长激素和皮质醇的 生成增加,该激素有升高血糖的作用,由于每个人在不同阶段产 生的生长激素多少不同,故黎明现象不是每个人都会发生。可在 夜间12:00和早7:00各测1次血糖,早7:00血糖高于夜间12:00达1.0mmol/L以上者可诊断; 苏木杰反应:常发生在夜间,是由于用胰岛素过量后引起低

血糖,机体为了调整血糖,便产生了大量升糖激素,使血糖升高。特点是凌晨3:00左右血糖低于3.9mmol/L。 3、孕妇空腹血糖正常值是多少 孕妇空腹不超过5.1mmol/L;孕妇餐后1小时:餐后1小时血糖值一般用于检测孕妇糖尿病检测中,权威数据表明孕妇餐后1小时不得超过10.0mmol/L才是血糖的正常水平;孕妇餐后2小时:餐后正常血糖值一般规定不得超过11.1mmol/L,而孕妇餐后2小时正常血糖值规定不得超过8.5mmol/L。 喝水会影响血糖测量吗其实,喝水对血糖没多大影响。空腹血糖是指禁食8~12小时后的血糖,即清晨空腹状态下的血糖。因为血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清晨空腹检查时能较大程度地排除这些影响,以反映真实病情。空腹血糖是衡量胰岛功能的重要指标,也是诊断糖尿病的标准之一,空腹血糖还可以反映头天晚上 所用药物对整个夜间乃至清晨血糖的控制情况。 一般情况下,对于需要做空腹血糖检测的患者,医生会告诉 你早上别吃饭来抽血,至于几点以前抽血、空腹多长时间抽血、能不能喝水有时并没有特别强调。 其实,喝白开水不会干扰血糖的监测结果。空腹血糖监测要求的“空腹”一般是指不摄入热量,比如吃主食、肉蛋、奶等食物,而不严格限制饮水。所以可以消除顾虑,测空腹血糖前如果口渴,可以少量饮水。但是对于一些含糖的饮料要予以限制,其可能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发表时间:2016-05-16T16:33:15.103Z 来源:《名医》(学术版)2016年第2期作者:黄文浩 [导读] 结论:临床应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作的危险因素有深入分析和认识,并给予预防性、针对性防治措施,以减少低血糖发作例次,保障糖尿病患者生命安全。 黄文浩 (广西崇左市江州区太平卫生院 532200)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将2014年4月~2015年4月93例2型糖尿病社区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其低血糖发作的影响因素,并采取积极的防治与干预策略。结果:入组93例患者中9例因低血糖入院,其中抢救无效死亡1例,余8例经积极防治与干预后症状明显缓解;84例住院期间低血糖发作,血糖指数1.8~4.0mmol/L,经临床对症干预后均在短时间内缓解,未见不良后果。结论:临床应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作的危险因素有深入分析和认识,并给予预防性、针对性防治措施,以减少低血糖发作例次,保障糖尿病患者生命安全。 【关键词】2型糖尿病;低血糖;影响因素;防治策略 糖尿病属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一种,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成人群体中糖尿病发病率已接近10%[1]。在糖尿病病情控制的诸多影响因素中,低血糖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低血糖往往会抵消长时间控制血糖所产生的益处,并有较大几率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导致器官永久性损害,或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本文就此观察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旨在为临床提供一定指导和帮助。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93例2型糖尿病社区患者纳入本次研究;纳入标准:①均与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制订的糖尿病诊断标准[2]相符;②均伴有体重下降、多饮多食以及多尿等高血糖临床症状;③随机静脉血浆葡萄糖不低于11.1mmol/L、空腹血浆葡萄糖不低于 7.0mmol/L、75g葡萄糖耐量2h血浆葡萄糖不低于11.1 mmol/L(三项指标符合任意两个或以上者)。其中男60例,女33例,年龄31~68岁,平均年龄(53.5±3.4)岁。 1.2 方法 监测入组患者末梢血糖指数,其中血糖水平超过3.0 mmol/L者应指导其食用水果、糖块或者饼干等食物;症状较为严重或者血糖水平低于3.0 mmol/L者,可给予40~60ml 50%葡萄糖注射液经静脉推注;对于低血糖反复发作、年老体弱以及合并严重并发症患者可经由静脉滴注5%或者10%葡萄糖注射液,维持患者血糖水平不超过6~10 mmol/L,待其低血糖反应缓解或消失后即可。 2 结果 入组93例患者中9例因低血糖入院,其中因合并败血症以及Ⅲ度压疮而抢救无效死亡者1例,余8例经积极防治后症状明显缓解;84例住院期间低血糖发作,均伴有饥饿感、胸闷、乏力、心悸、手抖、面色苍白以及出汗等临床表现,血糖指数1.8~4.0mmol/L,经临床对症干预后均在短时间内缓解,未见不良后果。 3 讨论 3.1 低血糖原因分析 3.1.1 药物因素 (1)胰岛素给药量过高,特别是在静脉泵注治疗的情况下患者极为敏感。(2)以消渴丸以及磺脲类药物为主的口服降糖药物使用不当。(3)患者病情缓解后未及时调整用药剂量;(4)未按照合理比例搭配长短效胰岛素,导致混合胰岛素注射治疗不佳;(5)联合应用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以及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时容易与降糖药物产生协同效果,导致后者作用加强或者药效持续时间延长[3~4];(6)患者盲信广告,私自服用其他治疗药物。 3.1.2 饮食因素 (1)患者注射胰岛素后长时间空腹或未及时进食;因过度饮食控制、进食量过少以及未及时加餐等因素影响;(2)患者空腹饮酒后未及时进餐,糖异生以及肝糖原合成受乙醇抑制,肝脏固有的血糖调节功能被削弱,引发低血糖反应。 3.1.3 疾病因素 (1)患者伴有肝肾功能不全,则会导致磺脲类药物以及胰岛素代谢清除发生变化,体内药物成分滞留时间延长;或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状态下给予中长效胰岛素制剂治疗;(2)受心脑血管合并症影响,机体调节低血糖的功能减弱,有较大几率出现低血糖事件。 3.2 防治对策 3.2.1 做好血糖监测。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医师应重点观察高龄、合并多种并发症、胰岛素持续静脉泵注、病程较长、联合用药的患者,尤其是置泵3~7d属于胰岛素用药调整期,有较大几率出现低血糖反应[5],所以应重视访视,对患者血糖波动展开定时监测。一般应以餐前、午夜以及凌晨3时为监测重点时段。倘若患者出现前期低血糖表现或者血糖值处于正常数值底线、合并异常反应、不典型症状或者神志改变者均应及时对症处理:视具体情况行持续血糖监测或者加餐。 3.2.2 合理用药。首先应高值患者及其家属各类降糖药物的服用方法、剂量、用药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严格遵医嘱用药,切忌自行增减药物用量。应以短效制剂为药物首选,不建议直接给予磺脲类降糖药物。应遵循小剂量给药原则,餐前服用药物务必在半小时内服下,切忌拖延;餐中嚼服药物也应在进餐时随第一口食物服下。应注意的是,30%~40%胰岛素成分经由肾脏代谢,因此合并肾功能不全者应适当调低用量,此外还应注意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重复用药。 3.2.3 饮食指导。告知患者用药量应与饮食量相互平衡,结合患者生活习惯、性别、身高、并发症、体重以及运动量等个人情况为其制定相应的饮食处方。明确要求患者每天应控制摄入热量,达标即可,严禁超标。遵循少食多餐原则,做到定时定量,多摄入高纤维素食物,对血糖浓度稳定较为有利,适用于夜间多发低血糖者。 3.2.4 运动指导。糖尿病患者适度运动有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并控制体重和降糖药物用量。社区医师应帮助患者制定规律运动方案,通

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有什么意义

糖尿病诊断时必须查空腹血糖。空腹血糖能反映自身胰岛素分泌能力,1型糖尿病病人空腹血糖往往很高。另外许多其他检查,如肝肾功能、血脂、血胰岛素等也需要空腹进行,而这些值对将来糖尿病的治疗很有帮助。所以,要诊断糖尿病必须要空腹抽血。空腹血糖是指空腹过夜后早晨的血糖,午饭前及晚饭前血糖仅可称为“餐前血糖”,而不能说是“午饭前空腹血糖”或“晚饭前空腹血糖”。 餐后两小时血糖测定也十分重要,因为此时血糖往往较高,容易发现问题,对于某些2型糖尿病病人来说,空腹血糖可能不高,甚至完全正常,餐后两小时血糖却很高。所以,在诊断糖尿病时,餐后两小时血糖有时比空腹血糖更为重要。可惜不少医院和患者对此不甚了解,很少查餐后两小时血糖,单凭空腹血糖不高就排除了糖尿病,这是不正确的,可能造成漏诊。顺便说一句,餐后两小时应从吃第一口饭计算起,这样才能一致。正常人餐后两小时血糖不应等于或高于7.8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否则也应算作血糖升高。如果餐后两小时血糖等于或高于11.1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那就可诊断为糖尿病了。 重点提示:空腹血糖是指空腹过夜后早餐前血糖,午餐后两小时血糖应该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算时间。正常人空腹血糖应该低于6.1毫摩

尔/升(110毫克/分升),饭后半小时及1小时血糖不超过10.0毫摩尔/升(180毫克/分升),饭后两小时血糖不超过7.8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 正常空腹血糖在3.3~6.1毫摩尔/升(60~110毫克/分升),餐后两小时血糖在3.3~7.8毫摩尔/升(60~140毫克/分升),也就是说空腹血糖高于6.1毫摩尔/升或者餐后两小时血糖高于7.8毫摩尔/升就算是不正常了,但是诊断糖尿病的指标比这些值要高。所以对那些血糖升高,但还没有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人,往往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搞清他们的糖代谢状况,其中最主要的检查方法,就是糖耐量试验。 口服糖耐量试验的英文简称为OGTT,是一种增加糖负荷后(吃糖后)检查血糖以提高糖尿病检出率的方法。糖耐量试验应空腹进行。在服糖前,先抽取空腹血糖,然后在5分钟内服溶于300毫升水中的葡萄糖粉75克,再抽血查服糖后30分、1小时和2小时血糖以诊断或排除糖尿病。300毫升水中的葡萄糖粉75克这个浓度比较合适,水太少糖浓度太高刺激胃,会引起恶心呕吐;水太多同样也会引起胃部不适。小孩可按照每公斤体重1.75克的计算方法服用葡萄糖。糖耐量试验的准备工作以及进行糖耐量试验时应注意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条:

空腹血糖正常值是多少

空腹血糖正常值是多少 正常人早上的空腹血糖值为3.89~6.1mmol/L,那么,空腹血糖正常值是多少呢? 空腹血糖正常值: 一般空腹全血血糖为3.9~6.1毫摩尔/升(70~110毫克/分升) 早上空腹血糖正常值 正常人早上的空腹血糖值为 3.89~6.1mmol/L;如大于6.1mmol/L而小于7.0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如两次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考虑糖尿病;建议复查空腹血糖,糖耐量试验。如果随机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可确诊糖尿病。如血糖低于2.8mmol/L,临床产生相应的症状称为“低血糖”。 空腹血糖检测的最佳时间便是早上。 空腹血糖可反映胰岛功能,是临床上常用的一个指标。糖尿病患者测空腹血糖前,要保让从前一日三餐后至次日清晨做检查时,空腹8~12小时,同时,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防止睡眠不足,避免前一日进食过多,或测空腹血糖前情绪激动、过于剧烈的活动等,因为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血糖升高。 检查时间最好在清晨6~8时,超过10时以后的“超空腹”状态也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可靠程度。 根据人体血糖的变化规律,凌晨3:00血糖值为最低(一般不应

低于3.8mmol/L),然后血糖逐渐升高。胰岛素分泌正常的人,血糖值可以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而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胰岛素水平较低,人体早晨又可以分泌多种升高血糖的激素,如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等,这些激素在早晨8时左右会有一个分泌高峰,因而8时以后的血糖可能有升高的情况,而在凌晨这些激素呈低分泌状态。 有些患者主要表现餐后血糖升高,而空腹血糖正常,因此需测餐后血糖才能真正了解病情。一般测空腹血糖最好在清晨6时~8时取血,8时以后血糖值会越来越高,不能真实反映治疗效果。 餐后血糖正常值是多少?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的危害性比较大,可引起很多并发症,最常见的就是肾功能衰竭以及白内障等疾病了,所以随时关注血糖的变化就是至关重要的了,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在血糖不稳定的时候,就更需要每天都观察血糖了,有很多患者都不清楚血糖的具体数值是多少,今天就跟大家一起学习一下吧。 测血糖一般都是需要再餐前,餐后两个时段观测,餐后也分为餐后半小时,餐后一小时,餐后两小时三个时间段的血糖值的,那么相对应的这几个时间段都有血糖值的正常范围的,只有这样仔细认真的观测,才能得出最后的结论,看自己的血糖是不是正常以及稳定,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相关的内容吧。 1、空腹血糖正常值: 正常指数为3.9-6.1mmol/L,血糖指数应小于6.2。空腹血糖如

空腹高血糖的三个原因分析 文档

导致空腹高血糖的三个原因分析 核心提示:有“黎明现象”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在白天口服降糖药物的基础上,睡前加用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可收到良好疗效,使清晨空腹血糖高的现象得到控制。但要注意的是,注射前需要加食睡前小吃,如半杯牛奶和两片饼干等,以避免注射胰岛素后的低血糖发生。 有一些糖尿病患者会发现,自己不仅仅在吃过东西以后血糖会高,有时即使是空腹,血糖也居高不下。我们都知道,所谓的空腹血糖是指人在禁 食8~12小时后测定的血糖,即清晨空腹状态下的血糖。而理想的糖尿病治疗结果是将空腹血糖控制在3.9~6.0mmoI/L之间,但是糖尿病患者在实际生活中却难以做到。于是很多糖尿病患者就疑惑了,我的空腹血糖也那么高是怎么回事啊? 糖尿病专家解释,空腹的血糖值实际上在生活中很难控制。但了解空腹血糖高的原因才能知道如何预防空腹血糖高。具体说来,导致空腹高血糖的原因常见的有三个: 一、清晨空腹高血糖 临床研究表明,清晨时空腹血糖升高,主要有两种情况: 第一、夜间血糖控制良好,也无低血糖发生,仅仅于清晨一段时间内血糖很高,称为“黎明现象”。(黎明现象”是指糖尿病患者在夜间血糖控制尚可且平稳,即无低血糖的情 况下,于黎明时分(清晨3~9时)由各种激素间不平衡分泌所引起的 一种清晨高血糖状态。)黎明现象主要由皮质醇、生长激素等拮抗胰岛素作用的激素分泌增多引起。(其治疗方法诸多,以晚餐前及晚睡前SC中效INS和应用生长抑素即SMS、选择性胃窦迷走神经阻断剂哌吡氮平疗效较好,易为广大患者所接受。) 第二、夜间出现低血糖后,反跳性地引起清晨血糖升高,称为“苏木杰反应”。 有“黎明现象”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在白天口服降糖药物的基础上,睡前加用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可收到良好疗效,使清晨空腹血糖高的现象得到控制。但要注意的是,注射前需要加食睡前小吃,如半杯牛奶和两片饼干等,以避免注射胰岛素后的低血糖发生。一旦清晨空腹血糖得到满意控制,白天餐后血糖也易于控制。 而对于有“苏木杰反应”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应减少作用于晚餐前的口 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剂量,增加睡前小吃。睡前小吃是晚餐的分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