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布式的视频监控系统协同管理平台解决方案研究

基于分布式的视频监控系统协同管理平台解决方案研究
基于分布式的视频监控系统协同管理平台解决方案研究

2009年2月

第15卷第1期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 rn al of A nqing Teachers College(Natural S cience E dition)Feb.2009Vol.15No.1

基于分布式的视频监控系统协同管理平台解决方案研究

刘晓飞

(安庆师范学院,安徽安庆246133)

摘 要:在远程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中,通过对协同管理平台方案的研究,对公司内部及各分公司所架设的网络智能

视频设备进行实时视频管理,结构简单,支持多种网络监控方式,实现最优分配利用网络资源,最大限度节省网络资源,

达到最优视频监控及互动协同功能。

关键词:视频监控;前端;协同管理;方案

中图分类号:T P33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260(2009)01-0058-

03

图1 分布式视频监控系统总体架构 0 引言

分布式视频服务器由许多组

件集成在一起,要使其彼此之间

协调一致地工作,很大程度依赖

于组件之间的交互情况。通过研

究协同管理平台解决方案,可以

有效地提高系统的服务能力和协

同工作效率。本远程网络视频互

动协同办公(视频会议)系统解决

方案,主要包括视频监控管理功

能模块、互动协同办公(视频会

议)功能模块、ICQ 内部通讯功能

模块等,视频监控管理功能模块

可对集团公司内部及各级下属分

公司所架设的网络智能视频设备

进行实时视频管理,通过现有计算机网络实现连接,结构简单,支

持一点看多点、多点看一点、多点看多点等网络观看浏览方式。这种系统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通过系统转发服务器,在网络带宽资源紧张的情况下,最优分配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较好的视频监控及互动协同通讯功能。

后台各级管理部门只须在办公计算机上安装相应软件即可在系统平台支持下进行远程实时视频调用、监控、管理、抓拍录像并保存、检索回放,实现多级互动协同通讯(视频会议)功能。

1 逻辑分层

根据上面的实际需求分析,采用以下的逻辑关系,系统拓朴结构依照规划分三大主要部分:前端设备部分、网络传输平台部分、监管中心部分、各级终端(协同办公客户端)部分。

1.1 前端设备部分

*收稿日期:2008-10-12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2008jql102)资助。作者简介:刘晓飞,男,山东泰安人,安庆师范学院教师,硕士。

图2 网络数字摄影机主控器 本部分主要是系统平台监控部分的前端视频

采集设备,其分布于集团公司和各下属分公司。为

便于整套视频监控系统的网络化,所有前端视频部

分采用正达网络数字摄像机系列产品(包括网络数

字智能一体球机、网络数字视频服务器,如图2所

示)。

对于集团公司内部的视频采集点,大体分为室

外、室内两类。对于室外部分,一般使用网络数字智

能化一体球机,其内置22倍变焦的黑白/彩色一体化低照度摄像机芯,可根据室外光线自动切换彩色

与黑白模式,在不同光线下实现视频的采集。同时球内置全方位云台,可对大范围场景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巡视监控(可选择配置高灵敏度拾音器实现被监看点的声音采集)。

对于室内部分,由于观看范围较小,基本为定点监看,拟采用模拟红外定焦摄像机,在室内光线不好的低照度情形时自动转换为黑白模式,保证图像视频的清晰。配合网络视频服务器进行数字化处理,与本系统综合平台融于一体,实现远程统一监管、分配、控制。

网络数字智能一体球(或视频服务器)通过集团专网直接连接登录到综合平台设备管理服务器中,在远端用户访问观看时,智能将采集到的音视频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送到系统转发服务器中,由平台智能调节最佳网络路径,将实现视音频传送到用户终端计算机上供实时观看、控制。

对于一些特定场合,可选择配置网络数字智能高速球,其可根据需求进行预置位设置及预置位扫描,便于更方便快捷进行定位监视,便于后端监管人员远程控制,全方位操作云台,并拉伸镜头对被监控点的实时工作情况进行全面观察。

1.2 网络传输平台部分

网络传输平台部分是此套综合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的基础,如脱离了网络传输平台,则一切运用将不可实现。目前网络为集团内专网,其本部为百兆到桌面的局域网;而下属各分公司也分别建设完成了百兆局域网,到桌面全为百兆电口,总部到下属各分公司均为百兆光纤连接;分公司内部采用专网互连,使用2M 光纤专线连成整体网络传输平台。

2 管理中心部分

管理中心是系统平台的核心部分,核心服务器、录像存储服务器及各级转发服务器均放置于中心,承担着系统的用户认证、数据管理、设备管理、带宽均衡、信息转发、录像文件资料的贮存等一系列功能。

2.1 综合平台核心服务器

核心服务器(综合管理服务器)包括主服务器模块、认证管理模块、数据库模块、设备管理模块、WEB 服务模块、ICQ 通讯服务模块、视频会议服务模块等。

该核心服务器使用一台高性能网络服务器,根据用户具体需求进行模块搭配并安置于集团公司本部的管理中心。

2.2 录像存贮服务器

录像存贮服务器将在监控管理中心配置一台,负责本地网络内的监控视频存贮,并随时供授权用户进行查询调用、远程回放。

录像存储服务器后台运行,系统平台管理维护人员可通过相应管理权限账号登录管理界面,对系统进行全面管理,设置系统各设备参数及用户权限划分、报警维护、报警联动设置、系统录像及贮存策略的设置等一系统管理维护。

录像文件的存储服务可分为本地录像贮存、远程录像贮存:本地录像贮存由后台客服管理人员在进行实时视频监控时,临时需要进行抓拍录像保存时采用,其所抓拍录制的文件保存在管理人员的办公监控计算机本地硬盘中,只能供计算机本地用户进行检索调用回放;远程录像贮存由网络管理中心的录像文件服务器负责实行骨干网络存储,根据管理人员的需要提前设定好存储的触发条件,如下所示:

全天循环录像(系统默认提供的录像方式)

每天固定时间段存储

每周固定时间段存储每月固定时间段存储

59 第1期 刘晓飞:基于分布式的视频监控系统协同管理平台解决方案研究

根据报警触发条件存储

这些录像,都要求在固定的空间范围内,可以循环录像,或者指定系统录像保存的硬盘空间来设定录像存放。

前端设备提供内置硬件移动侦测功能,远程录像可定制移动侦测后台自动录像策略,实现当观测对象的视频有所变化时由后台无人干扰自动录像存贮,以节约硬盘空间以充分利用好存贮资源。

所有上述录像策略可自由组合定制,可以一次性设定该单位用户可以支配的所有摄像机前端设备,也可以单独设定任何一个前端设备的录像策略,实现特性录像。

3 各级终端(协同办公客户端)部分

在集团及各分公司,可利用各自办公计算机运行系统客户端软件,通过相应登录权限进行系统管理平台,结合自身权限对所管辖的各前端被监控点的实时状况进行监视管理。

所有监控管理人员在软件平台支持下,对各前端视频设备的实时控制,可实现视音频场景自由切换、镜头拉伸、云台控制等一系列操作,随时抓拍录像并保存供检索回放。在其报警模块功能中,可实现联动报警,并与前端监控点进行双向语音交流对讲等一系列功能。

对于互动协同办公(视频会议)功能,可直接利用各参与人员的办公计算机,通过其挂接的USB 摄像机及耳麦,将参与人员现场视频、语音实时在支撑平台智能管理下转发,所有权限由互动会议主持人(召集人)进行全权控制;其遵循声音优先原则,对语音包进行FEC 冗余处理,支持与SKYPE 一样的误码自动修复,保证清晰的语音传递;互动协同过程支持多个电子白板、同步网页浏览、文件程序共享、媒体课件播放等一系列功能。

4 结论

在目前网络带宽资源紧张、效率低下的情况下,针对实际视频监控中出现的问题,采用基于分布式的协同管理方案,可以最优分配利用网络资源,较好地实现视频监控及互动协同通讯功能。参考文献:

[1]郑灵翔.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开发[M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132-146.

[2]J eremy Bentham.TCP/IP Lean W eb Servers for Em bedded S ystem s,2E[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36-58.

[3]Adolfo Rodriguez,John Gatr ell.T CP/IP tutorial and Technical Over view 7th Edition[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81-187.

[4]曾名希.嵌入式录像视频录像机硬件设计[M ].浙江:浙江大学,2006:26-46.

[5]陈启美,于耀,杨洲.基于移动视频监控技术[J].仪表技术,2005,33(1):38-40.

[6]M PEG-4实时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计算机,2008(1):136-138.

Research on C ollaborative Management Platform Solving Scheme Based

on Distributed 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

LIU Xiao fei

(Anqing T eachers College,Anqing 246133,China)

Abstract:In a rem ote netw or k video monitoring system,th rou gh th e collaborative research pr ogram man agemen t

platform,the real-time intelligent video man agemen t of th e compan y's internal an d branch netw ork can be carried out by

setting up video equipm ent,and th e structure is sim ple an d sup ports a w ide range of netw ork monitoring m ode to ach ieve optimal allocation of n etw ork resour ces ,w hich is better to achieve optimal video surveillance and in teractive collaboration

featur es.

K ey words:Video monitor,the front-end,collab orative management,program 60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

高校教学资源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高校教学资源管理平台 解 决 方 案

目录 第1章总体概述 (7) 1.1系统建设背景 (7) 1.2系统建设目标 (7) 1.3系统建设原则 (7) 1.4系统构建方案 (9) 5.2.1业务开发平台 (9) 5.2.2系统日志管理 (12) 5.2.3权限实现机制 (13) 5.2.4报表实现方案 (16) 5.2.5操作性实现方案 (17) 5.2.6运行环境 (18) 5.2.7接口实现方案 (19) 第2章系统规划方案 (21) 2.1系统建设总论 (21) 2.2系统技术架构 (21) 2.3遵循的信息化标准 (23) 第3章软硬件支撑平台 (23) 3.1网络拓扑图 (23) 3.2应用支撑软件 (24) 3.3推荐硬件配置 (24) 第4章系统安全建设方案 (24) 4.1保障物理安全 (25) 4.2保障网络安全 (25) 4.3强化数据安全 (27) 4.4重视数据备份 (28) 4.5系统安全保障 (28) 4.6加强安全制度建设 (31)

4.8系统容灾方案 (33) 第5章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功能说明 (35) 5.1教学资源管理平台结构图 (35) 5.2系统维护管理 (36) 5.2.1系统日志信息管理 (36) 5.2.2数据维护模块 (36) 5.2.3机构院系管理 (37) 5.2.4外部资源管理 (37) 5.2.5用户管理 (37) 5.2.6角色管理 (38) 5.2.7用户角色切换 (38) 5.2.8访问活动分析 (39) 5.2.9课程教学分析 (41) 5.2.10系统设置 (42) 5.2.11数据维护 (42) 5.2.12新闻通知管理 (42) 5.2.13外部资源管理 (44) 5.2.14调查问卷 (44) 5.2.15个人门户 (45) 5.3课程基础资源管理 (46) 5.3.1课程基础信息设置 (46) 5.3.2课程网站模板管理 (46) 5.3.3课程栏目管理 (47) 5.3.4课程网站首页定制 (47) 5.3.5课程大纲管理 (48) 5.3.6在线Web网页编辑器 (49) 5.3.7文件上传下载 (50) 5.3.8视频资源管理模块 (50)

云安全管理平台解决方案.doc

云安全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北信源云安全管理平台解决方案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2010 云安全管理平台解决方案/webmoney 2.1问题和需求分析 2.2传统SOC 面临的问题................................................................... ...................................... 4.1资产分布式管理 104.1.1 资产流程化管理 104.1.2 资产域分布 114.2 事件行为关联分析 124.2.1 事件采集与处理 124.2.2 事件过滤与归并 134.2.3 事件行为关联分析 134.3 资产脆弱性分析 144.4 风险综合监控 154.4.1 风险管理 164.4.2 风险监控 174.5 预警管理与发布 174.5.1 预警管理 174.5.2 预警发布 194.6 实时响应与反控204.7 知识库管理 214.7.1 知识共享和转化 214.7.2 响应速度和质量 214.7.3 信息挖掘与分析 224.8 综合报表管理 245.1 终端安全管理与传统SOC 的有机结合 245.2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分层化处理 255.3 海量数据的标准化采集和处理 265.4 深入事件关联分析 275.5 面向用户服务的透明化 31云 安全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webmoney 前言为了不断应对新的安全挑战,越来越多的行业单位和企业先后部署了防火墙、UTM、入侵检测和防护系统、漏洞扫描系统、防病毒系统、终端管理系统等等,构建起了一道道安全防线。然而,这些安全防线都仅仅抵御来自某个方面的安全威胁,形成了一个个“安全防御孤岛”,无法产生协同效应。更为严重地,这些复杂的资源及其安全防御设施在运行过程中不断产生大量的安全日志和事件,形成了大量“信息孤岛”,有限的安全管理人员面对这些数量巨大、彼此割裂的安全信息,操作着各种产品自身的控制台界面和告警窗口,显得束手无策,工作效率极低,难以发现真正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企业和组织日益迫切的信息系统审计和内控要求、等级保护要求,以及不断增强的业务持续性需求,也对客户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于一个完善的网络安全体系而言,需要有一个统一的网络安全管理平台来支撑,将整个网络中的各种设备、用户、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纳入一个统一的监管体系,来进行统一的监控、调度、协调,以达到资源合理利用、网络安全可靠、业务稳定运行的目的。云安全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webmoney 安全现状2.1 问题和需求分析在历经了网络基础建设、数据大集中、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等阶段后,浙江高法逐步建立起了大量不同的安全子系统,如防病毒系统、防火墙系统、入侵检测系统等,国家主管部门和各行业也出台了一系列的安全标准和相关管理制度。但随着安全系统越来越庞大,安全防范技术越来越复杂,相关标准和制度越来越细化,相应的问题也随之出现: 1、安全产品部署越来越多,相对独立的部署方式使各个设备独立配置、管理,各产品的运行状态如何?安全策略是否得到了准确落实?安全管理员难以准确掌握,无法形成全局的安全策略统一部署和监控。 2、分散在各个安全子系统中的安全相关数据量越来越大,一方面海量数据的集中储存和分析处理成为问题;另一方面,大量的重复信息、错误信息充斥其中,海量的无效数据淹没了真正有价值的安全信息;同时,从大量的、孤立的单条事件中无法准确地发现全局性、整体性的安全威胁行为。 3、传统安全产品仅仅面向安全人员提供信息,但管理者、安全管理员、系统管理

综合能源运营管理平台建设

基于“互联网+”的综合能源服务平台建设计划 一、必要性分析 “第三次工业革命”对能源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具备可再生、分布式、互联性、开放性、智能化特征的能源互联网将为未来电网发展的趋势。同时,随着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与地区客户资产分布式能源的快速发展,公司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与机遇: 1、电力安全运行的需要:近些年大量分布式电源项目建设层出不穷,新型能源的并网发电对电网运行电能质量、安全稳定、电网规划、经济运行等造成了冲击,亟需面向客户电力运行的安全监管与协调控制手段。 2、商务模式创新的需要:电力体制改革逐步放开配售电业务,以电力为主、兼顾冷热气多种能源的综合服务逐步成为区域性能源运营的主流趋势,公司未来面临着由单一生产供电体系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的需求。 3、技术模式创新的需要:城市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要求充分发挥电力在能源体系中绿色低碳的优势,需要以灵活的网架结构和智能的技术手段协调冷、热、电、气等多种能量流的配送、转化、平衡与调剂,进一步推动能源生产者与终端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互通和信息互动。

4、服务模式创新的需要:社会投资建设的综合园区、分布式能源站、热泵、储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等发展逐年加速,新型能源规划设计、监控管理、能效分析、运行维护等差异化、专属化的能源服务产品及服务方式需求日益突出。 二、建设目标 紧密结合能源互联网与电力改革背景,以“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商务创新”为出发点,面向增量的能源网络与客户资产的能源设施,建设区域综合能源服务平台,友好接纳各种清洁能源和新型多元化负荷,适应城市能源互联网发展需要,开拓配售电服务、客户资产代管代维、能效审计服务等新型业务,适应未来多种能源运营、管理、服务的电力机制变革需要。 具体目标包括: 1.保障常规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实现系统外能源资产的运行实时监控,为公司削峰填谷、安全调控、规划改造、辅助决策等业务开展提供基础数据与技术支持,强化了常规电网的安全稳定与经济运行能力; 2.实现区域多种能源协调运行:依托区域太阳能、地热能等多种清洁能源,充分利用多能协调互补技术,构筑以智能电网为承载的能源互联网络,提高园区可再生能源占比与

PS人力资源管理解决方案

浪潮eHR 是一套B/S结构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系统,旨在帮助用户实现人力资源基础数据信息化管理,同时优化、改进和规范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降低管理成本与风险,提高人力资源行政事务管理工作的效率,使人力资源管理者把更多的时间、更多精力投入到人力资源成本分析、规划和决策等影响集团核心竞争力方面的工作上,支持其他部门共同实现集团的经营战略目标...... 1. 重点难点分析 目前我国的经济在飞速发展,正在向经济强国的方向进军,所取得的成绩也得到世人瞩目,围绕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国企业的探索已达十余年,现在,已经到了需要突破和发生质变的时刻。 作为中国大型集团企业市场占有率第一的管理软件供应商,秉承“务实、专注、持续”的战略发展理念,结合多年来为国内用户供应管理软件的研发经验,浪潮HR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深入研究探索了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的最新理念与最佳实践。经过研究发现国内人力资源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基础薄弱 人力资源管理流程优化困难 数据分散,管理协调困难、不及时 数据真实性无法保证,难以正确监控 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信息集成层次不高,无法更宏观地利用HR数据 对信息化的理解与现实的偏差 具有较高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但业务与技术存在偏差 缺乏评价标准、系统之间的转换有难度 如何突破以上所列的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变革发展的瓶颈,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理人思考与探索的方向。 2. 方案概述 浪潮HR 是一套B/S结构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系统,旨在帮助用户实现人力资源基础数据信息化管理,同时优化、改进和规范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降低管理成本与风险,提高人力资源日常操作管理工作的效率,使人力资源管理者把更多的时间、更多精力投入到人力资源成本分析、规划和决策等影响集团核心竞争力方面的工作上,支持共同实现集团的经营战略目标。 系统将实现如下设计目标: 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信息标准:? 通过本系统的建设,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标准,整合集团人力资源信息,建立集团内部员工信息数据库,对员工全方面的信息实施高效、准确的管理。? 采用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规划、收集、整理人力资源数据资源,规范为统一的综合数据库,充分利用各种统计、查询等方法和工具,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分级、分块管理和维护,实现整个集团的信息互通共享;? 规范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流程:? 建成人力资源业务管理平台,实现人力资源业务的程序化和规范化,优化流程并固化流程,定制实际有效的模型和方法,规范人力资源业务的管理工作。提供多种信息咨询,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正规化服务,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数据资源的作用。? 融合先进的管理理念:? 本系统的宗旨在于使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向规范化、标准化、便捷化迈进。浪潮根据多年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开发和研究之经验,整合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在对现有人力资源业务流程结合最佳操作方案进行重组、再造,实现各模块信息的逻辑关联性。? 整合目前使用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基础教育云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基础教育云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需求差异或资源标准不统一等原因,使用效果也不太理想。 协作教研的现状 团队教研的协同工作受地域限制,开展的难度比较大,特别是偏远中小学教师参加教研活动 难度大,参加高层次培训的可能性小,自我提升的空间受到一定的制约。各区县、学校尚未采用信息化的手段辅助教科研活动的开展,尚未采用网络化的手段辅助跨校的教研互动交流。 学校教学的现状 学生的课业负担普遍较重,学生在校时间较长,缺乏自主利用数字资源的时间。由于缺乏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导致学习资源不足或过度。同学之间互帮互学的协作不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很难得到个性化的指导,过分依赖聘请家教或到校外上补习班。总体上,尚未有优质的网络教学系统可供使用。 家校沟通的现状 家校沟通的主要渠道是每学期一到两次的家长会,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大多是通过 短信通知和家长签字。 家长非常期待能够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学业水平、在校表现、个性发展、心理发展等情况,希望和学校形成良性的互动,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平台和手段,使得他们对孩子的成长过程了解得不够广泛、深入。 教育网站建设的现状 教育局系统以及中小学校的网站由于建设的历史原因,通常存在着各级网站孤岛分散建设, 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不同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困难;信息化投入少,信息技术维护人员能力低,网站更新、内容运维情况差;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硬件和网络建设成本高;网站水平 参差不齐且升级困难,网络安全风险很高 基础教育云服务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成符合国家规范和课程改革需要的、具有本地化基础教育特色的教学指导与服务系统,注重课程文化建设与教学文化建设,促进基础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形成覆盖本区域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 具体目标是: 1)为教育局提供可以随时查看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单位)的行政管理、教学规划、教学质 量、资产经费、办学绩效和发展趋势,支持区域化、智慧化的行政事务网上办公和信息发布。2)为学校领导提供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管理平台,掌握学校整体运行状况,发现问 题、及时调整、辅助决策、节省行政运行成本,同时提供区域办学经验交流分享的平台。 3)为教师提供高效便捷的办公环境,教学资料和科研成果资源的共建共享环境,与家长实 时互动的沟通渠道,使区域范围内的教师信息化素养、教研能力、教学水平得到全方位的促进和提升。 4)为学生提供丰富、精粹、便利的共享学习资源,可自主学习与泛在学习,通过区域范围 内的师生学习交流互动,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信息化素养、探究能力。 5)为家长提供可以与学校(教育单位)实时沟通,及时获取学生在校情况,学校教育情况 和活动信息的平台,协助学校共同教育学生成长。 6)为社会大众提供政务公开、教育招生、行政审批、咨询投诉等教育信息服务。基础教育 云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2. 系统规划框架

能源管理方案计划平台方案计划

智能化系统-云计算能源管理平台方案 目录 一、引言 (2) 二、项目概述 (3) 三、云计算能源管理平台建设的目标 (3) 四、云计算能源管控平台的特点 (3) 五、设计原则与标准 (4) 5.1 设计原则: (4) 5.2参考标准、规范: (5) 六、云计算能源管控平台设计 (6) 6.1能效管理系统定义: (6) 6.2系统功能要求: (6) 6.3系统网络结构: (7) 6.4监控内容: (8) 6.5能效管理策略: (8) 七、云计算能源管控平台 (9) 7.1系统综述: (9) 7.2系统组成: (10) 7.3系统功能: (11)

一、引言 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度的不断推进,第三产业占GDP比例的加大以及制造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筑能耗在国民经济总能耗中的比例也在持续提高。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提供的数据显示:1996~2008年,总建筑商品能耗由2.59亿tce,增长到6.55亿tce,增加1.5倍。2008年建筑能耗为6.55亿tce,占社会总能耗23%,电力能耗8230亿kwh,占社会总能耗的21%。从1996~2008年间,我国公共建筑总面积由28亿m2增长到71亿m2,增加了1.5倍,而公共建筑的能耗从1996年4140万tce ,到2008年14100万tce,增加了近2.5倍,其中电耗从1996年780亿kwh,增加到2008年3793亿kwh,增加了近4倍。从数据统计可以明显看出,公共建筑的电力能耗呈现高增长趋势。目前普遍认为建筑节能是全社会各领域内节能潜力最大、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 也是缓解能源紧张、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与能源供应不足的矛盾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建筑节能工程实践表明,建筑物的有效节能方式基本分为三大类,即建筑技术节能、设备更新节能与运行管理节能1。其中建筑技术与设备更新节能更多的侧重于采用新型建筑材料、新型高效设备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等。然而,在实际项目的运行中,即使系统形式相同和建筑规模相似的建筑物,其运行管理费用也存在着较大差别。因此,通过优化建筑设备与系统的运行,加强管理、提高用能效率,合理降1.提出可持续管理节能应是建筑节能的关注重点。植入管理节能的概念。

网络教学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技术解决方案

网络教学综合服务平台 1)平台基本要求 1、支持分布式部署,能够满足万人在线学习的性能要求。且性能扩充简单,为了支持更多的用户只需增加相应的硬件即可。 2、支持完全本地化部署。 3、采用B/S结构,基于J2EE架构,页面采用Web2.0 AJAX开发,不需要另行安装插 件就可以支持IE9及以上版本、safari、firefox、chrome等浏览器。 4、具有先进性、可移植性、开放性和兼容性,支持标准化多媒体课件。 5、具有完备的安全策略,可根据不同的业务要求采用不同的安全措施,保证发生故障时不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6、具有完备的备份机制,提供各级数据备份,能够在每天非工作时段定时备份数据库。对于网络课程可以实现按课程的导入、导出进行备份。具有相关策略对知识产权进行 保护。 7、不限注册课程数量和注册用户数。 8、具备完备的角色管理功能,可建立学生、教师、管理员、超级管理员等角色,各级管理员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创建角色和为角色指定权限。 9、具备完备的权限管理功能,可为每个导航功能点分配访问、管理等不同的权限,管理员可以批量给用户分配、收回权限,具有权限整体移交功能。 10、具备完备的机构和用户管理功能,管理员可以批量增加、删除、修改组织机构树,可单个、批量增加、删除、修改、查找用户信息。

11.“本地资源服务”部署在校园网内学校自己的硬件系统中。 12. *学校的教学资源保存在本地“本地资源服务”中。 13.平台具有视频、文档格式自动转换、码流自动转换的功能,以适应不同的访问终端(Android,iOS);所有文档资源自动转码成flash格式播放,视频类资源系统自动转码为mp4、flv等多种格式。 14.提供专门的APP移动客户端,支持移动学习,需支持iOS和Android系统。 2)网络课程建设 1、课程网站建设只需通过“选择模板、编辑课程信息、编辑课程章节”等几个简单的步骤,就可以快速地建成一门慕课或符合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要求的个性化课程网站。 2、提供多套精美网络课程建课模板,教师可依据个人资料的丰富程度及喜欢的风格进行个性化的设置,支持教师在建课程自动生成课程网站。 3、开始建课前,可以选择按周、课时自动生成课程章节,快速创建课程章节目录,提升建课效率。 4、课程编辑页面操作简单、灵活方便、原位编辑、所见即所得。可以发布通告、课程资料、任务、教学资源链接、教师简介等信息。可以任意编写和设置课程的介绍、封面、教学要求、教师团队等等,并支持模块的添加、删除和位置调整,支持是否公开显示的设置,可以上传课程片花。 课程负责人可指派其他人作为具有同等或者小于本身课程建设管理权限的课程建设者共建同一门课程,也可为自己指定助教辅助自己进行课程建设和教学管理。 5、教师可通过平台上传课程所需要的教材、参考书、参考文献、视频等资源。课程的内容建设,参考资料,课程介绍等任何位置都可以使用平台提供的海量图书、图片、

协同管理(综合管理系统平台解决方案)

综合管理系统平台解决方案 1.概述 一个完善、成熟的计算机自动化办公系统应具备如下三点: 1.沟通(Communication):沟通是员工之间协同工作的基础,良好的交流环境和灵活的交流手段可以使员工之间方便的进行交流和问题讨论。 2.协调(Coordination):协调是保证工作顺利进展的前提,当一项工作由多人完成时,相互之间的协调变得至关重要,良好的协调手段可以保证多人之间的协同工作能够步调一致,顺利进行。 3.控制(Control):控制是工作圆满完成的指导和保证,完善的监督控制手段可以使领导能够全面了解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控制各项工作的进度和质量,保证工作圆满完成。 2.1 平台解决的客户问题 ●客户总提出现有的办公系统太通用,希望做成有自己特色的办公系统。同时希望系统 修改非常方便灵活(不论是应用程序还是流程)。便于以后的二次开发。客户希望在上线后能自己进行二次开发,简单易用。不要上太多系统。 ●客户希望能通过简单的拖拉即可画出一个个工作流程,并且自己可以设计喜欢的处理界 面。希望系统采用图形化界面设计,又采用B/S架构,从而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对系统进行维护。 ●客户不仅希望能够拥有公文流转的功能,还希望能建立CRM、资产资料管理、项目管理、 采购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应用程序,更希望所建立的应用程序能同公文流转实现无缝集成,二者密切配合。 ●客户希望能集成现有的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 ●客户希望能轻松制定直观的统计报表(饼图、柱状图、折线图)。

●客户希望有一套简单实用的档案管理系统。以供上传、检索及下载。 ●客户希望有网络硬盘的功能,可让员工们将重要的文档放在服务器上,可以通过授权的 方式共享文档。可以给不同权限的群组赋不同的上传文件大小限制及文件柜的大小。●客户希望能管理好公司的所有计算机的配置信息及维修信息 ●客户希望能在内部快速信息传递,又能给外部发送邮件,还要有仿QQ的即时交流平台, 反映公司文化的论坛. 对于不同层次: 1、对于高层领导而言,企业信息化是决策支持系统(DSS)。企业信息化运用科学的数学模型,结合内部/外部的信息为条件,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 2、对于中层干部而言:企业信息化是信息管理系统(IMS),企业信息化利用业务各环节提供的基础"数据",提炼出有用的管理"信息",把握业务进程,提高办公效率; 3、对于普通员工而言:企业信息化是事务/业务处理系统。企业信息化为办公室人员提供良好的办公手段和环境,使之准确、高效,愉快地工作。 2.2 平台的功能 该系统是一套开发平台,拥有如下开发功能: ●可视化开发管理流程(如请假流程、费用报销流程) ●可视化开发应用程序(如CRM、固定资产管理、项目管理、采购管理等应用程序) ●可视化开发统计报表(如饼图、柱状图、折线图、交叉报表) ●公文留痕 ●系统信息集成 系统集成的功能套件: ◆工作流程管理 可定义各种工作流程,从而提高办事效率。可进行流程监控,流程委托,流程查询等。 ◆电子邮件功能 可发布新闻,发布公告,内部信息传递,外部邮件传递等功能 ◆网络硬盘 通过赋权限,可以指定不同级别的人员不同的文件上传大小限制及个人文件柜的大小。可通过密码共享个人文档。 ◆档案管理 通过赋权限,可以指定文件夹管理人员,指定员工的查询权、维护权及下载权. ◆论坛交流 提供一个资源共享,信息交流的平台。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一、公司简介 深圳市人元科技有限公司自1999年以来一直专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行政事务管理(I D/IC卡一卡通管理、指纹门禁、考勤、消费)为核心业务的管理咨询、管理应用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 公司多年来一直为多家軟件公司和科技公司提供软件产品和技术支持,现已成功实施一卡通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项目客户1000多个,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公司现已成为华南和华东地区人力资源管理及一卡通管理系统知名供应商。 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创新”的企业宗旨,本着“诚信、专业、创新、共赢”的经营理念,通过专业化、规范化服务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解决方案及咨询实施服务,帮助客户构筑核心竞争力以支持客户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同时为推动社会发展和员工进步不懈努力,致力于成长为行业最具影响力的系统集成及信息化服务供应商。 二、JLHR系统特点: 实用 1、组织、部门、岗位、职务、职级、工种、籍贯、民族、学历、婚姻状况等全面的人事信息管理以 及家庭关系、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奖惩记录、培训记录、调职记录、大事记录等全面的人事档案管理。 2、灵活准确的考勤计算:灵活的考勤规则,科学的班制定义,个人、批量、倒班、模糊等多种排班 方法;正班、加班、迟到、早退、旷工、请假、出差、待料等全面的考勤项目。 3、快速准确的薪资计算:自定义计算项目、自定义计算公式、批量调薪、批量录入、自动计算个人 所得税、灵活输出银行代发工资文件、面额统计表、工资明细报表、工资汇总表、工资条等多种自定义报表。 4、宿舍管理、招聘培训管理、保险、合同、证件、办公用品、劳保用品等全面的辅助管理。 5、食堂管理、出入管理、消费管理、图书管理、门禁管理等全面的一卡通解决方案。 6、多帐套管理。 7、简繁体支持。 8、及时的预警功能。可自定义各种提醒预警,不同人员可设置不同提醒预警。时刻提醒,使工作更 主动! 易用 1、界面友好、结构清晰,操作便捷。 2、用户可自行设置自己的工作界面,轻松拥有个性化的用户界面。 3、多途径操作,方便快捷的完成工作。 4、万能查询、任意项目查找、自定义组合排序。

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能源管理与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目录

一、前言 伴随科技与信息化的发展,智能配电与智能能源管理系统越来收到广大用户的关注与喜爱。**经过多年的实践经历总结与积累,立足于用户为酒店、大型商务体、办公楼等提供配电安全与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使用电更加安全、更加有效便捷、更加节能。 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为本项目设计预付费管理系统和能源管理平台系统。预付费系统配套预付费电表用于售电管理,能源管理平台对园区水电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管理。预付费系统与能源管理系统可实时进行数据交换。能源管理系统支持CS、BS架构,支持第三方系统数据接入。 以下为系统的初步展示可供参考,为使用户得到最佳的系统解决方案,具体方案需根据本项目的实际需求另行设计定制。 二、预付费电能管理系统 1概述: 本项目中针对酒店和商业广场的商业用户设计一套智能用电计量管理系统,本系统主是针本对商户用电的性质,实现商户用电的智能化管理,为保证商户用电的独立性和安全性,应采用一户一表的方案,针对本项目为商业用户配置**终端预付费电能计量表计 DTSY1352-NKC、DDSY1352-NKC来独立计量每个商业用户的用电量。通讯管理机通过RS-485总线采集所有终端电能计量仪表的数据。通讯管理机将数据通过由光纤组成的专用网络将数据传输至中心管理计算机。系统管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形成物业管理方需要的图形、文字等形式的文件,以此实现整个广场商户用电的智能化管理。 2技术要求 本项目设计的智能用电计量管理系统,由**品牌三相预付费电能表DTSY1352-C、单相预付费电能表DDSY1352-C,通讯管理机、RS—485总线(局域网)/光纤环网、中心管理计算机、系统管理软件及预付费充值系统组成。**品牌预付费仪表的产品特点有以下几条: ?计量控制独立 电表内对应于各用户单元的计量单元独立,保证计量准确性:控制单元独立,保证控制可靠性。

智慧园区综合管理平台解决方案内容

智慧园区集成管理平台是通过软件平台对园区区域内各建筑物的电气设备进行自动控制和管理,并对园区内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需要智慧园区管理系统微加ruiecjo进行了解。另外对园区的所有空调、给水排水、供配电设备、通风、消防、保安设备等进行综合检测和协调,使园区的功能应用、服务品质提升。 智慧园区综合管理平台集中控制,通过建立集中控制平台,将空调、给排水、变配电监视、火灾预警、视频管控、防盗报警、门禁管理、电子巡更、公共照明、夜景照明、电梯运维、访客统计管理、停车管理、信息发布、能耗计量等各智能设备系统的集中控制管理,从而实现“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系统联动”、“优化运行”的目标。 源中瑞智慧园区管理平台采用了先进的层次软件设计结构,使用分布式软件园区管理技术研发的一套成熟、稳定可靠的系统。该系统在设计理念、系统运行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设计布局,源中瑞ruiecjo

智慧园区系统在市场中使用中,也得到了较高的市场反馈情况。智慧园区内智能楼宇综合集成管理的软件产品。 智慧园区能效管理:通过优化整合各系统的资源,对园区的变配电、照明、空调、供热等能源使用状况,实行集中监视、管理和分散控制,实现能耗的在线监测和动态分析,把握能源消耗情况,为进一步制定节能减排措施提供数据依据。 将园区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数据进行综合展现,支持园区多维度进行日常运行监测与管理,突发事件下的应急指挥调度管理,为用户提供一个集园区生产、园区运营、园区决策多维一体的智能运营管理平台。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依托强大的集成管理云平台,通过分布式的数据采集中心,连接前端各专业智能化系统,以及物联网感知设备,实时准确获取设备运行数据、能源使用数据、环境状态数据等,应用大数据决策分析引擎,进行海量数据的分析、统计、诊断,筛选价值数据进行丰富多元的智能化控制,微电同IT徐瑞138.2311.8291为产业园区提供统一运维管理服务,实现园区用能管理效率的提高,运维成本的降低,建立统一的应急管理与日常管理、对内与对外服务的管理体

XXX协同管理平台某供应链集成解决方案

XXX协同管理平台某供应链集成解决方案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XXX互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章前言 (6) 1.1. ERP系统简介 (6) 1.2. 企业信息化现状 (6) 1.3. 企业集成需求 (6) 1.3.1. 总体需求描述 (6) 1.3.2. 详细需求详述 (7) 第二章平台与技术规范 (8) (8) 2.1. 集成标准介绍 (8) 1. 用友API标准接口 (8) 2. 协同服务器与某服务器连通 (8) 3. 某组织架构等基础档案集成 (8) 4. 某业务单据与协同审批流程集成 (8) 5. 某多服务器集成 (8) 6. 某多账套集成 (8) 7. 数据权限继承方式 (8) 8. 手机移动应用M3 (9) 2.2. 集成范围说明 (9) 第三章集成场景与方案 (9) (9) 3.1. 需求解读及落地 (9) 3.1.1. 建立远程业务应用平台 (9) 3.1.2. 建立业务线上审批平台 (10) 3.1.3. 建立业务信息共享平台 (11) 3.1.4. 建立业务评估体系 (12) 3.1.5. 建立协同报表查询平台 (13) 3.1.6. 建立外部企业连接平台 (14) 3.1.7. 建立业务查询追溯机制 (14)

3.1.8. 建立业务的移动应用 (15) 3.1.9. 促进财务从核算向管理转型 (15) 第四章分类业务集成方案 (15) (15) 4.1. 采购管理集成方案 (15) 4.1.1. 采购管理难题 (15) 4.1.2. 采购管理问题分析 (15) 4.1.3. 采购管理集成需求 (16) 4.1.4. 采购管理集成解决方案 (16) 4.1.5. 采购管理集成效益展现 (38) (38) (38) 4.2. 销售管理集成方案 (38) 4.2.1. 销售管理存在难题 (38) 4.2.2. 销售管理问题分析 (39) 4.2.3. 销售管理集成需求 (39) 4.2.4. 销售管理集成方案 (40) 4.2.5. 销售管理集成的效益展现 (63) 4.3. 库存管理集成方案 (63) (63) 4.3.1. 库存管理难题 (63) 4.3.2. 库存管理问题分析 (64) 4.3.3. 库存管理集成需求 (64) 4.3.4. 库存管理集成解决方案 (64) 4.3.5. 库存管理集成效益展现 (81) 4.4. 应付管理集成方案 (82) (82) (82) 4.4.1. 付款业务管理难题 (82)

资源管理平台系统-技术方案

资源管理平台技术方案

文档修改记录 版本号修改内容描述修改人修改日期V0.1 建立 V1.0 修订

目录 1概述 (1) 1.1 编制目的 (1) 1.2 编制依据 (1) 1.3 建设目标 (1) 1.4 设计原则 (2) 1.5 术语及缩略语 (2) 1.6 引用文件 (3) 2主要功能与战术技术指标 (3) 2.1 总体要求 (3) 2.1.1 可定制性 (4) 2.1.2 可靠性 (4) 2.1.3 可扩展性 (4) 2.1.4 实用性 (4) 2.1.5 安全性 (4) 2.1.6 易维护性 (5) 2.2 主要功能要求 (5) 2.2.1 集成架构设计 (5) 2.2.1.1 硬件设施及基础监控层 (5) 2.2.1.2 采集管理平台层 (5) 2.2.1.3 资源层 (5) 2.2.1.4 应用层 (6) 2.2.2 业务系统集成注册发布管理 (7) 2.2.3 数据采集处理功能 (7) 2.3 主要战术技术指标 (8) 2.3.1 响应时间 (8) 2.3.2 可用性指标 (8)

3系统总体设计 (10) 3.1 系统体系结构 (10) 3.1.1 系统组成 (10) 3.1.2 组成架构 (12) 3.1.3 技术体制 (14) 3.2 系统使用流程 (14) 3.2.1 用户角色 (14) 3.2.2 工作流程 (16) 4分系统设计 (18) 4.1 系统运维管理功能 (18) 4.2 注册发布管理功能 (18) 4.2.1 功能组成 (19) 4.2.2 形式审查 (19) 4.2.2.1 功能说明 (19) 4.2.2.2 业务流程 (19) 4.2.2.3 外部信息关系 (20) 4.2.3 数据审核 (21) 4.2.3.1 功能说明 (21) 4.2.3.2 业务流程 (21) 4.2.3.3 外部信息关系 (22) 4.2.4 数据发布 (23) 4.2.4.1 功能说明 (23) 4.2.4.2 业务流程 (23) 4.2.5 数据查询 (23) 4.2.5.1 授权内数据查询 (23) 4.2.5.1.1 功能说明 (23) 4.2.5.1.2 业务流程 (24) 4.2.5.2 授权外数据查询 (24)

云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随着云计算在企业内应用,大多数企业都认识到了云计算的的重要性,因为它可以实现资源分配的灵活性、可伸缩性并且提高了服务器的利用率,降低了企业的成本。但是随着企业信息化程度的越来越高、信息系统支持的业务越来越复杂,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所以就需要选择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来支撑企业信息系统的管理和发展。 云管理平台最重要的两个特质在于管理云资源和提供云服务。即通过构建基础架构资源池(IaaS)、搭建企业级应用、开发、数据平台(PaaS),以及通过SOA架构整合服务(SaaS)来实现全服务周期的一站式服务,构建多层级、全方位的云资源管理体系。那么有没有合适的云管理平台解决方案可以推荐呢? SmartOps作为新一代多云管理平台,经过6年多的持续研发和实际运营,已经逐渐走向成熟,能通过单一入口广泛支持腾讯云、阿里云、华为云、AWS等超大规模公有云的统一监控、资源编排、资产管理、成本管理、DevOps 等管理功能,同时也支持私有云和物理裸机环境的统一纳管。SmartOps平台具有统一门户、CMDB配置

数据库、IT服务管理、运维自动化和监控告警等主要模块,支持客户自助在线处理订单、付款销账、申报问题、管理维护等商务运营流程,而且对客户的管理、交付、技术支持也都完全在平台上运行,这极大提升了整体运营效率并大幅降低成本,业务交付速度更快、自动化程度更高、成本更具竞争力、用户体验更佳。 同时,SmartOps正在构建适应业务创新发展的云管理平台,实现从服务中提炼普惠性的服务方案,并构建软件化、工具化、自动化的快速上线对外提供服务的通道。SmartOps不仅是一个云管平台,也是一个面向企业用户的服务迭代的创新平台,一切有利于企业用户数字化发展的个性化服务,都有可能在普遍落地后实现技术服务产品化、工具化的再输出。不仅如此,下一步,SmartOps还将融入更多的价值,包括借助人工智能的技术,面向企业用户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价值。借助平台化的管理工具,为企业财务人员提供有价值的成本参

能源管理平台解决方案4完整篇.doc

能源管理平台解决方案4第2页 节能监管平台以我国现行相关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管理为参照,可将机场的能源使用状况数据纳入一个统一的高效平台中。该平台除了信息管理系统所具有的基本功能外,还根据机场特点定制开发功能,消除信息孤岛和繁琐的人工操作,实现“资源共享、效率倍增”。该平台既可为机场能源管理部门提供有力的工作工具,也为政府主管部门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资料,同时,还可作为机场能耗管理提供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等,为开展节能诊断、节能评估,制定节能改造实施方案提供指导。 藉由节能监管平台,****国际机场,可监测范围的大型建筑主要包括新旧航站楼,动力区等,涉及的机场主要用能类别包括电力、水、热力、天然气等等,涵盖行李系统、捷运系统、扶梯步道、航显系统、照明系统、消防水电伴热、办公设备、信息机房、桥载系统、高杆灯等终端用电系统等。节能监管平台以数据分析、采集为基础,为机场提供整体能源控制系统的解决方案。在节能监管平台上,能源管理系统将由各方追求自己合适的组合,上升为追求大系统最优化的组合。 1.2需求分析 ****国际机场设有飞行区、航站区、动力区、塔台、货场等区域设施,其面积大,分布广,负荷密集,供电容量大,不仅对于系统的安全行和可靠性要求极高,而且航空级的设施水平和服务水平也决定了机场对管理水平的高度要求。对于能源管理的需求主要体现在:

持续安全可靠运行 由于机场交通枢纽有大量的人群聚集,为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对设施的照明、通风、航班的通讯导航等系统的持续可靠运行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且机场功能决定了其站房和相关设施必须长时间持续稳定运行,以便确保设施的高利用率,从而也要求能源管理系统持续可靠地运行。 实现能源成本管控 由于机场航空级的设施水平和一系列人性化的体验要求,空调、照明通风的能耗必然很大,因此需要对能耗进行分类监测和统计,找出无效能耗,针对实际客流变化进行合理调控,以降低整体运营能耗。 降低运营管理强度 对于规模大、设施分布广、客流密度高的****国际机场,其日常运营的管理强度极大,仅仅靠传统的管理模式无法满足正常功能和可靠性保障的要求,必须借助现代自动化技术手段以降低传统的人工管理强度。 提高管理水平 机场枢纽交通代表着国家航空领域的建设水平,要求其设施管理水平也要有相应的提升,以便充分发挥设施的功能,体现其优越的行业地位。 3.解决方案概述

综合能源运营管理系统平台建设

基于“互联网+”的综合能源服务平台建设 计划 一、必要性分析 “第三次工业革命”对能源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具备可再生、分布式、互联性、开放性、智能化特征的能源互联网将为未来电网发展的趋势。同时,随着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与地区客户资产分布式能源的快速发展,公司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与机遇: 1、电力安全运行的需要:近些年大量分布式电源项目建设层出不穷,新型能源的并网发电对电网运行电能质量、安全稳定、电网规划、经济运行等造成了冲击,亟需面向客户电力运行的安全监管与协调控制手段。 2、商务模式创新的需要:电力体制改革逐步放开配售电业务,以电力为主、兼顾冷热气多种能源的综合服务逐步成为区域性能源运营的主流趋势,公司未来面临着由单一生产供电体系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的需求。 3、技术模式创新的需要:城市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要求充分发挥电力在能源体系中绿色低碳的优势,需要以灵活的网架结构和智能的技术手段协调冷、热、电、气等多种能量流的配送、转化、平衡与调剂,进一步推动能源生产者与终端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互通和信息互动。

4、服务模式创新的需要:社会投资建设的综合园区、 分布式能源站、热泵、储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等发展逐年加速,新型能源规划设计、监控管理、能效分析、运行维护等差异化、专属化的能源服务产品及服务方式需求日益突出。 二、建设目标 紧密结合能源互联网与电力改革背景,以“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商务创新”为出发点,面向增量的能源网络与客户资产的能源设施,建设区域综合能源服务平台,友好接纳各种清洁能源和新型多元化负荷,适应城市能源互联网发展需要,开拓配售电服务、客户资产代管代维、能效审计服务等新型业务,适应未来多种能源运营、管理、服务的电力机制变革需要。 具体目标包括: 1.保障常规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实现系统外能源资产的运行实时监控,为公司削峰填谷、安全调控、规划改造、辅助决策等业务开展提供基础数据与技术支持,强化了常规电网的安全稳定与经济运行能力; 2.实现区域多种能源协调运行:依托区域太阳能、地热能等多种清洁能源,充分利用多能协调互补技术,构筑以智能电网为承载的能源互联网络,提高园区可再生能源占比与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园区碳排放;

协同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措施.doc

A协同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措施P1 OA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技术解决方案书 二〇一九年十一月 目录 第1部分OA办公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总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1.1需求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4 1.2系统建设的总体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4 1.3客户价值体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6 1.3.1. 形成、传播、发展组织机构习惯的好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1.3. 2. 让管理工作变得轻轻松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1.3.3. 协作性、灵活性显著提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1.3.4. 管理效率提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6 1.3.5. 规范性增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6 1.3.6. 实现知识管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6 1.4OA办公管理系统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1.4.1. 灵活的个性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7 1.4. 2. 统一的沟通平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7 1.4.3. 在线表单设计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7 1.4.4. 在线流程设计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7 1.4.5. 支持在线模板引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