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传染病 五、结核病
动物医学课件:结核病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八、公共卫生学
• 埃及出土的一具木乃伊,是約西元
前4000年的一位太陽神祭司,其脊 椎沿腰大肌有化膿的徵象,符合結 核病典型的變化。
动物传微染生病物学教案
人畜共患传染病专题
结核病
(Tuberculosis,TB)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一、病 性
1996.03.24
•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人和动物以及禽类共患
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 临床特征是病程缓慢、渐进性消瘦、咳嗽、衰竭并在
多种组织器官中形成特征性肉芽肿、干酪样坏死和钙 化的结节性病灶。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麻风分枝杆菌病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二、病 原
• 严格需氧菌 • 初代分离用W-R或L-J培养基。 • 革兰染色阳性细长杆菌, • 不产生芽孢。 • 抗酸染色法染成红色。
科霍分離出結核桿菌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
二、病 原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二、病 原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
二、病 原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二、病 原
环境
干燥的痰 粪便 土壤 常水 鲜奶
直射阳光 湿热60˚C
存活时间
10个月 6~7个月 6~7个月
5个月 90d 2h 30min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病原致病力
• 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粘附与入侵作用) 荚 膜 • 含多种酶(分解利用营养物质)
• 保护(阻止有害物质进入菌体)
7.2
动物微传生染物病教学案
病原变异情况
• 形态结构变异:
结核杆菌的L型:颗粒状、丝状。
• 毒力变异:
(动物传染病学课件人畜共患)3-11结核病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结 核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增强
自我保护能力。
疫苗接种
推广结核病疫苗接种,提高人 群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室内通风、勤洗手、避免 拥挤场所、加强锻炼等健康生 活习惯,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 。
监测与早期发现
建立健全结核病监测体系,提 高早期发现和治疗率,减少疾
病传播。
空气传播是结核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特别是在没有有效防护措施的情况下。
在封闭、拥挤的环境中,如学校、办 公室、公共交通工具等,结核菌的传 播风险更高。
食物传播
结核病患者在使用未经消毒的牛奶、乳制品、肉类等食物时,可能将含有结核菌的 食物残渣留在食物中。
健康人食用这些食物后,可能会感染结核病。
在食物传播的情况下,通常需要大量结核菌才能引起感染,因此食物传播的风险相 对较低。
控制策略
01
02
03
04
强化诊断和治疗
提高结核病诊断准确性和及时 离与控制传染源
对确诊患者和疑似病例采取隔 离措施,及时控制传染源,减
少疾病传播。
社区参与
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结核病 防控工作,共同营造健康的生
活环境。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分享防 控经验和资源,共同应对结核
症状
潜伏期结核病通常无特异 性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 现轻度乏力、低热、盗汗 等。
诊断
由于潜伏期结核病症状轻 微或无症状,诊断较为困 难,需依赖实验室检查和 医学影像学检查。
活动性结核病症状
症状
兽医课件:结核病

(2)乳房结核:奶牛多见。 ➢ 泌乳减少,乳汁变稀,里面有絮状物或脓汁; ➢ 乳房局部肿大,高低不平,无热无痛; ➢ 乳房上淋巴结肿大,严重时乳腺萎缩,泌乳停止。
(3)肠道结核: 犊牛多见,消化不良,下痢、渐进性消
瘦,粪便带粘脓性分泌物。
(4)淋巴结核: ➢ 体表潜在淋巴结肿大, ➢肩前、股前、腹股沟、下颌、咽淋巴结及颈淋巴结, ➢病势恶化可发生全身性结核,即粟粒性结核,胸膜、 腹膜有结核病灶即“珍珠病”,胸部听诊可听到摩擦音。
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结 核病患病人数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印度。结核病是我国 重点控制的重大疾病之一。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在未来的10年,我国可 能有近5000万的感染者发生结核病。
排菌病人是社会传染源,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不 一定发病,仅于抵抗力低下时发病。临床上多呈 慢性过程,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 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
2、禽 肝脏、脾脏、肠道大小不一的结核结节; 3、猪 下颌、咽、肠系膜淋巴结、扁桃体发生结核病
1、牛结核病: ➢ 主要由牛分枝杆菌引起,禽分枝杆菌和结核分枝
杆菌对牛毒力较弱。
➢ 通常呈慢性经过,临床上以肺结核、乳房结核和 肠结核最为常见,此外还有生殖器官结核、神经 系统结核等。
(1)肺结核: ➢咳嗽、先短而浅的干咳,后湿咳, ➢病程发展,咳嗽加剧、呼吸困难,气喘; ➢渐进性消瘦、贫血,有的体表淋巴结肿大(肩前、 股前、腹股沟、颌下等) 。
1882年发现了结核杆菌,找到了该病的病原。
➢ 一种世界范围的传染病
目前全球约有20亿人被感染,每年新出现 结核病患者约800-1000万,每年因结核病死亡 人数约为200-300万。
畜禽结核病的诊断和防控措施

畜禽结核病的诊断和防控措施畜禽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消化道或直接接触传播。
畜禽结核病主要感染牛、猪、鸡等家畜禽类动物,也可感染宠物动物和野生动物,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产生较大威胁。
以下是针对该病的诊断和防控措施。
诊断措施:1. 临床症状观察:畜禽结核病患者可表现为消瘦、低热、乏力、厌食、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可观察动物是否出现类似症状,以及是否有结核病患者的密切接触史。
2. 体格检查:通过触诊、听诊等方式,检查动物的体温、呼吸音、心音等是否异常。
3. 血液检查:采集动物的血样,进行血液学检查,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指标的检测,以了解有无炎症反应。
4. 病原学检查:收集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组织活检等样本,通过培养、PCR等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存在。
5. 影像学检查:对疑似动物进行X线透视、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观察是否有结核病的特征性影像表现。
防控措施:1. 强化养殖管理:加强动物的定期检查和体检,发现可疑症状及时隔离和治疗。
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加强疫苗接种,做好动物的防疫工作。
2. 加强卫生消毒:加强养殖场、屠宰场等场所的清洁消毒工作,定期清理动物粪便和废弃物,减少病原菌的传播途径。
3. 提高养殖质量:选择优良品种进行养殖,加强动物的营养管理,增强动物的抵抗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4. 建立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建立畜禽结核病的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了解疫情,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控制疫情的扩散。
5.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养殖户和饲养者的认识和知识水平,增强防疫意识,加强动物的健康管理。
针对畜禽结核病的诊断和防控措施包括临床观察、体格检查、血液检查、病原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多种手段来确诊疾病;防控措施主要包括强化养殖管理、加强卫生消毒、提高养殖质量、建立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以及加强宣传教育等综合措施。
这些措施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控制畜禽结核病的传播,保护人类和动物的健康。
畜禽结核病的诊断和防控措施

畜禽结核病的诊断和防控措施畜禽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影响人类的健康,也对畜禽养殖业和农业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畜禽结核病的诊断和防控措施。
1. 临床症状诊断:畜禽结核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慢性、进行性消瘦、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
部分动物还会出现痰中带血、乳汁中带血以及下泌尿道血尿等症状。
2. 实验室诊断:实验室检测是确诊畜禽结核病的一种重要手段。
畜禽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主要包括阳性抗体检测、病原学检测和组织学检测等。
- 阳性抗体检测:通过检测动物体液中的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抗体来判断是否感染畜禽结核病。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免疫法(FA)等。
- 病原学检测:主要是采用分枝杆菌培养方法,将病原体分离培养,然后通过形态学、生化学以及生理学特性等对其进行鉴定。
- 组织学检测:通过病理组织学的方法来检测动物的病变组织是否存在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
常用的方法有石蜡包埋组织切片染色和快速组织切片酸杀菌特异性抗原染色等。
3. 免疫学诊断:利用体内免疫学方法检测动物体内的免疫指标变化,以此来判断是否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
常用的方法有血小板凝集试验(PAT)、结核菌蛋白衍生物的皮肤突变试验(TST)等。
1. 加强养殖环境卫生:畜禽结核病主要通过呼吸道的飞沫、粪便以及污染的饲料和水源进行传播。
加强养殖环境的卫生是预防和控制该病的关键。
包括定期清理消毒养殖场、保持养殖场干燥通风、控制家禽饲养密度等。
2. 做好饲料和水源的卫生管理:畜禽结核病可以通过饲料和水源进行传播,因此保持饲料和水源的卫生是重要的防控措施之一。
应定期清理和消毒饲料和水源,严禁使用污染的饲料和水源。
3. 强化疫苗接种:目前针对畜禽结核病尚无特效的疫苗,但可以通过接种其他疫苗来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机会。
4. 严格动物检疫措施:加强对进口畜禽的检疫,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进行隔离观察并进行实验室检测,以避免疫情传播。
动物传染病学人畜共患结核病

病灶可恶化, 杆菌可随
淋巴、 血液、 天然管道播散,
引起其他组织器官的结 核病灶或全身性结核
结核杆菌的继发性感染(二次 感染),以内源性感染为主
机体在初次感染后 已获得一定的特异 性免疫力
巨噬细胞能将入侵的细菌限制在局部,并 予灭,或形成慢性肉芽肿(结核结节), 逐渐干酪化和纤维化。
八、症状
潜伏期长短不一,短者十几天,长者数月至 数年。
人的结核疫苗研究进展 卡介苗:1920年由法国细菌学家卡尔美和介林将牛
型结核杆菌在含有牛胆汁和甘油马铃薯培养基上经过13 年230代培养而获得的弱毒菌株。1924年以来,已有30亿 人接种该疫苗。
1931年,中国人王良赴法国留学时,1933年回国在 自己的研究所培养制造卡介苗,并给婴幼儿进行接种。
结核菌素皮内注射和点眼同时进行。两法中任何一种是 阳性反应者,即判定为结核菌素阳性。
皮内注射:于颈中部1/3处剪毛,用游标卡尺量皮皱厚度, 皮内注射定量结核菌素,分别于72、120h观察反应。看是 否有红、肿、热、痛现象及皮增厚情况,在72h阴性或可疑, 以同一部位再注射1次。
点眼:点同一只眼,每次进行两回,间隔3~5天,点眼 后3、6、9、24h各观察1次,观察眼睛肿胀,流泪及分泌物 性质与量及其他的反应。
感染牛型结核菌时呈进行性病程,常导致死亡。
4.禽结核: 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临床表现消瘦体弱,不活
泼,贫血,鸡冠萎缩苍白,羽毛蓬松,翅下垂, 产蛋量下降或停止,或顽固性腹泻。
病程2~3个月或更长。病禽多因衰竭死亡,或 因肝、脾病灶破裂而死亡。
结核病灶多发生在肠道、肝、脾、骨骼和关节。
九、诊断
轻度者不呈现临床症状,重症者出现症状。 由于发生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的表现。
结核病防治技术规范-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六、牛结核病防治技术规范牛结核病(Bovine Tuberculosis)是由牛型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bovis)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慢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为了预防、控制和净化牛结核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有关的法律法规,特制定本规范。
1 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牛结核病的诊断、疫情报告、疫情处理、防治措施、控制和净化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饲养、生产、经营牛及其产品,以及从事相关动物防疫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2 诊断2.1 流行特点本病奶牛最易感,其次为水牛、黄牛、牦牛。
人也可被感染。
结核病病牛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牛型结核分枝杆菌随鼻汁、痰液、粪便和乳汁等排出体外,健康牛可通过被污染的空气、饲料、饮水等经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感染。
2.2 临床特征:潜伏期一般为3~6周,有的可长达数月或数年。
临床通常呈慢性经过,以肺结核、乳房结核和肠结核最为常见。
肺结核:以长期顽固性干咳为特征,且以清晨最为明显。
患畜容易疲劳,逐渐消瘦,病情严重者可见呼吸困难。
乳房结核:一般先是乳房淋巴结肿大,继而后方乳腺区发生局限性或弥漫性硬结,硬结无热无痛,表面凹凸不平。
泌乳量下降,乳汁变稀,严重时乳腺萎缩,泌乳停止。
肠结核:消瘦,持续下痢与便秘交替出现,粪便常带血或脓汁。
2.3 病理变化:在肺脏、乳房和胃肠粘膜等处形成特异性白色或黄白色结节。
结节大小不一,切面干酪样坏死或钙化,有时坏死组织溶解和软化,排出后形成空洞。
胸膜和肺膜可发生密集的结核结节,形如珍珠状。
2.4 实验室诊断2.4.1 病原学诊断采集病牛的病灶、痰、尿、粪便、乳及其它分泌物样品,作抹片或集菌处理(见附件)后抹片,用抗酸染色法染色镜检,并进行病原分离培养和动物接种等试验。
2.4.2 免疫学试验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提纯蛋白衍生物)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即牛提纯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试验)(见GB/T 18646)。
动物结核病

什么是结核病?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及易感动物是什么?结核病病牛和开放性结核病病人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对牛分枝杆菌最易感的是奶牛,其次是黄牛、水牛、牦牛;另外还可感染猪、山羊、犬、猫等家养哺乳动物和野猪、野牛、猴等50多种脊椎动物和20多种禽类。
结核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人和动物结核病传染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部分由消化道传染。
结核杆菌随着鼻汁、唾液、痰液、粪尿、乳汁和生殖器官分泌物排出体外,污染饲料、饮水、空气和周围环境。
健康畜通过被污染的空气、饲料、饮水经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感染。
结核病的特征病变及临床表现是什么?本病多为慢性过程。
其潜伏期一般为10-45天,有的长达数月乃至数年。
特征病变是在肺脏及其他被侵害的组织器官形成白色的结核结节。
以侵犯组织器官不同分为为肺结核、肠结核、淋巴结结核、乳房结核、脑及脑膜结核、生殖器官结核、股和关节结核等类型。
人结核病多发生在肺部,引起传染性肺结核。
牛群最常见慢性结核病例,在临床上以病牛贫血、消瘦、体虚乏力、精神萎靡不振和生产力下降等为特征。
结核病的诊断病牛以临床和实验室诊断为主,可疑牛群和健康牛群以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检疫为主,配合实验室诊断。
奶牛结核病的防制措施1、防止结核病传入。
无结核病健康牛群,每年春秋各进行一次变态反应检疫。
补充家畜时,先就地检疫,确认阴性方可引进,引进后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再进行检疫,阴性者才能合群。
平时我们还应加强饲养管理,确保环境卫生,同时注意结核病人不能饲养牲畜。
2、净化污染牛群。
检测出阳性牛应及时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发现的可疑病牛,要加强监控,进行隔离饲养观察,同时复检确诊,并严格按国家有关规程无害化处理可疑病牛在隔离饲养期间生产的乳。
3、定期消毒。
常用消毒药经4小时可将结核杆菌杀死,70%酒精、10%漂白粉、氯胺、3%甲醛等均有可靠的消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