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5届高三校适应性考试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5届高三最后适应性模拟考试试卷历史Word版含答案

厦门外国语学校2015届高三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试卷2015-5-31历史(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40~42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144分)本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1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论语·子路》:“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材料反映孔子希望治国者A.以民为本 B.以身作则C.克已复礼 D.施行仁政14.江浙地区,唐宋时期“所种惟稻”,明朝中后期“郊原四望,遍地皆棉”。
这种变化造成的影响是A.重农抑商政策被废除B.民众衣食结构彻底改变C.导致生态环境遭破坏D.农村经济结构有所调整15.“永乐时,内阁初设,阁臣与部臣为平交,至严嵩始阴挠部权,迨张居正部权尽归内阁。
”材料表明A.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B.内阁地位上升,职权逐步强化C.明朝中后期皇权渐趋衰弱D.内阁职能强化,行政效率提高16.《海国图志》载:“机房织造不用手足,其机动以火烟,可代人力。
……其广贸易之法,有火轮船航河驶海,不待风水;用火车往来,一时可行百有八十里。
”这表明《海国图志》A.有利于打破闭塞自大的思想藩篱B.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社会现状C.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诞生D.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17.19世纪中后期,在中国某些沿海城市吃西餐开始成为有钱人的时尚消费。
这主要是因为A.民族工业发展,资产阶级的生活追求B.通商口岸开放,西方文化传入C.西方殖民者涌入,迎合他们饮食习惯D.西餐比中餐更多变化营养丰富18.下表为近代福州1905—1915年由外洋(国外)和外埠(国内)机制面粉输入值的数据统计(单位:元)。
造成表中数据变化的原因不包括A.通商口岸大量开放B.实业救国思潮影响C.国际形势急剧变化D.民国政府政策推动19.有学者认为,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飞跃是从铲除君主专制政体到奠定现代民主政治构架,第二个飞跃是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基本建立到迈入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基本轨道。
厦门外国语学校2015届高三最后适应性模拟考试试卷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李既械盗入蒙城狱,具狱词以上,云仪征盗已获,今由凤台解蒙城,不日可归案。百得牒,大喜。
(选自《清稗类钞》,有删节)
2顾,有泣下者。李复徐曰:“仪征之盗案,若曹所知也,一月不获,则吾必同被劾。吾本欲遣若曹缚此盗,虑有不能,则不如吾一人任其咎。”语竟,群役进曰:“公,好官也。甘自得罪去官,不以难事属役辈,役辈之有今日,惟公生之,今请以死相报。”李慨叹,亦泣下,拊其背,许而遣之。
盗所匿巨猾家去县城四十余里,役辈乃以夜往。至时,巨猾方宴盗,室中燃巨烛如椽大,酣呼之声达户外。役突入,至其庭曰:“故人别来相念否?今敢为不速之客。”巨猾睨役辈而笑曰:“君辈久已在官中,此来,岂以仪征一案耶?”
主人的话让旅行者彻底震惊了。试图给主人解释一番什么是锁,一把锁只有一把钥匙,一把钥匙只能打开一把锁。
主人马上摇了摇头:“那怎么行?那肯定不行。”
旅行者说:“那怎么不行?那样的话别人就进不来了呀。”
“那怎么能行呢?那路过的牧民们口渴了就没有水喝了呀。万一碰到风雪天,上哪里找马奶酒暖身子去?累了上哪里休息?”主人不解地问旅行者。
“可是你不怕别人进来把你的东西吃光喝光?”
“我也会吃光别人的呀。我今天跑了趟乌日更草场,就在那里饱餐了一顿。”主人哈哈大笑。看起来,他对今天的伙食很满意。
躺在阿拉坦乌拉老人家暖和的床上,旅行者失眠了。旅行者万万没想到草原上的牧民们竟然不知锁为何物,用阿拉坦乌拉老人的话说——门只是用来抵御风寒而不是用来防贼的,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④助推家庭养老。在传统社会,养老问题基本上是在家庭内部解决的,其中孝文化起到了很大作用。谚语中所谓“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就体现了这个特征。目前,我国社会老龄化愈益突出。截至2013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突破2亿。据预测,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接近5亿。如何养老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社会问题。养老问题可以通过社会化方式解决,敬老院、托老所等社会机构承担了部分养老职能。然而,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机构养老并非多数老年人的首选。同时,我国机构养老发展时间不长,软硬件设施尚不完善,与社会需求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因而家庭养老的功能仍然不可替代。
2015届5月厦门外国语适应性考试文数试卷含答案

厦门外国语学校2015届高三适应性考试数学(文科)试卷注意事项:1.本科考试分试题卷和答题卷,考生须在答题卷上作答,答题前,请在答题卷内填写学校、班级、学号、姓名;2.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1.已知直线经过抛物线的焦点,则该直线的倾斜角为()A. B. C. D.2. 在复平面上,复数与复数关于实轴对称,则的值为 ( )A. B. C. D.3.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右图是据某地某日早7点至晚8点甲、乙两个监测点统计的数据(单位:毫克/每立方米)列出的茎叶图,则甲、乙两地浓度的方差较小的是 ( )A.甲 B.乙C.甲乙相等 D.无法确定4. 已知命题:对任意,总有;命题: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B.C.D.5.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的值为()A. B. C. D.6.已知平面和直线,给出条件:①;②;③;④;⑤.为使,应选择下面四个选项中的()A.③⑤ B.①⑤ C.①④ D.②⑤7.已知函数的值域为,则函数的定义域为( ).A.B.C.D.8. 已知数列,若利用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计算该数列的第10项的值S,则判断框内的条件是()A. B.C. D.9. 在圆的直径上任取一点作与该直径垂直的弦,则其弦长超过该圆的内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的概率为 ( )A. B. C. D.10.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与圆相交, 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11.的外接圆圆心为,半径为2,, 且,方向上的投影为 ( ) A.B.C.D.12. 在正方体中,点为底面上的动点. 若三棱锥的表面积最大,则点位于()A.点处 B.线段的中点处 C.线段的中点处 D.点处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3. 已知集合,那么 .14.记等比数列的前项积为,若,则15.已知函数(为正实数)只有一个零点,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 16.对于映射,若中的不同元素有不同的象,且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原象,则称为一一映射,若存在对应关系,使到成为一一映射,则称到具有相同的势,给出下列命题:①是奇数集,是偶数集,则和具有相同的势;②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所有点形成的集合,是复数集,则和不具有相同的势;③若区间,则和具有相同的势。
福建厦门市2015届高三适应性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2015年厦门市高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英语试题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一卷1至12页,第二卷13至14页。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惹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3.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O.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卷(选择题共115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y is the woman complaining?A.The man got home too earlyB.The man didn’t answer the phone.C.The man forgot to buy an air-conditioner.2.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A.At the schoo1.B.In a bookstore.C.In Emma’shouse.高三英语试题第1页(共1 4页)3.What does Sherry think of listening to music?A.It draws attention away from study.B.It brings benefits to study.C.It ruins the man’s study.4.What did Tina do last night?A.She visited Tom and Jane.B.She stayed with friends. C.She called Justin.5.How much will the man pay for the ticket?A.$3 29.B.$980. C. $490.第二节(共1 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5届高三最后适应性模拟考试试卷英语试卷及答案

厦门外国语学校2015届高三适应性考试英语科试卷2015-5-3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115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題;每小1分,满分5分)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A. Boating.B. Tom’s plan.C. The weather.2. When did the film begin?A. At 7:30.B. At 8:00.C. At 8:30.3. What program does the man like most?A. History.B. News.C. Sports.4. Why is the man leaving early?A. He isn’t interested in the movie.B. He wants to avoid a traffic jam.C. He doesn’t know the way to the theatre.5. How does the man feel about the news?A. Excited.B. Indifferent.C. Disappointed.第二节(共15小題:每小题1分,满分1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毎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做题时问。
高三物理试题-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5届高三适应性考试试卷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5届高三适应性考试物理试卷(带解析)一、单选题(共8小题)1.某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1,原线圈所接电源电压按图示规律变化,副线圈接一负载,并用交流电压表测其两端电压。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交流电压表的测量值为110VB.原、副线圈中电流之比为2:1C.变压器输入、输出功率之比为2:1D.交流电源有效值为220V,频率为50Hz2.如图甲所示,在平静的水面下有一个点光源s,它发出的是两种不同颜色的a光和b光,在水面上形成了一个被照亮的圆形区域,该区域的中间为由ab两种单色光所构成的复色光的圆形区域,周边为环状区域,且为a光的颜色(见图乙)。
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a光的频率比b光大B.水对a光的折射率比b光大C.a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b光大D.在同一装置的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a光的干涉条纹比b光窄3.今年是哈勃望远镜绕地25周年,它捕捉到的照片正从根本上改变着我们对太空的认识。
1990年4月25日,科学家将哈勃天文望远镜送上距地球表面约600 km的高空(真实高度约560km),使得人类对宇宙中星体的观测与研究有了极大的进展。
假设哈勃望远镜沿圆轨道绕地球运行。
已知地球半径为6.4×106 m,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表面的距离为3.6×107 m这一事实可得到哈勃望远镜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以下数据中最接近其运行周期的是()A.0.6小时B.1.6小时C.4.0小时D.24小时4.振源A带动细绳上各点上下做简谐运动,t = 0时刻绳上形成的波形如图所示。
规定绳上质点向上运动的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设此绳波的周期为4s,则P点以t= 5s时刻开始计时的振动图象是()B.C.D.A.5.如图所示,将带正电的甲球放在不带电的乙球左侧,两球在空间形成了稳定的静电场,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线。
A、B两点与两球球心连线位于同一直线上,C、D两点关于直线AB对称,则()A.A点和B点的电势相同B.C点和D点的电场强度相同C.正电荷从A点移至B点,电场力做正功D.负电荷从C点移至D点,电势能增大6.如图所示,为三个有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分别垂直纸面向外、向里和向外,磁场宽度均为L,在磁场区域的左侧边界处,有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体线框,总电阻为R,且线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现用外力F使线框以速度v匀速穿过磁场区域,以初始位置为计时起点,规定电流沿逆时针方向时的电动势E为正,磁感线垂直纸面向里时的磁通量ф为正值,外力F向右为正。
【百强校】2015届福建厦门外国语学校最后适应性模拟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百强校】2015届福建厦门外国语学校最后适应性模拟考语文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24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将下面几句话组合成一段文字,介绍叶脉书签的制作方法,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用小毛刷轻轻刷洗掉叶肉,放置于太阳下晾干。
②在小盆中用清水冲开五十克石灰粉,放入叶片。
③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给晾干的叶脉上色,再用塑封机过塑即可。
④选用白杨树、桂花树、广玉兰等质地较坚韧的叶片备用。
⑤放置几天发出刺鼻味道后换另外五十克石灰粉冲好的石灰水继续泡,直到叶肉一碰即落便可取出。
⑥将小盆放置在温暖的地方,以便利用细菌使叶片中叶脉以外的部分腐烂。
A .④①②⑤⑥③ B .②⑤⑥①④③ C .④②⑥⑤①③D .②⑥①⑤④③2、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A .马超率军来救西川,猛攻葭萌关。
张飞请缨出战,与马超大战几百回合,不分胜负。
天色晚,两人挑灯夜战,仍旧难分高下。
(《三国演义》)试卷第2页,共12页B .贾环和王仁打算把巧姐卖入青楼,幸得刘姥姥恰好到荣国府,平儿便将巧姐装扮成青儿模样,和刘姥姥一起逃往乡下。
(《红楼梦》)C .克定向高老太爷供出自己拿了妻子陪嫁的金银首饰去当卖,还打着父亲的旗号借了许多外债,其中包含赌博上的外债。
(《家》)D .刘玉英想从吴赵斗法中捞好处,便把从吴荪甫那里听来的军火和公债情况告诉赵伯韬。
赵伯韬决计收买她,就在宾馆签支票给她。
(《子夜》)E .葛朗台发现女儿金币没了,大怒,把女儿关在房里,只给冷水面包。
葛朗台太太求救于克罗旭,后来葛朗台饶恕了欧也妮。
(《欧也妮·葛朗台》)第II卷(非选择题)二、作文(题型注释)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福建省厦门市外国语学校2015届高三理综最后适应性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

厦门外国语学校2015届高三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试卷(时间: 150分钟;满分:3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
第Ⅰ卷为必考题,第Ⅱ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5.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所需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Fe 56 Cu 64第Ⅰ卷(选择题共108分)本卷共18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线粒体内膜的表面积大于外膜 B.内质网可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C.细胞膜内外两侧的蛋白质种类相同D.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可进行能量转换2.某种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下列符合其催化反应变化规律的曲线是3.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和基因组测序的叙述,正确的是A.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5条B.产前诊断能有效检测出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C.遗传咨询的第一步是分析并确定遗传病的遗传方式D.人类基因组测序是测定人体细胞中所有DNA碱基序列4.黄瓜幼苗的生长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右图是黄瓜幼苗体内赤霉素(GA)、乙烯对生长素(IAA)的影响示意图,由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IAA与乙烯对幼苗的生长起拮抗作用B.GA可通过增加生长素含量促进幼苗生长C.IAA促进幼苗生长的原理是促进细胞伸长D.GA含量的改变,会影响IAA含量的变化5.人体感染“诺如病毒”会引发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呕吐、腹泻、发热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5届高三校适应性考试高三2014-06-04 08:20厦门外国语学校2015届高三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五大题,共10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
(6分)(1)怨灵修之浩荡兮,。
(屈原《离骚》)(2)水河澹澹,。
(曹操《观沧海》)(3),守拙归园田。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4)越明年,政通人和,。
(范仲淹《岳阳楼记》)(5),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6)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5题。
朱碧潭诗序[明]王慎中诗人朱碧潭君汶,以名家子,少从父薄游,往来荆湖豫章,泛洞庭、彭蠡、九江之间,冲簸波涛,以为壮也。
登匡庐①山,游赤壁,览古名贤栖遁啸咏之迹,有发其志,遂学为诗,耽酒自放。
当其酣嬉颠倒,笑呼欢适,以诗为娱,顾谓人莫知我。
人亦皆易之,无以为意者。
其诗不行于时。
屋壁户牖,题墨皆满,涂污淋漓,以诧家人妇子而已。
贫不自谋,家人诮之曰:“何物可憎,徒涴②墙户,曾不可食,其为画饼耶!”取笔砚投掷之,欲以怒君,冀他有所为。
君不为怒,亦不变也。
一日,郡守出教③,访所谓朱诗人碧潭者。
吏人持教喧问市中,莫识谓谁,久乃知其为君也。
吏人至门,强君入谒。
君衣褐衣,窄袖而长裾,阔步趋府。
守下与为礼,君无所不敢当,长揖上座。
君所居西郊,僻处田坳林麓之交,终日无人迹。
守独出访之。
老亭数椽欹倾,植竹撑拄,坐守其下。
突烟昼湿,旋拾储叶,煨火烧笋,煮茗以饮守。
皂隶忍饥诟骂门外,君若不闻。
于是朱诗人之名,哗于郡中,其诗稍稍传于人口。
然坐以匹夫交邦君,指目者众,讪疾蜂起。
而守所以礼君如彼其降,又不为能诗故。
守父故与君之父有道路之雅,以讲好而报旧德耳。
君诗虽由此闻于人,人犹不知重其诗,复用为谤。
呜呼,可谓穷矣!凡世之有好于物者,必有深中其欲,而大惬于心。
其求之而得,得之而乐,虽生死不能易,而岂有所计于外。
诗之不足贾于时,以售资而取宠,君诚知之矣。
若为闭关吟讽,冻饿衰沮而不厌,其好在此也。
人之不知重其诗,焉足以挠其气,而变其所业哉!君尝谒予,怀诗数十首为贽,色卑而词款,大指自喜所长,不病人之不知,而惟欲得予一言以为信也。
岂其刻肠镂肺,酷于所嗜,虽无所计于外,而犹不能忘志于区区之名耶?嗟乎!此固君之所以为好也。
君既死,予故特序其诗而行之,庶以不孤④其意,岂以予文为足重君之诗于身后哉![注]:①匡庐:即山西庐山;②涴:污,弄脏;③教:教令,文中指告示;④孤:古同“辜”,辜负。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煮茗以饮守饮:饮茶 B.必有深中其欲中:合乎C.而变其所业哉业:从事 D.不病人之不知病:担心,忧虑3.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体现朱碧潭为人所讥原因的一项是(3分)①有发其志,遂学为诗②贫不自谋③徒涴墙户,曾不可食④君不为怒,亦不变也。
⑤然坐以匹夫交邦君⑥犹不能忘志于区区之名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①③⑤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朱碧潭虽放浪形骸,不理会他人讥骂,但还是不能忘怀“区区之名”。
B.因为太守的礼遇,朱碧潭的诗开始被关注,但人们仍旧不看重他的诗。
C.作者对朱碧潭不为世所重深表同情,同时对其痴迷于做诗表示理解。
D.太守之所以不计较朱碧潭的狂放,屈尊礼待他,是因为爱惜他的诗才。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人亦皆易之,无以为意者(3分)译:(2)君尝谒予,怀诗数十首为贽(3分)译:(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6.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6分)虞美人[清]蒋春霖①水晶帘卷澄浓雾,夜静凉生树。
病来身似瘦梧桐,觉道一枝一叶怕秋风。
银潢②何日销兵气?剑指寒星碎。
遥凭南斗③望京华,忘却满身清露在天涯。
[注释]①蒋春霖,晚清词人。
曾亲历咸丰间兵事,漂泊江淮间,多感伤之作;②银潢:银河。
化自杜甫《洗兵马》:“壮士挽天河,尽洗甲兵长不用!” ③南斗:即斗宿,南斗六星。
(1)“病来”二句表意生动哀婉,堪称神来之笔,请赏析。
(3分)答:(2)词的下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3分)答: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7.下列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觉慧与鸣凤约定在梅林相见,并向她表明了心迹,鸣凤感激地笑了,表示只想一辈子做他的丫头,觉慧听了非常沮丧。
(《家》)B.吴荪甫得知公债上涨是赵伯韬暗中捣鬼,他劝杜竹斋凑出五十万,来压住公债行情,但杜竹斋认为和老赵斗法太危险了。
(《子夜》)C.克洛德抓住弗比斯的胳膊,追问他与爱斯美拉达约会的事,当弗比斯说他没有钱去赴约时,克洛德还送给他一个大银币。
(《巴黎圣母院》)D.葛朗台太太病重后,葛朗台请来了索漠最有名的医生。
医生告诉他,太太病得厉害,可他关心的却是要不要花很多钱。
(《欧也妮·葛朗台》)E.涅赫柳多夫把土地按照不贵的价格租给农民,他自己蒙受了很大的损失,农民们对此非常感激,这让涅赫柳多夫颇感欣慰。
(《复活》)8.简答题。
(选做一题)(5分)(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侍中荀彧曰:“不可。
丞相兴义兵,匡扶汉室,当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
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曹操闻言,勃然变色。
(第61回)荀彧因何劝谏曹操?之后曹操是如何对待他的?请复述原著相关情节。
(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湘云摔手道:“你那花言巧语,别望着我说!我原不及你林妹妹!别人拿他取笑儿都使得,我说了就有不是。
——我本也不配和她说话:她是主子姑娘,我是奴才丫头么!”黛玉又道:“这一节还恕得。
再你为什么又和云儿使眼色?这安的是什么心?莫不是她和我玩,她就自轻自贱了?”。
(第22回)宝玉为什么惹恼了湘云?黛玉又为什么生气?请简述相关情节。
选答第()题答:(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9.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6分)①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①诸枉②,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论语·为政》)②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③之谓也。
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
”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孟子·梁惠王》)[注]①错:通“措”,放置;②枉:不正直、邪恶。
③世臣:即“累世勋旧之臣,与国同休戚者也”(朱熹)。
(1)请概括两个选段观点的共同之处。
(2分)答:(2)两个选段中,孔子与孟子的话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述。
(4分)答: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无争议陷阱余秋雨①在我们的心理习惯当中,与创新意识最有抵触的是什么呢?是“无争议陷阱”。
中国民众长期以来愿意接受一种“无争议”的成果,一有“争议”,就皱眉存疑。
这一点,正好与创新意识水火不容。
大家知道任何创新,必然是对既有成果的挑战,必然是对过往信条的否定,必然是对公众公认秩序的撼动,也必然是对原定规则的触犯。
因此,也必然会引来一大堆争议,而且极有可能形成包围,构成围猎或者围啄。
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争议的创新不叫创新,如果一种创新一旦现身就远近都接受,那一定是利用了权势,不可能是真正的创新。
②中国文化把这个“无争议的陷阱”挖得很大,要求一项创新不仅在专业领域里边无争论,而且最好在民众中也无争议。
这种从众的惰性对创新而言是一种更险恶的陷阱。
历史上哪有一项真正的社会改革方案或者学术研究成果,一出来就广受民众拥护的?我也是民众的一员,我发现,如果以民众的身份来考虑一项不是我们专业的成果的时候,我们的思维标准一定是陈旧的、世俗的、平庸的。
这不能怪民众,因为民众面对一种陌生的创新总会缺少精神扶手,总会惊慌失措,以他们的标准,就很少有创新空间。
比如我们现在对城市建筑就是这样,新的建筑出来民众一定否定。
有一些低劣的媒体,有一些小人,却让创新者成为一个“争议人物”。
当不争议创新项目的时候,大家就去争议这个人,使他的创新无法进行。
可见,“无争议陷阱”真正是中国文化产生创新空间的最重要的障碍。
③在一个健康发展的时代,“有争议”是一个褒义词,“无争议”是一个贬义词。
理由显而易见,就是一切创新都在争议中实现。
④当成果缺少争议的时候,社会上有一些小人总是从人格上把创新者变得充满争议。
这个问题是中国社会的一大特色。
⑤据我所见,多数创新即使不被人家争议,创新者本身在待人接物上也确实有很多缺陷。
因为他们要把极大的精力投注在创新项目上,没有时间上下应酬,多数不太合群。
他们在创新的时候保持着挑战状态,往往有点骄傲,因为过于谦虚就没法支撑他们的心理动力。
他们有时候会面对失败,因此也经常暴露出他们的怨恨、衰弱、愤怒,却又未必有明确的对头,很可能在愤怒自己,就情绪不好。
艺术上的创新者那更是这样了,独特的灵感,独特的灵魂中的灵感使他们产生非常怪异的习性,对现实世界的超越使他们很难认同世俗的潮流,甚至他们也故意不遵循世俗的规范。
因此无论从脾气到外型常常让人觉得难以接受。
⑥对这一切,正常的社会都应该理解和容忍。
不能设想一切创新者都是温良恭俭让的完人和圣人。
据我观察,一个温良恭俭让的完人是几乎不可能有任何创新的。
如果说,对所有创新项目略有争议是可以的,但对创新者的人品却绝对不要争议,因为没有争议的理由。
如果老是去争议创新者的人品、习性、性格,那么,中外文化史上那些可爱的人一个也不可能留存。
⑦我们真正要防范的是什么人?要防范的是以“争议”为名目来扼杀创造者的人。
在现在中国社会上,这样的人的总数很大,他们是勤恳工作人的百倍,是创造者的百倍。
有人说真正的比例可能比这个更大。
很奇怪,他们制造了一个个可“争议”的人物,但是自己却避开了“争议”。
他们自己就成了洞察一切的评判者,只等待着一切被他们“争议”了的创造者投去求饶的目光。
对于这样的人,我觉得我们要用两个定义来消解它。
第一个定义是:那个一心为别人制造争议而自己避开了争议的人,就是小人,这是第一个定义。
第二个定义是:什么叫伟大的时代?那就是谁也不把小人放在眼里的时代。
后面这个定义,是美国一位传媒大王说的。
(节选自凤凰卫视《秋雨时分》)10.下列对于“无争议陷阱”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无争议陷阱”是与创新意识相抵触的一种心理习惯,这种习惯长期为中国民众接受。
B.“无争议陷阱”要求创新项目在民众中最好无争议,这成为中国文化创新的重要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