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太湖湿地公园的设计

合集下载

苏州东太湖景点

苏州东太湖景点

苏州东太湖景点
苏州东太湖有许多优美的景点,以下是其中一些值得一游的地方:
1. 东山岛:东山岛是东太湖最有名的景点之一,岛上有古老的寺庙、古建筑和美丽的风景,是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2. 木渎古镇:木渎古镇位于东太湖畔,保留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建筑,可以体验古老的江南水乡风情。

3. 太湖湿地公园:太湖湿地公园是一个生态保护区,这里有广阔的湖泊、湿地和河流,可以观赏到各种鸟类和水生动物。

4. 东太湖国家森林公园:东太湖国家森林公园是一个大片的森林景区,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可以进行户外休闲活动和徒步旅行。

5. 农夫山泉水乡:农夫山泉水乡是一个结合水上娱乐、民俗文化和农业体验的景区,可以游览水上乐园、参观民俗表演和参与农耕体验等活动。

这些景点都具有不同的特色和风景,适合不同的游客需求,能够让游客领略到东太湖的自然美景和传统文化。

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湿地公园规划与设计

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湿地公园规划与设计
太 湖 是 苏 l 文 明 的 起 源 地 ,具 有 深 厚 州
的文化底蕴 太湖自古有 “ 泽国水 乡”的景
色 ,有 渔 民劳 作 形 成 的 “ 湖 渔 文 化 ” .有 太 众 多 的 历史 文 化 古 迹 o
13 多样 化生 态环境 的培育 —— 生 境培育
场 地 肌 质 较 单 一 .地 势 平 坦 ,湿 地 景 观 和 生 物 环 境 以 鱼 塘 形 式 为 主 .对 于 一 个 大 型


I I -
● :: = =

1设计原则
, … ‘
11 场地 肌理 的利用— — 大地 记忆
基地内部方格网状鱼塘、 田野肌理记忆 了基地发展的 历程,是人类改造、利用 自然

u _
图 3 的痕迹与见证 .同时,肌理本身具有大地 艺 。 术般的美感 。
1 2太湖 文脉 的延续 —— 文脉 延续
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湿地公园规划与设计
Pa lnnig an n d Desgn o ahu L k e lnd P r , i f T i a eW ta a k Sz u hou Ja , ings u
;氲 缒_ 薹 蝴
张榭 龋螨
躲 酣酣
秧秧
设计作品
目O 柯思 析 目 3
湿地公 园,应 具有多样化的湿地环境及 多样
化 的 湿地 旅 游 项 目 a

2主要特点
设 计保 留了部 分基 地的肌 理 +既使生 态环境的保护成 为可能.同时通过整理 、恢 复、补充的方式 +形成了丰富而有个性的湿
地 景观 。
个优 良的湿地生境要求水陆交接的面
目 i ± 檀 自■ 6水

《太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1-2030年)》

《太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1-2030年)》

缥缈峰(鹰咀石、龙穴、紫云泉、仙人台、城头石板瀑布、无碍泉、“缥缈晴岚”、“缥缈云场”)、古罗 汉寺*(童子面石雕造像、古紫藤、春秋古城墙遗迹、军坑泉)、水月坞(水月寺遗址*、墨佐君坛、 缥缈峰 水月溪、水月茶、贡茶院、唐宋古蹬道)、包山禅寺*(高定子高斯道墓)、毛公坞(毛公坛、仙坛观、 毛公潭、葛月坡墓、“毛公积雪”)、砥泉、琴台(百墩馆)、宋墓、秉场里遗址。 消夏湾、吴王避暑宫遗址、众安洲、古圻村、龙山泉、石佛寺、越大夫诸稽郢墓、范蠡故居、寒林夕 消夏湾 晖亭、“消夏渔歌”。 明月湾古村、浜嘴明建码头、画眉池、胭脂井、石板桥[明月桥]、石板街、旗杆、千年古香樟、明月 寺、黄氏宗祠(村史馆)、礼和堂(古玩馆)、敦伦堂(民俗馆)、邓氏宗祠(奇石馆)、土地庙(清 风亭)、更楼(寨门)、姜宅、瞻乐堂、汉三房、裕耕堂[揄耕堂]、瞻瑞堂、瞻禄堂、礼耕堂、凝德 明月湾 堂、秦家祠堂、仁德堂、薛家厅、石公山(岿云洞*、夕光洞、云梯、隐身岩、一线天、明月坡、落照 台、御墨亭、来鹤亭、断山亭、印月廊、览曦亭、樟坞里方亭、移影桥、漱石居、翠屏轩、烟雨山房、 浮玉北堂、“石公秋月”、“日月双照”、摩崖题刻、俞家渡遗址)。 林屋洞、林屋山摩崖石刻、梅园(鸡笼梅雪)、古樟园、灵佑观* [神景观]、无碍庵[无碍精舍]、道隐 林屋洞 园、“齐物观”石景、“林屋晚烟”。 西山景区 东村古村、栖贤巷门、敬修堂、东园公祠、萃秀堂、徐家祠堂、锦绣堂、学圃堂、凝翠堂、绍衣堂、 东村古村 敦和堂、维善堂、孝友堂、法华寺、芳柱堂、慎思堂、瑞木堂、仁余堂、延圣堂、留耕堂、仁德堂、 郎润堂、阚泽墓、永泰桥、四百龄香樟群、银杏群、生肖石、金铎岭(金铎松篁)。 甪里古村、甪里明建码头、禹王庙(梨云亭、大禹像、禹王殿、财神殿、天妃宫)、太平军土城遗址、 甪里古村 甪里庵、甪头寨、甪角咀(甪角风涛)、郑泾港、“甪里梨云”。 东西蔡古村、春熙堂花园(五百龄白皮松)、芥舟园、爱日堂花园、秦仪墓、畲庆堂、明清古街、微 东西蔡古村 云小筑(六百龄罗汉松)。 涵村古村 涵村古村、涵村明代店铺、涵村坞。 植里古村、大圣堂、秀之堂、金氏宗祠、罗氏宗祠、仁寿堂、植里三古(古道、古桥[永丰桥]、古樟)、 植里古村 东湾古柏。 后埠古村 堂里古村 后埠古村、双井亭[后埠井亭]、费孝子祠、承志堂、燕贻堂、介福堂、蒋氏里门、玄阳洞(玄阳稻浪)。 堂里古村、仁本堂、沁远堂、容德堂、遂志堂、树德堂、崇德堂、礼本堂、乐耕堂、石码头遗址。 横山(盘龙寺遗址、醉酣亭、游龙泉、游龙潭、游龙池、游龙井、千年古柏、“横山旭日”)、阴山(舞 横山群岛 峰寺、东岳庙、庆馀堂、石碑、古香樟)、叶山、绍山、大干山、小干山。 甪直古镇、保圣寺(天王殿、罗汉塑像、经幢、古钟)、陆龟蒙遗迹、叶圣陶纪念馆[叶圣陶执教旧址]、 海藏梅花墅(荷池、假山、亭廊、出土文物陈列室)、万盛米行、王韬纪念馆、沈柏寒旧宅、沈宽夫 甪直景区 甪直古镇 老宅、沈家祠堂、赵宅、沈宅、萧氏旧宅、眠牛泾浜、环玉桥、和丰桥[中美桥]、新桥、环璧桥、金 安桥、广济桥、凤凰桥[玉湾桥]、太平桥[红木桥]、交会桥、东美桥、三元桥、万安桥、众安桥、南

苏州吴中太湖旅游区AAAAA创建方案和总体规划精粹

苏州吴中太湖旅游区AAAAA创建方案和总体规划精粹

苏州吴中太湖旅游区AAAAA创立方案和总体规划精粹【江山多娇规划案例】太湖美最美在吴中苏州吴中太湖旅游区AAAAA创立方案和总体规划精粹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哪啊水下有红菱哪……一曲《太湖美》,使太湖烟波浩渺旳绮丽景象永远定格在人们旳脑海里。

【景区概况】太湖美,最美在吴中。

这句话说旳不只是自然景观,尚有吴中旳人文风貌。

假如说,太湖是吴文化旳发源地,那么,吴中无疑就是吴文化旳鼎盛地。

苏州吴中太湖旅游区是一种浓缩了古吴文化与新吴文化,融合了太湖之山、太湖之水、太湖之人、太湖之物、太湖之村、太湖之镇、太湖之风情旳文化荟萃之地,被誉为“太湖最美旳地方”、“长三角旳后花园”和“国际最佳休闲目旳地”。

吴中太湖旅游区位于苏州西南隅旳太湖之滨,总面积21.5平方公里。

境内有“中国碧螺春之乡”东山景区,“天下第一智慧山”穹窿山景区和“苏州最美旳山村”旺山景区。

这里,湖不深而广阔,山不高而清秀,群峰隐现于云际,景点散布于山水,远、中、近三景,错落有致;晴、阴、雨三时,光景变幻;山、水、园、林,相映成趣;春、夏、秋、冬,风光迥异。

秀美旳湖光山色与散落在太湖山水间旳人文古迹,璀璨多姿,俨然一幅绝佳旳江南山水画卷。

【规划背景】令人遗憾旳是:《太湖美》早在就被无锡市定为市歌,这样说来,单从太湖旅游形象层面看,“苏州太湖”比“无锡太湖”已落下半个身位,遑论苏州辖区旳“吴中太湖”。

为融入长三角旅游一体化进程,吴中区根据应江苏省“旅游强省”和苏州市“旅游强市”发展战略,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予以培育,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吴中太湖”旅游品牌、品质和整体竞争力,推进整个吴中区产业增长和转型升级。

通过严格遴选,最终选定我院为旅游区编制总体规划和5A提高方案。

旳阳春三月,我受邀前去苏州吴中进行初期考察,在惊叹于吴中太湖风光和文化旳同步,也对吴中太湖旅游发展现实状况感到忧虑:形象遮蔽严重太湖周围各都市旅游同质化严重,吴中太湖旅游品牌相对暗弱。

苏州太湖湿地公园的自然风光

苏州太湖湿地公园的自然风光

苏州太湖湿地公园的自然风光苏州太湖湿地公园是苏州市重点打造的一座自然风光优美的湿地公园,位于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太湖大道西侧,总面积约为12.6平方公里。

这个公园以其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吸引了许多游客。

苏州太湖湿地公园拥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

首先,公园内的太湖湿地是其最大的亮点之一。

太湖湿地被誉为“江南明珠”,以其广阔的湿地、优美的湖光山色和鸟类资源闻名全国。

公园内湿地面积广大,生态环境较为完整,是很多鸟类栖息地和繁殖地。

每年冬春之际,成千上万只候鸟从寒冷的北方飞到这里越冬,使得湿地公园成为了观赏鸟类的天堂。

在太湖湿地公园的湖畔,游客们可以欣赏到各种美丽的候鸟,如白鹤、大雁、鸬鹚等,这些翩翩起舞的候鸟将整个湖区装点得宛如人间仙境。

其次,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还有着丰富多样的植被景观。

公园内有大片的湿地红树林,红树林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独特的景观之一。

在夏秋之际,红树林的叶片会逐渐变红,形成一片美丽的红色景观,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此外,公园内还有大片的湿地草甸、水生植物以及湿地花卉等,形成了丰富的植被群落。

游客在公园内漫步时,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和生机盎然。

除了自然景观,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还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

公园内有许多古建筑和文化景观,例如西山寺、玉皇亭等。

这些古老的建筑和景点融入了湿地公园的自然环境,展现了苏州独特的园林文化和历史底蕴。

游客在公园内不仅可以欣赏到美景,还可以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太湖湿地资源,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还开展了多项环保教育与科普活动。

公园内设有湿地生物展示馆和科普教育中心,向游客普及湿地生态知识,并倡导保护湿地、环保出行的理念。

公园内还设有专门的生态保护区,对湿地的生态环境进行严格保护和管理。

通过开展科普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太湖湿地公园为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苏州太湖湿地公园的自然风光给游客们提供了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休闲胜地。

在这里,游客可以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感受湿地的神奇与魅力。

太湖湿地公园景点介绍

太湖湿地公园景点介绍

太湖湿地公园景点介绍太湖湿地公园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太湖南岸,是一个集湿地保护、科普教育、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太湖湿地公园占地面积达到了4000亩,是太湖地区最大的湿地公园之一。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太湖湿地公园的景点介绍吧。

一、湿地保护区太湖湿地公园的湿地保护区是公园的核心区域,这里保护着大量的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物种。

在这里,游客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湿地植物和动物,如芦苇、香蒲、鸟类、鱼类等等。

同时,这里还有一些湿地生态的展示区,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构成和作用。

二、科普教育区太湖湿地公园的科普教育区是公园的另一个亮点。

这里有各种各样的科普展览和互动体验项目,如太湖水质监测、湿地生态模拟、生态环境保护等等。

这些项目不仅让游客了解到太湖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还能够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

三、休闲娱乐区太湖湿地公园的休闲娱乐区是公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娱乐设施和活动项目,如儿童游乐区、水上运动、自行车道、草地野餐等等。

这些项目不仅能够让游客放松身心,还能够增强游客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四、文化体验区太湖湿地公园的文化体验区是公园的另一个特色。

这里有各种各样的文化展览和体验项目,如太湖渔文化、宜兴紫砂文化、太湖茶文化等等。

这些项目不仅能够让游客了解到太湖湿地公园的文化底蕴,还能够提高游客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

总之,太湖湿地公园是一个集湿地保护、科普教育、休闲娱乐、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了解到太湖湿地的生态环境和文化底蕴,同时还能够放松身心,享受休闲时光。

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太湖湿地公园的信息,不妨亲自前往一探究竟。

国家湿地公园发展案例分析

国家湿地公园发展案例分析

一、石嘴山星海湖国家湿地公园1. 公园概况湿地保护面积43平方公里,水域23平方公里,成为集拦洪、蓄水、调节气候、生态园林景观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观区。

域内除湖泊湿地外,大部分为荒丘沙地,有部分渔池和农田。

在低洼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现象比较突出,盐碱土地面积相对较大;在湿地边缘分布有芦苇和菖蒲等,植物种类较少,覆盖度低,生物多样性相对匮乏。

2. 区位交通星海湖湿地公园地处贺兰山东麓洪积扇下沿,毗邻石嘴山市老城区东侧,距银川市84公里。

3. 景观特色整个公园由“六景一山”组成,即:鹤翔谷、百鸟鸣、白鹭洲、新月海、金西域、南沙海和中华奇石山。

其中,中华奇石山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分为世界园、西北园、东北园、民族园、西南园、华南园、石嘴山精神园等10个园区以及民族大团结雕塑园、民族之花雕塑园、世界名人雕塑园、中国著名科学雕塑园等8个雕塑园,还有三十六计擎天柱、三十六计碑。

4. 功能分区目前,已形成南域、北域、中域、东域、西域、新域6个湖面景区,总面积32Km2。

5. 项目设置游览项目:鹿儿岛水上体育运动观光看台、2万平方停靠船舶的渔人码头和南沙海码头、3000平方米供游人观光的木制码头、2000平方米的钓鱼岛餐饮服务中心、豪华游轮1艘管理项目:地管理站、湿地鸟类救护站、鸟类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站、鸟类投饲点、观测瞭望塔(台)、鸟类救护等设施。

6. 开发运营投资25亿元集中打造星海湖南域旅游景观开发项目。

2012年12月,石嘴山市与中基浩泰投资集团签订星海湖南域开发合作项目协议,该项目规划星海银河秀场、开心繁星岛、星辰欢乐广场、星海银河娱乐、星海体育休闲广场、中央地产景观、旅游度假商业区、观湖地产景观等八大功能组团,建设30个景点和景区,开启“星海银河”的新景观。

项目计划三年建成主体景观,五年建成全部景观。

编制《石嘴山市环星海湖开发景观规划》。

规划总面积68平方公里,分三级圈层开发,其中一级开发区域45平方公里,二级开发区域23平方公里,三级开发区域为周边辐射区域。

湿地公园规划的设计

湿地公园规划的设计

时而又有轻松翻阅风情风物掌故逸兴读物的美妙
感觉;而植物知识长廊广场、濒危植物观察廊、 水八仙景区、观鸟亭、湿地栖息岛等景点又将人 们带入了一个科普知识的教育园地,让游客汲取 生态科学知识,提升自然生态的环保理念。
四、发展规划:
苏州太湖湿地公园的建成,极大地提升了苏州 高新区的生态环境,进一步丰富了苏州高新区旅 游的构架和内涵,已成为苏州旅游的新地标。
湿地公园规划的设计

苏州太湖湿地公园 规划设计
一、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简介:
太湖湿地公园的规划特点是以场地内自
然环境、人文地理、城市发展与因素为基 础的圈层发展模式,即内圈以生态完善的 湿地为核心区,中部为服务、休闲、展览 、新农村产业等功能区,外区为湿地公园 协调区。
湿地公园的功能定位是集体新农村建设、生态
环境、度假休闲、旅游观光、科普教育于一体, 根基承载的不同功能和比较优势,合理划分功能 区,规划了水乡游赏休闲区、湿地渔业体验区、 湿地生态休息地、湿地展示区、原生湿地区、湿 地生态科教基地、形成特色突出、分工明确的七 大功能区。
二、公园理念:
地公园遵循生态性、艺术性、多样性、社会性
、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将湖河岸线空间与水 体有机融合,充分体现自然特性、创造充满生态 情趣的湖滨环境。湿地公园共分入口区、金杉银 芦区、梅花坞服务区、水庭暗香景区、“新天地” 休闲服务区、临湖漫步游憩区、太湖水上食府区 等7个分区,同时,在沿湖岸线种植乔木、草坪, 设计景观小品,修复名胜古迹,是太湖湿地公园 一个集水生植物观赏、生态科普、候鸟栖息、步 道游览等旅游项目以及芦苇荡、湿地景观为主的 主题公园。
开放至今,太湖生态湿地公园月平均人流量 50000人/月,在成功的参与接待了“世界轮滑锦标 赛”、“万人看吴中”、“吴中金秋洽谈会”等活动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设计赏析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苏州太湖湿地公园的设计方案和个人赏析,首先交代太湖湿地公园的建园
关键词:湿地公园;设计;赏析
一、城市湿地景观
(一)湿地的定义
所谓湿地,是指不问其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咸水或淡水、半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

因此,湿地不仅仅是我们传统认识上的沼泽、滩涂等,还包括部分河流、湖泊、鱼塘、水库和稻田。

(二)湿地景观设计
湿地环境是与人们联系最紧密的生态系统之一,对城市湿地景观进行生态设计,加强对湿地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景观设计的意义
(1)能充分利用湿地渗透和蓄水的作用,降解污染,疏导雨水的排放,调节区域性水平衡和小气候,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

(2)这将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接近自然的休憩空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人们了解湿地的生态重要性,在环保和美学教育上都有重要的社会效益。

一定规模的湿地环境还能成为常住或迁徙途中鸟类的栖息地,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3)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可减少杀虫剂和除草剂等的使用,降低城市绿地的日常维护成本。

2、景观设计的要点
(4)保持湿地的(系统)完整性。

(5)植物的配置设计。

(6)水体岸线及岸边环境的设计。

二、苏州太湖湿地公园
(一)苏州太湖湿地公园概况
太湖湿地公园位于高新区西部镇湖街道的游湖地区,离苏州太湖仅1公里,
总面积4.6平方公里,苏州太湖湖滨湿地景观包括苏州高新区沿太湖大堤内侧1 km的生态敏感区和游湖水面.总面积近30km2,一期工程为游湖中心水面及周边区域,总面积近4km2,二期工程为连通游湖与太湖的由河道与山体组成的生态廊道,三期为沿太湖岸线1 km的条状地带.形成融生态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景观”。

湿地公园的规划特点是以场地内自然环境、人文地理、城市发展与因素为基础的圈层发展模式,即内圈以生态完善的湿地为核心区,中部为服务、休闲、展览、新农村产业等功能区,外圈为湿地公园协调区。

(二)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设计方案
1、功能定位
湿地公园的功能定位是集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度假休闲、旅游观光、科普教育于一体,根据承载的不同功能和比较优势,合理划分功能区,规划了水乡游赏休闲区、湿地生态培育区、湿地渔业体验区、湿地生态休息地、湿地展示区、原生湿地保护区、湿地生态科教基地,形成特色突出、分工明确的七大功能区。

2、地理特色
湿地公园的地理特色是在现状鱼塘基础上,通过整合、修复、补充,表达了太湖特有的渔文化、刺绣文化、田园文化。

规划中提出大地景观艺术化等设想,勾画了芦白稻黄、桑青水碧、竹翠桃艳、鹭舞燕翔、蛙鸣鱼跃的生态湿地景象,更大的发挥湿地公园与环太湖生态旅游带紧密相联的优势,促进高新区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快速发展。

3、景点设置
熊猫主题公园、XD影院、太湖风情湖滨浴场、湿地知识长廊、珍禽部落岛、农夫果园、世博苏州新馆、水上活动中心、乐活林、天鹅湖、渔矶台、七桅古船。

4、分区建设
(1)湿地生态保育区
该区总长约6.2km.基本可分为两个区段,第一段从集散码头至太湖大桥之间,全长约2km。

此段人为干扰强烈,用地结构较混乱,景观破碎,环湖公路下自然岸带不多,分布有水族馆.度假村等人工建筑。

要重点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恢复湖岸带近自然的湖滨景观,构建较大规模的芦苇荡为主,同时在大桥东侧营
建适度的水上森林。

第二段从太湖大桥至度假区自来水厂之间,全长约4.2kin。

此段丘陵山地,地势多陡峭,湖岸带较窄。

山体面积较小,平时无水流汇集.主要汇水区是云花庵谷地。

山体植被覆盖良好,但结构简单,沿湖岸多陡峭崎岖,湖岸边零星分布芦苇.河柳等耐水植物.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主要开发用地有公路.公墓.蒋山林场.昙花庵古迹.公安培训中心.水厂以及少量小面积茶园、果园.菜园等。

总体上要采取以生态恢复与保护为主的措施,重点考虑水源地保护的人工湿地、生态监测站和生物生态廊道的营建.以及山体林相改造,宕口生态恢复与文化古迹保护,以增加汇水区和湖岸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景观多样性和生态服务功能,在某些重要节点如昙花庵和公安培训中心所在的湖岸,构建生物景观浮岛.水生植物品种展示.湖岸带生态演替展示等.满足生态修复需要。

(2)湿地物种繁育区
该区范围从度假区自来水厂至人工养殖场.全长约3km。

典型剖面为农田(村庄)一鱼塘一公路一大堤防护林带一芦苇一开阔水域。

养殖面积约占本沿岸区的2/3左右,过量投饵及鱼类排泄物对沿岸水体构成了严重威胁。

应优化调整湖滨带生态系统结构及功能.改善水环境质量.并与富民工程结合.分流渔民,营建水上花卉浮岛、农家水生蔬菜种植区及湿地鱼乡休闲区,发展水八仙等生态种植等。

(3)湿地生态展示与游览区
该区位于太湖度假区景观大道以西湖滨带,东起度假区入口处,西至太湖明珠度假村,全长5.5km,是太湖湿地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区利用太湖综合治理的清淤工程,在太湖沿岸纵深200m范围的湖面进行高底错落的地形改造,种上各类水生植物,营造野生物种栖息.繁衍的自然环境,重新恢复太湖沿岸的自然亲和力,营造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大的湖滨湿地生态特色景观。

湿地公园共分入口区.金杉银芦区,梅花坞服务区、水庭暗香景区.。

新天地”休闲服务区.临湖漫步游憩区.太湖水上食府区等7个分区。

同时,在沿湖岸线种植乔木.草坪.设计景观小品,修复名胜古迹.是一个集水生植物观赏.生态科普、候鸟栖息.步道游览等旅游项目以及芦苇荡.湿地景观为主的生态主题公园,为旅游者提供观光、休闲、度假.运动.体验的自然绿色空间。

(4)湿地生态控制区
该区原则上包括湖滨带外围的整个集水区范围,主要由山体和部分农田组
成.山体植被类型与结构简单,生态功能与景观效果较差。

部分地段分布不同大小的宕口和建环湖公路形成的裸露断崖。

该区总体上采取以生态保护和恢复为主的的措施,可准许原有土地利用方式和形态.安排有序的生产与经营管理活动,不得安排工业项目和过多的人工设施。

加强对山体植被的林相改造和宕口.裸崖的生态恢复.提升山体植被的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同时有效控制面源污染。

加强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山体滑坡等有关灾害的预防、监测与管理工作,重点做好山体植被.芦苇荡及相应设施的防火工作。

(5)服务管理区
服务管理区在度假区湿地公园规划工程一期与二期交接区原集散码头所在地,规划面积约0 5km2.该区域湿地生态系统敏感度相对较低,尽量减少对湿地整体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该区集行政管理.后勤服务.休闲于一体,为游客提供各种服务和活动场所。

设置餐饮住宿场所,丰富文化娱乐生活,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及服务人员培训I等配套工作。

(三)苏州太湖湿地公园发展近况
从2003年起,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开始对湖滨沿岸进行综合治理,着手恢复生态湿地,对度假区入口处向西全长约5.5公里的太湖岸线进行总体策划和设计。

2008年又进一步对中心区9公里太湖岸线全面实施湖滨生态湿地保护与恢复。

继2008年获批“省级太湖湿地公园”后,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湖滨湿地公园2009年12月正式晋升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4]截至2011年,太湖湖滨湿地公园已完成改造湖岸线14.5公里,完成围堰清淤100多万立方米,种植芦苇等水生植物逾万株、树木24000棵,在沿湖岸线种植乔木、草坪,设计景观小品修复名胜古迹,建成大型景观标志水风车和5公里人行木栈道,形成了风车堞影、栈桥探幽等八大生态景观,成为都市人走进太湖山水、亲近自然生态的绿色长廊。

三、结语
城市的湿地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湿地系统在生态上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对其进行景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生态方面的设计。

景观设计师需要在思想中树立生态的观念,从而在对城市湿地系统的景观设计中,做到美学与生态兼顾,使自然与人类生活环境有良好的结合点,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

参考文献:
[1]沙洲,张宇,. 浅论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生态价值[J]. 经济师,2013,(9).
[2]杨清,王雪峰,冯菊芳,冯文军,王爱忠,. 天目湖省级湿地公园规划设计[J]. 江苏林业科技,2013,(1).
[3]张曼胤,崔丽娟,李伟,赵欣胜,赵玉辉,李胜男,王义飞,张岩,. 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景观设计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1,(11).
[4]但新球,吴后建,但维宇,邓侃,. 湿地公园生态设计:基本理念与应用[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1,(2).
[5]杨嵘,. 生态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思路[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7).
[6]但新球,但维宇,冯银,吴后建,邓侃,. 湿地公园保护设计:对象·内容·技术措施[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1,(4).
[7]冯国锋,. 浅谈湿地公园设计[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7).
[8]王思元,牛萌,. 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以上海崇明岛西沙湿地公园为例[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