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邮电大学2017年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方向介绍

合集下载

南京邮电大学2017招生学院及考研专业方向介绍【5】

南京邮电大学2017招生学院及考研专业方向介绍【5】

南京邮电大学2017招生学院及考研专业方向介绍【5】(四)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1、《计算机网络》研究现代通信网络与计算机网络的互联与融合技术,计算机技术在通信中的应用等。

包括计算机通信网络的体系结构,协议的分析与实现;网络路由与交换技术及网络设备中的关键技术;网络服务质量的分析和改善,网络业务的识别、用户行为分析、网络性能的监控、测量、管理和优化;网络的安全检测和分析、控制技术;网络传输技术,移动互联网络,网络管理技术,网络应用模式等。

2、《智能计算技术与应用》研究各种智能计算方法及其应用,包括神经网络、蚁群算法、演化计算、遗传算法、模糊逻辑以及一些新兴的现代智能计算方法及其在计算机、机器人、模式识别、信息处理、通信等领域中的应用。

3、《分布式计算技术与应用》研究高性能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其相关的网络协议机制和控制策略;研究基于网络环境之上分布并发计算模型、应用层协议机制和控制策略;研究网络端到端控制协议、应用/服务模型以及相关电信软件系统的设计、实现、测试和重用的技术和方法。

4、《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研究智能数据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所建立的计算模型可用来帮助人们了解“人类如何学习”。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高维复杂数据的分类和聚类、半监督学习、主动学习、迁移学习、多示例多标记学习、流形学习、代价敏感学习、多视图学习、仿脑计算和稀疏表示等。

同时研究将计算模型应用于大数据的处理、社会网络分析、图像和视频内容分析、自然语言处理、生物信息处理和信息安全等领域。

5、《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包括无线传感网体系架构与协议设计、无线传感网数据采集与处理、无线传感网安全与隐私保护、无线传感网系统软件与开发技术、无线传感网硬件设计与接入技术、面向应用需求的无线传感网系统实现及其测试技术等6、《下一代通信网络》研究基于IP的下一代通信网络的关键技术和网络融合技术,如SIP等各种通信协议及其实现,宽带IP的接入技术,P2P模式及其分析、应用,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的融合技术,下一代通信网络的测量、管理、优化和监控技术,网络的流量特性和控制技术,网络安全技术,通信网的服务质量QoS,网络业务、计费,网络信息如话音、视频和文本信息的识别、分析和管理。

南京邮电大学2017年硕士理学院专业方向介绍

南京邮电大学2017年硕士理学院专业方向介绍

南京邮电大学2017年硕士理学院专业方向介绍理学院现有应用数学、应用统计2个硕士研究生专业,有数学、物理两个校级重点培育学科,有信息与计算科学(省重点专业、省特色专业)、应用统计学(省重点专业、校特色专业)、应用物理学(省重点专业、校特色专业)3个本科专业,有数学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两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中央地方共建实验室。

理学院现有教师123人,其中教授8名、副教授43名,博士生、硕士生导师38名,具有博士学位38人(其中博士后8人),博士、硕士占教职工总数的81%,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名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名,学校“鼎新学者”2名。

理学院近三年在各级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被国际权威的SCI、EI等检索收录近100篇。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项,国家社科基金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3项,厅局级及横向科研项目8项。

(一)070104应用数学专业1、《非线性分析及其应用》主要研究非线性分析现代理论与方法,及其在信息处理、数据分析等中的应用。

包括:凸优化、组合优化、智能优化、统计学习理论、计算智能、模式分析、视音频信息处理、数据挖掘、大数据处理、机器学习等。

2、《信息处理理论与应用》主要研究通信和信息系统中现代信息信号处理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包括编码/密码理论、通信系统中优化理论、信息融合方法、网络优化、小波分析应用、随机谐振信号处理、随机服务系统等。

3、《数值方法与应用》主要研究图论与优化、网络设计、数值计算,及其在通信中的应用。

(二)025200应用统计硕士1、《应用统计》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信息统计与决策服务:对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揭示其内在本质;人口与社会统计:侧重对人口健康的信息采集、指标体系设计、因素分析、效果评价等进行分析和研究;精算与保险统计:对保险领域的实证数据或统计模型进行统计和分析,为保险行业产品的设计、风险管理等提供服务;统计计算与应用:对统计方法中的统计计算问题以及计算机蒙特卡罗方法及其应用进行分析和探索;以及金融与经济统计、市场调查与分析等文章来源:文彦考研旗下南京邮电大学考研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080203)专业人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080203)专业人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080203)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及培养目标(1)专业简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创办于2006年,200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从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江西省"九五"至"十二五"重点学科,江西省第一、第二批示范硕士点,是学校博士点建设支撑学科单位。

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形成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有序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教研室有专兼职教师12人,江西省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3人。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立足于服务钢铁、钨、铜铝等金属材料固态、液态成型领域产业,形成了材料设计与组织性能控制理论及应用的特色研究方向。

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面向南京钢铁、新余钢铁、萍钢、沙钢、江铃、江钨、江铜等大型企业输送了大量优秀毕业生。

(2)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以钢铁、钨、铜铝等金属为背景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有关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够从事与钢铁、钨、铜铝等材料固态及液态成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具有深厚人文素养的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专业培养标准1.掌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及相关领域所需的学科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并能够熟练应用一门外语和计算机。

1.1掌握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所需的数学、物理知识的能力。

1.2 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能够在材料成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材料成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1.3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具有跨文化交流、竞争和合作能力。

1.4具备利用计算机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2.具备扎实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核心知识、专业技能以及分析、研究、解决复杂的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承担企业高级工程技术岗位的要求。

具有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产品与工艺研究、设计、开发和生产组织与管理的能力。

南京邮电大学2017年硕士计算机学院专业方向介绍

南京邮电大学2017年硕士计算机学院专业方向介绍

南京邮电大学2017年硕士计算机学院专业方向介绍计算机学院拥有“信息安全”博士点1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信息安全”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2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学院现有本科生1900余人,硕士研究生600余人,工程硕士研究生300余人,博士生20余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26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53人,教育部计算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信息安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各1人,教育部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1人,并有数名国家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近五年来,先后完成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省部级科研项目70余项。

多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及市级科技奖励。

每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多篇被SCI、EI检索收录。

学院一贯注重学生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国内享有良好的声誉。

学院研究生毕业生理论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大多数毕业生进入通信运营商、通信制造商、国家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等工作。

多年来,学院毕业生在工作单位中表现优良,深受用人单位广泛好评。

(一)081020信息安全专业1、《通信系统的信息安全》研究与通信信息系统信息安全有关的理论和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加密,密钥管理,数字签名与身份认证,网络安全,安全协议,隐形技术,智能卡安全等。

重点在无线通信网的信息安全,根据OSI协议,从网络各层出发,研究安全解决方案,以达到可信、可控、可用。

2、《计算机通信网与安全》主要研究计算机通信网络及其安全理论与技术,包括电子商务系统与安全、入侵检测技术、防火墙技术、诱骗网络技术、信用支付系统与安全、计算机网间互联技术与安全、计算机网络环境与安全、移动计算技术与安全、无线网络安全等。

3、《密码学理论与应用》主要研究密码学的基础理论以及密码学在网络通信与信息处理过程中的应用,包括密码学基础算法的设计与分析、密码学算法的可证明安全性、编码与密码学、认证与签名技术、密钥管理和协商技术、信息隐藏技术等。

南京邮电大学2017年硕士物联网学院专业方向介绍

南京邮电大学2017年硕士物联网学院专业方向介绍

南京邮电大学2017年硕士物联网学院专业方向介绍物联网学院于2009年9月成立,以适应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近年来始终面向全国招生。

学院现有“信息网络”二级学科博士点;“信息网络”硕士点;“物流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

学院拥有优秀的师资队伍,具有一批主持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重点项目、产业化项目和企业委托项目等研究工作的专职教师,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5人,博导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17人,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占总人数的91%以上,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保证了高水平的教学质量。

学院现有教育部和江苏省重点实验室、中央与地方共建的业实验室、与通信运营商联合共建的创新实验室、以及校企合作建立的实践教学基地。

这些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具备一流的研究与实践环境,丰富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提供了优良的教学实验平台。

学院十分重视人才培养,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突出工程能力的训练,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体系;与政府、国内外高校、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办学模式、项目实训与企业实习相结合的培养过程;培养的学生符合战略型新兴产业的需要,以满足社会对信息网络和物流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促进信息网络产业的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优秀的信息网络人才与管理人才,同时成为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

(一)081021信息网络专业1、《下一代通信网络与IP技术》方向主要研究实现通信网、计算机网和广播电视网络的三网融合的下一代网络的关键技术,包括网络协议、网络设备和通信软件的研究和实现,网络的管理、控制、优化,P2P(端到端)的通信技术及其管理,下一代通信网络NGN和下一代互联网NGI及IPv6技术及其实现。

静、动态图像内容的识别与理解技术,网络环境下音、视频智能处理技术等。

2、《现代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方向主要研究现代通信网络,宽带广播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等性能分析,流量控制,QoS保证等理论与技术,单播、组播路由技术;研究保密通信及网络安全的理论与技术,以及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的信息处理技术等。

南京邮电大学2017年硕士经济学院专业方向介绍

南京邮电大学2017年硕士经济学院专业方向介绍

南京邮电大学2017年硕士经济学院专业方向介绍经济学院是南京邮电大学大学信息文科建设支柱学院之一。

目前有经济学系、经济统计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金融系四个系;有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学位点;有与江苏省统计局和江苏省统计学会合作共建的“江苏省统计科学研究基地”;有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运行管理综合实验教学中心;是江苏省统计调查服务行业协会会员单位。

此外,学院还拥有江苏省高校优秀社科创新团队——“基于大数据的人口流动问题研究”创新团队。

目前学院有教职员工45人,其中专任教师37人,专任教师中:教授8人,副教授16人,讲师13人;具有博士学位13人,具有硕士学位20人。

教师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人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跨世纪学术带头人、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0余人次。

近年来教师主持国际合作项目2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教育部、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及其它各种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

在《管理世界》、《统计研究》、《经济学动态》、《世界经济研究》、《SocialIndicators Research》等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被SSCI、SCI、EI、人民大学报刊资料收录或全文转载20多篇。

研究成果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奖2项、江苏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成果奖4项、国家统计局表彰3项、国家卫计委表彰7项、及其它各级奖励/表彰20余项。

(一)025200应用统计专业1、《应用统计》专业综合运用统计学基本理论、方法和统计分析软件,对经济社会领域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预测与决策。

特别是对信息统计与大数据分析、人口与社会统计、金融统计等领域的理论与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和解决。

南京邮电大学2017年各学院硕士研究生分专业报考录取情况表

南京邮电大学2017年各学院硕士研究生分专业报考录取情况表

马克思主 义学院
13
思想政治 0401Z1 与公民教 学术型

人文与社
公共安全
14 会科学学 14 0401J1 管理与教 学术型


15
外国语学 院
15
40102
课程与教 学论
学术型
教育科学 16
16 与技术学

16
40106 40110
高等教育 学
教育技术 学
学术型 学术型
合计
注:报考人数、上国家线人数、录取人数均含推免生。
33
6
31
32
22 5555
48
7
11
14 75 164 30 5 0
0 2 39 15 4 7
6
1 15 11 33 186 13 7
18
3
18
22
13 3312
报考录取情况表
推免生 录取人数
9
107
20
107
2
238
70
10
1
21
1
14
1
22
1
72
36
30
5
1
25
48
3
25
4
9
2
36
1
22
2
76
通信与信 息系统
81002
信号与信 息处理
85208
电子与通 信工程
085208F
电子与通 信工程
80901
物理电子 学
80902
电路与系 统
微电子学
80903 与固体电
子学
80904
电磁场与 微波技术

南京邮电大学2017年硕士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方向介绍

南京邮电大学2017年硕士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方向介绍

南京邮电大学2017年硕士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方向介绍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设有“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下设“教育技术学、高等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思想政治与公民教育、信息艺术设计与教育、公共安全管理与教育”等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

学院现有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技术2个本科专业,设有教育技术系、数字媒体技术系、教育与心理教学研究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数字媒体技术省级实践教育中心、大学生创新活动中心、教育信息大数据分析应用研究所等教学科研机构。

学院拥有一支综合素质好,学术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经验丰富,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富有朝气的教职工队伍。

教师中90%具有博士、硕士学位,72%担任硕士生导师,并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影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省级高校(百名)学术拔尖人才、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对象、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人选、省“333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等多人。

学院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等数十项,授予国家发明专利十余项。

现有校级重点专业1个、校级精品建设课程3门、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校级精品教材3门、校级重点教材1门,在各级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多篇被SCI、CSSCI、EI等国际权威检索工具收录。

学院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致力于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学院近30%的本科毕业生被保送或考取硕士研究生继续学习,其中不少学生被录取在“985”高校。

学院学生就业质量层次高、就业面广,本科生就业率在99%以上,硕士生就业率100%,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好评。

(一)040106高等教育学专业1、《高等教育管理》研究高等教育管理活动有关规律,包括宏观层面上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调控和对高等学校的指导和管理,以及微观层面上高等学校的领导管理体制,以及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人力资源和物资财务等各方面的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邮电大学2017年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方向介绍
有机电子学专业
1、《有机半导体》主要研究有机半导体材料的设计、合成、性能及其光器件应用,重点在与设计开发新型的有机半导体材料体系,研究有机半导体光电性质,阐明材料结构与光电性能的内在关系,如光学性质、电学性质及光-电/电-光转换性质等,具体包括: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有机激光材料、有机传感材料及一些配套材料的设计、性能优化和相关机理探索。

2、《光电子器件物理》主要研究有机光电子器件的制作表征、性能评价、工作机制及功能应用,具体包括器件结构设计、制膜工艺研究、薄膜形貌调控、器件物理机制研究、器件性能优化、器件寿命评价和光电功能拓展等;功能器件的应用包括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有机激光器件、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器件等。

3、《有机光电显示》主要研究有机/高分子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电致发光器件或硅基液晶显示器件中的应用。

这些功能材料包括:有机半导体材料、有机导体材料、有机发光材料、甚至有机绝缘材料等;涉及的器件物理包括:载流子注入、输运、复合等机制,器件老化机制等。

4、《有机薄膜晶体管》主要研究有机材料及其在薄膜晶体管中的应用,包括p型、n型有机半导体材料和有机绝缘材料的设计合成,制备其作为半导体层或有机绝缘层的有机薄膜晶体管并优化其器件性能,具体包括提高晶体管载流子迁移率、优化有机薄膜晶体管器件制备工艺、研究开发大面积柔性有机薄膜晶体管以及有机薄膜晶体管在信息显示、信息存储、光探测和传感等领域的应用。

5、《有机电存储》主要研究有机存储材料及其在电存储器件中的应用,如发展有机/聚合物和金属配合物(聚合物)电存储材料,并研究其在有机二极管存储器和有机晶体管存储器中的器件性能。

重点提高器件的维持时间,存储密度和稳定性,降低器件的响应时间,揭示存储器件的存储机制,开发大面积柔性有机电存储器件。

6、《有机太阳能电池》主要研究内容与有机光电显示类似,因为二者是相反的2个过程:一个是光转电,另一个是电转光。

因此,有机太阳能电池主要研究有机/高分子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这些功能材料包括:有机半导体材料、有机导体材料、有机发光材料、甚至有机绝缘材料等;涉及的器件物理包括:激子形成、激子解离、电荷输运、复合等机制,器件老化机制等。

(四)0809Z2生物电子学专业
1、《化学与生物传感》主要研究各种与环境、食品安全和重大疾病密切相关的重要化学物质(如重金属离子、环境毒素、毒品等)和生物分子(如基因、蛋白质、肿瘤标志物等)的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检测,以及相关生物传感器与生物芯片的研制。

2、《分子影像》主要研究新型光(荧光/磷光)、磁多功能探针的构建及其在重大肿瘤疾病的分子影像诊断与治疗方面的应用。

(五)085202光学工程专业
1、《信息显示技术》主要研究光电信息显示器件的设计、制备、测试分析与应用,如:有机电致发光显示与照明技术、硅基液晶显示技术、有机发光晶体管技术、电化学池发光技术等。

具体包括:底发射结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顶发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显示器件集成与封装技术、光学耦合输出设计、表面等离子增强荧光原理与应用、下转换技术等。

2、《信息存储技术》主要研究信息存储器件的存储原理与应用,包括新型有机半导体二极管存储器、有机半导体晶体管存储器的设计、制备与集成技术,重点提高存储器存储能力、存储速度、存储时间等性能参数以及存储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光电转换器件与技术》主要研究基于有机半导体材料光伏太阳能电池、光电探测器等光电转换器件的原理、设计、制备、集成与应用。

具体包括:有机小分子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有机/聚合物混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量子点/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有机/聚合物光电探测器等。

重点揭示光电转换器件的工作机理,提高器件的光电转化效率和稳定性,以及集成与封装技术。

4、《激光器件与技术》主要研究基于有机半导体为工作物质的激光材料与激光技术,包括开发高效率低阈值有机半导体激光工作材料、光泵浦有机激光器、电泵浦有机激光器的实现方法、谐振腔技术、有机随机激光原理与技术、有机激光器阵列集成技术等。

5、《传感技术》主要研究新型传感器与传感技术,包括发展基于有机荧光染料、磷光染料及共轭聚合物的荧光/磷光化学/生物传感器件,发展基于光电功能纳米材料的新型高效电化学及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传感器的集成技术,重点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旗下南京邮电大学考研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