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历史与清华精神共104页文档

合集下载

02徐振明-清华历史与清华精神(印刷版)汇编

02徐振明-清华历史与清华精神(印刷版)汇编

西区 东区
(一)西区
1.清华园(工字厅、水木清华) 1.古建筑 2.古月堂 3.近春园遗址 1.二校门 2.清华学堂 3.同方部 2.早期建筑 1.大礼堂 2.科学馆 大图书馆 4.四大建筑 3.图书馆 老馆 新馆 4.体育馆 1.系馆:生物馆 化学馆 机械馆 电机馆 水力馆 气象馆 3.三十年代建筑 2.斋:明斋 静斋 新斋 善斋 平斋
解放后 1.清队、整党 2.农场再教育 文化大革命 2.工宣队“斗、批、改”3.开门办学 (66-78) (68.7-76.10) 4.招收工农兵学员 5.“反击反击右倾翻案风” 2.拨乱反正 “批林批孔” (76-78) 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世界一流大学 (1978-) 提纲 1.文革 (66-76) 1.红卫兵运动 (66-68.7)
二.清华主要发展时期(校史)
1.游美学务处(侯位胡同、史家胡同)
1.史前期 2.游美肄业馆(三批直接留美生) 2.清华学堂 1911.4.29开学 (1911-1925) 中等科(1920停招) 3.清华学校 1912.6 高等科(1924停招) 1.大学部 1.改办大学 2.国学研究院 国立清华大学初期 (25-28) 3.留美预备部(旧制生) (1925-1937) 2.国立清华大学(文、法、理、工(32)) 清华学校



2.历史的功能 司马迁:述往事 思来者 《易传》:彰往而察来。 “观今宜鉴古, 无古不 成今”。“温故而知新,彰往而知来”。 李世民(唐太宗): 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培根:读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数学使人 周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 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学问变化气质”。“治史修身,治史明志”。 “正心、修身、齐家、治 国、平天下”。历史永远 指向当代和未来。

总结百年历史 传承清华精神——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档案工作纪实

总结百年历史 传承清华精神——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档案工作纪实

的盛况 。9 0周年 的活动为我校百年校庆活 立清华大学 、 长沙临时大学 、 西南联合大学 20余件 , 0 在百年 校庆组委会 支持下 , 案 档 动积 累了丰富 的经验 。9 0周年校庆档案为 和清华大学等各历史时期的文书档案 ; 清华 馆组织了校园内碑碣 匾额的拓制工作 , 全部
百年 校庆 的组织工作 ,由于活动周期 留学生的留美预备学校 , 迅速崛起为国内一 物 、 照片图表等。通过对这些珍贵档案的展 长, 涉及部门多 , 活动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 , 流 的综合大学 , 从红色工程师 的摇 篮 , 向 示 、 到 考证 , 以从一个侧面反映清华大学创 可 组织难度大。档案馆完整保存着我校 9 0周 世界一流大学迈进 , 过了百年 曲折而辉煌 建 、 走 变迁 、 发展的奋斗历程 , 使清华师生 、 校
年的时间跨度 内,选取了 10件珍 贵档案 , 0
包括记载学校发展 、 变迁的公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章, 聚 规 凝
庆活动。档案馆依靠馆藏档案 , 充分发挥档 案 的 自身优势 , 为学校各部门开展校庆活动 提供 了翔 实、 准确 的信息支持 。
二、 挖掘档案资源 , 展现档案风采
从建校伊始 , 清华便始终同 国家的兴衰 前辈大师心血的文稿 、 迹 , 录莘莘学 子 手 记 和民族 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 从一所选派 学习 、 成长 的学籍 、 成绩 , 伟人 题字 、 名人 实
二、 黄埔 军 校 文物 保 护探 讨
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然而 , 当前对文物及周 和管理 , 规划要 明确保护 范围 、 近期环境整
最初 的黄埔军校早 已在多次 战火 中被 边环境的“ 建设性破坏 ” 相当突 出。 新的超高 治方案及长期 的规划 目标 , 注意历史文脉的 毁, 但置身在 旧址 , 那些遗迹 和后人按其原 建筑不断 出现 , 新建建筑和市政建设破坏文 延续性。 我们应该从高层次上认识和搞好保 貌重 建整修 的校舍依然 能让 我们 感受到当 物周边环境 , 影响文化遗产 的整体格局和历 护文物 的工作 , 到四个保护 , 做 即原状保护 、 年师生们磅礴 的战斗激情 。步步走过 , 仿佛 史肌理 , 与文物建筑风格不协调 , 甚至不经 长远保护 、 整体保护和有效保护。

今天的清华精神

今天的清华精神

今天的清华精神在清华的历史上,梁启超先生曾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激励清华学生。

后来,这八个字成为了清华的校训,对凡是在此生活过的师生都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概括了清华师生的精神风貌。

清华100年的多灾多难所激发起来的“自强不息”的精神,贯穿于整个清华历史,而清华一个世纪的为人处世所展现的“厚德载物”的品德,更是洋溢在神州大地。

回顾一个世纪的风雨飘摇,我为闻一多先生的“是人最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而心潮澎湃;为朱自清的“不为三斗米而折腰”而骄傲自豪;敬佩杨振宁先生的科研精神,渴望着如他一样的成就······他们都是从清华园里走出的孩子,是他们那个年代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的表征,是千千万万清华人的缩影。

可能像闻、朱、杨,那样的人,太过稀少,也太过遥远,也可能是他们所代表的清华精神太过沉重,让人只能膜拜,又或者称赞他们的人太多太多。

所以今天我只想谈谈发生在我身边,让许许多多人容易忽视的属于小人物的大精神。

百年清华,人文日新。

在百年校庆前夕,由于要参加团体操节目,我们每周六上午都要彩排四个小时。

我们表演的是“校园风采”,由600多名老师跟同学组成,让我感动又敬佩的是每次排练老师跟同学都能放弃周末睡懒觉的机会,准时参加。

这可能对我们学生来说不算什么,因为我们年轻有活力。

但对于那些教学任务重,科研工作忙,又有家庭,孩子的老师来说,能够在周末抽出四个小时是多么的不容易!她们中有年迈的老奶奶,但是在排练过程中,我们一样的努力和认真。

从她们身上我确确实实看到了那些平凡的清华人身上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还记得是在第二次训练的时候,原本没有水的我们突然有矿泉水了,其实本来只为教师准备的。

后来才知道是因为有老师向学校反映,她们说“在家里哪有父母喝水看着孩子口渴的,在学校,学生就是我们的孩子”。

她们感动了我们所有参加排练的学生,我们从她们身上看到了并不仅仅在“名人”身上所独有的厚德载物精神。

清华大学精神

清华大学精神

清华大学精神第一篇:清华大学精神清华大学精神100岁的清华大学,成为社会各界对大学教育乃至大学精神的热烈讨论的核心。

清华精神简练的表述应当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

包括爱国奉献精神,实事求是、严谨求实、注重实干的科学精神,“行胜于言”的校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人文日新”的校箴,体现了清华人的勇于求新、不断求新的精神。

自我激励,追求卓越的心态等。

还有团队精神,世界眼光。

2008年,蒋方舟在信中写道,“清华人是可爱的,愤青少,领导多,内心大概还是有天下兴亡为己任的悲壮,表现出来却是高屋建瓴、虚头八脑的老干部模样。

”蒋方舟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破格降分录取。

在大学精神和学风建设上,刘道玉说,清华大学“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应当继承下去,而非停留在口头上。

学术的自由、多元化,以及保持和时代相对一定的独立性,都被提出来。

还是有很多学者进行了质疑:中国高校存在着普遍同质化的问题——类似的拨款方式、评估方式,必然导致不同大学之间的风格趋近。

在它背后,又是被诟病已久的教育行政化。

清华大学要成为世界认可的一流大学就必须具有独立的大学精神,具有自由的大学思想,各种思想,各种科学技术都能在清华成长,这样就能具备自由的大学氛围;大学教授要能安心做学问,校长要能通过学校的教授委员会批准,而不是由上级部门直接任命,这样才能保证清华的独立精神,可现在上级某些领导觉得某个同志很不错,也在其他知名大学担任过校长,就马上调令,这样的一言堂形式会严重阻碍大学的发展,毕竟大学不是某个人所创造的,是一个团队所努力的结果。

第二篇: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山东农业大学题目: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姓名:高雪彦学号:20103019专业:班级:院系:生命科学学院2011年6月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摘要: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我国广大有志青年提供了创造精彩人生的广阔舞台。

清华精神 百年丰碑

清华精神 百年丰碑

“明耻图强”的爱国奉献精神,是清华园永恒的主旋律,虽然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集中到一点就是把民族、国家、人民的需要放在第一位,以民族、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追求。清华大学确定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奋斗目标时就明确指出,这并不仅仅是为了学校的发展,而是要努力使学校成为科教兴国的国家队。实施“985工程”后,学校更加明确地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就要努力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方面提出的要求,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成为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
清华精神 百年丰碑
■张树伟 整理
所谓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在其成长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追求、文化传统和行为准则。清华精神,是清华走过将近百年风雨历程所积淀而成的总体上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外优秀文化相融合的产物,是历代清华人的团体意识、主导意识。
“明耻图强”的爱国奉献精神
“严谨务实”的科学求真精神
严谨务实、注重实干、实事求是、追求真理是科学求真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清华精神的重要特色。建校的特殊背景,使得清华科学求真精神的传统体现了传统文化倡导的“躬行”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接受了美国讲究科学实证精神等主流思潮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朱自清先生就把清华精神归结为“实干”二字。“行胜于言”的校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也是这种精神的体现。1952年的院系调整,清华被改造成为一所工科大学。同时,学校强调深入贯彻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加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教育,清华精神中的科学成分得到了强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把实事求是的作风表述为:不唯书、不唯上、不唯他、不唯洋,只唯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既脚踏实地,又敢于创新,努力探索和遵循办学的客观规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继承与创新、坚持与超越统一在办学实践中。

清华发展历程简述

清华发展历程简述

清华发展历程简述
清华大学是中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清华学堂时期(1911-1928)
清华学堂是清华大学的前身,成立于1911年。

当时,清华学堂是由美国教育家顾炎武等人创建的,旨在培养中国的工程师和科学家。

在这个时期,清华学堂的教育以西方科学技术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同时,清华学堂还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和文化活动,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二、国立清华大学时期(1928-1949)
1928年,清华学堂升格为国立清华大学。

在这个时期,清华大学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

清华大学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学生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同时,清华大学还积极参与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中国的独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清华大学复兴时期(1949-1978)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清华大学成为国家重点大学之一。

在这个时期,清华大学逐渐恢复了其在学术界的声誉和地位。

清华大学在科学技术、文化
教育、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同时,清华大学还积极参与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改革开放时期(1978-至今)
1978年,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历程。

在这个时期,清华大学逐渐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领军者之一。

清华大学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研成果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同时,清华大学还积极参与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全球化进程,为推动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9年整理清华发展历史及其传统文化简介 - 幻灯片1

2019年整理清华发展历史及其传统文化简介 - 幻灯片1

深愿及此时机,崇德修学,勉为真君子,
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
流之底柱,则民国幸甚矣。”
老校歌是1(92四4年)由校汪鸾训翔、先校生作歌词、,校为词风旨隽永,故用
文言发表: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岿然中央, 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莘莘学子 来远方,莘莘学子来远方,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 须自强,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
• 有权授予博士学位学科、专业 252(128)
• 全国重点学科
37(49)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40(27)
• 校园面积(公顷)
405.5(405)
• 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195.7(250)
• 实验室
180(171)
– 国家重点实验室 15(11 国筹1 教重14)
• 学校藏书(万册)
358(350)
• 8.开放式。游美、交流、引进。
• 9.爱国奉献“华北之大...”、两弹一星、“三个 台阶”-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 10.又红又专、双肩挑、政治辅导员。红色工程师 摇篮。
• 11.群贤毕至、名师荟萃、延聘名师、民主治校。 “大学者,...”。特聘长江学者计划,讲席教授。
• 12.发展快、永争第一。设施、奖学金、图书丰富。
(68.7-76.10)
4.招收工农兵学员
5.“反击反击右倾翻案风”
2.拨乱反正
“批林批孔”
(76-78)
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世界一流大学
(1978-)
提纲
二. 清 华 校 园 变 迁 图
提纲
三.校园内主要景点及建筑
• 西区 • 东区
(一)西区
1.清华园(工字厅、水木清华)

清华精神与清华文化

清华精神与清华文化

体育精神
02
03
创新精神
清华人注重体育锻炼,积极参与 各种体育活动,培养了健康的体 魄和顽强的意志。
清华人勇于创新,敢于挑战权威, 不断开拓进取,为国家和人类社 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清华的节日与活动
校庆日
每年的5月4日是清华的校庆日,学校会举行 隆重的庆祝活动,包括文艺演出、体育比赛 等。
文化节
每年春季举办的“文化节”是清华的一大特色活动 ,学生可以欣赏到各种形式的文艺表演和展览。
03
严谨的学风对清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严谨 的学风影响下,清华培养出了众多杰出人才,为国家和人 类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严谨的学风也是清华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清华的文化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 的支撑。
开放的视野
01
开放的视野是清华精神的又一重要组 成部分,它强调对多元文化和不同思 想的包容与尊重。在清华,开放的视 野体现在对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积极参 与、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与接纳以及对 不同思想的开放与探讨。
体育赛事
清华每年都会举办各种体育赛事,如“马杯 ”运动会、篮球赛等,吸引了大量学生参与 。
04 清华的影响力
对中国的影响
人才培养
清华作为中国顶尖的大学之一,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他们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中国的社会、经 济、科技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科研成果
清华的科研实力雄厚,许多科研成果都走在了世界前列, 为中国在全球科技舞台上赢得了荣誉。
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建筑与环境的和谐
清华园的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 体,如水木清华、荷塘月色等景 点,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理念。
建筑的文化内涵
清华园的每一座建筑都有其独特 的文化内涵,反映了清华的历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