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铜镜铜灯装饰艺术——专题

合集下载

中国民间工艺作品 铜镜

中国民间工艺作品 铜镜

三山三兽纹镜
• 年代:战国 尺寸:19.6厘米 简述:主图案三山与三兽相问环 绕,以羽状纹及草叶纹为地纹饰。 山字左旋排列,字形瘦削,中竖 笔直达镜缘,左右竖笔端内折成 尖角。三兽为二鹿一虎。双鹿均 回首瞭望,竖耳朵翘尾巴,全身 见斑状纹,一前肢抬起作行走状, 形态生动,惹人喜爱。另一虎形 肥壮,身上见条状虎纹,抬头虎 视眈眈,似乎发现了猎物,正要 向前追跑。该镜图纹清晰,制作 精巧,全镜呈“黑漆古”铜色。
铜镜的历史
• 齐家文化墓葬中出土的一面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的 小型铜镜,造型、装饰均较原始,应是目前考古资料中所 知最早的一面铜镜。商、西周和春秋时的铜镜,都有零星 发现,战国始盛行,产量大增。到汉代,由于日常生活的 大量需求,加之西汉中叶后经济飞速繁荣,铜镜制作产生 了质的飞跃。所制铜镜工艺精良,质地厚重,镜背铭文、 图案丰富多样。后经唐宋时代两次发展高峰,到明清时期, 随着近代玻璃的诞生,铜镜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 年代:战国 尺寸:直径85mm; 简述:圆形,三弦钮, 圆钮座,座外凹面双圈, 主纹饰为双饕餮纹,纹 饰少见。
变形龙纹镂空镜
年代:战国 尺寸:直径108mm; 简述:圆形,单弦 钮,主纹饰为八组 镂空变形龙纹。
花叶纹镜
• 年代:战国(公元前 475年-公元前221年) 尺寸:直径32mm 简述:圆形,小圆钮, 钮外凹面圈,其外生出 桃形花叶纹,m 重 量69.3克 圆形,三 弦钮,方钮座,外 围凹面形方格,两 组正反倒置的旋转 涡纹和羽状纹组成 一个长方形的花纹 单位,这个花纹单 位顺列反复排列成 二组连续图案布满 镜背,素高卷缘 此镜质地银白,保 存完好
四山镜
• 圆形,三 弦钮,方钮座, 座外四角伸出大 型四叶将主纹饰 分为四区,各区 均饰逆时针旋转 “山”字图案, 羽状纹铺地,素 缘上卷,此镜对 比同类四山镜。

中外设计史考试重点

中外设计史考试重点

中外设计史考试重点秦汉时期的艺术设计(一)青铜工艺1、汉代铜镜(1)汉代铜镜在战国铜镜基础上继续发展,铜镜的作用不仅是照面梳妆,还用于辟邪驱鬼,也是占卜工具和舞具。

此时多数铜镜的特点体现为体薄、平边、圆钮、装饰程式化,另较多铜镜铸有铭文。

(2)汉代铜镜各时期的装饰纹样①西汉西汉前期的铜镜纹样继承战国铜镜的传统,云雷纹地的蟠螭纹镜继续流行:镜铭产生,多为〝长相思,勿相忘,常富贵,乐未央〞等吉语。

西汉中期,主要流行简化蟠螭纹镜、边缘有连弧纹的草叶纹镜及星云镜等。

西汉后期,铭文作为主要装饰,出现有日光镜、昭明镜等。

②玉莽前后王莽前后,流行规矩四神纹镜。

此镜因背面图案有规则的“T”“L”"V”形,还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图案作装饰,故而得名,外国学者称为TLV镜,但所谓的字母形状实际是古代六博的棋格,故又称“四神博局镜〞。

③东汉东汉出现连弧云雷纹镜,最流行的是蝙蝠纹镜、夔凤镜、兽首镜以及直行铭文双曾镜等,铭文如“长宜高官、位至三公”等。

2、汉代铜灯汉代灯的使用已十分普遍,也是铜灯制作的鼎盛时期。

从各地汉墓中出士的灯具来看,这时的铜灯形式多样,主要类型有盘灯、虹管灯、行灯、筒灯、吊灯等。

(1)盘灯盘灯是指有灯盘的铜灯,样式各异,有豆形灯、多枝灯、雁足灯、龟雀灯、朱雀灯、铜羊灯、羽人灯等。

(2)虹管灯A、虹管灯又称釭[gāng]灯,其特征是灯体有一根较长的虹管,把燃灯产生的黑烟吸入装水的灯体,使之溶解在水中,可以减少空气污染,环保且对健康有利。

B、长信宫灯是西汉虹管灯的代表,其灯体为一通体鎏金、双手执灯跽坐的宫女,神态恬静优雅。

长信宫灯体现了实用、审美、工巧的完美统一。

C、虹管灯还有其他多种样式,如铜牛灯、凤鸟灯、雁鱼灯等。

(二)秦汉漆器1、秦汉漆器的种类与造型:(1)种类:秦汉漆器品种更多,几乎应有尽有。

饮食器有杯、盘、碗、鼎、盒、孟、勺、壶、钟、樽、彷等;出行用的有车伞、杖等:居室使用或陈设的有几、案、枕等;其他还有占卜的式盘,盛化妆品的奁,丧葬用的棺、椁、镇墓兽以及兵器等。

春秋战国时期铜镜

春秋战国时期铜镜

春秋战国时期铜镜铜镜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重要的文物,而春秋战国时期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

在春秋战国时期,铜镜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春秋战国时期铜镜的制作、样式与象征意义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一话题。

一、铜镜的制作春秋战国时期的铜镜大多采用青铜材质,其制作工艺也很讲究。

首先,制作铜镜需要用到高纯度的铜矿石,经过熔化、净化等多个步骤才能获得纯净的铜液。

然后,铜液被倒入模具中,经过冷却凝固后即可得到铜镜的原型。

最后,将原型进行打磨、抛光等加工,使其表面光滑细腻。

经过这样的制作过程,才能得到一面完美的铜镜。

二、铜镜的样式春秋战国时期的铜镜样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方形、圆形、八角形等。

其中,方形铜镜在古代的礼仪活动中使用较多,被视为一种极为庄重的器物。

八角形铜镜则较为流行于宫廷和贵族阶层中,其镜面通常镶嵌有各式各样的纹饰,更显贵族气质。

圆形铜镜则是最常见的一种,其简洁的造型和功能性使其成为普通百姓家中最常见的铜镜。

三、铜镜的象征意义春秋战国时期铜镜不仅仅是一种生活用品,更寄托着人们的美好祝愿和精神追求。

铜镜不仅可以作为镜子使用,反映出个人形象的美丑,同时也象征着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意义。

例如,铜镜被视为吉祥之物,人们常常将铜镜作为婚礼或生日等场合的礼品赠送,寓意着祝福和美好的未来。

铜镜也被视为一种护身符,人们相信铜镜可以驱邪避凶,保佑平安。

此外,铜镜在古代的诗词中也常被用作意象的表达,成为文人雅士的创作灵感。

综上所述,春秋战国时期的铜镜在古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其制作工艺精湛,样式丰富多样,而其象征意义更是丰富多维。

通过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的铜镜,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社会的文化、艺术以及人们的精神追求。

铜镜不仅是一种物质文化的载体,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铜镜的起源与各时期的艺术特征

铜镜的起源与各时期的艺术特征
38本文为2014年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4jk1289成铜镜是我国古代梳妆用的日常生活用品同时又是精美的工艺品也是古代青铜文化中较为重要并且自成体系的一个门我国铜镜自其出现以来就有其自身的发展脉搏对于铜镜的起源考古学家表示中国古代铜镜起源于距今四千多年前的齐家文化时期齐家文化为我国石器时代考古文化的一个类型位于今天我国甘肃青海一带目前为止发现最早的两面铜镜一面发现于甘肃广河齐家坪光素无纹为一面素镜
大 众 文 艺
・ 美 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设 计 ・
镜 、博 局 纹 镜 ,尔 汉 中晚 期 仍 流 仃 乳 镜 、点 圈 铭 文镜 ,还 出现 了禽 兽纹 镜 、夔 风纹 镜 、龙 虎 纹 镜 、 j 画像 镜 等 。另 外汉 镜 地 纹 逐 渐 消 失 ,题 材 内容 更 为 j 新颖 、神 秘 , 阴神 为此 时 期 铜镜 的 要 纹 饰 , 纹 饰 转 向 F古 朴 、 自由 、雄 健 ,为 隋唐 以后 铜 镜 的 神 仙 人物 故 事 题材 奠 定 了摹 础 , 此 时 期 I } J 现 了【 f 1 M 无 钮 而边 缘 上 却 置 二环 钮 衔 环 锕 镜 。 另外 ,铭 义 种类 繁 本 文为2 0 1 4 年陕西 省教育厅 专项科研计 划项 目 ( 1 4 J K I 2 8 9 )成 多 , 内容 丰 富 ,镜 铭 以 “F 1 比” “ 明 ”最 为 盛 行 , 由… 圈 铭 果。

8 0 0 多年前 编撰 的 《 宣 和博 古 图 》中收 录 了 】 1 3 面铡 镜 皆列 f汉 唐 仃序 隋 唐 时 期是 古代 铜 镜 发 展 史 上 的 第 二 个 鼎 盛 时 期 , 也是 三 两 代 。 当然 ,上述 关 于铜 镜 的起源 部 引 自古 、 史著 ,不 免理 论 片 面 , 因次考 古 发现 的实 物 资料才 是 可靠 有 力的 论据 。 卜面根 据 个鼎 盛 期中 最杰 出 的 。不仅 铜质 细 ,铸造 精 致 ,镜 型繁 多 ,纹饰 各 历 史时 期古 代铜 镜特 征 的分 析 ,我们 可 以从中探 究铜 镜 的起 源 复杂 ,华 丽 朴实 。唐 镜 主要 产地 为扬 州和 太 原两地 ,唐盛 时 期 , 社会 经济 空 前繁 荣 ,文化 艺术 迅 猛发 展 ,铜镜 工艺也 进入 高 级阶 以及铜 镜 的历史和 文化 艺 术价值 。 从 齐 家 文 化 至 商 周 时 期 铜 镜 的造 型 皆 为 圆形 ,形 制 较 小 , 段 ,巾 晚唐 时期 铜镜 从造 型 、纹 饰 、铜质 上远 不 如盛 唐 时期 ,铜 直 径 一般 在 5 . 8 ~ 7 . 8 厘 米之 间 ,最 大不超 过 1 2 . 5 厘 米 ,镜面 呈 、 卜 镜 的艺 术逐渐 衰 落 。隋唐 时 期铜镜 除了沿 用 刮 、方镜 型外 ,还 创 , 汉镜 的纹饰 与铭 文 板 式 , 显得 粗糙 。另外 以弓 形钮 居 多 ,钮 呈 圆状 较 长,也 有 新 r菱花 形 、葵 花形 、亚 宁形 镜 。唐 镜 改变 j 并茂 的局 面 内规 整 、拘谨 、 紧密 ,逐 渐变 为 活泼 、奔 放 的鸾 呜 、 环 形钮 、长方 形钮 、橄 榄 形钮 和 钮 等 ,以 圆形钮 摩 居 多, 其余 此 同时 以 自巾写实 的动 物 、 均 无钮 座 ,钮 上亦 无 纹 。镜面 边缘 平 直 ,直 到西 周后 = } } } J 边 缘渐 凸 风 、禽 、孔 雀和 体 态俊 美的 飞仙 。 起 ,微 上 卷 ,是 战 国镜 立 墙式 素 卷边 的雏 形 。背面 尤 纹者 居 多 , 植物 及人 物 故事 图案 为 主 ,边缘 常饰 蜂 、碟 、花 、 乌 、流 等 。 另外 , 圈带铭 文 基本 消 失 ,同 时无汉 镜 的 内外 区的束 缚 ,瑞 兽葡 即使有 图案纹 饰也 是 很简 单 的 几何 式 线状 , 多 以放 射 式斜 状纹 出 现 ,比如 七角 形 、三 角形 等纹 , 卣到 两周 巾后 期 才 f l j 现 有 重环 纹 萄纹 镜 、雀 绕花 枝纹 镜 、宝 相花 纹镜 、鸾 吗衔 绶 纹镜 为唐 镜 最 明 和 鸟 兽纹 。这 一 时期 的铜 镜含 铜量 很 高 ,高达 9 1 . 2 %,含 锡 量极 显 的标 志 。唐镜 还 出现 了新 工艺一 金银 平脱 、螺 钿 、贴 金等 。唐 少 ,所 以锈 迹 斑 斑 。商代 铜镜 的纹 饰 以 儿何纹 饰 为卡 , 也有 少数 镜 虽 以圆钮 为丰 ,龟 钮 、 兽钮 为其独 特 之处 ,但 均 无钮 摩 。纪年 扇 形平 行 线纹 、 叶脉 纹 、凸 弦纹和 辐 线纹 等 。从 齐家 文化 至 两剧 铭文 镜 极少 见 ,带 圈式铭 文 t要 流行 于 隋至 唐代 甲期 ,盛唐 时 即

6 秦汉时期的铜镜和灯具设计

6 秦汉时期的铜镜和灯具设计

秦汉时期的铜镜和灯具设计
秦汉时期的铜镜设计
1、铜镜的起源与发展
古代铜镜就是用青铜铸造的镜子。

从我国出现铜镜以后,各个时期的铜镜反映了它的兴衰。

2、秦朝时期的铜镜设计
镜以秦为最古,但是现在所得到的最古的镜大多是汉朝的产物。

3、汉朝时期的铜镜设计
汉代的铜镜称为
生活必需品,也是中
国文化的精华。

汉代的铜镜起着
承上启下的作用。

4、秦汉时期的铜镜举例
汉代最流行的铜镜有:蟠螭纹镜、蟠虺纹镜、章草纹镜、星云镜等。

列举最著名的秦汉铜镜
蟠螭纹镜
星云镜
云雷连弧纹镜
夔凤纹镜多乳禽兽纹镜
变形四叶镜
神兽镜
秦汉时期的灯具设计
1、灯具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最早的灯具出现在战国,自此以后连绵不断,发展至今。

2、秦朝时期的灯具设计
秦朝
的灯具出
土实物不
多,但非
常华丽。

3、汉朝时期的灯具设计
汉代的灯具非常发达,从生活功能到审美意识的改变,推动了社会
生产水平的提高。

4、秦汉时期的灯具举例秦汉时期最著名的灯具莫过于长信宫灯和西汉雁鱼灯。

长信宫灯
是一件实用和美观高度统一的工艺
美术品。

西汉雁鱼灯
圆形,直壁,浅腹,内有两道直壁
圈沿。

其他著名的秦汉灯具
五连盏灯人形足高柄灯
鎏金铜羊尊灯
龟驮凤鸟铜灯西汉雁足灯。

古代铜镜中的民俗文化

古代铜镜中的民俗文化

古代铜镜中的民俗文化铜镜,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常见日常用品,也是中国古代民俗文化中的重要物件。

它不仅是人们清洗整理美容的工具,更是承载了古人生活智慧和文化传承的载体。

通过古代铜镜,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代人们的美容习俗、礼仪规范、信仰观念等方方面面的民俗文化。

本文将从古代铜镜的起源、制作工艺、使用方法、美容仪式等方面展开讨论,探寻古代铜镜中蕴含的丰富民俗文化。

一、古代铜镜的起源古代铜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当时的铜镜主要是用来祭祀,用于迷信的崇拜和祈祷。

商代的铜镜,多为由铸造。

周代的铜镜则多数为锻造而成。

铜镜由于制作过程繁琐,手工精细,所以在整个古代,它一直都是富贵之物。

而且,铜镜也曾长期是在宫廷中使用的物品,比如商纣王、后来的汉高祖、唐太宗等,在他们的陪葬品中,都有铜镜。

铜镜的普及则出现在西汉和东汉时期。

据《史记》中载,当时铜镜在民间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后陆续进入到了战国晚期。

汉武帝时代,贵族妇女的嫔妃,公卿的家眷们,都使用铜镜。

直到唐宋时期,铜镜的制作达到了一个高峰。

二、古代铜镜的制作工艺古代铜镜的制作工艺可以分为铸造和锻造两种方式,而在中国古代,锻造铜镜的工艺更为广泛。

首先要选用优质的青铜作为材料,然后通过高温熔化,将青铜液体装入模具中,待凝固后再冷却成型,再经过打磨、抛光等工艺,最终完成一个完美的铜镜。

古代铜镜的镜面制作很有技巧,镜面的光滑度是关键,它会直接影响到使用者的美丽形象。

制作镜面的工艺非常讲究,需要经过多次的打磨和抛光,以保证镜面的光滑平整。

在古代,锻造的铜镜是以多种工艺构成。

中国古代的铜镜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区别。

例如陕西舍利山铜镜,泼法的铜镜和影硔法的铜镜。

而让这些铜镜得以区别的,无非是每一种铜长都在铸造的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制镜方法和不同的附加装饰技术。

三、古代铜镜的使用方法在古代,铜镜是妇女们的日常用品之一。

在当时的女子结婚的时候,新娘要从大门离开家族时,就要拿着铜镜一直抛掷到后山的山崖中,这在古代被视为一个严肃的习俗。

【中国历朝铜镜精品集赏】

【中国历朝铜镜精品集赏】

【中国历朝铜镜精品集赏】中华瑰宝——精美的古代铜镜铜镜——就是古代用铜做的镜子。

在古代,铜镜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关系,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

铜镜又是精美的工艺品。

它制作精良,形态美观,图纹华丽,铭文丰富,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云龙纹葵花镜唐五子登科镜明宣德吴邦佐造双龙镜明八凤佛像镜西晋十二生肖四神镜北朝双凤牡丹镜唐蟠龙纹葵花镜唐云龙纹葵花镜唐上古的镜,就是大盆的意思,它的名字叫监。

《说文》中说:“监可取水于明月,因见其可以照行,故用以为镜。

”在三代之初,监都是用瓦制成装水当镜子用,所以古代的监字是没有金字旁的。

到商代初年的时候,开始铸造铜鉴,后来鉴字也有了金字偏旁。

商周时期,虽然有铜鉴,但是瓦鉴依然通行。

到秦朝时期,才开始大量铸造铜镜,因为镜的适用优于鉴的方面很多,所以到秦以后,再不用水作鉴了。

秦汉以后,镜的使用更加广泛,镜的制作也更加精良。

它的质料包括金、银、铜、铁等,以铜最为多,也有镀金银的、背面包金银的、或镶嵌金银丝的。

隋唐以来,还有带柄的、四方的,各种花纹应有尽有。

直到明代末期,开始有以玻璃为镜子的。

云龙纹葵花镜唐双狮纹镜唐日月贞明八卦镜唐武德军十二生肖镜五代嘉庆慎思堂十二生肖柄镜清人物故事柄镜元打马毬菱花镜唐内区饰四骑士打马毬,骑士或跃马奔腾,或俯身击毬,姿态优美,栩栩如生。

间饰折枝花与山峦。

外区饰折枝花与蜂蝶。

荣启奇葵花镜唐荣启奇问曰答孔夫子],下有垂柳一株。

左为孔子,手执曲杖,指点发问。

荣启奇居右作答言状。

八邊形銘文鏡河澄皎月銘文鏡樓閣人物鏡萬曆紀年鏡都省銅坊官鏡神人車馬鏡蹴踘纹镜南宋主题纹饰为蹴踘娱乐图。

图中一男一女正专心踢毬,两侧饰男女二人及太湖石、围墙、山峦等,其间饰以花草纹。

吹笙引凤葵花镜唐据《列仙传》,吹笙者当为周灵王太子王子乔。

此镜纹饰精练,生动地表现了吹笙引凤的主题。

双鹊啣绶葵花镜唐镜钮两侧各饰一展翅飞翔的鹊鸟,口啣绶带。

上方是月宫图,内有桂树、捣药的玉兔及蟾蜍。

唐代文玩系列之——唐代铜镜

唐代文玩系列之——唐代铜镜

唐代文玩系列之——唐代铜镜唐代铜镜的形式,冲破了几千年来传统的圆形模式,出现了菱花形、葵花形、方亚字形及有柄形等新的镜式;镜钮虽多以传统的圆形为主,但亦有兽形钮、龟形钮、花形钮等新的钮形;纹饰的内容丰富多彩,较前代有很大变化,各种珍禽异兽、奇花异草、古代神话传说故事,都成为很好的表现题材,铸造于镜背;而纹饰的布局也不再限制于内区和外区了,出现了跨区布局、整体高浮雕等多种表现手法;铸造技法上出现了镀金、贴银、金银平脱、螺钿和宝石镶嵌等特种新工艺。

唐代铜镜在造型上突破了汉式镜,创造出各种花镜,如葵花镜、菱花镜、方亚形镜等等。

图案除了传统的瑞兽、鸟兽、画像、铭文等纹饰外,还增加了表现西方题材的海兽葡萄纹,表现现实生活的打马球纹等等。

唐代铜镜的纹饰和总体布局,也突破了前期的程式规范。

铜镜的构图虽然还是环绕式和对称式的表现手法,但是布局清新明朗,流畅华丽,自由活泼,特别是高浮雕技法,生气充沛,柔美自然。

唐代铜镜的形式,冲破了几千年来传统的圆形模式,出现了菱花形、葵花形、方亚字形及有柄形等新的镜式;镜钮虽多以传统的圆形为主,但亦有兽形钮、龟形钮、花形钮等新的钮形;纹饰的内容丰富多彩,较前代有很大变化,各种珍禽异兽、奇花异草、古代神话传说故事,都成为很好的表现题材,铸造于镜背;而纹饰的布局也不再限制于内区和外区了,出现了跨区布局、整体高浮雕等多种表现手法;铸造技法上出现了镀金、贴银、金银平脱、螺钿和宝石镶嵌等特种新工艺。

唐代铜镜大发展,是中国古代铜镜艺术的顶峰,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瓷器已取代铜器,铜器衰落,青铜技术都集中到铜镜上,此外还因为当时铜镜作为礼品,广泛用于社会交往。

唐代铜镜一存很多,有出土的,也有传世的。

唐代铜镜在造型上已突破了汉式传统的圆形镜,创造出了各种花式镜,如葵花镜、菱花镜、方亚形镜等。

图案除传统的瑞兽、鸟兽、画像、铭文等纹外,还增加了表现西方题材的海兽葡萄纹,打马球纹等。

盛唐以后,以花鸟纹为主,多为吉祥图案,自由豪放,清新活泼,表现了大唐帝国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俑形象多为奴婢或胡人,大小高低不一,人俑持灯的方式多样。 7、多枝灯。
汉 代 长 信 宫 灯
雁 鱼 铜 灯
汉代朱雀盘灯
雁 足 盘 灯
雁 足 铜 灯
人 俑 铜 灯
人 俑 吊 灯
湖南省博物馆馆藏
十 连 盏 铜 灯
汉代铜灯的燃料是用膏脂。《楚辞》中的“兰膏明烛”,就 是指一种油脂。
小结
汉代后期铜镜
汉代后期画像镜
汉代后期画像镜
汉代后期浮雕式画像镜
4、透光镜。
在汉代铜镜中,还有一种奇特的铜镜,即所谓的透光镜。 外国人称之为“幻镜”。透光镜发明于西汉时期。
三、唐代的铜镜
唐镜制作兴盛的原因,一方面因瓷器的出现,许多生活 用品,由铜器改为瓷器制作。一般铜器生产已趋向衰落,金 属工艺制作技术集中到铜镜上,因而形成唐镜装饰精美,丰 富多彩的独特风格; 另一方面,是由于唐代形成一种以铜镜 作为献礼和馈赠的社会风尚。
战国铜镜的装饰花纹有以下几种:
1、四叶纹。
即花纹作四片叶的形状,叶纹有作蟠桃形、枫叶形、团扇形、佛光形、 绒球形等等。四叶纹中心也有镶嵌宝石的。
战国四叶纹铜镜
2、山字纹。
这是战国时期具有特色的一种花纹。它的数量最多,达到楚镜出土数 的80%。山字纹早期以四个山字为多,晚期也有五六个山字的。“山” 在这里是表示安定静止,养物生长的意义。
铜镜作为古代一种生活日用品,每个时期具有不同的艺术风格,虽然 其最终被玻璃镜所替代,但其在我国工艺美术中仍然是一个重要的金属工 艺品种。
汉代的铜灯造型丰富多彩,灯体优美。既适应实用的要求,也符合科 学的原理;既可作灯,又可作为室内陈设品。 做到了工艺品的多用化,达到了实用和美观的统一,体现了卓越的设计意 匠和艺术构思。
古代青铜器装饰艺术
—— 铜镜和铜灯
铜镜
▪ 铜镜是一种生活日用品,用以梳妆照面。 ▪ 在铜镜尚未流行之前,人们用铜鉴盛水照面,故“镜”
又称为“鉴”。 ▪ 铜镜的发展演变曾出现几次较兴盛的时期,我们称之为
战国镜、汉镜、唐镜和宋镜。
一、战国时期的铜镜
战国时期的铜镜已得到很大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时代 特点,可以归纳为四个特点: 1、薄胎。 2、卷边。 3、川字纽,或称弦纹纽。 4、双层纹。
山 字 纹 铜 镜 , 战 国
3、双菱纹。
也称方连纹,即一个大的菱形两旁附以小的菱形。这种双菱纹在战国 的丝织物上非常流行。
双 菱 纹 铜 镜
战 国
4、夔凤纹。
夔凤纹铜镜,战国
5、蟠螭纹
蟠螭纹铜镜 战国
6、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纹
连弧纹铜镜 战国
二、汉代的铜镜
汉代铜镜的制作,样式丰富,制作精巧,具有很高 的艺术性和装饰性。
汉代前期百乳纹铜镜
汉代前期乳丁纹铜镜
汉代前期乳丁纹铜镜
2、中期,西汉末至王莽时期。这时期主要是流行规矩镜。
规矩镜在汉镜的发展中,是流行时间最长的一种。
规矩镜 TLV古代六博的棋格
汉代中期规矩镜
3、后期,东汉时期,此时期镜面微凸,便于找出人面的全 部。圆纽甚大,连弧纹多在内区,流行吉祥语字铭。
唐代花式镜
是唐代具有时代特色的式样,在盛唐 时期甚为流行。
宝相花唐镜
唐代宝相花镜除常见的葵花镜外还 有一种菱花镜。菱花镜亦称“菱 镜”“菱花”,指形制为菱花外形的 铜镜。是唐代花式镜中最有特色的铜
飞龙月宫铜镜 唐代
唐代文字方镜
四 灵 八 卦 十 二 生 肖 镜
唐代铜镜大发展,是中国古代铜镜艺术的顶峰,由于金 属工艺水平的提高及生活习俗等原因,铜镜制作特别兴盛, 且种类繁多、纹饰精美、做工细致、镜体厚重。
唐代铜镜的装饰花纹有:
1、海兽葡萄纹 2、双鸾衔绶纹 3、花卉纹 4、花鸟纹 5、走兽纹 6、人物故事和神话传说
瑞兽葡萄镜 西安市出土。直径18.7厘米。
瑞兽葡萄镜 西安市出土。
四鸾衔绶纹平脱镜
直径22.7厘米。
圆钮, 钮座周围饰银片莲叶纹,两周金丝同心结联环纹之间有四只作展翅飞翔状 金花鸾鸟口街绶带。纹饰均以平脱手法制成,“平脱”即将金银纹饰片用粘漆平粘 于素胎上,空白处填以漆,然后打磨光滑,粘上的花纹与漆面平行。这种特种工艺 制成的铜镜是唐代铜镜中罕见的艺术珍品。
唐镜的制作,非常符合科学原理。铜锡铅的比例约为 70:25:5,并因锡的成分增多,所以一般呈白色。花纹清晰, 表面匀净。
铜灯
▪ 汉代,灯的应用已很普遍,是铜灯制作的鼎盛时期。 ▪ 汉代灯具的材质以青铜占绝大多数,依照形制、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如下几类:
1、虹管灯。 2、盘灯(雁足灯)。 3、筒灯。 4、行灯。 5、吊灯。 6、人俑灯。在汉代灯具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其造型均作人物持灯状。灯的人
汉代的铜镜生产,有专官进行管理。汉代产铜地区, 早期在丹阳,即“铜出丹阳”,即今当涂。汉代后期,则 是“铜出徐州”。
其特点是:体薄、平边、圆纽、装饰程式化。 ▪ 铜镜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
1、前期,包括西汉时期,此时的铜镜平雕手法, 镜面较平,镜边简陋,或用连弧纹作边饰。
汉代铜镜 汉代前期
汉代前期文字铜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