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醉花阴

《醉花阴》教学设计

《醉花阴》教学设计 城南中学潘云 一、教材分析: 《李清照词两首》出于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宋词中的最后一篇。本单元意在通过豪放派和婉约派代表的词作来学习不同风格的宋词,前边已经出现柳永、苏轼、辛弃疾等词人作品,李清照作为中国第一位女词人,作为本单元的压轴词作,可谓地位非凡。 二、设计理念: 唐宋词的创作有一个传统的题材,就是写闺怨,“闺怨词”是专门用来表现妇女的生活和情感的。但其作者基本上都是男性,他们写的词被称为“代言体”,也就是代替妇女说话。男性代替妇女来表情达意,总归是隔着一层。李清照是词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的“闺怨词”是写自己的真实生活和内心世界,是说自己要说的话。所以,她的出现使词坛放射出了一道新奇的光芒。读李清照词的着眼点首先应放在这一点上。 李清照一生的生活经历与情感遭遇前后期变化巨大,诗词创作风格变化也很明显。课文选词两首是前后期的代表作,感情色彩悬殊。本课着重分析鉴赏《醉花阴》,重在品味李清照前期作品的明丽与缠绵的风格,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以诵读、品诗入画为重,通过诵读,以及视觉的感官,把握《醉花阴》的内涵与语言韵味。因为内容是明白浅显的,要求当堂成诵。 三、学习方法: 1、在朗读中感悟词中蕴含的相思之愁; 2、品析意象,理解作者的情感; 3、背诵全词。 四、重点难点: 1、朗读感悟词中的相思之情; 2、解读词中意象。 五、教学辅助:PPT 六、教学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北宋时期,一个叫做赵明诚的男子告诉他的父亲,说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一本书,可醒来时只记得那书上的三句话:“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于是请他父亲为他解梦。他父亲一看就明白了,说“你的梦告诉你,你将要迎娶一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三篇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三篇 【导语】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传说李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篇一 【教学重点】 1.品味语言,理解“闲愁”的特点,感知人性人情之美;掌握《醉花阴》的抒情艺术; 2.比较阅读,了解“易安体”的艺术特征,了解李词多方面的风格美。 教学难点:进入诗境,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了解人性人情之美。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缘景明情的鉴赏诗歌的方法,了解移情、细节描写、环境烘托、 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以及李清照诗词艺术特征; 2.过程方法目标:诵读中明情、品味中悟情、比较中辨情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对待闺情词中的婉约细腻的感情,欣赏其中彰显的人性人情之美,感受李清照柔弱女子的阳刚豪放的一面。 【教学设施】多媒体 【教学步骤】 一、导入:创设诗境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章有后主遗风”。这个大明湖畔的绝代词人就是李清照。她,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学过她的《如梦令》《武陵春》,昨天又请大家预习了《醉花阴》,相信我们对她有了初步的了解。你以为她是怎样的人呢?说说你对她的认识。 生答。师小结学生可能想到的答案:多情、闲适、柔媚、多才多艺、命运多舛是现在同学们对李清照的认识。相信这堂课结束后,你对她的了解会更深入一些。 二、诵读,感受音韵美

师:诗歌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它的本质在于抒情。请你带着对这首诗歌理解的感情深情诵读。 1.个别朗读 2.自主评价 3.诵读提示:读对节奏,读出韵脚,读出情味 4.教师范背 三、思读:体会意境美 1.师:古人写诗作词,讲究炼字,在节骨眼处炼得好,使全篇游龙飞动、令人意驰心 动从而体现主旨,彰显情感的,便是“诗眼”或“词眼”。你认为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 师生讨论后明确:愁。 2.作者为什么愁?你了解类似的愁吗? 师生对话,教师小结:这首词以愁发篇,一开篇就愁云笼罩,重阳无阳,有高难登,诗兴难发,此一愁也;丈夫远离,独饮闷酒,此二愁也;秋风飒飒,菊残人瘦,此三愁也。此愁是相思之苦,是寂寞之痛。三愁聚集一处,于是借酒销愁,但“借酒销愁愁更愁”,何 况“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呢!因而,“为伊消得人憔悴”,“瘦”就在所难免了。(边总结 边板书)这种愁我们在“不见复关,泣涕涟涟”中感受过,在“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中 体味过,在“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遥想过,在“你寂寞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中领略过,甚至我们在恋爱中的哥哥、姐姐落寞的眼神中发现过。这种人性人情之美就是诗歌、也是一切文学作品穿越时空魅力永存并深深打动我们的原因。 温馨提示:鉴赏古诗词要发挥想象、借助联想和类比,调动生活积累,以便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3.选用词中意象,拟写下联: 上联:愁满佳节,永昼难熬夜初凉; 参考答案:酒对东篱,西风消魂人空瘦。 4.当堂背诵 四、品读,领略语言美

诗词类《醉花阴》试讲稿 -

人教高语试讲模板——词《醉花阴》 (轻轻敲门三下)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鞠躬) 我是今天B组的##号考生。我今天试讲的题目是《醉花阴》 下面我开始我的试讲。 同学们,上课! 同学们好,请坐! (导入) 师古人喜欢用花来形容女子的美貌,如“芙蓉如面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等,但宋代有位女词人却以憔悴的“黄花”自指,同学们知道她是谁吗? 生(异口同声)李清照! 师对!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词人。她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工于诗词,长于文赋,精通音律善作诗画。她那无可比拟的才气和无比辉煌的诗词创作令无数须眉汗颜。以前我们曾经学过她的不少作品,大家能不能背出一两首来? 生我来!《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众生鼓掌) 师(含笑)很好!还有吗? 生我只记得她的《一剪梅》里的几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师也不错。看起来同学们对李清照的词都相当熟悉。她的词婉丽清畅、精美绝伦,是词中之精品,很值得一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她早期的词作《醉花阴》。(板书课题)(教师让学生上讲台展示课件,简介李清照的文学常识及本词的写作背景) 多媒体课件展示: 李清照(1084~约1155),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李清照的成就主要在词上,一方面继承了婉约派的创作风格和手法,一方面又有所创新和发展。她的词婉约清秀,情真意切,语言清新自然,音调优美,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 师谢谢这位同学给我们带来如此详尽的材料!下面请大家和我一起欣赏这首词的朗诵录音,在听的过程中请大家注意朗读的节奏。 (整感) 下面,请同学们仔细听录音范读,可以跟着默读,边听边圈画出你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带着对文本的朦胧感知,这节课我们将更深入的走进文本。首先,请同学们大声的朗读一遍文本,读准字音,注意停顿,思考一个问题,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学生注意读音和语气的缓急。如果在阅读过程中有什么感悟和疑惑,请批注在旁边。 好,开始,五分钟时间。 时间到,大多数同学都读完了,注意字词读音: 请大家自由朗诵整首词,要求结合注释能够翻译整首词。和同桌交流一下,不会的地方

李清照词两首理解性默写附答案自己整理版

李清照词两首理解性默写 1、《醉花阴》中“ , ”两句,写重阳佳节的百无聊赖,连香炉也懒得管,任它自行消尽。描绘了一个思妇愁绪满怀的神态,给全词奠定了“愁”情感基调。 2、《醉花阴》中 “ , , ”三句,写词人辗转反侧,无法入眠,这都是离愁使然。这里以乐景写哀情,以佳节衬离愁,意境萧疏,含蓄蕴藉,手法高妙。 3、《醉花阴》中“ , ”两句,写黄昏时独自饮酒的凄若。看似飘逸洒脱、陶然自乐,可如此美景,一人独赏,愁绪顿生,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 4、《醉花阴》中 “ , , ”三句,生动传神,营造出一个幽寂、凄迷的艺术境界。词人以花写人,精妙妥帖,堪称妙笔。“瘦”字一语双关,兼写人和花,两者有机结合,以无限哀愁为溶剂,新奇别致。 5、运用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词人兀自独坐,百无聊赖,无所依傍的内心世界的句子有: “,”。 6、李清照《声声慢》中 “,,。”三句,用一连串叠字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为全词定下了一种愁惨而凄厉的基调。 7、李清照《声声慢》中“,”两句,写备尝凄清寂寞,又经历了一系列磨难与打击,百感汇聚于胸,偏又逢上冷暖不定的深秋天气,令人不知如何是好。表明心灵的创伤难以平复。 8、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写到酒气抵挡不住晚风带来的寒意,更遣不散积聚在词人心头的寒意:夫亡国破,文物丧尽,飘荡流离,身遭诬陷,暮年孤单,所有种种, “ , , !” 9、李清照早年曾寄给赵明诚一首词《一剪梅》,其中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之句。而现在自己漂流江南,看到北来的大雁,就自然地吟诵 “ , , ”。词人把悼亡之意、思乡之情与家国之痛融合在一起了。 10、李清照《声声慢》中“ , , ?”几句,写黄花满地,身心憔悴。既是写花,更是写人;既是惜花,更是自伤。 11、《声声慢》中“ , ?”两句,写独坐无聊、内心苦闷之状,用口语化的词句,异常贴切地将词人那孤凄、无聊、苦闷、激愤、无望的复杂心绪极其传神地表达了出来。

李清照《醉花阴》赏析(杨敏如)

李清照《醉花阴》赏析(杨敏如) 《醉花阴》赏析(杨敏如)这首词,既不能当作陈陈相因的闺情题材,又不是男性作家的模拟与寄托,这是女词人李清照,冲破封建思想禁区,真切地吐露对丈夫赵明诚的怀念,勇敢地歌唱自己对丈夫赵明诚的爱情。当时赵明诚在山东莱州做官,李清照留在老家青州居住。爱情深笃的夫妻暂时分别,编写考订的书斋生活暂时中断。清照写了这首词给明诚,以寄相思。她以婉转之情、含蓄的笔写道:“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这天,闺中人炉香袅袅,愁思氤氲,感到清寂无聊,日长难度。“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一别至今,不觉到了重阳佳节。节日的消息还是在昨夜一个人独寝时,因透骨寒凉的秋意而想到的。这一番倒叙,解释了为什么大白天含愁闷坐,原来佳节格外思亲,独处益添烦恼。过片继续写女词人的相思深情:“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她百无聊赖地挨到黄昏,觉得就是一个人也要勉强过一个重阳佳节,于是走到院里,对着淡雅的菊花,喝一杯重阳酒,一抒雅兴,东篱小作徘徊,便觉襟袖间,有一股幽香,心里不由得想起两句古诗:“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于是而引起怀念远人的遐想。在重阳节日,有庆贺的佳酿,有芬芳的高品的菊,芬芳的高品的人,唯独少了一人共赏此菊、共品此味,耽搁了闺房的清欢、偕隐的幸福。以上一层层地缕缕叙述,都是暗说。女词人谨慎地、矜持地把对丈夫的缠绵、热烈的爱隐藏在含蓄的暗示和雅淡的言语中,忽然忍不住又要直说:“莫道不销魂”,她终于说了“销魂”二字,点出伤别的主题。接下去忽又咽住不说了。才说的“销魂”,未免太露。于是逼出一个情景交融的意境:“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为了遮盖自己被相思折磨得消瘦了这句实话,偏要说西风吹开了帘,露出深居闺中的思妇的模样,那思妇比起瑟瑟的黄菊,似乎还清瘦了几分。为什么?那就不待言明了。清照自比菊花,一方面显示自己的芳华和清品,一方面暗示在别中的憔悴和期待。雅畅和婉,浅淡有致。伊世珍在《嫏嬛记》中记载了一则有趣的故事:赵明诚收到李清照这首词,十分倾倒,但他又起了与他的闺中挚友争胜的念头。他屏除公务,花了三个昼夜,废寝忘食,苦思冥想,写成50首词,并把妻子这一首词混在里面,送给朋友陆德夫看。陆吟赏再三,然后说,其中顶好的三句是“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是清照《醉花阴》的末三句。故事未必可靠,不过由此可知,清照的爱情词在当时就已流传在外了。封建社会的妇女,如此扬才露己,公然坦露对夫婿的爱情,是不被允许的。所以她的深挚其内、雅畅其外的爱情词,在从前容易遭到卫道者文人的攻讦。王灼说:“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忌也。”(《碧鸡漫志》)这种诋毁,纯属对女性作家的偏见,令人愤慨。但现在流传她的另一首《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浅薄俗滥,绝非清照所为。有些人颇津津乐道,竟认为可以说明李清照的性格,岂不是令人啼笑皆非吗?(选自《唐宋词选读百首》,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李清照《醉花阴》原文赏析及注释翻译

李清照《醉花阴》原文赏析及注释翻译 醉花阴①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释] ①醉花阴:毛滂创调。 ②瑞脑:即龙脑。一种香料。 ③金兽:兽形铜香炉。 ④玉枕纱窗:瓷枕纱帐。瓷白如玉,故美名之。 ⑤东篱:指菊圃。 ⑥消魂:形容极度愁苦。 翻译

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龙脑的香料早已烧完了在炉金兽。美好的节日又到重阳,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译文】 薄雾浓云日子过得愁烦,龙脑香在兽形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里,半夜里凉气将全身浸透。 黄昏后在东篱边饮酒,菊花的幽香袭满衣袖。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门帘,帘内的人比菊花还瘦。 【评点】 这首词写重阳佳节时词人对丈夫的怀念,是一首相思之作。 词的上半部分写别愁。起首两句写重阳佳节的百无聊赖,连香炉也懒得管,任它自行消尽。“愁”字点题,给全词奠定了情感基调。随后三句写重阳节晚上词人的情态:她辗转反侧,无法入眠,这都是离愁使然。“凉初透”,意境萧疏,给人以凄凉之感。词人以乐景写哀情,以佳节衬离愁,含蓄蕴藉,手法高妙。这一片短短五句,将一个思妇愁绪满怀的神态描绘得呼之欲出,堪称妙笔生花。 词的下半部分写词人赏菊的情景。“东篱”两句,看似飘逸洒脱、陶然自乐,可如此美景,如果只有一人独赏,那就不免反过来让人生愁了,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莫道”三句,来得突兀,三句各成一层,一层紧扣一层:“不消魂”是一处转折,承上启下,使重阳佳节

最新《醉花阴》导学案-老师用

《醉花阴》导学案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熟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初步理解诗歌内容,然后完成本学案。 2、认真思考,规范书写,独立完成。 【学习目标】 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理解诗文内容 2.反复诵读,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写作特色 3.培养热爱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重点难点: 1、体会借景抒情、以佳节美景反衬离愁别恨的抒情方式。 2、分析词中比喻、练字的艺术技巧。 课时安排:2课时 【知识链接】 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李清照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她是一位在诗、词、文、赋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最有名的是词。她早年曾做《词论》,主张“词,别是一家”。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的特点,并批评了从柳永、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词家的不足。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她的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闺怨离愁,词风清丽柔媚;南渡后(后期)多悲叹身世,怀旧悼亡,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词风凄凉低沉,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作品散失很多。今有《漱玉词》《李清照集校注》辑本传世 李清照的词独具一家风貌,被后人称为“易安体”。李词的主要特点有:一是以其女性身分和特殊经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二是善于从书面语言和日常口语里提炼出生动晓畅的语言;善于运用白描和铺叙手法,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 《醉花阴》赏析 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李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李清照《醉花阴》赏析(刘乃昌)(通用)

《醉花阴》赏析(刘乃昌) 这是李清照为思念丈夫而写的一首离情词。由于他们夫妇感情深厚,所以别离后清照对丈夫的思念刻骨镂心,感情特别沉挚,离思特别凝重。晚唐五代以来,用词写男女离情的实在不少。有的写得发露率直,如《花间集》中顾的《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其中云:“怨孤衾。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由于用语情深透骨,虽直抒胸臆,亦真挚动人。但小词毕竟以含蓄为贵。这篇《醉花阴》突出的特色是写得含蓄凝重,“无一字不秀雅”(《云韶集》卷十)。意在言外,“令人再三吟咀而有余味”(吴景旭《历代诗话》卷三十八)。 全词是用洗练、本色的语言,写出经过艺术加工的真实日常生活图景,以显示自己的内心感情。上阕是写九月九日重阳佳节由白昼到深夜一整天的生活感受。什么感受呢?就是首句顺笔带出的一个“愁”字。“薄雾”“浓云”勾画出一种暗淡阴沉天气,烘染出一种沉郁气氛。在这种氛围中,独守深闺,备觉无聊,深感度日如年,故曰“永昼”,这漫长的白昼,着实令人发愁啊!只好点燃香炉中的瑞脑,来消磨这难熬的时光。可恰又碰上重阳佳节,古人云“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别人也许全家兴冲冲地郊游登高,自己却独对良辰佳景虚度光阴,亲人又同谁酌酒赏菊呢?“销”字表明时间漫长,“又”字表明与亲人离别已久,独过佳节已非一回,两句无不贯注着愁思。“玉枕纱厨”写闺房陈设,兼点出秋夜就寝情状。夜半凉意透帐,寒气侵骨,则通宵怀人失眠,辗转反侧,可想而知。“凉初透”的“凉”,不但写出秋气的萧瑟,更反映出诗人心境的凄冷。那么永昼之愁,到深夜变得更浓更深,也就不言而喻了。 如果说上阕是写重九由昼到夜的寂寞独居,那么下阕则是抽出重九黄昏东篱赏菊的一个生活片段,来显示自己的怀人之情。汉代就有重九佩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世说新语》注引《续晋阳秋》载,九月九日陶潜于“宅边东篱下菊丛中摘盈

语文必修四理解性背诵默写及答案(上课版)

语文必修四理解性背诵默写及答案(上课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语文必修四理解性背诵默写 《望海潮》柳永全文默写 ①上阙中运用比喻描写杭州城内美丽风光的句子: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②上阙中最能体现诗人炼字功力的句子: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③运用数量词写景的千古名句: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④下阙中运用互文修辞手法的句子: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⑤下阙中运用借代修辞手法的句子: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2、《雨霖铃》柳永全文默写 ①上阙中写景来渲染离别凄凉气氛的句子: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②上阙中虚写的句子: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③离别时依依不舍的细节描写的句子: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⑤下阙抒发双重悲哀的直抒胸臆的句子: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⑥下阙虚写了别后想象美景的千古名句: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2

⑦以乐景写悲情的写景句子: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①从形、声、色三位一体写景的名句是: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③使用比喻(明喻)承上启下的句子: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④下片中写出周瑜儒将风度和运筹帷幄的句子: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⑤直抒胸臆体现对比周瑜自己失落的句子: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4、《定风波》苏轼 ①上阙中表现作者轻视风雨的句子: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②下阙描写雨过天晴的句子: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③最能体现苏轼超然物外情怀的句子: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5、《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①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描写远望景物的句子: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3

《醉花阴 李清照》阅读答案

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①,瑞脑②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③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④把酒黄昏后,有暗香⑤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⑥,人比黄花⑦瘦。【注释】①永昼:悠长的白天。②瑞脑:即龙脑,香料名。金兽:兽形的铜香炉。③玉枕:瓷枕的美称。纱厨:纱帐,一称碧纱帐。④东篱: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后即以东篱指代赏菊之处。⑤暗香:幽香。这里指菊花的香气。⑥帘卷西风:“西风卷帘”的倒文。 ⑦黄花:指菊花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渲染了怎样的环境氛围?作者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作者为何特别提到重阳佳节?作者的凉意从何而来?3.古人常爱用花比喻人之美貌,如“芙蓉如面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等,而李清照却说“人比黄花瘦”,这样的比喻有什么丰富的内涵?4.词人运用哪些景物来烘托心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5.“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两句写了哪些景物?抒发了词人的何种感情?情与景是怎样融为一体的?6.这首词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被前人成为“绝佳”,试赏析其语言特色。7.词的上片寄情于景,阅读品味后,说说从中你感受到主人公怎样的心境。8.“东篱把酒黄昏后”巧妙化用了谁的哪句诗?请写在下面。9.赏析“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表达效果。参考答案1.天空浓云密布又有薄雾笼罩,瑞脑香的烟雾从兽形的香炉上袅袅升起。“薄雾浓云”:渲染了一种阴沉忧郁的氛围。“愁永昼”极言白昼漫长没有尽头——这是因为孤单寂寞,内心忧愁,所以才会觉得时间特别的漫长。“瑞脑销金兽”作者静静地看着袅袅烟雾从金兽炉上慢慢升起——百无聊赖。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2.“佳节又重阳”:“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佳节时本应夫妻团圆,而如今却自己孤身一人,独对良辰美景虚度光阴。“又”表明与亲人离别已久,独过佳节已非一回。“凉”不但写出了秋气的萧瑟,更反映出诗人心境的凄冷。凉意表面上是因为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厨,难御风寒;深层次原因是独居家中,没有家庭的温馨,内心感觉到孤独凄凉。3.黄色的菊花外形淡雅、清秀,与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贴切地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与丈夫分别而产生的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而菊花品格的传统象征意义,也酷似作者清高、淡泊的精神。这样的比喻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精神气质。以花喻人,花人相映,人如花,花似人,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4.景物:薄雾、浓云、瑞脑、金兽、玉枕、纱厨、酒、帘、西风、黄花;本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分别之后所写,表达了思念丈夫的寂寞与孤寂的愁绪。5.这两句词描写了秋日的沉雾、浓云,和静静焚燃的瑞脑新香。抒发了词人在“叶叶梧桐坠”的深秋,居寂寞孤独之中的对丈夫明诚的思念和闺中寂寞无助的忧伤。以景生情,在如此清幽的环境之中,词人既感触纤敏,又想到良人外游,故情生;又移情入景,两相融合。6.语言皆是当时自然口语,读来不着雕饰,平易浅近;但浅近之中借无理之譬喻,以花黄喻人瘦,妙绝古今。7.孤寂无聊,思念无边,没有心绪。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9.诗人以黄色的菊花自比,形象的表达了自己的离别之恨、相思之苦。

《醉花阴》导学案

《醉花阴》导学案 一、课堂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诵读此诗 2、揣摩意象、品味情感 3.把握《醉花荫》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愁”绪,体会词作情景交融的特点。 二、课堂预习: 三、课堂探究: 1、鉴赏评价上片 上片,词人借助哪些景物渲染愁苦之情的?营造了什么样 的意境? 明确:薄雾、浓云——意境凄凉,借景抒发孤寂的愁情 永昼——整日,点出愁的长久 瑞脑,金兽——时间的漫长,环境的凄寂,词人百无聊赖的愁情 玉枕纱橱——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厨,难御风寒。 深层面,独居家中,没有家庭的温馨,内心感觉到孤独凄凉。 营造了凄凉寂寥的意境 2.鉴赏评价下片 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 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 ——《琅嬛记》 译文:据说李清照将这首词寄给在外做官的丈夫赵明诚后,赵明诚赞赏不已,自愧写词不知妻子,却又想要胜过她,于是杜门谢客,苦思冥想,三日三夜,作词五十首,并将李清照的这首词夹杂其中,请友人陆德夫评论。陆德夫细加玩味后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问哪三句,陆德夫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结合全篇品味“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佳在何处?

第一种答案: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 A 结构上,和首句的“愁”字相呼应。愁是原因,瘦是结果。 B 手法上,运用夸张比喻,描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衣带渐宽,腰肢瘦损)。 C 内容上,“瘦”字,归结全篇的情意。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创设出了“情深深,愁浓浓”的情境。 第二种答案:(1)李词中的黄花是眼前之物,即景设喻,极其自然;(2)以帘外黄花与帘内之人相比拟映衬,境况相类,形神相似,意境极美;因花瘦而触及己瘦,同命相恤,物我交融,手法甚新;(3)愁思本来看不见,摸不着,词人却用真实可感的黄花把抽象之“愁”具体直观地表现出来,用人瘦胜似花瘦,含蓄地表达了词人离思之重,与词旨妙合无间,给人以余韵绵绵,美不胜收之感。 四、问题再探究: 1.赏析“人比黄花瘦”中的“瘦”字 (1)写出了菊花的形态,传达出了秋菊的神韵。 (2)描写思妇因思念而面容清减的形象,写出了思念之苦之深。(3)以花喻人,花面相映,人如花,花如人,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 2.下片无一菊字,却处处写菊,是怎样体现的? 下片写菊,并以菊喻人。但全篇却不见一“菊”字。“东篱’,本来是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但却隐去了“采菊”二字,实际是藏头。又如,“把酒”二字也是如此,“酒”字之前,本来有“菊花”二字,因古人于九月九日有饮菊花酒的风习,这里也省略了“菊花”二字。再如“暗香”,这里的“暗香”指的是菊花而非其他花蕊的香气。“黄花”,也就是“菊花”。由上可见,全词不见一个“菊”字,但“菊”的色、香、形态却俱现纸上。词中多此一层转折,吟味时多一层思考,诗的韵味也因之增厚。(烘云托月,藏而不露) 五、易错提示: 赏析《醉花阴》,词人是从哪些方面写相思之愁的呢?请认真填写下表。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 ..销金兽 ..,瑞脑 夜凉初透。

《李清照词两首》原创练习题【附答案】

《醉花阴》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A. 春花秋月不堪回首无语凝噎和蔼 B. 良辰好景晓风残月骤雨初歇时辰 C. 乍暖还寒不黯世事波澜壮阔谰言 D. 风情万种寒蝉凄切罗暮轻寒凄惨 2、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瑞脑销.金兽②莫道不销.魂③有暗香盈.袖④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3、对《醉花阴》中词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薄雾浓云愁永昼”意思是说秋天日长,从清晨薄雾到入暮浓云,时光难以打发,因而为之生愁。 B. “瑞脑销金兽”意思是香料在香炉中渐渐烧完了。 C. “东篱把酒黄昏后”一句的“东篱”指菊圃。这里化用了晋代大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 D.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设想主人公因思念而更显得憔悴的形象,属于虚写之笔。 4、下列对《醉花阴》的赏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全词内容单纯,上阕主要写秋日无聊秋夜凉,孤寂之感自生。 B. 下阕写重阳独酌,倍觉销魂,人比菊瘦。 C. 词中作者善于以正侧结合点染之笔来塑造自我形象,词中对人物的容貌、服饰进行了简约的描述,便使一个闺阁佳人的形象呼之欲出。 D. 全词景中寓情,情中有态,人物意态、形象立现,正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5、下列对词中意象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薄雾浓云”勾画出一种暗淡阴沉天气,烘染出一种沉郁气氛。这种阴沉沉的天气也笼罩在词人的心头。 B. “瑞脑”是一种香料,词人独自看着香炉里瑞脑香的袅袅青烟出神,写出了她的满怀愁绪和百无聊赖。 C. “玉枕纱厨”写闺房陈设,同时点出秋夜就寝情状。夜半凉意透帐,寒气侵骨,可知词人因怀人而彻夜失眠。 D. “暗香”指菊花的香气,菊花傲霜而开,暗示词人高洁的胸怀和脱俗的志趣,“暗香盈袖”给词人带来了快慰。 6、下列对“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销魂”是愁的表现,“瘦”字,是愁的深化,它们与上阕的“愁”字呼应,使上下阕由浅人深,浑然一体。 B. “人比黄花瘦”为“帘卷西风”渲染环境气氛,使人想象到一幅西风瘦菊,词人对花兴叹、怜花自怜的图画。 C. “人比黄花瘦”巧妙地将满面愁云的憔悴的思妇和被萧瑟的秋风摇撼的瘦弱的菊花相比,情景交融,意境凄苦。 D. 词句由花瘦而延及己瘦,写人瘦胜过花瘦,含蓄深沉地表达了词人离思之重,

醉花阴李清照阅读答案

醉花阴李清照阅读答案 导语:《醉花阴》以愁贯穿全文,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您整理的《醉花阴》的,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①,瑞脑②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③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④把酒黄昏后,有暗香⑤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⑥,人比黄花⑦瘦。 【注释】 ①永昼:悠长的白天。 ②瑞脑:即龙脑,香料名。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③玉枕:瓷枕的美称。纱厨:纱帐,一称碧纱帐。 ④东篱:《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后即以东篱指代赏菊之处。 ⑤暗香:幽香。这里指菊花的香气。 ⑥帘卷西风:“西风卷帘”的倒文。 ⑦黄花:指菊花 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渲染了怎样的环境氛围?作者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作者为何特别提到重阳佳节?作者的凉意从何而来? 3.古人常爱用花比喻人之美貌,如“芙蓉如面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等,而李清照却说“人比黄花瘦”,这样的比喻有什么丰富的内涵? 4.词人运用哪些景物来烘托心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5.“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两句写了哪些景物?抒发了词人的何种感情?情与景是怎样融为一体的`? 6.这首词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被前人成为“绝佳”,试赏析其语言特色。 7.词的上片寄情于景,阅读品味后,说说从中你感受到主人公怎样的心境。 8.“东篱把酒黄昏后”巧妙化用了谁的哪句诗?请写在下面。 9.赏析“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1.天空浓云密布又有薄雾笼罩,瑞脑香的烟雾从兽形的香炉上袅袅升起。“薄雾浓云”:渲染了一种阴沉忧郁的氛围。“愁永昼”极言白昼漫长没有尽头——这是因为孤单寂寞,内心忧愁,所以才会觉得时间特别的漫长。“瑞脑销金兽”作者静静地看着袅袅烟雾从金兽炉上慢慢升起——百无聊赖。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2.“佳节又重阳”:“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佳节时本应夫妻团圆,而如今却自己孤身一人,独对良辰美景虚度光阴。“又”表明与亲人离别已久,独过佳节已非一回。“凉”不但写出了秋气的萧瑟,更反映出诗人心境的凄冷。凉意表面上是因为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厨,难御风寒;深层次原因是独居家中,没有家庭的温馨,内心感觉到孤独凄凉。 3.黄色的菊花外形淡雅、清秀,与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贴切地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与丈夫分别而产生的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而菊花品格的传统象征意义,也酷似作者清高、淡泊的精神。这样的比喻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精神气质。以花喻人,花人相映,人如花,花似人,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 4.景物:薄雾、浓云、瑞脑、金兽、玉枕、纱厨、酒、帘、西风、黄花;本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分别之后所写,表达了思念丈夫的寂寞与孤寂的愁绪。 5.这两句词描写了秋日的沉雾、浓云,和静静焚燃的瑞脑新香。抒发了词人在“叶叶梧桐坠”的深秋,居寂寞孤独之中的对丈夫明诚的思念和闺中寂寞无助的忧伤。以景生情,在如此清幽的环境之中,词人既感触纤敏,又想到良人外游,故情生;又移情入景,两相融合。 6.语言皆是当时自然口语,读来不着雕饰,平易浅近;但浅近之中借无理之譬喻,以花黄喻人瘦,妙绝古今。 7.孤寂无聊,思念无边,没有心绪。

李清照《醉花阴》诗词赏析

李清照《醉花阴》诗词赏析 李清照 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她工诗能文,诗尤为宋代大家,前期词多 写闺情相思,后期词融入家国之恨与身世之感,风格顿变。她兼擅令慢,每能创 意出奇, 以经过提炼的口语表达其独特真切的感受, 形成辛弃疾所称道的“易安 体”。 李清照《醉花阴》诗词 赏析 诗句 :【宋】李清照《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释】 ①此词调首见于北宋一毛一滂词, 词中有“人在翠阴中”、 “劝君对客杯须 覆”等句。因据其意,取作调名。双调,五十二字,仄韵。 ②永昼:悠长的白天。 ③瑞脑:即龙脑,香料名。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④玉枕:瓷枕的美称。纱厨:纱帐,一称碧纱帐。 ⑤东篱:陶渊明 《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后即以东篱指代赏菊之处。 ⑥暗香:幽香。这里指菊花的香气。 ⑦帘卷西风:“西风卷帘”的倒文。⑧黄花:指菊花。 【品评】 这首重九怀人词是李清照寄给她丈夫赵明诚的。元伊世珍《琅环(左应为女 旁)记》卷中引《外传》:“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 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 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

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政(正)是易安作也。”这则轶闻说明此词歇 拍三句极为脍炙人口,李清照论词鄙薄柳永“词语 尘下”,这三句采取自我反观的笔法,用西风吹卷帘幕,露现出比黄花更为 憔悴的少一妇面容, 形象地抒写了相思之苦, 其意实同于柳永词中的“衣带渐宽 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但表达时屏绝浮花浪蕊,而选择不求浓丽、自甘素 淡的菊花加以自比,这既是就眼前取景,又反衬出作者不同凡俗的高标逸韵,确 乎无“词语尘下”之嫌。 全词以含蓄蕴藉见长, “莫道不消魂”三句固然最为工 妙,但其余各句亦堪玩味:“薄雾浓云愁永昼”,“永昼”多用以形容夏日,而 时下已是昼短夜长的深秋季节, 可知“永昼”当是一种对时间的心理错觉, 作者 借此点出了她独守空闺时的度日如年之感。“瑞脑消金兽”,枯坐铜香炉旁,看 那炉中的香料一点点地消融, 岂不见出作者的寂寞无聊?“半夜凉初透”, 分明 暗示了她的辗转反侧, 难以成眠。 “有暗香盈袖”, 则既烘染了雅淡如菊的情怀, 也隐含了“声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古诗 ·庭中有奇树》)的夫妇睽离之感。凡此,都有玩赏不尽的底蕴。 【诗词赏析一】 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 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 传说清照将此 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 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这一天从早到晚,天空都是布满着“薄雾浓云”,这 种阴沉沉的天气最使人感到愁闷难捱。外面天气不佳,只好待在屋里。“瑞脑消 金兽”一句, 便是转写室内情景: 她独自个儿看着香炉里瑞脑香的袅袅青烟出神, 真是百无聊赖!又是重阳佳节了,天气骤凉,睡到半夜,凉意透入帐中枕上,对 比夫妇一团一聚时闺房的温馨,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上片寥寥数句,把一个闺中 少一妇心事重重的愁态描摹出来。她走出室外,天气不好;待在室内又闷得慌; 白天不好过,黑夜更难挨;坐不住,睡不宁,真是难以将息。“佳节又重阳”一 句有深意。古人对重阳节十分重视。这天亲友一团一聚,相携登高,佩茱萸,饮 菊酒。李清照写出“瑞脑消金兽”的孤独感后,马上接以一句“佳节又重阳”, 显然有弦外之音,暗示当此佳节良辰,丈夫不在身边。“遍插茱萸少一人”,怎 叫她不“每逢佳节倍思亲”呢! “佳节又重阳”一个“又”字, 是有很浓的感一 情一色彩的,突出地表达了她的伤感情绪。紧接着两句:“玉枕纱厨,半夜凉初 透”。 丈夫不在家, 玉枕孤眠, 纱帐内独寝, 又会有什么感触! “半夜凉初透”, 不只是时令转凉,而是别有一番凄凉滋味。 下片写重阳节这天赏菊饮酒的情景。 把酒赏菊本是重阳佳节的一个主要节目, 大概为了应景吧, 李清照在屋里闷坐了一天, 直到傍晚, 才强打精神“东篱把酒” 来了。可是,这并未能宽解一下愁怀,反而在她的心中掀起了更大的感情波澜。

醉花阴李清照的教案

醉花阴李清照的教案 醉花阴李清照的教案1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李清照、赵明诚情投意合、琴瑟和谐,怎奈明诚宦游在外,清照独守空闺,在佳节又至,人却天各一方之际,清照借词抒情,以慰相思之苦。这首玲珑的小词,选取“永昼”“半夜”“黄昏”三个特定的场景,通过对景物、心理、动作的细节描绘,抒写了一个闺中少妇的孤独寂寞以及刻骨的相思之愁,但这种愁是明丽而缠绵的,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而非“剪不断、理还乱”的离乱之愁。 李清照,学生并不陌生,《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两词在初中阶段均已学过,想来学生对李清照婉约的词风以及她南渡前后的经历应该有所了解。但对于“易安体”的特点、以及词中所体现的人性人情美恐了解较少,另外,对课标中所要求的“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的能力方面还有所欠缺,所以能否借助想象入情入境,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真正和作者产生共鸣,也还是个问题,因此,这应该是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品味语言,理解“闲愁”的特点,感知人性人情之美;掌握《醉花阴》的抒情艺术; 2.比较阅读,了解“易安体”的艺术特征,了解李词多

方面的风格美。 教学难点:进入诗境,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了解人性人情之美。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缘景明情的鉴赏诗歌的方法,了解移情、细节描写、环境烘托、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以及李清照诗词艺术特征; 2.过程方法目标:诵读中明情、品味中悟情、比较中辨情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对待闺情词中的婉约细腻的感情,欣赏其中彰显的人性人情之美,感受李清照柔弱女子的阳刚豪放的一面。 【教学设施】多媒体 【教学步骤】 一、导入:创设诗境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章有后主遗风”。这个大明湖畔的绝代词人就是李清照。她,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学过她的《如梦令》《武陵春》,昨天又请大家预习了《醉花阴》,相信我们对她有了初步的了解。你以为她是怎样的人呢?说说你对她的认识。 生答。师小结学生可能想到的答案:多情、闲适、柔媚、多才多艺、命运多舛是现在同学们对李清照的认识。相信这堂课结束后,你对她的了解会更深入一些。

李清照《醉花阴》原文译文及赏析

李清照《醉花阴》原文译文及赏析 李清照 的《醉花阴》是其婚后所作,通过描述自己在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 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 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 接下来小编 搜集了李清照《醉花阴》原文译文及赏析,欢迎查看。 醉花阴 宋代: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橱, 半夜凉初透。 (橱 通: 厨)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人 比 一作:人似;销 一作:消) 译文 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又到了重 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 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 莫要说清秋不让人 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注释 1、云:《古今词统》等作“雰”,《全芳备祖》作:“阴”。永昼:漫长 的白天。 2、瑞脑:一种薰香名。又称龙脑,即冰片。消:一本作“销”,《花草粹 编》等作“喷”。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3、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周易》以“九”为阳数,日月皆值阳 数, 并且相重, 故名。 这是个古老的节日。 南梁庾肩吾 《九日侍宴乐游苑应令诗》 : “朔气绕相风,献寿重阳节。” 4、纱厨:即防蚊蝇的纱帐。宋周邦彦《浣溪沙 》 : “薄薄纱橱望似空, 簟纹如水浸芙蓉。 ”橱, 《彤管遗篇》 等作“窗”。 5、凉:《全芳备祖》等作“秋”。 6、东篱:泛指采菊之地。陶渊明

《饮酒诗》 : “采菊东篱下, 悠悠见南山。 ”为古今艳称之名句, 故“东篱” 亦成为诗人惯用之咏菊典故。唐无可《菊》:“东篱摇落后,密艳被寒吹。夹雨 惊新拆,经霜忽尽开。” 7、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古诗 十九首·庭中有奇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 致之。”这里用其意。 8、消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消:一作“销”。 9、西风:秋风。 10、比:《花草粹编》等作“似”。黄花:指菊花。《礼记·月令》:“鞠 有黄华”。鞠,本用菊。唐王绩《九月九日》:“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 赏析 这一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 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 传说李清照 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 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这一天从早到晚,天空都是布满着“薄雾浓云”,这 种阴沉沉的天气最使人感到愁闷难捱。外面天气不佳,只好待在屋里。永昼,一 般用来形容夏天的白昼,这首词写的是重阳,即农历九月九日,已到秋季时令, 白昼越来越短,还说“永昼”,这只是词人的一种心理感觉。时间对于欢乐与愁 苦的心境分别具有相对的意义, 在欢乐中时间流逝得快, 在愁苦中则感到时间的 步履是那样缓慢。一个人若对“薄雾浓云”特别敏感,担心白天总也过不完,那 么,她的心境定然不舒畅。李清照结婚不久,就与相爱至深的丈夫赵明诚分离两 地,这时她正独守空房,怪不得感到日长难捱了。这里虽然没有直抒离愁,但仍 可透过这层灰蒙蒙的“薄雾浓云”, 窥见女词人的内心苦闷。 “瑞脑消金兽”这 一句,便是转写室内情景:她独自个儿看着香炉里瑞脑香的袅袅青烟出神,真是 百无聊赖。又是重阳佳节了,天气骤凉,睡到半夜,凉意透入帐中枕上,对比夫 妇团聚时闺房的温馨,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上阙寥寥数句,把一个闺中少妇心事 重重的愁态描摹出来。 她走出室外, 天气不好; 待在室内又闷得慌; 白天不好过, 黑夜更难挨;坐不住,睡不宁,真是难以将息。“佳节又重阳”一句有深意。古 人对重阳节十分重视。这天亲友团聚,相携登高,佩茱萸,饮菊酒。李清照写出 “瑞脑消金兽”的孤独感后,马上接以一句“佳节又重阳”,显然有弦外之音, 暗示当此佳节良辰,丈夫不在身边,“遍插茱萸少一人”,不禁叫她“每逢佳节 倍思亲”。“佳节又重阳”一个“又”字,是有很浓的感情色彩的,突出地表达 了她的伤感情绪。紧接着两句:“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丈夫不在家,玉枕 孤眠,纱帐内独寝,难免有孤寂之感。“半夜凉初透”,不只是时令转凉,而是 别有一番凄凉滋味。 下阙写重阳节这天黄昏赏菊东篱、 借酒浇愁的情景。 把酒赏菊本是重阳佳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