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场规划布局
牛场场址选择与规划布局-畜牧渔业论文

牛场场址选择与规划布局-畜牧渔业论文牛场场址选择与规划布局李国冬(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畜牧兽医局150300 )1 场址选择场址要选择通风良好、背风向阳、较干燥的环境。
牛场地势应较高,排水良好;稍有缓坡(不超过2.5%),北高南低,总体平坦。
切不可建于低洼地处,以免排水困难、汛期积水及冬季防寒困难。
地形要开阔整齐,方形有利于场地规划和建筑物布局,避免狭长和多边角的地形。
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象因素,如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湿度、年降雨量、主风向、风力等,以选择有利地势。
沙壤土最理想,黏土不适合。
沙壤土土质松软,抗压性强,透水性好,雨水尿液不易积聚,有利于牛舍及运动场的清洁与卫生,利于防止蹄病的发生。
地下水位2m以下,水源要清洁、充足,水质良好,取用方便。
切忌在严重缺水或水源严重污染的地区建场。
因为牛场生产中需水量很大,1头奶牛仅饮水量每天就达70~130kg。
牧区牛场应选择牧地广阔,牧草种类多、品质好的场所,牛场附近要有可种植牧草的优质土地来种植高产牧草,以补充天然饲草不足。
农区若以舍饲为主,更要有供应足够饲料饲草的基地或来源。
牛场场址要电源充足,通信条件方便,这是现代化、规模化牛场对外交流、合作的必备条件,便于产品交换与流通。
奶牛场周围地区应为无疫病区,牛场与牛场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国外的牛场之间相距都比较远,有利于疾病的预防。
要避免牛羊在牛场近区放牧,要远离居民区的垃圾和污水排出处,更要远离化工厂、屠宰厂、制革厂等。
牛场一般离居民区500m以上,与主于公路、铁路至少应相距1000m以上,且周围要有绿化隔离带。
同时也要考虑到饲料供给、鲜奶的运出及工作人员的往来等交通便利因素。
2 场区的规划与布局牛场规划和布局应以经营方针、饲养规模、饲养工艺、机械化程度、气象条件、地形、交通、水、电和通信等为依据,在满足经营管理和生产要求的前提下,总体布局要本着因地制宜、统筹安排和长远规划、紧凑整齐、美观大方,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节约基本建设投资的原则来设计,以保证养殖环境的洁净和畜产品的安全。
牛场建设布局要点

牛场建设布局要点
牛场布局要点:
(一)生产与生活区分开
这是建筑布局的基本原则。
生产区主要指养牛设施及饲草料加工、存放设施;生活区指办公室、食堂、厨房、宿舍等区域。
(二)风向与水的流向
依冬季和夏季的主风向分析,办公和生活区力求避开与饲养区在同一条线上,即生活区不在下风口,而应与饲养区错开,生活区还应在水流或排污沟的上游方向。
(三)牛棚舍方位
正常饲养牛舍是主要建筑,同时在场的边缘地带应有一定数量的观察位,以便观察牛舍,供新购入牛喂养观察、防疫、消毒之用。
北方地区,牛棚纵轴通常为南北方向,气温较高地区可以东西向。
三面墙的单列牛舍通常纵轴也为东西或偏东方向,背墙向北,以阻挡冬、春季的北风或西北风。
(四)安全
牛场的安全包括防疫、防火、防止夜晚跑牛,建筑及布局要考虑这三方面的因素。
例如,易引起火灾的堆草场,在布局上应位于养牛区的下风向,一旦发生火灾不会威胁牛棚;同时采取拉开距离,或有宽的排水沟渠,或有高围墙等阻隔措施对于防疫、防止跑牛的问题,在建筑及布局上均要有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养牛场建设规划设计参考:养牛场建设基本布局

养牛场建设规划设计参考:养牛场建设基本布局奶牛场布局应据地势、地形合理安排。
小型奶牛场或个体养殖户可只建设主要功能区。
有一定规模的奶牛场按功能划分为管理办公区、生活区、辅助生产区、奶牛生产区和粪污处理区。
一、办公管理区办公管理区一般位于场区的最前端,并有主干道与场外公路相连接,以便于与外界的联系。
管理办公区内主要有办公室、会议室、资料室等设施,在其前面中央或一角建大门,设门卫和收发室。
管理办公区设有相应的通道与辅助生产区和生产区相连,方便工作人员通行。
二、辅助生产区包括精饲料库和加工间、干草棚、青贮窖、库房、机修间、锅炉房、水井与泵房、配电室、地磅房等设施。
辅助生产区必须有与外界相连的道路,以方便各种饲料原料的运进。
由于辅助生产区内的设施较多,区内各种设施的合理布局也必须给予足够重视。
例如,干草棚的防火问题,水井的防污染问题等。
三、奶牛生产区奶牛生产区内有泌乳牛合、干奶牛舍、青年牛舍、育成牛舍、断奶犊牛舍、哺乳犊牛舍、围产牛、运动场与凉棚、挤奶厅、兽医空、配种室、奶牛走廊等。
区内中间为净道,用于饲料的运进;两边为污道,用于粪便的运出。
各牛舍之间有便道,用于饲料的运进、粪便的运出及牛只的调动。
在泌乳牛舍与挤奶厅之间设奶牛走廊,用于泌乳母牛在牛舍与挤奶厅之间来往。
四、粪污处理区粪污处理区的主要功能是将场区的废弃物做无害化处理和短期贮存。
有的牛场还在此基础上兴建有机肥加工厂或沼气生产设施,以牛粪为原料生产特种有机复合肥或沼气,这样既保护了环境,又可创造经济效益。
由于防疫和环保的考虑,奶牛场的粪污处理区一般建在场区的最后面,以围墙与奶牛生产区隔开,并向场区外单独开门,以便经无害化处理的牛粪、废水和其他相关产品的直接运出。
全国肉牛优势区域布局规划

全国肉牛优势区域布局规划肉牛养殖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产业之一,对保障肉类供应和农民增收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发展肉牛养殖业,优化肉牛产业布局,需要制定全国肉牛优势区域布局规划。
下面,将从资源条件、市场需求和区域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全国肉牛优势区域布局规划。
一、资源条件1.土地资源:肉牛养殖需要占地较大,肉牛牛圈条件要求较高,养殖场需要占有较大面积的土地。
因此,肉牛优势区域应以土地资源丰富、空间条件适宜为基础。
如内蒙古、新疆、西藏等地。
2.水资源:养殖肉牛需要大量的清洁水源,因此,肉牛优势区域应以水资源丰富为基础。
如东北地区、青海、云南等地。
3.草地资源:肉牛主要以草为饲料,优质的草地资源是养殖肉牛的基本条件。
因此,肉牛优势区域应以草地资源丰富、牧草品种多样为基础。
如内蒙古、青海、四川等地。
二、市场需求1.消费市场:目前,我国肉类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尤其是高品质和绿色有机肉类的需求。
因此,肉牛优势区域应以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市场需求旺盛的地区为基础。
如华东地区、珠三角地区等。
2.出口市场:我国肉类出口量逐年增加,对出口市场的需求稳定。
因此,肉牛优势区域应以交通便捷、海港临近的地区为基础。
如沿海地区、长江流域等。
三、区域特色1.特产优势:我国各地有不同的特色牛种,如多利牛、草原藏牛等,这些牛种具有独特的品种特点和适应环境能力。
因此,肉牛优势区域应根据品种特点进行布局,发挥地方优势。
如新疆草原藏牛优势区、内蒙古多利牛优势区等。
2.科技支撑:肉牛养殖需要科学的养殖技术支撑,提高养殖效益。
因此,肉牛优势区域应以科研机构聚集、科技支撑能力较强的地区为基础。
如华东地区、成都等。
四、布局规划1.西部地区:西部地区资源条件优越,适宜发展肉牛养殖。
可以将新疆和甘肃定位为肉牛良种繁育和肉牛养殖的重点区域。
2.水草丰富地区:水草资源丰富的地区适合草食性肉牛的养殖。
应以青海、内蒙古、四川等地为重点发展区域。
3.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市场需求旺盛,可以发展高品质肉牛的养殖。
肉牛厂设计方案

肉牛厂设计方案肉牛厂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和概述肉牛养殖业是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供丰富的肉类产品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为了提高养殖效益和动物福利,需要设计建设一个现代化、标准化的肉牛厂。
本设计方案旨在对肉牛厂进行规划布局、设备选型、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确保养殖环境优良、生产效益提高。
二、规划布局1. 地理位置选择:选择空气清新、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地区,以保证养殖环境和市场销售的便利性。
2. 场地规划:按照肉牛养殖的不同阶段,将场地分为生产区、饲养区和管理区。
其中,生产区包括配种、断奶、育肥等区域;饲养区包括饲料储存、饲养舍、饮水设施等;管理区包括办公室、员工宿舍、消杀区等。
3. 建筑布局:根据肉牛养殖的生产流程,合理布置各个功能区域。
配种区设置配种舍,断奶区设置断奶舍,育肥区设置育肥舍。
饲料储存区设置饲料库,饲养舍按照规模合理划定。
管理区的建筑物平面布局要合理,尽可能提高办公室与生产区的联系。
三、设备选型1. 饲喂设备:选择自动饲喂系统,能够自动给予饲料和水源,并自动检测和调整饲料量。
2. 环境控制设备:选择自动化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系统,可根据环境变化自动调整,保持合适的生长环境。
3. 疾病防控设备:选择自动化的消毒设备和疫苗接种系统,能够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4. 生产管理设备:选择先进的养殖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动物的生长情况、饲料消耗量、用药情况等,以及提供科学的饲养指导。
四、管理模式1. 高标准管理: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制度,加强对肉牛品种的选择、配种和养殖技术的培训。
2. 人员培训:对全体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提高其养殖技术和动物健康管理能力。
3. 定期巡视:定期对场地和设备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加强卫生消毒工作,确保环境卫生。
4. 疫病防控: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对生病的动物及时隔离和治疗,确保动物健康。
五、项目投资和效益分析1. 投资:包括场地购置、建筑物建设、设备采购、初始养殖资本等。
养牛场设计图,太全了,记得收藏、转发!

养牛场设计图,太全了,记得收藏、转发!
一、设计依据
参照相关标准,结合实际设计。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畜禽圈舍建设。
三、墙体材料
水泥砖体。
四、地面材料
水泥砂浆。
五、羊床材料
木条
六、屋面材料
屋面材料均为彩钢瓦,海拔1600米以上采用双层材料, 600米以下采用单层材料,彩钢瓦支柱距离按彩钢瓦供应施工方标准施工。
七、圈舍建设应设沼气池, 沼气池容积按畜禽养殖规模大小设计。
八、圈舍朝向
一般为南北朝向。
九、圈舍布局
规模养殖场布局分四个区域,即生产区、办公区、饲料储藏加工区、粪污处理及病畜隔离区。
一、效果图
(一)牛(羊)圈舍布局
设计说明:饲养牛100头,羊300只
(二)封闭式牛舍单体建筑效果图
设计说明:长27米,宽10.2米(或9.4)米,单独饲养牛50头。
主要优点:保暖性能好,适合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的地方。
(三)暖棚式牛舍单体建筑效果图
设计说明:饲养牛100头,双栋设计,单栋长27米,宽11米。
规模化奶牛场的规划设计

配。
养殖方式选择
放牧饲养
适合土地资源丰富、气候适宜的 地区,但需合理安排放牧时间和 轮牧计划。
舍饲饲养
适合土地资源有限或气候条件较 差的地区,需提供良好的圈舍和 饲养管理。
混合饲养
结合放牧和舍饲的优点,可根据 实际情况灵活选择饲养方式,提 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04
饲料来源与营养管理
饲料来源规划
06
奶牛场经营管理
人员组织与管理
人员分工明确
根据奶牛场规模和业务需求,合理配置管理 人员、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确保各岗位工 作的高效开展。
培训与提升
定期组织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 平,鼓励员工自我提升,增强团队整体素质。
激励机制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和奖励制度,激发员工 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工作效率。
饲料利用率和奶牛生产效率。
饲料储存设施
建立完善的饲料储存设施,如仓库、 料仓等,确保饲料的储存质量和安全。
饲料加工与储存管理
制定严格的饲料加工与储存管理制度, 确保饲料加工与储存的规范化和科学
化。
奶牛营养管理
奶牛营养需求
了解不同生长阶段奶牛 的营养需求,制定合理 的饲养标准。
饲养方案制定
根据奶牛营养需求和实 际情况,制定科学的饲 养方案,包括饲料搭配、 饲喂量和饲喂频率等。
排放标准
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确保奶牛场的有害气体排放 达到标准要求。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
水资源需求
奶牛场的水资源需求主要包括饮用水、饲料加工用水、清洗用水等。
水资源保护
合理规划水资源利用,避免过度开采和浪费,同时采取措施保护水源地,确保水质安全。
废水处理
对奶牛场产生的废水进行分类处理,如对牛粪污水进行厌氧发酵、生物处理等,确保废水 达标排放或进行再利用。
新建奶牛场如何规划选址和布局

新建奶牛场如何规划选址和布局
新建奶牛场如何规划选址和布局选址
小区应建在地势平坦干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场地水源充足、未被污染和没有发生过任何传染病的地方。
距离公路约500—1500米,交通便利,便于运输饲料和送交原料奶。
应便于防疫,距村庄居民点500米以上的下风处;远离其它畜禽养殖场,周围1500米以内应无化工厂、畜产品加工厂、屠宰场、医院、兽医院等,交通供电方便。
布局
奶牛小区包括3个功能区,即管理居住区、生产区和粪污处理、病畜管理区。
设计要统筹安排,合理布局。
小区内水电路、绿化等设施齐备,消毒池、兽医室、饲料加工、人工授精等附属设施完善。
生产区包括牛舍、挤奶厅、饲料间、青贮池等设施。
要有充足的运动场,运动场要求平整干燥,排水良好。
每头牛占用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
挤奶厅应建在小区的上风头或中部侧面,距离牛舍50—100米。
根据小区奶牛的头数建造挤奶厅的个数,按照每200—300头牛一个挤奶厅建造设计。
青贮池与饲料间应根据牛舍的分布合理设计,以便于饲料的储存及饲喂为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牛场规划布局
牛场场区规划应本着因地制宜、科学饲养、环保高效的要求,合理布局,统筹安排。
考虑今后发展应留有余地。
场地建筑物的配置应做到紧凑整齐,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节约供电线路、供水管道,有利于整个生产过程和便于防疫灭病,并注意防火安全。
现现代化布局的要求与风格。
1、分区规划布局
奶牛场一般包括3-4个功能区,即生活区、管理区、生产区和粪尿污水处理、病畜管理区。
具体布局遵循以下原则:
a、生活区:指职工文化住宅区。
应在牛场上风头和地势较高地段,并与生产区保持100米以远距离,以保证生活区良好的卫生环境。
b、管理区:包括与经营管理、产品加工销售有关的建筑物。
管理区要和生产区严格分开,保证50米以上距离,外来人员只能在管理区活动,场外运输车辆、牲畜严禁进入生产区。
c、生产区:应设在场区的较下风位置,要能控制场外人员和车辆,使之不能直接进入生产区,要保证最安全,最安静。
大门口设立门卫传达室、消毒室、更衣室和车辆消毒池,严禁非生产人员出入场内,出入人员和车辆必须经消毒室或消毒池进行严格消毒。
生产区奶牛舍要合理布局,分阶段分群饲养,按泌乳牛群、干乳牛群、产房、犊牛舍、育成前期牛舍、育成后期牛舍顺序排列,各牛舍之间要保持适当距离,布局整齐,以便防疫和防火。
但也要适当集中,节约水电线路管道,缩短饲草饲料及粪便运输距离,便于科学管理。
粗饲料库设在生产区下风口地势较高处,与其他建筑物保持60米防火距离。
兼顾由场外运入,再运到牛舍两个环节。
饲料库、干草棚、加工车间和青贮池,离牛舍要近一些,位置适中一些,便于车辆运送草料,减少劳动强度。
但必须防止牛舍和运动场因污水渗入而污染草料。
d、粪尿污水处理、病畜管理区:设在生产区下风地势低处,与生产区保持300米卫生间距,病牛区应便于隔离,单独通道,便于消毒,便于污物处理等。
尸坑和焚尸炉距畜舍300-500米以上。
防止污水粪尿废弃物蔓延污染环境。
2.现代奶牛场生产区规划布局奶牛饲养大体上有两种模式:传统的栓系饲养方式和现代的散栏饲养方式。
因此,奶牛场生产区规划布局大体上也有两种模式。
1)传统的栓系饲养:主要以牛舍为中心,集奶牛饲喂、休息、挤奶于同一牛床上进行。
各乳牛舍的管理相互平行,管理承包方式实行人员包干。
即每人承包15-25头牛,这些奶牛的饲喂、挤奶、清粪全由一人负责。
其优点是饲养管理可以做到精细化。
而缺点是费事、费时,难于实现高度的机械化,劳动生产率较低。
2)现代化散栏饲养:主要以牛为中心,将奶牛的饲喂、休息、挤奶分设于不同的专门区域进行。
乳牛的管理工序垂直或交叉,管理承包方式实行工种包干。
即饲喂人员专门负责奶牛的饲喂,挤奶人员专门负责奶牛的挤奶、清粪人员专门负责奶牛的清粪。
其优点是省工、省时,便于实行高度的机械化,劳动生产率高。
缺点是饲养管理群体化,难于作到个别照顾。
奶牛场的整体布局应是实现两个三分开:即人(住宅)、牛(活动)、奶(存放)三分开;奶牛的饲喂区、休息区、挤奶区三分开。
尽量减少脏、净道路交叉污染。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