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区别
精神病早期症状

精神病早期症状1、性格改变:患上精神病后,患者的性格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如原来热情合群的人变得对人冷淡,与人疏远、孤僻不合群,寡言少语,好独处,躲避亲友并怀敌意,生活懒散,不守纪律。
或原来很有教养的人变得出言不逊,好发脾气,对人无礼貌。
2、神经症症状:如头痛、失眠、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工作学习能力下降以及癔症样表现等。
用脑时精神容易兴奋如回忆和联想增多,对需要思考的问题感到费力,而不需要思考的问题却很活跃,常因难以控制而感到痛苦和不快,有时对声音和光很敏感;入睡困难,睡后梦多,且醒后感到不解乏,终至睡眠感丧失,睡眠觉醒节律紊乱。
3、情感改变:早期的情绪变化常表现为情绪高涨,洋洋自得,趾高气扬,管闲事,说大话,夸夸其谈,做事有始无终,发脾气;或情绪低落,抑郁寡欢,愁眉不展,唉声叹气,对通常能享受乐趣的活动丧失兴趣和愉快感;对通常令人愉快的环境缺乏情感反应;感到自己一无是处,大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之感;食欲明显下降,体重降低,易疲劳,稍做事情即觉明显的倦怠。
自我评价和自信降低,认为前途暗淡悲观。
自责自罪,悲观厌世,甚至出现自杀行为;或情绪波动,常无客观依据的提心吊胆,担心自己或亲人很快会有疾病或灾祸临头,为此感到神经紧张、忧虑不安、坐卧不宁、唉声叹气、无法放松,而且常常伴有头重脚轻、出汗、心慌或呼吸急促、胃部不适、头晕、口干等症状。
4、行为改变:有的人表现奇怪动作和行为,动作增多,呆板重复,无目的性;有的举止迟缓,生活懒散,不能工作和料理家务;有的人收集一些无意义的物品,甚至随身携带一些果皮、废纸等不必要的东西;有的人反复洗涤或表现刻板仪式样动作等。
5、敏感多疑:如有人怀疑别人讲自己的坏话,别人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都是含沙射影的针对他,甚至认为电视上、广播里、报纸上的内容也是与他有关;有人感觉自己的同事、邻居、甚至父母兄弟害他,恐惧不安;有人觉得周围一切事变得对他不利,有某种特殊的含义等。
心理咨询师考试复习宝典-04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第一节变态心理学概述变态心理学:以心理和行为异常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侧重研究和说明异常心理的基本性质与特点;研究个体心理差异以及生存环境对心理异常发生、发展的影响。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也是精神病学的对象。
精神病学:着重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和康复。
学科简史公元前400年,希波克里特:人之所以疯狂,是因为有害的体液流入大脑。
自然学科的出现,再一次把心理的异常现象和大脑的功能联系起来。
17世纪前,精神病学比变态心理学活跃。
17世纪中叶,用唯物的思维对待心理异常的问题。
现代理论一、精神分析异常心理原因:固着、焦虑、压抑1、两个命题: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
性的冲动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2、以两个命题为基础作出判断:(1)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力比多)。
(2)力比多在幼年期驱动人的性心理发展。
(3)人的心理存在于潜意识、前意识、意识中。
(4)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与超我的冲突。
(5)人具有防止焦虑的能力,叫做“防御机制”。
二、行为主义(1)巴普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2)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来说明异常心理现象。
(3)通过动物实验,对临床病人观察,然后类比法解释人。
(4)神经症与精神病区别是神经活动障碍的复杂性上或精细特征性上的区别。
(5)神经症与精神病的产生是兴奋和抑制的冲突造成的。
(6)技术路线:动物实验、演绎推论人、以人为对象研究其行为并与动物实验比较。
三、人本主义(1)潜能趋于完善的特征受到阻碍,自我无法实现的结果。
(2)马斯洛认为心理异常最基本表现是“存在焦虑”,就是存在和责任的冲突。
第二节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一、正常心理活动的三大功能:(1)能够适应环境,健康的生存发展。
(2)正常的人际交往,承担社会责任。
(3)正确的反映,认识客观世界。
二、标准化的区分(李心天)(1)医学标准:精神障碍是躯体疾病。
(2)统计学标准:根据偏离平均值的程度来决定,以心理测验为工具。
河北工业大学行为与心理学选修考试答案

选修课考试题库1、健康的含义?心理健康的含义?健康:健康不是没有疾病,而是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心理健康:没有心理疾病,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2.确定心理健康标准的六种依据?1 以统计学上的常态分配为依据。
2 以社会规范为依据。
3 以医学上的症状存在与否为依据。
4 以生活适应状况为依据。
5 以个人主观经验为依据。
6 以心理成熟与发展水平为依据。
3、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智力正常,意志健全,反应适度,适应社会生活,人际关系和谐,自我意识明确,理想我和显示我基本相符,情绪乐观并能自控4、河北工业大学负责心理健康工作的中心全称叫什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中心5、高校心理工作包括哪两个方面?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教育6、心理咨询的内容包括哪些?心理辅导的对象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或挫折而产生心理困扰的正常人群。
心理障碍患者是心理咨询的一小部分,发病期的精神病人不属于心理咨询的范畴。
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及工作的不同方面,都有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就这些问题求助于心理辅导并不意味着不正常或心理变态。
7、 “去找人心理辅导的人都是心理有毛病的人甚至心理变态的人”你认为如何? 它面向的是正常人。
当你觉得心里不舒服,想不开,情绪不好的时候,你就可以去 找心理辅导师聊一聊,咨询一下。
你的心情就会好起来啦。
心理辅导是现代人的一种精神享受,它能让你活得更轻松、更快乐、更自信。
8、精神分析治疗的代表人物是谁?弗洛伊德、西格蒙德9、精神分析治疗的理论基础是哪四个?冰山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本能理论,释梦理论10、行为主义疗法的代表人物有哪五个?华生 斯金纳 班杜拉11、人本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马斯洛,罗杰斯1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什么?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13、合理情绪理论即ABC 理论是什么?A :指诱发性事件。
(accident)B :指个体对事物的看法、解释和评价。
心理问题的划分及鉴别标准

心理问题的划分及鉴别标准需要区分的是:1、重性精神病与神经症、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
区分的重点——自知力、求医行为。
2、神经症与一般、严重心理问题的区别:区分的重点——心理冲突的性质.2.1心理冲突有常形与变形两种。
2。
2常形与变形的区分有两个标准:是否具有道德性质(是否能区分开道德与不道德)、是否与现实有直接联系。
如出现第三者后,在离婚与不离婚中矛盾,这就与现实事件直接联系,并能区分开道德与非道德性质。
这就是常形。
如一个人整天想着是该吃饭还是不吃饭,与现实事件无直接联系,并且无法区分开道德与非道德性质。
这就是变形。
2。
3心理冲突如是常形,就可能是一般、严重心理问题,最多是心理障碍2。
4心理冲突如是变形,就可能是神经症。
3、一般心理问题与严重心理问题的区别:3。
1一般心理问题:符合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持续一个月或间断持续两个月)、情绪反应仍在理智控制之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效率下降)、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状态.3。
2严重心理问题: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刺激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强烈(靠自然发展和非专业干预难以解脱)、持续时间长久(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有时伴有某一方面的人格缺陷.4、在心理诊断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词:非精神病性心理问题4。
1非精神病性心理问题即是指:除了重性精神病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包括: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4。
2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又被称为可疑神经症:第三种类型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已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或者它本身就是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
有时,我们也把有严重心理问题但没有严重的人格缺点者(如均衡性较差的人格)列入这一类。
4.3因此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可以总结为:可疑神经症,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严重心理问题但没有严重人格缺陷的求助者.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严重心理问题但没有严重人格缺陷的求助者.我们可以把心理诊断中经常出现的几个诊断结果按严重程度做如此划分:重性精神病--神经症——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严重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怎样判别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心理异常的实质,就是异常心理的原因、机理和心理结构问题。
第十章_精神疾病概述

语词 新作
逻辑 倒错 思维
强迫 观念
以无关的具体概念代替某 一抽象概念,不经病人解 释,旁人无法理解。见于 精神分裂症
概念的融合、浓缩 推理缺乏逻辑性,病人脑中反复出现的某
以及无关概念的拼 见于精神分裂症 一概念或相同内容的思
凑
和偏执狂
维,明知没有必要,但
又无法摆脱
2.思维内容障碍
妄想
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的信念。
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 指病人的言语
动作增多与思维、情感变化不协调。
2.精神运动性抑制
木僵 动作行为和言语活动的完全抑制或减少,
并经常保持一种固定姿势 。见于精神分裂症
蜡样屈曲 病人的肢体任人摆布,即使是不舒
服的姿势,也较长时间似蜡塑一样维持不动,见 于精神分裂症。
缄默症 病人缄默不语,也不回答问题。见于
种异常的感觉。
内脏幻觉 病人对躯体内部某一部位或某一脏器的一种
异常知觉体验。
3.感知综合障碍
•指病人对客观 事物能感知, 但对某些个别 属性产生错误 的感知。常见:
视物变形症 空间知觉障碍 时间感知综合障碍
非真实感
(二)注意障碍
注意增强
随意注意的增强,见于神经症、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更年期抑
第一节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一、精神症状的特点 二、常见的精神症状 第二节 精神障碍的诊断与分类 一、精神障碍的诊断原则 二、精神障碍分类
石首市精神卫生中心
第一节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精神障碍 人类大脑受到各种不良因素影响,发
生生理生化变化和功能损害,出现认知、情绪、意 志和行为的异常活动。是一类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 康的疾病。
(七)意志障碍
意志增强 意志活动增多。在病态情感或妄想的支
关于精神卫生的知识

关于精神卫生的知识1、精神健康是健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精神疾病不代表精神健康。
每个人不仅需要身体健康,也需要精神健康。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
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 ,又称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恰当地评价自己、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有效率地工作和学习、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的一种良好状态。
主要包括以下特征:智力正常; 情绪稳定、心情愉快; 自我意识良好; 思维与行为协调统一; 人际关系融洽; 适应能力良好。
精神卫生问题(mental health problems) ,又称心理卫生问题。
精神卫生问题的存在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许多人都会存在精神卫生问题,自己可能意识不到。
精神疾病(mental illness) ,又称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 ,组疾病的总称。
可分为两大类,即重性精神病和轻性精神障碍。
重性精神病指患者有明显的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行为异常,并对自身疾病缺乏正确的判断力,这类病包括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等; 轻性精神障碍则是指患者无严重持久的精神异常,尚能适应社会生活,对病态体验有一定的认识、有求治欲望,如神经症,失眠症和某些心理障碍。
现行的国际疾病诊断分类(icd-10) 将精神疾病分为10 大类72 小类近400 种。
10 大类为:1.器质性精神障碍。
如老年期痴呆。
2.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
如酒精依赖综合征。
3.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
4.心境( 情感) 障碍。
如抑郁症和躁狂症。
5.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
如焦虑症。
6.伴有生理紊乱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
如失眠症。
7.成人人格与行为障碍。
如偏执型人格障碍。
8.精神发育迟滞。
即通常所说的智力低下。
心理学上神经症的名词解释

心理学上神经症的名词解释神经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许多人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神经症状。
但是,什么是神经症?在心理学上,神经症是一种由焦虑和强迫症状所表现的精神疾病。
它通常是由于个体内部的心理冲突和压力导致的一种心理健康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神经症的特点。
神经症患者往往会面临持续的焦虑和恐惧,无法从这些情绪中解脱出来。
他们可能会感到不安、紧张,对常规的日常活动感到困难。
一些常见的神经症症状包括恐慌发作、强迫症思维和行为以及社交恐惧症等。
与其他心理健康问题相比,神经症通常具有较长的持续时间,患者可能会几个月或几年地经历这些症状。
那么,神经症的成因是什么呢?心理学家认为,神经症的出现与个体的个性特点、生活经历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个体内部的冲突和压力可能导致心理上的紧张和不安,从而引发神经症症状的出现。
例如,一个过分追求完美的人可能会产生强迫症状,因为他们无法接受任何一丁点的瑕疵。
而一个经历过创伤的人可能会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经常面临不断重现的恶梦和闪回。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下神经症对患者及其周围人的影响。
首先,神经症症状会使患者的生活受到严重干扰。
他们可能无法集中注意力、缺乏工作效率,并且可能会对平常的活动感到不安和恐惧,从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此外,患者也可能面临睡眠问题,如失眠或多梦。
这种持续的紧张和恐惧状态会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包括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消化问题以及心脏疾病。
然而,神经症不仅对患者自身有影响,也对其周围的人产生影响。
例如,患有强迫症的人可能会需要频繁进行某些特定的行为,例如洗手、整理物品等,这可能会让与其共同生活的家人感到困扰和不便。
此外,神经症患者有时也会变得过于依赖他人的支持和肯定,这可能会对亲密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关系的紧张和矛盾。
治疗神经症是非常重要的。
现代心理学提供了各种治疗选择,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疗法。
药物治疗通常用于减轻症状,例如通过调整神经递质的水平来减少焦虑和恐惧的情绪。
有关神经各种病症的论文【范本模板】

神经生物学姓名:—-—系别:--—摘要神经生物学是生物学中研究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病理方面内容的一个分支。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科研强国加快了对神经生物学研究的投入。
美国于1990年推出了"脑的十年计划”,接着欧洲于1991年开始实施"EC脑十年计划",然后日本于1996年也正式推出了名为脑科学时代计划”的跨世纪大型研究计划,计划在未来20年内投入相当的研究经费。
这些研究工作虽然至今为止并没有在神经生物学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没有解开智力形成之谜,没有解开毒品上瘾之谜,没有解开老年痴呆症治疗之谜,但却在潜移默化中推动了神经科学的发展,为本世纪神经生物学的腾飞打好了基础.由于神经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大脑,是异常复杂、异常精贵的,神经生物学虽然没有方法上的突破带来的重大研究成果,但还是吸引了全世界最优秀的科学工作者的目光。
神经生物学所要研究的器官——脑,是生物界中最复杂、最精贵的器官,尤其是人的大脑,更是与众不同,更加发达,而人是不可以直接用来作为研究对象的。
所以神经生物学的发展对于方法学的要求是很高的,他必然要求各个相关学科的交叉。
这也是神经生物学很多研究至今仍处于初级阶段的原因。
最常见的有帕金森症、癫痫、老年痴呆症等.以下会介绍,外加精神病和神经病的一些区别.关键字词神经生物学大脑帕金森癫痫精神病老年痴呆症所谓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发生在老年期以及老年期气的一种原发性退行性脑病,指的是一种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即在没有意识障碍的状态下,记忆、思维、分析判断、视空间辨认、情绪等方面的障碍。
老龄化趋势让老年性痴呆患者数量增多。
调查发现:我国北方患老年痴呆的平均年龄为75、76岁,患血管性痴呆的年龄多在68岁左右。
6 5岁以上人群中患重度老年痴呆的比率达5%以上,而到80岁,此比率就上升到15%-20%。
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下降。
它继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癌症之后,成了老人健康的“第四大杀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为精神活动都是大脑的功能,所以在神经系统疾 病时,或者其它部位的疾病影响到大脑时,有时就会产 生一定的精神方面的异常,我们把这叫作精神症状。反 之,在大脑没发现什么具体问题的情况下,出现了精神 重大的应激源刺激(环境因素) 2、自我情绪调节障碍和人际交往障碍 (如性格孤僻、冷淡、敏感、多疑等特征) 3、遗传因素
问题一:神经是什么? 按生理心理学定义,神经 是由神经元构成的系统, 即神经系统。简单的解释 就是传递人体各种感觉、 信息的桥梁。等于是连接 身体各部位和大脑的线路, 大脑通过神经控制各部位 的具体动作。
问题二:医生为什么要做头颅 CT?为什么要做神经系统检查? 排除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产 生的精神症状方才能诊断为精 神疾病!
神经病、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区别
李晗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开玩笑或者骂人时经常 使用“神经病”这个词,其实,人们心里想表 达的内容主要是“精神病”方面的涵义。一般 的人不大清楚神经病、神经症、精神病三者之 间到底有何关系,有时甚至以为他们是一回事。 其实,三个概念有很大的区别。
(1)神经病 指神经系统发生的 器质性疾病。其主 要特征是神经有器 质性的病变。
神经症
神经症又称神经官能症、心理症或精神神经症,是一组轻性心理障碍 的总称。神经症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主要基本上都是主观感觉方面 的不良,没有相应的器质性损害。表现为当事人一般社会适应能力保 持正常或影响不大;有良好的自知力,对自己的不适有充分的感受, 一般能主动求治。
精神病
精神病是指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 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 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显得古怪、与众不同; 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 有程度不等的自知力缺陷,急性期的患者往往对自己的精 神症状丧失判断力,认为自己的心理与行为是正常的,拒 绝治疗。
但目前精神疾病的病理、器质性、生化代谢等发病因素 的研究仍停留在各种假说阶段。
改变,从自己开始。
特征是什么? 精神方面出了问题,发病时就表现为精神活动与周围环 境不协调,即病人自己的所见所闻、心里想的事情、感情的 变化与正常人大不相同。比如一屋子人好好的,他非说进来 一只大老虎,在地上转了三圈又出去了;或者本来生活很正 常,他却无缘无故地发愁,无心茶饭,不思工作,整天在床 上躺着。甚至行凶、放火和自杀等恶性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