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同步测控 优化设计】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习题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3.1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最新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3同步练习: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17课时 Word人教版含答案

第17课时.种群数量的变化【目标导航】.1.概述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说出种群数量变化的两种类型。
3.解释种群数量的波动类型及其原因。
4.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1.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思考.生物学中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时,除用数学模型外,还有哪些模型?提示.物理模型、概念模型。
提出合理的假设→提出合理的假设→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检验或修正。
3.数学模型的表达形式(1)数学方程式:优点是科学、准确。
(2)曲线图:优点是直观。
二、种群数量的增长、波动和下降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1)含义:理想条件下的种群,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的曲线图,大致呈“J”型。
(2)数学模型①模型假设a.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
b.数量变化: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
②建立模型:t年后种群数量表达式为N t=N0λt。
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1)含义:在有限条件下,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呈“S”型。
(2)产生条件自然资源和空间中内斗战加剧出生率降低有限,种群密度增长→..天敌增加........→...死亡率升高→达到平衡(3)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又称“K值”。
3.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1)影响因素①自然因素: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②人为因素:人类活动的影响。
(2)数量变动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数量还会急剧下降甚至消亡。
(3)研究意义对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
三、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原理(1)酵母菌可以用液体培养基(培养液)来培养。
(2)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情况与培养液中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有关。
高二生物同步测试: 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一)(人教版必修三)

一、选择题(本题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激素的产生部分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B.植物茎尖的细胞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C.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可以在同一细胞中起作用D.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促进茎段细胞伸长2.有人测定了苹果、柑橘等果实成熟过程中激素的动态变化(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在幼果生长时期,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减少B.在果实发育初期,脱落酸含量最高,而果实衰老时期,乙烯含量达到最高峰C.在果实成熟过程中,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与乙烯5类植物激素,都是有规律地参加到代谢反应中D.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主要是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而乙烯主要是抑制生长和发育3.对植物激素的应用正确的是()A.在果树挂果时,利用乙烯利促进果实细胞体积增大B.在扦插时,可用细胞分裂素处理插条以促进插条生根C.果实成熟时,施用脱落酸可促进果实成熟D.在园林栽培中,可用赤霉素来促进植物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4.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的不同组合分别处理幼茎切段。
下图为幼茎切段的平均伸长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据图可说明()A.植物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 B.植物激素间具有拮抗作用C.植物激素间具有反馈调节作用 D.植物激素间具有连锁调节作用5.据了解,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蔬菜和水果提前上市,上市销售前用大量的膨大剂、增红剂和催熟剂等化学激素处理,在将其催熟的同时又令其外观变得更好看,像长着长尖的西红柿、个头较大切开后却有空腔的草莓或西瓜,还有一些看起来已经熟透、吃起来却没有什么味道的香蕉或菠萝等。
其中的膨大剂和催熟剂可能是()A.生长素类似物和乙烯类似物 B.细胞分裂素类似物和乙烯类似物C.生长素类似物和细胞分裂素类似物 D.赤霉素类似物和乙烯类似物6.在植物体内的各种激素中,生理作用最为相似的是()A.赤霉素和生长素B.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C.赤霉素和脱落酸D.生长素和乙烯7.某种植物种子经低温处理1~2个月后能够提早萌发。
最新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3同步练习: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12课时 Word人教版含答案

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2课时.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目标导航】.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3.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4.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结论的评价。
一、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向光性是指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
2.发现过程提出假设→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2)实验探究:①达尔文实验: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此种刺激对下部的伸长区产生影响,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②詹森实验: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③拜尔实验: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④温特实验: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⑤其他实验:科学家分离并鉴定出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吲哚乙酸。
(3)得出结论: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侧,而引起两侧的生长素含量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3.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的,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力的微量有机物。
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1.产生: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等分生能力较强的部位。
2.分布: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3.运输(1)方式为主动运输。
(2)方向①极性运输——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单方向地运输而不能反过来运输。
②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的韧皮部通过筛管运输。
③横向运输: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从向光一侧运输到背光一侧;在重力的作用下,生长素从远地一侧运输到近地一侧。
知识点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相关实验1.如图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向光性实验,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③④B.生长且向光弯曲的是②⑤C.生长但不弯曲的是①④D.生长且向左弯曲的是①⑤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①胚芽鞘尖端被不透光的锡箔套住,则胚芽鞘直立生长;②锡箔套住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尖端能感光,会发生向光弯曲生长;③切去尖端并照光,由于没有生长素,所以既不生长也不弯曲;④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上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由于没有尖端,不感光,生长素均匀向下运输,故直立生长;⑤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置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故向放置琼脂块的对侧弯曲生长。
最新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3同步练习: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14课时 Word人教版含答案

第14课时.其他植物激素【目标导航】.1.列举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2.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3.尝试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并分析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资料。
一、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除生长素外,植物体内还存在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等植物激素。
1.赤霉素:(1)合成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2)主要作用: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2.脱落酸:(1)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等。
(2)主要作用: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3)分布: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
3.细胞分裂素:(1)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
(2)主要作用:促进细胞分裂。
4.乙烯:(1)合成部位:植物体各个部位。
(2)主要作用:促进果实成熟。
5.激素间的相互作用: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如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使其含量增高,反过来又抑制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1.概念: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2.优点: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
3.具体应用:(1)用乙烯利催熟;(2)用赤霉素溶液处理芦苇可增加纤维长度;(3)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简化酿酒工艺、降低成本。
4.注意事项(1)农业生产中,要综合考虑施用目的、药物效果、药物毒性、药物残留、价格和施用是否方便等因素。
(2)还要考虑施用时间、处理部位、施用方式、适宜的浓度和施用的次数等问题。
知识点一.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的生理作用1.有人在清除果园虫害的时候误喷了一种除草剂,使果园中的某些灌木叶片枯死、脱落。
你认为这种除草剂最可能含有(..)A.生长素B.细胞分裂素C.赤霉素D.乙烯答案.A解析.高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抑制植物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2.在早春低温时,为了让水稻种子早发芽,稻农常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流或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
高中生物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优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优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优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优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A组·基础达标练]1.下列植物激素中,除哪一项外,都有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A.生长素B.赤霉素C.细胞分裂素D.乙烯和脱落酸解析: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都能促进细胞生长,而乙烯和脱落酸则抑制细胞生长。
答案:D2.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恶苗病是赤霉素作用的结果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C.脱落酸可促使老叶凋落D.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解析: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
答案:D3.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乙烯能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B.脱落酸能抑制马铃薯发芽C.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D.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过低导致其生长受抑制解析: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但不能促进种子萌发,A错误;脱落酸能抑制马铃薯发芽,B正确;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C错误;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过高导致其生长受抑制,D错误。
答案:B4.在植物体内的各种激素中,生理作用最为相似的是()A.赤霉素和生长素B.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C.赤霉素和脱落酸D.生长素和乙烯解析:赤霉素和生长素都能促进细胞的伸长,A正确。
精选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3同步练习: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章末检测 Word人教版含答案

第3章章末检测一、选择题(本题20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1.比较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和人体内的生长激素的特点,错误的是(..)A.在体内含量都较少B.对生命活动都有调节作用C.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D.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答案.C解析.动植物体内的激素是含量低、对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而且都是由自身细胞代谢产生。
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吲哚乙酸。
2.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探究胚芽鞘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⑤进行对照B.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外因,应设置②③进行对照C.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内因,应设置①③进行对照D.图中向光弯曲生长的是①③⑤答案.A解析.探究胚芽鞘感光部位的实验应将胚芽鞘的不同部位进行遮光,然后同时进行单侧光照,所以就图示来讲可设置④⑤两组。
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外因是单侧光照,所以此实验应设置均匀光照(或无光照)与单侧光照进行对照。
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内因是尖端感光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所以可设置②③探究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内因。
①~⑥中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的有③⑤。
3.下面是有关燕麦实验的示意图,图中所示燕麦胚芽鞘的某些部位纵向插入了云母片。
请分析图中a至f的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正确的一组是(..)A.a<b、c=d、e=fB.a<b、c=d、e<fC.a<b、c<d、e=fD.a>b、c=d、e<f答案.A解析.分析图可以看出,第1个图中b>a;第2个图中,由于尖端插入云母片,生长素的分布不受光照影响,所以c=d;第3个图虽然切除了尖端,却放上了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但琼脂块不能感受光刺激,故e=f。
4.将甲、乙两株幼苗分别种在单侧光照射的暗箱里,甲幼苗顶端罩上不透光的小帽,结果幼苗直立生长;乙幼苗顶端不罩小帽,结果弯向光源生长。
此实验能证明(..)A.向光性与幼苗顶端下部生长有关B.植物的生长需要光照C.幼苗顶端是感光的部位D.向光性与幼苗顶端产生的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有关答案.C解析.甲幼苗顶端罩上不透光的小帽,直立生长,乙幼苗顶端不罩小帽,弯向光源生长,通过此对照实验说明幼苗感光的部位在幼苗顶端,故选C。
人教版生物学科高二生物必修3同步练习: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13课时 Word人教版生物学科含答案

第13课时.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目标导航】.1.概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理解生长素的作用特点。
3.尝试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作用表现及特点(1)表现: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2)特点:两重性,即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2.具体体现:顶端优势(如图)(1)现象: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到抑制。
(2)原因①生长素的运输方向A→B(用图中字母表示),A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
②B处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
?(3)解除措施:摘除顶芽。
(4)应用:棉花打顶。
3.生产应用: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用于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促进结实、获得无子果实、促使扦插枝条的生根等。
二、尝试运用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1.常用方法(1)浸泡法:此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低。
(2)沾蘸法:此法用时较短。
2.在探究实验中的自变量为药液浓度,无关变量有处理溶剂剂量、温度、光照等。
知识点一.影响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因素1.如图所示,甲图表示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的照射,乙图表示不同的浓度生长素溶液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如果甲图中b处的生长素浓度为m,设a处的生长素浓度为x,则(..)A.m<x<n..B.x=iC.n<x<i..D.x>i答案.A解析.因受到单侧光照的影响,所以a侧的生长素浓度大于b侧,即x>m。
然后根据a、b两侧的生长素的作用进一步确定a处的浓度;由于a侧的促进作用大于b侧,所以在曲线中a侧浓度应小于n。
2.将一盆栽植物横放于地,则其水平方向的主根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为(图中虚线表示对根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答案.A解析.刚开始横放盆栽植物时,生长素浓度应低于图中虚线。
由于受重力作用,生长素横向运输,会导致背地侧的生长素移向近地侧,使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增加,甚至超过图中虚线,使近地侧浓度过高,反而出现抑制生长的现象,根就表现出向地生长的现象。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同步训练(附答案)

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下图中直接可以得出的结论有A.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B.生长素的化学成分为吲哚乙酸C.单侧光照射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答案:A通过这两组实验可以看出,控制的单因子变量是琼脂块中生长素的有无,因变量为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B、C、D三个选项中的内容从实验中无法得出。
2.根据图中所示a、b、c、d 4个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正确的结论是A.a>b>c B.c>b>d C.b>a>c D.a=b=c答案:B图中玻璃片阻断了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所以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为c>a=b>d。
3.环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中,如图所示,水平放置一株幼苗,阳光从下部照射,若干天后根和茎的生长情况是(1)根向下生长(2)根向上生长(3)根水平生长(4)茎向下生长(5)茎向上生长(6)茎水平生长A.(3)(4) B.(1)(5) C.(1)(4) D.(3)(6)答案:A4.要得到番茄的无子果实,需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滴在该花的子房上。
处理该花的时期和条件是A.花蕾期,不去雄蕊B.花蕾期,去掉雄蕊C.开花后,不去雄蕊D.开花后,去掉雄蕊答案:B要得到无子番茄,必须保证不能发生自花传粉,否则将得到正常的有子果实,所以要在花未开放时处理,并去掉雄蕊,保证不会发生受精作用。
5.某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实验支架,支架的材料托中,放置了6块已编号的相同琼脂块。
相邻两个琼脂块之间用不透水的云母片完全隔开。
他将3个胚芽鞘尖端分别放置在实验支架材料托的琼脂块上(如图),将实验支架在黑暗条件下的水平地面上放置一段时间后移走胚芽鞘尖端。
下列有关移走胚芽鞘尖端后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的比较,正确的是实验支架示意图A.a1<a2B.a3>a2C.a3=A3D.A3>a1答案:D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一、非标准
1.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
A.将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
B.将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C.将未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D.将胚芽鞘尖端和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的同一侧
解析: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放过胚芽鞘尖端,只有C项能形成对照实验,由此得出的结论才能确切地说明胚芽鞘尖端产生了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
答案:C
2.如下图所示,甲、乙分别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丙、丁、戊则分别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
A.甲不生长也不弯曲、乙直立生长、丙向左生长、丁直立生长、戊向右生长
B.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向左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左生长
C.甲向左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向右生长、戊向左生长
D.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右生长
解析:甲遮住了尖端,因而无法感受光刺激,但不影响生长素的产生,因而直立生长。
乙遮住了尖端下方,可尖端下方不感光,因而不会影响胚芽鞘对单侧光照的刺激作出的反应,因而乙会向右弯曲生长。
丙用云母片纵向插在胚芽鞘尖端,因而单侧光下生长素无法在尖端向背光侧转移,因而丙直立生长。
丁用云母片横向插在胚芽鞘尖端与尖端下方之间,尖端产生的生长素无法向下运输引起尖端下方的生长,因而丁不生长也不弯曲。
戊用云母片横向插入尖端与尖端下方之间,但不插透,因而只遮挡了右侧生长素的向下运输,左侧依然可以生长,此处光是从上至下直射,所以不影响生长素的运输,所以戊左侧生长快,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
3.下面左图为燕麦胚芽鞘所作的处理,那么一段时间后,右图①②③在图示情况下,其生长状况依次是( )
A.向右弯曲向右弯曲向右弯曲
B.向右弯曲向右弯曲向左弯曲
C.向左弯曲直立生长向右弯曲
D.向右弯曲直立生长向左弯曲
解析:胚芽鞘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的分布在背光侧多一些,但单侧光照不会影响生长素的垂直运输。
这样经过处理的胚芽鞘尖端上方的琼脂块A中的生长素含量多于B。
将这些琼脂块按右图放置时,便会出现B项结果。
答案:B
4.根据下图所示,分析a、b、c、d四个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正确的结论是( )
A.a>b>c
B.c>b>d
C.b>a>c
D.a=b=c
解析:单侧光照可使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发生横向运输,并在背光侧积累,而玻璃隔板可阻止生长素的横向转运,故而生长素浓度c>a=b>d。
答案:B
5.如下图所示,a、b、c、d四个琼脂块中,a、c含生长素,下列不生长的胚芽鞘是( )
解析:生长素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的运输方式为极性运输,运输方向是由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所以,a、b、c、d琼脂块中d不含生长素,D项胚芽鞘不生长。
6.某小组研究光对同一种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某同学预测幼苗几天后的生长可能情况如图:
请判断:几天后,实验装置Ⅰ~Ⅲ中幼苗的正确形态依次是( )
A.④①⑤
B.④②⑤
C.④①③
D.①⑤③
解析:单侧光照可导致生长素在植物体的向光侧分布少,背光侧分布多。
又因为根对生长素极敏感,浓度大的一侧抑制生长,浓度小的一侧促进生长;而茎的背光侧浓度大,促进生长作用强,生长快,向光侧浓度小,促进作用小,生长慢。
故茎表现为向光生长,根表现为背光生长。
答案:C
7.下图所示,用燕麦胚芽鞘做实验材料,可使其发生向右弯曲生长的是( )
解析:胚芽鞘生长弯曲部位是尖端下面的一段,因此,可通过尖端下面一段生长素的分布情况
判断胚芽鞘的生长弯曲情况。
由于生长素能透过琼脂,不能透过玻璃片和云母片,故A将直立生长,B向右弯曲生长,C向左弯曲生长,D直立生长。
答案:B
8.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似的花异常。
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 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解析:由题目中所提供的信息可知,虽然P基因突变后的表现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的处理效果相同,但无法由此判断P基因的突变与抑制剂之间的因果关系。
答案:D
9.从下图所示的实验中,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A.生长素能促进胚轴切段生长
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C.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
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轴切段的顶端
解析:从图中可以判断,自变量为是否含有IAA,因变量为上胚轴切段的长度,因而可得出结论,即生长素能促进胚轴切段生长。
答案:A
10.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
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 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
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 )
A.c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
B.a'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
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解析: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运输,不能反向运输,所以b'组尖端的生长素无法向下运输。
答案:D
11.Ⅰ.下图是某研究小组围绕扦插枝条生根进行的探究实验,S为插条的形态学上端,X为插条的形态学下端。
试回答有关问题。
(1)通常选取一年生且带有芽和幼叶的枝条进行扦插,选带芽和幼叶枝条的目的是芽和幼叶产生的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2)预测本实验的结果是。
Ⅱ.某研究性课题小组的同学对植物生长素非常有研究兴趣,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单侧光照使生长素转移了,还是将生长素分解了。
(3)某同学研究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时,进行了图一所示的实验,你从实验中获得的结论
是,试分析获得这一结论的理
由: 。
图一
(4)另一同学做了图二所示的实验设计,将经过图二甲处理后的琼脂块,分别放在切去胚芽鞘尖端的切面上(见图二乙),一段时间后,观察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图二
①若乙中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用字母表示),说明单侧光使生长素转移了;
②若乙中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用字母表示),说明单侧光使生长素分解了。
解析:(1)幼芽和幼叶产生生长素,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的生根。
(2)形态学的上端和下端不会因为空间位置的改变而变化,所以X端会生根。
(3)若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了,则图一乙图中也应向光生长,所以与事实不符。
(4)若转移了,则A、B中不发生转移,两者的浓度相等,C、D 中生长素发生了转移,所以C浓度最低,D中浓度最大;若是发生了分解,则A、B中也不发生浓度的改变,C中的生长素分解了一部分,所以浓度低了,D侧浓度没有发生改变,所以a=b=d>c。
答案:(1)生长素(2)S端生芽,X端生根(3)单侧光引起生长素从向光侧更多地移到背光侧如果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了则图一乙图中也应向光生长,所以与事实不符(4)①c<a=b<d
②c<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