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泥人访谈提纲
无锡惠山泥人文化的昨与今

无锡惠山泥人文化的昨与今一、课题提出此项目旨在进行实地考察无锡惠山泥人文化基地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知识,带领小学生追寻无锡惠山泥人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并探究惠山泥人未来发展的方向;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加强小学生对于家乡传统文化的认识与认同;增强其对建设家乡文化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二、选题依据惠山泥人,是江苏无锡汉族传统工艺美术品之一,无锡三大着名特产之一;无锡当地艺人取惠山东北坡山脚下离地面约一公尺以下黑泥所制,其泥质细腻柔软,搓而不纹,弯而不断,干而不裂,可塑性佳,适合“捏塑”之用;惠山泥人以其造型饱满,线条流畅,色彩鲜艳,形态简练而蜚声中外,其精湛的工艺技巧和完美的艺术造型,凝聚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智慧和艺术的结晶,惠山泥人始于南北朝时期,盛于明代,距今已逾千余年;明代公元1368年~1644年发展到鼎盛阶段,清代开始出现专业化的手工作坊,五里长街、上下河塘开设了数十家泥人店,两百多家泥人作坊,形成了“泥人一条街”;无锡泥人的生产和销售都集中在无锡附近,故无锡泥人又称"惠山泥人";经最近几年的拆迁,原先的泥人一条街已经不复存在了;惠山泥人题材丰富,产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手捏泥人,构思隽妙,做工精细,先生赞其"人物无古今,须臾出手中",属泥人精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另一类为泥人、石膏工艺品,用模具成批生产,量大、价廉;在,惠山有袁、朱、钱等姓的专业作坊;彩塑师制作五盘泥孩儿进献,得到清代皇帝的赞赏;清同治到光绪年间,出现大量戏剧为题材的戏文泥人,这也是惠山泥人历史上最昌盛的时期;这一时期,惠山有作坊、店铺四十多家,专业匠师三十多人;在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时,地方官把一套大型手捏戏文泥人供奉内廷,从此惠山泥人成为;公元1910年宣统二年,由胡万成大房店铺选送的泥人产品,在“南洋劝业会”上获银牌奖,在该会的报告书民国廿五版中说:“陈列手工业中有泥人,多数制其贫贱富贵之像,精神体态,形容丰姿,面面俱到,旁视近视,宛若生人”;胡万成大房在民国10 年无锡大观上刊登的广告:“大房胡万成,惠山对山门,远近有名声,精制美泥人”;50年代专门成立了“无锡惠山泥人厂”,后来又相继成立了“惠山泥人研究所”以及“惠山泥人博物馆”; 惠山泥人采用惠山附近特有的一种土质细腻纯净,可塑性极佳的黑土捏制而成;制作工艺分为捏胚、彩绘、开相几部分;在产品的品种上主要分为“手捏戏文”和“印模泥玩具”两大类;它做工细致,造型优美,色彩绚丽,注重对人物性格、表情的塑造,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深受人们的喜爱;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江苏省无锡市的喻湘涟、王南仙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无锡惠山泥人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调查研究惠山泥人文化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增强他们对本地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提高他们建设家乡文化的责任感三、活动目标活动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我们和学生一起制定本次活动的目标: 情感目标:1.通过合作课题小组的集体探究,培养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2.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功感,享受探究、合作、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3、加强对家乡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提高责任感与使命感;能力目标:1.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搜集信息,培养查找,搜集并简单处理资料的能力;2.通过与社会接触,增强社会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3.能以不同的方式展示研究成果, 在活动交流中互相学习,发现、反思、改进、促进实践能力的不断发展;知识目标:1、通过查资料和实地考察了解无锡泥人文化的起源与发展2、通过实地考察和动手操作了解制作泥人的基本流程3、调查无锡本地人对无锡泥人的认识3、了解无锡泥人文化存在的意义和价值4、探讨无锡泥人未来的发展四、活动对象、课时及形式活动对象:小学五年级左右的学生活动课时:六课时左右课时采取弹性课时制,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每周2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与其他学科打通使用活动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研究活动;五、活动阶段第一阶段:准备阶段:主题生成,制定计划 2课时第二阶段:调查阶段:分组活动,小组成员一同通过上网等渠道查询相关资料,初步解惠山泥人的相关情况;老师带领学生去惠山参观泥人博物馆和制作工厂,亲身感受泥人文化的魅力并动手体验泥人的制作过程2课时第三阶段:汇报阶段:小组成员之间互相汇报,分享成果第四阶段:展示阶段:全班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并讨论惠山泥人未来的发展,老师予以总结;1课时第五阶段:评价阶段:评价表彰大会;1课时六、具体活动过程第一阶段:准备阶段:自由组合,制定计划具体目标:确定子课题,建立研究小组;撰写研究方案,准备实施活动时间:课内2课时1、讨论定探究方向和方法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是无锡惠山泥人、惠山泥人文化的起源及发展等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在这里要引导学生思考在遇到问题时除了问老师,家长外怎样自己找答案,用什么方法让学生说,然后老师总结学生说的方法;2、围绕主题,展开讨论;生成子课题研究内容,归纳如下:1无锡惠山泥人文化的起源2无锡惠山泥人文化的发展3无锡惠山泥人的代表作品及代表艺术家4无锡惠山泥人的制作工艺及其特点5家乡本地人对无锡惠山泥人的认识5无锡惠山泥人发展的方向3、建立子课题小组,设计小课题研究方案;1、在老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自由组合成研究小组;根据途径的不同,分成三大组:采访组,考察组,网络组;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子课题研究方案;教师参与其中进行指导,但以学生意愿为主,不必过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掌握;4、交流课题方案,指导完善;各小组代表介绍自己的课题研究方案;师生共同评议,完善方案;1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搜集信息等方式收集信息2采访同学,家长,行人老师,专家注意事项:一般收集资料的方法有上网,图书馆或书店看书,采访同学,家长,路人,专家等可能学生还会想到其它的方法,这时老师要对这些方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老师预期审视学生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给学生提出来,让学生在活动中注意.学生在收集资料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上网搜索的技巧问题,采访时有要注意的事项如采访前准备好本次采访的问题,衣着整洁,有礼貌,采访专家要在老师的带领下等;各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研究探究方法和具体措施;这里由学生自己活动,老师已经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事前给学生提出;但是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老师还是要审视学生的方法是否可行;第二阶段:实施阶段:分组活动一具体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无锡惠山泥人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和当地人对泥人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采集信息,数据并分析的能力.2,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团队合作,人际交往,语言表达,综合运用等能力,引导学生作好记录等工作.二研究形式1,调查,访谈2,统计,资料汇编活动时间:课外1——2周三活动过程:1.分组搜集,确定搜集的内容.各"研究小组"分头行动,通过上网,查阅书籍,调查,访问他人,了解惠山泥人文化,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请家长,老师一起探讨,研究.采访组:家乡本地人对无锡惠山泥人的认识考察组: 无锡惠山泥人的制作工艺及其特点网络组:无锡惠山泥人文化的起源及发展和代表人物、代表作品2.做好活动记录和研究工作.设计表格如下,发给小组长,负责记录写;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时间活动地点参加人员活动经过四活动指导:1开展考察或其他活动时,要事先写好行动计划书,设计好调查问卷,准备收集资料的相应工具,如笔记本,照相机等;2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资料,鼓励学生在活动中要运用上网,访问,调查,观察等多种方法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3指导学生调查研究要客观真实,不能弄虚作假,提高研究的真实性;4指导学生注意活动安全问题.课外外出活动,必须先征得教师和家长的同意,告知具体的活动地点;5引导学生克服实践活动中的心理和技能障碍,提高学生交际,口语等能力;6引导学生分析研究过程的碰到的困难,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灵活应对;第三阶段:总结阶段:小组汇报,分享成果一具体目标:1、整理资料,提炼认识,撰写结题报告;2、交流活动,反思汲取经验,体验成功;二活动时间:课内1课时,课外一周三活动过程:1、各小组对研究资料进行统计,归类,汇总,筛选,整理,分析研究,形成结论;教师作相关指导如资料有效性分析,剔除无关材料,表述语言的斟酌,还需要补充调查的材料收集等;2、指导学生对实践活动过程进行交流,反思;3、撰写结题报告和体会文章,教师重点指导课题报告的撰写,主要内容框架:无锡惠山泥人文化的昨与今活动结题报告4、讨论课题展示内容,形式;以一起讨论各种表现的手段和形式,如展示小报,表演小品,朗诵,图片课件展示等,鼓励创新展示;预期成果形式:研究报告,体会文章,成果课件等第四阶段:展示阶段一具体目标:交流成果,探讨未来二活动时间:1课时三活动过程1.全班交流各小组将自己收集整理好的信息,在全班展示,交流;各小组可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现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完毕后,各小组之间开展讨论,共同探讨无锡惠山泥人未来的发展; 2、教师总结老师在同学们讨论的基础上予以总结;第五阶段:评价阶段一具体目标:对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态度,情感体验及获得的知识,技能等进行评价,以正面激励为主,培养学生进一步进行小课题研究的兴趣;二活动时间:1课时三活动过程1.说我的心里话学生通过填写"说说我的心里话"一表,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一次自我反思,并在交流中相互促进,在反思中不断改进;"说说我的心里话"评价表评价项目学生的话你对本次的研究活动是否感兴趣,如果不感兴趣,请说出理由你想对指导老师说什么你认为自己做的结果如何在做的过程中,你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通过这次活动,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的小组合作是否愉快这样的活动,你愿意继续参加吗如果不愿意,谈谈你的看法2.心得体会学生对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写写心得体会,分析自己的得与失,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体会,对惠山泥人有什么看法;3.评价,表彰各先进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评价是过程性评价,根据学生在本次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价,表彰在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评出最佳小组,最佳表演奖,最佳调查员等,奖项涉及面广一些,关注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兴趣;。
大班惠山泥人 教案

大班惠山泥人教案教案标题:大班惠山泥人教案目标:1. 通过介绍惠山泥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培养幼儿对传统手工艺品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制作泥人,培养他们的耐心和细致观察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制作泥人。
教学准备:1. 惠山泥人的图片和相关资料。
2. 泥巴、颜料、刷子、模具等制作泥人所需材料。
3. PPT或其他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和资料简单介绍惠山泥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引起幼儿的兴趣。
2. 与幼儿进行互动讨论,询问他们对泥人的了解和想法。
主要活动:1. 示范制作泥人:向幼儿展示制作泥人的步骤和技巧,让他们对整个制作过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分组合作制作: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幼儿组成。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泥人形状,并进行制作。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3. 创作泥人:鼓励幼儿在制作泥人的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想法来设计泥人的服装、表情等细节。
4. 分享展示:每个小组完成后,让他们向全班展示自己制作的泥人,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困难和乐趣。
总结活动:1. 回顾整个制作过程,让幼儿总结自己在制作泥人中学到的技能和经验。
2. 引导幼儿讨论泥人制作的乐趣和意义,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教学延伸:1. 继续探索其他传统手工艺品,如剪纸、刺绣等,拓宽幼儿的艺术视野。
2. 组织参观当地的手工艺品展览或工艺品制作工坊,让幼儿亲身体验和学习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
评估方式:1. 观察幼儿在制作泥人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观察幼儿对泥人制作技巧的掌握情况。
3. 通过幼儿的分享和展示,评估他们对泥人制作的理解和创造力。
教案反思:1. 教案设计要兼顾幼儿的兴趣和能力,确保活动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2. 在制作泥人的过程中,要给予幼儿足够的自由度和创造空间,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惠山泥人的发展建议

惠山泥人的发展建议干这行这么久,今天分享点惠山泥人发展的经验。
我觉得吧,惠山泥人想要发展,首先得把传统手艺好好传承。
我就见过有些泥人师傅,手艺那叫一个绝,可就是带徒弟特费劲。
为啥呢?年轻人觉得这活儿又累又不赚钱。
这就有问题了,咱得想办法啊。
政府或者一些文化机构能不能给点补贴或者奖励呢?就像种庄稼给补贴一样,这样人家学手艺有保障,心里也踏实。
还有啊,惠山泥人的推广也太不给力了。
我有次去一个旅游景点,那地方到处是千篇一律的小工艺品,惠山泥人就被扔在一个角落里,没啥特色包装,也没啥宣传语。
我觉得,可以学学那些网红产品的营销策略。
比如说,拍一些有趣的短视频,就展示泥人从泥巴到精美工艺品的整个过程,这个可吸引人了。
你想啊,大家都喜欢看稀奇,这样起码能让更多人知道惠山泥人。
我感觉在产品创新上也要下功夫。
传统的惠山泥人样式是不错,但时代在变啊。
我之前就和几个泥人师傅聊过,他们想创新又怕丢了传统的韵味。
其实可以做一些结合的,比如和动漫形象结合看看?像把哆啦A梦的形象用惠山泥人的手法做出来,又可爱又有特色。
最初肯定会有争议,但我觉得这是一种探索。
哦对了还有,在材料上能不能改进一下呢?传统的泥可能有保存时间短、容易损坏的问题。
咱们可以研究新的泥料配方,让泥人不仅好看,还能保存更久。
另外,惠山泥人得走进校园。
我之前参加过一个学校的活动,让孩子们接触下传统手工艺。
哇,那些孩子的兴趣可高了。
这既能让孩子们了解传统文化,又能挖掘潜在的继承人。
不过呢,这也有难度,学校不一定有这个精力组织。
那能不能请泥人师傅到学校周边开工作室呢?这样孩子们课后或者休息时间就可以去学习体验。
当然,我知道这些建议也不是万能的。
惠山泥人发展面临的环境很复杂,但我相信只要咱们一步一步去尝试,总还是有希望的。
我自己也在摸索中,希望这些能给大家一点启发吧。
好多国外的传统手工艺也面临类似的问题,他们有些复兴的例子可以给我们参考。
比如日本的一些陶瓷小镇,把陶瓷工艺和旅游、现代设计结合,做出了很多成功的范例,咱也可以借鉴借鉴。
非遗传承人采访提纲稿

非遗传承人采访提纲稿非遗传承人采访提纲稿一、介绍非遗与非遗传承人(200字)1. 非遗简介: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指的是以人为载体的各种非物质文化表现形式,如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习俗、庆典、知识与实践、自然和宇宙知识等。
2. 非遗传承人:非遗传承人是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知识和传统的人,他们承载着文化的记忆,是守护非遗的重要力量。
二、采访非遗传承人的动机和目的(200字)1. 了解非遗传承人:通过采访非遗传承人,可以深入了解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执着,以及他们在非遗传承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困惑。
2. 传播非遗文化:通过采访,可以将非遗传承人的故事和经验分享给更多的人,从而唤起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关注。
三、采访问题(1000字)1. 请介绍一下您所传承的非遗项目,以及您是如何成为非遗传承人的?2. 作为一位非遗传承人,您认为非遗对于当代社会的意义是什么?3. 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您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挑战?又是如何应对的?4. 请分享一些有趣或感人的非遗传承故事,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您的非遗项目。
5. 您希望年轻一代对非遗有何样的认识和态度?您在传承过程中有什么期望和希望?6. 非遗传承需要不断创新和与时俱进,您有什么想法和措施来确保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四、总结和回顾(300字)通过本次采访,我们深入了解了非遗传承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和执着。
他们不仅传承了非遗的技艺和知识,更承担起了传统文化的守护者的责任。
非遗传承人在非遗传承过程中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惑,但他们坚持不懈地努力着。
他们希望通过传承非遗,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非遗传承需要不断创新和与时俱进,保持与当代社会的联系,才能在传承的基础上实现发展。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采访,能够唤起更多人对非遗的兴趣和关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500字)作为文章写手,通过参与撰写这篇文章,我深刻体会到非遗传承人的重要性和使命感。
保护. 传承. 创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惠山泥人传承现状调查研究 新闻稿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调研惠山泥人非遗技艺作为吴地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无锡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惠山泥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锡一张靓丽的名片。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人们更加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技艺、民族审美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承担使命、有所作为,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调研,致力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
2019年7月10日-8月20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惠山泥人调研团队,在充分的实践准备和考察中,调研了无锡泥人博物馆、惠山泥人厂、无锡梁溪非遗文化基地、民族音乐博物馆、无锡惠山泥人顾惠大师工作室等惠山泥人元素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文化机构等近20处;访谈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喻湘涟大师、惠山泥人工匠、高校惠山泥人班师生、相关艺人等100余人,探讨这一国家文化遗产在新时代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研讨惠山泥人传承创新的思路,创新设计泥人艺术作品的方式和大众普及、文化宣传途径。
惠山泥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勤劳、坚韧、笑对人生的优秀品质,暗合了大同、包容、共同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特质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物化体现。
惠山泥人要更好地传承和升华,务必要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现代育人元素。
通过近2个月的调研,团队师生形成了一万余字关于惠山泥人现状、传承、创新的调研报告。
提出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惠山泥人保护、传承、创新的10余条建议。
并创新提出“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主题方向,研讨惠山泥人传承创新的思路,创新设计惠山泥人作品。
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的交流融合、创造性开发和运用,提倡“非遗+非遗”传统工艺饰品创意设计和产品设计,以惠山泥人这一艺术表现形式,让惠山泥人这一传统艺术见人见物见生活,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交融、传承、创新。
在调研过程中,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了中华文物之美。
决心在下一步的学习中,会将惠山泥人这一江苏省、无锡市独有的中华传统文化和技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教普及相结合。
无锡传统文化惠山泥人初三作文

无锡传统文化惠山泥人初三作文无锡,这座美丽的江南水乡,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
其中,惠山泥人可是一大特色呢!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我眼中的惠山泥人。
话说那天,我和妈妈一起去了惠山古镇。
一进门,就看到了一个热闹非凡的市集。
那里有各种各样的小摊贩,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
突然,我被一群五颜六色的泥人吸引住了。
它们有的笑得合不拢嘴,有的怒气冲冲地瞪着我,还有的一脸严肃地盯着前方。
我简直忍不住想要把它们带回家!妈妈见我看得入神,便问我:“喜欢吗?”我点点头,说:“可是我不知道怎么买啊。
”妈妈笑着说:“没关系,我来教你。
”于是,她开始给我讲解惠山泥人的制作工艺和历史渊源。
原来,惠山泥人起源于明朝,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它的制作工艺非常独特,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而且,每个泥人都有一个独特的故事和寓意。
听完妈妈的讲解,我对惠山泥人更加感兴趣了。
于是,我们决定请一个当地的艺人给我们现场制作一个泥人。
那位艺人手法娴熟,很快就捏出了一个小丑泥人。
他告诉我们,这个小丑泥人代表着快乐和幸福。
看着那个栩栩如生的小丑泥人,我不禁笑了起来。
接下来,我们还参观了一个专门展示惠山泥人的大型博物馆。
那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精美绝伦的泥人作品,让人叹为观止。
我还学到了很多关于惠山泥人的知识和趣闻轶事。
比如说,有一种叫做“福禄寿”的泥人系列,分别代表着财富、健康和长寿。
这些泥人不仅造型独特,而且寓意美好,深受人们喜爱。
我们还买了一些自己心仪的泥人纪念品。
虽然它们只是一些简单的小玩意儿,但却充满了浓浓的江南韵味和文化底蕴。
每当我看到这些泥人时,就会想起那次愉快的惠山之旅,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惠山泥人是无锡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还能让人们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历史积淀。
如果你有机会去无锡旅游,可千万不要错过这个精彩绝伦的景点哦!。
无锡惠山泥人作文

无锡惠山泥人作文无锡惠山泥人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之一,起源于唐代,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
它以其精湛的工艺和栩栩如生的形象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东方陶艺明珠”。
无锡惠山泥人不仅是一种艺术作品,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民俗文化内涵。
泥人制作是一门古老而细致的手工艺,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首先,泥人师傅要选用高质量的黏土,经过反复搓揉、捏塑,将泥土塑造成各种形态各异的泥人原型。
其次,经过晾晒和烘烤,使泥人干燥并保持形状。
最后,泥人师傅要进行精细的涂色和装饰工作,使泥人栩栩如生,生动逼真。
整个制作过程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细致打磨和精心雕琢,才能完成一件精美的泥人作品。
无锡惠山泥人的形象多样,有古代人物、民间故事、动物等各种造型,每一件泥人作品都富有特色和个性。
泥人的面部表情、衣着装饰、动作姿态都栩栩如生,仿佛在讲述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无锡惠山泥人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游客和收藏家前来品鉴和收藏。
无锡惠山泥人不仅是一种艺术品,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它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智慧,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的杰作之一。
泥人的制作工艺、形象造型、涂饰技法都融入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同时,泥人也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的生活、信仰和审美情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无锡惠山泥人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品,已经成为无锡的一张文化名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前来品鉴和收藏。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品,更是一种文化传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民俗文化内涵。
希望无锡惠山泥人这一传统手工艺能够得到更多的保护和传承,让世人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一古老而珍贵的艺术品。
无锡惠山泥人文化的昨与今

无锡惠山泥人文化的昨与今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无锡惠山泥人文化的昨与今一、课题提出此项目旨在进行实地考察无锡惠山泥人文化基地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知识,带领小学生追寻无锡惠山泥人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并探究惠山泥人未来发展的方向。
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加强小学生对于家乡传统文化的认识与认同。
增强其对建设家乡文化的使命感与责任感C二、选题依据惠山泥人,是江苏无锡汉族传统工艺美术品之一,无锡三大着名特产之—。
无锡当地艺人取惠山东北坡山脚下离地面约一公尺以下黑泥所制,其泥质细腻柔软,搓而不纹,弯而不断,干而不裂,可塑性佳,适合“捏塑”之用。
惠山泥人以其造型饱满,线条流畅,色彩鲜艳,形态简练而蜚声中外,其精湛的工艺技巧和完美的艺术造型,凝聚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智慧和艺术的结晶,惠山泥人始于南北朝时期,盛于明代,距今已逾千余年=明代(公元1368年~ 1644年)发展到鼎盛阶段,清代开始出现专业化的手工作坊,五里长街、上下河塘开设了数十家泥人店,两百多家泥人作坊,形成了“泥人一条街” O无锡泥人的生产和销售都集中在无锡附近,故无锡泥人又称"惠山泥人"。
经最近几年的拆迁,原先的泥人一条街已经不复存在了。
惠山泥人题材丰富,产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手捏泥人,构思隽妙,做工精细,先生赞其"人物无古今,须臾岀手中”,属泥人精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另一类为泥人、石言工艺品,用模具成批生产,量大、价廉。
在,惠山有袁' 朱、钱等姓的专业作坊。
彩塑师制作五盘泥孩儿进献,得到清代皇帝的赞赏。
清同治到光绪年间,出现大量戏剧为题材的戏文泥人,这也是惠山泥人历史上最昌盛的时期。
这一时期,惠山有作坊、店铺四十多家,专业匠师三十多人。
在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时,地方官把一套大型手捏戏文泥人《》供奉内廷,从此惠山泥人成为。
公元1910年(宣统二年).由胡万成大房店铺选送的泥人产品,在“南洋劝业会•上获银牌奖,在该会的报告书(民国廿五版)中说:“陈列手工业中有泥人,多数制其贫贱富贵之像,精神体态,形容丰姿,面面倶到,旁视近视, 宛若生人、胡万成大房在民国10年《无锡大观》上刊登的广告:“大房胡万成,惠山对山门,远近有名声,精制美泥人50年代专门成立了“无锡惠山泥人厂・,后来又相继成立了“惠山泥人研究所”以及“惠山泥人博物馆' 惠山泥人釆用惠山附近特有的一种土质细腻纯净. 可塑性极佳的黑土捏制而成=制作工艺分为捏胚、彩绘、开相几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惠山泥人现状”的访谈提纲
访谈提纲:
(一)手工艺人——“泥人池”:池志坚
1、您从什么时候开始从事泥人创作?您最擅长的是哪种类型的泥人?
2、您做一个泥人大概要多长时间?
3、过去和现在相比,您认为泥人的发展状况有何变化?您觉得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变化?
4、对于泥人创作,您是否尝试着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呢?
(1)没有的原因是什么呢?
(2)融入现代元素之后,效果如何呢?
5、许多泥人大师在家创作,加之年青一代(90后,00后)又对此不太感兴趣,您担心泥人手艺会逐渐没落吗?
6、您觉得惠山泥人现在面临什么样的发展问题呢?对此您有何建议呢?
(二)泥人销售人员
1、您从事该行业的时长是?在您从事期间,泥人的销售状况如何呢?
2、哪种消费群体的购买力较强呢?有政府购买情况吗?购买力如何?
3、哪种类型的泥人销售量较高呢?
4、从您的职业角度出发,您觉得泥人的售价如何?
(三)泥人博物馆管理员
1、博物馆会定期举行泥人展览(新品)吗?
2、什么时候前来参观的游客较多呢?前来参观的游客大概哪个年龄段的居多?
3、在游客参观期间,解说员会随行解说吗?(没有的原因是什么?)
(四)消费者
1、您买泥人是因为喜欢?还是其他原因呢?
2、您对惠山泥人有什么印象呢?您对你认得了解来源于?
3、您觉得惠山泥人的售价如何?
4、除了惠山泥人厂,您有没有在其他地方购买过?如果路边摊也有泥人出售,您会如何选择?
(五)游客
1、参观之后,您有何感想?
2、参观完泥人博物馆,您会购买惠山泥人吗?
(1)会的原因是?
(2)不会的原因是?
3、您会向朋友推荐惠山泥人吗?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