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十大攻略

合集下载

糖尿病并发症预防和管理在中国的最新指南

糖尿病并发症预防和管理在中国的最新指南

糖尿病并发症预防和管理在中国的最新指南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它会导致高血糖水平。

如果不进行有效的管理,糖尿病可能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包括心脏病、肾脏疾病、神经病变和眼部疾病。

为了预防和管理这些并发症,中国最新的指南提供了一系列措施和建议。

1. 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预防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为了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重要的是控制血糖水平、血压和血脂水平。

这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 均衡饮食:选择低脂、低盐和低糖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量,限制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

- 规律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并进行适当的力量训练。

- 每天监测血糖水平: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血糖监测,了解自己的血糖控制情况,及时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

-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会增加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应该戒烟限酒,减少对身体的损害。

2. 糖尿病并发症的管理即使已经发生了糖尿病并发症,也有一些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有效管理状况,防止进一步恶化:-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降糖药物、降压药物和降脂药物来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

按时服药,遵从医生的建议。

-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血糖、血压和血脂的检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 健康生活方式: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适度的体重、规律的饮食和锻炼,并避免吸烟和饮酒。

- 手术治疗:在某些情况下,手术可能是治疗并发症的有效方式,如视网膜病变时可以考虑激光治疗或玻璃体手术。

3. 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每个患者的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是关键。

每个人的糖尿病并发症风险和治疗需求都不同,因此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根据患者的特点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4. 糖尿病并发症的教育和自我管理教育患者和患者的家人关于糖尿病并发症的知识和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通过糖尿病教育课程,患者可以学习如何监测血糖、正确使用药物、控制饮食、锻炼和应对紧急情况。

中老年人如何预防和缓解糖病并发症

中老年人如何预防和缓解糖病并发症

中老年人如何预防和缓解糖病并发症中老年人如何预防和缓解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症,在世界范围内影响着大量的人群。

尤其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糖尿病的风险更加突出。

然而,通过一些简单的生活方式改变和管理方法,中老年人可以预防和缓解糖尿病并发症。

这篇文章将为您介绍一些重要的措施来帮助中老年人维持健康的血糖水平,减少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

一、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饮食习惯对于控制血糖水平至关重要。

中老年人应该有意识地选择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食物,同时避免过量进食。

建议每天摄入五谷杂粮、新鲜蔬菜水果和适量的蛋白质。

此外,少量多餐的饮食模式更有利于控制血糖,可以采用每日五餐的方式来分散热量的摄入。

二、坚持适度的运动适度的体育锻炼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非常重要。

通过坚持适度的运动,可以帮助维持健康的体重、增加肌肉质量和改善身体代谢功能。

推荐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每天持续30分钟以上。

同时,还可以结合力量训练和伸展运动,以促进肌肉发展和关节灵活性。

三、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可以对中老年人的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对于肥胖或超重的人群,适度减重可以显著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帮助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这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来实现,建议制定科学合理的减重计划,并严格执行。

四、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是必要的。

通过监测血糖,可以及时发现血糖偏高或偏低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

建议中老年人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时间和频率自行监测血糖。

五、积极管理糖尿病并发症对于已经被诊断患有糖尿病的中老年人来说,及时治疗和管理疾病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坚持规律的药物治疗,定期到医院进行身体检查和糖尿病相关的检测,与医生密切合作,积极控制血糖水平以及血压和血脂的情况,将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压力和焦虑是糖尿病的不良因素之一。

因此,中老年人需要采取积极的心理应对策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十大妙招远离糖尿病

十大妙招远离糖尿病

【十大妙招远离糖尿病】十大妙招远离糖尿病!糖尿病患者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发病率是越来越高了,因此要远离糖尿病,其实大家只要在生活中多注意饮食和身体锻炼,并根据以下忠告进行自己的生活规划,那远离糖尿病就不是问题。

十大妙招远离糖尿病!1、减轻5%的体重。

哪怕你非常肥胖,而且不锻炼,但只要体重减轻5%,患糖尿病的危险就会降低70%。

2、吃肉前喝两勺醋。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研究发现,吃大鱼大肉等高热量食物前喝两勺食醋,可大大降低血糖水平。

如不习惯喝醋,最好饭前吃点放醋的凉拌菜。

3、每天走路35分钟。

芬兰研究发现,走路可让体内胰岛素得到最大效果利用。

每周走路4小时,每天35分钟,可使糖尿病危险降低80%。

4、买食物选择高纤维品种。

有高纤维标志的食物,能确保其中至少含有5克粗纤维,可降低乳腺癌、糖尿病、高血压及中风危险。

5、多喝咖啡。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发现,每天6杯咖啡,糖尿病危险降低29%~54%;每天4~5杯,降低约29%;但每天1~3杯则几乎不起作用。

6、一周吃快餐不超过2次。

美国研究发现,每周吃快餐2次以上,身体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一倍。

7、火腿香肠要少吃。

每周吃5次以上火腿或香肠,糖尿病危险会增加43%,罪魁祸首是加工肉食中的添加剂。

应偶尔吃肉,多吃蔬菜。

8、肉桂有助降血糖。

德国科学家发现,肉桂有助于降血脂,进而防止糖尿病危险。

肉桂粉可撒在咖啡里,也可以和蜂蜜一起冲水喝。

9、做事前3次深呼吸。

长期压力会导致血糖升高。

做任何事情前最好都先做3次缓慢的深呼吸,以减小压力。

10、睡眠在6~8小时之间。

睡眠经常不足6小时的人,糖尿病危险翻番;而睡眠超过8小时的人,糖尿病危险增加3倍。

全世界的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而中国现已是糖尿病第一大国,糖尿病患者数达总人口数的十分之一。

之所以糖尿病在我国易发,主要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不懂得节制和进行血糖的控制,再加上大部分人缺少身体的锻炼,因此造成病发率一直在增长。

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12条法则

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12条法则

险 并 延 缓伤 口的愈 合 ,因 此 即 便 是 轻 微 的擦 伤 或 划 伤 ,也应 该
1 . 即戒 烟 0立
吸 烟 的 糖 尿病 患 者 发 生心 血 管并 发 症 的 风 险要 比不 吸 烟 的糖
尿 病患 者高 出3 。戒烟 不仅 对您 倍 的心 肺 有 好 处 ,还 能 降 低 血压 , 减 少 中风 、心 梗 、神 经 病 变和 肾 脏 病 变 的 风 险 。 自己戒 烟 有 困难
4增加运动锻炼 .
运动 的好处 太 多 .它可 以帮
6 学会应对应激 .
得 了糖 尿 病 .不论 是 来 自身
3 糖 病 地20 8 尿 天 09 l
体 上还 是 来 自心 理 上 的应 激 都 会
9保 护 心 血 管 .
心 血 管 疾 病 是 糖 尿 病 并 发 症 中最 常 见也 最 致 命 的 并 发症 之
目标 是 <10 8 m g 3 / 0 mH 。 C: 胆 固醇 ( h l tr1 , C oe eo) s
食 品 ,尽 量选 择 新鲜 食 材 。烹调 时 可 以用 醋 香料 等 调 味 品 来代
注 );查看食 品标签 .拒绝饱 和脂 肪酸和反式脂肪 ;优选 单或多不饱
目 标 是 低 密 度 脂 蛋 白 胆 固 醇 (D —C) <2 5 o/ .高 密 LL . mm l L 度 脂 蛋 白胆 固 醇 ( D H L—C) >
替食盐 。
和脂肪酸 ,如橄榄 油等 等。营养9 币
可 以告诉您个体化 的饮食建议 。
8护理好皮肤创伤 .
糖 尿病 会 增 加 伤 口感 染 的风
1O . mmo /L l ,甘 油 三 酯 ( G) T
<1 5 .mmo/ IL

12种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小窍门

12种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小窍门

越接近这个 目 标值, 身体状态就越好。
, 控 制压 力 、
b 当 罹 糖 病 紧 张焦 虑会 导 致血 你 患 尿 时

糖 升高 。 可能 的摆脱 身体 或精 神压 力 , 习 尽 学

些人际交往技巧 。 如果你患有 2 型糖尿病 ,
些放松练习,如呼吸练习 、瑜伽等尤其有


睡眠不足会使血糖升高 , 并增加对高碳

避 免速 食食 品。烹调 时 , 用调 味料 和 香料 代替
盐。
8 嘉
糖病发。 尿并症
根 据下列 项 目检 查 自己的危 险 因素 : A 糖 化血 红 蛋 白。该 指 标 能 反应 你 在 过 .
去 2 3个 月 的平 均 血 糖 控 制 情 况 。 你 每 年 -
可 能需要 检 测 2次 以上 。咨询 医生 , 并设 定 一
● 何 亚
. r 选 择喜 欢 的运 动 如 散 步 、 1 跳舞 、 自行 骑

车或 者只 是在 打 电话 时原 地走 动 。每天 半小
_ 谨 慎选 择碳 水化合 物 .
时 , 果需 要可 以增 大运动 量 。 如 运动 有助 于降 低心 血管 风险 、 降低 胆 固醇 和血 压 , 可 以减 还 轻体 重 。 同时也 能缓 解压力 , 有 可能减食 品的食 欲 。 这样会 导致体 重增 加 ,
囡 圆 圈 圈

- 限盐 的摄入 7 , 减 少饮 食 中盐 的摄 入 量 ,这 样有 助 于 降 低 血 压 、 护 肾脏 。只 是 食物 不 加 盐并 不 够 , 保 因为 在美 国人 的饮 食 中 ,大 部分 的盐 分来 自 加 工食 品 。情 况 允许 时 , 尽量 选 择 新鲜 料 材 ,

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及注意事项

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及注意事项

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及注意事项一、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1. 了解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紊乱的疾病,长期不受控制会导致各种并发症。

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包括心血管并发症、神经系统并发症、肾脏并发症以及眼部并发症等。

2. 控制血糖水平高血糖是引起各种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定期监测血液中的血糖水平,并按医生指导进行合理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稳定血糖水平,可以有效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3. 保持健康体重肥胖与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而肥胖本身也是引起许多其他健康问题的重要因素。

通过合理控制饮食、适度运动以及保持适当的体重,可以减少患上2型糖尿病和并发症的风险。

4. 进行规律锻炼锻炼可以帮助身体利用血糖,增强耐力和心肺功能,并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遵循医生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并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无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

5. 管理血压和血脂高血压和异常血脂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通过均衡饮食、减少钠摄入、限制饱和脂肪摄入以及定期监测等措施,可以降低患上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6.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不仅会加剧现有的并发症,还会增加患上新并发症的风险。

戒烟限酒有助于改善身体健康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7.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眼科、肾功能、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进一步发展。

二、注意事项1. 规律用药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按医生或药师的建议用药,遵循规定剂量、频率和时间,并定期进行血液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

同时,避免自行更改或停止药物使用。

2. 合理饮食保持均衡营养摄入是控制血糖和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建议每天摄入五谷杂粮、蔬菜水果、低脂乳制品等,限制高盐、高脂肪和高糖食品。

3. 足够休息充足的睡眠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每晚7-8小时睡眠时间,有助于恢复体力和调节体内代谢。

4. 细心护理皮肤糖尿病引起的高血糖容易损伤皮肤,并增加感染风险。

如何防止糖尿病并发症

如何防止糖尿病并发症

如何防止糖尿病并发症文章目录*一、如何防止糖尿病并发症*二、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三、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如何防止糖尿病并发症1、如何防止糖尿病并发症之多运动生命在于运动,即使是患了病,也应保持适宜的运动,每天坚持半小时,对促进新陈代谢有很大的好处。

剧烈的运动是不提倡的,可以采取散步、打太极、跳广场舞等方式,最好由家人陪同,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的病人,因保持心情的愉悦。

2、如何防止糖尿病并发症之日常监测从第一次发现自己血糖偏高时开始,就应多注意监测,过两个月就去测量一下,以防血糖进一步升高而不自知。

对于一些慢性病患者来说,往往是需要终身服药的,这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千万不要因为怕麻烦或是病情暂时得到了控制,就放松警惕。

3、如何防止糖尿病并发症之调整心态很多人可能平时一直都很健康,一旦查出患上了糖尿病都不太能接受,这是正常的。

但逃避不是办法,更会延误了控制病情的有利时机,给治疗增加阻力,也会给并发症提供可趁之机。

4、如何防止糖尿病并发症之积极治疗糖尿病与医护人员配合,积极治疗糖尿病,使血糖长期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

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有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口服降糖药、中医中药、胰岛素)疗法。

具体治疗方案根据病情而定,但是患者与医生密切配合十分重要。

5、如何防止糖尿病并发症之调整体重肥胖是长寿之敌,是多种疾病的温床,肥胖与动脉硬化的发生、进展有密切关系,肥胖型糖尿病对胰岛素不敏感。

因此良好的调整体重,使之接近标准体重,对良好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血管病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6、如何防止糖尿病并发症之保护眼睛大家可能还不了解如果对眼睛出现一些疾病的话也会导致此病的产生,想要预防糖尿病就要注意尽量的避免佩戴隐形眼镜,建议佩戴有形眼镜,因为戴隐形眼镜会加重干眼症状,也会影响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并发感染或出现糖尿病性眼部的危险性。

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1、心脏病变:糖尿病人发生冠心病的机会是非糖尿病病人的2~3倍,常见的有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塞等。

延缓并发症十大攻略

延缓并发症十大攻略

延缓并发症十大攻略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及其轻重与患者血糖的升高程度和病程紧密相关,但也有部份患者即便血糖操纵良好,仍然发生了慢性并发症。

这些慢性并发症到底能不能预防?采取哪些预防方法才能减少或延缓它们的发生呢?依照近几年的研究功效,笔者总结了以下10个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大体要素:1.并发症危险因素和预警指标的监测定期检测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和并发症预警指标,以便及时祛除这些致病因子,早期发现并力争逆转并发症。

其中包括1)血压、体重、腰围,足背动脉搏动和踝动脉/肱动脉收缩压比值,肢体结尾痛、温、触觉,眼底检查,心电图和大血管超声,肌电图等;(2)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酸、半胱氨酸、C反映蛋白、凝血酶原时刻及活动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功能等;(3)尿微量白蛋白或微量转铁蛋白排泄率。

2.纠正不良生活方式避免过度精神紧张、控制体重、锻炼、低盐和低脂肪饮食、戒烟、限量饮酒可以预防高血压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

研究证实,低热量、低脂肪、较高纤维的饮食可延缓血糖的吸收,减轻对胰岛素分泌的刺激。

定期和有规律的活动有助于控制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轻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胰岛素血症。

3.消除胰岛素抵抗作用胰岛素抵抗也就是周围组织如肌肉、肝脏和脂肪等对胰岛素作用不敏感,被认为是2型糖尿病、高血压、血脂紊乱、肥胖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共同“土壤”。

胰岛素抵抗造成血糖和脂质代谢紊乱,使血浆胰岛素水平代偿性升高,从而可促使血栓形成,促使动脉壁脂质沉积和动脉平滑肌增殖,促使水钠潴留和血压升高,加速动脉硬化的进程,因此消除胰岛素抵抗,使血浆胰岛素水平恢复正常,有助于防止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4.控制血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较非糖尿病者心血管事件危险性高4倍。

有试验证实,控制血压比控制血糖对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并发症相关的死亡率更有益。

2003年美国JNC7的报告建议糖尿病患者降血压治疗应达到的目标为130/80mmH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十大攻略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多可怕?据WTO统计,糖尿病并发症是继癌症和心脑血管病之后,威胁人类生命的第三大杀手!有很多糖尿病患者即使血糖控制良好,依然发生了慢性并发症。

面对如此可怕的情况是不是让你有些灰心丧气?先别急着放弃,这些慢性并发症到底能不能预防?采取哪些预防措施才能减少或延缓它们的发生?根据近几年的研究成果,我们总结了以下10个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基本要素,应该对你有所帮助。

十大攻略 1.并发症危险因素和预警指标的监测
定期检测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和并发症预警指标,以便及时祛除这些致病因子,早期发现并力争逆转并发症。

其中包括:(1)血压、体重、腰围,足背动脉搏动和踝动脉/肱动脉收缩压比值,肢体末端痛、温、触觉,眼底检查,心电图和大血管超声,肌电图
等; (2)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酸、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功能等; (3)尿微量白蛋白或微量转铁蛋白排泄率。

推荐一个专业的糖尿病知识博客给大家。

里面有很多相关知识,相信一定可以帮助到大家。

/u/2750612592
2.纠正不良生活方式
避免过度精神紧张、控制体重、锻炼、低盐和低脂肪饮食、戒烟、限量饮酒可以预防高血压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

研究证实,低热量、低脂肪、较高纤维的饮食可延缓血糖的吸收,减轻对胰岛素分泌的刺激。

定期和有规律的活动有助于控制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轻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胰岛素血症。

3.消除胰岛素抵抗作用
胰岛素抵抗也就是周围组织如肌肉、肝脏和脂肪等对胰岛素作用不敏感,被认为是
2型糖尿病、高血压、血脂紊乱、肥胖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共同“土壤”。

胰岛素抵抗造成血糖和脂质代谢紊乱,使血浆胰岛素水平代偿性升高,从而可促使血栓形成,促使动脉壁脂质沉积和动脉平滑肌增殖,促使水钠潴留和血压升高,加速动脉硬化的进程,因此消除胰岛素抵抗,使血浆胰岛素水平恢复正常,有助于防止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4.控制血压
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较非糖尿病者心血管事件危险性高4倍!有试验证实,控制血压比控制血糖对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并发症相关的死亡率更有益。

2003年美国JNC7的报告建议糖尿病患者降血压治疗应达到的目标为130/80mmHg。

但对有脑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血压水平可根据患者的脑供血状况适当上调。

降血压药物的选择要根据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心率、心肝肾功能、患者的经济状况等综合考虑。

5.调整血脂
血脂紊乱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血脂紊乱表现为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和低高密度脂蛋白。

调整血脂就是要把高的有害脂质即甘油三酯、高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降至理想水平,把低的有益脂质即高密度脂蛋白升高到正常的水平。

临床研究证明,长期有目的地进行调脂治疗,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

因此,调整血脂治疗是防治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6.阻断蛋白质的非酶糖化
蛋白质非酶糖化是指葡萄糖的醛基与蛋白质分子中赖氨酸或羟赖氨酸的ε-氨基结合形成糖基化蛋白质的反应过程,最终形成糖基化终末产物(AGE)。

血糖的水平、蛋白质的半衰期及蛋白质中赖氨酸和羟赖氨酸含量是影响糖基化的主要因素。

蛋白质糖化后,造成蛋白质的结构、理化性质和功能等发生改变。

糖尿病的每种慢性并发症都与蛋白质糖化密切相关。

所以,采取各种措施,控制
糖基化过程,减少AGE形成,可有效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临床观察发现严格控制血糖,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量,并适当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可有效阻断蛋白质的非酶糖化。

7.消除过度产生的自由基
自由基是具有不配对电子的原子团或分子、原子;通俗一点讲,就是组织和细胞中的“垃圾”和“污染物”。

由于单个不配对电子具有与其他电子构成电子对的强烈倾向,反应活性很高,可引起某些化合物聚合。

糖尿病患者中,高葡萄糖血症伴有大量自由基的产生,同时体内存在的清除自由基系统均明显降低。

脂质氧化增加,又反过来刺激糖的自身氧化,其结果造成血管通透性增加,基底膜增厚以及组织器官的损伤。

应用天然的抗氧化剂,捕获活性极高且瞬间即逝的自由基,来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已取得一定的效果。

如增加维生素E、维生素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辅酶Q10(泛醌)的摄入以及适当补充硒元素可有效清除体内多余的体内“垃圾”,减少或避免细胞污染。

8.抑制多元醇途径的过度活化
由醛糖还原酶(AR)及山梨醇脱氢酶(SDH)共同构成多元醇通路,又称山梨醇通路。

在糖尿病的高葡萄糖血症状态下,葡萄糖酵解达极限,AR活性增加,通过多元醇通路的葡萄糖代谢量可达正常时的4倍,结果细胞合成大量的山梨醇和果糖。

由于山梨醇是一种极性很强的化合物,不能自由进出细胞,细胞内山梨醇的堆积,产生高渗,大量细胞外液渗入,造成了细胞水肿、破裂;山梨醇的堆积又损坏了细胞膜,使肌醇大量丢失。

另一方面葡萄糖和肌醇的立体构型相似,在高血糖时,葡萄糖与肌醇竞争,抑制神经对肌醇的摄取。

而肌醇是神经磷脂代谢的重要成分。

神经中肌醇含量下降,干扰了神经磷脂的代谢,降低了Na—K —ATP酶活性,继而造成了神经传导速度、轴突运输减慢等。

由此可见,抑制AR活性十分重要。

目前所用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主要有以下2种:(1)依帕司他片(是目前国内唯一上市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2)水飞蓟宾(经体外试验证明有较强的醛糖还原酶抑制作
用)。

9.纠正体内高凝状态
糖尿病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血小板聚集功能和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当合并微血管病变时,反映内皮细胞受损的第Ⅷ因子相关抗原明显增高,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则仅轻度升高。

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容易活化、粘附、聚集和释放介质。

由于血小板膜磷脂酶活化的增加,造成了血管内皮的损伤。

2型糖尿病患者还常常伴有内源性纤溶酶活性减弱,因此而促发血栓形成和大血管病变。

临床常用的抗糖尿病患者体内高凝状态的药物有:阿司匹林、华法令、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t—PA)、降纤酶(如蚓激酶,蝮蛇抗栓酶)、噻氯吡啶。

10.拮抗生长因子的过度表达
临床观察发现,生长激素(GH)水平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关系密切,如糖尿病患者垂体卒中后,GH水平下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好转。

研究表明,糖尿病伴有GH单独缺乏者罕见视网膜病变,动脉硬化也较少见。

而伴有视网膜病变者GH水平明显高于不伴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

这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细胞内能源底物缺乏,从而刺激GH 分泌增加。

GH分泌的增加,促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l(IGF-1)产生过多,进而使微小动脉基底膜糖化蛋白合成,并使之增厚,这是引起糖尿病患者早期肾脏肥大和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降低GH分泌水平,减少IGF-I的产生,有助于预防和减少血管病变的发生。

应用GH拮抗制剂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尚待临床证实,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和己酮可可碱等,可间接抑制组织中生长因子的表达。

以上所述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10个基本要素,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各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并发症危险因素和预警指标的监测、纠正不良生活方式、消除胰岛素抵抗作用以及阻断蛋白质的非酶糖化是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必须采取的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