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紫杉醇纳米制剂的研究进展
紫杉醇(PTX)在食管癌同期放化疗中的研究进展

紫杉醇(PTX)在食管癌同期放化疗中的研究进展邓家营【摘要】紫杉醇(paclitaxel,PTX)是食管癌化疗中最有活性的药物之一,因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良好的耐受性,被广泛与顺铂(cisplatin,DDP)、5氟尿嘧啶(fluorouracil,5 Fu)等联合应用.PTX还有一定的放射增敏作用,作为放射增敏剂之一常被用于同期放化疗.在临床上,PTX类药物有不同的制剂类型和用药方案,本文就其在食管癌放化疗中的研究进展,在不同方案中的作用以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期刊名称】《复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4(041)005【总页数】5页(P697-700,705)【关键词】食管肿瘤;同期放化疗;紫杉醇(PTX)【作者】邓家营【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上海200032;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1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
因其早期症状不明显,30%~40%的食管癌确诊时已属无法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
食管癌单纯放疗效果不佳,5年生存率约为20%,局部未控和复发可达60%~80%。
单纯的化疗又很少获得病理完全缓解,且缓解期较短。
所以临床上更多地应用同期放化疗来治疗局部区域性食管癌非手术的患者。
顺铂(cisplatin,DDP)联合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是经典化疗方案,但是该方案患者耐受性差且疗效不理想。
探索更加高效、低毒并有放射增敏作用的新化疗药物是进一步提高食管癌同期放化疗疗效的重要途径之一。
紫杉醇(paclitaxel,PTX)是一种二萜类生物碱,主要从红豆杉树皮中分离提取。
作为抗肿瘤药,PTX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一方面它可与β-微管蛋白结合并促进其聚合,诱导有丝分裂阻滞于G2/M期,从而使细胞出现分裂性死亡;另一方面,它还可以影响信号通路诱发细胞凋亡。
紫杉醇纳米制剂的研究进展

紫杉醇纳米制剂的研究进展
刘颖慧;李昆钊;代英辉;王东凯
【期刊名称】《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
【年(卷),期】2022(20)5
【摘要】目的综述紫杉醇纳米制剂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方法查阅近些年国内外关于紫杉醇纳米制剂研究的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归纳、整理和总结。
结果紫杉醇作为一线抗肿瘤药物,肿瘤杀伤力强,但水溶性差限制了其应用,为克服这一局限性,达到高效递送,已开发出多种纳米载体,提高了临床疗效,降低了毒副作用。
结论紫杉醇纳米制剂的开发有效地解决了其临床应用的难题,多种新型纳米载体的开发带来了巨大效益。
因此,开发出更高效、精准递送紫杉醇的纳米载体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及发展前景。
【总页数】19页(P180-198)
【作者】刘颖慧;李昆钊;代英辉;王东凯
【作者单位】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4
【相关文献】
1.紫杉醇纳米制剂研究进展
2.紫杉醇纳米制剂研究进展
3.紫杉醇纳米制剂的研究进展
4.紫杉醇纳米制剂的研究进展
5.紫杉醇纳米制剂在肿瘤免疫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紫杉醇新剂型研究进展

2019年12月第26卷第24期·综述·本文所研究的紫杉醇主要是从短叶红豆杉树皮中提取的具有较高抗癌活性的二萜类化合物。
紫杉醇是一种新型抗微管药物,对多种恶性肿瘤具有明显抗癌活性,包括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胃癌及头颈部肿瘤等恶性肿瘤[1-3],疗效肯定。
但其水溶性差,在水中溶解度<0.03g/L,因此需要在紫杉醇注射剂中加入聚氧乙烯蓖麻油及适量的无水乙醇作为增溶剂。
聚氧乙烯蓖麻油在体内降解会释放组胺导致急性超敏反应,发生概率超过40%,使得紫杉醇因严重过敏反应在临床得不到有效推广。
此外,紫杉醇作为细胞毒类药物在临床使用时,会导致严重的毒性和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神经毒性、骨髓抑制、心血管毒性、肝脏毒性和脱发等。
因此,改善紫杉醇的水溶性,增加其靶向性,减轻不良反应,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回顾和展望了紫杉醇新剂型的开发和应用,为临床合理使用紫杉醇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1 紫杉醇的药理作用作为一种新型抗微管类药物,紫杉醇能特异性地结合到小管的β位上,导致微管聚合成团块和束状,通过防止多聚化过程使微管稳定化而抑制微管网的正常重组。
纺锤体亦失去正常功能,使细胞增殖周期停止在G2/M阶段,从而最大程度限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在体内免疫调节方面,紫杉醇尚具有重要作用,在低剂量时对肿瘤微环境中的T 细胞、自然杀伤性细胞、树突状细胞等有调控作用[4]。
2 国内已上市紫杉醇剂型自1992年紫杉醇注射液用于临床后,为增加紫杉醇的溶解度和靶向性,降低药物的毒性反应,在紫杉醇注射液的基础上,紫杉醇酯质体及白蛋白结合紫杉醇相继在国内上市销售。
3种紫杉醇剂型在临床使用上的差异性见表1。
作者单位:310006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通信作者:郭年凤,Email:51832458@ 且复杂的紫杉烷环,环上有很多疏水的取代基,导致它成为高脂溶性化合物,几乎不溶于水。
为解决紫杉醇溶解性的问题,在其辅料中加入了聚氧乙烯蓖麻油和无水乙醇(1∶1,V/V)作为增溶剂,改善其溶解性。
紫杉醇新剂型及研究进展

2972009 Vol.30 No.5自1992年紫杉醇批准上市以来,其已在40多个国家获准上市,是近15~20年来肿瘤化疗领域的最重要发现之一。
作为晚期卵巢癌的二线治疗药物,以及在乳腺癌、肺癌、白血病、胃肠癌及介入治疗后的血管再狭窄等治疗中显示令人鼓舞的疗效。
紫杉醇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但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故临床使用时需在注射剂中加入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蓖麻油(Cremophor EL )以提高紫杉醇在水中的溶解度。
但是Cremophor EL 在体内降解时释放组胺,可导致严重的过敏反应;还可在血液中形成微小颗粒,包裹紫杉醇分子,从而影响药物分子向组织间扩散,影响抗肿瘤效应[1]。
有研究[2]紫杉醇新剂型及研究进展何 伍1,刘 洋2(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北京 100038;2. 武警总医院药剂科,北京 100039)摘要:紫杉醇新剂型较好地解决了紫杉醇水溶性差和辅助溶剂聚氧乙烯蓖麻油(Cremophor EL )的毒性问题,临床使用均不需抗过敏预处理,并在药代、药效及毒性反应方面显示了不同的优势,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本文综述近年来研发的紫杉醇新剂型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关键词:紫杉醇;进展;剂型中图分类号:R97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9188(2009)05-0297-04收稿日期:2008-12-25;修回日期:2009-02-26作者简介:何 伍,副主任药师,主要从事化学药物药学审评。
Progress of clinical research and new formulations of paclitaxelHE Wu 1, LIU Yang 2(1. Center for Drug Evaluation, Stat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P .R.C., Beijing 100038;2. Department of Pharmacy, General Hospital of the People's Armed Police, Beijing 100039)Abstract: The results of preliminary study show that these formulations can increase the solubility of paclitaxed in water or decrease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Cremophor EL. These formulations can avoid anti-allergy pretreatment in clinic and improve the advantage in pharmacokinetic, pharmacodynamics or toxicity. These formulations give a good perspective in clinical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development of some new formulation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aclitaxel in recent years.Key Words: paclitaxel; progress; formulations发现,Cremophor EL 可溶解PVC 输液器中的二乙烯己基邻苯二甲酸盐,引起严重的毒性反应,从而影响传统紫杉类药物的安全应用。
紫杉醇载体的研究进展

紫杉醇载体的研究进展(20150932140 张焕乐)摘要:紫杉醇作为一种抗肿瘤的化疗药物,在卵巢癌、乳腺癌等方面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但其水溶性差,毒副作用大,临床使用受到限制。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总结了一些紫杉醇脂质纳米粒、脂质体、微球、自微乳、胶束、凝胶等载体的新剂型,这些新剂型的研究为今后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紫杉醇脂质纳米粒脂质体微球紫杉醇(paclitaxel,PTX)是红豆杉属植物中提取的一种具有抗癌活性的二萜类化合物。
能抑制微管蛋白解聚,保持其稳定,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最终达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目的。
基于紫杉醇对离体培养的鼠肿瘤细胞有很高的活性,人们开始将紫杉醇应用于抗肿瘤治疗的研究,并于1992年获得批准上市。
目前,紫杉醇对卵巢癌、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癌症以及难治愈的前列腺癌等的都有良好的治疗作用[1,2]。
紫杉醇药代动力学非线性,在整个6h或24h滴注过程中血药浓度增加,输液一旦停止,血药浓度即开始下降;紫杉醇会出现严重的急性过敏反应,少量病人出现明显的心血管不良反应,包括心肌梗塞、房颤、轻度充血性心衰、室性和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律不齐等,此外几乎所有病人全部脱发,1.4%-30%的病人发生3或4级粘膜炎,最主要的是轻度恶心、呕吐和局部静脉炎(4%-64%)。
年龄、以往的治疗或接受紫杉醇的总累积剂量似乎对该药的耐受性无影响[3]。
随着近年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发展,人们通过将紫杉醇依附于脂质纳米粒、脂质体、微球、自微乳、胶束、凝胶、水溶性前体药物、混悬剂、纳米晶等载体制备成新的剂型,研究紫杉醇在体内代谢的情况,取得良好效果。
现就依据近几年的文献报道,将部分紫衫醇载体的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1.紫衫醇脂质纳米粒纳米粒是一种粒径在10 ~1000 nm 的固态胶体颗粒,包括纳米囊、纳米球、纳米脂质体、纳米胶束、纳米乳、纳米凝胶等多种类型。
具有物理稳定性好、粒径小、被动靶向等诸多优点,可改变药物在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增加药物在靶器官的分布,利于药物吸收和提高生物利用度,从而提高疗效、减轻毒副作用。
紫杉醇纳米递药系统研究进展

第33卷第2期2020年4月华夏医学Acta Medicinae SinicaVol.33No.2Apr.2020DOI:10.19296/j.cnki.1008-2409.2020-02-050紫杉醇纳米递药系统研究进展①贵刚,徐勤②(桂林医学院药学院,广西桂林541199)摘要:由于紫杉醇水溶性差,口服生物利用度低,传统静脉注射给药易导致严重的过敏、嗜中性白血球减少等不良反应。
尽管新一代的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Abraxane )仍然被频繁使用,但静脉注射非常昂贵。
笔者就紫杉醇纳米递药系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紫杉醇;纳米递药系统;纳米制剂中图分类号:R93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409(2020)02-0175-05Research progress of paclitaxel nanometer drug delivery systems①/GUI Gang,XU Qin②∥College of Pharmacy,Guilin Medical University,Guilin541001,ChinaAbstract:Due to poor solubility and low oral bioavailability of paclitaxel(PTX),traditional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can easily cause serious allergies,neutropenia and other adverse reactions.Although a new generation of albumin-bound paclitaxel(Abraxane )is still frequently used,intravenous injection is very expensive.The author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aclitaxel nanometer drug delivery system in this paper.Key words:paclitaxel;nanometer drug delivery systems紫杉醇(PTX)作为治疗多种形式晚期和难治性癌症有用且有效的抗肿瘤药之一[1]。
紫杉醇纳米粒的研究进展

紫杉醇纳米粒的研究进展研究背景紫杉醇是一种来自紫杉树的天然化合物,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和增殖。
然而,由于其水溶性差和药效不稳定,导致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为了提高紫杉醇的药效并减少不良反应,研究人员开始将紫杉醇纳米化,将其包裹在纳米粒中,使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纳米粒的制备方法现有的制备纳米粒的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包括溶剂沉淀法和醇化沉淀法。
其中,溶剂沉淀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控制PH值、温度、离子强度等条件来控制纳米粒的大小和形状。
但是,这种方法很容易产生不均匀的纳米粒分布,并且有毒副产物影响药物的安全性。
物理方法:包括超声波法、微流控法、膜分离法等。
这些方法虽然能够制备出较为均匀的纳米粒,但是操作复杂,成本较高。
纳米粒的性质和优点制备出的纳米粒具有以下性质和优点:1.粒径小:通常在10-200 nm之间,有利于穿透生物组织并提高药效。
2.稳定性高:由于纳米粒中紫杉醇的封装,使其更加稳定,减少药物分解的可能性。
3.控制性好:通过改变纳米粒的大小和形状,能够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和方向性。
4.减少不良反应:纳米粒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靶向性,能够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纳米粒的应用前景纳米粒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肿瘤的药物载体。
目前,已经有多种紫杉醇纳米粒被成功制备,并在临床研究中得到应用。
例如,巨大的生物医药公司拜耳推出的纳米粒产品Abraxane,是将紫杉醇封装在蛋白质纳米粒中得到的,该产品已经成功上市并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治疗。
此外,研究人员还在探索将纳米粒用于靶向控制药物的释放。
通过改变纳米粒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实现在特定的生物条件下释放药物,从而进一步提高药效。
总结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粒作为一种重要的药物载体,正在成为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
紫杉醇纳米粒的研究和开发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未来有望在临床上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紫杉醇制剂研究进展

紫杉醇制剂研究进展梅弗卜,孙洪范,宋存先“(1.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天津300192;2.天津市生物医学材料重点实验室,天津300192)摘要:目的综述了近五年来紫杉醇的新剂型如乳剂、胶束、包合物、脂质体、纳米粒、凝胶、植入剂和药物释放支架等,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方法查阅国内外资料并进行分析和综述。
结果由于紫杉醇脂溶性强,临床上传统应用的注射剂采用CrernophorEL作为溶媒,但其毒性大,过敏反应发生率高,为此,研究高效低毒性药物新剂型是近年来紫杉醇新药研究的热点。
紫杉醇药物释放支架(TAxuSlM)和白蛋白纳米粒注射液(Ab朔xane喇)相继被FDA批准上市,即是紫杉醇制剂研究的成功例证。
结论紫杉醇未来制剂的研究发重点将集中在紫杉醇局部或靶向缓控释制剂,紫杉醇I:/服给药也将获得突破。
关键词:紫杉醇;制剂;溶解度;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979.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2494(2006)18—1366—05紫杉醇(paclitaxel)是从红豆杉科红豆杉属(Taxus)植物的树皮中提取得到的二萜类化合物。
它是一种新型的微管稳定剂,具有独特抗癌活性,被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认为是近15~20年来肿瘤化疗的最重要的进展。
作为晚期卵巢癌的二线治疗药,至今已在40多个国家获准上市,并在乳腺癌、肺癌、白血病、胃肠道癌及介入治疗后的血管再狭窄等治疗上显示了令人鼓舞的疗效。
紫杉醇由于资源匮乏和水溶性低的问题而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
笔者主要综述了各种新剂型和制剂技术,来解决lI缶床应用中出现的水溶性低和不良反应等各种问题。
1药理作用紫杉醇主要药理作用是微管动力学稳定作用,能与细胞内微管网直接结合,作用位点为口一亚基N端第31个氨基酸。
其高浓度及低浓度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和增生的作用机制并不完全相同,在高浓度(血清浓度O.45p.mol・L。
1)下增加微管二聚体的数量和聚合速度,促进微管束的形成;在低浓度(<10nmol・L‘1)下抑制胞质微管的解聚,增加其动力学稳定性L1J。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平均每年死于恶性肿瘤者达690万人,新发病例870万例,且数字还在逐年增加。
国内情况也基本如此,近20年恶性肿瘤在死因中的构成比已由12.6%升至17.9%。
因此,各国政府、研究机构及制药公司长期以来一直对肿瘤研究和抗肿瘤药物予以高度重视[1]。
紫杉醇(paclitaxel )是WANI 等[2]1971年从短叶红豆杉(taxus drevifolia )的树皮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天然抗肿瘤药物,广泛用于卵巢癌、乳腺癌、肺癌等多种肿瘤的治疗,但紫杉醇水溶性极低,口服几乎不吸收。
临床应用的主要是紫杉醇注射液。
概况目前,紫杉醇有3种制剂应用于临床。
一种是聚氧乙烯蓖麻油-无水乙醇(1∶1)的静脉注射液,该注射液可增加紫杉醇溶解度。
聚氧乙烯蓖麻油已被证明会导致严重的过敏反应、神经毒性、肾毒性和低血压等。
此外,聚氧乙烯蓖麻油还可在血液中形成微小颗粒包裹紫杉醇分子,影响药物分子向组织间扩散,降低抗肿瘤效果[3]。
另一种紫杉醇制剂Abraxane ,是紫杉醇纳米-清蛋白[收稿日期]2009-12-25[接受日期]2010-04-12[作者简介]雷景邦(1985—),男,江西南昌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新药的研制与开发工作。
E-mail :lei_jingbang@163.com [通讯作者]刘旭海。
E-mail :lxh007jz@sina.com[文章编号]1007-7669(2010)06-0406-04注射用紫杉醇纳米制剂的研究进展雷景邦1,刘旭海2,万瑾瑾1,叶民珠1,邹富有1(1.江西中医学院,江西南昌330004;2.江西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南昌330096)[关键词]紫杉醇;抗肿瘤药;纳米制剂[摘要]紫杉醇广泛用于卵巢癌、乳腺癌、肺癌等多种肿瘤的治疗。
传统的紫杉醇制剂生物利用度低,临床应用有限。
纳米给药系统是现代药物制剂的研究热点,近年来临床上陆续开发了紫杉醇的纳米新剂型。
纳米乳、纳米粒、胶束等也正在实验研究之中。
本文就紫杉醇纳米制剂的开发和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中图分类号]R979.1[文献标志码]AAdvances of nanoparticle formulation for injectable paclitaxelLEI Jing-bang 1,LIU Xu-hai 2,WAN Jin-jin 1,YE Min-zhu 1,ZOU Fu-you 1(1.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chang JIANGXI 330004,China ;2.JiangxiJiangzhong Pharmaceutical Co.,Ltd.,Nanchang JIANGXI 330096,China)[KEY WORDS ]paclitaxel ;antineoplastic agents ;nanoparticle[ABSTRACT ]Paclitaxel is widely used in ovarian cancer ,breast cancer ,lung cancer and other tumortreatment.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is highly effective drug in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is limited because of its poor bioavailability.Nanoparticle drug delivery system research is the focus of modern pharmaceutical formulation.A variety of nanoparticle formulations such as nano-emulsion ,nanoparticles ,micellars ,etc .are also in research.This paper reviews the latest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novel paclitaxel nanoparticle formulations.混悬液[4,5]。
清蛋白是人体中最常见蛋白,是疏水性营养物、维生素、甾体激素和其他众多物质的天然载体,易将相关分子释放到目标细胞处。
清蛋白还可通过激活血管上的清蛋白受体而调控化合物透过血管壁向组织释放。
美国生物科学公司的专有NAB技术是创造性的释药方法,它采用一种能够保留完全生物学性质的新的制备过程获取纳米状态(130nm大小)的清蛋白,然后使之与不溶水的化合物(如紫杉醇等药物)结合,其中Abraxane是这类新药中获得批准的第一个产品。
然而,与传统的紫杉醇制剂相比,Abraxane具有骨髓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型,其神经毒性作用也较强[6,7]。
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力扑素)于2004年在我国上市,该制剂利用卵磷脂等将紫杉醇进行包裹,去除了原来的溶媒,具有改善药物的溶解性、延长药物的半衰期、提高药物靶向性和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等优点[8]。
由于紫杉类药物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且口服生物利用度较小,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为了提高紫杉醇的疗效,减轻不良反应,国内外对其剂型和给药方式进行了广泛研究。
纳米给药系统(nanoparticle drug delivery system,nDDS)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由于纳米粒体积小,能有效防止被人体网状内皮系统巨噬细胞吞噬,小于500nm的纳米粒可以在胃肠道具有淋巴结构的上皮小囊中积累,并以完整结构通过淋巴结集中的M细胞,将药物释放到体内循环中。
纳米制剂在人体有关脏器中的分布呈现明显的被动靶向特点,主要存在于肝、脾、肺、淋巴结及少量骨髓中,纳米颗粒的被动靶向可使所输送的药物集中于肿瘤细胞中。
目前纳米制剂主要制成微乳、脂质体、纳米粒、胶束系统、共轭聚合物、环糊精等。
微乳微乳是一种热力学稳定的、含有大量由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通常是中短链的醇)稳定化的油包水(或水包油)纳米溶胶分散系统。
微乳法是实验室制备纳米材料的一种常用方法。
陈永法等[9]制备的紫杉醇冻干纳米乳,冻干前紫杉醇纳米乳呈圆球形,粒径为(32.5±6.9)nm,冻干后的纳米乳在0.9%NaCl溶液中再分散后仍呈圆球形,粒径在28nm左右。
紫杉醇冻干纳米乳60℃加速实验结果表明,10d后制剂外观和重分散性能良好,含量为标示量的98.36%,有关物质为0.81%。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紫杉醇纳米乳注射液制备成冻干制剂后大大提高了药物的化学稳定性。
与亚微乳相比,纳米乳在血浆中的浓度更高,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摄取的更少,更有利于药物的靶向性;与脂质体等其他DDS相比,纳米乳更稳定,制备更易工业化。
纳米乳在作为难溶性药物载体靶向药物传递系统等领域的应用中展现了诱人的前景。
脂质体脂质体因为具有磷脂双分子层类似细胞膜的结构而倍受关注,然而由于包封率低、材料价格贵、稳定性差、药物泄漏和冷冻干燥工艺的不成熟,其品种发展受到限制。
张子豫等[10]采用薄膜分散法以紫杉醇、大豆卵磷脂、胆固醇、二硬脂酸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共聚物(DSPE-PEG2000)为材质制备了紫杉醇长循环脂质体,粒径范围控制在(106.5±1.7)nm,包封率为(87.5±2.5)%。
紫杉醇在卵磷脂中的包封率较高,为了增加脂质体的稳定性,在制备脂质体时加入了负电荷磷脂DSPG。
DSPE-PEG2000用于对脂质体的表面进行修饰,以延长脂质体在体内的循环时间。
纳米粒纳米粒目前多采用生物可降解的共聚物作为制备材料,TRICKLER等[11]通过溶剂挥发法得到溶于复合型乳剂壳聚糖/单油酸甘油酯(GMO)的纳米粒,具有自乳化性质的GMO可形成一个疏水内核,为提高紫杉醇的溶解度及为壳聚糖聚集反应提供基础,使新制剂中紫杉醇的包封率和载药量接近100%。
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的微观结构,由GMO组成的疏水性内核外面有一层亲水的表层,粒子的表面光滑、无孔,在水环境下极易形成一个纳米级别的凝胶系统。
这证明,由壳聚糖/GMO制成的纳米制剂在低压冻干和水溶液中再悬浮过程中形状和大小不会发生变化。
在以吐温-80为释放介质的体外释放中,药物释放累积量均超过预期的时间间隔,在实验过程中紫杉醇表现出初期突释后缓释的特性。
和紫杉醇溶液相比,壳聚糖/GMO紫杉醇纳米制剂释放的紫杉醇在4h 内杀死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明显增加,在48、72和96h时的IC50分别降低了65000%、50000%和10000%。
上述数据显示,生物黏附和持久释放增加了药物在体内的释放时间,增加了紫杉醇化疗效果。
这种新型纳米制剂显示了黏膜黏附剂的特性,细胞吸收增加了4倍,IC50降低了100000%。
这些优势使低剂量的紫杉醇就能达到治疗效果,从而减少不良反应。
胶束系统胶束系统由两亲嵌段共聚物制备,其亲水和疏水链段具有溶解性差异,在水溶液中可以自组装形成具有独特“核-壳”结构的胶束,其中疏水的链段聚集成核增加脂性药物溶解度,亲水链段成壳对胶束起到稳定和保护的作用。
与其他给药系统相比,聚合物胶束给药系统具有很多优势,如:聚合物胶束小粒径及其亲水性的外壳使得载药胶束可以躲避人体网状内皮系统的识别,实现在人体血液中的长循环[12];肿瘤组织血管内皮具有高渗透性和高滞留性,聚合物胶束的小粒径有利于其在肿瘤组织的累积,具有被动靶向作用[13,14]。
SHEIKH等[15]利用聚ε-己内酯(PCL)移植入聚乙烯醇(PVA)形成(PCL-g-PVA)共聚物,PCL-g-PVA纳米粒可同时用于亲水和疏水药物的载体,如紫杉醇和多柔比星(doxorubicin)。
空白纳米粒的直径约为361nm,在填充紫杉醇时,直径增加到457nm,在填充多柔比星时直径增加到981nm。
纳米粒的表面电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ζ电势差在给药系统的载体选择中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值,纳米粒有-218mV的高ζ电势差,可以获得较稳定的胶体,填充了紫杉醇和多柔比星的纳米粒的ζ电势差分别为-183mV和-147mV。
在纳米药物体外释放过程中,经过前期的突释之后,紫杉醇的缓释时间长达20d,缓释的原因是PCL-g-PVA共聚物上的自由羟基可以水化形成孔,使缓释时间增长;多柔比星在经过前期24h的释放后,缓释时间也长达15d。
而在只使用单一制剂的情况下,2种药物的释放时间在1~2h。
紫杉醇与多柔比星联合应用,使癌细胞分裂受阻,停滞在G2期和M期,同时发挥多柔比星阻断(或抑制)DNA复制和RNA转录作用,导致细胞增殖停滞,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