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申硕(同等学力)临床医学学科综合消化与吸收-试卷4

合集下载

【精品医学】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临床医学-消化与吸收(二)

【精品医学】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临床医学-消化与吸收(二)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抑制胃酸分泌的因素有:胃酸、生长抑素、前列腺素、肠抑胃素、上皮生长因子。刺激胃酸分泌的因素 有:乙酰胆碱、促胃液素、组胺、低血糖、咖啡因、酒精、Ca2+。 22.下列哪项不属于胃酸的生理作用 A.分解食物中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 B.使食物中蛋白质变性易于分解 C.杀死进入胃内的细菌 D.促进维生素 B12 的吸收
精 品 医 学 试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临床医学-消化与吸收(二)
(总分:33.50,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A 型题(总题数:22,分数:22.00)
1.下列哪一项不是促胃液素的生理作用 促进壁细胞分泌大量 HCl B.促进胃腺黏液细胞分泌大量黏液 C.促进胃运动 D.促进胃肠黏膜上皮细胞生长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胰液分泌量头期约占 20%,胃期占 5%~10%,肠期约占 70%。胰液的分泌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但以体液 调节为主。 5.下列关于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兴奋性比骨骼肌高 B.伸展性小 C.收缩缓慢 D.对化学刺激不敏感
(分数:1.00) A. B. C. √ D.
二、B 型题(总题数:3,分数:4.50)
A.水和碳酸氢盐含量少、胰酶含量多 B.水和胰酶含量多、碳酸氢盐含量少 C.水和碳酸氢盐含量多、胰酶含量少 D.水和胰酶含量少、碳酸氢盐含量多
(分数:1.50) (1).促胰液素引起胰液分泌的特点为(分数:0.50)
A. B. C. √ D. 解析: (2).缩胆囊素引起胰液分泌的特点为(分数:0.50) A. √ B. C. D. 解析: (3).迷走神经兴奋引起胰液分泌的特点为(分数:0.50) A. √ B. C. D. 解析: A.促胃液素 B.缩胆囊素 C.促胰液素 D.促胃动素

【精品医学】在职申硕(同等学力)临床医学学科综合消化与吸收-试卷5

【精品医学】在职申硕(同等学力)临床医学学科综合消化与吸收-试卷5
16.下列关于胃蠕动的叙述,正确的包括 (分数:2.00)
A.蠕动从胃底开始 B.每分钟约发生 3 次 √ C.每次蠕动约需 1 分钟到达幽门 √ D.不受体液因素的影响 解析:解析:胃蠕动从胃的中部开始,有节律地向幽门方向推进。胃蠕动受胃平滑肌的慢波控制,也受神经和 体液因素的影响。迷走神经兴奋、促胃液素和促胃动素可增强胃的蠕动收缩;交感神经兴奋、促胰液素、生长 抑素和抑胃肽的作用则相反。 17.缩胆囊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有 (分数:2.00) A.促进胰液分泌 √ B.促进胃排空 C.促进小肠运动 √ D.促进结肠运动 √ 解析:解析:缩胆囊素由十二指肠 I 细胞分泌,能刺激胰液分泌和胆囊收缩,增强小肠和结肠运动,抑制胃排 空,促进胰腺外分泌部的生长。 18.小肠作为吸收的主要部位是由于 (分数:2.00) A.小肠吸收面积大 √ B.食物在小肠停留时间长 √ C.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乳糜管 √ D.食物已被消化为可吸收的物质 √ 解析:
A.每日分泌量约 2L B.渗透压与血浆相等 √ C.胰液中含肠激酶 D.Na + 和 K + 浓度会随分泌速率而变化
解析:解析:胰液每日分泌约 1.5L,渗透压与血浆相等。胰液的成分包括水、无机盐和有机物。肠激酶存在
于肠液中,可激活胰液中的胰蛋白酶原活化为胰蛋白酶。Na
+
、K
+
、Cl

和 HCO
- 3
解析:解析:抑制胃酸分泌的因素有:胃酸、生长抑素、前列腺素、肠抑胃素、上皮生长因子。刺激胃酸分泌 的因素有:乙酰胆碱、促胃液素、组胺、低血糖、咖啡因、酒精、Ca 2+ 。
6.胃特有的运动形式是 (分数:2.00)
A.分节运动 B.蠕动
C.逆蠕动

【精品医学】在职申硕(同等学力)临床医学学科综合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试卷9

【精品医学】在职申硕(同等学力)临床医学学科综合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试卷9
A.大便隐血检查 B.胃液分析 C.胃肠 X 线钡餐检查 D.胃镜及活组织检查 √ 解析: (2).最有可能的诊断为(分数:2.00) A.浅表性胃炎 B.慢性萎缩性胃炎 √ C.早期胃癌 D.消化性溃疡 解析:解析:早期胃癌一般无临床症状,另外患者有很长的病史,所以“最可能”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而不是 早期胃癌,因此最有助于诊断的辅助检查方法是胃镜及活组织检查。 (3).今后随访患者的最主要措施为(分数:2.00) A.复查大便隐血试验 B.胃肠钡餐检查 C.胃镜检查 √ D.胃液分析 解析:解析:由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癌前疾病,因此需要随访,随访患者最主要措施是胃镜检查。 男性,30 岁,患十二指肠溃疡 4 年,突发上腹剧痛 5 小肘,继而全腹痛、大汗。查体:全腹压痛、反跳痛。(分 数:4.00) (1).考虑该患者有溃疡病穿孔的可能,下列哪项体征最有助于溃疡穿孔的诊断(分数:2.00) A.腹式呼吸消失 B.腹肌紧张 C.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 D.肝浊音界消失 √ 解析:解析:溃疡病穿孔的患者可产生膈下游离气体,故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是所有选项中最有助于诊断的体 征。 (2).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在哪一部位多见(分数:2.00) A.前壁 √ B.后壁 C.上壁 D.下壁 解析:解析: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以前壁最多见。
三、 A1 型题(总题数:8,分数:16.00)
4.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分数:2.00)
A.我国人群中的感染率为 40%~70% B.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与慢性多灶萎缩性胃炎的患病率正相关 √ C.人是唯一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是口-口或粪-口感染 D.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几乎都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 解析:解析: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患病率与该人群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是平行的。但由幽门 螺杆菌感染发展而来的慢性多灶性胃炎的患病率并不一定与人群中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正相关(B 错),两者之 间的关系具有很大的地区差异。其他各项均正确。 5.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和慢性胃炎的确诊手段是 (分数:2.00) A.胃镜检查 √ B.幽门螺杆菌检测 C.胃液分析 D.血清促胃液素测定 解析:解析:急性胃炎常由急性应激、化学性损伤、急性细菌感染等原因所致,常无胃液分泌、血清促胃液素 及自身免疫机制的变化,只有通过急诊胃镜才能确诊。慢性胃炎中 80%~95%有幽门螺杆菌分数:2.00)

在职申硕(同等学力)临床医学学科综练习试卷3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在职申硕(同等学力)临床医学学科综练习试卷3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在职申硕(同等学力)临床医学学科综练习试卷3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X型题 2. A1型题 3. B1型题 4. C型题1.关于消化性溃疡,下列哪些说法不正确A.GU多在胃角和胃小弯B.DU多在球部,后壁多见C.GU多发生在胃窦和胃体交界处的胃体腺区一侧D.老年患者GU的部位多较高正确答案:B,C 涉及知识点: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2.腹泻和便秘交替可见于A.大肠癌B.肠结核C.肠易激综合征D.结核性腹膜炎正确答案:A,B,C,D解析:腹泻和便秘交替是病变引起的胃肠道功能紊乱的表现之一,选项A、B、C、D都可表现为腹泻和便秘交替。

知识模块: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3.患者低热、腹部触及包块可能是A.溃疡型肠结核B.溃疡性结肠炎C.克罗恩病D.结核性腹膜炎正确答案:A,C,D解析: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可有低热,因为其病变一般只累及黏膜和黏膜下层,所以无腹部肿块。

知识模块: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4.肝硬化患者发生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时,应考虑哪些原因A.消化性溃疡B.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C.急性胃黏膜糜烂D.慢性浅表性胃炎正确答案:A,B,C解析:肝硬化的最常见并发症为上消化道出血,出血病因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外,部分为并发急性胃黏膜糜烂或消化性渍疡。

知识模块: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5.下述关于肝性脑病的叙述,哪些是错误的A.肝硬化发生肝性脑病者可达70%B.治疗时可静脉输注芳香族氨基酸C.上消化道出血是门体分流性脑病的常见诱因D.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因有侧支循环,较易发生肝性脑病正确答案:B,D解析:大部分肝性脑病是由各型肝硬化引起的,其中以病毒性肝硬化最多见。

肝硬化发生肝性脑病(HE)的概率可达70%。

也可由改善肝门静脉高压的门体分流手术引起。

门体分流性脑病常由上消化道出血、大量排钾利尿、放腹水、高蛋白饮食、催眠镇静药、麻醉药、便秘、尿毒症、外科手术、感染等诱发。

但是,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虽有侧支循环,但由于肝功能较好,很少发生HE。

在职申硕(同等学力)临床医学学科综合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模拟试

在职申硕(同等学力)临床医学学科综合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模拟试

在职申硕(同等学力)临床医学学科综合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B1型题 2. C型题 3. A1型题 4. X型题A.组织学检查B.快速尿素酶试验C.幽门螺杆菌培养D.14C尿素呼气试验1.幽门螺杆菌侵入性检查的首选方法是A.B.C.D.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2.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根治治疗后复查的首选方法是A.B.C.D.正确答案:D解析:①侵入性检查方法是指必须通过胃镜取胃黏膜活组织进行检测,包括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学检查和幽门螺杆菌培养等。

其中快速尿素酶试验是侵入性检查的首选方法,操作简便、费用低廉。

组织学检查可直接观察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培养技术要求高,目前仅用于科研。

②非侵入性检查不需要胃镜就能进行,包括14C尿素呼气试验、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及血清学检查(定性检测抗幽门螺杆菌IgG抗体)。

其中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敏感性及特异性高且无须胃镜,因此临床上常作为根除治疗后复查的首选方法。

知识模块: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A.消化性溃疡并出血B.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C.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D.胃癌并出血3.男,66岁,剑突下隐痛6个月,加重1周,无规律性,伴进行性食欲减退、消瘦。

排成形黑便1~2次/日,粪便隐血试验(+)。

最可能的诊断为A.B.C.D.正确答案:D解析:患者上腹痛无规律性,伴食欲减退、消瘦、消化道出血,首先要排除胃癌的可能。

知识模块: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4.女,35岁,反复上腹胀痛2年,再发2周,多于冬春季发作,有空腹痛及夜间痛,进食可减轻,近日排成形黑便1~2次/日,粪便隐血试验(+)。

最可能诊断是A.B.C.D.正确答案:A解析:患者上腹痛有季节性、规律性,病程较长,消化道出血考虑为消化性溃疡引起。

知识模块: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A.呕血B.脾大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5.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A.B.C.D.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6.胃溃疡大出血A.B.C.D.正确答案:A解析: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和胃溃疡是上消化道大出血常见的两大病因,因其出血部位是胃,因此,均可以有呕血;作为基础病的门静脉高压症可以引起充血性脾大,而胃溃疡则无。

在职申硕(同等学力)临床医学学科综练习试卷2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在职申硕(同等学力)临床医学学科综练习试卷2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在职申硕(同等学力)临床医学学科综练习试卷2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C型题 4. X型题1.下列关于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兴奋性比骨骼肌高B.伸展性小C.收缩缓慢D.对化学刺激不敏感正确答案:C解析:与骨骼肌、心肌相比,消化道平滑肌的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但伸展性大,且经常保持微弱的持续收缩状态。

消化道平滑肌对电刺激不敏感,而对化学、温度及机械牵张刺激很敏感;其自动节律的频率慢且不稳定。

知识模块:消化与吸收2.下列关于肠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指消化道壁内的神经丛B.能独立行使其功能C.不受外来神经的调节D.含有大量的神经纤维和神经元正确答案:C解析:虽然肠神经系统能独立行使其功能,但外来神经(即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可进一步加强或减弱其活动。

知识模块:消化与吸收3.下列哪一项不是促胃液素的生理作用A.促进壁细胞分泌大量HClB.促进胃腺黏液细胞分泌大量黏液C.促进胃运动D.促进胃肠黏膜上皮细胞生长正确答案:B解析:刺激胃腺黏液细胞分泌黏液的因素包括迷走神经兴奋、ACh和食物的化学或机械刺激。

知识模块:消化与吸收4.关于促胰液素的生理作用,下列哪项错误A.收缩幽门括约肌B.促进小肠液分泌C.促进胆汁HCO3-分泌D.促进胃酸分泌正确答案:D解析:胃酸可刺激促胰液素的分泌,但促胰液素是抑制胃酸分泌和胃肠运动的。

D错,其他各项均正确。

知识模块:消化与吸收5.关于唾液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唾液是等渗液体B.唾液中含溶菌酶和免疫球蛋白C.唾液成分约90%是水D.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为8.0正确答案:B解析:唾液的成分99%是水,其余为无机物、有机物和一些气体分子。

当唾液通过导管时,由于导管重吸收Na+、Cl-,并分泌K+、HCO3-,而水相对不通透,因此唾液为低渗液。

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为7.0。

唾液中含有溶菌酶、IgA、乳铁蛋白等。

【精品医学】在职申硕(同等学力)临床医学学科综合消化系统疾病-试卷3

【精品医学】在职申硕(同等学力)临床医学学科综合消化系统疾病-试卷3
精 品 医 学 试

在职申硕(同等学力)临床医学学科综合消化系统疾病-试卷 3
(总分:46.00,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 A1 型题(总题数:13,分数:26.00)
1.肠上皮化生常见于 (分数:2.00)
A.疣状胃炎 B.慢性肥厚性胃炎 C.慢性萎缩性胃炎 √ D.慢性浅表性胃炎 解析:解析:肠上皮化生是指病变区胃黏膜上皮被肠型上皮取代的现象。慢性萎缩性胃炎可出现腺上皮化生, 包括肠上皮化生和假幽门腺化生,以前者常见。 2.下列哪项符合 B 型胃炎 (分数:2.00) A.比 A 型胃炎少见 B.多见于胃体部 C.常伴恶性贫血 D.胃镜检查提示黏膜下血管透见 √ 解析:解析:B 型胃炎比 A 型胃炎多见。选项 B、C 为 A 型胃炎的特点。 3.慢性消化性溃疡最好发于 (分数:2.00) A.胃小弯近幽门部 B.十二指肠球部 √ C.胃与十二指肠复合 D.胃体部 解析:解析:慢性消化性溃疡或溃疡病,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两种。据统计,十二指肠溃疡占 70%,胃溃疡占 25%,两者并存的复合性溃疡占 5%。而十二指肠溃疡中又以球部溃疡居多。 4.下列哪一种阑尾炎最易引起阑尾穿孔 (分数:2.00) A.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 B.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 C.急性坏疽性阑尾炎 √ D.慢性阑尾炎 解析:解析: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因阑尾壁发生坏死 腐败故易穿孔。 5.关于肝细胞气球样变细胞,下列哪一项改变是错误的 (分数:2.00) A.细胞内水分增多
二、 B1 型题(总题数:2,分数:8.00)
A.门脉性肝硬化 B.胆汁性肝硬化 C.坏死后性肝硬化 D.血吸虫性肝硬化(分数:4.00) (1).结节大小相仿,假小叶大小不等见于(分数:2.00)
A. √ B. C. D. 解析: (2).结节大小不等,假小叶大小不等见于(分数:2.00) A. B. C. √ D.

在职申硕(同等学力)临床医学学科综合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模拟试

在职申硕(同等学力)临床医学学科综合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模拟试

在职申硕(同等学力)临床医学学科综合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X型题 2. B1型题 3. A1型题 4. C型题1.正常生理情况下,胃十二指肠黏膜的防御和修复机制包括A.表皮生长因子B.上皮细胞自我更新C.胃黏膜丰富的血流D.上皮前黏液和碳酸氢盐正确答案:A,B,C,D解析:胃十二指肠黏膜具有一系列防御和修复机制:①上皮前的黏液和碳酸氢盐:最表面的黏液层是一道对胃蛋白酶弥散的物理屏障,而处于黏液层与上皮细胞之间的碳酸氢盐层则是保持胃液与中性黏膜间高pH梯度的缓冲层;②上皮细胞的自我更新;③表皮生长因子具有细胞保护和促进上皮再生的作用;④胃黏膜的血流丰富。

知识模块: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2.腹泻时里急后重可见于A.肠结核B.克罗恩病C.结核性腹膜炎D.溃疡性结肠炎正确答案:B,D解析:里急后重是直肠的刺激症状,只要病变累及直肠就可出现里急后重。

①肠结核好发于回盲部,故无里急后重;②克罗恩病好发于回肠末段与右侧结肠,里急后重少见,但若病变累及直肠、肛管,可有里急后重;③结核性腹膜炎为慢性弥漫性腹膜感染,极少累及肠管;④溃疡性结肠炎好发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因此里急后重多见。

知识模块: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3.糖皮质激素治疗克罗恩病的表述,正确的包括A.适用于本病活动期B.是目前控制病情活动最有效的药物C.有瘘管形成的应慎用D.主张长期维持治疗正确答案:A,B,C解析:糖皮质激素用于克罗恩病活动期治疗,不宜长期维持治疗。

知识模块: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4.肝门静脉高压合并食管静脉曲张,易发生的并发症是A.失血性休克B.AIDSC.肝性脑病D.急性肾衰竭正确答案:A,C解析:肝门脉高压合并食管静脉曲张易并发:①肝性脑病,是晚期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②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由曲张静脉破裂所致,常引起失血性休克和诱发肝性脑病;③感染;④原发性肝癌,多在大结节性或大小结节混合性肝硬化基础上发生;⑤肝肾综合征;⑥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职申硕(同等学力)临床医学学科综合消化与吸收-试卷4
(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15,分数:30.00)
1.下列关于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兴奋性比骨骼肌高
B.伸展性小
C.收缩缓慢√
D.对化学刺激不敏感
与骨骼肌、心肌相比,消化道平滑肌的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但伸展性大,且经常保持微弱的持续收缩状态。

消化道平滑肌对电刺激不敏感,而对化学、温度及机械牵张刺激很敏感;其自动节律的频率慢且不稳定。

2.关于胃肠激素的生理功能,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可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
B.可调节消化液的成分
C.可调节胃肠平滑肌的运动
D.可调节营养物质的吸收√
胃肠激素的生理功能为:影响消化液的分泌速度和成分、平滑肌的运动、上皮生长,以及作用于内分泌细胞或旁分泌细胞,影响其他激素的释放,但不具有调节营养物质的吸收的作用。

3.关于促胰液素的生理作用,下列哪项错误
A.收缩幽门括约肌
B.促进小肠液分泌
C.促进胆汁HCO 3-分泌
D.促进胃酸分泌√
胃酸可刺激促胰液素的分泌,但促胰液素是抑制胃酸分泌和胃肠运动的。

D错,其他各项均正确。

4.下列关于食管蠕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切断迷走神经后蠕动消失
B.食团顺着压力梯度下移
C.可发生在未吞咽时√
D.对吞咽液体食物不起作用
食管的蠕动不但发生在吞咽时,也发生在未吞咽时。

发生在未吞咽时的蠕动称为继发性蠕动,受壁内神经丛调节,故切断迷走神经后,继发性蠕动仍存在。

人直立时,虽然食物可在蠕动波到达胃之前入胃,但不完全由于重力作用所致。

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处管腔内压力比胃内压高,因此食团不是顺着压力梯度下移的。

5.下列哪项不属于胃酸的生理作用
A.分解食物中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
B.使食物中蛋白质变性易于分解
C.杀死进入胃内的细菌
D.促进维生素B 12的吸收√
胃酸可分解食物中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使之易于消化。

胃酸可与钙和铁结合,形成可溶性盐,促进它们的吸收。

胃酸本身不能促进维生素B 12的吸收,胃黏膜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可促进维生素B 12的吸收。

胃酸可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

6.下列关于胃排空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胃排空速度与胃内容物容量呈线性关系√
B.高张溶液比等张溶液排空快
C.普通混合食物完全排空需2~3小时
D.排空速度为糖>脂肪>蛋白质
等张盐溶液比高张或低张盐溶液胃排空快。

普通的混合食物,每餐后从胃内完全排空需4~6小时。

在三种主要食物成分中,糖类排空最快,蛋白质次之,脂类最慢。

7.下列关于胃酸分泌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头期为纯神经调节
B.胃期由神经和体液因素共同参与√
C.肠期为纯体液调节
D.三个时期的分泌顺序发生,互不重叠
胃酸分泌的头期和肠期都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胃液分泌的三个时相部分重叠,而不是互不重叠。

8.下列物质中,由胰腺小导管细胞分泌的是
A.HCO 3-√
B.糜蛋白酶
C.羧基肽酶
D.胰蛋白酶
胰液中的消化酶是由胰腺的腺泡细胞分泌的,HCO 3-是由胰腺小导管细胞分泌的。

9.迷走神经对胰腺分泌的调节是
A.引起酶多、水和HCO 3-少的分泌√
B.引起水HCO 3-多而酶少的分泌
C.引起水、HCO 3-和酶均多的分泌
D.引起酶和HCO 3-多、水少的分泌
支配胰腺分泌的传出神经为迷走神经,递质为ACh,ACh主要作用于胰腺的腺泡细胞,对导管细胞的作用较弱,因此迷走神经兴奋时引起的胰液分泌的特点是水分和HCO 3-较少,而酶很丰富。

促胰液素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引起水多、富含碳酸氢盐,而酶少的胰液分泌;缩胆囊素使胰腺分泌的作用和迷走神经的作用类似,但作用更强。

10.胆汁中不含下列哪种物质
A.糜蛋白酶√
B.胆固醇
C.胆盐
D.磷脂
糜蛋白酶是由胰腺的腺泡细胞分泌的,存在于胰液中。

11.下列哪项不是胆汁的生理作用
A.可乳化脂肪,降低脂肪的表面张力
B.有利于脂肪分解
C.可分解脂肪为脂肪酸和甘油一酯√
D.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将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一酯的是胰液中的胰脂酶,这不是胆汁的生理作用。

在十二指肠,胆盐围绕脂肪微粒呈单层排列,使之分散于水溶液中,形成混悬液(乳化作用),从而增加脂肪和脂肪酶作用的面积,有利于脂肪的分解。

12.下列关于胆盐肝肠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胆盐在十二指肠被吸收
B.可刺激胆汁分泌√
C.一次进餐后可循环6~8次
D.可促进胆囊收缩
胆盐随肝胆汁排到小肠后,约有95%在回肠末端被吸收入血。

引起肝细胞分泌胆汁的主要刺激物是通过肠肝循环进入肝脏的胆盐,但不具有促进胆囊收缩的作用。

人体一天内进行6~12次肠肝循环。

13.可抑制小肠运动的是
A.促胃液素
B.促胃动素
C.高血糖素√
D.胰岛素
促胰液素、高血糖素等可抑制小肠运动。

促胃液素、缩胆囊素、促胃动素、胰岛素和5-羟色胺等可促进小肠运动。

14.排便感由下列哪种原因引起
A.横结肠积聚粪便
B.降结肠积聚粪便
C.乙状结肠积聚粪便
D.粪便进入直肠√
人的直肠内通常是没有粪便的,当胃-结肠反射发动的集团运动将粪便推入直肠时,可刺激直肠壁感受器,传入冲动经盆神经和腹下神经到达脊髓腰骶段的初级排便中枢,并上传至大脑皮质,产生便意。

15.下列关于铁在小肠被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铁都以Fe 3+的形式被吸收
B.植酸、草酸、鞣酸可促进铁的吸收
C.胃酸及维生素C可抑制铁的吸收
D.铁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被吸收√
在小肠中,Fe 3+和Fe 2+都可被吸收,而且由于Fe 3+易于与小肠分泌液中的负离子形成不溶性盐,如氢氧化物、磷酸盐、碳酸氢盐,以及与食物中的植酸、草酸、鞣酸和谷粒纤维形成不溶性复合物.Fe 3+不易被吸收。

不溶性铁在较低的pH环境中易于溶解,所以胃酸可促进铁的吸收。

维生素C可与铁形成可溶性复合物,并能使Fe 3+还原为Fe 2+,因此可促进铁的吸收。

二、 B1型题(总题数:2,分数:10.00)
A.胃液 B.胰液 C.唾液 D.胆汁(分数:4.00)
(1).含消化酶最多的消化液是
A.
B. √
C.
D.
(2).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A.
B.
C.
D. √
含消化酶最多的消化液是胰液,胰液含消化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酶。

胆汁不含消化酶。

A.水和碳酸氢盐含量少、胰酶含量多 B.水和胰酶含量多、碳酸氢盐含量少C.水和碳酸氢盐含量多、胰酶含量少 D.水和胰酶含量少、碳酸氢盐含量多(分数:6.00)
(1).促胰液素引起胰液分泌的特点为
A.
B.
C. √
D.
(2).缩胆囊素引起胰液分泌的特点为
A. √
B.
C.
D.
(3).迷走神经兴奋引起胰液分泌的特点为
A. √
B.
C.
D.
三、 C型题(总题数:1,分数:4.00)
A.头期胃液分泌 B.胃期胃液分泌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分数:4.00)
(1).食物经食管瘘注入胃所引起的胃液分泌属于
A.
B. √
C.
D.
(2).食物经咀嚼吞咽后进入胃所引起的胃液分泌属于
A.
B.
C. √
D.
四、 X型题(总题数:3,分数:6.00)
16.消化道平滑肌的电活动有
A.慢波√
B.静息电位√
C.局部电位√
D.动作电位√
胃肠道平滑肌细胞的静息电位为-60~-50mV;慢波(局部电位)是胃肠道平滑肌细胞的基本电节律,当慢波去极化达阈电位水平时,可引起动作电位。

17.酸性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可引起
A.胃运动及分泌抑制√
B.胰液、胆汁、小肠液分泌增加√
C.促进钙、铁吸收√
D.小肠运动抑制
酸性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可引起小肠运动增强。

18.下列哪些物质伴随Na +的同向转运而被吸收
A.脂肪酸
B.葡萄糖√
C.氨基酸√
D.大多数水溶性维生素√
葡萄糖、半乳糖及大多数氨基酸的吸收都是伴随Na +的同向转运而被吸收的。

水溶性维生素除维生素B 12和叶酸外,其他的如维生素B 1、B 2、B 6、PP、泛酸、生物素及维生素C都是伴随Na +的同向转运而被吸收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