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3.2人眼看不见的光导学案苏科版
3.2人眼看不见的光——苏科版八年级上册学案

3.2人眼看不见的光——苏科版八年级上册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的《物理》教材,具体章节为第3章第2节“人眼看不见的光”。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1. 光的传播:介绍光在空气和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以及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2. 光的折射:讲解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的折射现象,以及折射定律。
3. 光的色散:介绍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七种颜色的过程,以及色散的意义。
4. 红外线和紫外线:讲解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产生、性质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折射、色散等基本概念,理解光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传播、折射、色散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生活中应用。
难点: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以及折射定律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三棱镜、白色光带、红色激光笔。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白纸、铅笔、直尺)、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红色激光笔照射白纸,让学生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
引导学生思考:光是如何传播的?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2. 讲解光的传播:介绍光在空气和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以及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3. 讲解光的折射:通过实验演示光从空气进入玻璃和水中的折射现象,讲解折射定律。
4. 讲解光的色散:利用三棱镜将白光分解成七种颜色,讲解色散的意义。
5. 应用拓展:介绍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产生、性质以及在生活中应用。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折射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光的传播、折射、色散等基本概念。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光的传播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10^8 m/s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光的折射折射定律:n1sinθ1 = n2sinθ2光的色散太阳光分解成七种颜色红外线和紫外线红外线的产生、性质及应用紫外线的产生、性质及应用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光的传播、折射、色散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生活中应用。
苏科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3.2 人眼看不见的光学案

二、人眼看不见的光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红外线的性质及应用2、知道紫外线的性质及应用学习重点:知道红外线、紫外线的性质及应用学习难点:认识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二、我来预习1、什么叫可见光?什么叫不可见光?2、什么叫红外线?什么叫紫外线?3、红外线有哪些应用?4、紫外线有哪些应用?三、我来探究:1、活动1 按照右图实验,实验发现: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色散区域红光的外侧比放在色散区域,示数升高得________(快/慢)。
表明:在色散区域红光的外侧存在________,叫________。
根据实验现象,可归纳出红外线的性质是具有________效应。
太阳的热主要是以________的形式传递到地球的。
2、可联系生活实际例举红外线应用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提问:红光的外侧存在不可见光,那么紫光的外侧是否也存在不可见光呢?活动2:鉴别钱的真假实验发现:把涂有荧光物质的纸条放在色散区域紫光的外侧,荧光物质会________________。
表明:在色散区域紫光的外侧存在________,叫________。
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
4、可联系生活实际例举紫外线应用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适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是________(有益/有害)的,而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是________ (有益/有害)的。
四、我来总结五、我来巩固1. 过度晒太阳会使皮肤粗糙,甚至会引起皮肤癌,这是由于太阳光中有哪种光造成的()A.红外线B.紫外线C.可见光D.以上都不是2.市面上出售的小型晶体管激光器,发出的光是红色的,所以很多人称它为“红外线”,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3.验钞机发出的光是淡蓝色的,所以有同学认为紫外线是淡蓝色的,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4.银行、商场的自动门的工作原理与下列哪个知识点有关()A.紫外线B、红外线C、X射线D电磁波5.地球的周围包围着厚厚的大气层,在大气层的上部有一层臭氧屋,它对地球的保护作用是( )A.将射向地球的可见光大部分吸收B.将射向地面的阳光中的红外线大部分吸收,使其不能达到地面C.将射向地面的阳光中的紫外线大部分吸收,使其不能达到地面D.防止地球上水分蒸发导学案答案我来探究1、活动1 按照右图实验,实验发现: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色散区域红光的外侧比放在色散区域,示数升高得____快____(快/慢)。
八年级物理上册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学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学案苏科版3、2 人眼看不见的光课题:3、2人眼看不见的光执笔二次备课时间(本栏内容应根据本班学生情况书写)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确认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了解它们的性质;2、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高科技领域的应用,体会科技的力量。
3、培养学生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学习重点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学习难点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学时安排1课时学法指导预习、观察、探究、自学、讨论学习过程:(本栏在录入内容时,可以顺延至下一页)【预习导学】上一节“WWW”中的探究活动“那种色光的发热本领大”你准备设计怎样的实验去探究?你的探测结果和书本上小明的方法一样吗?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看书P、80人眼能感觉到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光?红外线的性质、有哪些应用?紫外线的性质、有哪些应用?紫外线与臭氧层的关系?【预习检测】红外线性质:紫外线性质:【教学内容】1、师生共同探究:①猜想:2、提问:冬天人们为什么穿深色衣服,夏天为什么穿浅色衣服呢?3、按照图3—,向温度计辐射了能量。
2、紫光外侧存在,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具有效应。
二、选择题3、下列仪器中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是()A、验钞机B、夜视仪C、灭菌灯D、三棱镜4、关于紫外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紫外线也属于可见光B、紫外线不具有光能C、人体不能照射紫外线D、医院里常用紫外线照射的方法来灭菌消毒三、探究题5、请列表说明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异同点以及各自应用6、现有两个光源,一个能产生红外线,一个能产生紫外线,光源上无任何标记,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区分出来它们中那一个是红外光源?那一个是紫外光源吗?请说说你的方法,以及你那样做的依据是什么?教学反思(本栏内容应根据教与学的情况书写)授课人:(签名)年月日。
八上物理3.2人眼看不见的光导学案苏科版

人眼看不见的光【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确认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了解他们的性质知道红外线的热效应—能使被照物体的温度上升,知道紫外线的特点--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2.初步认识对不可见事物通过起可见的效应来对该事物进行研究的方法,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高科技领域的应用,体会科技的力量。
3.通过阅读、讨论,客观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活动方案】:活动一、认识红外线〖思考〗冬天可以晒太阳取暖,而且太阳光是由、、、、、、这七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太阳的热主要是以的形式传递到地球上的.〖总结〗红外线:太阳光中色散区域,外侧的不可见光。
红外线的特点:能使某些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
红外线的应用:(1)红外线加热;(2)红外线照相;(3)红外线医疗;(4)红外线遥感;(5)红外线夜视仪。
红外线温度计红外线拍照红外线感应水龙红外线夜视仪自然界的所有物体都在不停的向外辐射。
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红外线越〖运用〗在预防“非典”期间,汽车站、火车站、机场等场所安装了一种体温测度仪,它是利用来测量温度的.活动二、认识紫外线红光外侧存在红外线,那么紫光外侧也存在紫外线吗?〖思考〗红光外侧存在红外线,那么紫光外侧是否也存在不可见的紫外线?如何来验证你的猜想?〖总结〗1.紫外线:太阳光中色散区域,外侧的不可见光。
2.紫外线的特点:能使,能。
3.紫外线的应用:(1)紫外线灭菌;(2)紫外线验钞机;(3)紫外线拍照;(4)紫外线防护帽紫外线验钞机紫外线灭菌灯太阳紫外线照片灯防紫外线帽〖运用〗验钞机是利用的原理制成的。
[变式]在太阳发出的光中,只有具有消毒灭菌作用,因此在一些医院、饭店中常用紫外线灯来灭菌。
但是它极易被大气中的吸收。
【检测反馈】:1._________________ ____叫做不可见光,太阳光色散区域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称为 .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
《3.2人眼看不见的光》导学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2人眼看不见的光》导学案 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星星,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光芒,并学会相互照亮。
一、设计意图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希望能够通过孩子们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事物,引导他们认识和理解人眼看不见的光。
活动的设计方式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人眼看不见的光的种类及其作用。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3. 引导孩子们认识到科学的无处不在,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人眼看不见的光的种类及其作用。
难点:理解光的传播和作用机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电筒、红外线探测器、紫外线灯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色卡、实验材料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让孩子们猜测“什么是光?”并在课堂上分享各自的答案。
2. 讲解:介绍光的传播方式和种类,重点讲解人眼看不见的光——红外线和紫外线。
3. 实践:孩子们分组进行实验,用手电筒、红外线探测器和紫外线灯等教具,观察和记录不同光的传播和作用。
4. 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引导孩子们思考光的传播和作用机制。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了解人眼看不见的光的种类及其作用。
难点:理解光的传播和作用机制。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认真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根据孩子们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引导他们掌握知识。
同时,我会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探索更多的科学现象,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
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孩子们能够了解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光,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
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思考和实践,就能发现光的奥秘,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这次的教学活动中,我发现了几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它们对于孩子们的理解和掌握知识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3.2人眼看不见的光》导学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2人眼看不见的光》导学案 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现象》的第二节《3.2人眼看不见的光》。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红外线的性质、作用以及应用;二是紫外线的性质、作用以及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基本性质,认识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人眼看不见的光,了解它们的产生、传播和作用。
2. 掌握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产生、传播和作用。
2. 教学重点: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演示实验)。
2. 学具:教材、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电视遥控器、热谱仪、紫外线消毒等,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2. 知识讲解:介绍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产生、传播和作用,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效果。
3. 例题讲解:分析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电视遥控器的工作原理、紫外线消毒的原理等,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红外线和紫外线应用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第三章光现象第二节人眼看不见的光一、红外线1. 产生: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2. 传播:直线传播,可被某些物质吸收3. 作用:热作用强,可应用于热谱仪、夜视仪等二、紫外线1. 产生: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紫外线2. 传播:直线传播,可被某些物质吸收3. 作用:化学作用强,可应用于消毒、验钞等七、作业设计1. 请列举生活中应用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实例,并说明其原理。
3.2人眼看不见的光教案---2023-2024学年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教案:3.2人眼看不见的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材,第三章“光现象”,第3节“人眼看不见的光”。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了解人眼能看到的光的波长范围,以及为什么有些光的波长超出了人眼的感知范围。
2. 学习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性质、作用以及应用。
3. 探讨为什么人眼看不见红外线和紫外线。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眼能看到的光的波长范围,以及为什么有些光的波长超出了人眼的感知范围。
2. 通过学习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性质、作用以及应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
3. 帮助学生建立对光的全面认识,提高其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性质、作用以及应用。
2. 教学重点:理解人眼看不见的光的原因,以及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红外线加热器、紫外线灯等)。
2. 学具:笔记本、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红外线夜视仪,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人眼看不见的光。
2. 理论讲解:讲解人眼能看到的光的波长范围,以及为什么有些光的波长超出了人眼的感知范围。
3. 实验演示:利用实验器材,展示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性质和作用。
4. 课堂讨论:让学生探讨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人眼能看到的光的波长范围2. 红外线的性质和作用3. 紫外线的性质和作用4. 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人眼能看到的光的波长范围是多少?(2)红外线和紫外线为什么人眼看不见?(3)举例说明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
2. 作业答案:(1)人眼能看到的光的波长范围是380~740纳米。
(2)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波长超出了人眼的感知范围,所以人眼看不见。
(3)红外线的应用有:红外线夜视仪、电视遥控器等;紫外线的应用有:紫外线杀菌、荧光检测等。
苏科2011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3.2人眼看不见的光学案

文档苏科2011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3.2 人眼看不见的光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2011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3.2节,主要讲述人眼看不见的光。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概念、特性、作用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特性及作用;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作用和应用;2. 教学重点: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概念、特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红外线和紫外线演示仪;2. 学具:笔记本、课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如电视遥控器、太阳等,引导他们思考这些事物与人眼看不见的光有什么关系。
2. 概念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概念、特性;3. 演示实验:使用红外线和紫外线演示仪,展示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实际应用,如红外线的热效应、紫外线的荧光效应等;4.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的实例,如红外线夜视仪、紫外线消毒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红外线:概念、特性、作用、应用;2. 紫外线:概念、特性、作用、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红外线和紫外线是如何产生的?(2)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性有哪些?(3)红外线和紫外线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有哪些?2. 答案:(1)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电磁波谱的一部分,它们是由原子和分子发射或吸收的;(2)红外线的特性包括:热效应强、穿透力强、反射能力强;紫外线的特性包括:化学效应强、荧光效应强、穿透力弱;(3)红外线的应用有:电视遥控器、夜视仪、热谱仪等;紫外线的应用有:荧光检测、消毒灯、紫外线疗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眼看不见的光
【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确认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了解他们的性质知道红外线的热效应—能使被照物体的
温度上升,知道紫外线的特点--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2.初步认识对不可见事物通过起可见的效应来对该事物进行研究的方法,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高科技领域的应用,体会科技的力量。
3.通过阅读、讨论,客观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善待自然、保护自
然的意识。
【活动方案】:
活动一、认识红外线
〖思考〗冬天可以晒太阳取暖,而且太阳光是由 、 、 、 、 、 、 这七种颜色的
光混合而成的。
太阳的热主要是以 的形式传递到地球上的.
〖总结〗
红外线:太阳光中色散区域, 外侧的不可见光。
红外线的特点:能使某些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 。
红外线的应用:(1)红外线加热;(2)红外线照相;(3)红外线医疗;
(4)红外线遥感;(5)红外线夜视仪。
自然界的所有物体都在不停的向外辐射 。
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红外线越 〖运用〗 在预防“非典”期间,汽车站、火车站、机场等场所安装了一种体温测度仪,它是利用 来测量温度的.
活动二、认识紫外线
红光外侧存在红外线,那么紫光外侧也存在紫外线吗?
红外线温度计
红外线拍照 红外线感应水龙红外线夜视仪
紫外线验钞机紫外线灭菌灯太阳紫外线照片灯防紫外线帽
〖思考〗红光外侧存在红外线,那么紫光外侧是否也存在不可见的紫外线?如何来验证你的猜想?
〖总结〗
1.紫外线:太阳光中色散区域,外侧的不可见光。
2.紫外线的特点:能使,能。
3.紫外线的应用:(1)紫外线灭菌;(2)紫外线验钞机;
(3)紫外线拍照;(4)紫外线防护帽
〖运用〗验钞机是利用的原理制成的。
[变式]在太阳发出的光中,只有具有消毒灭菌作用,因此在一些医院、饭店中常用紫外线灯来灭菌。
但是它极易被大气中的吸收。
【检测反馈】:
1._________________ ____叫做不可见光,太阳光色散区域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称为 .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
2.太阳的热重要是以_______形式传送到地球上的。
( )3.下列仪器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是
A.验钞机 B.夜视仪 C.灭菌灯 D.三棱镜
( )4.下列仪器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是
A.验钞机 B.夜视仪 C.灭菌灯 D.三棱镜
( )5.太阳射到地球的紫外线大部分是被空气中的
A.二氧化碳所吸收 B.氧气所吸收
C.臭氧所吸收 D.水蒸气所吸收
6.现有两个光源,一个能产生红外线,一个能产生紫外线,光源上无任何标志,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区分出来它们中哪一个是红外光源,哪一个是紫外光源吗?请说说你的方法,以及你那样做的依据是
什么?
【巩固提升】
( )1.下列有关不可见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不可见光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B.不可见光也能传递能量
C.不可见光也可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D.不可见光也能发生反射和折射
( )2.地球周围包围着厚厚的大气层,在大气层的上部有一层臭氧层,它对地球的保护作用A.将射向地球的可见光大部分吸收
B.将射向地面的阳光中的红外线大部分吸收,使其不能达到地面
C.将射向地面的阳光中的紫外线大部分吸收,使其不能达到地面
D.防止地球上水分蒸发
( )3.目前,在地球的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空洞,其元凶是
A.地球的温室效应 B.人类使用的空调,冰箱中逸出的氟利昂等物质
C.阳光中的大量紫外线作用 D.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超标
( )4.关于物理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视遥控系统使用的红外线是不可见光 B.医院杀菌用的紫外线是可见光
C.雷达天线发射和接收的是无线电波 D.医生用超声波为人们检查身体
( )5.下列选项中,并非红外线应用的是
A.烘烤食物 B.鉴别古画 C.监视森林火灾 D.电视遥控器
6.太阳光是天然紫外线的最重要来源.如果太阳辐射的紫外线全部到达地面,地球上的植物、动物和人类都不可能生存,地球的周围包围着厚厚的大气层,在大气层的上部,距地面20km到50km的高空有一层叫做臭氧的物质,它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来的对生命有害的紫外线,是地球上的生物得以生存和进化的重要条件.由于电冰箱内长期使用氟利昂,当电冰箱损坏后,其中的氟利昂就将散到大气中,破坏臭氧层,对地球的生态环境构成威胁.为了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1987年在世界范围内签署了限量生产和使用这类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现在已经研制出氟利昂的代用品如R134A、环戊烷等.我国在1991年签署了《蒙特利尔议定书》,并在2002年停止生产氟利昂。
(1)天然紫外线的最重要来源是___________
(2)阳光中的紫外线大部分被( )吸收
A.大气层
B.臭氧层
C.地面
D.地表的动植物
(3)你知道形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