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病例讨论

合集下载

乳腺癌病例讨论

乳腺癌病例讨论

118.10 u/ml↑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A153 > u/ml↑
300.0

CEAAPKY ng/ml↑
470.00


CYFRA21 1 12.24 ng/ml↑


NSE
21.91 ng/ml↑
辅助检查:
双侧乳房可见假体置入 右侧乳房假体外象限腺体增厚 左侧乳房一结节影 右腋下可见肿大淋巴结 胸腰椎可见多发骨质密度减低区
讨论(二):流行病学特征
本病例与相关报导一致,认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 奥美定) 对人体组织有毒性作用,会导致组织的 变性坏死和引起异物肉芽肿反应,其和乳腺癌的 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讨论(三):病理学特征
病变处和周围乳腺组织、脂肪及横纹肌组织均可见变性坏 死,部分呈凝固性坏死,可见大小不等的囊腔,部分囊腔 完全由组织细胞、异物巨细胞和纤维组织填充;周围可见 异物巨细胞、组织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讨论(四):影像学特征
乳腺钼靶表现为乳内结构紊乱,可见密度增 高索条影和(或)单个、多个大小不等结节 和(或)团块状混合密度高低不均匀影。
钼钯检查往往因凝胶长期刺激形成乳腺纤维 增生,与普通乳腺增生无特异性差别,患者 形成的凝胶肿块,往往掩盖肿瘤的表现和延 迟恶化的表现,增加诊断的难度。
讨论(四):影像学特征
部分病例病变周围乳腺导管部分呈增生性改变,表现为普 通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或浸润癌。
肿块生长部位较浅,呈结节样凸出于充填物前上方。
讨论(四):影像学特征
临床上最常见的聚丙烯酰胺水凝 胶隆乳术后并发症是肿块形成。
研究表明,中等或大量聚丙烯酰 胺水凝胶注射在体内时,可形成 组织纤维化及炎症,影像学易与 常见的凝胶积聚、游走,引发周 围组织形成肉芽肿混淆。

乳腺癌术后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范文

乳腺癌术后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范文

乳腺癌术后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范文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乳腺癌术后护理疑难病例讨论引言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

晚期乳腺癌治疗病例讨论

晚期乳腺癌治疗病例讨论



• (在该病人全程治疗阶段KPS评 分均在90分以上,肿瘤标志物正 常)
第一阶段:
术后辅助治疗,2023年11月~2023年4月 AC→T 合计8周期,后续予以术区及淋巴引流区放射治疗 。
第二阶段:
2023年8月 术后34个月,肝脏平扫及进一步CT增强:肝转移,ECT及 CT提醒多发骨转移
第三次肝转移治疗前
• NVB 30mg/m2 d1、d8 • 卡铂 500mg d1 • 2周期 肝脏CT:转移灶有所缩小 • 4周期 肝脏CT:转移灶稳定
第三次肝转移治疗后
讨论四:对MBC孤立性肝转移病灶,您将来 取样旳治疗措施?
4621、全身化疗? 4622、手术切除? 4623、局部消融? 4624、放疗? 4625、TACE? 4626、全身治疗(全身化疗/内分泌/靶向治疗)+局部 治疗?
对病人我们采用了TACE 目前予以局部病灶放射治疗
TACE治疗后
• 晚期乳腺癌旳治疗 • 不要轻言放弃
此时您将怎样选择下一步治疗?
4611、停用内分泌改用化疗? 4612、继续来曲唑治疗? 4613、改换另一种AIS? 4614、改孕激素治疗?
对该病人我们对局部病灶予以放 疗止痛,另外改来曲唑为依西美 坦
第五阶段:
2023年4月 依西美坦治疗后6个月 肝脏CT:肝左叶转移病灶较2023年12月明显进展
第一次肝转移
讨论1:当蒽环类和/或紫杉类已经成为术后辅 助治疗旳原则治疗,复发转移病人旳一线首选 方案?
4591.原方案:AC →T; 4592.多西紫杉醇+卡培他滨 4593.吉西他滨+紫杉醇 4594.其他
治疗前后对比
第三阶段:
2023年8月 转移一线治疗后12个月 肝脏CT:肝多发转移病灶 转移病灶穿刺活检 病理报告:转移性腺癌,考虑起源乳腺 免疫组化:ER++ PR+ HER-2(-)

病例讨论乳腺癌

病例讨论乳腺癌
➢ GC(GEM国产(1g/m2)1.6d1、1.8d8; CBP(AUC4)600mgd2; q3w)
➢ 赫赛汀首次剂量(4mg/kg)280mg,维持剂量(2mg/kg) 140mg,q1w
化疗二周期后复查,疗效PR
胸膜病灶
肝病灶
四周期后复查
胸膜未见异常
肝内病灶未见增大
上腹部增强CT
肿瘤标志物
120 100
80 60 40 20
0 疗前 二周期后 四周期后
CA153 CA199 CA125 CA242
CA153:0-32.4u/ml CA199:0-37u/ml CA125:0-35u/ml CA242:0.051-15iu/ml
讨论
诊断复发? 下一步治疗
➢无乳头溢液及凹 陷
➢无橘皮样外观
左腋下多枚肿大淋 巴结,大小约 1*1cm。
辅助检查
彩超:左乳腺囊实性肿物 钼靶:左乳腺致密影BI-RADS4B级
诊断及治疗
诊断:左乳腺癌 CT2NxM0
→ 手术Biblioteka 诊断依据症状体征钼靶
彩超
术后病理
(左)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I级
➢ 肿瘤大小3.5*2.0*2.0cm ➢ 腋下淋巴结转移17/21( I站11/14、II站3/4、III站
病史
患者:女性 38岁 主诉:左乳腺包块2个月 现病史: 2011年6月无意间发现左乳腺外
上象限一无痛性包块,未在意,8月自觉包 块增大,大小约3*3cm,质硬,边界欠清, 活动可 既往体健 母亲病故于肿瘤
入院后查体
查体
➢左乳腺外上象限 一包块,3*3cm
➢质硬,无触痛, 边界欠清,活动可
术后诊断
左乳腺癌术后 PT2N3M0 IIIC期

病例讨论乳腺癌

病例讨论乳腺癌
03 特殊类型的乳腺癌
包括乳头Paget病伴导管内癌、黏液癌、腺样囊性 癌等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其病理特征和预后各不 相同。
乳腺癌分期
Ⅰ期
癌组织局限于乳腺导管或 小叶内,无淋巴结转移。
Ⅱ期
癌组织已浸润乳腺间质, 但未超过胸肌筋膜,可有 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
Ⅲ期
癌组织已浸润胸肌筋膜, 同时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转 移或同侧胸骨旁淋巴结转 移。
新辅助化疗
靶向治疗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或蛋白质的药物, 如针对HER2阳性的曲妥珠单抗和帕 妥珠单抗。
在手术前进行,旨在缩小肿瘤、控制 转移,提高手术效果。常用的化疗药 物与辅助化疗相同。
放疗方案
术后放疗
在手术后进行,旨在消灭残留的癌细胞,降低复发风险 。放疗范围包括手术伤口周围和淋巴结区域。
靶向放疗
乳腺癌生存率
1 2 3
生存率影响因素
乳腺癌的生存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年龄、肿 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分子分型等。
生存率统计数据
根据不同的统计数据,乳腺癌的生存率存在差异 ,但总体来说,早期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 高。
生存率与治疗方式关系
乳腺癌的生存率与治疗方式密切相关,早期发现 和治疗有助于提高生存率。
无转移的情况。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保留胸肌,切除乳房、腋窝和锁骨 下淋巴结。适用于肿瘤较小、无转 移,且希望保留胸肌美观的患者。
保乳手术
仅切除肿瘤和部分乳腺组织,保留 大部分乳房。适用于早期乳腺癌、 肿瘤较小且无转移的患者,术后需 进行放疗和化疗。
化疗方案
辅助化疗
在手术和放疗前后进行,旨在消灭微 小转移灶,降低复发风险。常用的化 疗药物有阿霉素、环磷酰胺、氟尿嘧 啶等。

乳腺癌病例讨论

乳腺癌病例讨论

乳腺癌病例讨论一、引言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有数百万女性被诊断出患有这种疾病。

尽管存在许多治疗选择,但病例讨论对于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这种疾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例乳腺癌病例,并对其进行深入讨论。

二、病例介绍患者女性,年龄56岁,因发现乳腺肿物就诊。

体格检查发现,右侧乳腺外上象限有一约3cm×2cm的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差。

乳腺钼靶X线摄影显示,右侧乳腺外上象限有一不规则肿块,边缘呈毛刺状,未见钙化灶。

超声检查显示,肿块呈低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

淋巴结未见明显肿大。

三、病理诊断乳腺肿物穿刺活检结果显示,浸润性导管癌,ER阳性,PR阳性,HER2阴性。

四、讨论1、诊断:本例患者诊断为右侧乳腺癌,结合体格检查、乳腺钼靶X 线摄影和超声检查结果,可初步确定为浸润性导管癌。

ER阳性、PR 阳性、HER2阴性有助于指导后续治疗。

2、治疗:本例患者ER阳性、PR阳性,可行内分泌治疗。

由于肿块较大且活动度差,建议先进行新辅助化疗,待肿瘤缩小后再行手术切除。

术后根据病理结果决定是否行放疗及进一步治疗。

3、预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与肿瘤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式等因素有关。

本例患者为浸润性导管癌,ER阳性、PR阳性提示预后较好,但需根据个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4、预防:定期进行乳腺检查是预防乳腺癌的关键。

建议女性从40岁开始每年进行一次乳腺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和乳腺X线摄影。

如有家族史,应提前至35岁开始检查。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肥胖等也有助于降低乳腺癌风险。

五、结论本例患者为右侧乳腺癌,ER阳性、PR阳性,可行内分泌治疗。

由于肿块较大且活动度差,建议先进行新辅助化疗,待肿瘤缩小后再行手术切除。

术后根据病理结果决定是否行放疗及进一步治疗。

定期进行乳腺检查是预防乳腺癌的关键。

建议女性从40岁开始每年进行一次乳腺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和乳腺X线摄影。

乳腺癌病例讨论ppt

乳腺癌病例讨论ppt
• 指南中推荐高危患者应当在辅助性内分泌治疗基础 上给予卵巢抑制治疗,而低危患者无需接受卵巢抑 制治疗,同时也承认卵巢抑制治疗并不能延长总生 存,引入卵巢抑制治疗是在权衡减缓疾病进展和治 疗副作用后作出的推荐。
绝经前的低危乳腺癌不需卵巢抑制
• 临床试验证据
• 4 个临床试验结果,ECOG3193、SOFT、TEXT、ABCSG-12 • 4 个试验中卵巢抑制的方法并不相同:卵巢切除、卵巢放疗,
• 之前有绝经后患者 TAM5 年 +AI 延长内分泌治 疗至 10 年的证据,而缺乏 AI+TAM 5 年后是否 要延长内分泌治疗时间的研究证据。
• 相比安慰剂组,5 年 AI 作为初始治疗或之前他 莫昔芬治疗后转换成 AI 治疗者,延长来曲唑 治疗至 10 年进一步显著改善无病生存(95% 比 91%,P = 0.01)。
ABC 研究
ABC 研究
• 对于高危 HER2 阴性的早期乳腺癌,意向性 分析显示 TaxAC(蒽环 + 环磷酰胺 + 紫杉) 方案对比 TC(紫衫 + 环磷酰胺)方案可改 善患者无侵袭性疾病生存期(IDFS)。在亚 组分析中,TNBC 亚组似乎更能从 TaxAC 方 案获益。
FINXX 研究
绝经前的低危乳腺癌不需卵巢抑制
• 推荐更新
• 雌激素受体阳性(ER+)绝经前 II/III 期乳腺癌需接受化疗者在 内分泌治疗时应加入卵巢抑制;
• I/II 期乳腺癌因具有高危因素而需化疗者,在内分泌治疗时应加 入卵巢抑制;
• I 期乳腺癌不需要化疗者只需要接受内分泌治疗,不需要卵巢抑 制;淋巴结阴性且肿瘤 ≤ 1 cm 者只需要接受内分泌治疗,不需 要卵巢抑制。
KRISTINE/TRIO-021 研究

病例讨论乳腺癌

病例讨论乳腺癌

病例讨论乳腺癌病例讨论乳腺癌患者信息:- 姓名:- 年龄:岁- 性别:女- 病史:患者于年月日就诊,主诉乳房异常发现已有三个月,经过初步检查后疑似乳腺癌,随即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1:临床表现:患者主要症状是乳房肿块、乳房疼痛、皮肤改变等。

详细描述病情及患者症状,包括症状的持续时间、进展情况等。

2:影像学检查:患者进行了乳腺超声检查、乳腺X线摄影、MRI等影像学检查,详细描述检查结果及其可见的异常。

3:病理学检查:患者进行了乳腺针吸活检及手术切除后的病理检查,描述检查结果及其结论,包括肿瘤类型、分级、分期等。

4:分子生物学检查:患者进行了乳腺癌相关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包括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和HER2(人类上皮生长因子受体2)等,描述检查结果。

5:治疗方案及进展: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检查结果,详细描述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

还要描述治疗后的疗效评估及患者的临床进展情况。

6:随访:描述患者的随访情况,包括随访周期、随访内容、复发情况等。

7:讨论:对于该患者的病情、治疗和预后进行讨论,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解读。

附件:- 乳腺超声检查报告- 乳腺X线摄影报告- MRI检查报告- 乳腺针吸活检报告- 手术病理检查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1:乳腺癌:指起源于乳腺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主要包括导管癌和小叶癌两种类型。

2:乳腺超声检查:一种利用超声波技术对乳腺进行检查的方法,可以观察乳腺内部的结构和肿块情况。

3:乳腺X线摄影:一种利用X射线技术对乳腺进行影像学检查的方法,可以检测乳腺内异常结构和肿块。

4: MRI(磁共振成像):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对身体进行成像的一种检查方法,对乳腺癌有较高的分辨率。

5:乳腺针吸活检:一种通过穿刺乳腺肿块取出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的方法,可以判断肿块的性质及是否为癌变。

6: ER(雌激素受体):乳腺癌细胞的雌激素受体表达情况,对于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创面细菌培养结果:普通变形杆菌。 入院后 查血常规示: WBC:14.9× 10^9/L N:78.11 % Hb:68g/L。 目前处理: 每天创面换药,用敏感药物左氧 氟沙星抗感染治疗。 下该病人的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4
1.抗感染治疗,感染控制不好,手术不要考虑 去做 2.进一步完善辅助检查如ct检查,排除有无内 脏转移及胸壁侵犯,胸腔内转移 3.新辅助化疗,评估疗效,选择敏感药物 4.胸壁及胸腔内无侵犯,根治术,植皮是必须 的了,术后继续化疗及放疗
5
病例2
某患者,女,52岁,因左乳腺肿块2月入我科 。肿块穿刺细胞学检查示:左乳腺癌。后在 全麻下行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予以止 血、抗感染、补充能量等药物治疗,y型引流 管持续负压引流,伤口胸带加压包扎,患肢 抬高进行功能锻炼。 请问,1、乳腺癌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6
肥胖的女性易患乳腺癌
000
1
2
讨论
入院后,你认为应该做哪些诊疗? 入院后予以创面清创换药(第一次换药创面 恶臭味),予以取部分组织行病理检查,同 时行创面细菌培养。 病理结果回报示:右乳腺见浸润性癌,考虑 浸润性导管癌。免疫组化示:ER(-)、PR(-) 、Cer-b-2(+++),E-Ca(+)、P53(+++);Ki 67>30%,结合免疫组化:右乳腺浸润性导管 癌
首先,过多脂肪会加速生长发育,性成熟提早,使乳腺细胞较 早暴露于雌激素与催乳素之中,从而增加癌变机会。肥胖者体 内的雌激素水平相对高于体重正常的人,这也是乳腺癌发生的 主要原因。 其次,脂肪能增加雄烯二酮转化为雌激素,因此高脂肪饮 食可改变体内的内分泌环境,加强和延长雌激素对乳腺的刺激 ,使乳腺癌的患病危险性增高。 第三,肥胖会抑制人体免疫功能,从而失去对癌细胞的监 控。而很多致癌物质是脂溶性的,肥胖者身上的脂肪会成为致 癌物的运载工具,导致致癌物质在人体中的含量增加,从而提 高了诱发患癌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脂肪还会成为某些癌变 增强剂提供营养来源。
10
请问,该病人的诊断是什么? 入院后的护理措施? 急性乳腺炎。 1、入院后暂停授乳,代以吸乳器排空乳汁; 2、局部热敷、按摩; 3、使用青霉素,脓肿形成后切开引流。
11
课后作业
p189思考题写到实验 报告上。 希望每位同学学会应用 知识呵护你们的健康和 美丽包扎的目的是什么?
使胸壁皮瓣紧贴胸壁,防治皮瓣松脱而造成 皮下积液,皮瓣坏死。 3、为预防皮下积液,应如何护理? 伤口加压包扎,吸引力持续80-100mmHg持 续负压吸引。
8
病例3
患者,72岁,发 现乳腺肿块一年 ,该病人乳房的 改变包括?
9
病例4
患者,女,28岁,因“右乳红肿疼痛3d,伴 发热1d”,于3d前入院。1d前起出现寒战、 发热、体温高达39℃。 体格检查:双侧乳房不对称,右侧乳房体积增 大,外上象限局部红肿,有压痛,皮温高, 可触及3cm×2cm大小的肿块,肿块质地硬 ,界限不清,活动度小,有压痛,无波动感 。左乳及左侧腋窝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20.3×109/L,心 电图正常。
乳腺癌病例讨论
张晓东
0
2.
0000
0000000000
患者,女,47岁。以"发现右乳肿物2年,出 现破溃流脓半年。"为主诉入院。患者2年前 无意中发现右侧乳腺外侧有一肿物,约"花 生米"大小,未经任何检查诊断治疗。右乳 肿物渐增大,半年前患者发现右乳肿物较大, 自行用中草药外敷,后皮肤出现破口流脓, 仍未到医院就诊,自行一直外购纱布包扎, 肿物越来越大,渗出液较多,自行又用婴儿 纸尿布包扎,直至实在撑不住才到我院求诊, 当时就诊乳腺照片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