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病例讨论72639

合集下载

病例讨论乳腺癌

病例讨论乳腺癌
03 特殊类型的乳腺癌
包括乳头Paget病伴导管内癌、黏液癌、腺样囊性 癌等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其病理特征和预后各不 相同。
乳腺癌分期
Ⅰ期
癌组织局限于乳腺导管或 小叶内,无淋巴结转移。
Ⅱ期
癌组织已浸润乳腺间质, 但未超过胸肌筋膜,可有 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
Ⅲ期
癌组织已浸润胸肌筋膜, 同时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转 移或同侧胸骨旁淋巴结转 移。
新辅助化疗
靶向治疗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或蛋白质的药物, 如针对HER2阳性的曲妥珠单抗和帕 妥珠单抗。
在手术前进行,旨在缩小肿瘤、控制 转移,提高手术效果。常用的化疗药 物与辅助化疗相同。
放疗方案
术后放疗
在手术后进行,旨在消灭残留的癌细胞,降低复发风险 。放疗范围包括手术伤口周围和淋巴结区域。
靶向放疗
乳腺癌生存率
1 2 3
生存率影响因素
乳腺癌的生存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年龄、肿 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分子分型等。
生存率统计数据
根据不同的统计数据,乳腺癌的生存率存在差异 ,但总体来说,早期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 高。
生存率与治疗方式关系
乳腺癌的生存率与治疗方式密切相关,早期发现 和治疗有助于提高生存率。
无转移的情况。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保留胸肌,切除乳房、腋窝和锁骨 下淋巴结。适用于肿瘤较小、无转 移,且希望保留胸肌美观的患者。
保乳手术
仅切除肿瘤和部分乳腺组织,保留 大部分乳房。适用于早期乳腺癌、 肿瘤较小且无转移的患者,术后需 进行放疗和化疗。
化疗方案
辅助化疗
在手术和放疗前后进行,旨在消灭微 小转移灶,降低复发风险。常用的化 疗药物有阿霉素、环磷酰胺、氟尿嘧 啶等。

乳腺癌病例分析

乳腺癌病例分析
2
初步诊断:乳腺癌
依据一:病状与乳腺癌的临床表现基本相符。 乳腺癌的临床表现:
1.乳房肿块:早期无痛,一般无自觉症状 2.皮肤改变:橘皮样 3.乳头改变:扁平,回缩,凹陷。 4.区域淋巴结肿大: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
质硬、无痛。 5.全身症状:晚期肿瘤转移。
40岁-60岁女性多见
3
依据二:观察大体标本
物。 现病史:患者入院前八个月无意中触及左侧乳房有一拇指大
无痛性肿物,局部无红热,未予注意和治疗。近两 个月来肿物越来越大,至今已鹅蛋大,故来就医。 体查:左侧乳房皮肤外上方有一鹅蛋大的肿物,质硬实,固 定于胸壁,触之难于移动,左腋下也触及一个鹅蛋大 圆形肿物,质坚实,可移动,无压痛,身体无明显消 瘦。 辅助检查:心脏正常,无特殊发现。 治疗经过:手术切除治疗,并送活检。
肿瘤发展:肿瘤血管的生成(诱导血管生成)。 肿瘤扩散:肿瘤先在原发部位浸润生长,再通过
局部浸润和直接蔓延、转移等多种途 径扩散到其他部位。 本案例患者 早期未被重视并予以治疗,导致 癌细胞不断增生并浸润性生长,进一步转移至同 侧腋下淋巴结,形成浸润性导管乳腺癌。
7
谢谢!
8
肉眼观察: 1.乳房皮肤呈现“橘皮样”。 2.乳头有凹陷回缩。 3.肿物固定于腺体中,呈灰 白色,质硬,边缘不整。与 前面乳腺癌额临床表现基本 相符合,由此也怀疑可能是 浸润性乳腺癌。
4
依据三:观察玻片标本
观察: 1.癌细胞明显分裂 象 2.核深染、核大小 不一 3.癌细胞排列成巢 状,団索状 4.癌细胞在纤维间 质中浸润生长。
左侧乳房皮肤外上方有一鹅蛋大的肿物质硬实固定于胸壁触之难于移动左腋下也触及一个鹅蛋大圆形肿物质坚实可移动无压痛身体无明显消辅助检查
病理学病例讨论

乳腺癌病例讨论

乳腺癌病例讨论

乳腺癌病例讨论一、引言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有数百万女性被诊断出患有这种疾病。

尽管存在许多治疗选择,但病例讨论对于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这种疾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例乳腺癌病例,并对其进行深入讨论。

二、病例介绍患者女性,年龄56岁,因发现乳腺肿物就诊。

体格检查发现,右侧乳腺外上象限有一约3cm×2cm的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差。

乳腺钼靶X线摄影显示,右侧乳腺外上象限有一不规则肿块,边缘呈毛刺状,未见钙化灶。

超声检查显示,肿块呈低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

淋巴结未见明显肿大。

三、病理诊断乳腺肿物穿刺活检结果显示,浸润性导管癌,ER阳性,PR阳性,HER2阴性。

四、讨论1、诊断:本例患者诊断为右侧乳腺癌,结合体格检查、乳腺钼靶X 线摄影和超声检查结果,可初步确定为浸润性导管癌。

ER阳性、PR 阳性、HER2阴性有助于指导后续治疗。

2、治疗:本例患者ER阳性、PR阳性,可行内分泌治疗。

由于肿块较大且活动度差,建议先进行新辅助化疗,待肿瘤缩小后再行手术切除。

术后根据病理结果决定是否行放疗及进一步治疗。

3、预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与肿瘤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式等因素有关。

本例患者为浸润性导管癌,ER阳性、PR阳性提示预后较好,但需根据个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4、预防:定期进行乳腺检查是预防乳腺癌的关键。

建议女性从40岁开始每年进行一次乳腺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和乳腺X线摄影。

如有家族史,应提前至35岁开始检查。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肥胖等也有助于降低乳腺癌风险。

五、结论本例患者为右侧乳腺癌,ER阳性、PR阳性,可行内分泌治疗。

由于肿块较大且活动度差,建议先进行新辅助化疗,待肿瘤缩小后再行手术切除。

术后根据病理结果决定是否行放疗及进一步治疗。

定期进行乳腺检查是预防乳腺癌的关键。

建议女性从40岁开始每年进行一次乳腺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和乳腺X线摄影。

乳腺癌病例讨论

乳腺癌病例讨论

3
创面细菌培养结果:普通变形杆菌。 入院后 查血常规示: WBC:14.9× 10^9/L N:78.11 % Hb:68g/L。 目前处理: 每天创面换药,用敏感药物左氧 氟沙星抗感染治疗。 下该病人的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4
1.抗感染治疗,感染控制不好,手术不要考虑 去做 2.进一步完善辅助检查如ct检查,排除有无内 脏转移及胸壁侵犯,胸腔内转移 3.新辅助化疗,评估疗效,选择敏感药物 4.胸壁及胸腔内无侵犯,根治术,植皮是必须 的了,术后继续化疗及放疗
5
病例2
某患者,女,52岁,因左乳腺肿块2月入我科 。肿块穿刺细胞学检查示:左乳腺癌。后在 全麻下行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予以止 血、抗感染、补充能量等药物治疗,y型引流 管持续负压引流,伤口胸带加压包扎,患肢 抬高进行功能锻炼。 请问,1、乳腺癌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6
肥胖的女性易患乳腺癌
000
1
2
讨论
入院后,你认为应该做哪些诊疗? 入院后予以创面清创换药(第一次换药创面 恶臭味),予以取部分组织行病理检查,同 时行创面细菌培养。 病理结果回报示:右乳腺见浸润性癌,考虑 浸润性导管癌。免疫组化示:ER(-)、PR(-) 、Cer-b-2(+++),E-Ca(+)、P53(+++);Ki 67>30%,结合免疫组化:右乳腺浸润性导管 癌
首先,过多脂肪会加速生长发育,性成熟提早,使乳腺细胞较 早暴露于雌激素与催乳素之中,从而增加癌变机会。肥胖者体 内的雌激素水平相对高于体重正常的人,这也是乳腺癌发生的 主要原因。 其次,脂肪能增加雄烯二酮转化为雌激素,因此高脂肪饮 食可改变体内的内分泌环境,加强和延长雌激素对乳腺的刺激 ,使乳腺癌的患病危险性增高。 第三,肥胖会抑制人体免疫功能,从而失去对癌细胞的监 控。而很多致癌物质是脂溶性的,肥胖者身上的脂肪会成为致 癌物的运载工具,导致致癌物质在人体中的含量增加,从而提 高了诱发患癌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脂肪还会成为某些癌变 增强剂提供营养来源。

病例讨论乳腺癌

病例讨论乳腺癌

病例讨论乳腺癌病例讨论乳腺癌患者信息:- 姓名:- 年龄:岁- 性别:女- 病史:患者于年月日就诊,主诉乳房异常发现已有三个月,经过初步检查后疑似乳腺癌,随即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1:临床表现:患者主要症状是乳房肿块、乳房疼痛、皮肤改变等。

详细描述病情及患者症状,包括症状的持续时间、进展情况等。

2:影像学检查:患者进行了乳腺超声检查、乳腺X线摄影、MRI等影像学检查,详细描述检查结果及其可见的异常。

3:病理学检查:患者进行了乳腺针吸活检及手术切除后的病理检查,描述检查结果及其结论,包括肿瘤类型、分级、分期等。

4:分子生物学检查:患者进行了乳腺癌相关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包括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和HER2(人类上皮生长因子受体2)等,描述检查结果。

5:治疗方案及进展: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检查结果,详细描述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

还要描述治疗后的疗效评估及患者的临床进展情况。

6:随访:描述患者的随访情况,包括随访周期、随访内容、复发情况等。

7:讨论:对于该患者的病情、治疗和预后进行讨论,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解读。

附件:- 乳腺超声检查报告- 乳腺X线摄影报告- MRI检查报告- 乳腺针吸活检报告- 手术病理检查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1:乳腺癌:指起源于乳腺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主要包括导管癌和小叶癌两种类型。

2:乳腺超声检查:一种利用超声波技术对乳腺进行检查的方法,可以观察乳腺内部的结构和肿块情况。

3:乳腺X线摄影:一种利用X射线技术对乳腺进行影像学检查的方法,可以检测乳腺内异常结构和肿块。

4: MRI(磁共振成像):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对身体进行成像的一种检查方法,对乳腺癌有较高的分辨率。

5:乳腺针吸活检:一种通过穿刺乳腺肿块取出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的方法,可以判断肿块的性质及是否为癌变。

6: ER(雌激素受体):乳腺癌细胞的雌激素受体表达情况,对于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乳腺癌死亡病历讨论记录范文

乳腺癌死亡病历讨论记录范文

乳腺癌死亡病历讨论记录范文病例简介:患者,女性,52岁,因“发现左乳肿块4个月,增大伴疼痛2个月”于2021年8月就诊于我科。

患者于2021年4月无意中发现左乳一肿块,约花生米大小,无明显疼痛,未予重视。

后肿块逐渐增大,伴有疼痛,遂来我科就诊。

检查:1. 体格检查:左乳外上象限可及一肿块,大小约3cm×2cm,质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压痛明显。

右乳未及明显肿块。

2. 影像学检查:左乳超声示左乳外上象限见一肿块,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CDFI示血流丰富。

右乳超声未见明显异常。

左乳MRI示左乳外上象限占位,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

3. 病理检查:左乳肿块穿刺活检示:浸润性导管癌。

诊断:左乳浸润性导管癌。

治疗经过:1. 术前准备:完善相关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

2. 手术治疗:于2021年8月行左乳癌根治术,术中清扫患侧腋窝淋巴结,送病理检查。

3. 术后治疗:术后病理结果显示左乳浸润性导管癌,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

术后行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

病情变化:患者在术后化疗过程中,出现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给予升白细胞、血小板治疗。

化疗结束后,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给予保肝治疗。

讨论:1. 诊断: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结果,诊断为左乳浸润性导管癌。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表现为乳房无痛性肿块,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乳房变形、皮肤凹陷、乳头内陷等症状。

超声和MRI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穿刺活检是确诊的金标准。

2. 治疗:乳腺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结合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

本例患者行左乳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显示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因此术后需行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

3. 病情变化:患者在术后化疗过程中出现骨髓抑制,属化疗常见并发症,给予相应治疗后好转。

化疗结束后,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可能与化疗药物损伤肝脏有关,给予保肝治疗后恢复正常。

病例讨论乳腺癌

病例讨论乳腺癌

病例讨论乳腺癌患者,女性,45岁,发现左乳肿物,无疼痛,无乳头溢液。

体格检查:左乳外上象限可触及一0cm×5cm×0cm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差。

右乳未触及明显肿物。

皮肤无橘皮样改变。

双侧腋窝及锁骨上未触及淋巴结肿大。

乳腺X线摄影:左乳外上象限肿块影,边缘不光滑,有毛刺征。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女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例患者为中年女性,发现左乳肿物,无疼痛,无乳头溢液。

体格检查:左乳外上象限可触及一0cm×5cm×0cm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差。

右乳未触及明显肿物。

皮肤无橘皮样改变。

双侧腋窝及锁骨上未触及淋巴结肿大。

乳腺X线摄影:左乳外上象限肿块影,边缘不光滑,有毛刺征。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检和影像学检查,可以初步诊断为左乳癌。

对于乳腺癌的治疗,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如乳腺癌根治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等。

术后可以根据病理检查结果,采取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

本例患者为中年女性,发现左乳肿物较早,无远处转移征象,属于早期乳腺癌。

因此,可以采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进行治疗,术后根据病理检查结果采取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

预防乳腺癌的方法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乳腺检查等。

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等高危人群,应该加强自我检查和定期进行乳腺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乳腺癌。

病例讨论乳腺癌是一例早期左乳癌的病例。

对于乳腺癌的治疗,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术后可以根据病理检查结果采取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

预防乳腺癌的方法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乳腺检查等。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强调对人民负责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自治权,它赋予了少数民族更多的自治权D.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要鼓励广大信教群众信仰宗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正确答案是:A.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乳腺癌护理病例讨论

乳腺癌护理病例讨论

01
02
03
家庭关系
了解患者的家庭状况、家 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家 庭对患者的照顾和支持情 况。
工作与经济状况
评估患者的工作状态、经 济来源以及治疗费用对患 者和家庭的经济压力。
社会资源
了解患者所能获得的社会 资源,如医疗保险、社区 服务等,以便为患者提供 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主要护理问题及优先级排序
疼痛管理
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按时给予 止痛药物,并采取非药物缓解疼痛的 方法,如热敷、按摩等。
皮肤护理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对于放疗区域皮肤,给予特殊保护和 护理,防止破损和溃疡。
管道护理
对于留置导管的患者,定期更换导管 和引流袋,保持管道通畅,防止堵塞 和感染。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饮食习惯,制 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确保患者摄入 足够的营养物质。
长期康复规划制定
心理康复
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咨询,帮助 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疾病和
治疗。
功能锻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 的功能锻炼计划,帮助患者恢复肢 体功能和身体素质。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
向患者传授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 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等 ,降低疾病复发的风险。
具体护理措施安排
患者满意度
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表,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时收集患 者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优化护理服务。
04 实施过程中的观察与记 录
生命体征监测及异常情况处理
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和 体温等生命体征。
定期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包括乳房 触诊、淋巴结检查等,以评估病情变 化。
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如发热、 呼吸急促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分病例病变周围乳腺导管部分呈增生性改变,表 现为普通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或浸润癌。
肿块生长部位较浅,呈结节样凸出于充填物前上方。
18
精选文本
讨论(四):影像学特征
临床上最常见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术后并发症 是肿块形成。
研究表明,中等或大量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在体 内时,可形成组织纤维化及炎症,影像学易与常见 的凝胶积聚、游走,引发周围组织形成肉芽肿混淆。
14
精选文本
讨论(一):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奥美定)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奥美定) 是一种无色透明类 似果冻状的液态物质,构成它的单位有剧毒,而化合 物无毒性,但注入人体内后,到能会分解,产生剧毒, 由于能在人体内分解产生剧毒单个分子。聚丙烯酰胺 水凝胶成分不稳定,不宜作为注射用填充物。
15
精选文本
讨论(二):流行病学特征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其列为 “可能人类致癌物”, 有人利用体外转基因鼠胚胎纤维形成细胞证实丙烯 酰胺的致癌性。长期动物实验研究表明, 丙烯酰胺 与甲状腺癌、肾上腺癌、乳腺癌和生殖系统癌症的 发病率存在剂量- 暴露关系。
35例注射隆乳后的病例,26例发生了异物肉芽肿, 发生率为74%(26/35);3例发生了乳腺癌,发生率为 9%(3/35)。
16
精选文本
讨论(二):流行病学特征
本病例与相关报导一致,认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 奥美定) 对人体组织有毒性作用,会导致组织的变 性坏死和引起异物肉芽肿反应,其和乳腺癌的发生有 一定的相关性。
17
精选文本
讨论(三):病理学特征
病变处和周围乳腺组织、脂肪及横纹肌组织均可见 变性坏死,部分呈凝固性坏死,可见大小不等的囊 腔,部分囊腔完全由组织细胞、异物巨细胞和纤维 组织填充;周围可见异物巨细胞、组织细胞、淋巴 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肿瘤标志物: CA125 CA153 > CEAAPKY CYFRA21 - 1 NSE
118.10 u/ml↑、 300.0 u/ml↑、 470.00 ng/ml↑、 12.24 ng/ml↑、 21.91 ng/ml↑。
6
精选文本
辅助检查:
7
精选文本
双侧乳房可见假体置入
右侧乳房假体外象限腺体增厚
本例患者“胸腰椎可见多发骨质囊状低密度区”因 活动不便未行骨ECT检查,在进一步完善的骨ECT检 查中我们是否能够发现某些特殊表现?
22
精选文本
会诊目的:
MRI对该类乳腺癌患者的诊断是否有独特的优势? 该类乳腺癌患者CT影像是否具有一定特征?
病理学表现有何特征?免疫组化病理分型是否有某 些倾向?
19
精选文本
讨论(四):影像学特征
乳腺钼靶表现为乳内结构紊乱,可见密度增高索条 影和(或)单个、多个大小不等结节和(或)团块 状混合密度高低不均匀影。
钼钯检查往往因凝胶长期刺激形成乳腺纤维增生, 与普通乳腺增生无特异性差别,患者形成的凝胶肿 块,往往掩盖肿瘤的表现和延迟恶化的表现,增加 诊断的难度。
12
精选文本
修订诊断: 右乳腺腺癌 Ⅳ期cT2N1M1
13
精选文本
治疗:
1、针对骨转移予唑来膦酸抗骨转移治疗后患者骨痛减 轻。
2 、 化 疗 : TE 方 案 ( TXT 60mg d1 , d8 ivgtt ; EPI 100mg d1 ivgtt;21天一周期),化疗1周后患者骨痛 进一步减轻。
23
精选文本
谢 谢!
24
精选文本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进一步行MRI检查示:腰椎退行性改变;腰骶椎椎体信号 改变,考虑全身性疾病所致可能性大;L4椎体上、下缘许 莫氏结节,椎体变扁,压缩性骨折不出外;考虑结核病致 骨质破坏的可能,患者到结核病医院行CT检查,考虑骨转 移瘤可能性大。为行诊治来我院。
3
精选文本
既往史:2002年患者行奥美定注射隆乳术。
乳腺癌病例讨论
肿瘤病房
1
精选文本
郭某

40岁
主诉:腰痛3月,加重伴双下肢活动受限1周。
2
精选文本
现病史:
患者既往有腰间盘突出症,2013.6腰痛加重,口服腰痛宁 疼痛可得到短时缓解后又加重。
2013.8.28患者到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CT检查示: 诸腰骶椎椎体、双侧髂骨多发囊状低密度区,L4椎体骨质破 坏,骨转移?L4/5、L5/S1椎间盘膨出。
查体:
轮椅推入病房,颈部、锁骨上未触及肿大 淋巴结;右乳头内陷,右乳房可触及一质 硬、固定肿块,有压痛,大小约8*6cm; 左乳外下象限可触及一质韧、活动肿块, 大小约3*2cm;皮肤无橘皮样征。右腋下 可触及一肿大活动淋巴结。
4
精选文本
初步诊断: 多发骨转移癌 乳腺癌可能性大
5
精选文本
辅助检查:
20
精选文本
讨论(四):影像学特征
隆胸后,乳腺实质腺体受挤压,降低了乳腺实质组 织密度差,而影响了乳腺自身疾病的检出率。
在诊治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术后患者,应结合患 者病史体查特点及多种影像学辅助检查的结果,来 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21பைடு நூலகம்
精选文本
会诊目的:
超声可以无创、动态、反复监测隆乳术后的变化。 在奥美定注射隆乳后及时发现患者乳房是否有恶性 肿瘤及其他占位性病变方面能否发挥其独特优势?
左侧乳房一结节影
右腋下可见肿大淋巴结
胸腰椎可见多发骨质密度减低区8
精选文本
9
精选文本
穿刺细胞学找到成团的癌细胞,提示腺癌;
10
精选文本
(乳腺穿刺活检)腺癌,少许伴神经内分泌分化。 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gA少量(+)、CD56少许(±)、Syn(-)。
11
精选文本
免疫组化:肿瘤细胞ER 70%中等强度阳性,PR 5%弱性, Her-2(1+),CK5/6(-),Ki67指数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