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病例讨论

合集下载

转移性乳腺癌(IV期乳腺癌)病例讨论汇报

转移性乳腺癌(IV期乳腺癌)病例讨论汇报
3、采用何种术式?
4、是否可以放疗?
CA153 159.1 U/L 碱性磷酸酶:110U/L
转入我科行右乳肿物穿刺活检,病理示:乳腺浸润性癌,非特殊类型,免疫组化: ER(+,98%强阳) PR(+,80%中阳)Her-2(1+) Ki-67(+,22%-25%)。分 子分型为LuminialB型(Her-2 阴性型)。
根据临床资料,诊断:1、乳腺癌(右侧,cT2N1M1)2、全身多处骨转移。 初诊即为转移性乳腺癌(IV期乳腺癌)。
4.10第1周期化疗前 30*30mm
超声肿瘤原发灶变化
6.8第4周期化疗前 30*26mm
10.9第8周期化疗后 29*18mm
7.31第6周期化疗前 28*21mm
4.10第1周期化疗前 9*9mm
超声腋窝淋巴结变化
6.8第4周期化疗前 19*10mm
10.9第8周期化疗后 6*5mm
7.31第6周期化疗前 7*7mm
CT变化(化疗前与第7次靶向治疗时比较)
肿瘤标记物变化图
讨论:
局部治疗,如手术和放疗在初治为IV期乳腺癌 中的价值还不明确。只有当全身药物治疗取得较 好的疗效时,才可考虑姑息性的局部治疗,以巩 固全身治疗的效果。(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疗 指南与规范(2018版)
1、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2、若需要手术,何时为佳?
如何治疗?
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17 版)
北京307医院吴世凯教授远程会诊:患者年轻女性 ,左下肢疼痛明显,查体左侧髋关节活动受限,“4” 字试验阳性,左下肢不能主动活动,应快速控制患者 症状,建议给予TX方案解救化疗6-8周期。
2017.04.14-2017.09.19给予TX(多西他赛 75mg/m2 d1,卡培他滨1.5g bid*2周)方案联合化疗 8周期。

病例讨论乳腺癌

病例讨论乳腺癌
03 特殊类型的乳腺癌
包括乳头Paget病伴导管内癌、黏液癌、腺样囊性 癌等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其病理特征和预后各不 相同。
乳腺癌分期
Ⅰ期
癌组织局限于乳腺导管或 小叶内,无淋巴结转移。
Ⅱ期
癌组织已浸润乳腺间质, 但未超过胸肌筋膜,可有 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
Ⅲ期
癌组织已浸润胸肌筋膜, 同时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转 移或同侧胸骨旁淋巴结转 移。
新辅助化疗
靶向治疗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或蛋白质的药物, 如针对HER2阳性的曲妥珠单抗和帕 妥珠单抗。
在手术前进行,旨在缩小肿瘤、控制 转移,提高手术效果。常用的化疗药 物与辅助化疗相同。
放疗方案
术后放疗
在手术后进行,旨在消灭残留的癌细胞,降低复发风险 。放疗范围包括手术伤口周围和淋巴结区域。
靶向放疗
乳腺癌生存率
1 2 3
生存率影响因素
乳腺癌的生存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年龄、肿 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分子分型等。
生存率统计数据
根据不同的统计数据,乳腺癌的生存率存在差异 ,但总体来说,早期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 高。
生存率与治疗方式关系
乳腺癌的生存率与治疗方式密切相关,早期发现 和治疗有助于提高生存率。
无转移的情况。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保留胸肌,切除乳房、腋窝和锁骨 下淋巴结。适用于肿瘤较小、无转 移,且希望保留胸肌美观的患者。
保乳手术
仅切除肿瘤和部分乳腺组织,保留 大部分乳房。适用于早期乳腺癌、 肿瘤较小且无转移的患者,术后需 进行放疗和化疗。
化疗方案
辅助化疗
在手术和放疗前后进行,旨在消灭微 小转移灶,降低复发风险。常用的化 疗药物有阿霉素、环磷酰胺、氟尿嘧 啶等。

乳腺癌病例讨论

乳腺癌病例讨论

3
创面细菌培养结果:普通变形杆菌。 入院后 查血常规示: WBC:14.9× 10^9/L N:78.11 % Hb:68g/L。 目前处理: 每天创面换药,用敏感药物左氧 氟沙星抗感染治疗。 下该病人的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4
1.抗感染治疗,感染控制不好,手术不要考虑 去做 2.进一步完善辅助检查如ct检查,排除有无内 脏转移及胸壁侵犯,胸腔内转移 3.新辅助化疗,评估疗效,选择敏感药物 4.胸壁及胸腔内无侵犯,根治术,植皮是必须 的了,术后继续化疗及放疗
5
病例2
某患者,女,52岁,因左乳腺肿块2月入我科 。肿块穿刺细胞学检查示:左乳腺癌。后在 全麻下行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予以止 血、抗感染、补充能量等药物治疗,y型引流 管持续负压引流,伤口胸带加压包扎,患肢 抬高进行功能锻炼。 请问,1、乳腺癌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6
肥胖的女性易患乳腺癌
000
1
2
讨论
入院后,你认为应该做哪些诊疗? 入院后予以创面清创换药(第一次换药创面 恶臭味),予以取部分组织行病理检查,同 时行创面细菌培养。 病理结果回报示:右乳腺见浸润性癌,考虑 浸润性导管癌。免疫组化示:ER(-)、PR(-) 、Cer-b-2(+++),E-Ca(+)、P53(+++);Ki 67>30%,结合免疫组化:右乳腺浸润性导管 癌
首先,过多脂肪会加速生长发育,性成熟提早,使乳腺细胞较 早暴露于雌激素与催乳素之中,从而增加癌变机会。肥胖者体 内的雌激素水平相对高于体重正常的人,这也是乳腺癌发生的 主要原因。 其次,脂肪能增加雄烯二酮转化为雌激素,因此高脂肪饮 食可改变体内的内分泌环境,加强和延长雌激素对乳腺的刺激 ,使乳腺癌的患病危险性增高。 第三,肥胖会抑制人体免疫功能,从而失去对癌细胞的监 控。而很多致癌物质是脂溶性的,肥胖者身上的脂肪会成为致 癌物的运载工具,导致致癌物质在人体中的含量增加,从而提 高了诱发患癌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脂肪还会成为某些癌变 增强剂提供营养来源。

病例讨论乳腺癌

病例讨论乳腺癌

病例讨论乳腺癌病例讨论乳腺癌患者信息:- 姓名:- 年龄:岁- 性别:女- 病史:患者于年月日就诊,主诉乳房异常发现已有三个月,经过初步检查后疑似乳腺癌,随即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1:临床表现:患者主要症状是乳房肿块、乳房疼痛、皮肤改变等。

详细描述病情及患者症状,包括症状的持续时间、进展情况等。

2:影像学检查:患者进行了乳腺超声检查、乳腺X线摄影、MRI等影像学检查,详细描述检查结果及其可见的异常。

3:病理学检查:患者进行了乳腺针吸活检及手术切除后的病理检查,描述检查结果及其结论,包括肿瘤类型、分级、分期等。

4:分子生物学检查:患者进行了乳腺癌相关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包括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和HER2(人类上皮生长因子受体2)等,描述检查结果。

5:治疗方案及进展: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检查结果,详细描述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

还要描述治疗后的疗效评估及患者的临床进展情况。

6:随访:描述患者的随访情况,包括随访周期、随访内容、复发情况等。

7:讨论:对于该患者的病情、治疗和预后进行讨论,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解读。

附件:- 乳腺超声检查报告- 乳腺X线摄影报告- MRI检查报告- 乳腺针吸活检报告- 手术病理检查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1:乳腺癌:指起源于乳腺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主要包括导管癌和小叶癌两种类型。

2:乳腺超声检查:一种利用超声波技术对乳腺进行检查的方法,可以观察乳腺内部的结构和肿块情况。

3:乳腺X线摄影:一种利用X射线技术对乳腺进行影像学检查的方法,可以检测乳腺内异常结构和肿块。

4: MRI(磁共振成像):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对身体进行成像的一种检查方法,对乳腺癌有较高的分辨率。

5:乳腺针吸活检:一种通过穿刺乳腺肿块取出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的方法,可以判断肿块的性质及是否为癌变。

6: ER(雌激素受体):乳腺癌细胞的雌激素受体表达情况,对于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病例讨论乳腺癌

病例讨论乳腺癌

病例讨论乳腺癌患者,女性,45岁,发现左乳肿物,无疼痛,无乳头溢液。

体格检查:左乳外上象限可触及一0cm×5cm×0cm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差。

右乳未触及明显肿物。

皮肤无橘皮样改变。

双侧腋窝及锁骨上未触及淋巴结肿大。

乳腺X线摄影:左乳外上象限肿块影,边缘不光滑,有毛刺征。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女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例患者为中年女性,发现左乳肿物,无疼痛,无乳头溢液。

体格检查:左乳外上象限可触及一0cm×5cm×0cm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差。

右乳未触及明显肿物。

皮肤无橘皮样改变。

双侧腋窝及锁骨上未触及淋巴结肿大。

乳腺X线摄影:左乳外上象限肿块影,边缘不光滑,有毛刺征。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检和影像学检查,可以初步诊断为左乳癌。

对于乳腺癌的治疗,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如乳腺癌根治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等。

术后可以根据病理检查结果,采取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

本例患者为中年女性,发现左乳肿物较早,无远处转移征象,属于早期乳腺癌。

因此,可以采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进行治疗,术后根据病理检查结果采取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

预防乳腺癌的方法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乳腺检查等。

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等高危人群,应该加强自我检查和定期进行乳腺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乳腺癌。

病例讨论乳腺癌是一例早期左乳癌的病例。

对于乳腺癌的治疗,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术后可以根据病理检查结果采取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

预防乳腺癌的方法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乳腺检查等。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强调对人民负责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自治权,它赋予了少数民族更多的自治权D.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要鼓励广大信教群众信仰宗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正确答案是:A.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乳腺癌护理病例讨论

乳腺癌护理病例讨论

01
02
03
家庭关系
了解患者的家庭状况、家 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家 庭对患者的照顾和支持情 况。
工作与经济状况
评估患者的工作状态、经 济来源以及治疗费用对患 者和家庭的经济压力。
社会资源
了解患者所能获得的社会 资源,如医疗保险、社区 服务等,以便为患者提供 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主要护理问题及优先级排序
疼痛管理
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按时给予 止痛药物,并采取非药物缓解疼痛的 方法,如热敷、按摩等。
皮肤护理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对于放疗区域皮肤,给予特殊保护和 护理,防止破损和溃疡。
管道护理
对于留置导管的患者,定期更换导管 和引流袋,保持管道通畅,防止堵塞 和感染。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饮食习惯,制 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确保患者摄入 足够的营养物质。
长期康复规划制定
心理康复
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咨询,帮助 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疾病和
治疗。
功能锻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 的功能锻炼计划,帮助患者恢复肢 体功能和身体素质。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
向患者传授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 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等 ,降低疾病复发的风险。
具体护理措施安排
患者满意度
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表,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时收集患 者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优化护理服务。
04 实施过程中的观察与记 录
生命体征监测及异常情况处理
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和 体温等生命体征。
定期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包括乳房 触诊、淋巴结检查等,以评估病情变 化。
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如发热、 呼吸急促等。

乳腺癌前期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乳腺癌前期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乳腺癌前期护理疑难病例讨论引言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然而,在一些疑难的乳腺癌前期病例中,护理人员可能面临一些困惑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几个乳腺癌前期疑难病例,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建议。

病例一:非典型导管内状瘤患者女性,40岁,不明原因乳房肿块,病理检查显示非典型导管内状瘤。

该病例中,护理人员面临如何进行进一步评估和处理的问题。

建议采取以下策略:- 定期随访:对于非典型导管内状瘤,定期随访至关重要,以便及时发现任何进一步变化。

- 教育患者:向患者提供相关的教育,包括自我观察的技巧和如何在随访期间向医生报告任何症状或变化。

病例二:乳腺囊肿患者女性,35岁,乳房触及到一块可压性、无痛的囊实性肿块。

经医学影像学检查,诊断为乳腺囊肿。

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应考虑以下护理措施:- 监测肿块的大小和形态:定期检查肿块的变化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 定期指导:对于患有乳腺囊肿的患者,定期提供相关自我观察和保健指导,以便及时发现任何变化。

- 缓解焦虑:乳房肿块常常会导致患者的焦虑情绪,护理人员应提供心理支持和指导,帮助患者应对焦虑。

病例三:乳腺增生性病变患者女性,45岁,乳房触及到一块有明显疼痛的肿块。

乳房超声检查显示乳腺增生性病变。

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应考虑以下护理措施:- 缓解疼痛:通过口服或局部应用药物,以及热敷等方法缓解疼痛。

- 专业指导:为患者提供正确的自我观察和乳房保健指导,以便及时发现任何变化并预防病情恶化。

- 定期随访:对于乳腺增生性病变的患者,定期随访有助于监测病情发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结论乳腺癌前期疑难病例的护理需要护理人员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需要与医生密切合作,定期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

通过系统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乳腺癌前期疑难病例的管理和治疗效果,为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

乳腺癌术后化疗的疑难病例讨论

乳腺癌术后化疗的疑难病例讨论

乳腺癌术后化疗的疑难病例讨论乳腺癌一直以来都是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术后化疗是常用的治疗方式之一。

然而,在临床实践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一些疑难病例,这些病例不仅对患者本人而言具有挑战性,也给我们医护人员带来一定的困惑。

本文将针对一些乳腺癌术后化疗的疑难病例进行探讨和讨论。

乳腺癌术后化疗疑难病例一:小林女士,40岁,患有左乳侧壁肿块,经活检确诊为乳腺癌,EGFR和HER2表达均为阳性。

通过全乳切除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肿瘤被彻底切除。

然而,在化疗过程中,小林女士的血液指标始终无法恢复正常,化疗的效果也并不理想。

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发现小林女士患有遗传性巨幼细胞贫血,导致血小板数量不足。

这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与乳腺癌并无直接关系。

这个案例引发了我们对乳腺癌患者的全面评估的思考。

我们应该在手术前进行更细致的病史调查和基因检测,以便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疾病状态。

针对乳腺癌患者中可能存在的其他潜在疾病进行早期发现和治疗,对患者的化疗效果和生存率都有着重要影响。

乳腺癌术后化疗疑难病例二:李女士,52岁,患有右侧乳腺癌,经过乳房保留手术和腋窝淋巴结检查后,病灶被完全切除。

然而,在接受第二个化疗周期后,李女士开始出现明显的心动过速和呼吸困难。

心电图显示她出现了心律失常,最终导致她需要停止化疗。

这个案例引发了我们对心脏功能和乳腺癌化疗的关系的思考。

事实上,乳腺癌患者接受化疗后心脏毒性是个常见的并发症,特别是在使用心脏毒性较高的药物时。

因此,在化疗开始前,了解患者的心脏功能状况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通过心电图、心功能检测和心脏酶谱等手段来评估乳腺癌患者的心脏功能,并据此决定是否适合进行化疗。

乳腺癌术后化疗疑难病例三:王女士,60岁,患有左侧乳腺癌,经过乳房切除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开始进行化疗治疗。

然而,她在化疗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恶心、呕吐和食欲不振,并且体重迅速下降。

这种副作用导致她无法正常完成化疗计划。

这个案例引发了我们对乳腺癌患者普遍出现的恶心和呕吐问题的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病例讨论
山西省人民医院
病史

女性,52岁,发病急。 发现左乳皮肤红肿2个月。 患者入院前2月余,无意间发现左乳皮肤红 肿,偶有乳房疼痛,门诊手诊可触及左乳 外上片状增厚区,乳腺钼靶示左乳多发结 节,BIRADS 4b,右乳未见异常。
既往史


1998年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术; 高血压病史17年,平素口服尼群地平、硝 酸异山梨酯,自诉血压控制可; 糖尿病病史15年,平素口服二甲双胍、格 列本脲,自诉血糖控制可。
辅助检查
讨论
后续治疗方案
初步诊断

Βιβλιοθήκη 左乳肿块 乳腺癌? 纤维腺瘤? 子宫切除术后 高血压病 糖尿病
辅助检查


ECT:全身骨显像未见异常。 心脏彩超:左室舒张功能减低。 腹部彩超:肝弥漫性回声异常(脂肪肝可 能);分隔型胆囊增大,回声异常(慢性 胆囊炎伴多发结石可能)。 心电图:窦性心律,T波改变(V3 V4)。
专科检查

双乳外形不对称,左乳明显增大,双乳头 无内陷及偏移,左乳外上方可触及片状增 厚区,范围约3.5*3㎝²,质硬,边界不清, 活动度尚可,无压痛。左乳下方可见橘皮 征,范围约20*22 ㎝,局部皮肤略红,皮 温增高,右乳正常。左腋下可触及一肿大 淋巴结,大小约1*1.5 ㎝²,质硬,界清, 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