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典型病例讨论一例

合集下载

晚期乳腺癌治疗病例讨论

晚期乳腺癌治疗病例讨论



• (在该病人全程治疗阶段KPS评 分均在90分以上,肿瘤标志物正 常)
第一阶段:
术后辅助治疗,2023年11月~2023年4月 AC→T 合计8周期,后续予以术区及淋巴引流区放射治疗 。
第二阶段:
2023年8月 术后34个月,肝脏平扫及进一步CT增强:肝转移,ECT及 CT提醒多发骨转移
第三次肝转移治疗前
• NVB 30mg/m2 d1、d8 • 卡铂 500mg d1 • 2周期 肝脏CT:转移灶有所缩小 • 4周期 肝脏CT:转移灶稳定
第三次肝转移治疗后
讨论四:对MBC孤立性肝转移病灶,您将来 取样旳治疗措施?
4621、全身化疗? 4622、手术切除? 4623、局部消融? 4624、放疗? 4625、TACE? 4626、全身治疗(全身化疗/内分泌/靶向治疗)+局部 治疗?
对病人我们采用了TACE 目前予以局部病灶放射治疗
TACE治疗后
• 晚期乳腺癌旳治疗 • 不要轻言放弃
此时您将怎样选择下一步治疗?
4611、停用内分泌改用化疗? 4612、继续来曲唑治疗? 4613、改换另一种AIS? 4614、改孕激素治疗?
对该病人我们对局部病灶予以放 疗止痛,另外改来曲唑为依西美 坦
第五阶段:
2023年4月 依西美坦治疗后6个月 肝脏CT:肝左叶转移病灶较2023年12月明显进展
第一次肝转移
讨论1:当蒽环类和/或紫杉类已经成为术后辅 助治疗旳原则治疗,复发转移病人旳一线首选 方案?
4591.原方案:AC →T; 4592.多西紫杉醇+卡培他滨 4593.吉西他滨+紫杉醇 4594.其他
治疗前后对比
第三阶段:
2023年8月 转移一线治疗后12个月 肝脏CT:肝多发转移病灶 转移病灶穿刺活检 病理报告:转移性腺癌,考虑起源乳腺 免疫组化:ER++ PR+ HER-2(-)

病例讨论乳腺癌

病例讨论乳腺癌
➢ GC(GEM国产(1g/m2)1.6d1、1.8d8; CBP(AUC4)600mgd2; q3w)
➢ 赫赛汀首次剂量(4mg/kg)280mg,维持剂量(2mg/kg) 140mg,q1w
化疗二周期后复查,疗效PR
胸膜病灶
肝病灶
四周期后复查
胸膜未见异常
肝内病灶未见增大
上腹部增强CT
肿瘤标志物
120 100
80 60 40 20
0 疗前 二周期后 四周期后
CA153 CA199 CA125 CA242
CA153:0-32.4u/ml CA199:0-37u/ml CA125:0-35u/ml CA242:0.051-15iu/ml
讨论
诊断复发? 下一步治疗
➢无乳头溢液及凹 陷
➢无橘皮样外观
左腋下多枚肿大淋 巴结,大小约 1*1cm。
辅助检查
彩超:左乳腺囊实性肿物 钼靶:左乳腺致密影BI-RADS4B级
诊断及治疗
诊断:左乳腺癌 CT2NxM0
→ 手术Biblioteka 诊断依据症状体征钼靶
彩超
术后病理
(左)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I级
➢ 肿瘤大小3.5*2.0*2.0cm ➢ 腋下淋巴结转移17/21( I站11/14、II站3/4、III站
病史
患者:女性 38岁 主诉:左乳腺包块2个月 现病史: 2011年6月无意间发现左乳腺外
上象限一无痛性包块,未在意,8月自觉包 块增大,大小约3*3cm,质硬,边界欠清, 活动可 既往体健 母亲病故于肿瘤
入院后查体
查体
➢左乳腺外上象限 一包块,3*3cm
➢质硬,无触痛, 边界欠清,活动可
术后诊断
左乳腺癌术后 PT2N3M0 IIIC期

病例讨论乳腺癌

病例讨论乳腺癌
03 特殊类型的乳腺癌
包括乳头Paget病伴导管内癌、黏液癌、腺样囊性 癌等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其病理特征和预后各不 相同。
乳腺癌分期
Ⅰ期
癌组织局限于乳腺导管或 小叶内,无淋巴结转移。
Ⅱ期
癌组织已浸润乳腺间质, 但未超过胸肌筋膜,可有 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
Ⅲ期
癌组织已浸润胸肌筋膜, 同时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转 移或同侧胸骨旁淋巴结转 移。
新辅助化疗
靶向治疗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或蛋白质的药物, 如针对HER2阳性的曲妥珠单抗和帕 妥珠单抗。
在手术前进行,旨在缩小肿瘤、控制 转移,提高手术效果。常用的化疗药 物与辅助化疗相同。
放疗方案
术后放疗
在手术后进行,旨在消灭残留的癌细胞,降低复发风险 。放疗范围包括手术伤口周围和淋巴结区域。
靶向放疗
乳腺癌生存率
1 2 3
生存率影响因素
乳腺癌的生存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年龄、肿 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分子分型等。
生存率统计数据
根据不同的统计数据,乳腺癌的生存率存在差异 ,但总体来说,早期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 高。
生存率与治疗方式关系
乳腺癌的生存率与治疗方式密切相关,早期发现 和治疗有助于提高生存率。
无转移的情况。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保留胸肌,切除乳房、腋窝和锁骨 下淋巴结。适用于肿瘤较小、无转 移,且希望保留胸肌美观的患者。
保乳手术
仅切除肿瘤和部分乳腺组织,保留 大部分乳房。适用于早期乳腺癌、 肿瘤较小且无转移的患者,术后需 进行放疗和化疗。
化疗方案
辅助化疗
在手术和放疗前后进行,旨在消灭微 小转移灶,降低复发风险。常用的化 疗药物有阿霉素、环磷酰胺、氟尿嘧 啶等。

乳腺癌病例讨论

乳腺癌病例讨论

乳腺癌病例讨论一、引言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有数百万女性被诊断出患有这种疾病。

尽管存在许多治疗选择,但病例讨论对于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这种疾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例乳腺癌病例,并对其进行深入讨论。

二、病例介绍患者女性,年龄56岁,因发现乳腺肿物就诊。

体格检查发现,右侧乳腺外上象限有一约3cm×2cm的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差。

乳腺钼靶X线摄影显示,右侧乳腺外上象限有一不规则肿块,边缘呈毛刺状,未见钙化灶。

超声检查显示,肿块呈低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

淋巴结未见明显肿大。

三、病理诊断乳腺肿物穿刺活检结果显示,浸润性导管癌,ER阳性,PR阳性,HER2阴性。

四、讨论1、诊断:本例患者诊断为右侧乳腺癌,结合体格检查、乳腺钼靶X 线摄影和超声检查结果,可初步确定为浸润性导管癌。

ER阳性、PR 阳性、HER2阴性有助于指导后续治疗。

2、治疗:本例患者ER阳性、PR阳性,可行内分泌治疗。

由于肿块较大且活动度差,建议先进行新辅助化疗,待肿瘤缩小后再行手术切除。

术后根据病理结果决定是否行放疗及进一步治疗。

3、预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与肿瘤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式等因素有关。

本例患者为浸润性导管癌,ER阳性、PR阳性提示预后较好,但需根据个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4、预防:定期进行乳腺检查是预防乳腺癌的关键。

建议女性从40岁开始每年进行一次乳腺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和乳腺X线摄影。

如有家族史,应提前至35岁开始检查。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肥胖等也有助于降低乳腺癌风险。

五、结论本例患者为右侧乳腺癌,ER阳性、PR阳性,可行内分泌治疗。

由于肿块较大且活动度差,建议先进行新辅助化疗,待肿瘤缩小后再行手术切除。

术后根据病理结果决定是否行放疗及进一步治疗。

定期进行乳腺检查是预防乳腺癌的关键。

建议女性从40岁开始每年进行一次乳腺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和乳腺X线摄影。

病例讨论乳腺癌

病例讨论乳腺癌

病例讨论乳腺癌病例讨论乳腺癌患者信息:- 姓名:- 年龄:岁- 性别:女- 病史:患者于年月日就诊,主诉乳房异常发现已有三个月,经过初步检查后疑似乳腺癌,随即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1:临床表现:患者主要症状是乳房肿块、乳房疼痛、皮肤改变等。

详细描述病情及患者症状,包括症状的持续时间、进展情况等。

2:影像学检查:患者进行了乳腺超声检查、乳腺X线摄影、MRI等影像学检查,详细描述检查结果及其可见的异常。

3:病理学检查:患者进行了乳腺针吸活检及手术切除后的病理检查,描述检查结果及其结论,包括肿瘤类型、分级、分期等。

4:分子生物学检查:患者进行了乳腺癌相关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包括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和HER2(人类上皮生长因子受体2)等,描述检查结果。

5:治疗方案及进展: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检查结果,详细描述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

还要描述治疗后的疗效评估及患者的临床进展情况。

6:随访:描述患者的随访情况,包括随访周期、随访内容、复发情况等。

7:讨论:对于该患者的病情、治疗和预后进行讨论,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解读。

附件:- 乳腺超声检查报告- 乳腺X线摄影报告- MRI检查报告- 乳腺针吸活检报告- 手术病理检查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1:乳腺癌:指起源于乳腺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主要包括导管癌和小叶癌两种类型。

2:乳腺超声检查:一种利用超声波技术对乳腺进行检查的方法,可以观察乳腺内部的结构和肿块情况。

3:乳腺X线摄影:一种利用X射线技术对乳腺进行影像学检查的方法,可以检测乳腺内异常结构和肿块。

4: MRI(磁共振成像):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对身体进行成像的一种检查方法,对乳腺癌有较高的分辨率。

5:乳腺针吸活检:一种通过穿刺乳腺肿块取出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的方法,可以判断肿块的性质及是否为癌变。

6: ER(雌激素受体):乳腺癌细胞的雌激素受体表达情况,对于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乳腺癌典型病例讨论一例课件

乳腺癌典型病例讨论一例课件

600. 00
Fe Pr
400. 00

200. 00



0. 00

800. 00

Va l ue
600. 00

CEA
400. 00

200. 00

0. 00
800. 00
Va l ue
600. 00
CA50
400. 00

200. 00

0. 00
2013- 2013- 2013- 2013- 2013- 2013- 2013- 2013- 2014- 2014- 2014- 2014- 2014- 2014- 2014- 2014- 2014- 2014- 2014- 2014- 2014- 2014- 2014- 201409- 23 09- 23 09- 23 09- 23 11- 05 11- 05 11- 05 11- 05 02- 21 02- 21 02- 21 02- 21 06- 04 06- 04 06- 04 06- 04 07- 14 07- 14 07- 14 07- 14 09- 09 09- 09 09- 09 09- 09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术后病理:(直肠)隆起型中分化腺癌,可见神经侵犯, 肿瘤侵透肌层达直肠旁组织,肿瘤未累及齿状线, 上、下及环周切缘未见癌; 肠壁淋巴结3/9,肠系膜淋巴结2/9。(共5/18)
免疫组化:MLH1(3+),MLH2(2+), MLH6(3+), PMS2 (3+)
基因检测(2013-11 ):KRAS基因 12密码子无突变, 13密码子突变;BRAF基因无突变;

病例讨论乳腺癌

病例讨论乳腺癌

病例讨论乳腺癌患者,女性,45岁,发现左乳肿物,无疼痛,无乳头溢液。

体格检查:左乳外上象限可触及一0cm×5cm×0cm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差。

右乳未触及明显肿物。

皮肤无橘皮样改变。

双侧腋窝及锁骨上未触及淋巴结肿大。

乳腺X线摄影:左乳外上象限肿块影,边缘不光滑,有毛刺征。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女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例患者为中年女性,发现左乳肿物,无疼痛,无乳头溢液。

体格检查:左乳外上象限可触及一0cm×5cm×0cm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差。

右乳未触及明显肿物。

皮肤无橘皮样改变。

双侧腋窝及锁骨上未触及淋巴结肿大。

乳腺X线摄影:左乳外上象限肿块影,边缘不光滑,有毛刺征。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检和影像学检查,可以初步诊断为左乳癌。

对于乳腺癌的治疗,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如乳腺癌根治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等。

术后可以根据病理检查结果,采取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

本例患者为中年女性,发现左乳肿物较早,无远处转移征象,属于早期乳腺癌。

因此,可以采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进行治疗,术后根据病理检查结果采取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

预防乳腺癌的方法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乳腺检查等。

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等高危人群,应该加强自我检查和定期进行乳腺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乳腺癌。

病例讨论乳腺癌是一例早期左乳癌的病例。

对于乳腺癌的治疗,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术后可以根据病理检查结果采取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

预防乳腺癌的方法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乳腺检查等。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强调对人民负责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自治权,它赋予了少数民族更多的自治权D.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要鼓励广大信教群众信仰宗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正确答案是:A.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乳腺癌典型病例讨论例-V1

乳腺癌典型病例讨论例-V1

乳腺癌典型病例讨论例-V1乳腺癌典型病例讨论1. 病例简介患者:女性,45岁。

就诊时间:2018年5月。

主诉:左乳肿块。

2. 临床检查及诊断2.1 体格检查左乳 6点钟方向可触及约2.5cm左右质地坚硬结节,不易推动,表面光滑,皮肤未见明显异常。

2.2 影像学检查乳腺超声:左乳6点钟方向见1个约2.5×1.5×1.5 cm大小的乳头下纤维腺瘤,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周围未见异常回声。

乳腺X线摄影:左侧乳房中下象限可见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密度不均匀,浸润型肿瘤可能性大。

2.3 病理检查乳腺活检:左乳结节病理检查提示浸润性导管癌。

2.4 诊断浸润性导管癌,左侧,乳腺癌分期为T2N0M0,ER(雌激素受体)阳性,PR(孕激素受体)阳性。

3. 治疗方案手术:左乳乳腺全切除+腋窝淋巴结活检。

化疗:4个疗程的TC(紫杉醇+环磷酰胺)方案,间隔3周。

内分泌治疗:术后服用阿那曲唑(化疗方案结束后)。

4. 随访情况4.1 术后1个月复查术后病理学检查示:【1】侵袭性导管癌(II级,G2),尺寸2.2×1.5×1.2 cm,累及肿块周围乳腺组织,肿瘤边缘未见涉及,未见合并肝脏、肺、骨等远处器官转移;【2】左侧乳腺浸润性导管内癌病室清扫,11枚左腋窝淋巴结检查全部阴性,术后病理分期为pT2N0M0。

4.2 术后3个月复查化疗方案结束后期间仍然存在恶心呕吐,两次化疗药物剂量适当减少,中下段肝脏出现卜结节形成,做CT检查排除放射性肿瘤,给予支持性治疗,半年后肝脏病变缩小。

4.3 术后半年复查病理学检查示:左侧乳腺不光整,密度增高,结构紊乱;右侧无明显异常;肝脏CT复查示:左叶内段卜结节大小和数量与前次相比略减少,考虑血管性结节或杂质。

5. 结论乳腺癌早期检出、早期治疗可以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随着技术不断提高、治疗方法的不断完善,乳腺癌的治愈率不断提高。

对于像上述病例这类患者,应该积极治疗,情况不太好的患者还应加强调理,综合提高身体抵抗力,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阶段疗效评价:SD
2013-10-31
2014-3-24
维持治疗(靶向维持)
• 治疗方案: 恩度ⅹ3周期 恩度15mg 泵入 d1-14
第二次PD(2014-6-4肝 PFS 7个月)
2014-3-24
2014-6-4
最大SUV值早期9.6,延迟13.2
二线治疗(化疗+靶向)
• 化疗方案: 伊立替康+S1+贝伐 ⅹ2周期 伊立替康 200mg d1 替吉奥 40mg 2/日 d1-14 贝伐 400mg d1
09- 23 09- 23 09- 23 09- 23
11- 05 11- 05 11- 05 11- 05 02- 21 02- 21 02- 21 02- 21 06- 04 06- 04 06- 04 06- 04 07- 14 07- 14 07- 14 07- 14 09- 09 09- 09 09- 09 09- 09
• 腹部增强CT(中国医学科研院肿瘤医院):肝右叶被膜下强化 结节,同前相仿,余(-)。 • 上腹增强MRI(我院):肝内多发异常信号,不除外转移瘤。
一线治疗(化疗+靶向)
• 治疗方案: CapOX+恩度ⅹ3周期 卡培他滨2000mg 2/日 d1-14 奥沙利铂200mg d1 恩度60mg 泵入 • 疗效评价:SD 卡培他滨+恩度ⅹ1周期(因贫血减量) 恩度15mg泵入d1-14 CapOX+恩度ⅹ2周期 恩度15mg泵入d1-14,共2周期。
Fe Pr
400. 00 200. 00 0. 00 800. 00 600. 00
肿 瘤 标 记 物
CEA
400. 00 200. 00 0. 00 800. 00 600. 00
CA50
400. 00 200. 00 0. 00
201320132013201320132013201320132014201420142014201420142014201420142014201420142014201420142014-
(中国医学科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肿瘤医院)
术后病理:(直肠)隆起型中分化腺癌,可见神经侵犯, 肿瘤侵透肌层达直肠旁组织,肿瘤未累及齿状线, 上、下及环周切缘未见癌; 肠壁淋巴结3/9,肠系膜淋巴结2/9。(共5/18)
免疫组化:MLH1(3+),MLH2(2+), MLH6(3+), PMS2 (3+)
基因检测(2013-11 ):KRAS基因 12密码子无突变, 13密码子突变;BRAF基因无突变; BRCA1基因、EGFR基因、BRCC1基因、 VEGF基因表达检测结果低; RAP80基因、TYMS基因表达检测结果高。
2016/9/6
术后辅助同期放化疗
• 三维适形放疗: 部位:原瘤床,吻合口,髂内、部分髂外、 闭孔、骶前淋巴引流区及坐骨直肠窝 处方剂量:50Gy/25次(6MV-X线) • 同期化疗方案: 卡培他滨ⅹ2周期 早1000mg,晚1500mg,d1-14
第一次PD(2013-10-31肝 DFS 3.5个月)
时间
诊治流程
女性 65岁 PS 1分 高血压病史 诊断:直肠中分化腺癌ⅢC期(pT3N2MO)术后放化疗 后肝转移
2013-7-9 手术 k-ras突变
术后辅助 同期放化疗 (卡培他滨ⅹ2)
PD(肝转移) DFS 3.5个月 xelox+恩度ⅹ6
PD PFS 3个月 雷替+贝伐ⅹ3
PD PFS 7个月 伊立替康+S1+ 贝伐ⅹ3
伊立替康+贝伐 ⅹ1周期(3度骨髓抑制) 伊立替康200mg d1 贝伐单抗400mg d1
第三次PD(2014-9-10肝、肺 PFS 3个月)
2014-9-10
第三次PD(2014-9-10肝、肺 PFS 3个月)
2014-9-10
患者自觉一般状况明显改善,饮食、睡眠、体力、PS评分均较前提高。
SD 恩度ⅹ3
讨论目的
• 1、教学查房 • 2、分子靶向药应用的影像学评价进展,PS评分提高的机 制与临床意义
乳腺癌典型病例
病例特点
• 女性 65岁 PS评分:1分 住院号:717837
•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2年余,目前血压110/75mmHg
• 主诉:间断便血4年4月,直肠癌术后1年4个月
• 诊断:直肠中分化腺癌ⅢC期(pT3N2MO)术后放化疗 后肝转移
手术及术后病理
2013-7-9手术: 腹腔镜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三线治疗(化疗+靶向)
• 治疗方案: 雷替曲塞+贝伐ⅹ3周期 雷替曲塞 5mg d1 贝伐单抗 500mg d2 末次用药时间2014-11-18
第四次PD(20肝、肺 PFS 个月)
201
患者自觉一般状况明显改善,饮食、睡眠、体力、PS评分均较前提高。
四线治疗(靶向)
• 治疗方案: 2014-12-19开始 阿帕替尼 850mg 口服 1/ 日
四线治疗(靶向)
• 治疗方案:
2015-5-26 阿帕替尼 850mg 口服 1/ 日
肿瘤标记物
800. 00 600. 00 400. 00
数 值
数 值
数 值
数 值
Va l ue Va l ue Va l ue Va l ue
第一次PD
第二次PD
第三次PD
CA199
200. 00 0. 00 800. 00 600. 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