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试运转方案
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

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一、背景为了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减少煤矿安全事故发生,近年来,煤矿联合试运转逐渐成为了发展趋势。
经过多年实践,煤矿联合试运转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特制定本试运转方案。
二、试运转时间本次煤矿联合试运转的时间定于2022年5月1日开始,至2022年8月31日结束,共计4个月。
三、试运转目的本次煤矿联合试运转旨在通过不同煤矿之间的协作和配合,实现煤矿之间的互通、互动,并通过不同煤矿之间的资源共享、技术交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煤矿可持续发展。
四、试运转内容1.煤矿设备协作试运转本次试运转将煤矿设备进行维修、保养,然后进行设备间协作试运转,特别针对交通机械和生产设备进行试运转演习。
2.煤矿物资采购共享试运转本次试运转将采购部门通过联合采购方式,共享各煤矿物资采购需求,实现资源共享,采购成本降低。
3.煤矿技术交流试运转本次试运转将煤矿之间的技术交流列为重要内容,各煤矿之间将定期举办技术交流研讨会,并邀请各地专家进行指导,促进各煤矿之间的技术交流。
4.煤矿标准统一试运转本次试运转将推行各煤矿产品标准的统一,通过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品质,促进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五、试运转措施1.人员调配各煤矿将根据试运转需要,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工作人员,确保各项试运转工作顺利推进。
2.设备维修各煤矿将对相关设备进行全面检修,确保设备在试运转期间能够正常运转。
3.试运转区域规划本次煤矿联合试运转将采用交叉共同推进的方式,各煤矿根据自身产能和生产状况,分别指定试运转区域,确保各煤矿之间资源的共享和协调。
六、试运转效果评估本次试运转结束后,各煤矿仔细评估试运转效果,对本次试运转经验进行总结,提出建设性意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落实。
七、试运转总结本次煤矿联合试运转的成功实施,将进一步促进煤矿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提升煤炭行业整体竞争力,为煤矿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及安全保障措施

矿井通风系统测试
测试矿井通风机的性能,确保 风流稳定、有效、安全。
供电系统测试
对矿井供电设施进行测试,确 保供电安全、稳定。
采掘设备测试
对采煤机和掘进机进行测试, 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联合试运转的预期目标
系统稳定可靠
通过试运转,确保各系统稳定可靠,满足生产 需求。
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及安全 保障措施
汇报人: 2023-12-29
目录
• 联合试运转方案概述 • 联合试运转前的准备工作 • 联合试运转的实施过程 • 安全保障措施 • 联合试运转的评估与总结
01
联合试运转方案概述
联合试运转的目的和意义
验证煤矿生产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联合试运转,对矿井通风、排水、供电、运输、采掘等系统进行综合测试,确保系 统稳定可靠,为后续生产提供保障。
试运转效果分析
综合分析试运转效果评估的结果,给出设备 性能、系统运行等方面的评价。
问题与改进措施汇总
汇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提出针对性的 解决方案和实施计划。
安全管理建议
针对安全管理问题,提出加强安全管理的具 体措施和方案。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预警系统
建立预警系统,对异常情况及时发 出警报,采取相应措施。
03
02
安全事故处置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事故报告、处 置流程和责任人。
培训演练
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应 对异常情况的能力。
04
04
安全保障措施
安全管理制度与规定
1
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定,明确各级管理 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生产责任 制得到有效落实。
联合试运转实施方案

陕西有色榆林煤业有限公司杭来湾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杭来湾煤矿目录第一章联合试运转组织机构设置 (2)第二章联合试运转的系统、范围和期限 (3)第三章联合试运转的测试项目、测试方法、测试机构和人员 (5)一、采掘系统 (6)二、通风系统 (9)三、主排水系统 (10)四、供电系统 (11)五、运输系统 (12)六、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 (13)七、防尘供水、防灭火系统 (17)八、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19)九、压风、压风自救系统 (22)十、通讯系统 (24)十一、人员定位及紧急避险系统 (24)十二、供水施救系统 (26)第四章联合试运转的预期目标和效果 (27)第五章联合试运转期间劳动组织及管理措施 (29)一、劳动组织及生产计划 (29)二、组织管理措施 (31)第六章试运转安全技术措施及各类事故预案 (32)一、采煤工作面安全技术措施 (32)二、掘进工作面安全技术措施 (33)三、井下中央变电所安全运行技术措施 (34)四、主要通风机风机安全运行技术措施 (36)五、主排水泵房安全运行技术措施 (36)六、主运输系统安全运行技术措施 (37)七、“一通三防”技术措施 (38)八、试生产期间各类事故应急预案 (40)第一章联合试运转组织机构设置为认真组织实施杭来湾煤矿联合试运转合理、高效按照行业有关标准完成,特成立联合试运转人员组织机构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主体,人员分工合理到位,确保联合试运转全矿各系统、各单位有条有序完成计划任务特制订此联合试运转组织领导小组。
杭来湾煤矿联合试运转领导小组:组长:徐靖副组长:姚纪凯、吴立军、苏帆、姜万明、王广良、王彦太任洪启、王宏生成员:刘茂坤、梁峰、潘建国、韩鑫儒、房旭刚、安长生解吉瑞、郭浦、罗少兵、张涛、李劝世、薛雄飞杜军、杨刚刚领导小组负责全矿联合试运转的统一协调指挥,总工程师姚纪凯同志在矿长领导下具体负责联合试运转,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部,生产技术部为杭来湾煤矿的专门联合试运转专门机构。
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

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
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是指多个煤矿之间进行合作,共享资源和设备,共同进行试生产
和试运行的方案。
步骤如下:
1. 确定合作煤矿:首先确定合作的煤矿,包括确定参与方和各煤矿的地理位置、产能、资源储量等情况。
2. 研究充分性:在确定合作煤矿后,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包括对各煤矿的资源与
设备情况、运输能力、工艺流程等进行详细了解和评估。
3. 制定目标和计划:根据分析结果,确定联合试运转的目标和计划,包括试生产的产
量目标、试运行的时间安排、资源的分配方案等。
4. 制定合作协议:在确定目标和计划后,各参与方制定合作协议,明确各煤矿的权责
和利益分配,以及资源和设备的共享方式、合作流程等。
5. 资源整合:根据合作协议,对各煤矿的资源进行整合和分配,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和互补。
6. 设备整合:根据合作协议,对各煤矿的设备进行整合和优化,确保设备的协调运行
和高效利用。
7. 试生产和试运行:按照合作协议和计划,进行联合试生产和试运行,包括联合开采、联合加工、联合运输等环节,期间需要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
8. 评估和改进:通过评估试运转效果,对联合试运转方案进行总结和改进,进一步优化联合机制和流程,提高运营效益。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的步骤,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联合试运转的计划和安排
制定联合试运转方案 明确试运转的时间、地点和参与人员
制定试运转的流程和步骤
联合试运转的计划和安排
确定试运转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进行设备检查和维修
对所有设备和系统进行全面检查
联合试运转的计划和安排
01
02
03
04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维修和 更换
进行人员培训和演练
对参与试运转的人员进行安全 培训
迅速撤离泄漏区域;
瓦斯泄漏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
加强通风,稀释瓦斯; 通知专业队伍进行抢修。 处理措施
瓦斯泄漏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
使用防爆设备,如防爆风机、防爆灯等;
严禁使用明火,严禁开启电器设备;
保持通风畅通,防止瓦斯积聚;
对泄漏区域进行封闭,防止瓦斯扩散。
矿井水灾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01 Nhomakorabea矿井水灾应急预案
矿井应配备备用的发电设备和供电线路,以确保在主供电设备出现 故障时,备用电设备能够及时投入使用。
安全用电
在矿井供电系统中,应采取安全用电措施,如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安全距离等,以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03
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
瓦斯泄漏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
瓦斯泄漏应急预案 立即切断瓦斯泄漏源;
02
迅速确定水灾地点、范围及水源;
迅速启动应急排水系统;
03
矿井水灾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
1
组织抢险队伍,进行抢险救援;
通知专业队伍进行支援。
2
处理措施
3
矿井水灾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
使用防汛设备,如防水 风机、防水灯等;
加强排水设施,确保排 水畅通;
01
02
技改矿井联合试运转方案

技改矿井联合试运转方案一、引言技改矿井联合试运转是指在矿井技术改造完成后,通过将技改后的设备、系统与原有设备、系统联合运行,以验证技改方案的可行性、检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性能,为正式投产提供可靠的依据。
本文档旨在制定技改矿井联合试运转方案,确保联合试运转的顺利进行。
二、试运转目标技改矿井联合试运转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验证技改方案的可行性,包括设备、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性能。
2.检测设备的运行状态,提前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3.确保联合试运转的安全性,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三、试运转方案3.1 设备准备1.对技改后的设备进行彻底的检查,确认设备完好无损,正常工作。
2.检查技改后的设备与原有设备的连接情况,确保连接正确、稳定。
3.对技改后的系统进行全面测试,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各个功能正常。
3.2 试运转阶段1.按照预定的工艺流程,将技改设备与原有设备连接,并开始试运转。
2.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温度、电压、频率等参数。
3.记录设备的运行数据,并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做出解决方案。
4.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3.3 试运转评估1.试运转结束后,对试运转过程进行评估,包括设备的运行情况以及工艺流程的顺利进行情况。
2.综合评估试运转的结果,判定技改方案是否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正式投产。
3.如发现存在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并进行跟踪和实施。
四、试运转安全为确保试运转的安全进行,需遵循以下安全要求:1.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所有人员的人身安全。
2.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并进行维护和保养,以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3.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培训。
五、总结本文档制定了技改矿井联合试运转方案,通过试运转过程对技改后的设备、系统进行验证,检测设备运行状态,评估技改方案的可行性,确保试运转的安全进行。
同时,需要严格遵守安全要求,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通过联合试运转,可以为技改矿井的正式投产提供可靠的依据。
正善煤业联合试运转方案

正善煤业联合试运转方案正善煤业联合试运转方案随着能源行业的不断发展,煤炭作为非常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在中国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为了高效利用煤炭资源,提高能源效率,促进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正善煤业决定采用联合试运转方案来有效利用煤炭生产资源。
一、方案介绍正善煤业联合试运转方案是在煤炭回收领域推进产业升级、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全新举措。
该方案涉及到煤炭产业的上下游和相互交流,旨在提高煤炭制备和加工综合利用水平,实现产业链的协同联动。
1. 联合试运转理念联合试运转理念是指将上游原煤生产、中游洗选、下游综合利用三方的资源与技术有机结合,通过水平分工协作的方式推进整个煤炭产业的升级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联合试运转的具体流程(1)确定联合试运转的三方合作方联合试运转必须要有上游原煤生产、中游洗选、下游综合利用三个方面的资源。
因此,在确定联合试运转的具体方案之前,需要对三方合作方进行慎重选择,并在严谨的技术评估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流程。
(2)确定联合试运转的范围联合试运转要针对各方的工艺进行合理的调整,以达到协同化生产的效果。
因此,在确定范围时,需要根据生产工艺特点和资源的协同性等多种因素进行评估和决策。
(3)联合试运转的环节与技术联合试运转涉及到上游原煤生产、中游洗选、下游综合利用三个环节,需要有配套的技术和策略。
在联合试运转的过程中,需要确定技术的应用和工艺的调整策略,以确保煤炭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实现。
二、方案目标正善煤业联合试运转方案的目标是通过协同联动,利用资源和技术优势,推动煤炭产业升级和转型,实现多方共赢。
具体目标有以下几点:1. 加强行业内合作通过联合试运转,增强煤炭产业内部的协作和合作,培养行业间的互信、互利和共同发展意识。
推动高效煤炭产业链的建立,为实现煤炭资源高效利用提供有力的支持。
2. 增强市场竞争力提供对应的技术和经验,推进煤炭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加强煤炭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联合试运转方案及安全措施

联合试运转方案及安全措施引言在一个复杂的工业系统中,联合试运转是确保各个子系统协同工作的重要过程。
本文将探讨联合试运转的方案以及相应的安全措施,以确保系统在整体运行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联合试运转方案联合试运转是将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子系统)在整体运行之前进行集成测试和验证的过程。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联合试运转方案:1.规划和准备阶段:–定义联合试运转的目标和计划。
–需要开展联合试运转的子系统进行评估和选择。
–制定联合试运转的时间表和里程碑。
2.设备和软件准备:–确保系统所需的设备和软件已经准备就绪。
–安装和配置各个子系统的设备和软件。
–进行联合测试所需的数据和仿真环境的准备。
3.功能测试:–对每个子系统进行功能测试,确保各个子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测试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接口和通信功能。
4.集成测试:–基于功能测试的结果,进行整体系统的集成测试。
–验证整个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是否符合需求。
5.验收测试:–进行最终的验收测试,确保整个系统可以正常运行,并满足用户需求。
6.故障修复和优化:–在联合试运转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修复和优化。
安全措施在联合试运转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安全问题,以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安全措施:1.安全培训:–对参与联合试运转工作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包括工作流程、操作规范和安全措施等。
2.风险评估:–在联合试运转前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确定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安全标识:–在试运转现场设置明确可见的安全标识,如警示标志、紧急出口指示等。
4.个人防护措施:–联合试运转的参与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防护眼镜等。
5.紧急救援计划:–制定紧急救援计划,明确应急情况下的救援流程和责任分工。
6.监控和响应:–在试运转现场安装监控设备,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响应措施,以确保安全运行。
结论联合试运转是确保复杂工业系统能够在整体运行之前协同工作的关键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灵石1122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450kt/a)联合试运转方案二零一四年六月二十九日山西灵石1122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联合试运转方案(450kt/a)一项目概况:山西灵石1122煤业有限公司是经过山西省省煤矿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第64号文件《关于晋中市灵石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批复(部分)》批准成立的以山西灵石11能源有限公司为主体的煤矿企业,设计能力450kt/a,井田面积4.7104平方公里,批准开采2#—11#号煤层,.为了使矿井达到工艺先进、安全高效,实现规模化生产,2011年7月我公司委托山西新安煤矿设计咨询有限公编制了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2011年6月10日晋中市煤炭工业局以“市煤规发【2011】121号文件关于对山西灵石1122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
进行了批复,根据在施工中发生的一些实际情况,2013年7月,我公司委托新安煤矿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做了《山西灵石1122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变更,2013年8月2日年晋中市煤管局以市煤总发【2013】第19号文件予以批复。
设计建设工期为33.5个月。
2011年6月30日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晋中监察分局以“晋煤监晋中字【2011】119号文件关于对山西灵石1122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的批复”。
2012年11月15日年山西省环境保护厅以晋环函(2012)2472号文件批准了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011年8月10日晋中市煤炭工业局以市煤规发【2011】144号文件《关于对山西灵石1122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工程开工的批复》批准山西灵石1122煤业有限公司工程开工建设。
二、改造项目设计概况1、矿井服务年限矿井保有资源/储量18910kt,可采储量为9615.9kt,服务年限为15.2a。
2、井田开拓矿井采用斜井平硐混合开拓,全井田设计一个主水平和一个辅助水平,在11号煤层设主水平,在7号煤层设辅助水平,10、11号煤层采用联合布臵,分层开采,7号煤层单独布臵,井底硐室均布臵于副斜井井底。
主水平标高+788m,辅助水平标高为+808m,开采7、10、11号煤层,布臵主、副斜井、回风平硐3个井筒。
主斜井:井口坐标(西安80坐标系)X=4079531.4,Y=19558717.5,Z=854.87。
井筒表土段支护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基岩段采用U形钢棚喷浆支护方式,井筒倾角为16度,表土段井筒断面为14.29㎡,基岩段断面为9.76㎡,井筒斜长131米。
主井筒铺带式输送机,担负矿井提煤、进风任务兼作矿井的安全出口;井筒内铺设检修道,敷设一趟洒水管,一趟皮带控制电缆、一趟照明电缆,两趟下井动力电缆,一趟信号电缆。
副斜井:井口坐标(西安坐标系)x=4079574.92m,Y=19558590.20m,Z=841.624m,井筒坡度16度,井筒断面11.88㎡,井筒长度152米,支护方式为表土段为钢筋混凝土浇筑,基岩段为U形钢棚喷浆支护,井筒内铺设30kg标准轨道,担负着全井排矸、下料、行人,同时铺设排水、静压、压风管路,铺设监控、通讯电缆、信号电缆,兼作矿井的安全出口。
回风平硐:井口坐标(西安坐标系)x=4079603.127m,y=19558567.934m,Z=854.950m,表土平硐断面积13.49㎡,基岩段10.49㎡,支护方式为U形钢棚喷浆,平硐长度为90米。
回风井为全矿井的专用回风井,担负着全井的总回风,平洞内铺设黄泥灌浆系统管路。
主水平设一条11号煤层集中运输皮带大巷,从主斜井连接至7号层煤仓下口形成出煤系统;副斜井在+808水平布臵井底车场,然后布臵集中轨道巷,通过材料上山与7号层联通,分别布臵7号层集中轨道巷、集中运输巷,集中回风巷,并与总回风巷链接,形成完整的回风系统。
3、矿井首采工作面、接续工作面均设臵在7号层,通过材料上山进风、行人、下料,在7号层设臵1.6米提升绞车作为7号层采区的物料运输使用,矿井避难硐室设臵在集中轨道巷内,并铺设压风、供水、监控、通讯,信号管网。
4、采区巷道布臵:通过材料上山到7号层后设臵联络巷与总回风巷链接,形成7号层的独立通风系统,通过7号层的集中运输巷与矿井集中运输巷用煤仓链接形成首采工作面的运煤系统,首采工作面的回风顺槽通过风桥与总回风巷连接,形成工作面的独立通风系统,回采工作面的物料运输通过7号层集中轨道巷来完成。
设计投产开采首采工作面在7号煤层,矿井达产时,配备一个高档普采工作面和2个综掘队工作面,采掘比1:2。
回采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回采,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5、通风系统矿井为瓦斯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主扇工作方式为抽出式,主、副斜井进风,回风平硐回风。
达产是配风74m³/s,两台FBCDZ54—8—№22型矿用防爆轴流风机,风量范围1920-5400m3/min,风压:650-2350Pa.,配套电机型号YDF315S_8,功率2X132kw,电压等级为660v,电机转数741r/min.6、为了提高22矿井的现代化水平,保证矿井安全生产,我矿安装型号为KJF2000N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由地面中心站,现场分站、安全生产参数传感器、断电仪、报警器以及数据传输接口、网络通讯接口等组成。
对矿井安全生产的参数和设备进行自动检测和闭锁控制,并在地面中心站计算机上进行集中显示、报警、记录和瓦斯日报表等功能,并进行危险分析与预测,以提高矿井生产的安全性和自动化水平。
井下环境参数有瓦斯浓度、风速、负压、温度、一氧化炭浓度、风门开关状态、风筒开关状态、井下水仓水位等,这些参数状态与煤矿安全生产密切相关,通过在关键位臵监测上述参数变化,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安全生产状况,对生产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和指导。
进一步实行管理控制一体化。
7、提升系统(1)、主提升设备主斜井提升带式输送机设计选用DTⅡ型带式输送机,带宽800mm,输送量130t/h,速度2m/s,电动机型号:YBK2-280M-4 功率N=90kW,减速器型号:H3SH09+1FAN(速比i=31.5,1台制动器型号:BYW z5-400/80,1台逆止器型号:NJ200,1台拉紧装臵:自动液压拉紧装臵一套。
(2)、辅助提升设备副斜井辅助提升采用单钩串车提升,设计采用用JTP-1.6×1.5P型单滚筒提升机,滚筒直径D=1.6m,滚筒宽度B=1.5m,电机功率130KW。
8、排水系统矿井达产时涌水量12.1—15.2m³/h,设计采用3台MD46-30×6型主水泵,电机功率37KW。
正常涌水量及最大涌水量时均采用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
排水管路选用Φ108×4mm无缝钢管。
排水管路沿副井铺设2趟至矿井水处理间,正常涌水量时一趟工作,一趟备用,最大涌水量时两趟工作9、压风系统地面设有压缩空气站,站内这有三台XR110A-8型电动固定式螺杆空气压缩机,两台工作,一台备用,配套电机功率110kw,电压等级为380V,空气压缩机供气量19m³/min,供气压力:8MPa。
供气管路沿副斜井及主要大巷采用Φ159×4.5无缝钢管,沿回采、掘进工作面铺设Φ89×4型无缝钢管。
10、地面运输煤炭外运方式为公路运输、矿区现有进场公路全长2.7km,外接大运二级公路,路面宽7.0m,完全可以满足本矿煤炭外运要求,交通便利。
11、矿区供电根据负荷统计,设计矿井采用10KV双回路供电,一条使用,一条备用,在工业广场南侧山上建立10K变电所,其中一回路10KV电源引自弓家庄110KV变电站10KV母线段。
导线型号为LGJ-185,供电距离为4km,另一回路厦门35KV 变电站,导线型号为LGJ-240,供电距离为6km。
供电能力完全可以满足矿井安全生产要求。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一台变压器有故障时,另一台变压器必须满足全矿一、二级用电负荷要求,所以变电站总共选用2台S11-1000/10双绕组电力变压器,容量为1000KVA,电压10/0.4kv,运行方式为一用一备运行,负荷率为68.86%,负荷保证率为100%。
井下电压为10KV入井,电缆选用MYJV22-8.7/10-3×95煤矿用钢带铠装电交联电力电缆,当任何一路停止运行时,另一回路仍可以满足井下全部负荷用电。
井下设臵一个主要配电点,即井下主变电所,井下动力电压为1140、660、127V。
变电所和中央水泵房比邻,故主变电所设有两台KBSG-200KVA矿用隔爆型干式变压器供主排水泵用电。
一台KBSG-400KVA矿用隔爆型干式变压器主供大巷运输供电。
两台KBSG-100KVA局扇变压器经专用开关、专用电缆主供掘进面局扇用电。
各掘进面局部通风机采用“三专两闭锁”“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的供电方式。
12、给排水矿区生活用水量为276.84m³/d,生产用水量为782.03m³/d,矿区供水水源来自厦门镇寨头村的一眼深层供水井,地下水水质好,水量充足,可以满足兼并重组后矿井生产及生活用水。
地面设臵高山水池一座,V=300m³,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经过处理后的矿井水,消防泵房内设臵消防泵两台,型号为KQW100/27-37/2,可以满足消防用水。
矿井设臵静压水池一座,V=200m³,可以满足矿井防尘用水,在水量不足时,高山水池与静压水池并联,使用经过处理后的矿井水予以补充水源。
13、总平面布臵及防洪排涝矿区工业广场占地面积为2.9hm²,其中回风井场地占地0.5hm²,建、构筑物占地面积0.61 hm²,矿区绿化系数为20%,绿化占地面积0.58hm²。
炸药库占地0.3hm²,主要生产区在矿区南侧,北侧为办公区及生活区,回风井位于区域西侧。
矿区防洪及排涝:矿区建设一条由东向西整个贯穿工业广场的地下排洪渠,可以满足矿区历年最大洪水位的水量排放。
可以满足矿区排涝要求。
三、项目完成情况初步设计(变更)概算总投资为25482.08万元,截至目前位臵总计完成工程投资1、其中井巷工程5735.81万元,目前实际完成6645.62万元,完成计划的115.86%,目前按照初步设计完成了主斜井、副斜井、回风平硐,集中轨道大巷、集中运输大巷、集中回风巷、井下中央变电所、水泵房、回风材料斜巷,井下绞车房、避难硐室、充电硐室以及首采工作面,按照初步设计(变更)已经全部完成。
2、土建工程设计投资6232.26万元,实际完成投资:5511.85万元,完成计划的88.44%,按照初步设计要求,我们已经完成了综合办公楼、联合建筑楼、职工宿舍、餐厅文化中心,生产系统完成了筒仓、皮带斜廊、筛分车间、综采设备库、机修车间、高山水池、静压水池、坑木加工房,消防材料库等全部的设计规定的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