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育学家杜威
教育学知识点常考人物之杜威必须知道的那些事

教育学知识点常考人物之杜威必须知道的那些事杜威(John Dewey)是20世纪初美国最重要的教育学家之一,他对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下是关于杜威的一些必须知道的事项和知识点:1.杜威的生平:杜威于1859年出生在美国佛蒙特州,是家中三个孩子中的长子。
他在丹尼森大学学习实验心理学,并获得博士学位。
之后他在芝加哥大学担任教职,成为了一名哲学家和教育学家。
2.功能主义教育哲学:杜威的教育理论基于功能主义,主张教育应该为个体和社会的需求提供解决方案,以培养适应社会变化的公民。
他强调学校应该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而非纯粹的知识传授。
3.经验主义教育观:杜威主张学习应该基于学生的经验,他认为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尝试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因此,教育应该追求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实际情境相连接的教学方法。
4.社会学派教育思想:杜威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正义和民主的价值观。
他主张学校应该是充满合作与民主的社区,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他强调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5. 实验学校:杜威在芝加哥成立了实验学校(Lab School),这是他教育理论的实践应用。
实验学校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积极参与和合作学习,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和培养实际技能。
7.成长教育理念:杜威主张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成长发展,而不是针对所有学生采取相同的教学方法和标准化的评估。
他认为学生的学习必须建立在他们的兴趣和能力的基础上。
8.实用主义教育观:杜威的教育观强调应用性和实践性。
他主张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和应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
他认为学生通过实践和实践中的反思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9.革新教育运动:杜威的教育观念对20世纪初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观点被广泛应用于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教育实践中,推动了教育的社会变革。
10.杜威的影响:杜威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方法对教育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杜威的教育思想

杜威的教育思想杜威是20世纪美国著名教育家,被誉为现代教育改革的奠基人之一。
他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强调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合作意识和实际能力。
杜威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基于经验的教育理论、学生主体的教学方法、社会性学习和实践导向。
首先,杜威提出了基于经验的教育理论。
他认为,学习应该建立在学生的实际经验上,而不是仅仅依靠传授知识。
他主张通过活动、实践和发现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杜威强调,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积累经验,通过错误和成功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其次,杜威提出了学生主体的教学方法。
他认为,学生应该成为教育的主体和参与者,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
学校应该创造出适合学生发展的环境,让他们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
通过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兴趣,教育者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发展。
第三,杜威倡导社会性学习。
他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它还是一个社会活动。
学生应该通过合作、交流和实践来培养自己的社会意识和合作能力。
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适应社会环境。
最后,杜威强调实践导向的教育。
他认为,教育应该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应该通过实践来掌握知识和技能。
他提倡学校和社区的紧密结合,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杜威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理论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倡导学生参与和合作的学习方式,提倡实践导向的教育。
这些思想与传统教育中强调的知识传授和考试评价的机械性有着明显的区别。
杜威的教育理念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教育实践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然而,杜威的教育思想也存在一些争议。
有人认为,他过分强调学生自主性,忽视了教师的作用。
此外,他的理论注重实践导向,可能忽视了理论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实践应用中,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总的来说,杜威的教育思想在现代教育改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启蒙教育家杜威

启蒙教育家杜威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是美国著名的启蒙教育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也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教育思想家之一。
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对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现代教育之父”。
杜威的教育理念强调“学以致用”,主张通过体验和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生应该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实际经验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他提出的“经验主义教育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当代教育实践中,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杜威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主张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他提出的“问题解决式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倡导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进行探究和合作,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这些教学方法在当代教育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杜威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的社会性和民主性,主张教育应该为社会发展和民主建设服务。
他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和“民主教育理论”,强调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促进学生的社会参与和社会实践。
他还主张教育应该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这些教育理念对当代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总的来说,杜威是一位杰出的启蒙教育家,他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对当代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他提出的“学以致用”、“经验主义教育理论”、“问题解决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社会学习理论”和“民主教育理论”等教育理念和方法,为当代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我们应该深入学习和理解杜威的教育理念,积极借鉴和运用他的教育方法,推动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为建设美好的教育和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杜威教育理念(一)2024

杜威教育理念(一)引言概述:杜威教育理念是由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提出的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法。
该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经验的重要性,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本文将通过五个大点对杜威教育理念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1. 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 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和创造性思维来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成为实际的决策者。
- 提供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自由地表达意见和想法。
2. 注重实践经验的重要性- 强调学生通过实际经验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 鼓励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实验和社会实践等实践性的学习活动。
- 提供真实生活情境的学习机会,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3.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不仅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还注重道德、社交和情感的培养。
- 通过开展团队合作、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 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和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
4. 强调个性化教育- 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支持。
- 注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
- 鼓励学生通过个人目标设定和自我评价来推动自己的学习进步。
5. 培养批判性思维- 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分析和评价能力,使他们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 鼓励学生质疑、探索和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 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
总结:杜威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经验,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鼓励他们通过实际经验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该教育理念还注重个性化教育,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通过实施杜威教育理念,我们可以培养出具有综合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
《杜威的教育思想》课件

1930年
杜威逝世于美国纽约市
杜威的教育背景
杜威在约翰·霍普金 斯大学学习哲学和教 育
杜威还曾在芝加哥大 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任 教
他深受约翰·杜威实 用主义哲学的影响
杜威的主要教育贡献
01
02
03
04
提出“教育即生活”的 理念
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实 践经验
提倡学校与社会生活的 联系
对传统教育观念的挑战 和改革
新精神。
课程设计:实用主义课程观
强调实用性
课程设计应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生活 化,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 际生活中。
注重社会适应性
课程应关注社会需求和学生未来职业 发展,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跨学科 识进行整合,形成综合性的课程体系 。
个性化课程设置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置个性化 的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
《杜威的教育思想》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杜威简介 • 杜威的教育哲学 • 杜威的教学理论 • 杜威的教育评价观 • 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与评价
01 杜威简介
CHAPTER
杜威的生平
01
1859年
杜威出生于美国佛蒙特州
02
1876年
毕业于佛蒙特大学
03
04
1884年
获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 学位
终结性评价
在教育活动结束后进行总 结性评价,全面评估教育 效果。
教育评价的实践意义
提高教育质量
通过评价,发现并解决教育问题,促进教育 质量的提高。
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通过评价,激励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促进教育改革
评价可以为教育改革提供依据,推动教育改 革的发展。
杜威简介

杜威简介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
出生在佛蒙特州柏林顿市附近的农村,祖先三代都是佛蒙特州的农民。
柏林顿市人口近一万五千人,其中约半数为本地人,半数来自爱尔兰和魁北克。
本地出生的人包括在佛蒙特州或新英格兰其他地方居住很久的盎格鲁撒克逊中产阶级新教徒家庭的后裔。
杜威就是在这样一个群体的传统中成长起来的。
他的主要教育著作有:《我的教育信条》(1897)、《学校和社会》(1899)、《儿童与课程》(1902)、《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明日之学校》(1915)、《经验与教育》(1938)和《人的问题》(1946)等。
思想背景19世纪当时流行的是殖民时期筵席下来的旧教育,再加上19世纪后期从德国传入的赫尔巴特教学方法逐渐刻板化,使得当时的学校陈陈相因,缺乏生气。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1859--1952)是当时传统教育的改造者,是新教育的拓荒者,他提倡从儿童的天性出发,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
思想内容(一)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教育能传递人类积累的经验,丰富人类经验的内容,增强经验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把社会生活维系起来和发展起来。
广义地讲,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人接触、相互影响、逐步扩大和改进经验,养成道德品质和习得知识技能,就是教育。
由于改造经验必须紧密地和生活结为一体,而且改造经验能够促使个人成长,杜威便总结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为“经验改造”。
(二)教育无目的论在杜威的心中,在不民主、不平等的社会中,教育只是外力强加于受教育者的目的的。
在民主的社会中就不同了,应当奉行无目的论。
实则,在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日益激化的年代,杜威很强调教育在改进社会方面的效用,杜威教育目的论的资产阶级性是显而易见的。
(三)“学校即社会”杜威认为人们在社会中参加真实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长和改造经验的正当途径。
杜威的教育思想

杜威的教育思想杜威(John Dewey),美国教育家、哲学家,被誉为现代教育哲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教育思想对整个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教育实践中。
本文将探讨杜威的教育思想,并分析其对现代教育的重要意义。
杜威的教育思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一种自由的活动,而不是机械的灌输。
他主张教育应该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出发点,倡导自由探索和实践的学习方式。
根据他的观点,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学习过程,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来获取知识和技能,而不是仅仅接受教师的灌输。
杜威提出了“经验主义教育”理论,主张通过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将学习过程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他认为,学生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和实际体验,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因此,他提倡在教育中应用各种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实验、社区服务等,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
杜威还强调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兴趣、能力和发展潜力。
因此,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
他主张教育者应该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并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此外,杜威认为教育应该融入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他提倡将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他认为,学生应该通过参与社会活动,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践能力和社会意识。
他的观点影响了后来的教育改革者和社会教育运动,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杜威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重要意义不可忽视。
他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了有效的改革。
他的思想在许多国家的教育实践中得到了应用,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人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总之,杜威的教育思想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强调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倡导将教育与社会实践相融合。
杜威主张学校教育的中心

杜威主张学校教育的中心
杜威(John Dewey)是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也被誉为“现代教育之父”。
他的教育学思想颇有影响力,其中最
具代表性的观点就是,学校应该成为社会的中心,为社会的未来
培养有用的公民。
杜威认为学校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
能力和素质,使其成为能够参与社会生活、改变世界的有用之人。
他认为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协
作能力,而不是单纯地灌输知识。
杜威提倡的学校教育中心,指的是学校应该成为一种社会经验
的中心,让学生在这里能够真正地体验到社会生活,与社会互动,不仅成为知识的获取者,更成为实践的行动者。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校应该是让他们得到培养的中心。
学校
应该给学生提供一种全面的教育,不仅仅是享受书本知识,还包
括自我管理、寻求自我认知、控制自我和自主学习等。
学校应该
教导学生如何处理各种不同的难题,如何评估他们的选择,并鼓
励他们尝试和发掘自己的最大潜力。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学校作为社会经验中心,也应该为学校的
优质教育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支持,鼓励学生和教师参与到社会中,让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的运作方式,以及学会在社会中
自主地思考和倡导自己的观点。
总之,杜威主张学校教育的中心不仅是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更
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让学生能够在未来的社会中取得成功。
因此,我们需要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以及整个社会都积极
地支持和推广这种重视教育品质和培养素质的教育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 PART ONE 生平简介
1896年,他创办了“芝加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作为他教育理 论的实验基地,他的太太任该校校长。 杜威反对传统的灌输和 机械训练的教育方法,主张从实践中学习,提出“教育即生活, 学校即社会”的口号。 其教育理论强调个人的发展、对外界事 物的理解以及通过实验获得知识,影响很大。后来,杜威跟他 妻子还创办了芝加哥大学的附属实验小学,但因归并的问题与 芝加哥大学校长产生分歧,遂辞职离去。 1904年,他前往哥伦 比亚大学任教。 1904-1930年,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兼任教授教职, 直至退休。退休后仍笔耕不辍。直到93岁(1952年)在美国纽约 去世。
02
教育思想 PART TWO
02 PART TWO 教育思想
教育乃是社会生活延续的工具。——杜威
社会的改造要依靠教育的改造。——杜威
教育必须从心理学上探索儿童的能量、兴趣和习惯开始。它的每个方面, 都必须参照这些考虑加以掌握。——杜威
我们能有意地利用教育,使青年从正路开始,由此排除显著的社会恶习, 我们可以利用教育作为实现人类更好希望的工具。——杜威
02 PART TWO 教育思想
教学理论
1. 从做中学
在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这个基本原则。由于人们最初的知识 和最牢固地保持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how to do)的知识。因此,教学过程应该就是"做"的 过程。在他看来,如果儿童没有"做"的机会,那必然会阻碍儿童的自然发展。儿童生来就有 一种要做事和要工作的愿望,对活动具有强烈的兴趣,对此要给予特别的重视。
PART ONE
01 PART ONE 生平简介
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实用主义教育的创始人。 实用主义教育学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的教育理念 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 动中心”。杜威的教育理念在当时美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01 PART ONE 生平简介
教育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学家 (1)杜威
主讲人:严聪
教育学家约翰·杜威
1859——1952 2006年12月,美国《大西洋月刊》
"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之一"
目 录 CONTENTS
Part 1
生平简介
教育思想
P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t 2
Part 3
教育著作
人物影响
Part 4
Part 5
反思与讨论
01 生平简介
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正是由于受到了杜威先生的教学方法影响再联系中国国情而 产生的理论。
05 反思与讨论
PART FIVE
05 PART FIVE 反思与讨论
① 试评论杜威教育本质论的内容与现实意义。
②试评述杜威的教学理论 ③课后自主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并比较分析陶行知和杜威的教育理论
通过教育,社会却能够明确地表达它自己的目的,能够组织它自己 的方法和手段,因而明确地和有效地朝着它所希望的前进目标塑造 自身。——杜威
02 PART TWO 教育思想
什么是教育?
02 PART TWO 教育思想
① 教育即生活
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学校是生活的一种形式,即学校生活也是生活的一种形式。 由于生活就是生长,儿童的发展就是原始的本能生长的过程,因此,杜威又强 调说:“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在他看来,教育不是把外面 的东西强迫儿童去吸收,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教育的目的 就是“生长”。
04 人物影响
PART FOUR
04 PART FOUR 人物影响
杜威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教职其间由于接触外籍学生的缘故,使他将教育的思想也能影响到世界其 它各地。 这其中的留学生包括胡适、冯友兰、陶行知、郭秉文、张伯苓、蒋梦麟等一批国学大师和 学者。
胡适这样评价:"自从中国与西洋文化接触以来, 没有一个外国学者在中国思想界的影响有杜威先 生这样大的。""我们可以说,在最近的将来几十 年中,也未必有别个西洋学者在中国的影响可以 比杜威先生还大的。"
1859年,约翰·杜威出生在新英格兰的维蒙特州的柏林顿。 1879年,杜威毕业于佛蒙特大学,开始了他一直想要从事 的教职工作,并且继续研读哲学史。 1884年,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884-1888年、1890-1894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1889年曾 短期在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哲学。 1894-1904年,杜威在芝加哥大学任哲学系、心理学系和教 育系主任,1902-1904年还兼任该校教育学院院长。
1919年访华合影
04 PART FOUR 人物影响
陶行知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原名陶文浚。中国人民教育家、 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 主要领导人之一。 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其间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教育即 生活,学校即社会”的观点对陶行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② 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经验的过程是主动的过程,不仅仅是机体受环境的塑造,也存在机体对环境的 主动改造。
③ 学校即社会
杜威提出,一是学校本身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二是 校内学习应该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两者之间应有自由的相互影响。
02 PART TWO 教育思想
杜威的教育理念意在解决以下三个重要问题: ①教育于社会的脱离 ②教育与儿童的脱离 ③理论与实践的脱离
演讲完毕
End
2.思维与教学方法
杜威认为,好的教学必须能唤起儿童的思维。所谓思维,就是明智的学习方法,或者说,教 学过程中明智的经验方法。在他看来,如果没有思维,那就不可能产生有意义的经验。因此, 学校必须要提供可以引起思维的经验的情境。
杜威要求课程、教材应与社会生活相联系,要求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要求以互 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来取代传统书本式教材的统治地位。
03
PART THREE
教育著作
03 教育著作 PART THREE
推荐阅读书目(运用网络搜索并写一篇读后感)
《我的信念教条》 《学校与社会》 《儿童与课程》 《教育上的道德原理》 《教育上的兴趣与努力》 《明日之学校》 《民主主义与教育》 《进步教育与教育科学》
《教育科学的资源》 《我们怎样思维》 《教育和社会变动》 《经验与教育》 《教育和社会秩序》 《人的问题》 《芝加哥实验的理论》 《<教育资源的使用>一书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