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质3个孔隙度的测定方法

合集下载

三孔隙度

三孔隙度

3) 用补偿中子(CNL)与补偿地层密度 (FDC)测井曲线划分含气地层
对于含气地层,体积密度变低,补偿地 层密度的视石灰岩孔隙度增大,地层的含 氢量减少,补偿中子的视石灰岩孔隙度减 小,因此将两条曲线重叠可划分气层。 右图是划分含气层的实例,井段 1884~1922m,中子测井孔隙度(φ n)很 低,密度测井孔隙度(φ d)高,两者出现明 显差异,同时自然伽马测井曲线低,井径 平直,并缩径,而该层的顶、底皆为泥岩 层,这是一个标准的气层显示。
应用交会隙度的优点在于不需要知道骨架参数和流体参数减少了繁杂的运算三矿物水mn交会图和骨架识别图四用三种孔隙度测井资料确定岩性和孔隙度nm分别为中子密度交会图图版和密度声波交会图图版上该种矿物骨架点与水点一mn交会图265271287由中子密度交会图的解释看出对于每单岩性或任一种过渡岩性不论其孔隙度数值如何也不论矿物对如何这样总可以求得该岩性的骨架密度当岩性为非单一矿物时这一骨架密度称为视骨架密度用maa表示
Φ N=(1- Φ )(Φ N)ma+Φ (Φ N)mf(1-Shr)+Φ Shr(Φ N)hr Φ =( Φ N -(Φ N)ma)/((Φ N)mf-(Φ N)ma) -(Φ Shr· ((Φ N)hr-(Φ N)mf)/((Φ N)mf-(Φ N)ma) Φ =Φ N/(1+Shr((Φ N)hr-(Φ N)mf)/((Φ N)mf-(Φ N)ma) Φ N=(Φ N -(Φ N)ma)/(Φ N)mf-(Φ N)ma)为中子测井视孔隙度 有油气影响对, Φ N减小,计算孔隙度低。
3.泥质双矿物 Φ + SH + Vma1 + Vma2四个量 一般不用三孔隙性四方程求解,而是先求泥质含量SH, 再两组合求解 ρ b-SHρ SH=Vc1ρ ma1+ Vc2ρ ma2 + φ ρ f Φ N-SH(Φ N)SH=Vc1(Φ N)ma1+Vc2(Φ N)ma2+ φ (Φ N)f 1-SH =Vc1+Vc2+ φ 以上求解须知骨架,流体参数,若孔中有残余油气影 响时须加校正项

土壤孔隙度的测定

土壤孔隙度的测定

土壤孔隙度的测定土壤孔隙度是指土壤容积中空气和水的总体积比例,是评价土壤水分、空气和肥料供应能力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土壤孔隙度测定方法。

直接法直接法是最常见的测定土壤孔隙度的方法。

它利用土壤中的孔隙和容器之间的孔隙,将土壤样品装入固定体积的容器中,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水,使土壤完全饱和,然后抽出水分,测定容器内的干重和湿重,即可计算出土壤的孔隙度。

实验步骤1.取样:选取要测定的土样,从深度为30cm至50cm处采2份不同深度的土样,打平,将杂物、根、石等去掉,按质量比1:1的比例混合,取总质量为100g左右的土。

2.量筒量水:在一个100ml的量筒中加入70ml左右的蒸馏水。

3.装容器:将准备好的土样装入一个无缝钢管或圆柱形均匀孔径的容器中,均匀压实并抹平土面,将容器放到装有蒸馏水的量筒中,直到土壤完全饱和,注意不要有气泡。

4.计算容器内体积:将饱和容器取出,擦干表面上部分的水滴,用量筒重新测量水的体积并记下。

则容器内体积为容器体积减去水的体积。

5.干燥称量:将饱和容器放到105℃干燥箱中烘干至均衡末减重,称量容器及干土重。

6.计算孔隙度:容器内的孔隙和容器之间的孔隙即为土壤的孔隙度,计算公式为:$$ \\text{孔隙度}=\\frac{\\text{容器体积}-\\text{干土重}}{\\text{容器体积}}\\times 100\\% $$氮气置换法氮气置换法是一种快速测定土壤孔隙度的方法。

它利用氮气在无水过程中的渗透性质,将氮气注入土壤样品中,通过时间内氮气渗透的体积和时间的比值计算出土壤孔隙度。

与直接法相比,氮气置换法具有测量精度高、测量速度快等优点。

实验步骤1.取样:取1kg干土样,挖取深度约20cm的土壤,余土保持水分不变。

2.容器:选择一种容器,开有两个孔,口径相同,一个孔其中有一个搅拌器,另一个用于供氮气进入。

3.称重:将容器放在天平上,称重。

4.加入土样:将土样加入容器内,拍平并挤压,使得土样的压实度较好。

孔隙率测试方法

孔隙率测试方法

孔隙率测试方法一、引言孔隙率是地质工程中一个重要的参数,用于描述岩石或土壤中的孔隙空间的比例。

孔隙率的准确测定对于地质勘探、岩土工程设计以及地下水资源评价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孔隙率测试方法。

二、方法一:质量法质量法是一种常用的孔隙率测试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岩石或土壤样品的质量以及其饱和前后的质量差异,计算出孔隙率。

具体步骤如下:1. 样品制备:将岩石或土壤样品收集并处理成适当的尺寸和形状。

2. 干燥:将样品放入恒温恒湿的干燥箱中,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干燥至恒定质量。

3. 饱和:将干燥后的样品浸泡在水中,使其完全饱和。

4. 沥水:取出样品,放置在滴水架上,使其自由沥水,直到不再滴水为止。

5. 测量质量:分别测量干燥前、饱和前和饱和后的样品质量。

6. 计算孔隙率:根据测量结果,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孔隙率:孔隙率 = (饱和前质量 - 饱和后质量) / (饱和前质量 - 干燥前质量)方法一的优点是操作简单,仪器设备要求相对较低,适用于现场或实验室的快速测试。

但是,该方法忽略了孔隙结构的复杂性,对于高孔隙率或多孔介质的测试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三、方法二:气体法气体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孔隙率测试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孔隙中充满气体的体积,计算出孔隙率。

具体步骤如下:1. 样品制备:将岩石或土壤样品收集并处理成适当的尺寸和形状。

2. 体积测量:使用气体法测试仪器,将样品放入密闭的容器中,记录容器内气体的初始体积。

3. 充气:将一定压强的气体注入容器,使其充满样品中的孔隙。

4. 体积测量:记录容器内气体的最终体积。

5. 计算孔隙率:根据测量结果,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孔隙率:孔隙率 = (初始体积 - 最终体积) / 初始体积方法二的优点是可以测量高孔隙率和多孔介质,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岩石和土壤样品。

然而,该方法对于孔隙率较低的样品可能存在测试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四、方法三:电阻率法电阻率法是一种基于电磁物理原理的孔隙率测试方法。

孔隙率的测定方法

孔隙率的测定方法

孔隙率的测定方法
孔隙率是指岩石或土壤中的孔隙空间所占的比例。

常见的孔隙率测定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重量法(Wire Method):将岩石或土壤样本在室温下完全干燥,然后称重得到初始质量。

然后将样本浸泡在饱和液体中,以去除空隙中的气体。

再称重得到浸润后的质量。

通过比较两次称重的差值,可以计算出样品的孔隙率。

2. 体积法(Pycnometer Method):使用一种称为皮克挪米特的设备,测量样本的体积。

首先测量样本的初始体积,然后将样本浸泡在饱和液体中,使其达到饱和状态。

再次测量样本的体积,通过比较两次体积的差值,可以计算出样品的孔隙率。

3. 水浸法:将干燥的岩石或土壤样本浸入水中,测量浸水前后的重量。

根据浸水前后的重量差和水的密度,可以计算出样品的孔隙率。

4. 水排法:将干燥的岩石或土壤样本放置在一个已知容积的容器中,然后通过渗透压的作用,将水逐渐注入样品中。

当样品中的孔隙已经被饱和时,将样品从容器中取出并称重,根据样品的干重和湿重,可以计算出孔隙率。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具体的方法要视情况和实验要求进行选择。

孔隙率 测试方法

孔隙率 测试方法

孔隙率测试方法
孔隙率是指土壤或岩石中孔隙空间的占有比例,或者说是孔隙体积与总体积的比率。

它是表征土壤或岩石内部空间的重要指标,常用于地质勘探、岩土工程和水文地质等领域。

孔隙率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实验法和计算法两种。

实验法是通过实际的实验手段来测定孔隙率。

常见的实验方法有液体置换法、气体置换法和密度法。

液体置换法是利用一个被测样品,通过将其完全置于一种可溶于水的液体之中,测定液体替代样品时的液位差或体积变化,从而计算出孔隙率。

气体置换法是利用一个被测样品,将其置于一个密闭的容器中,通过将气体逐渐引入容器内,测定容器内的气体体积变化,从而计算出孔隙率。

密度法则是利用样品的质量和体积之比来计算孔隙率,常用方法有气体置换法、气体比重法和液体置换法等。

计算法是利用经验公式或理论计算方法来推算孔隙率。

常见的计算方法有体积比法、净重法和浸水重法等。

体积比法是通过将样品放入一个已知容积的容器中,然后测量容器内的体积变化,计算出孔隙率。

净重法是通过测量样品的干重和饱和后的湿重,计算孔隙率。

浸水重法是通过浸泡样品于水中,测量样品的湿重和干重,从而计算孔隙率。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孔隙率测定方法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样品的性质、
测定的目的和条件等。

不同的测定方法有其适用的范围和准确度,因此在选择方法时应综合考虑。

总之,孔隙率的测定对于理解土壤或岩石内部结构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选择和应用不同的测定方法,可以获得准确的孔隙率数据,为地质勘探、岩土工程和水文地质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效支持。

孔隙率 测试方法

孔隙率 测试方法

孔隙率测试方法孔隙率是指岩石、土壤或其他多孔介质中的孔隙空间所占总体积的比例。

它是描述岩石或土壤内部空隙程度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于理解其渗透性、储层性质以及水文地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孔隙率测试是通过一系列实验方法来确定孔隙率的大小,并可根据测试结果来评估介质的物理性质。

孔隙率测试方法的选择会根据不同的介质类型和特性而有所不同。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孔隙率测试方法:1. 水饱和法:这是一种最常用的孔隙率测试方法。

它是通过浸泡样品在水中,并施加一定的真空压力来测定孔隙率。

首先,将待测试的样品置于真空容器中,然后施加一定的真空压力将容器内的气体抽空,然后将真空容器与水箱连接,将水箱内的水注入容器,使针对样品施加一定的水压,然后测量水位变化以计算孔隙率。

2. 硬度法:该方法通过测量样品在一定载荷下的硬度来计算孔隙率。

首先使用硬度计对样品进行硬度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计算孔隙率。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介质颗粒较大的土壤或岩石。

3. 吸附法:该方法是通过利用吸附剂(如液态氮或气相吸附剂)在介质孔隙中的吸附特性来测定孔隙率。

吸附剂在孔隙中的数量与孔隙率成正比。

通过测量吸附剂在样品中的量,可以计算出孔隙率。

这种方法适用于介质中存在较小孔径和较低孔隙率的情况。

4. 精密称重法:该方法通过测量样品的干燥重量和饱和后的重量来计算孔隙率。

首先,将待测试的样品放在烘箱中烘干,然后测量样品的干燥重量。

接下来,将样品浸泡在水中一段时间,使其充分饱和,然后将样品的饱和重量测量出来。

通过计算干燥重量和饱和重量的差异,再与样品的体积进行比较,就可以计算出孔隙率。

以上只是几种常见的孔隙率测试方法,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如核磁共振法、阻抗测量法等。

不同的测试方法适用于不同的介质类型和测试需求。

在进行孔隙率测试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改进方法以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土壤容重孔隙度含水率等测定方法

土壤容重孔隙度含水率等测定方法

土壤容重孔隙度含水率等测定方法土壤的物理性质如容重、孔隙度和含水率是评估土壤质量和功能的重要指标。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土壤容重、孔隙度和含水率的测定方法。

1.土壤容重的测定方法:土壤容重是指单位体积土壤的质量。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1)干燥法:将一定量的湿土样放入烘箱中进行干燥,直到土壤重量不再变化,然后计算土壤的干重与体积之比即可得到容重。

(2)铁环法:将一个已知质量的铁环插入土壤中,然后称量整个样品的质量,计算出土壤体积。

(3)气泡法:用一个封闭的气密容器,将土样和一定量的水加入容器中,容器密封后,通过计算压缩空气的体积变化来测定土壤容重。

2.孔隙度的测定方法:孔隙度是指土壤体积中孔隙所占的比例。

一般有以下几种常用方法:(1)饱和法:将一定量的土壤样品浸泡在水中直到完全饱和,然后测定土壤的体积,计算出孔隙度。

(2)气体置换法:通过测定氮气或二氧化碳的置换量来计算孔隙度。

(3)粉砂法:利用粉砂来填充孔隙,并测定土壤样品的体积,然后计算孔隙度。

3.含水率的测定方法:含水率是指土壤中含有的水分的百分比。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含水率测定方法:(1)干燥法:将一定重量的土壤样品放入烘箱中干燥,直到土壤重量不再变化,然后计算出干重与湿重之差,用于计算含水率。

(2)质量测定法:利用称重法测定土壤样品的干重和湿重,然后计算含水率。

(3)深层孔隙水抽取法:通过抽取土壤深层孔隙中的水样,然后进行加热蒸发或称重测定法来计算含水率。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土壤容重、孔隙度和含水率的测定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方法,并严格按照方法要求进行操作、记录和计算,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此外,不同土壤类型和土壤质地的测定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方法。

土壤孔隙度测定方法

土壤孔隙度测定方法

土壤孔隙度测定方法
土壤孔隙度可是土壤的一个重要特性呢!它对于植物生长、水分保持和通气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那怎么来测定土壤孔隙度呢?
首先要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仪器,比如环刀、烘箱、天平等等。

然后就可以开始操作啦!将环刀垂直压入土壤中,尽量保持环刀与土壤紧密接触,不要有空隙哦。

接着小心地取出带有土壤的环刀,去除多余的土壤,称重。

再把它放入烘箱中烘干,烘干后再次称重。

通过这些数据就能计算出土壤的湿容重和干容重啦。

注意哦,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小心仔细,环刀压入土壤时不能歪斜,称重也要精确,不然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呢!
在这个过程中,安全性还是很重要的呀!使用烘箱时要注意防止烫伤,操作仪器时也要小心别弄伤自己。

稳定性也不能忽视,每一步操作都要规范、稳定,这样才能得到可靠的结果。

土壤孔隙度测定的应用场景那可多啦!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帮助农民了解土壤状况,合理施肥和灌溉。

在土壤改良项目中,能为制定改良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它的优势就在于简单易行,而且结果能直观地反映土壤的特性。

就拿一个实际案例来说吧,在一个果园里,通过测定土壤孔隙度,发现土壤孔隙度较低,通气性不好。

于是采取了增加有机肥料、疏松土壤等措施,一段时间后再次测定,土壤孔隙度明显提高,果树的生长状况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这就充分展示了土壤孔隙度测定在实际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呀!
土壤孔隙度测定真的是非常有意义的一项工作呀!它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土壤,为土壤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有力的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孔隙度:总孔隙度是指基质中总孔隙体积占基质总体积的百分比,用%表示,总孔隙度包括持水孔隙度和通气孔隙度,只能反映在一种基质中空气和水分能够容纳的空间总和,不能反映基质中空气和水分各自容纳的空间量,孔隙度一般不直接测量,可根据基质容重和比重计算而得。

公式为: %100 -1%⨯=)比重容重()孔隙度(
大小孔隙比:大孔隙是指基质中空气也能占据的空间,即通气孔隙;小孔隙是指基质中水分所能占据的空间,即持水孔隙又称为毛细孔隙度,这些孔隙会利用毛细管作用将水分吸持在基质中。

通气孔隙与持水孔隙的比值称为大小孔隙比,它能够反映出基质中水、气之间的状况,通常,通气孔隙直径一般在0.1mm 以上,持水孔隙直径一般在0.00l ~0.1mm 范围内,大小孔隙比在1:1.5~4范围内作物都能良好生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