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娘子人物形象分析
白蛇传人物性格特点

世间那么多的不平事他不管,紫蝠精这类的害人的妖怪他不收,干嘛非得和端庄美丽又菩萨心肠的娘子过不去?!法海口中念佛不懂佛,只分人妖,不辨善恶,盲目收妖,多次与白素贞过不去,想拆散他们,但却爱上白素贞,但他始终不承认,最后因爱而嫉妒成了魔。
小青
小青的爱情是建立在对白素贞的模仿,所以来的快,去的也快。而且小青是一个没有经过点化的蛇妖,穿得比较性感带着“妖”的感觉,也有着侠义之心,但做事不考虑后果,性子直。
白蛇传人物性格特点
白素贞
白素贞貌若天仙、温柔贤惠、宽厚善良、重情重义、菩萨心肠,(虽然有时也是冷峻、坚定的),对许仙那么刻骨铭心的非凡爱情。
许仙
许仙是一个性格鲜活的人物角色,其性格是丰富,多样的,有其缺点,但更多是为人称道的。许仙是一个单纯善良的人,他在剧中给白素贞增加许多麻烦事,可以说是一根筋,但是许仙对与他对白素贞的爱情却表现得不懦弱。而且待人坦诚,性情善良,有包容心;相貌不凡,一表人才,又懂得尊重女士。西湖相逢同船共渡一节的表现就是其中一个鲜明的证明。
用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法分析白蛇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用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法分析白蛇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白蛇传》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以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为主线,演绎了一段曲折传奇的爱情故事。
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学说, 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是精神结构中最古老的生命核心,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察觉。
“本我像一只沸腾的大锅,里面充满着能量和精力,没有组织、没有统一意志、没有思维逻辑、更没有道德标准。
”自我,其德文原意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
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一方面,它要趋利避害,学会改造环境,防止外部世界消灭自我的威胁;另一方面,它又要控制本能,根据具体条件决定是否满足本能的愿望,防止内部世界的过高要求,以求得自身的生存。
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
超我, 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 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 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 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 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在《白蛇传》中,法海、小青、白蛇的形象分别代表着“本我”、“自我”、“超我”。
一、白蛇——超我白娘子对爱情坚贞不渝。
不同于早期有关蛇的传说中,蛇精纠缠男人的目的是毒害男人,白娘子对许仙的爱情是十分坚定的,从未动摇过。
白娘子对许仙的爱无论是出于报恩也好、前世注定也好,总之不参杂任何名利色彩,无论是结婚前的苦心追求,还是婚后从杭州到苏州,从苏州到镇江,又从镇江到杭州,白娘子始终追寻着许仙,不离不弃。
白娘子的这一形象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最朴素的爱情伦理观,即对爱人不离不弃、始终如一,同时这也是劳动人民所渴望的妇女的美德。
白娘子已经苦心修炼一千余年,不久就可以达成正果,但她在目睹了“红尘胜景,锦绣繁华”之后,便“意欲往凡间度觅有缘之士”。
她宁愿付出一辈子的代价也要追求自己的爱情,这种勇气和决心着实让人感动。
白蛇传中的妖怪与人性解读

白蛇传中的妖怪与人性解读白蛇传作为中国文学经典之一,塑造了许多经典形象,其中妖怪形象尤其引人注目。
在这部传奇故事中,妖怪们展现了各种各样的人性特征和情感。
本文将从白娘子、许仙和青蛇三个妖怪角色的角度,对白蛇传中的妖怪与人性进行解读。
白娘子是白蛇传中最具代表性的妖怪人物之一。
她以美丽、善良和勇敢而闻名,但她也展现出妖怪特有的自私和报复心理。
作为一个妖怪,白娘子既保护有关黎民百姓,又不愿自己成为他人的妖怪猎物。
这可能是人性中对自己生存权的追求的一种表现。
白娘子对许仙的爱是她人性的一种体现,她愿意放弃妖怪的身份追求真爱和正常的人的生活。
在白娘子身上,妖怪与人性的界限变得模糊,她既有人的感情和悲痛,也有妖怪的力量和威严。
白娘子的形象揭示了人性中对爱情和安全感的渴望。
与白娘子相对的是许仙,一个普通的人类角色。
许仙被白娘子所吸引,他爱上了白娘子并成为她的丈夫。
在白蛇传中,许仙虽然表现出对白娘子的深爱,但也经常表现出对她真实身份的疑虑和恐惧。
这一方面揭示了许仙对未知和超自然现象的恐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许仙对妖怪的偏见和歧视。
虽然许仙最终与白娘子和解,但他对白娘子以及与她相关的妖怪存在的心理波动仍然存在。
许仙的角色向读者展示了人类对妖怪和超自然存在的反应,以及对尊重和接纳他人不同的渴望。
青蛇是白蛇传中的另一个妖怪形象,与白娘子相似,她也是一个具有复杂性的角色。
青蛇在故事中展示了妖怪的坚忍和对所爱之人的真诚忠诚。
她无私地保护白娘子,并为了救白娘子的性命不惜一切代价。
青蛇对于妖怪的身份并不羞耻,她展现出妖怪的自豪和对自己身份的接受。
然而,青蛇也展现出一定的人性特质,如爱情和友情。
她对白娘子和许仙的关爱和忠诚,体现了人性中关爱和牺牲的一面。
青蛇的形象表现了妖怪与人性的和谐融合,妖怪与人性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
综上所述,白蛇传中的妖怪形象揭示了人性中的各种特质和情感。
白娘子、许仙和青蛇的形象反映了对爱情、真实身份、生存权和自由的追求。
白娘子白素贞的人物形象分析

白娘子白素贞的人物形象分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白娘子白素贞的人物形象分析【导语】:白素贞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白蛇传之白素贞解析

白蛇传之白素贞解析《白蛇传》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而白素贞作为该作品中的主角之一,更是广受关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白素贞的形象、性格特点以及对整个故事的影响进行解析。
白素贞是个具有特殊身世的女子,她是白娘子山的山仙,拥有超凡脱俗的仙子之貌。
然而,她却无法逃避情感的牵绊,爱上了凡间的人类许仙。
白素贞的形象首先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美丽与纯洁。
她的容貌被描绘为美轮美奂,清丽脱俗,给人一种神仙般的感觉。
这种美丽不仅是外表的美,更体现了内心的纯洁与善良。
白素贞的性格特点可以用温柔善良、坚定独立、无私奉献来形容。
她以自己的仙术与智慧帮助许仙度过一次次危险,展现了她的温柔与善良。
而当她被抓到雷锋塔中时,她没有退缩,而是坚定地表现出了对许仙的爱与忠诚。
她愿意倾尽自己的仙力,为了挽回许仙的性命,不惜与法海展开一场殊死搏斗。
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追求让人印象深刻。
白素贞的形象与性格对整个故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她是白蛇传中美色与爱情的象征。
她的美貌吸引了许仙,进而引发了整个故事的发展。
其次,她的温柔与善良给人们带来一种心灵的慰藉。
她关爱人间众生,愿意为了爱情和正义而奋斗,给读者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最后,白素贞的形象与性格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
她既是一个仙子,有超凡的能力和智慧,又有着人类一样的情感与矛盾。
她的形象给人们展示了人与仙的交织与冲突,让读者思考人性的多样性。
总之,《白蛇传》中的白素贞是一位美艳而纯洁的仙子形象,她的个性特点使得她成为整个故事的灵魂人物。
通过白素贞的形象与性格,读者能够体验到对美好的向往与追求,并从中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和启示。
她在故事中的奉献与坚持不懈的努力,也给人们带来了积极向上的力量。
因此,白素贞作为《白蛇传》中的重要角色,深深地留在了读者心中,成为经典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话剧《青蛇》人物形象浅析

话剧《青蛇》人物形象浅析话剧《青蛇》是一部根据白先勇小说《青蛇》改编而成的话剧作品。
该剧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话故事和人物形象进行再现,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其中的人物形象深受观众喜爱,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内涵。
下面就话剧《青蛇》中的人物形象做一些浅析。
1.白娘子白娘子是话剧《青蛇》中的主角,也是该剧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她是一位仙女,在剧中以一位温柔、善良、美丽的女子形象出现。
白娘子在剧中的形象塑造具有强烈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她的形象既不失女性的柔美和温存,又具有仙女的高洁和神秘。
她的爱情故事也深受观众的喜爱,她与许仙之间的感情纠葛、奋不顾身的拯救行动都展现了她内心的坚韧和执着。
白娘子形象不仅栩栩如生地展现了中国传统美德,也是对中国仙侠文化的一种再现和诠释。
2.许仙许仙是《青蛇》中的男主角,他是一个善良、愚笨却又深情的青年。
在剧中,许仙的形象被赋予了更多的戏剧张力和复杂性,他对白娘子的爱情始终如一,但他的懦弱和优柔寡断也给他的形象增添了更多的层次。
许仙的形象在这部话剧中展现了一种中国传统男性形象,他忠诚、淳朴、但又不乏犹豫和软弱。
通过许仙的形象,观众可以感受到一种真实的人性,他的坚持和爱情最终打动了人们的心。
3.小青小青是《青蛇》中的另一位重要角色,她是白娘子的姐妹,也是一位仙女。
小青的形象在剧中展现了一种矛盾的美感,她既有天真无邪的一面,又有刚强果敢的一面。
小青对白娘子的情感纠葛和她对许仙的情感也是该剧情节中的一大亮点。
她的形象描绘了一种中国传统女性形象,她有着独立的个性和坚定的信念,同时还有着女性的温柔和善良。
她对爱情的坚守和对姐妹情深的表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青蛇青蛇是《青蛇》中的另一位重要角色,她是一只化作人形的蛇精。
在该剧中,青蛇的形象也具有一定的戏剧张力和复杂性。
她既有着天地之灵的神秘和妖艳,也有着对爱情的追求和对爱情的执着。
青蛇的形象在剧中成为了白娘子与许仙之间感情的一种破坏和诱惑,她对整个剧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白蛇传白素贞的特点和相关事例

白蛇传白素贞的特点和相关事例稿子一嘿,亲!今天咱来聊聊白蛇传里的白素贞。
白素贞啊,那可是个重情重义的主儿。
她对许仙的那份爱,真叫一个深情款款。
为了能和许仙在一起,她不惜放弃修行,就想过那平凡人的小日子。
你说这得有多大的勇气和决心!还记得她为了救许仙,不惜上天庭去偷灵芝草。
面对天兵天将的阻拦,她可一点儿都没退缩。
那股子坚定的劲儿,真让人佩服。
而且白素贞心地善良。
她在人间的时候,经常用自己的法术帮着老百姓治病驱灾。
哪家有个头疼脑热的,只要她知道,准会去帮忙。
还有啊,她聪明机智。
法海那老和尚几次三番想拆散他们夫妻俩,可白素贞总能识破法海的阴谋诡计,和他斗智斗勇。
就说那次水漫金山寺吧,虽说这做法有点过激,但也是被逼急了呀。
她只是想救自己的丈夫,那份心急如焚的心情,咱都能理解。
白素贞的故事,真的是让人又感动又敬佩。
她的爱情、善良、勇敢,都深深印在咱们心里啦!稿子二亲,咱们来唠唠白蛇传里的白素贞哟!白素贞的美,那真是没得挑。
她一出场,那风姿绰约的模样,能把人的魂儿都勾走。
可人家不仅有美貌,性格也是好得没话说。
她特别温柔体贴,对许仙那是关怀备至。
许仙累了,她给他捶捶背;许仙心情不好,她温言细语地安慰。
这简直就是理想中的伴侣嘛!而且她特别有正义感。
看到不公平的事儿,那是绝对不会袖手旁观的。
就像有次碰到恶霸欺负百姓,她二话不说就出手教训了那恶霸,给老百姓出了口气。
白素贞还很执着。
法海一直想收了她,可她从来没有放弃过和许仙的感情。
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她都坚信他们能在一起。
还记得她生孩子的时候吗?那痛苦劲儿,可她心里想的还是许仙和孩子的未来。
她的善良也是出了名的。
曾经有个小乞丐快要饿死了,白素贞不仅给了他吃的,还送了他一些银子,让他能好好过日子。
白素贞的种种特点和她的那些事儿,真的是让人爱得不行,也感动得不行。
你是不是也这么觉得呢?。
白娘子主要内容10字

白娘子主要内容10字
摘要:
1.白娘子的故事背景
2.白娘子的人物形象
3.白娘子的故事情节
4.白娘子的文化影响
正文:
【白娘子的故事背景】
白娘子,又名白素贞,是中国著名的民间传说故事《白蛇传》的主人公。
这个故事发生在南宋时期,以杭州为背景,描绘了一段人与蛇精的爱情故事。
【白娘子的人物形象】
白娘子是一位蛇精,她修炼千年,终于修成人形。
她美貌、聪明、善良,具有强烈的正义感。
她渴望成为人类,体验人类的情感和生活。
【白娘子的故事情节】
故事讲述了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故事。
白娘子和许仙在西湖边相遇,两人一见钟情,随后成婚。
然而,许仙并不知道他的妻子原来是一位蛇精。
在故事中,白娘子和许仙经历了许多波折和困难,包括妖魔鬼怪的困扰、官府的迫害,以及白娘子自身的蛇性发作。
最后,白娘子为了救许仙,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他的安全。
【白娘子的文化影响】
《白蛇传》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经典之作,其故事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
白娘子的形象深入人心,她代表了一种顽强、勇敢、不屈不挠的精神,也
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娘子人物形象分析
白娘子是汉族民间传说故事中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在不同年代不同的版本都有所描述。
白娘子这个人物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自己色彩与形象魅力,不断进化与演变的故事与人物,从最初的一个害人的蛇精到后来故事中变得有情有义的一个大胆追求爱情的女人,使得人物形象越来越鲜活,越来越感动世人。
在白蛇记中,陇西李黄在长安市东,遇到一位身穿白色孝服的少妇,见其美貌而动心。
他频献殷勤,与白衣少妇“一住三日,饮乐无所不至”,最后化为一股血水,四日便离奇而死。
家人后来才得知白衣美妇原为蛇妖所变,原来少妇为“蛇妖”所变。
又一说凤翔节度李听的从子管,出门游玩黄昏后,方见一女子,素衣,年十六七,姿艳若神仙。
管自喜之心,所不能谕。
及出,已见人马在门外。
遂别而归。
至辰已间,脑裂而卒。
后查有大蛇蟠屈之迹。
乃伐其树,发掘,已失大蛇,但有小蛇数条,尽白,皆杀之而归。
此二个故事中,白衣娘子就是完全是一个害人的蛇妖形象,幻化为美女之后引得男人垂涎之后再同宿后再取男人性命。
妖气弥漫,男主人公的结局都很凄惨要么化为一滩血水,要么脑裂而卒。
在这个故事中,白蛇即为妖,变幻为美女,是为了吸引男人们上钩同宿后便取人性命。
最初,白蛇的形象是恐怖的,害人的,让人们都唯恐躲之不急。
故事描写中其中的蛇精只是以美色来诱惑男人,对于白娘子这个人物地雏形只是一个妖怪。
人物描写过程中,有着极大的反差:最初让人心动的女子,继尔是取人性命的妖怪,中间发生的只是一个序曲,结局都是同样的。
最初的白娘子的人物形象是害人的妖怪。
《西湖三塔记》记叙南宋临安府人士奚宣赞,清明游西湖时,将迷途女孩白卯奴带回家。
白的黑衣祖母来寻找,奚送她们回家,白的母亲白衣妇许身酬谢,同宿半月,白衣妇渐厌,欲取食其心,女孩白卯奴求情放了奚。
第二年清明,奚又被捉回白衣妇家,女孩又为他求情并救了他。
奚回家报告叔父奚真人,奚真人用道法捉此三妇。
原来,白衣妇为白蛇,女孩为鸡妖,黑衣祖母为獭妖,奚真人化缘,造三石塔,将三妖镇于西湖中。
故事是以奚宣赞的行踪与视点叙述的,此中白娘子的行径也非常令人觉得胆战心惊:专取活人的心肝下酒,并且来了新人换旧人,实在让人不寒而栗,更觉恐怖。
此中白蛇变幻的白衣娘子常在西湖上迷惑男子,害死了许多人命。
乌鸡和獭二妖也是这样。
她们后来被奚真人擒获,镇压于西湖中的三
座石塔下。
此个故事纯粹是那白蛇精的强要与奚宣赞做一时夫妻的,无非是贪其俊秀或是留宿饮乐,待到奚宣赞面黄肌瘦,白衣娘子要换新人时就要吃其心肝了。
据此,白蛇还是一个害人的蛇精,还是要取人性命。
以害人为一种生活方式。
不时的更换新人来满足自己。
男人们只有一个命运:利于完之后死于非命!这个故事更多程度还是让人感觉是一个鬼故事,结果是悲的,剧情是恐怖的!白蛇是害人的!白蛇还是没有改变自己是一个害人的妖怪,人们对她只有恐怖与害怕。
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卷:小说写的是南宋绍兴年间,南廊阁子库官员李仁内弟许宣做一药铺主管,一日祭祖回来,在雨中渡船上遇到一自称为白三班白殿直之妹及张氏遗孀的妇人(白娘子),白娘子见到许宣后春心荡漾,便演绎了借伞还伞等一系列的事件后,蛇精便要欲与书生许宣结为夫妇,又叫丫鬟小青(西湖青鱼精所变)赠银十两,殊不知此银为官府库银,被发现后,许宣被发配苏州,在苏州与蛇精相遇而结婚,后又因白娘子盗物累及许宣,再次发配至镇江,许白又于镇江相遇复合,法海识出此美女是蛇精,向许宣告知真相,经历诸多是非之后,许宣得知了白娘子即为蛇精,惊恐万分担心惧怕,便求法海收他做徒弟,在法海禅师的帮助下收压了蛇精青鱼精,于是白蛇被收入钵内,镇压于雷峰塔下。
许宣化缘盖雷峰塔,修禅数年,留警世之言后一夕坐化去了。
在此间,白娘子与许宣之间发生了很多的故事:游湖借伞、订盟赠银、庭讯发配、远方成亲、赠符逐道、佛会改配、重圆警奸、化香谒禅、遇赦捉蛇、付钵合钵等基本情节,这些曲折的故事,都在暗示着白娘子身份的诡异。
虽然讲述的是白娘子与许宣之见有情但却未真的有意的故事,所以他们的幸福生活总是都是转瞬即逝并不真实,而且其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从初次发配、道士捉妖到再次发配、化香谒禅,最终以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许宣批剃为僧结束了这段美好的人蛇之恋的。
其间,许宣对白娘子的身份与做法有着诸多的不满,对于给自己惹的祸端也造就了他们二人之间注定不会有一个好的结果埋下了伏笔。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与妖在一起是不会有好事发生的,而且还将面临着各种的灾难。
祸事皆因都是白娘子引起,而真正需要她出现的时候,却又寻她不到。
等到事过之后,她便又寻来,继续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这个故事中,白娘子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蛇精了,而是被作者注入了的感情。
在人物刻画上,让人物有了自己的特点。
虽然在故事一而再再而三描写到白蛇现形吓人的场景,但是在故事也有情感与爱意的描写。
白娘子几次的去寻许宣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虽然在故事间,对于许宣的内心深处的情感流露得不多,但是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许宣也并未真的拒
绝与白娘子的关系。
在这个故事中,白娘子还是一个好坏参半的蛇精,更多的描写还是一个情欲的需要,而不是什么一种真的感情流露。
而且在此处,对于她是一蛇妖的身份描写也让大家感觉到她的可怕之处。
在这个故事中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其实已经注定了白娘子是人物特点:她的蛇妖的身份虽然有个美丽的幻化的外表,但是并没有太多的真情实意,也没有摆脱掉自己本性做为妖一个丑陋吓人的模样。
而且在故事中,也一直在围绕着她对许宣的伤害与影响展开。
所以,最后的结果是由许宣自己动手而收入钵内,故事中写到:许宣张得他眼慢,背后悄悄的望白娘子头上一罩,用尽平生气力纳住,不见了女子之形,随着钵盂慢慢的按下,不敢手松,紧紧的按住。
此处的描写也证明了许宣对白娘子内心深处的排斥与拒绝。
在这个故事中,对于白娘子的感情可圈可点,但是占绝大部分的还是以祸事与麻烦成主线的进行着。
故事中白娘子还是一个妖的面目出现了,还是让人们心中留有恐惧,故事强化了白娘子是妖给人以不好的一面示人。
《雷峰塔传奇》的故事是一部动情至真的悲剧。
剧中的白娘子,完全摆脱了妖气,成为一个善良、勇敢,对爱情坚贞不屈的女性。
她有着自己的理想与愿望,还有着自己的爱情观,愿望为了自己的爱情付出与努力。
但她和许宣的爱情生活,却被法海等认为堕入迷途,最后被如来佛祖的信徒——法海镇压在雷峰塔下,许宣也被法海点悟出家。
十六年后,白子许士麟中了状元,来西湖祭塔,母子相会。
这一故事从剧目、人物到曲辞都有了很大的改动,彻底地剔除了妖孽害人的部分,并突出了白娘子的善良和为了追求美好的爱情而做的努力与付出。
故事中突破与增加了表现白娘子性格的“水斗”、“盗仙草”等情节,这重要情节的发展更与镇江有着密切关系。
从此,有了“水漫金山寺”之说,既增加了故事的传奇性、浪漫色彩,又表现了白娘子人情味以及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故事中妖气开始减弱,从白娘子与许仙的情感事件中改为白娘子与法海之间斗争。
白娘子已经苦心修炼一千余年,不久就可以达成正果,但她在目睹了“红尘胜景,锦绣繁华”之后,便“意欲往凡间度觅有缘之士”。
她宁愿付出一辈子的代价也要追求自己的爱情,这种勇气和决心着实让人感动。
而后来她又为了救活自己的丈夫远赴嵩山求草,明知敌我力量悬殊,寡不敌众,依然冒着生命危险与众仙搏斗;她为了维护自己的婚姻,积极抗争,不畏强敌。
当她的抗争失败、被镇压在雷峰塔下,黑风仙去看望她时,问道:“你可也懊悔么”,白娘子毫不犹豫地回答:“这也是前缘宿孽,悔他则甚?”至此,白娘子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被人肯定的、值得同情的大胆追求爱情的形象。
当然,人们对白娘子这种“情”的肯定。
在最后的一个故事中,白娘子表面虽还是一个蛇精,但是已经开始神化了。
故事摒弃了不少其中妖的成分,更多突出了白娘子的人性的美丽。
白娘子的故事在故事从一个最初的蛇妖害人的故事发展为演绎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经历了非常大的演变。
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人物形象和情节内容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主要人物白娘子从一个害人要命的蛇妖形象发展成为一个渴望与追求自由爱情的女性形象。
白娘子最后的人性的解放与爱情的争取,成为广大民众追求自由幸福生活之理想的集中体现,这正是白蛇故事具有永久魅力之的所在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