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现代礼仪概述

合集下载

第一章_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章_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四)宽容原则
宽容就是要求人们既要严于律己,又要宽 以待人,多体谅他人,而不能求全责备, 斤斤计较,过分苛求,咄咄逼人。 不能宽容他人的人,往往会得理不饶人, 使人际间关系恶化。共性是寓于个性之中 的,人们应该维护和发展共性,以理解和 宽容来增强人们之间的凝聚力。
当你无辜受到伤害,你是针锋相对, 以牙还牙还是以宽容为怀,体谅别人呢?
现代礼仪?
它既可以单指为表示敬意而隆重举行的某 种仪式,又可泛指人们交往的礼节、礼 貌。
礼仪的具体表现之一: —— 礼貌
是指人们在交往时,通过言语、动作向 交往对象表示谦虚、恭敬和友好的行为 规范。 礼貌是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时的外在表现, 侧重于表现人的品质与素养。
礼貌的表现形式 • 仪容、仪表、仪态 • 语言、谈吐 • 着装、服饰、发型 • 面部表情、姿势 • 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方式、 态度
(一)尊重原则
你们中国人,半夜回家时,不管父母 睡没睡觉都使劲关门,噼劈啪啪地走 路和大声咳嗽吗?我太太有失眠症你 每次晚上回来都会吵醒她,而她一旦 醒来就很难再睡着。因此,以后你晚 上回来如果能安静些,我将会非常高 兴。” •替别人着想,顾及和尊重别人,这是 一个人最起码的修养,而修养正是体
你想别人怎样你, 你就怎样待别人。
第一节 礼仪的起源-中国礼仪的形成与发展
强化和衰弱时期:
秦汉到清末(公元前221~公元1911年)。 纵观封建社会的礼仪,内容大致有涉及国家政治 的礼制和家庭伦理两类。其共同点,礼仪是维护 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的工具。这一时期的礼仪的 重要特点是尊君抑臣、尊夫抑妇、尊父抑子、尊 神抑人。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它逐渐变成 为妨碍人类个性自由发展、阻挠人类平等交往, 窒息思想自由的精神枷锁。

礼仪学重点

礼仪学重点

礼仪学重点第一章现代礼仪学的研究对象我们认为,礼仪学(包括现代礼仪学)的核心概念是礼的概念,其它基本概念还有礼仪以及礼貌、礼节等。

第一节什么是礼和仪我国古代礼的概念,有三层基本含义:一是典章制度,如国家机构设置及官吏考核、君臣等级、赋税土地制等二是礼节仪式,简称礼仪,如古代吉、凶、宾、军、嘉五种礼仪三是道德规范,如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现在许多礼仪论著中经典著作提到的“三礼”,即《十三经》中的《周礼》、《仪礼》、《礼记》三部儒家经典著作,其中《周礼》基本上是指典章制度,《仪礼》是指礼节仪式,而《礼记》接近广义礼的概念。

有关“仪”的概念:(1)法度、准则(2)典范、表率(3)形式、仪式(4)容貌、风度(5)礼物第二节什么是礼仪英语表示礼仪的单词“ETIQUETTE”来源于法语。

而在法语中,“ETIQUETTE”原意是法庭上的通行证。

礼的概念:指特定民族、人群、或国家基于客观历史传统而形成的,以确立、维护社会等级秩序为核心内容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典章制度、行为方式。

礼仪的具体体现和表现形式有:礼节、礼貌、仪式、仪表、器物、服饰、标志、象征等。

礼貌和礼节的区别:礼貌是指言语动作(还应包括表情-----引者注)谦虚恭敬的表现,如有礼貌、讲礼貌;礼节是指表示尊敬、祝颂、哀悼之类的各种惯用形式,如有鞠躬、握手、献花圈、鸣礼炮等。

第三节礼仪学的研究对象礼仪学的研究对象或研究内容包括理论探讨和实际应用两个方面。

礼仪学的概念:是研究礼仪的性质、构成、规律、和基本原则以及一般性的礼仪常识和礼仪规范的一门科学。

第二章礼仪的起源与发展第一节原始社会的礼仪关于礼以及礼仪的起源,古代有所谓圣人制作的理论。

1915年,波兰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到太平洋西部的特罗布里恩群岛上进行野外考察,(发现对孩子具有权威地位的是母舅。

母舅代表家族纪律、权威及执行权利的原则;而父亲,则只是孩子寻求爱的保护的对象与温和的同伴而已。

社交与礼仪-社交礼仪概述

社交与礼仪-社交礼仪概述

礼仪是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为了维护一种稳定的 秩序,为了保持一种交际的和谐应运而生的。
仪 容
• 礼仪起源于祭祀
仪 表• 礼仪起源于法庭的规定
• 礼礼仪仪起源于风俗习惯
1.3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1.3.2 我国礼仪的发展
1. 萌芽
出于对天地鬼神的惧怕敬仰,人们举行仪式、用物品祭拜。
仪 2. 发展 容 仪 • 古代尧舜时期 “五礼” 表 • 礼春秋战国时期礼仪分化 • 秦汉仪到清末统治者十分重视礼仪
1.2.1 礼仪的概念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
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既为人们所
仪 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 容 仪复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总而言之,礼 表 仪就是人礼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 仪 准则。
1.2 礼仪的概念与含义
3. 传承性
礼仪的形成和完善,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任何国家的现代礼

仪都是本国古代礼仪的继承和发展。礼仪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
容 仪经过不同时期的“过滤”,逐渐形成相对固定的内容,而且一旦
形成表,通常会世代相传、经久不衰。礼仪的继承性是选择性的继

承,任何礼仪仪的形成与发展都不是食古不化、全盘沿用,而是取

遍遵守的准则。一般来说,礼仪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
容 仪个地区的文化习俗特征。但不少礼仪也是全世界通用的,具有
全人表类的礼共同性。例如,礼貌用语等大多事全世界通用的。礼
仪的共同性,仪主要源于共同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现代经济
的快节奏、高效率,使现代礼仪向简洁、务实方向发展。
1.4 现代礼仪的特征与原则 1.4.1 现代礼仪的特征

中职版礼仪规范教程 PPT课件第一章 礼仪概述

中职版礼仪规范教程 PPT课件第一章 礼仪概述

二、礼仪的原则
(四)遵守的原则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 规范和准则。
(五)自律的原则
自律就是自觉按照礼仪准则规范 自己的言行举止。
(六)适度的原则
人际交往要讲究礼仪,但也应 根据场合、对象的不同掌握 好适度的原则。
第三节
礼仪的作用及意义
开宗明义
“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 学习礼仪有助于我们更明确自己的目标,更坚定 自己的信念,更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学习 目标
了解礼仪的作用及意义。
做人先学礼,礼仪教育是我们人生的第一课。礼仪必须是通过学习、培养和训练才能成 为人们行为习惯的。我们每一位社会成员都有义务和责任学习礼仪、传承礼仪,成为礼 仪之邦的一员。 良好的礼仪素养一旦养成必然会在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 二、有助于人们改善生活 三、有助于促进人们的人际交往 四、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
一、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
在人际交往中,礼仪往往是衡量一个人文化素养的 准绳。它不仅反映着一个人的交际技巧与应变能力, 还反映着一个人的气质风度、阅历见识、道德情操、 精神风貌。
三、有助于促进人们的人际交往
古人认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这句话虽然是讲交际的重要性,但一个人只要同其 他人打交道就不能不讲礼仪。
Th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和人类思维能力的局限,人们对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及天灾人祸 感到深不可测,以为是无形的力量(神)在主宰一切,因而对它充满敬畏和恐惧,为了表达对神的敬畏, 祈求神的保佑、降福、避灾,人们开始了对神的祭祀活动,这种活动古代称为“礼”。也就是说,礼 起源于远古人们的祭祀活动。
一般而言,人们的教养反映其素质,而素质的 高低又体现于细节之中。反映教养的礼仪是 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

第一章礼仪概述

第一章礼仪概述

第一章礼仪概述【学习目标】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礼仪的起源与发展;熟悉礼仪的特征与作用;掌握礼仪的内涵与基本原则。

【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礼仪的内涵及礼仪基本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

【教学方法】理论教学、案例分析。

【引导案例】细节决定成败有一位女士去应征财务经理,路上正好碰上一场大雨,幸好出门带了伞,才没有迟到。

当她来到招聘单位的电梯前时,取出纸巾把鞋擦干净,然后把纸扔进垃圾桶。

当她坐在面试经理面前时,经理看完证书后,没问她任何问题,微笑着告诉她:“欢迎你加入我们公司。

”当她不敢相信地看着经理时,经理告诉她:“第一,这样的天气你仍然来了,说明你做人很有原则,很守信用;第二,你没有迟到,说明你准备很充分,很守时;第三,你的衣服没湿,说明你昨天看了天气预报,来时一定带了伞;第四,刚刚从公司的监视器里看到了你的行为,证明你很有修养、很细心。

一个人的小习惯是无法刻意掩饰的,所以我们很愿意和你这样的人成为同事。

”(资料来源:华英雄. 华英雄说礼仪.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第一节礼仪的起源与发展我国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

礼仪文化对整个中国社会历史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已积淀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里,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交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社会组织和个人对礼仪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礼仪”的规范与修养已成为个人立身处世、企业谋生求存的重要基石。

一、礼仪的起源“礼”是一个历史范畴,与人类历史一样古老。

礼仪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悠久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礼仪的内涵也在逐步发生着变化。

礼仪起源于祭祀。

豊(lǐ),古同“礼”,古代祭祀用的礼器。

《说文·豊部》:“豊,行礼之器也,从豆,象形,读与礼同。

”从甲骨文形体来看,“豊”字从“豆”,豆是古代的食器,也于祭祀时用来盛供品,是考古发现古代最常见的一种祭器。

礼仪概论

礼仪概论

中华是礼仪之邦,儒家文化是礼乐文化,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这三句话概括了礼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 要性。传统礼仪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核心价 值。因而在理论层面上,如果不了解礼, 就不能真正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实践层 面上,如果不能继承传统礼仪中的合理内 核,弘扬中华文明实际上是一句空话。

礼仪的萌芽和草创时期
(约公元前5万年—公元前22世纪)
下中 会 前礼 是 弟 父 “ 载 形 舜 俗 炎 了华 , 仪 家 恭 义 五 , 成 时 被 黄 根大 礼 世。 庭 、 、 典 为 。 代 纳 时 。地 仪 纪可 成 子 母 ” 官 《 国 入 期 上 文 的见 员 孝 慈 完 者 书 家 礼 , 深 化 原在 相 , 、 美 必 经 的 制 民 深 已 始公 处 也 兄 , 须 》 雏 , 间 扎 在 社元 的 就 友 即 记 形 尧 礼 、 22
礼仪: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 了表示相互尊重而 形 成的约定俗 成、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 式等
二、礼仪与礼节、礼貌的关系
礼仪包括礼节、礼貌等,其本质是表示对人
的尊重和敬意。 礼貌是礼仪的基础,是道德行为规范,其核 心是人的态度。 礼节是礼仪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惯用的形式
对外开放,己把世界放在你的面前,也把你放在 了世界的面前。在越来越密切的对外交往中,每一个 中国人都应提高文明素质和内心修养,展示“礼仪之 邦”的风范与气度。
2.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案例 一家很大的化妆品公司的经理,分别约见了两家知 名化妆品公司的销售主管。第一位销售主管无论是自我 介绍还是递送名片,都显得彬彬有礼,而且穿着打扮和 言谈举止都显得很有内涵。第二位销售主管在接过他的 名片时,只是扫了一眼,就顺手把他放进了上衣口袋, 而且这位主管不修边幅,言谈举止过于夸张。 结果可想而知,这位经理不仅和第一位销售主管签 订了销售合同,后来还成了很好的朋友。 他事后解释,“第二位销售主管缺乏礼仪修养,给 人一种不可靠的感觉,由此我对其产品和售后服务产生 了怀疑。”

现代礼仪课件 全

现代礼仪课件 全
居中为上以右为上以远为上主桌主桌主桌主桌主桌主桌66222222333333444445555一桌次的安排主人主人第二主宾主宾第二主宾主宾主人4主人3主人3主人2客人6客人5客人4主人5客人3主人6客人3客人4主人4主人5第二主人二座次的安排门口门口客人5主人3客人1主人客人2主人4主人6客人8主人6客人4第二主人客人3主人5客人7长条桌型宴请座次门口三餐具的使用筷子碗盘碟湿巾牙签第二节西餐的礼仪一西餐的文化背景在西方吃饭有两个概念一是吃饱二是享受用餐情趣
礼仪的功能
(四)形象塑造功能
礼仪不仅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而且礼仪 还是人的“第二张脸”。 塑造形象包括塑造个人形象和组织形象两 方面。
礼仪的功能
第一,内强素质 第二,外塑形象 第三,增进交往
三、现代礼仪的原则
1、“真诚”原则 2、“遵守”原则 3、“适度”原则 4、“礼尚往来”原则 5、“入乡随俗”原则
第二节 眼神、微笑与手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眼 神
人们在日常生活之中借助于眼神所传 递出的信息,称为眼语。
眼 神
善于运用目光传达自己的感情。 1、交流中的注视,应当是自然地注视,目光不 要聚集在交往对象的某一部位。 2、不要不停地眨眼和移动眼神。 3、在注视他人时,目光的角度有:平视、侧视、 仰视和俯视。
二、微 笑
着装佩饰
“男人看表,女人看包”。
第四章 个人礼仪——仪态
仪态美
培根:“相貌的美高于色泽的美,而 优雅合适的动作的美又高于相貌的美。”
第一节 站姿、坐姿、行姿与蹲姿
一、站 姿
一竖 两横 三点
站 姿
(一)女士
“基本T”或者“模特T”
给人一种“静”的优美感

第一章-社交礼仪概述.

第一章-社交礼仪概述.

第一章社交礼仪概述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示素质,细节决定成败.一、礼仪概念:——礼:是人们发自内心的一种崇敬的感情,具体表现为礼貌和礼节。

礼貌: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良好的言谈和行为。

礼貌侧重表现人的品质和修养;是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时的外在表现.分为礼貌语言和礼貌行动。

礼节:是指人在交际场合中,相互表示尊重、友好的惯用形式,是礼貌的具体表现方式. 礼貌与礼节是相辅相成,礼是礼貌和礼节的统一体。

没有礼节,就无所谓礼貌。

有了礼貌,就必然伴随着具体的礼节行为.——仪:是一个人的外在形象,具体表现为仪表、仪态、仪容、仪式等。

同时,它也指一件事情的分寸、度量,具体表现为仪式。

礼俗即民俗礼仪,它是指各种风俗习惯,是礼仪的一种特殊形式. 礼俗是由历史形成的,普及于社会和群体之中并根植于人们心理之中,在一定的环境经常重复出现的行为方式。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礼仪: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节、礼貌、仪式、仪表等.或者说用以美化自身、敬重他人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和程序。

它是文明道德修养程度如何的标志。

其表现形式为谦虚而恭敬的态度,优雅而得体的举止,文明而礼貌的语言,大方而高雅的装束等。

二、现代礼仪分类现代礼仪可分成以下五块:1)政务礼仪:它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家公务员在执行国家公务时所讲究的礼仪.2)商务礼仪:是公司企业从业人员在商务交往中所讲究的礼仪。

3)服务礼仪:是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如酒店餐厅、旅行社、银行、保险公司、医院等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工作中所讲的礼仪。

4)社交礼仪:就是人们在泛交际,工作之余的公众场合,迎来送往,私人交往中所讲的礼仪。

5)国际礼仪:是与外国人打交道时所讲的礼仪。

在上述的分支礼仪中,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等,主要是按照行业划分的,并且是人们在工作岗位上应遵守的,故可称为行业礼仪或职业礼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仪表
仪表指人的外表,包括仪容、服饰、体
态等。 仪表属于美的外在因素,反映人的精神 状态。仪表美是一个人心灵美与外在美 的和谐统一,美好纯正的仪表来自于高 尚的道德品质,它和人的精神境界融为 一体。 端庄的仪表既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也 是自尊、自重、自爱的一种表现。
4、仪式
仪式指行礼的具体过程或程序。 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或是组织在开展各项专 题活动过程中,常常要举办各种仪式,以体现 出对某人或某事的重视,或是为了纪念等等。
0


目 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礼仪概述 个人基本礼仪 日常交往礼仪 学校交往礼仪 求职面试礼仪 社会交际礼仪 办公室礼仪 职场商务礼仪 涉外礼仪
第一章
礼仪概述
第一节、礼仪的形成与发展 一、礼仪的内涵 “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说文解字》 “礼仪,规定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仪式的总称”
2、善于表达

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
3、注重践行示范。

立足日常、注重细节、表里如一、行为示范, 时时习礼、处处用礼,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日积月累,
七、开展礼仪教育的意义与途径
家庭环境 社会环境 学校教育 个人约束
意义:
1.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社会化, 3.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4.有利于拓展大学生人文知识素养。

四、礼仪的功能
1、提高自身修养 2、增强个人魅力 3、改善人际关系 4、塑造组织形象 5、维护社会秩序 6、建设精神文明
五、现代礼仪基本原则
※人际交往中“白金法则” 1987年,美国学者亚历山大· 德拉博士和奥康 纳博士提出“白金法则”:在人际交往中要 取得成功,就一定要做到交往对象需要什么 ,我们就要在合法的条件下满足对方什么。 第一,现代交往要合法; 第二,交往要以对方为中心。
六、“礼仪原则”的运用
※礼的核心是尊重,仪是规范表达,礼仪重 在交结,强调互动。 1、以尊重为本
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尊重上级是一种天份,尊重同事是一种本份,尊重 下级是一种美德,尊重教师是一种常识,尊重所有 人是一种教养。
尊重的3A原则:Accept(接受)Appreciate (欣赏)、Admire(赞美)
道理是内驱力, 形式是外包装, 体系是综合表现。
5、礼俗
礼俗即民俗礼仪,它是指各种风俗习惯
,是礼仪的一种特殊形式。 礼俗是由历史形成的,普及于社会和群 体之中并根植于人们心理之中,在一定 的环境经常重复出现的行为方式。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但每 一个民族、地区,甚至一个小小的村落 都可能形成自己的风俗习惯。
八项原则
1、遵守原则 2、律己原则 3、敬人原则 4、宽容原则 5、真诚原则 6、平等原则 7、从俗原则 8、适度原则
1、遵守原则
礼仪规范是为维护社会生活包出稳定而
形成和存在的,实际上是反映了人们的 共同利益要求。社会上的每个成员不论 身份高低、职位大小、财富多寡,都有 自觉遵守、应用礼仪的义务,都要以礼 仪去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常见的仪式包括成人仪式、结婚仪式、安葬仪
式、凭吊仪式、告别仪式、开业或开幕仪式、 闭幕仪式、欢迎仪式、升旗仪式、入场仪式、 签字仪式、剪彩仪式、揭匾挂牌仪式、颁奖授 勋仪式、宣誓就职仪式、交接仪式、奠基仪式 、洗礼仪式、捐赠仪式等等。
四者之间关系
礼貌是道理, 礼节是形式, 礼仪是体系;
三、礼仪的特性
文明性
共通性
多样性
变化性
规范性
传承性
文明性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现代文明的重要
组成部分。
文明的体现宗旨是尊重,既是对人也是对已
的尊重,这种尊重总是同人们的生活方式有 机地、自然地、和谐地和毫不勉强地融合在 一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的行为规 范。
7、从俗原则
由于国情、民族、文化
背景的不同,必须坚持 入乡随俗,与绝大多数 人保持一致。切不可目 中无人,自以为是。
各国概况
英国 法国 日本 德国 俄罗斯
加拿大
西班牙
韩国 泰国 印度 新加坡
美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墨西哥
埃及
澳大利亚
新西兰
8、适度原则
人们讲究礼仪是基于对对方的尊重,这是无
可厚非的,但是,凡事过犹不及,人际交往 要因人而异,要考虑时间、地点、环境等条 件。如果施礼过度或不足,都是失礼的表现 。 礼仪的施行只是内心情感的表露,只要内心 情感表达出来,就完成了礼仪的使命。如果 以为反复重复,似乎有别人部理解,不领情 返回 之嫌,画蛇添足,实无必要。
多角度理解“礼仪”


从修养的角度看,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 ; 从道德的角度看,礼仪是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或标准做法; 从交际的角度看,礼仪是一种适用的交际方式; 从民俗的角度看,礼仪是约定俗成的待人以尊重、友好的惯 例; 从传播的角度看,礼仪是一种相互沟通的技巧; 从审美的角度看,礼仪是人心灵美的外化; 从团体的角度看,礼仪是团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团队形象 的附着点。
2、律己原则

律己是礼仪的基础 和出发点,学习、 使用礼仪,重要的 就是自我要求、自 我约束、自我控制 、自我对照、自我 反省、自我检点。
3、敬人原则
尊敬是“礼”的本义,是礼仪的重点和核心
。在对待他人的诸多做法中最重要的一条, 就是要敬人之心长存,处处不可失敬于人, 不可伤害他人的个人尊严,更不能侮辱对方 的人格。
※大学生礼仪教育贵在真诚、基在修养、要
在尊敬、重在自律 。
※途径
良好的礼仪修养,是需要经过长期有意识 的学习、时间积累而逐步形成的,可以从以 下方面着手养成: 1.坚持学习,树立礼礼仪意识 2.养成良好习惯,归在持之以恒 3.加强道德修养,陶冶美好情操
45 40 35 30
30
25
25 20 15 10 5 0 杜绝 基本接受 仅男可 不骂不快
20 15 10 5 0 经常 偶尔 遇则看 不看
结果
你认为当代中国还可以 被称为是“礼仪之邦 ‘吗
你认为在大学期间加强 对大学生礼仪的培养是 必要的吗
120 100 80 60 40 20
56 54 52 50 48 46 44 是 否
“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4、宽容原则
宽容就是要求人们既要严于律己,又要宽以
待人,要多容忍他人,多体谅他人,多理解 他人,而不能求全责备,斤斤计较,过分苛 求,咄咄逼人。惟有宽容才能排除人际交往 中的各种障碍,不能宽容他人的人,往往会 得理不饶人,使人际间关系恶化。共性是寓 于个性之中的,人们应该维护和发展共性, 以理解和宽容来增强人们之间的凝聚力。
共通性
无论是交际礼仪还是公关礼仪,都是人
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并得到共同认 可的行为规范。 人们尽管分散居住于五大洲、四大洋的 不同角落,但是,问候、打招呼、礼貌 用语、各种庆典仪式、签字仪式等等, 大体上是世界通用的。 正是由于礼仪拥有共通性,才形成了国 际交往礼仪。
多样性
世界各地民俗礼仪千奇百怪,几乎没有人能
-----《辞源》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并得到共同认 可的各种行为规范,它是人们以一定的程序、方式 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规范体系,是人类 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
▲ 礼仪是一种行为规范或行为模式; ▲礼仪是社会共识的共同遵守的行为方式; ▲礼仪是人类文明交往的必要条件。 ▲ 礼仪是发自内心且表现在外的待人处事的 交往艺术。 ▲ 礼仪的精华是克己守规、慎独修养。 ▲礼仪是教养,是行为规范,是生活的艺术。 ▲礼仪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社会风貌、道德 水准、文明程度、公民素质的重要标志。
每一种礼仪都有其产生、形成、演变、发展
的过程。 礼仪在运用时也具有灵活性。 在非正式场合,有些礼仪可不必拘于约定俗 成的规范,可增可减,随意性较大。 如果双方已非常熟悉,即使是较正式的场合 ,有时也不必过于讲究礼仪规范。
规范性
礼仪,指的就是人们在交际场合待人接
物时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这种规范性 ,不仅约束着人们在一切交际场合的言 谈话语、行为举止,使之合乎礼仪;而 且也是人们在一切交际场合必须采用的 一种“通用语言”,是衡量他人、判断 自己是否自律、敬人的一种尺度。
说清楚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种礼仪形式。 从语言的表达礼仪到文字的使用礼仪,从举 止礼仪到规范化礼仪,从服饰礼仪到仪表礼 仪,从风俗礼仪到宗教礼仪等,在不同的国 家、不同的场合,礼仪的表达方式也有所不 同。 有些礼仪所表达的方式和内容,在甲国家或 地区与乙国家或地区可能截然相反。
变化性
礼仪并不存在僵死不变的永恒模式。
返回
5、真诚原则
交际礼仪的运用基于交际主体对他人的
态度,如果能抱着诚意与对方交往,那 么交际主体的行为自然而然地便显示出 对对方的关切与爱心。 惟有真诚,才能使你的行为举止自然得 体
返回
6、平等原则
以礼相待,要求对任何交往对象都必须一
视同仁,给予同等程度的礼遇。不允许因 交往对象的年龄、性别、种族、文化、身 份、地位、财富以及关系远近亲疏而有所 厚此薄彼。
现代礼仪概述
为什么要学礼?
☆关于大学生礼仪的问卷调查结果? ☆人无礼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
无礼则不宁。---《荀子〃修身篇》
☆使自己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成为一个 受欢迎的人。
关于大学生礼仪的问卷调查结果
你如何看待骂脏 话这种现象
50 45 40 35
你平时会主动了解关于 文明礼仪方面的知识吗
二、礼仪的内容
1.礼貌
它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良好的言谈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