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体育教学活动教案:咕噜咕噜拉着走
小班体育教案:咕噜咕噜拉着走

小班体育课程计划:拉开距离
活动目标
1.使用拖动玩具绕障碍物行走。
2.提高空间定位感知的准确性。
活动准备
1,各种拖动玩具,大积木,小椅子,木桥等。
2.在现场设置各种障碍物,距离为3米。
活动程序
首先,孩子的独立实践
每个人都拿一个他喜欢的玩具。
孩子拿着一个拖拉玩具走开了。
老师提醒孩子们不要互相碰撞。
幼儿可以自由地穿过任何障碍物,他们可以在障碍物之间自由行走。
4.孩子一个接一个地拿着玩具,沿着直线行走,后面的孩子不要踩在前面的玩具上。
第二,听信号
1.听取教师的密码并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更改。
(走一圈,走一座木桥,绕着障碍物走走等)
2.分组收听密码并改变方法。
3.沟通方式。
第三,游戏得到巩固
孩子们被分成4个小组,每对小孩轮流拖动玩具,绕过障碍物走过木桥。
通过音乐,小孩将玩具拉回教室。
幼儿园咕噜咕噜拉着走 教案

小班整合教案:咕噜咕噜拉着走
活动目标:
1、用拖拉玩具进行绕障碍走。
2、提高空间方位知觉的准确性。
活动准备:
1、各种拖拉玩具、大积木、小椅子、独木桥等。
2、在场地上设置各种障碍,距离为3米。
3、幼儿用书《几个朋友在游戏》
活动过程:
1、幼儿自主练习:
“每人拿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到外面走走。
”
幼儿手持一个拖拉玩具四散走,教师提醒幼儿相互间不碰撞。
幼儿自由走过任何一个障碍物,也可以自由在障碍物间绕着来回走。
幼儿手持玩具一个跟着一个在直线上走,后面的幼儿不要踩着前面的玩具。
幼儿拉着玩具倒着走,走过一段距离后,把玩具拉到身边,然后向前走。
2、听信号走:
听教师口令,变化不同的方式走(倒走、走圆圈、走独木桥、绕障碍走等)
分组听口令,变换不同方式走。
交流走的方法。
3、游戏巩固:
幼儿分成六队,每对幼儿拖拉玩具依次轮流绕障碍、走过独木桥。
幼儿随着音乐,拉着玩具回教室。
4、操作活动:几个朋友在游戏
教师示范看着画面手口一致地数数。
幼儿跟着教师手口一致地数5以内的数。
比较画面上男孩、女孩的多与少。
1。
幼儿园小班体育优秀教案《骨碌骨碌拉着走》

幼儿园小班体育优秀教案《骨碌骨碌拉着走》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骨碌骨碌拉着走”的基本动作。
2. 培养幼儿的运动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培养幼儿的勇敢精神和自信心。
教学准备:1. 操场或室内活动场地。
2. 小型玩具三轮车。
教学过程:1. 游戏引入:教师与幼儿们一起站成一排,手拉手,模仿车轮转动的动作前进几步,引导幼儿体验“骨碌骨碌拉着走”的感觉。
2. 操练动作:教师示范“骨碌骨碌拉着走”动作,包括躺平在地上,双手伸直向前,双脚弯曲着往前拉的动作。
并请幼儿们跟随教师一起练习这个动作。
3. 小组活动:将幼儿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有1辆玩具三轮车。
教师示范后,让每个小组的幼儿轮流体验“骨碌骨碌拉着走”的感觉,其他小组成员则用双手轻轻推着后背帮助他们移动。
4. 游戏拓展:组织全体幼儿进行集体“骨碌骨碌拉着走”游戏。
教师用绳子在活动场地上画出一条蜿蜒曲线,幼儿们依次排队,并用双手拉着绳子进行“骨碌骨碌拉着走”的比赛,看哪个小组完成得最快。
5. 游戏总结: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游戏内容和体验感受。
引导幼儿讨论“骨碌骨碌拉着走”动作的重要性和团队合作的意义。
鼓励幼儿们勇敢尝试新的事物,提升自信心。
6. 游戏延伸: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自觉地应用“骨碌骨碌拉着走”的动作,例如:拉拉箱子、推推手推车等。
并鼓励幼儿将这种积极主动的精神应用到其他方面的学习和生活中。
教学评价:观察幼儿对“骨碌骨碌拉着走”动作的掌握情况,以及在小组活动中的协作和表现。
通过听取幼儿的回答、游戏后的讨论等方式了解幼儿对活动内容和意义的理解。
幼儿园小班体育教案:咕噜咕噜拉着走

幼儿园小班体育教案:咕噜咕噜拉着走教学目标:1. 训练幼儿在有意识的情况下,控制自己的身体,感受身体各部位的力度和使力方向,并在运动中学习感受空间和距离。
2. 发展幼儿的协调能力和运动技能,锻炼其手脚协调性和耐力。
教学准备:1. 游戏道具:麻绳。
2. 场地:室内或室外,可用班级教室、操场或者其它户外空间等。
3. 幼儿喜欢和教师进行游戏互动的现场气氛。
教学过程:1. 集体鼓励:促进幼儿之间的融洽互动。
“咕噜咕噜拉着走”的游戏规则是,两个小朋友并排站好,之间用麻绳系牢,然后交替拉着绳索前进。
为了鼓励幼儿一起参与到游戏中,可先让整个班级用麻绳成一个大圆圈,一起进行拉链接触,握手或拥抱等互动。
2. 游戏对话:“咕噜咕噜拉着走”的游戏是为了锻炼你们的手脚协调能力,帮助你们学习感受身体各部位的力度和使力方向,同时还可以锻炼你们的协调能力和耐力,你们一定喜欢这个游戏吧。
请你们和你们的搭档握好手绳,注意要一左一右站好,不要走得太快,保持平稳……叮铃铃铃,是时间到了,我们马上开始游戏!3. 游戏演示:老师让两个幼儿上场进行演示,让其他幼儿观看和模仿。
老师可以进行手势模拟让幼儿知道怎么操作。
由于幼儿对于游戏规则理解能力较低,因此游戏演示十分重要。
4. 游戏实践:小编老师让幼儿两人搭档双脚并拢站立,之后小编老师给幼儿戴上手绳,让两个幼儿接着手绳的对方手,之后游戏开始,两人一起握紧手绳,左右的脚交替向前迈,跨出固定的区域,来回拉动手绳,合理分配体力,逐渐适应游戏规则后,两人一起向前拉动手绳——拔河。
5. 游戏互动:老师可以通过提问来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你觉得这个游戏开心吗?你喜欢和你的伙伴一起玩吗?今天我们谁的队伍跑得最快,为什么?6. 游戏总结:在游戏结束的时候,老师应该和幼儿一起讨论总结,让幼儿回答哪些游戏能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注意力,能否从中获得认识变化的优越性,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自信力。
教学反思:“咕噜咕噜拉着走”是一项针对幼儿的运动活动,帮助幼儿感受身体各部位的力度和使力方向,同时锻炼幼儿手脚协调能力。
幼儿园小班体育教案-咕噜咕噜拉着走

幼儿园小班体育教案 - 咕噜咕噜拉着走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幼儿应该能够:1.熟悉和掌握“咕噜咕噜拉着走”的正式玩法,促进运动能力和协调性能力的全面提升;2.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交际能力;3.培养小班竞争性心态,并增强自我认知能力。
教学准备1.红、蓝、绿三种不同颜色的力度均匀、材质、尺寸相同的绳子各1根;2.预先选定场地,并清除场地上的杂物和障碍;3.教学器材放置整齐,便于使用;4.班级人数不得超过24人,以便于组织活动。
教学内容及步骤第1步:引入活动1.老师向幼儿介绍今天的活动,告诉幼儿们今天要进行团队合作游戏;2.老师将绳子分发给幼儿,进行简单的练习,帮助幼儿熟悉绳子使用方式;3.老师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充满自信和勇气。
第2步:实施活动1.将幼儿们平均分成三组,每组8人左右;2.给每组分配不同颜色的绳子;3.将三个绳子在场地的中心位置打结,让每个小组的一名队员拉着举着自己小组的颜色的绳子前行;4.小组成员依次沿着路线前行,其他队员就要跟在那个颜色队员的身后,每一个队员都要用自己的绳子与前面的队员保持一定的距离;5.运动规则:一旦绳子被拉紧,就必须重新开始;6.比赛规则:哪一组率先完成全线斜率,哪一组就是获胜组。
第3步:对活动进行总结1.老师让学生回归教室;2.让每个小组评选出本次活动中的最佳队员,并对他们进行表扬;3.点评这次活动,让幼儿自由发挥提出意见和建议,提升下一次的活动水平;4.老师对全体幼儿再次进行表扬和肯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教学评估1.通过幼儿们的表现,看是否能够熟练使用绳子,并尽快适应游戏规则;2.观察幼儿在小组中合作的情况,以及提高团队意识;3.观察幼儿在争取胜利时的动作和表现,看幼儿是否保持良好的竞争习惯和体育素质;4.了解幼儿对这种团队合作游戏的喜爱程度,看是否能够在玩耍中提高健康素养。
幼儿园小班的体育教案:咕噜咕噜拉着走

幼儿园小班体育教案:咕噜咕噜拉着走一、活动背景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们正处于身体和认知快速发展的阶段,通过体育活动可以促进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平衡感以及社交技能的发展。
“咕噜咕噜拉着走”是一项结合了运动和游戏的体育活动,旨在通过趣味的方式锻炼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活动目标身体发展:通过拉着走的动作,锻炼孩子们的上肢力量和协调性。
社交技能:在团队合作中学习交流、分享和轮流。
认知发展:理解游戏规则,提高听从指令的能力。
情感发展: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和归属感。
三、活动准备3.1 材料准备拉绳:适合小班儿童手部大小的拉绳,长度适中,确保安全。
障碍物:如小凳子、软垫等,用于设置障碍路线。
音乐播放器:播放欢快的音乐,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计时器:用于计时,确保活动有序进行。
3.2 场地准备选择宽敞、平坦的室内或室外场地。
根据活动需要,设置起点、终点和障碍路线。
3.3 安全准备确保所有材料安全无害,没有尖锐边角。
检查场地是否平整,无绊脚的障碍物。
准备急救包,以防不时之需。
四、活动过程4.1 导入教师介绍活动规则和目标,确保每个孩子都能理解。
通过示范,展示如何正确使用拉绳和通过障碍。
4.2 热身带领孩子们做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跑跳、伸展等。
4.3 活动实施4.3.1 第一阶段:个人练习孩子们各自练习拉着走的动作,教师巡回指导。
4.3.2 第二阶段:小组合作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4-5人。
小组成员轮流拉着走,其他成员在旁边加油。
4.3.3 第三阶段:障碍赛在场地上设置障碍物,孩子们需要拉着走的同时避开障碍。
可以设置时间限制,增加挑战性。
4.4 放松与总结活动结束后,带领孩子们做一些放松运动。
讨论活动中的感受和学到的东西,鼓励孩子们分享。
五、反思与评估5.1 教师反思观察孩子们的参与度和互动情况。
评估活动是否达到了预定目标。
5.2 家长反馈通过家长会或家校联系本,收集家长的反馈意见。
5.3 孩子表现记录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努力、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小班体育教案咕噜咕噜拉着走

小班体育教案咕噜咕噜拉着走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体育活动,帮助幼儿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身体协调能力,增强他们的运动感知和运动技能。
教学内容:咕噜咕噜拉着走是一种团队合作游戏,通过儿童之间相互牵拉,以达到目标的方式进行游戏。
这种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的耐心和协作能力。
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老师带领幼儿做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例如大步走、小跑、跳跃等,让幼儿的身体得到活动。
2. 游戏介绍:老师向幼儿介绍咕噜咕噜拉着走这个游戏的规则和目标,告诉他们要在团队合作下一起拉着绳子向前走,直到到达终点。
3. 组织游戏:老师将幼儿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有3-5名成员,要求他们站成一条直线,每个人抓住绳子的一端,然后一起开始咕噜咕噜地拉着绳子向前走。
4. 游戏结束:当第一组的所有成员都拉到终点时,游戏结束,老师给予获胜小组奖励。
5. 游戏总结:老师和幼儿一起讨论游戏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方法,鼓励幼儿互相鼓励和支持,同时引导他们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堂课通过咕噜咕噜拉着走这个游戏,让幼儿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培养了他们的耐心和协作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咕噜咕噜拉着走这个游戏不仅是一种体育活动,更是一种培养幼儿团队合作和身体协调能力的有效方式。
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需要相互协作,一起努力向前,这样不仅能锻炼他们的身体,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团队合作中,每个幼儿都要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想法,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技巧,这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这个游戏,幼儿还能增强他们的运动感知和运动技能。
拉着绳子向前走需要幼儿们相互配合,掌握好节奏和力度,这样不仅能锻炼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动作感知和运动控制能力。
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们还能认识到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增强他们对运动的兴趣和热爱,从而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幼儿园小班的体育教案:咕噜咕噜拉着走

幼儿园小班的体育教案:咕噜咕噜拉着走1500字体育教案:咕噜咕噜拉着走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体育兴趣和意识。
2. 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肌肉力量。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 咕噜咕噜球若干个。
2. 色彩鲜艳的绳子。
3. 小朋友们认识的音乐。
教学步骤:步骤一:活动准备1. 在活动场地上准备好咕噜咕噜球,每个小朋友都能轻松抓住。
2. 将绳子剪成相同长度,使每个小朋友都能握住。
步骤二:引导热身1. 领唱一首小朋友们熟悉的音乐,引导小朋友们做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摇头、摇臂、扭腰等。
2. 引导小朋友们做一些伸展运动,伸展手臂、腿部等。
步骤三:教学活动1. 引导小朋友们围成一个圆圈,每个小朋友都抓住绳子的一端,并将咕噜咕噜球放在绳子的中间。
2. 引导小朋友们一起用手握住绳子,并通过拉绳子的方式,将咕噜咕噜球拉动起来。
3. 引导小朋友们一起往前走,每个小朋友都要用力拉绳子,使咕噜咕噜球能够顺利地滚动前进。
4. 适当调整活动难度,可以引导小朋友们变换拉的速度,或增加障碍物加大难度。
5. 引导小朋友们通过团队合作,使咕噜咕噜球能够尽快到达目的地。
步骤四:游戏总结1. 引导小朋友们坐下,围成一个圈。
2. 询问小朋友们在游戏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以及是如何解决的。
3. 运动员合理分析游戏的规则及策略,总结如何更好地完成游戏任务。
4. 鼓励小朋友们分享他们获得的快乐和成就感。
教学延伸:1. 小朋友们在游戏中可以尝试用脚踢球的方式拉动咕噜咕噜球。
2. 可以增加一些其他的器材,如传球道具,让小朋友们进行更多种类的团队合作活动。
3. 引导小朋友们探索其他拉动方式,如两人合作拖曳等。
教学提示:1.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小朋友们的表现,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2. 根据小朋友们的实际情况,可以适当调整活动的难度和运动强度。
3. 保证活动场地的安全,避免小朋友们发生意外伤害。
总结:通过“咕噜咕噜拉着走”这个体育活动,幼儿在欢乐的游戏中不仅提高了身体协调能力和肌肉力量,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体育教学活动教案:咕噜咕噜拉着走活动目标:
1、用拖拉玩具进行绕障碍走。
2、提高空间方位知觉的准确性。
活动准备:
1、各种拖拉玩具、大积木、小椅子、独木桥等。
2、在场地上设置各种障碍,距离为3米。
3、幼儿用书《几个朋友在游戏》
活动过程:
1、幼儿自主练习:
“每人拿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到外面走走。
”
幼儿手持一个拖拉玩具四散走,教师提醒幼儿相互间不碰撞。
幼儿自由走过任何一个障碍物,也可以自由在障碍物间绕着来回走。
幼儿手持玩具一个跟着一个在直线上走,后面的幼儿不要踩着前面的玩具。
幼儿拉着玩具倒着走,走过一段距离后,把玩具拉到身边,然后向前走。
2、听信号走:
听教师口令,变化不同的方式走(倒走、走圆圈、走独木桥、绕障碍走等)
分组听口令,变换不同方式走。
交流走的方法。
3、游戏巩固:
幼儿分成六队,每对幼儿拖拉玩具依次轮流绕障碍、走过独木桥。
幼儿随着音乐,拉着玩具回教室。
4、操作活动:几个朋友在游戏
教师示范看着画面手口一致地数数。
幼儿跟着教师手口一致地数5以内的数。
比较画面上男孩、女孩的多与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