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应用教学设计
《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教学设计

《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加强对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觉性。
2、写一份调查报告。
教学重、难点:
1、在实践活动中,加强对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觉性。
2、写一份调查报告。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昨天,我们布置了一项任务——做一项社会调查,调查错字与病句。
今天我们就来进行整理汇报。
二、新课。
1、以小组为单位,整理汇总问题。
先在小组内汇报发现的问题。
小组内进行整理、分类。
(读错音、错别字、病句、不规范)
初步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
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2、各小组汇报交流。
每个组派代表汇报本组的调查情况、分析及建议。
同学们可补充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3、每个同学写一份关于正确、规范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研究报告。
同学们,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为传承祖国文化做出自己的努力,今天,我们发现了这些问题,有什么好方法,让大家都知道,都提高认识呢?
今天,我们就开展一项撰写研究报告比赛。
怎么写呢?
展示研究报告,讲清楚研究报告上各项内容的填写规则。
学生还有不明白的地方,教师进行解疑。
书写研究报告。
汇报研究报告。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教案:第五课第2节 句子“手牵手”-单句和复句 1 Word版

句子手牵手—单句和复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单句并了解单句的特点2、理解什么是复句并了解复句的特点3、掌握单句和复句的联系与区别4、能够把长单句转换成复句教学重难点:1、掌握单句和复句的联系与区别2、能够把长单句转换成复句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课时:37分钟教学过程:一、导入提出问题:试将下面长单句变成复句(可添加虚词)松鼠是一种漂亮、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的小动物。
由学生思考解答这道题目的关键点是什么,从而引入课题目。
此设计主要是通过具体的题目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明确学习的内容。
二、知识点讲析:(一)单句1、定义:单句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只有一个主谓结构。
例:①、学习快乐。
(词组构成的单句)②、考上大学是我们的梦想。
(短语构成的单句)③、在去藏北草原的路上,我一直静静地望着起伏绵延的草原和草原尽头的雪山(主语:我谓语:望着草原和雪山)2、复杂单句:用句子形式充当句子成分的单句例:①历史证明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
(单句,宾语是个主谓句)②麦穗长,颗粒饱满,是这种麦种的优点。
(单句,主语是两个主谓句形式)(二)、复句1、定义: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句,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
例: ①、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②、虽然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③、我们是有缺点的,而且还有很大的缺点。
(前后分句主语一致,后句可省略主语)④书中有黄金屋,有颜如玉,还有智慧和力量。
(三个分句组成的复句)2、复句的特点①复句必须具备两套或两套以上的主谓关系结构;只有一套句子结构,不管有长,中间有多长,中间有多少逗号,仍然是单句。
例:默默付出的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
(他们是优秀之花)②复句中的分句,在意义上必须有一定的联系,在意义上没有联系的单句不能组成复句。
例:李校长作了一个报告,下午大家去登烈士山。
(无联系,是两个单句,中间应加句号)李校长作了一个报告,大家下午讨论这个报告。
人教高中选修语言文字运用《第一节 “四两拨千斤”》陈小颖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言之有“理”“四两拨千斤”——虚词学习目标:1、了解虚词的类型和性质2、掌握一些常见虚词的用法学习重点:1、理解并掌握虚词的性质,注意虚词表达的意义2、注意常见在表达上的作用3、体悟常见虚词的用法辨析病句学习难点:辨析病句一、情景导入“好!”与“好了!”《阿Q正传》中阿Q与小D “龙虎斗”的描写:四只手拨着两颗头,都弯了腰,在粉墙上映出一个蓝色的虹形,至于半点钟之久了。
“好了,好了!”看的人们说,大约是劝解的。
“好,好!”看的人们说,不知道是解劝,是颂扬,还是煽动。
二、实词与虚词(一)实词 1、定义: |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可以独立充当句子成分。
2、分类: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二)虚词:1、定义: |没有实在意义的词,一般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副词例外)。
2、分类: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三、介词误用 1、不可多用介词例:从这个故事里告诉我们一个真理: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从…里”使句子缺少主语,应删去。
2、不可漏用介词例:(1)江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会议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江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前要加上“对于”,否则句子的结构和表意都不清楚。
)(2)这种习性是动物长期求食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应在“动物”之后加上介词“在”。
) 3、不可误用介词例:(1)一月三十日夜,本市普降大雪,对城市交通带来不便。
(“对”应改为“给”。
)(2)对于金沙江,我曾听人讲过不少优美的故事。
(“对于”应改为“关于”。
) 4、介词宾语不完整介词不能单独使用,后边必须有完整的介词宾语。
(1)新秧歌剧在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参加斗争都有一定贡献。
(在“斗争”的后边应加上“等方面”。
) |5、介词同后进的介词宾语不搭配如:诗中运用对比手法,对揭露敌人本质与表现我军力量上起了重大作用。
(介词“对”的后边不能用“……上”,应把“上”删去。
)6、连词、介词混用如:到目前为止,人们还不能控制自然灾荒,农业收成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好坏决定的。
人教高中选修语言文字运用《第一节 “四两拨千斤”》秦健萍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第五课言之有“理”第一节《四两拨千斤——虚词》教学设计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秦健萍教学目标:1、了解虚词的性质2、掌握一些常见虚词的用法3、区分易混淆的虚词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虚词的性质。
教学难点:辨析常用虚词的用法,区分易混淆的虚词。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交流展示课前准备:预习了解实词和虚词的概念、种类及特点(见课本80——82页)。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这谦逊反使阿Q更加愤怒起来,但他手里没有钢鞭,于是只得扑上去,伸手去拔小D的辫子。
小D一手护住了自己的辫根,一手也来拔阿Q的辫子,阿Q便也将空着的一只手护住了自己的辫根。
从先前的阿Q看来,小D本来是不足齿数的,但他近来挨了饿,又瘦又乏已经不下于小D,所以便成了势均力敌的现象,四只手拔着两颗头,都弯了腰,在钱家粉墙上映出一个蓝色的虹形,至于半点钟之久了。
“好了,好了!”看的人们说,大约是解劝的。
“好,好!”看的人们说,不知道是解劝,是颂扬,还是煽动。
|思考: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材料中的“好!”与“好了!”?你能看出这两者在表情达意上的区别吗?结论:“好!”与“好了!”仅仅是一个虚词“了”的有无,两者的表达意思就迥然不同。
这一个“了”字描画出了两种态度截然相反的看客,意蕴深刻。
高考考点对接:本节内容与高考考点中的“正确使用词语”中的“虚词”部分相对应。
本节着重学习副词、介词、助词等虚词的用法。
虚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包括两个类型,一是连词、副词等重要虚词的辨析选用,一是关联词的选填。
趋势是与实词辨析,甚至与成语运用结合起来命题,间或与辨析病句或修改病句结合起来考查。
二、讲解1.词在语法意义上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2.实词: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可以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一般可以单独回答问题。
每一个实词都可以详细解说其词义。
现代汉语实词一般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3.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的词,一般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副词例外)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除外)。
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多义词》教案2(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设计

课题多义词№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什么是词语的意义,什么是单一词和多义词过程与方法理解词的本义和基本义,引申义等各种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汉语的美妙和奇特教学重点词义演变的几种方式教学难点正确地理解和使用有多义词的词语教学关键引申义概念的理解课型讲课教学方法反复朗读,师生讨论教具课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教学导入新课总结练习作业复习上节课知识,回答问题:“头”本义: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份张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基本义:与本义一致借代引伸义:1、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2、量词,用于牛、驴、羊等家畜;蒜。
比喻引申义:1、事物的顶端或末端;2、事情的起点或终点。
3头目“淡薄”的四个义项(雨雾等)密度小:本义,基本义(感情、兴趣)不浓厚:比喻引申义(味道)不浓:比喻引申义(印象)因淡忘而模糊:比喻引申义“疙瘩”的四个义项皮肤上凸起的或肌肉上结的硬块。
本义小球形或块状的东西:面疙瘩(借代引申义)不宜解决的问题:心中的疙瘩早去掉了。
比喻引申义义麻烦,别扭:比喻引申义量词:一疙瘩石头借代引申义判断下面加点字的意义是否相同1、老头慷慨地说:“我那玻璃眼倒也乐意还给她,就怕马儿性子烈,她管不住。
”不吝啬2、刘胡兰这位十七岁的女英雄慷慨就义了。
充满正气,情绪激昂导入疏导归纳引导布置了解识记理解巩固完成板书设计多义词本义基本义比喻引申义借代引申义课后记事培养兴趣,拒绝枯燥……。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运用》第二课第一节《字音档案——汉字的注音方法》教学设计

《字音档案——汉字的注音方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直音法、反切法、注音字母。
能力目标掌握并运用汉语拼音方案及其规则。
情感目标将文本内容与社会生结合起来,拓展视野,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了解汉字的四种注音方法,熟悉《汉语拼音方案》及汉语拼音拼写规则。
教学过程我给“biangbiang面馆”造个字1. 传说,一位集怀才不遇愤世嫉俗贫困潦倒饥寒交迫于一身的秀才来到咸阳,他路过一家面馆时,听见里面“biang--biang--”之声不绝于耳,一时饥肠辘辘,不由得踱步进去。
只见白案上摆满了和好的长条状面块儿,师傅拎过一块儿,扯住两头,顷刻间摔打成裤带般宽厚扔进锅里,顷刻间摔打了好几块儿,顷刻间从锅里捞出一大海碗,碗底事先盛着作料和一些豆芽青菜,自然要浇上一大勺油泼辣子,热腾腾端上来。
秀才看得兴起,大叫:“好啊!店家来一碗!”"这位客官一碗……”店小二一声长长的吆喝,顷刻间一碗面摆到面前,顷刻间碗中罄净,直吃得秀才大汗淋漓。
“店家,结账!”秀才喝道。
一摸兜,坏了,一时忘形,竟忘了囊中早已空空如洗,顿时窘住,刚才的热汗顷刻间冷冰冰刷在脸上。
一旁,店小二斜着眼耸着肩,一脸坏笑。
“小二……”秀才讪讪,话刚出口便被店小二堵住:“客官,本店小本经营,概不赊账。
”见店小二不通融的模样,秀才又向身上摸去,左一摸,右一摸,上一摸,下一摸,好像早晚能摸出几文钱来似的。
店小二心想:“你个穷秀才,看你摸出什么来。
”天呀,这不是有辱斯文么?秀才一面摸,一面思量脱身之计。
他与店小二搭讪:“小二,你家这面何名?”“名biang。
”店小二学着秀才的腔调说:“biangbiang面。
”秀才问:“biangbiang面?biangbiang 字咋写?”这家面店可是远近闻名的老字号,其面做得特殊,面与面板摔打撞击,“biangbiang”也,故称“biangbiang面”。
“biangbiang”二字咋写,店家做面,客人吃面,谁也没去想过。
语言文字应用 教案教学设计

语言文字应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运用常用的词语和成语,表达清晰、准确。
(2)能够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有趣。
(3)能够理解和运用不同的句式结构,丰富语言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写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能力。
(3)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2)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语言活动的态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语言习惯,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包容。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词语与成语的应用第1课:词语的分类与运用第2课:成语的故事与运用第二单元:修辞手法的运用第3课:比喻与拟人第4课:夸张与排比第三单元:句式结构的运用第5课:疑问句与否定句第6课:被动句与倒装句三、教学资源1. 教材:《语言文字应用》教材2. 辅助材料:相关文章、故事、案例等3. 教学工具:黑板、多媒体设备、笔记本等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学生作业和练习:评估学生的作业和练习完成质量,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3. 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了解学生对自身学习的认识和反思。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传授知识和技能。
2. 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3.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
六、教学进程第1周:1. 课前准备:分发教材,介绍课程目标和内容。
2. 课程介绍:讲解课程的目的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2周:1. 第1课:词语的分类与运用教学活动:讲解词语的分类,通过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不同类别的词语。
初中语言文字活动教案设计

初中语言文字活动教案设计一、活动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语言文字方面。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升语文素养,我国教育部门将语言文字活动纳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系。
初中阶段是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语言文字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本文以初中语言文字活动为例,设计一套教案。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流利地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
2. 增强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4.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
三、活动内容1. 主题:热爱祖国语言文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 活动形式:演讲、朗诵、书法、讲故事、辩论等3. 活动时间:每学期举办一次,为期一个月4. 活动地点:学校报告厅、教室、操场等四、活动步骤1. 宣传发动阶段(1周)(1)利用校园广播、海报、班会等形式,广泛宣传语言文字活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2)组织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相关的知识,为活动做好准备。
2. 活动实施阶段(2周)(1)第一周:开展演讲、朗诵比赛,培养学生流畅的表达能力和良好的语音面貌。
(2)第二周:举办书法比赛,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 总结验收阶段(1周)(1)举办讲故事、辩论等活动,检验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提升。
(2)对获奖学生进行表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4. 活动成果展示阶段(1周)(1)将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提高他们的成就感。
(2)组织语言文字知识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五、活动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积极参与情况,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的体现。
2. 学生表现力:评价学生在演讲、朗诵、书法、讲故事、辩论等方面的表现。
3. 学生收获: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活动的满意度及收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文字应用教学设计
语言文字应用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语言文字应用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汉字的构造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上的学习活动,对汉字的形体结构做出正确分析,可以深入理解和掌握汉字所代表的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教学重点:是理解笔画、部件、偏旁等概念
教学难点:拆解汉字部件的规范性,不能胡乱拆字。
教学关键: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课型:复习
教学方法:阅读启发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一天,祝枝山去访唐伯虎,刚一进门,唐伯虎就迎上前来说:“祝兄来得正巧,我刚做了一则四个字的灯谜,你若猜对了,才能接待你。
”祝枝山笑着说:“猜谜是我的拿手戏,你有什么好谜,倒要领教。
”唐伯虎说:“那你就听着:言说青山青又青,二人土上说原因;三人牵牛缺只角,草木之中有一人。
”
祝枝山听完,推开唐伯虎就走进堂中,在太师椅上一坐,然后说:“唐老弟,先送杯茶来如何?”唐伯虎一听,知道他已猜中了,就恭恭敬敬地捧上一杯香茶,笑说:“祝兄猜谜高手,果然名不虚传!”
二、汉字的结构
、汉字的笔画
1、笔画是汉字中最小的单位;
2、汉字都是由不同形状的笔画组成,汉字笔画形态万千,有长有短,有直有弯;
3、最基本的、较常见的有5种:
一、丨、丿、
丶、乛
4、小小测试:
下面汉字笔画数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女乃及弓
B、世丐弗功
C、卯达廷邪
D、巨区乌切
、汉字的部件
1、五种基本笔画可以派生很多其他更复杂的笔画
2、笔画组合又能形成一些比笔画更大的部件;
3、笔画、部件再进行组合就能拼装成汉字。
、汉字的偏旁
1、汉字有“独体字”和“合体字”的区别,独体字在结构上不能再拆分;
2、偏旁是比部件更高一级的构字单位,也是构成汉字的最直接的单位;
、汉字笔画的组合
1、笔画组合的三种位置:笔画彼此分离;
笔画和笔画相连;
笔画和笔画相交叉。
2、笔顺的基本规则:
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外后内,先中间后两边,先进去后封口,重叠套嵌结构要根据层位定顺序……
、汉字部件的拆分规则和层次
1、分隔沟是部件和部件分界的显性标志,相离的组合要沿着分隔沟进行拆分,其中分隔沟多于一条的,应先拆长的后拆短的。
如:“想——相、心”
2、相接的组合应从接点处拆分,相交的组合不能拆分。
如:“古——十、口”;“丰”不能拆分
3、层次拆分不能破坏汉字结构基本类型。
“价目析字表”:
利用汉字的结构特征,采用字谜谜面的`方式暗示所要表达的价格。
比如:“一”可以说成“旦底”
“二”可说“中工”
三、小试牛刀
1、下面是其余几个数字的暗语,请按照前面说的思路猜一猜,看看都对应哪些数字。
分头,缺丑,断大,早下,毛尾,旭边
2、汉字结构确实精巧奇妙,下面是一则关于拆字的妙对趣闻,流传已久。
请同学们读一读,猜一猜。
纪、丁二人的联句,一直被后人视为“离合拆字联”的典范。
第一联:“竹寺等僧归,双手拜四维羅漢。
”“月门閒客在,二山出大小尖峰。
”
将“等”字拆开,为“竹”和“寺”;“双手”为“拜”字;“四维”则为繁体“羅”字;“月”字在“门”内,为繁体“閒”字;两个“山”为“出”字;“大”、“小”为“尖”字。
第二联“门内有才方是闭”“寺边无日不知時”
“才”字在“门”内为“闭”字;“寺”加“日”为繁体的
“時”字,真可谓貌离神合。
3、在实际语言运用中,人民可以巧用“拆字”和“合字”的方法,达到含蓄而打动人心的表达效果。
下面这联出现在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期,请联系本课学到的知识并结合历史背景,讲讲此联的寓意和道理。
或入園中,拖出袁来还我國;
余立道上,不堪回首望前途;
四、课堂练习,活学活用
字谜多是靠拆解字形来设的,从字谜中往往能窥见汉字的构造规则。
请同学们猜猜下面的字谜,并从中体会汉字的构型特点。
1、野径无人草丛生茎
2、一口咬去多半截名
3、大火烧到耳朵边耿
4、牛角上边来一刀解
五、总结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汉字是方块形的,它的构造大有讲究:汉字的各个部件构成,构成的部件都合理的安排在方框内,相互平衡,使得每一个字从视觉上看都疏密得当,重心平稳,结构对称,肥瘦适中。
这就是——“方块的奥秘”。
六、课后作业
作业1—3
七、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