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资源与渔场学》入学考试初试大纲

合集下载

中国海洋大学F0502 水产养殖学综合考试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中国海洋大学F0502 水产养殖学综合考试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F0502 水产养殖学综合考试一、考试性质《水产养殖学综合考试》是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涵盖《虾蟹类增养殖学》、《贝类增养殖学》、《鱼类增养殖学》等内容。

二、考察目标本考试力求反映水产养殖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虾蟹类增养殖学、贝类增养殖学、鱼类增养殖学等方面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水产养殖学专业人才。

1、《虾蟹类增养殖学》要求考生系统理解虾蟹类生物学及基本养殖原理与理念,掌握虾蟹类养殖与管理的流程与关键技术,能够运用所学理论、技术及管理原则,综合分析具体实践问题。

2、《贝类增养殖学》具体考察考生对贝类养殖基础理论和生产技术的掌握与运用能力,测试考生对贝类养殖的生物学原理、苗种培育技术、养成技术等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

3、《鱼类增养殖学》要求考生全面、系统了解鱼类增养殖理论和技术,熟悉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特点,掌握水产经济鱼类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商品鱼饲养以及活鱼运输、鱼类越冬等关键技术、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理论和管理技术,综合分析实际问题。

三、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笔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试卷结构:1、《虾蟹类增养殖学》考核比例为40%,分值为40分。

简答题60%,论述题40%。

2、《贝类增养殖学》考核比例为30%,分值为30分。

专业术语和基本理论占30%;苗种培育及养成技术占30%;综合应用与分析占40%。

3、《鱼类增养殖学》考核比例为30%,分值为30分,其中简答题20分、论述题10分。

四、考试内容《虾蟹类增养殖学》部分:(一)养殖生物学基础理论与概况1.虾蟹类养殖生物学虾蟹类的生长、繁殖与生态习性;主要分类特征;习见种类。

2.养殖概况虾蟹类主要养殖种类及其养殖特性;主要生产方式及特点;主要养殖模式。

(二)虾蟹类苗种生产技术1、苗种生产工艺流程与技术关键2、亲体培育亲体来源与培育技术;促熟培育技术与工艺。

上海海洋大学915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 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上海海洋大学915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 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915《渔业资源与渔场学》考试范围说明一、考试性质《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是研究鱼类资源和水产动物群体的生物学以及它们的行动状态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渔业资源数量变动规律以及渔场形成原理的一门综合性基础应用科学。

《渔业资源渔场学》入学考试是为招收渔业资源学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硕士生而实施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它的指导思想是为国家选拔具有较强渔业资源学知识以及渔业科学研究能力,有志于从事渔业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高层次人才。

二、考察目标基本掌握鱼类的种群、生长、摄食、生殖等生物学方面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海洋渔场环境的基本知识,学会渔业资源与渔场调查的基本技术与方法,掌握渔情预报(包括掌握中心渔场的确定与侦察)的基本方法,了解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分布及其概况和世界海洋的主要渔场、主要渔业资源的概况,为今后海洋渔业生产、渔业资源管理以及教学科研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为渔业生产、渔业资源管理及其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方法和手段。

(一)鱼类种群及研究方法1.种群概念、种群结构的概念;2.种群的研究方法(二)鱼类年龄和生长1.鱼类年龄鉴别2.年龄和生长研究方法(三)鱼类性成熟、繁殖力1.鱼类性成熟过程2.繁殖习性3.鱼类繁殖力和测算方法(四)鱼类饵料、食性和研究方法(五)鱼类洄游和分布1.洄游的概念2.洄游的分类3.洄游的研究方法(六)渔业资源数量变动的一般规律1.研究渔业资源数量变动的基本单位2.渔业资源数量变动的基本原因及其一般规律3.论述捕捞对渔业资源和渔获量的影响(七)鱼类的生长1.体长和体重关系2.生长方程3.生长参数的估计4.生长速度、加速度和生长拐点5.体长-年龄换算(八)捕捞努力量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1.基本概念2.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的概念及其标准化方法3.为什么要进行标准化研究?(九)鱼类的死亡1.基本概念2.渔获量方程3.总死亡系数的估算4.自然死亡系数和捕捞死亡系数的估算(十)渔业资源评估的数学模式1.动态综合模型2.剩余产量模型3.亲鱼量与补充量模式(十一)世代分析(十二)渔业资源管理1.渔业管理目标和任务2.管理措施(十三)渔场学内容1.渔场和渔场学的基本概念2.鱼类行为与海洋环境关系3.优良渔场的类型及其形成的原因4.渔情预报的概念及其方法5.我国近海渔业资源现状6.世界海洋渔业资源开发现状7.远洋渔业的概念及其类型8.影响中心渔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十四)其它方面1.渔业资源和渔场学中有关基本概念2.各种渔业资源评估模型建立所需的条件3.渔业资源量估算和渔获量预报类型及其方法4.过度捕捞概念及其类型,过度捕捞与渔业资源等关系5.渔业管理目标及其数学推导6.中国近海渔业资源分布特征及其主要海洋渔业特征与现状7.渔情预报概念、原理、指标及其方法8.优良渔场类型及其形成原理,流隔、温跃层等的判断依据和方法。

渔业经济学考纲

渔业经济学考纲

“渔业经济学”考纲
一、考试内容
1.按专业分工的渔业分类及其概念
2.渔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3.渔业经济效益指标及其概念
4.渔业劳动生产率的计算
5.渔业生产的要素
6.水产品流通的特点
7水产品价格定价方法及其重要作用
8.渔业中积累和消费的概念
9社会主义渔业中个人消费品的具体分配方式
10.促进渔业增效、养民增收有效的经济学措施
二、参考书
胡笑波主编渔业经济学
三、考题主要类型
1.名词解释(30分)
2.简述题(40分)
3.论述题(30分)
四、考试方式与时间
考试方式:笔试考试时间: 3小时。

渔业资源学与渔场学教学大纲

渔业资源学与渔场学教学大纲

《渔业资源学与渔场学》教学大纲前言本课程主要讲述了一下内容:鱼类的生物学特性如年龄、生长、繁殖、摄食、集群、洄游等以及渔业资源的调查与研究方法; 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及世界渔业资源概况; 渔场的形成机制以及我国与世界渔场分布概况和特征。

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的基本概念第二节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的研究内容第三节渔业资源与渔场学与其他学科关系第四节我国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的研究概况第五节国外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的研究概况第六节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研究的重要意义第二章渔业资源的生物学基础第一节种群一、种群研究的重要意义二、种群的形成和概念三、种群结构及其变化规律四、种群的鉴定方法五、种群数量增长及其调节方式六、大黄鱼地理种群划分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第二节年龄和生长一、鱼类年龄与生长研究在渔业上的意义二、鳞片、耳石等构造和年龄鉴定三、鱼类年龄的研究方法四、鱼类的生长及其测定方法第三节鱼类性成熟、繁殖习性与繁殖力一、鱼类性别特征及其性成熟二、繁殖习性三、繁殖力及其测算方法第四节鱼类饵料、食性与丰满度一、研究鱼类摄食习性的意义二、鱼类的食饵关系与食物链三、鱼类摄食的类型四、鱼类摄食的特征五、鱼类的食物保障六、鱼类摄食研究方法七、肥满度和含脂量第五节鱼类群落及其研究方法一、群落的概念及其特征二、群落生态的研究方法第三章鱼类的集群与洄游第一节鱼类的集群与洄游的意义一、鱼类的集群二、鱼类集群的概念及其类型三、鱼类集群的一般规律四、鱼类集群的作用五、鱼类集群的行为机制及其结构第二节鱼类的洄游一、研究鱼类洄游的意义二、洄游的概念及其类型三、鱼类的垂直移动四、引起鱼类洄游的原因第三节鱼类洄游的研究方法一、研究鱼类洄游的类型二、标志放流方法及其应用第四章海洋环境及其与鱼类行动的关系第一节世界海洋环境概述一、世界海洋形态二、世界大洋海流三、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水温分布、盐度分布、叶绿素分布等第二节海洋环境与鱼类行动的关系一、研究海洋环境与鱼类行动的意义二、温度三、盐度四、海流五、光六、海底地质、地形、水深七、气象条件八、饵料生物第五章渔场学的基本理论第一节渔场、渔期及其渔场类型一、渔场二、渔场类型三、渔期四、渔区第二节渔场形成的一般原理一、海流变化二、温盐变化三、优良地形第三节渔场的分布、评价与变动一、渔场的分布二、渔场评价内容三、渔场变动其原因第四节渔场图及其编制方法一、编制渔场图的意义二、渔场图的种类三、渔场图的编制原则、内容和方法第六章渔情预报基本原理及其方法第一节渔情预报概述一、渔情预报的基本概念二、渔情预报的种类和内容三、渔情预报的基本原理及其流程第二节掌握中心渔场的基本方法一、鱼类生物学及其行动状态二、外界环境条件三、仪器侦察第三节海况分析和预报一、海况分析和预报的一般系统二、时间和空间范围三、海况参数的短期变化四、海况预测海面温度距平五、海洋锋六、资料处理方法第三节渔情预报技术与方法一、预报的指标及其筛选方法二、渔情预报方法第四节渔情预报实例分析一、带鱼二、蓝点马鲛三、鲐鲹鱼四、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五、中西太平洋鲣鱼六、北太平洋柔鱼第五节国内外渔情预报研究进展一、美国在渔情预报方面研究情况二、日本渔情预报服务中心三、我国台湾省水产试验研究所四、我国大陆渔情预报研究状况专题讨论:第七章中国海洋渔业资源及其渔场概况第一节中国海洋渔场环境特征一、总体概况二、地貌和底质三、水文条件四、饵料生物分布第二节中国海洋渔场概况一、渤、黄、东海渔场分布概况二、南海渔场分布概况第三节中国海洋重要经济种类资源与渔场分布一、主要中上层鱼类二、主要底层鱼类三、中国对虾第四节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一、黄渤海二、东海三、南海第八章世界海洋渔业渔场及其资源概况第一节世界海洋渔业发展现状及其潜力一、世界海洋渔业发展现状二、全球海洋生物资源潜力第二节各海区海洋渔业发展状况分析一、太平洋海域二、大西洋海域三、地中海和黑海四、印度洋五、南极海第三节主要种类资源及其渔场一、鳕鱼类二、金枪鱼类三、头足类四、中上层鱼类五、南极磷虾第九章全球环境的变化对渔业资源的影响第一节厄尔尼诺与渔业的关系一、厄尔尼诺、拉尼娜及ENSO基本概念二、厄尔尼诺产生原因三、厄尔尼诺对渔业的影响第二节富营养化与渔业关系第三节全球温暖化和气候异常与渔业的关系一、全球温暖化与渔业的关系二、气候异常与渔业的关系第四节臭氧层与渔业关系教学进度与教时安排。

广东海洋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3102渔业资源与渔场学

广东海洋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3102渔业资源与渔场学

广东海洋大学
2014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代码)名称:3102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满分100 (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给分,答完后连同试卷一并交回。


一、《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的学科概念及研究内容是什么?(15分)
二、性腺成熟度包括哪些方法?各种方法的划分标准及计算式是什么?(15分)
三、海洋环境的哪些因素与鱼类行动有密切关系?水温对鱼类行动会产生哪些影响?(20分)
四、中国四大海区有哪些主要的渔场?南海有哪些主要种类的渔业资源?(20分)
五、以北部湾为例,假设需要调查北部湾油田群建设工程对周边渔业资源产生的影响及其评价,应如何设计海上调查方案?(应包括调查方式、海上布点、调查内容、调查工具、样品处理、人员组织、经费预算、时间安排等)(30分)
3102《渔业资源与渔场学》第1 页共1 页。

海海洋大学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期末考试试题A及答案

海海洋大学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期末考试试题A及答案

海海洋大学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期末考试试题A及答案班级姓名学号成绩4分一、名称解释(20分)每题1,渔场:经济鱼类及其他海产经济动物比较集中分布,可以利用捕捞工具进行作业的,具有一定开发价值一定面积的海域。

2,洄游:是一种大规模集群进行周期性、定向性和长距离的迁移活动,是鱼类集群行为的特殊形式,也是扩大其分布区和生存空间,达到满足某一个生活时期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3,北原渔况法则:北原多作根据多年的调查和生产资料,作出了“金枪鱼、竹筴鱼、沙丁鱼、鲸等聚集最多的场所在两海流的冲突线附近”的论断。

并经过进一步的调查与研究,提出了三条“北原渔况法则”。

鱼类都聚集在两海流冲突线的附近;由于外海洋流逼近沿岸,能驱赶鱼群浓密集结;在相通两海流的水道区,由于双方面流来的海流的逼近而使水道鱼群聚集。

4,渔业资源:水产资源是指水域中蕴藏的各种经济动植物(鱼类、贝类、甲壳类、海兽类、藻类)的数量。

渔业上对经济动植物的数量通常称为渔业资源。

包括已成熟可供捕捞的部分和未成熟的预备捕捞的部分。

或水产资源是指天然水域中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经济动植物种类和数量的总称。

5,集群:集群是由于鱼类生理的要求和生活的需要,生理状况相同又有共同生活需要的个体集合成群,以营共同的生活。

分30分)每题3二、填空题(1,渔场学是研究是研究渔业生物资源的行动状态(集群、分布和洄游运动等)及其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查明渔况变动规律和渔场形成原理的科学。

2,西部边界流是从赤道流向极地,其特征流域狭窄,流速强,高温高盐;东部边界流是从极地流向赤道,其特征为流域广阔,流速慢,低温低盐。

3,世界上著名的四大上升流海域分加利福尼亚海域、秘鲁海域、加那利海域和本格拉海域。

4,生殖洄游按洄游方向不同可以分为向陆洄游、溯河洄游和降海洄游。

5,温跃层是指水温在垂直方向急剧变化的水层。

浅海温跃层强度的划分标准是0.2℃/m;深海的温跃层划分标准为 0.05℃/m 。

6,在众多渔场类型中,优良渔场主要有大陆架渔场、流隔渔场、上升流渔场、礁堆渔场和。

新版中国海洋大学渔业资源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新版中国海洋大学渔业资源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新版中国海洋大学渔业资源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考研是我一直都有的想法,从上大学第一天开始就更加坚定了我的这个决定。

我是从大三寒假学习开始备考的。

当时也在网上看了很多经验贴,可是也许是学习方法的问题,自己的学习效率一直不高,后来学姐告诉我要给自己制定完善的复习计划,并且按照计划复习。

于是回到学校以后,制定了第一轮复习计划,那个时候已经是5月了。

开始基础复习的时候,是在网上找了一下教程视频,然后跟着教材进行学习,先是对基础知识进行了了解,在5月-7月的时候在基础上加深了理解,对于第二轮的复习,自己还根据课本讲义画了知识构架图,是自己更能一目了然的掌握知识点。

8月一直到临近考试的时候,开始认真的刷真题,并且对那些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反复的加深印象,这也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

其实很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身边还是有一些朋友没有走到最后,做了自己的逃兵,所以希望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梦想。

本文字数有点长,希望大家耐心看完。

文章结尾有我当时整理的详细资料,可自行下载,大家请看到最后。

中国海洋大学渔业资源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417)普通生态学与鱼类学关于英语复习的建议考研英语复习建议:一定要多做真题,通过对真题的讲解和练习,在不断做题的过程中,对相关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对于自己不熟练的题型,加强训练,总结做题技巧,达到准确快速解题的目的。

虽然准备的时间早但因为各种事情耽误了很长时间,真正复习是从暑假开始的,暑假学习时间充分,是复习备考的黄金期,一定要充分利用,必须集中学习,要攻克阅读,完形,翻译,新题型!大家一定要在这个时间段猛搞学习。

在这一阶段的英语复习需要背单词,做阅读(每篇阅读最多不超过20分钟),并且要做到超精读。

无论你单词背的多么熟,依然要继续背单词,不能停。

真题是木糖英语的真题手译,把阅读真题争取做三遍,做到没有一个词不认识,没有一个句子不懂,能理解文章的主旨,每道题目选项分析透彻。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第一章测试1.渔业资源状况不仅受其自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而且还受到栖息环境条件的变化和人类开发利用状况而变动()。

A:对B:错答案:A2.我国远洋渔业起步于1986年()。

A:错B:对答案:A3.1892年日本渔业学者松原新之助等汇编了《水产考察调查报告》。

该书汇集了当时渔业生产者对渔场和渔场生物学方面的知识,是一部极其珍贵的古典文献,是日本海洋渔场学研究的经典著作。

()A:对B:错答案:A4.水产资源或渔业资源:天然水域中可供捕捞的经济动、植物(鱼类、贝类、甲壳类、海兽类、藻类)种类和数量的总称。

()A:错B:对答案:B5.渔场学:研究渔业生物资源的行动状态(集群、分布和洄游运动等)及其与周围环境(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查明渔况变动规律和渔场形成原理的科学()。

A:对B:错答案:A6.水产资源或渔业资源是指天然水域中可供捕捞的经济动、植物(鱼类、贝类、甲壳类、海兽类、藻类)种类和数量的总称。

()A:错B:对答案:B7.第一本正式出版《水产资源学》于1962年由我国著名水产资源学家、留日学者王贻观教授主编。

()A:错B:对答案:B第二章测试1.种群是物种存在、生物遗传、进化、种间关系的基本单元,是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的基本结构单元,同时也是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具体对象。

()A:错B:对答案:B2.鱼类种群年龄结构同其寿命的长短有关。

寿命长的鱼类,种群年龄组组数多,结构复杂,属多年龄结构类型。

寿命短的鱼类,种群年龄组组数少,结构相对地就较简单,属年龄结构简单的类型。

()A:对B:错答案:A3.多年龄结构的种群,其饵料对象相对较广泛,饵料基础较稳定,成鱼对敌害的防御能力较强,所以凶猛动物对种群中性成熟个体的危害较弱。

增殖节奏缓慢、年龄结构较简单的鱼类,则适应于饵料基础相对地较不稳定,凶猛动物对其影响较强烈,自然死亡的数量较高。

()A:对B:错答案:A4.除世代发生量的变动对种群年龄结构产生深刻的影响外,食物保障的变化和种群内鱼体的生长,对种群年龄组成也产生很大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入学考试初试大纲
一、考试说明
1、教材
陈新军主编。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

海洋出版社,2004年2.考试内容比例
名词解释:30%;简答题:50%;论述题:20%
二、考试内容
(一)鱼类种群及研究方法
1. 种群概念、种群结构的概念;
2. 种群的研究方法
(二)鱼类年龄和生长
1. 鱼类年龄鉴别
2. 年龄和生长研究方法
(三)鱼类性成熟、繁殖力
1. 鱼类性成熟过程
2. 繁殖习性
3. 鱼类繁殖力和测算方法
(四)鱼类饵料、食性和研究方法
(五)鱼类洄游和分布
1. 洄游的概念
2. 洄游的分类
3. 洄游的研究方法
(六)渔业资源数量变动的一般规律
1. 研究渔业资源数量变动的基本单位
2. 渔业资源数量变动的基本原因及其一般规律
3. 论述捕捞对渔业资源和渔获量的影响
(七)鱼类的生长
1. 体长和体重关系
2. 生长方程
3. 生长参数的估计
4. 生长速度、加速度和生长拐点
5. 体长- 年龄换算
(八)捕捞努力量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
1. 基本概念
2. 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的概念及其标准化方法
3. 为什么要进行标准化研究?
(九)鱼类的死亡
1. 基本概念
2. 渔获量方程
3. 总死亡系数的估算
4. 自然死亡系数和捕捞死亡系数的估算
(十)渔业资源评估的数学模式
1. 动态综合模型
2. 剩余产量模型
3. 亲鱼量与补充量模式
(十一)世代分析
(十二)渔业资源管理
1. 渔业管理目标和任务
2. 管理措施
(十三)渔场学内容
1. 渔场和渔场学的基本概念
2. 鱼类行为与海洋环境关系
3. 优良渔场的类型及其形成的原因
4. 渔情预报的概念及其方法
5. 我国近海渔业资源现状
6. 世界海洋渔业资源开发现状
7. 远洋渔业的概念及其类型
8. 影响中心渔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十四)其它方面
1. 渔业资源和渔场学中有关基本概念
2. 各种渔业资源评估模型建立所需的条件
3. 渔业资源量估算和渔获量预报类型及其方法
4. 过度捕捞概念及其类型,过度捕捞与渔业资源等关系
5. 渔业管理目标及其数学推导
6. 中国近海渔业资源分布特征及其主要海洋渔业特征与现状
7. 渔情预报概念、原理、指标及其方法
8. 优良渔场类型及其形成原理,流隔、温跃层等的判断依据和方法。

9. 世界海洋主要海流及其分布特征
10. 海洋环境与鱼类行为的关系
11. 自然渔业资源的特征
12. 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发展对策
13. 中国海洋渔场环境特点及其渔场概况
14. 了解和认识当前我国近海海洋渔业发展及其管理的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