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新品种克新26号
国家马铃薯新品种展示试验总结

国家马铃薯新品种展示试验总结作者:林进明来源:《农家科技中旬刊》2018年第02期为充分展示国家及福建省新近审定通过的马铃薯新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供生产、经营单位观察比较和农民择优选种,加大新品种的宣传,辐射带动新品种推广,加快新品种更新更换。
2016年冬季,我所承担福建省2016年度马铃薯新品种展示试验项目,本人和单位同事一起,在上级各有关部门的关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严格按照马铃薯新品种展示试验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圆满完成试验任务,现总结如下:1.试验概况1.1马铃薯展示新品种:福克212、克新19号、中薯5号、中薯9号、中薯3号、川芋13、泉云4号、闽青175、荷兰十五号、对照种紫花851共十个。
1.2试验地点:南安市官桥镇漳里村,地处南安沿海乡镇,地理位置优势明显、前作晚稻、适合马铃薯栽培。
种植农户为马铃薯种植专业户,有五年种植经验、技术管理到位,辐射带动新品种推广能力强。
1.3自然条件:纬度较低,东南濒临海洋,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水资源总量丰富,多年平均径流深在600~800毫米,径流总趋势和降雨相适应,为600~800毫米。
试验期间,平均温度12~16℃。
2.试验配套技术措施2.1试验地选择连片,且耕作层深厚,土壤疏松,肥力中等,排灌方便,前作晚稻、适合马铃薯种植;采用拖拉机耙碎整平,精细整地、播种、施肥、收获,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效益。
2.2适时早播,合理密植:于11月16日播种, 25-30克小种薯整薯播种,留1-2个芽眼,大薯切块,切块后用高巧23g兑水4Kg拌100Kg种薯。
插植规格为:畦带沟宽1.1米,株距0.303米,每亩种植4000株,种后采用地膜覆盖。
2.3合理施肥:基肥:宝大有机肥亩100公斤(N+P+K)≥4%、有机质≥35%、马铃薯专用肥100公斤(N+P+K)≥4%、有机质≥32%、俄罗斯产复合肥亩100公斤(N+P+K)≥48%、厦门产过磷酸钙100公斤(P)≥12%、整畦时亩用8包(400克)毒辛防治地下害虫。
马铃薯新品种克新23号选育

C pV r t o o r ai y mmi ei 2 1 . e i2 ne r tr gv r t i b u 0d y d y 0 meg n et tr )1 e C t 0 K xn 3ia almaui ai ywt a o t a s(a s rm e re c maui . t n e 1 s y n e h 7 f o y t t
为满足当前我国马铃薯早熟鲜食 马铃薯市场的 迫切需要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在 20 ~ 02 2 0年间开展了选育适应黑龙江省 自 07 然生态条件要 求 ,具有早熟 、高产 、食 味优 良、抗 P Y与 P X V V
性 系产 量 、抗病 性 、适应 性 鉴定 试 验 ,20 ~ 00 0 8 2 1 年在 省 内进行 马铃 薯 区域 、生产试 验 ,系统编 号克 20 7 — 8 ,于 2 1 0 33 14 00年 2月 通 过 黑 龙 江省 农 作 物
中国马铃薯 ,第 2 6卷 ,第 2期 ,2 1 02
中图 分类 号 :¥ 3 52
文 献 标 识码 :B
文 章 编 号 : 17 — 6 5 2 1) 2 0 2 - 2 6 2 3 3 (0 2 0 — 16 0
马铃薯新 品种克新 2 3号选 育
盛 万民 ,牛志敏 ,李凤 云 ,曹淑敏 ,李成军 ,王立春 ,李庆全 ,田国奎 ,徐洪 岩 ,娄树 宝
L n q a , AN Gu k iXU n y n L I Qig u n TI o u, Ho g a , OU u a Sh b o
( e h n rn h H i n j n c d m f g i l rl c n e , e h n H i n j n 6 6 6 C i K s a a c , e o g a g a e yo A r u u i c s K s a , el ga g1 1 0 , h a) B l i A c ta S e o i n
7个马铃薯新品种在赫章县的引种表现

7个马铃薯新品种在赫章县的引种表现金 银 1,彭 慧 2,冯明义 1,罗兰军 1,晏明兴3(1. 赫章县植保植检站,贵州 赫章 553200;2. 赫章县农业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贵州 赫章 553200;3. 赫章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贵州 赫章 553200)[摘 要]马铃薯是赫章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为筛选出品质好、抗性强、高产稳产的马铃薯新品种,为赫章县马铃薯的示范推广种植提供参考,在赫章县引进宣薯5号、宣薯6号、合作88、宁蒗5号、米拉、希森6号、中薯26号等7个品种,以青薯9号为对照作比较试验。
结果表明:宣薯5号的产量最高,为2 249.12 kg/667m 2,与青薯9号相比,增产291.21 kg/667m 2,增产率14.87% ;希森6号其次,其产量为2 147.95 kg/667m 2,较青薯9号增产190.04 kg/667m 2,增产率为9.71% 。
宣薯5号、希森6号2个品种植株生长表现较好、植株较繁茂,抗病能力强、薯块性状好、综合性好,适合在赫章县海拔2 100 m 左右区域种植。
[关键词]马铃薯;新品种;引种表现;赫章县[中图分类号]S5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421(2024)02-0031-0016-04马铃薯是贵州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全省种植面积超过666.7万hm 2,随着马铃薯产业的不断发展,马铃薯的种植面积逐渐增加,已超过水稻的种植面积[1]。
赫章县作为贵州省高海拔山区旱作农业大县之一,马铃薯在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中扮演重要角色,常年种植面积高达4 万hm 2,在保证粮食安全和助力乡村经济振兴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2]。
品种是决定马铃薯获得高产的重要因子,筛选适合高海拔地区的马铃薯品种对农民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为引进马铃薯新品种在赫章县推广种植提供参考,于2022年在赫章县引进宣薯5号、宣薯6号、合作88、宁蒗5号、米拉、希森6号、中薯26号,7个品种开展田间试验,以期筛选出高产、优质、抗性好适合赫章县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加快赫章县马铃薯品种更新换代。
黑龙江马铃薯品种

⿊龙江马铃薯品种⿊龙江省主栽马铃薯品种介绍⿊龙江省⼟质肥沃、⽓候冷凉,特别适合马铃薯的⽣长发育,是⽬前我国重要的种薯、商品薯及加⼯原料薯⽣产基地之⼀。
⽬前⿊龙江省马铃薯年平均种植⾯积约为600万亩,种植的品种多种多样。
其中种植⾯积较⼤的品种主要有早熟品种费乌瑞它、早⼤⽩、尤⾦,还有少量的东农303、中薯3号等;中薯品种花525、⼤西洋;中晚熟品种克新13号、克新18号。
下⾯详细介绍⼀下各个品种的特征特性。
⼀、早熟品种1、费乌瑞它属极早熟菜⽤型品种,由国家种⼦局从荷兰引进。
⼜名津引薯8号、鲁引l号,粤引85—38、荷兰7和荷兰15。
[特征特性] 株型直⽴,分枝少,株⾼60厘⽶左右。
叶绿⾊,长势强,花蓝紫⾊。
块茎卵圆形,黄⽪黄⾁,表⽪光滑,芽眼拽⾯少。
结薯集中,块茎膨⼤较快。
休眠期短,耐贮藏。
⽣育⽇数60天左右。
薯块含淀粉12.4%~14%,还原糖0.03%。
植株易感晚疫病。
块茎感晚疫病和环腐病。
轻感青枯病、退化快。
每667千⽅⽶(1亩)产1700千克,⾼产可达3000千克。
[适宜范围] 该品种适宜性较⼴。
⿊龙江、河北、北京、⼭东、江苏和⼴东等地均有种植,是适宜于出⼝的品种。
2、早⼤⽩属极早熟菜⽤型品种,品种来源:品种来源:早⼤⽩是辽宁省事溪市马铃薯研究所采⽤五⾥⽩×72-128进⾏杂交选育⽽成。
[特征特性] 株型直⽴,繁茂性中等,株⾼48厘⽶左右。
叶⽚绿⾊,花⽩⾊。
薯块扁圆,⼤⽽整齐,⼤薯率达90%,⽩⽪⽩⾁,表⽪光滑,芽眼较浅,休眠期中等。
⽣育期为60天以内。
薯块含淀粉11%~13%,结薯集中、整齐,薯块膨⼤快。
⼀般每667平⽅⽶(1亩)产量为2000千克左右。
[适宜范围] 适宜于⼆季作及⼀季作早熟栽培,⽬前在⼭东、辽宁、河北和江苏等地均有种植。
3、尤⾦属早熟菜⽤型品种,品种来源:辽宁省本溪市马铃薯研究所以新型栽培种“NS80-31”为母本,“8023-10”为⽗本杂交育成,1996年经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同年进⾏推⼴。
20个马铃薯品种抗旱性鉴定及评价指标筛选

中国瓜菜2021,34(3):47-51收稿日期:2020-06-10;修回日期:2020-06-19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跨越工程”专项(HNK2019CX0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200800)作者简介:武新娟,女,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马铃薯遗传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
E-mail :********************马铃薯是收获块茎的农作物,其块茎生长在地下,有土壤保护,能抵抗旱灾、冻灾、冰雹和干热风等自然灾害,减少农业生产损失,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
其生物学特性决定了它的生态适应性广泛,有利于不同地区不同生态环境的栽培种植。
中国是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常年种植面积较稳定,占世界25%左右,其次为俄罗斯和印度。
2018年我国马铃薯播种面积为475.8万hm 2,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2.9%,年产量1798.4万t [1]。
近年来,随着马铃薯主粮化的推进,生产发展相对迅速。
但马铃薯作为块茎类作物,块茎形成需要大量的水分供应,而中国的马铃薯生产区有很大一部分分布在水资源缺乏地区,如山西、甘肃、宁夏等,块茎膨大期水分亏缺严重影响产量的20个马铃薯品种抗旱性鉴定及评价指标筛选武新娟,唐贵,隋冬华,张冬雪,孙晶,张静华,张鹍,宋鹏慧,吴雨蹊(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乡村振兴科技研究所哈尔滨150028)摘要:中国马铃薯生产区很大一部分在降雨不均或水资源不足地区,为满足此类地区品种需求,对马铃薯开展抗旱性评价。
选择20个马铃薯常规栽培品种,在块茎膨大期对其植株叶片进行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成熟期测产,综合评价抗旱性。
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马铃薯块茎产量的影响极显著,胁迫后19个品种减产均达50%以上。
测定的5个生理生化指标均与抗旱系数和指数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可以作为马铃薯品种抗旱性评价的指标。
根据5个指标干旱胁迫后的测定数据计算隶属函数值,结合抗旱系数和抗旱指数评价品种抗性,筛选出克新19号、克新21号、成功、克新2号和东农303为抗旱性较强的品种。
马铃薯新秀--克新一号

马铃薯新秀--克新一号
佚名
【期刊名称】《农家科技》
【年(卷),期】2009(000)012
【摘要】克新一号是通过有性杂交我国自己自主研发的一个品种.其特点是抗旱性强。
【总页数】2页(P24-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32
【相关文献】
1.克新一号马铃薯垄作覆膜覆土高效栽培技术 [J], 范宏伟;宋雄儒;马俊峰
2.耐旱马铃薯“克新一号” [J],
3.马铃薯克新一号试管苗与试管薯保存技术试验 [J], 陈英;刘江娜;张爱萍
4.马铃薯克新一号脱毒种苗壮苗培养体系的优化 [J], 黄修梅;惠霖;刘金泉;李明;冯丽
5.克新一号马铃薯鲜切保鲜技术研究 [J], 刘丽;徐洪岩;姜俊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克新系列马铃薯的特点及种质资源分析

摘
要: 本文论述 了克新 系列马铃 薯品种的特点 , 并对克新 系列马铃 薯品种 的种质 资源进行 了详细分析 , 为杂 交育种
的 亲 本 选 配提 供 理论 依 据 , 以期 更 快地 选 育 出新 品 种 , 满足 市 场 需 求 。
关键 词 : 克新 系歹 马铃 薯 ; 点 ; 质 资 源 t l 特 种
铃 薯 品种所 利用 的种 质 资 源 材料 主要 是 引 进美 国 、 国 、 德
波 兰 的材料 , 数来 自 CP 国际 马 铃 薯 中心 ) 加拿 大 和 少 I( 、 日本等 国 , 特别 是采 用 2 配 子 技 术 和 倍性 育 种 技术 育 成 n
的品 系材料 , 往具 有育 种 目标要求 的突 出性 状 , : 往 如 克新 1 的父本 K P 2—1含 有新 型栽 培 种 和 富 利 亚薯 的血 9号 S9
中图分 类号
¥ 3 52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7 3 ( 07 2 5 o 0 7— 7 1 2 0 ) 1— 7一 2
克 新系列 马铃 薯 品种 的选 育 工 作 始 于 2 0世 纪 5 0年 代, 至今 已相继 推广 了 2 品种 , 植 面积 占我 国马铃 薯 0个 种 种 植面 积 的4 . 7 , 于主导 地位 , 克新 系列 马铃 薯 品 38 % 处 且 种是选 育早熟 、 高产 、 抗病 、 加工专 用 型新 品种 的优 良亲本 材料 , 因此 , 克新 系列 马铃薯 品种 进行 亲本 分 析 , 为杂 对 可
维普资讯
安徽 农 学 通 报 , n u A r S iB l 2 0 ,3 2 ) A h i gi c u1 0 7 1 ( 1 . . .
马铃薯新品种(系)引种对比试验初报

由表 2可 以 看 出 : 农 0 —3 5 东 73 1 7产 量 为
3 8 . g h -, 2175k ・m 较对照品种克新 l 增产 4. 。 2 13 表 2 试 验 区 域 各 品 种 ( ) 量 结 果 分 析 系 产
Ta l Re u ta a y i n y ed o e tp o s be2 s l n l sso il ft s l t
表 1 各品种 ( ) 系 田间生 育性 状 比较
T be1 C mp r o nf l h rcei is ft tdv r t s1 e) a l o a i no i dc a atr t s a i i ( n s s e sc o e e ee i
收 稿 日期 :0 卜l—4 2 1 21 作者简 介: 房磊 ( 9 2) 男 , 龙 江 省 绥 棱 县 人 , 读 硕 士 . 18一, 黑 在 研 究 实 习员 , 事 马 铃 薯 的栽 培 、 种 、 虫 害 防 治 等 研 究 与 从 育 病 开 发 丁作 。E mal4 4 8 3 3 q . o — i 4 2 3 3 @ q c m。 :
号 ( 山 分 院 ) 中 晚 熟 组 : 农 0—3 5 ( 北 农 业 克 ; 东 73 17 东
2 结 果 与 分 析
2 1 供 试 品 种 ( ) 艺 性 状 分 析 . 系 农 由表 1可 以 看 出 : 农 0 —3 5 东 73 1 7属 中 晚
熟组 , 育 日数 9 生 5d左右 ( 出苗 到茎叶枯黄 ) 从 ,株
摘 要 : 筛 选 出适 宜绥 棱 县 推 广 种 植 的 马 铃 薯 优 良 新 品 种 ( ) 对 引进 的 7个 新 品 种 ( 进 行 了 比较 试 验 。 为 系 , 系) 结果 表 明 : 东农 0 — 3 5 、 2 0 0 — 7 东农 0 — 3 4 73 1 7 克 0 4 28 和 8 3 1 8产 量 高 , 合 性 状 优 良 , 综 可进 一 步试 种 示 范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 的方法选育而成 的高淀粉马铃薯品种 , 系统编号为 克2 0 0 4 0 2 — 8 7 , 该 品种 于 2 0 0 3 年配置杂交组合 , 2 0 0 4 — 2 0 1 0年 在黑 龙 江省农 业科 学 院克 山分 院育种试 验 地进 行无性系选种 , 产量 、 抗病性 、 适应性鉴定试验 , 2 0 1 1 — 2 0 1 3 年完成省内区域试验、 生产试验 , 产量 、 淀粉含量、 抗病 等方面表现突出 , 推荐 报审。2 0 1 4 年通过黑龙江 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 命名为克新 2 6 号。
芽眼浅 , 结薯集 中, 商品薯率 8 0 %。克新 2 6 号属于中晚 熟品种 , 从出苗到茎叶枯黄 , 生育期 8 4 d , 比对照品种克
新 1 2号晚 3 d , 在 黑龙江 省各生 态 区均 可种植 。
及以上 ) 机械播种种植方式 , 要求点播 , 开沟、 施肥 、 播 种( 1 0 c m) 、 合垄 、 镇压作业一次完成。每 6 6 7 m 种植密
基金项目: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 ( C A R S 一 1 0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2 0 1 2 B A D 0 2 B 0 5 )
工, 品质优 良, 高产 , 田间植株抗 P V Y 、P V X病毒病 , 抗晚疫病的优质专用源自马铃薯高淀粉新品种为 目标 , 于
2 0 0 2 — 2 0 1 3 年开展马铃薯淀粉加工专用品种 的选育研 究 工作 。
验, 8 点试验 8点增 产, 每h m 平均产量 为 2 2 5 9 1 . 0 k g ,
克新2 6号 于 2 0 1 1 - 2 0 1 2年 连 续 2年 参 加 黑 龙
江 省 马铃 薯 区域 试 验, 1 5点 试 验 , 1 5点 增 产 , 每h m 产 量分别 为 2 4 0 0 9 . 3 k g和 3 2 8 3 2 . 4 k g , 平 均 产 量 为 2 8 4 2 0 . 9 k g , 分 别 比对 照 品 种 克 新 1 2号 增 产 2 5 . 7 % 和 4 5 . 8 %, 平 均 增产 3 5 . 8 %。2 0 1 3年参 加 黑龙 江 省生 产 试
近几年随着马铃薯淀粉加工业 的迅猛发展 , 马铃 薯 淀粉及其制 品在食 品、 医药 、 造纸 、 纺织 等诸多方面 被广泛应用 。市场对马铃薯淀粉加工专用品种 的需求 越来越大 , 但 目前 国内的马铃薯高淀粉品种远远不能 满足加工企业 的需求 , 为满足 当前马铃薯淀粉加工业 发展 的需要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 院克 山分院 以选育适
芽长控制在 0 . 5 c m, 人工播种 1 . 0 e a。种薯切块时注意 r
切 块 大小 并 做好 切 刀 消毒 。播 种 时要 求 当地 终 霜期 前
2 0 — 3 0 d , 1 0 c m土 层 温 度 稳 定 通 过 1 0 ℃, 黑 龙 江 省 一 般
2 品 种 特 征 特 性
2 . 1 生物 学特 性 克新 2 6号 株 型直 立 , 株高 5 9 c m, 分 枝 中等 , 茎秆 绿 色 , 茎横 断面 四棱 形 , 叶绿色 , 花 冠淡 紫 色, 花药 橙 黄 色 , 子 房断 面 无 色 。块茎 圆形 , 黄皮黄肉,
在 5 月 中上 旬 。 4 . 3 播种方式及 密度 采 取 深 翻( 4 0 c m) 垄 作( 8 0 c m
4 栽培技术要点
4 . 1 选 地 及 整地 要 求 选 择 无 农药 残 留 , 耕 层 深 厚 的 微酸性 p H( 4 . 8 7 . 0 ) 土壤 , 开 阔、 少 障碍物、 土 质 肥 沃 疏松 , 易 于排 灌 的地 块 , 避 免 前 茬 为 茄 科 作 物 。以 伏 、 秋 整 地效 果 较好 , 整 地 深 度为 3 5 ~ 4 0 c m, 应 结合 整 地 施 入 农家 肥 3 0 t / h m2 , 要 求整 平耙碎 达 到播种 状 态 。 4 . 2 种薯 处 理及播 种 时 间 播种 前 1 5 ~ 2 0 d种薯 出窖 , 在 1 3 ~ 1 5 ℃散 射 光 条 件 下 进 行 催 芽 , 一 般 机 械 播 种 前
较 对照 品种 克新 l 2号 平均 增产 4 8 . 8 %, 表 现 出高产 、 稳 产、 适应 性强 的特 点 。
1 选 育 过 程
克新 2 6 号 是 黑龙 江 省农 业科 学 院克 山分 院 以
克9 9品 ( 3 9) 为母本、 克 9 7 — 1 0 — 6为 父 本 , 经 有 性 杂
度为 4 2 0 0株 左右 。
2 . 2 品质性 状
经农 业部谷 物及 制 品质量监 督、 检
4 . 4 田间管理
加强 田间管理 , 在现蕾前完成 2 — 3 次
验 中心 检 测( 哈尔滨 ) : 克新 2 6号 淀 粉 含 量 2 0 . 6 %~
中耕培土作业 , 生育关键时期遇有 干旱应及 时进行 喷 灌, 及时防治晚疫病 , 及时杀秧 , 适时收获。
A 新 品 种・ 种 质 资 源
呻 圃 计业
2 I Q 1 年 第 6
高淀 马钤 箬新 品种 克新 2 6号
王立春 盛 万民 李凤 云 曹淑敏 娄树 宝 徐 洪岩 王 海艳 牛 志敏 李庆全 田国奎 李成 军 于天峰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 院 / 农业部马铃薯 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 克山 1 6 1 6 0 6 )
应 黑 龙 江 省 自然 生 态 特 点 , 淀粉含量 高, 适 于 淀 粉 加
2 . 3 抗病性
克新 2 6号具 有 较 强 的抗 病性 。经 黑 龙
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人工接种鉴定 , 结果表明, 田
问抗 晚疫病 , 抗P V Y和 P V X 2种 病毒病 。
3 产 量 表 现
( 收稿 E l 期: 2 0 1 4 . 0 3 — 2 8 )
2 5 . 5 7 %; V C含 量 9 . 7 7 ~ 1 3 . 6 4 m g / 1 0 0 g 鲜薯 , 粗 蛋 白含 量1 . 7 7 %~ 2 . 3 2 %。食味好 , 淀粉含量高 , 达到了高淀粉 专用马铃薯品种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