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青薯10号
马铃薯品种青薯10号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 2 ) 施肥方法
农家肥作基肥 , 春播 耕地时施入 ,
秋季耕地时施人效果更佳。 氮肥总用量 的 8 0 %以上和 全部磷 、 钾肥料作基施 。基肥可撒施或结合耕地沟施 ,
3 . 培 土
人工种植的生育期内培土 2 — 3 次。齐苗后进行第 1 次浅培土, 现蕾期高培土 , 封垄前第 3 次培土 。川水
马铃薯大面积示范高产记 录。 为 了更好地 发挥青薯 1 0号 品种 的增产潜 力 , 在青薯 1 0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各 地 高产创建和大 面积生产示 范中总结 的高产栽 培 技 术经验 ,形成了马铃薯青薯 1 0 号高产栽培技术
耕作深度约 2 0 ~ 3 0 e m 。平整土地 , 作畦 、 作 垄。
1 9 . 6 9 %, 还原糖含量 0 . 1 7 0 %, 田间 抗 病 性 强 , 适 应
1 .种薯 质 量
按 照马铃薯青薯 1 0号品种标 准的要求选择符
合马铃薯种薯质量标准三级以上种薯。
2 .种薯 催 芽
性 广等突 出优点 。自审定 以来 , 在省内外进行高产
示 范和大面积生产示范 ,涌现出较多 的高产典型 。 2 0 1 1 年互 助县 威 远镇 和西 宁市 二 十里 铺镇 专 家 组 测 产 青薯 1 O号 分 别 达 3 4 1 2 . 9 k g / O . 0 6 7 h m 2 和 3 8 7 3 . 2 k g / 0 . 0 6 7 h m 2 。2 0 1 4年互助县塘川镇新元村 青薯 l 0号马铃薯 1 3 - 3 h m : 高产示范基地进行 了专 家现场测产验收 , 理论产量为 4 4 1 6 . 9 k 0 . 0 6 7 h m ,
宁夏不同地区不同品种马铃薯中龙葵素在不同生长期的积累含量测定

宁夏不同地区不同品种马铃薯中龙葵素在不同生长期的积累含量测定赵丹青;张锋锋;吴燕;葛谦;陈翔;王晓菁【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法,分别对宁夏不同地区、不同品种、在覆膜和露地两种生长方式下马铃薯中龙葵素含量进行测定,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在马铃薯的三个生长时期(块茎增长期、淀粉积累和成熟收获期)龙葵素含量逐渐降低,且覆膜马铃薯中龙葵素含量普遍高于露地马铃薯.在块茎增长期,覆膜陇薯14号的龙葵素含量为3.358 mg/100g,均高于其他品种,露地陇薯14号在三个生长时期龙葵素含量均低于其他品种,且成熟收获期龙葵素含量最低.中薯20号在覆膜和露地的条件下,均在成熟收获期有较低的龙葵素含量,可以作为在头营和彭阳地区的主要种植品种.【期刊名称】《中国野生植物资源》【年(卷),期】2017(036)006【总页数】4页(P29-31,44)【关键词】宁夏;马铃薯;龙葵素;提取;生长期【作者】赵丹青;张锋锋;吴燕;葛谦;陈翔;王晓菁【作者单位】宁夏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宁夏银川750002;宁夏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宁夏银川750002;宁夏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宁夏银川750002;宁夏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宁夏银川750002;宁夏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宁夏银川750002;宁夏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宁夏银川7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32龙葵素(Solanine)又叫龙葵碱,茄碱、龙葵毒素,是由葡萄糖残基和茄啶组成的一种甾体生物碱,主要由α-茄碱和α-卡茄碱组成,其中α-茄碱含量占95%以上[1],是马铃薯在呼吸过程中产生一类次生代谢产物[2]。
龙葵素是一种天然毒素,中毒多发生于是食用的发芽土豆,未成熟的西红柿中也含有该物质,当马铃薯块茎龙葵素含量达10~15 mg/100 g 时,食用有明显的麻苦味,含量超过20 mg/100 g 时,食后则有中毒或致病的危险[3-6]。
青薯10号马铃薯种薯繁育技术

计算)。
一般在8月6~7日开始人工赶粉,2~4人一组,统一指挥,特别是每天第一遍赶粉,要尽可能等到母本多开花时再赶,以后每隔20~30min 赶粉一次,每天赶粉4~5次。
注意雨天趁雨停天晴及时突击授粉。
大约在8月20日授粉结束。
8防杂保纯制订了严格的田间去杂去劣标准以及惩罚制度,在父母本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及时对异品种、异型株进行拔除。
去杂重点在分蘖盛期,因为分蘖盛期是水稻各种典型性状表现最明显时期。
扬花期拔除母本田中的散粉株,成熟期拔除母本田中正常结实株。
收获时,先割父本,母本统一机械收割,做到专机专收,统一车辆运输,统一加工包装销售。
9制种潜力9.1提高秧苗素质无论父母本都要稀播种培育壮秧,提高秧苗素质,为早返青、早生低位分蘖、争取穗数奠定基础。
9.2提高父本总颖花数父本苗数不足,分蘖少,穗数少,花粉量相对不足,花期短是制约当前北方杂交粳稻制种的限制因素。
因此,父本足苗足穗是关键。
通过适当增加父本的插秧密度和基本苗数,早插早管,施偏肥,使父本健壮发育,增加亩有效穗数,以保持较长花期和最大的花粉覆盖密度。
9.3提高异交结实率在花期花时全遇的基础上,将母本异交结实率提高到60%以上,是实现杂交粳稻“5优280”超高产制种的重要关键。
因此,授粉期要尽可能安排在晴朗天气,较少的雨日。
保证“九二○”用量,父本每亩一、二遍,总量控制在1.5~2g (按毛面积计算),母本每亩二遍,总量控制在4~5g (按毛面积计算),母本提倡割叶,充分抓住赶粉机遇,尽量不浪费粉源。
青薯10号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以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加工、鲜食兼用马铃薯品种。
2009年该品种通过青海省审定,品种合格证号为青审薯2009001。
该品种为中晚熟品种,田间生长整齐,抗病性好,结薯集中,芽眼浅,商品薯率高。
经测产其产量比对照品种青薯6号增产显著,增产率达15.6%。
马铃薯已被普遍视为青海省的特色产品,已真正成为贫困山区农民群众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好项目。
9个马铃薯新品种(系)在安定区的引种表现初报

9个马铃薯新品种(系)在安定区的引种表现初报张振军【摘要】以当地品种新大坪为对照,对引进的9个马铃薯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系)在安定区及同类地区均能成熟.其中陇薯10号、dx8、青薯9号、陇薯7号、冀张薯8号、dx9较对照品种新大坪增产幅度较大.以陇薯10号产量最高,折合产量为31481 kg/hm2,较对照增产121.5%.其次是dx8,为25509 kg/hm2,较对照增产79.5%.陇薯9号居第3,为23380 kg/hm2,较对照增产64.5%.陇薯7号居第4,产量为21759 kg/hm2,较对照增产53.1%.冀张薯8号居第5,为20000 kg/hm2,较对照增产40.7%.dx9居第6,为19954 kg/hm2,较对照增产40.4%.以上6个品种(系)生育期适中、田间生长势强、平均单株结薯数5.2~6.1粒、芽眼浅或极浅、大薯率较高.综合分析,陇薯10号、青薯9号及冀张薯8号建议在安定区扩大种植.【期刊名称】《甘肃农业科技》【年(卷),期】2018(000)011【总页数】3页(P88-90)【关键词】马铃薯;品种(系);对比试验;安定区【作者】张振军【作者单位】定西市安定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甘肃定西 74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32定西市安定区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和六盘山连片特困片区。
年平均降水量380 mm左右,蒸发量达1 536 mm,属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1]。
马铃薯产业成为安定区脱贫攻坚主要产业,但是马铃薯品种单一、产量低、退化快是制约该产业发展的首要因素。
为了促进产业助推精准脱贫持续发展,填补马铃薯优质品种,安定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选用品质、产量及抗病性表现良好的品种陇薯6号、青薯9号等的基础上[2-4],2017年又引进部分新品种进行了筛选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参试马铃薯品种(系)共9个,包括青薯9号(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选育),dx8、dx9(定西市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选育),冀张薯8号(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选育),庄薯3号(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选育),陇薯6号、陇薯7号、陇薯10号(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选育),冀张薯12号(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选育),以新大坪为CK(凯凯公司提供)。
榆林市马铃薯专用有机肥施用效果试验

马铃薯产业是陕西省榆林市一项支柱性产业,马铃薯的种植与食用,不但要注重增产增收,还要注重绿色环保,因此马铃薯种植研究的两个主要方向为有机马铃薯的绿色生产及增产增收[1-2]。
一般马铃薯增产的主要方法是施用氮磷钾复合肥料,据统计,每生产500kg 马铃薯,需要吸收的氮、钾、磷分别为2.5~3.0kg 、4~5kg 、1kg 。
氮钾磷施用量的提高可促使马铃薯对其吸收量的提高,但过多的氮钾磷元素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同时,增产剂的使用也会使马铃薯的产量大幅提升,但是由于增产剂是一种激素,同样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此外,植物对氮钾磷肥料的吸收率一般是30%~50%,因此过度施肥会导致土壤中残留的氮钾磷元素破坏土壤的有机质,造成土壤板结和土质恶化。
有机肥的施用可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有利于改善土壤的结构、通气性,促使各种成分之间保持平衡,还可以使土壤微生物系统得到改善,大大提高土壤肥力,有助于减少化肥的施用,对马铃薯的产量提高和病虫害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马铃薯专用有机肥原料来源广、数量大、养分全,以畜禽粪便、秸秆等为主要原料,其中氮钾磷总含量≥5%,有机质含量≥45%。
本试验通过梯度试验法和田间观察记载研究马铃薯专用有机肥在马铃薯种植中的肥料效应,分析不同有机肥施肥量对耕层土壤养分、马铃薯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实现增产增收、增质增肥的目的。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选择冀张薯12号(226)为供试品种;45%硫酸钾型复合肥[m (N)∶m (P 2O 5)∶m (K 2O)=15∶15∶15]、马铃薯专用有机肥(有机质含量≥45%,氮钾磷总含量≥5%)为供试肥料。
1.2试验地点试验地块选在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小纪汗镇黄土梁村,试验地土壤类型为典型的砂壤土,土质肥沃,地势平整,土层深厚,耕性良好,排灌便利。
1.3试验设计采用阶梯试验法,在每667m 2马铃薯种植地块上施50kg 硫酸钾型复合肥,在此基础上,处理1(CK )、2、3、4每667m 2分别增施0kg 、100kg 、200kg 、300kg 的有机肥,重复3次,共12个小区,随机安排(图1)。
正宁县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第8期(总第380期)2021年8月No.8 AUG文章编号:1673-887X(2021)08-0039-02正宁县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任杰1,王建民2(1.正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正宁745300;2.庆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庆阳745000)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宜正宁县种植的高产优质马铃薯新品种,加快品种更新,满足种植户和加工企业对新品种的需求,2020年引进了6个马铃薯新品种进行了小区种植,观察生物性状、产量和适应性,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马铃薯;品种对比;产量;正宁县中图分类号S532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3-887X.2021.08.015Comparative Experiment of Potato Varieties in Zhengning CountyRen Jie1,Wang Jianmin2(1.Zhengning Count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Zhengning745300,Gsansu,China;2.Qingya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Qingyang745000,Gansu,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select high-yield and high-quality new potato varieties suitable for planting in Zhengning County,speed up va‐riety renewal and meet the needs of growers and processing enterprises for new varieties,six new potato varieties were introduced for community planting in2020to observe biological properties,yield and adaptability,so as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large-scale popularization.Key words:potato,variety comparison,output,Zhengning County正宁县位于甘肃的东南部,全县辖4镇6乡,94个行政村,总人口24×104人(其中农业人口21×104人),现有耕地2.87×104hm2,地形东宽西窄、东高西低,东部为子午岭山丘林区,中西部属平原沟谷宜农区,境内被支党河、四郎河、嘉峪河分割为四塬三川,全县海拔1460m,平均气温10.1℃,年降水量630mm左右。
全粉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青薯9号”引进与鉴定利用

全粉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青薯9号”引进与鉴定利用廖文华;卓嘎;尼玛卓玛;王晋雄;张玉红;曲吉;刘静;尹中江【摘要】本文对全粉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青薯9号"的引进筛选过程以及该品种在我区历年的试验示范结果和下一步研究利用方向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和总结,该品种的引进与推广应用将改变我区无专用加工型马铃薯品种的空白,对提高我区马铃薯生产加工水平和生产效益意义重大。
【期刊名称】《西藏农业科技》【年(卷),期】2012(034)002【总页数】6页(P36-41)【关键词】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作者】廖文华;卓嘎;尼玛卓玛;王晋雄;张玉红;曲吉;刘静;尹中江【作者单位】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西藏拉萨850032;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西藏拉萨850032;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西藏拉萨850032;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西藏拉萨850032;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西藏拉萨850032;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西藏拉萨850032;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西藏拉萨850032;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西藏拉萨85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32前言马铃薯是我区仅次于油菜的第四大作物,西藏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特别适合马铃薯的生长,马铃薯单产水平远高于我国其它地区,研究数据表明,西藏是世界上马铃薯产量最高的地区之一。
因此在我区大力发展马铃薯生产和加工,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作用巨大。
但我区马铃薯目前生产上种植品种仍以地方品种为主,适应性较强,但产量不高且用途单一,均为鲜食型品种,专用加工型品种缺乏。
加之投入不足,种植管理粗放,无法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
“青薯9号”品种是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于2008年引进试种,从引进的23份马铃薯新品种中筛选出来,随后于2009年-2011年进入品种比较试验进行进一步的产量鉴定,该品种在三年的试验中产量均高于对照,在2011年和2012年的试验中产量均位于第一位。
马铃薯新品种--“川凉薯10号”

董红平 ,刘绍文 ,夏江文
( 凉 山州西 吕农业科学研究所 。 四川 西 昌 6 1 5 0 0 o)
摘
要:‘ 川凉薯 l 0号 ’ 是 由四川 省凉 山州西 昌农业科 学研 究所与云 南省农业科 学院经济作物研 究所合作 选
育 ,于 2 0 1 3 年 7月通过 四川省农作物 品种 审定委 员会 审定。该品种母 本为 ‘ 会顺 2 3 ’ ,父本 为 ‘ S O l 一 2 6 6 ’ ,2 0 1 0 — 2 0 1 1 年 四 川省 区试 ,鲜 薯 平均 产 量 l 4 7 6 k g / 6 6 7 m ,比对 照 ‘ 米拉 ’增 产 1 6 . 4 %。 ‘ 川 凉薯 l 0号 ’ 干物 质 含 量 2 9 . 6 %,淀粉含量 2 2 . 9 %,蛋 白质含量 2 . 6 6 %,还原 糖含量 0 . 2 4 %,维 生素 c含量 l 8 . 3 m g / 1 0 0 g F W。该品种抗 晚疫
Ke y Wo r d s : p o t a t o ; Ch u a n l i a n g s h u 1 0: y i e l d ; q u ai l t y: di s e a s e r e s i s t a n c e
病 ,高抗病毒病 。
关键词 :马铃 薯 ;川凉薯 l O 号 ;产量 ;品质 ;抗病性
A Ne w Po t a t o Va r i e t y - ' Ch U an l i a n g S h U 1 0 ’
DONG Ho n gp i n g , L I U Sh a o wen , Xl A J i a n g we n
( X i c h a n g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 X i c h a n g , S i c h u a n 6 1 5 0 0 0 , C h i n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第3期新品种·品种资源
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青薯10号
纳添仓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西宁810016)
青薯10号马铃薯新品种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于2001年以中德5号为母本,以陇薯3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于2009年选育而成,原代号为11-52(01-11-52)。
2009年12月10日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定名为青薯10号,审定编号:青审薯2009001。
1特征特性
青薯10号幼苗直立,株丛繁茂,生长势强,株高68cm,茎粗1.4cm;茎绿色,叶色深绿,聚伞花序,花冠紫色;薯块圆形,表皮光滑、白色,薯肉白色,芽眼浅,结薯集中,休眠期35d,耐贮藏;单株产量0.786kg,单株结薯数4.5个,单块重0.13kg,晚熟,生育期118d左右。
本品种适宜于青海省水地及低、中、高位山旱地种植。
2品质与抗逆性
青薯10号块茎含淀粉19.69%,维生素C19.94mg/ 100g,粗蛋白2.06%,还原糖0.170%;耐旱、耐寒、耐盐碱性强;经专家鉴定田间局部发生晚疫病、黑胫病、病毒病,未发现环腐病,晚疫病、黑胫病发病率约5%,病毒病发病率约10%。
3产量表现
2007年参加省内区域试验,6点次平均每667m2产2171.5kg,比对照青薯6号增产8.8%;2008年续试,5点次平均产1786.5kg,比对照青薯6号增产8.2%。
两年区域试验,平均每667m2产1979.0kg,比对照青薯6号增产8.5%。
2008年参加省内生产试验,6点次平均每667m2产2345.3kg,比对照青薯6号增产14.9%;2009年续试,6点次平均产2890.5kg,比对照青薯6号增产6.5%。
两年生产试验,平均每667m2产2617.9kg,比对照青薯6号增产10.1%。
4栽培技术要点
青薯10号结薯较晚,结薯层深,前茬作物收获后,对土壤进行秋深翻,要翻匀、翻松,在翻地前施农家肥,有灌溉条件的应进行冬灌,并耙耱保墒;未进行冬灌的地块可在播前7~10d进行春灌,播前进行施肥、灭虫、灭草等工作。
每667m2施有机肥2000~3000kg、纯N10kg、P2O515kg、K2O10kg,基肥用量占总用量的90%,现蕾至开花前追施纯N5kg。
播前选择无病、无伤的幼壮薯作种,整薯播种,切种时随时进行切刀消毒。
适宜播期为4月中旬,选择3年以上未种马铃薯,土地平整、肥沃,耕层深厚,通气性好的地块。
一般行距70cm,株距25~30cm,热量高的川水地区实行平种及宽行大垄和等行距种植,也可实行宽窄行种植,宽行80~100cm,窄行25~30cm,热量低的高位山旱地区可起垄等行距种植。
苗齐后除草松土,松土层达5cm以上,防止伤根伤苗,开花前及时灌水、施肥、培土。
施肥和浇水同时进行,第1次浇水在现蕾后至开花前进行,待地皮微干时及时培土,在开花前后喷施磷酸二氢钾2~3次。
在生育期发现病株,随时拨除并用药剂防治,以防病害蔓延。
于9月下旬田间植株茎叶枯黄90%以上时收获,防止机械损伤,薯块茎在通风透光阴凉处放置1~2d后入窖,堆高不超过1m,窖温稳定在1~4℃为宜,于11月中、下旬翻窖1次,去掉病薯和泥土,注意防冻、防热、防湿,使薯块始终保持在休眠状态。
(收稿日期:2009-12-23)
佳,播种前用200~400g五氯硝基苯拌100kg种子,以防黑穗病的发生,每hm2基本苗450万株,成穗数控制在600万~750万株;高水肥条件下种植,在足墒播种的同时浇好越冬、返青、拔节和灌浆水。
在小麦抽穗后进行叶面3喷:喷肥、喷药、喷激素,每次每hm2用水量750kg,喷肥以磷酸二氢钾为主,喷药以粉锈宁为主,喷激素以920膨大素为主。
第1次扬花期,每hm2喷磷酸二氢钾2250g,内加920膨大素75g;第2次灌浆初期,喷磷酸二氢钾2250g,内加25%粉锈宁粉剂1500g、920膨大素225g;第3次灌浆中期,喷磷酸二氢钾2250g,以提高千粒重和粒质,蜡熟末期及时机械收获。
4适宜种植区域与发展前景
汾4439适宜在山西省中部、东南部以及全国北部冬麦区高水肥地种植。
自审定以来,据不完全统计,推广面积已达20万hm2以上,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收稿日期:2009-11-04)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