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余热发电市场概述

中国余热发电市场概述
中国余热发电市场概述

中国余热发电市场概述

我国工业余热资源丰富,特别是在钢铁、有色、化工、水泥、建材、石油与石化、轻工、煤炭等行业,余热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其中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约占余热总资源的60%。目前我国余热资源利用比例低,大型钢铁企业余热利用率约为30%~50%,其他行业则更低,低温余热发电利用的提升潜力大。

(1)钢铁、冶金、化工等行业的余热发电市场容量为1100亿元

钢铁工业是我国重点的耗能大户,钢铁行业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15%,其中余热资源约占37%,节能空间大。据统计,05年我国大中型企业吨钢产生的余热总量为8.44GJ,约占吨钢能耗的37%,其中最终产品或中间产品所携带的显热约占余热总量的39%,各种熔渣的显热约占9%,各种废(烟)气占37%,冷却水携带的物理热约占15%,余热资源十分的丰富。钢铁生产工艺流程长,工序多,且主要以高温冶炼、加工为主,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余热能源,主要来自烧结机烟气显热、红焦显热、转炉烟气及加热炉炉底的余热回收装置等,各种余热资源约占全部生产能耗的68%,说明在目前钢铁生产过程中2/3以上的能量是以废气、废渣和产品余热形式消耗。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余热资源的利用率大约为30%~50%,如果加上其他中小型钢铁厂,全国平均水平则更低;而国外先进钢铁企业余热余能的回收利用率平均达到了80%,有的在90%以上,如日本新日铁高达92%。在余热发电技术的研发应用方面,与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钢铁工业相比,我国钢铁行业的余热发电技术起步较晚。目前,钢铁工业余热发电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一是利用焦化、烧结工序烟气余热换热产生过热蒸汽发电;二是利用炼钢、轧钢工序烟气余热换热产生饱和蒸汽发电;第三种是利用高炉的冲渣热水发电。

近年来从事水泥窑余热发电技术的设计公司开始向钢铁、冶金、化工、钢铁厂各种余热资源及潜力等行业拓展。目前以水泥窑余热发电技术为基础,在钢铁、化工、玻璃等行业的多家生产厂建设投运了余热电站。钢铁行业各生产工序如焦炭、烧结机、高炉、转炉的余热均可以回收进行余热发电,焦炉的余热利用较好,废热发电仅达到37%,其他工序回收比例更低。预计在“十二五”期间,随着钢铁行业余热利用技术的逐步成熟,国家对节能要求的进一步提高,钢铁行业的余热电站市场空间十分广阔。

国内钢铁业余热利用比例低,余热利用发电将是钢铁业节能主战场。工业余热资源约占其燃料总热量的17%-67%,可回收率达60%。钢铁行业能耗约占全国工业总能的15%,其中余热资源约占37%,节能空间大(如图所示)。目前我国余热资源利用比例低,宝钢等大型钢铁企业余热利用率仅在30%-50%,远低于日本的90%,而其他企业则更低。钢厂余热、余压利用部位仅干熄焦、转炉和烧结余热发电的市场可达到1000亿。在钢铁行业中,余热可回收利用的重点部位有氧气转炉余热发电、烧结余热发电和与干熄焦余热发电。

表8 钢铁厂各工序余热资源及潜力

1.氧气转炉余热发电: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09 年中国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为56803.3 万吨和69626.3 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

2.9%和15.2%。目前国内有1000多家钢铁厂,根据估算氧气转炉余热发电的国内需求量每年约350台/套;按照每套5000万元的价格测算,每年约175亿元,未来5年国内市场容量约875亿。

2.烧结余热发电:工信部计划用3年时间,投资超过50 亿元,在全国37家重点钢铁企业对82台烧结机推广实施烧结余热发电技术,加上其他钢铁企业需求,预计烧结余热发电需求量每年约50台/套,按每套5000万测算,未来5年烧结余热锅炉市场容量约125亿元。

具有较好回报价值的烧结余热是指从烧结机尾部风箱排出的废气及热烧结矿在冷却机前段受空气冷却后产生的热废气,温度一般可达到300-400摄氏度,这两部分热废气所含热量占整个烧结矿热能消耗的23%-28%左右,具有温度高、数量大、运行稳定的特点,是烧结工序节能和回收利用的重点。?

烧结工序能耗占比高,回收利用可节约能耗10kg 标煤/吨烧结矿。在钢铁企业烧结工序能耗仅次于高炉炼铁工序,占总能耗的9%-12%。热烧结矿出炉温度约700-800℃,采用烧结余热发电可以回收烧结矿显热约24kg 标煤/吨,扣除设备运行能耗,可以降低烧结工序能耗约10kg 标煤/吨。目前国内烧结余热回收利用率不足4%,应用比例低。目前我国已建成约10 套烧结余热发电机组共涉及19 台烧结机,烧结机面积4849 平米,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3.7 万千瓦,但烧结余热发电技术推广比例不及4%,未来提升空间大。工信部推出了《钢铁企业烧结余热发电技术推广实施方案》大力推广烧结余热发电。2009 年12 月29 日工信部推出了《钢铁企业烧结余热发电技术推广实施方案》,方案计划用3 年时间2010-2012 年,投资超过50 亿元,在全国37 家重点钢铁企业,对82 台烧结机推广实施烧结余热发电技术,以降低行业能耗水平。在2010 年首批推广该技术的将有首钢、承钢、安钢、本钢、鞍钢、济钢、莱钢等7 家公司的18 台烧结机,预计可形成大约40 万吨标准煤节能能力。目前烧结余热中温发电技术在国内应用已经成熟,全套设备都可国产化,具备全面推广条件,预计将获得大面积推广。

国内钢铁企业大多将烧结余热用于助燃空气、预热混合料或利用余热回收装置产生蒸汽,回收利用效率不高。特别是现阶段伴随着烧结机的大型化,传统的余热利用途径已无法充分利用余热资源,达到效益的最大化。因此,从实现能源

梯级利用的高效性和经济性角度分析,利用低温余热发电是现今最为有效的余热利用途径。烧结余热发电是指将烧结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废烟气,经余热锅炉产生中低压过热蒸汽作为热源,驱动低温汽轮发电机组发电。?

技术原理:在烧结工序总能耗中,有近50%的热能以烧结烟气和冷却机废气的显热形式排入大气。由于烧结冷却机废气的温度不高,仅 150~450℃,加上以前余热回收技术的局限,余热回收项目往往被忽略。烧结冷却机余热的回收,是通过回收烧结机尾落矿风箱及烧结冷却机密闭段的烟气加热来回收低品味余热能源,结合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用余热做功发电(图13)。

图13 烧结余热发电技术原理示意图

社会经济效益:原来生产线 24%左右的热能随废气排放到大气中,不仅造成能源的浪费,同时产生温室效应。建设余热发电项目后,不仅节约能源而且减少排放。以360m2烧结机余热电站为例,总投资为1.7亿元,每年可发电1.4亿kWh,产生净经济效益 7000万元,投资回收期为 2.5 年。

3.干熄焦余热发电:根据国家统计局对2009 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共生产焦炭34502 万吨,同比增长10.5%,约占全球焦炭总量的60%。全国焦化企业数

量在1000 家左右,截止2009 年6 月,我国干熄焦装置已投产71 套,在建约52 套,目前干熄焦锅炉配置比例约20%,未来提升空间大;预计未来5 年我国干熄焦余热发电的总需求量约为200 台,按照5000万元/台的价格测算,未来5 年市场容量约100亿元。

炼焦生产中,高温红焦冷却有两种熄焦工艺:一种是传统的采用水熄灭炽热红焦的工艺,简称湿熄焦,另一种是采用循环惰性气体与红焦进行热交换冷却焦炭,简称干熄焦。?干熄焦余热发电技术是指利用与红焦热交换产生的高温烟气驱动汽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其主要工艺流程为:焦炉生产出来的约1000摄氏度赤热焦炭运送入干熄炉,在冷却室内与循环风机鼓入的冷惰性气体进行热交换。惰性气体吸收红焦的显热,温度上升至800摄氏度左右,经余热锅炉生产中高压过热蒸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图14)。?

图14 干熄焦余热发电系统示意图

随着干熄焦技术所产生的社会和节能环保效益得到普遍认可,干熄焦余热发电技术也得到了国内钢铁企业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该项发电技术已十分成熟,目前的发展趋势集中在进一步提高余热的回收利用效率上,正逐步由传统的小型中压参数系统向系列化、大型化、高参数发展。干熄焦余热回收系统可回收红焦显热83%左右,使炼焦过程的热效率提高10%以上。

4.热水发电?:高炉炼铁过程中,产生的炉渣温度大约为1000摄氏度,炉渣在冲渣箱内由冲渣泵提供的高速水流急冷冲成水渣并粒化,这一过程中能够产生大量温度在80-95摄氏度的低温热水,热水量达到几千吨/小时,长期排放既浪费了能源,又造成环境污染和水资源流失。?由于高炉冲渣水具有温度低、流量大的特点,应用较为困难,现阶段除北方少数钢铁企业用于冬季采暖外,大部分企业均未利用。针对这种情况,目前认为比较可行的应用措施是利用有机工质低温发电技术,吸收排放的废热水的热能,将有机工质加热成汽相,直接进入汽轮机,驱动发电机进行发电。?从技术角度分析,高炉冲渣水发电已完全可行,国内也有多家钢铁企业对此项目进行了前期论证,目前尚未有实际应用实例,但随着企业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日益重视以及低温有机工质发电技术的开发及应用,其热量的实际应用将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5.除上述余热资源外,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炼钢、轧钢等工序尚产生大量低压饱和蒸汽,按产生制度分为间断蒸汽及相对连续蒸汽,其相比焦化、烧结工序余热资源,其温度相对较低。?间断蒸汽,这部分主要是指炼钢工序产生的余热蒸汽。转炉在吹炼过程中,产生大量1200摄氏度以上高温烟气,为降低烟气温度、回收高温烟气中的余热同时为转炉烟气除尘机煤气回收创造条件。目前大多数转炉均配套设置了烟道式汽化冷却装置,电炉炼钢烟道也在向汽化冷却的方向发展,但由于炼钢生产的间断性,决定由该装置产生的蒸汽具有饱和不连续性。?钢铁企业饱和蒸汽产生量大,但利用效率低,特别是在南方大部分冬季不采暖地区的钢铁厂。因此,可以预计该项目低温发电技术未来的发展潜力将很大。

(a)我国钢铁工业余热余能资源量高达455.1 kg (标准煤)/(t 钢),目前回收利用率仅为45.6%,回收潜力很大

(b)未来应用孟宁博士开发的低温发电技术,加强技术普及率,可将我国钢铁工业的余热余能回收利用率提高到90%

(c)我国钢铁工业目前还有200 kg(标准煤)/(t 钢)的余热余能回收潜力,是进一步节能的努力方向(如表9所示)

表9我国钢铁工业余热余能资源及回收利用(kg 标准煤)/(t 钢)(2)国内水泥行业的余热发电市场容量450亿

根据中国水泥协会主办的数字水泥网统计,2009 年全年投运的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为150 条左右,投产的生产线达到1, 086条。另外,根据数字水泥网统计,预计2010 年我国新投产的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约为150 条。预计到2015 年,国内水泥行业余热电站工程的需求将达到900 多条。保守估计,按每条生产线规模2500t/d 计算,余热电站投资额以5, 000万元计算,未来国内水泥窑余热电站总投资额约450亿元。目前,水泥行业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行业之一。

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水泥总产量16.5亿吨,能源消耗总量约占全国能耗总量的5%,颗粒物排放量约占工业排放总量的30%左右。

图 15 水泥企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余热

水泥熟料煅烧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每生产一吨水泥熟料约消耗120 公斤标煤,消耗电力80 千瓦时。在整个水泥生产成本中电费接近总成本的1/3。除了能源消耗外,水泥在生产过程中也会造成较严重的环境污染。水泥行业粉尘排放量占我国工业行业粉尘排放总量的30%,CO2 的排放量占我国CO2 排放总量的20%,SO2 排放占全国的2.6%。水泥生产过程中由窑头熟料冷却机和窑尾预热器排掉的350℃以下废气,其热量约占水泥熟料烧成系统总热耗量的30%以上,而充分利用这部分低温废气进行余热发电改造,已经成为目前国内水泥工业节能降耗的有效途径之一。利用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进行发电既可以有效降低能耗,节约生产成本,还可以大量减少粉尘污染和废气排放,改善生态环境。其发电综合成本约为0.15 元/每千瓦时,仅是电网电价的25%左右。整个发电过程既不增加任何新的燃料消耗,还有效减少了废气排放,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3) 玻璃行业的余热发电市场容量85亿

目前国内浮法玻璃生产线有210 条,170 余条正常运行,多数为两条及以上生产线安装一台机组,已经有40 余条生产线实施了中温余热发电,但仅占其总量的24%左右,单台机组投资额约5,000 万元,余热电站投资额以5, 000万元计算,未来国内玻璃生产线余热电站总投资额约85亿元,未来市场空间较大。

中国玻璃工业属于资源、能源依赖型的原材料高耗能产业,但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运行,依然以15%以上的年均产量增速发展,截止到2009年底,平板玻璃的年产量已高达5.82亿重量箱,毫无争议地继续位居世界第一。?

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已经建成并投产的210多条浮法玻璃生产线中,多以重油、天然气、煤气等燃料和电力作为能源。平均计算,能耗费用支出比例一般占到生产总成本的40%~45%之间,约30%以上的热能则以废气的形式外排。?利用玻璃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余热资源,通过建设余热发电站进行热能回收,进而将其转变为清洁电能,可提高燃料总利用率20%~25%。同时,余热发电设备还对废弃烟气有一定的降尘作用。自从2007年9月国内玻璃行业首条玻璃熔窑烟气余热发电工程项目在江苏华而润集团成功并网发电后至今,全国玻璃行业已建和在建的余热发电工程项目约30多个,装机容量从4.5MW到15MW不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工程项目有江苏华尔润、成都南玻、虎门信义、三峡新材等。同时,还造就出中国新型建筑材料工业杭州设计研究院、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成都四通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业界知名

科研机构。虽然如此,与我国玻璃行业整体规模相比,余热发电技术普及工作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可谓是任重道远。

(4)有色冶金余热发电市场容量150亿

2007 年我国铜、铅产量分别为344 万吨、272 万吨,预计未来5 年有色金属冶炼炉改造仅铜、铅两项对低温余热发电的需求将达到2700 蒸吨,约300 台/套,平均每年60 台/套,按照每台5000 万的价格测算,未来5 年国内铜铅有色冶金余热锅炉的市场容量约150 亿元。

(5)化工行业余热发电市场容量60亿:化工行业的余热资源大约占整个行业燃料消耗量的15%,余热资源丰富,余热发电的应用前景广阔。目前需求量最大的为小化肥余热锅炉和硫磺制酸余热锅炉,2008 年的产量分别为1907 蒸吨和521 蒸吨,合计近2500蒸吨。预计整个化工行业余热发电的市场容量在60 亿元。

(6)造纸行业余热发电市场容量60亿:造纸工艺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造纸黑液,造纸黑液直接排放将严重污染水资源。将造纸黑液经蒸发浓缩后,喷入碱回收余热锅炉进行燃烧,既可回收其中的碱,又可利用燃烧产生的蒸气发电。目前,全国造纸企业约有6000 多家,预计碱回收余热发电的市场容量约为60亿元。

(7)低温余热发电的应用广泛,凡是有大量余热的地方,都可以余热发电回收利用,预计其他行业未来5 年余热发电市场规模约达35 亿元。

(8)国际余热发电市场容量:余热发电产业属于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国际产业的分工转移,预计有更多国外企业将余热发电的生产转移到中国或直接在中国采购,不远的将来国内产家将进入国际市场,余热发电产品出口到加拿大,美国、德国、奥地利、印度、尼日利亚、非洲等国家和地区。估计国际市场余热发电的市场约是国内市场的1.5倍左右,未来5 年国际余热发电市场容量大约3000 亿元,国内国际市场合计约5000亿元,余热发电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所以说,低温热发电的发展空间十分巨大。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证券行业从零开始,经历了一段漫长而又曲折的发展历程。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上海证券交易所停业。旧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证券市场从此结束。新中国从此开始考虑建立自己的证券交易所。 1949年6月,天津证券交易所重新设立,这是新中国设立的第一个证券交易所,标志着中国当代证券市场的正式启动。 1950年2月,新中国在北京设立了北京证券交易所。 1952年7月和10月,政府相继关闭了天津和上海证券交易所。1958年以后,受当时中国国内外政治局势影响,中国证券市场更是长期受到摒弃。 1953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1953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条例》,决定从1954年起发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筹集经济建设资金。1954~1958年,政府连续5年发行了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总额35.54亿元,但到了1955年,中国取消商业信用,同时限制国家信用。1958年又完全否定了国家信用。1968~1978年中国进入既无外债又无内债的无债时期。 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后,中国当代证券市场才得以逐步恢复。 1981年财政部首次发行国库券,揭开了新时期中国证券市场新发展的序幕。 1984年11月,中国第一股——上海飞乐音响股份公司成立。 1985年1月,上海延中实业有限公司成立,并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会筹资,成为第一家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的集体所有制企业。 1986年9月26日,新中国第一家代理和转让股票的证券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宣告营业,从此恢复了我国中断了30多年的证券交易业务。 1986年11月14日,邓小平会见纽约证交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并向其赠送了中国第一股——飞乐音响股股票。 1987年5月,深圳市发展银行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成为深圳第一股。 1990年12月19日,数百名中外贵宾参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的庆典。黄浦江畔一声锣响,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正式诞生了。上市交易的有被称为“沪市老八股”的8只股票,“老八股”都是一些集体企业或国有小企业,带有很强的试水性质,试点不成功,也无关乎国民经济发展大局。 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在改革开放的特区隆重地举行了开业典礼。 这两个特殊的日子,已经作为辉煌的起点,载入了史册。沪深两家交易所的正式开业,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后的证券市场正式诞生了,也象征着中国百年证券的历史长河,千折百回,历经险阻,终于汇流成涛天的大潮,即将朝着无垠的大海奔去。二十年的历史表明,证券市场的诞生顺应了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但为市场经济的运作提供了样板,为深化企业改革提供了动力,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金融意识,有力地推动了资本市场的发展。 1991年8月28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在京成立。开始实行全国范围的证券发行规模控制与实质审查制度。从那之后直至2000年之前,股票发行依靠的是行政审批,投行经历的是“额度制”阶段。 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谈话,不仅给“股票市场到底姓社姓资”的争论画上了

2020年整理债券市场分析框架.doc

债券市场分析体系 一、分析原则 (2) 二、债券市场概述 (2) 1、债券市场结构 (2) 2、债券分类 (2) 3、主体框架-以供求关系为核心 (3) 三、债券分析框架 (3) 1、利率债 (3) 2、信用债 (3) 1)投资级信用债 (3) 2)高收益信用债 (3) 3、可转债 (3) 1)名词解释 (3) 2)可转债投资分析 (3) 一、分析原则 任何一类品种的价格受到的影响因素是众多的,面对任何一个价格变化,分析研究总能找到各种各样的解释逻辑与理由,但是传递给投资者的信息越多,也

必然意味着可能存在的噪音越多。 坚信每一类投资品种的趋势性变化必然对应着某一主干驱动因素,投资者在众多的信息摘选中,非常有必要寻求主干驱动因素的变化,而其他的影响因素都是对于该主体因素的放大或干扰,难以改变该主体逻辑的趋势运行轨迹。 二、债券市场概述 1、债券市场结构 2、债券分类 本分析体系将债券分为三大类:利率债、信用债和可转债。 利率债主要是指国债、地方性政府债券、政策性金融债和央行票据;信用债是指政府之外的主体发行的,具体包括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分离交易可转债、资产支持证券、次级债等品种。可转债具有债权和期权双重特

性的金融产品,较为特殊,单独划分出来进行分析。 3、主体框架-以供求关系为核心 三、债券分析框架 1、利率债 从趋势意义而言,基本面内容 (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可以解释绝大多数情

况下基准利率品的价格变化,而额外的非对应时期可以由货币政策因素所解释,本质上而言,货币政策因素与流动性因素是相同的,因此针对基准利率品的驱动因素可以大致归纳为三者:经济增长+通货膨胀+流动性。所对应的基本逻辑框架大致为两类:1、“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的双轮驱动框架;2、“货币(金融负债)+资产”的双轮驱动框架。 (一)宏观分析——经济指标、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 宏观分析主要是从影响利率债的三大要素——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来进行分析,下面简要介绍下三大要素的理解框架和传导机制。 ? 各项指标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固定资产投资。不仅因为其在GDP中占比与波动幅度均较大,更为重要的是它直接与灵敏的反应宏观调控政策,某种意义上,

中国证券市场的特点

中国证券市场的特点 自1981年财政部首次发行国库券,揭开了新时期中国证券市场新发展的序幕,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1991年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证券集中交易市场的形成,自此我国的证券市场就书写着自己曲折甚至稍许离奇的历史,并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和有序化的发展道路,证券市场开始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证券市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我国市场经济的运行是健康和稳 定的,因而了解证券市场则是有其必要性的。证券市场是证券发行和交易的场所。从广义上讲,证券市场是指一切以证券为对象的交易关系的总和。从经济学的角度,可以将证券市场定义为:通过自由竞争的方式,根据供需关系来决定有价证券价格的一种交易机制。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证券市场是完整的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和调节货币资金的运动,而且对整个经济的运行具有重要影响。回顾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我国证券市场虽然起步晚、时间短,但发展迅速,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证券市场之一,在国民经济中正日益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事物的发展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在中国证券市场这短暂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册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使得我们党政领导人逐渐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指导其健康发展,避免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弊端出现。以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建立为起点,回顾我国这十五年的发展历程,证券市场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90-1998年)是证券市场由局部地区试点转向全国性市场发展阶段。这一个阶段的证券市场发展体现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分散式柜台交易转向集中撮合方式交易。沪交所和深交所逐渐将柜台交易收权经营,改变原来混乱、控制不便的情况,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交易额和交易程序的简捷性。二是扩展局部地区发展成为全国范围的证券交易环境。经过上海和深圳的试点,我国对证券市场的发展逐渐摸索出自己的道路,这符合我国的政策要求和国情需要,这对下一个阶段工作的进行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三是南巡讲话,培养有价证券的金融市场。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讲话对深圳的开发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不仅推动了沿海城市的发展进步,也促使了证券市场在人们心中开始产生的疑虑逐渐消于无形,打破人们对股票的错误认识四是国家监管,建立证券监管体制。我国对证券市场进行集中统一监管和行业自律,国家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对市场进行宏观监控,使其发展有序、平稳。 第二个阶段(1999-2002年上半年)以证券法的颁布为标志,促进证券市场规范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市场发展体现了法制化的特征。该法以法律形式确认了证券市场的地位,为其规范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同时规定了证券市场运行的各种原则,推动证券经营机构与银行、财政、信托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了集中统一监管的证券体制。 第三个阶段(2002年下半年至今)是证券市场改革发展进一步深化的时期。2004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证券市场的发展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其发展特点表现为:资本市场的发展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监管工作也强化了资本市

资本市场概况

2011年一季度105家中国企业上市融资额总计184.34亿美元 4月6日清科研究中心 2011年第一季度,在清科研究中心关注的境外13个市场和境内3个市场上,共有160家企业上市,其中中国企业共有105家在境内外市场上市,约为其他国家企业IPO总数的两倍。中国企业上市融资总额达184.34亿美元,占全球融资总额的58.0%,平均每家企业融资1.76亿美元。 大中华区著名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研究机构清科研究中心近日即将发布《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上市研究报告》,其中显示:在清科研究中心关注的境外13个市场和境内3个市场上,2011年第一季度的全球IPO仍然保持平稳开局,虽受到2010年第四季度的IPO “翘尾”影响,但资本市场整体活跃度不减,总体上实现“软着陆”。一方面从数量上看,交易踊跃度同比未见减弱,本季度全球共有160家企业上市,与2010年一季度167支IPO 小幅下滑;而另一方面,从融资额度上看,全球总融资额317.55亿美元,平均每家企业融资1.98亿美元,分别较2010年同期增长2.8%和7.3%。 全球共160家企业上市,中国企业稳居全球IPO榜首 本季度全球共有160家企业上市,较2010年同期的167支IPO小幅下滑;全球总融资317.55亿美元,平均每家企业融资1.98亿美元。其中,中国企业在全球IPO市场依然遥遥领先,共有105家企业在境内外市场上市,占全球IPO总量的65.6%;本季度中国企业上市融资总额高达184.34亿美元,超过其他国家企业IPO融资额总和,平均每家中国企业融资1.76亿美元。 表1 2011年第一季度全球企业IPO统计 企业类型融资额 (US$M) 比例上市数量比例平均融资额(US$M) 中国企业18,433.6858.0% 105 65.6% 175.56 非中国企业13,321.6242.0% 55 34.4% 242.21 合计31,755.30100.0% 160 100.0% 198.47 来源:清科研究中心2011.04 https://www.360docs.net/doc/4614093485.html,

中国证券市场现状及问题分析

中国证券市场现状及问题分析 【论文摘要】自从国内证券市场诞生后,历经了二十二年跨越式发展,我国证券市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证券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我国证券市场却产生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是市场经济的早产儿,一开始就存在着先天的不足。 关键词:证券市场对策建议 1引言 自从我国证券市场诞生后,历经了二十二年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证券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我国证券市场却产生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是市场经济的早产儿,一开始就存在着先天的不足。随着规模的发展和市场的开放,我国证券市场各种机构投资者的壮大,法律体系的完善情况,交易日趋活跃,国家行政体系等因素变化,问题亦随之显现。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我国证券市场出现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2我国证券市场 2.1证券投资概念 证券投资是与实物投资(对土地、工厂和设备、商品的存货以及半制成品投资)相对应的一种非实物形态的投资。证券投资有以下特点:一是证券投资具有高度的“市场力”,即流通变现的能力;二是证券投资是对预期会带来收益的有价证券的风险投资;三是投资和投机是证券投资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两种行为;四是二级市场的证券投资

不会增加社会资本总量,而是在持有者之间进行再分配。 2.2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概况 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营业,开始股票交易。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营业。 1991年,上海证交所共有8只上市股票,25家会员;深圳证交所共有6只上市股票,15家会员。 1991年11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首只债券盐田港重点建设债券上市。 200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深圳证券交易所在主板市场内设立中小企业板块。 2009年10月23日,中国创业板举行开板启动仪式。数据显示,首批上市的28家创业板公司,平均市盈率为56.7倍,而市盈率最高的宝德股份达到81.67倍,远高于全部A股市盈率以及中小板的市盈率。2009年10月30日,中国创业板正式上市。 截至2012年11月1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数(A、B股)995家,股票市价总值139161亿元,股票流通市值115457亿元,证券投资基金只数102只,证券投资债券1892只;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数(A、B股) 1565家,股票市价总值65116亿元股票流通市值42567亿元,证券投资基金只数152只,证券投资债券1598只。中小板上市公司数 701家,股票市价总值26862亿元8029股票流通市值14771亿元,创业板上市公司数355家,股票市价总值8029亿元股票流通市值3051亿元。

中国债券市场体系简介

中国债券市场体系简介 1)中国债券市场发展历程 中国债券市场从1981年财政部恢复发行国债开始至今,经历了曲折的探索和发展历程。回顾债券市场发展状况,大致可以分为萌芽、起步、规范整顿、加速发展四个阶段。 2)中国债券市场框架 目前,中国的债券市场形成了交易所(上交所、深交所)市场、银行间市场和商业银行柜台市场三个子市场在内的统一分层的市场 体系。 交易所市场是债券交易的场内市场,市场参与者既有机构投资者也有个人投资者,属于批发和零售混合型的市场。 银行间市场作为债券场外市场的主体,参与者限定为各类机构投资者,属于场外批发市场。 商业银行柜台市场是银行间市场的延伸,参与者限定为个人投资者,属于场外零售市场。 3)债券市场参与主体 债券发行主体包括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地方政府、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证券公司、非金融企业或公司等。 中国所有的投资者都可以通过不同形式参与到债券市场,投资主体包括人民银行、政策性银行等特殊机构、商业银行、信用社、邮储

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含社保基金)、非金融机构等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 中国债券市场基本实现了债券登记、托管、清算和结算集中化的管理,相应的机构包括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和上海清算所。 4)债券市场监管体系 中国的债券市场监管机构主要包括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等。对债券市场的监管体系可以分为债券发行监管、挂牌交易和信息披露监管、清算结算和托管监管、市场参与主体的监管以及评级机构等相关服务机构的监管等。

练习6 金融市场概述

第六章金融市场概述 一、术语解释 1.金融市场 2.货币市场 3.资本市场 4.商业票据的抽象性 5.回购协议 6.银行间拆借市场 7.股票 8.竞价成交 9.交割 10.公募 11.私募 12.远期合约 13.期货 14.期权 15.互换 16.证券投资基金 17.契约型基金 18.公司型基金 19.开放式基金 20.对冲基金 21.风险投资基金 22.可转换债券 23.创业板市场 24.离岸金融市场 25.国际游资 二、填空 1.在金融市场上,人们通过买卖____________,实现资金从盈余部门向赤字部门的转移。2.根据金融交易的期限,金融市场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按照金融交易的交割期限可把金融市场划分为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 4.商业票据只反映由商品交易中的延期支付而产生的货币债权债务关系,并不反映交易的内容,这叫做商业票据的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相应的特征是____________,即只要证实票据不是伪造的,付款人就应该根据票据所载条件付款,无权以任何理由拒绝履行义务。 5.____________市场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一种货币市场,因此,是中国人民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场所。 6.国库券市场的____________在货币市场中是最高的,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参与这个市场的交易。 7.风险投资基金以____________的方式,对尚未上市但有很好成长前景的公司进行投资。8.国际游资一般具有交易____________、快速流动、集团作战的特点。 9.按照____________期权,买方可以在期权的有效期内的任何时点行使权利或者放弃行使权利。 10.股票是由股份公司发行的权益证券,代表持有者对公司资产和收益的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概述

目录 前言……………………………………………………………………………………第一章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第二章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状况……………………………………… 2.1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表现…………………………………………….. 2.2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滞后的原因…………………………………………………. 第三章西方上市公司融资决策的模式……………………………………………. 第四章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演变与国际比较……………………………… 4.1上市公司融资结构效率分析…………………………………………………….. 4.2 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启示………………………………………………………第五章加强我国上市公司债券融资的措施………………………………………总结……………………………………………………………………………………

致……………………………………………………………………………………. 参考文献……………………………………………………………………………… 摘要:经过多年的艰辛努力,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全国统一、多层次、面向各类经济主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债券市场框架。从债券市场机制和框架形成角度,对我国债券市场10余年的发展轨迹进行了全面回顾和分析,进而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债券市场进一步深化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债券市场公司融资发展措施 Abstract:After many year difficult endeavors, our country already was basic forms a national unification, multi-level, had the Chines e characteristic bond market frame face each kind of economic su bject. Form the angle from the bond market mechanism and the fr ame, has carried on the comprehensive review and the analysis to our country bond market 10 remaining years of life development p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武汉东湖学院 期末论文 题目: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院系:管理学院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1班 年级: 2012级 学生姓名:孙俊 学号: 2012040111006

目录 内容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 (1) (一)旧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简史 (1) (二)新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简史 (2) 二、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 (4) (一)中国证券市场取得的成就 (4) (二)中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 (5) 三、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前景 (6) 四、结论 (7) 参考文献 (8)

内容摘要:30年,中国证券市场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20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改革开放开始到现在,中国的证券市场从幼稚逐步走向成熟。中国证券市场从开始出现的第一天起,就站在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前沿,推动着资本经济的不断壮大。本文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每个发展阶段中国证券市场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同时也从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这两个方面简要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证券市场发展成就问题前景 Abstract: 30 years, the Chinese securities market has gone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200 years of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now, China's stock market from childish gradually mature.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first day, on the Chinese economic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orefront, and promote the growing capital economy.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of review and summary, for each stage of development of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a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At the same time, it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of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Key words:Stock Market Development Achievement The problem 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 (一)、旧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简史 我国证券,股票属于进口,中国作为这么长时间都是封建专制统治的国家,商品经济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现代帝国主义列强与剥削,证券市场相对较晚出现,证券市场这个早产儿出现在在殖民社会。 鸦片战争时期,帝国主义在中国用大炮打开了门锁,他们使用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大肆侵略中国的土地,经济侵略的步子逐渐加大,野心颇大的洋人们开始在中国开办企业,发行股票,因此在中国出现的第一张股票、债券都是由洋人发行的。中国债券的发行比股票要略晚。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软

我国债券市场体系简介

我国债券市场体系简介 摘要: 1)中国债券市场发展历程 中国债券市场从1981年财政部恢复发行国债开始至今,经历了曲折的探索和发展历程。回顾债券市场发展状况,大致可以分为萌芽、起步、规范整顿、加速发展四个阶段。 2)中国债券市场框架 目前,我国的债券市场形成了交易所(上交所、深交所)市场、银行间市场和商业银行柜台市场三个子市场在内的统一分层的市场 体系。 交易所市场是债券交易的场内市场,市场参与者既有机构投资者也有个人投资者,属于批发和零售混合型的市场。 银行间市场作为债券场外市场的主体,参与者限定为各类机构投资者,属于场外批发市场。 商业银行柜台市场是银行间市场的延伸,参与者限定为个人投资者,属于场外零售市场。 3)债券市场参与主体 债券发行主体包括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地方政府、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证券公司、非金融企业或公司等。

我国所有的投资者都可以通过不同形式参与到债券市场,投资主体包括人民银行、政策性银行等特殊机构、商业银行、信用社、邮储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含社保基金)、非金融机构等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 我国债券市场基本实现了债券登记、托管、清算和结算集中化的管理,相应的机构包括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和上海清算所。 4)债券市场监管体系 我国的债券市场监管机构主要包括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等。对债券市场的监管体系可以分为债券发行监管、挂牌交易和信息披露监管、清算结算和托管监管、市场参与主体的监管以及评级机构等相关服务机构的监管等。

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分析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为证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从中国证券市场建立至今,风雨飘荡的走过近30余年,在这期间,我国证券市场获得极大的进步,逐步建立起包括骨片,债券,外汇及多种金融衍生品等较为完善的金融市场结构。但是由于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金融市场现存的缺陷也比较显著,市场体制不完善,股权结构特殊,投资者以散户为主,承受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证券市场监管不力等尚不成熟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立足于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现状,结合证券市场发展历程,对其原因尽享了研究,并总结了中国证券市场现状的解决方案并推动我国证券市场未来发展的相应策略。 关键词:证券市场,资本,产业结构,市场监管,创新 Abstract 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sustained and rapid economic growth, provides a good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curities industry. Since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established, wind and rain drifting through nearly 30 years, during this period, our country securities market has had tremendous progress, gradually set up including bone, bonds, foreign exchange and a variety of financial derivatives suchas relatively complete financial market structures. But because startedlate,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financial market existing defects is more significant, imperfect market system, the special equity structure, give priority to with retail investors, risk ability is relatively weak, securities market is still immature problem such as poor regulation need to be addressed. Based on China securities market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combining the development of stock market, enjoy the study the reason, and summari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solutions and strategi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securities market in the future. Keywords: securities market,capital market,regulation , industrial structure innovation. I

1-1-0 资本市场概述——什么是资本市场

1-1-0 资本市场概述——什么是资本市场? 本文选自《梧桐树下新三板》 一、资本市场的概念 (一)资本市场的概念 通常我们根据交易对象性质把市场分为商品劳务市场与金融市场,进而根据金融市场交易对象的期限把金融市场分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资本市场(英文:capitalmarket)亦称“长期资金市场”是指证券融资和经营一年以上中长期资金信贷的金融市场,包括证券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和中长期信贷市场等,其融通的资金主要作为扩大再生产的资本使用,因此称为资本市场。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证券市场,具有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吸收中长期资金的巨大功能,公开发行的股票和债券还在二级市场上自由买卖和流通,有着很强的灵活性。 (二)资本市场的特征 首先资本市场也是市场,它具有市场的一般特征,市场在我们的文化里即是买卖之所地,市场是由卖方、买方、交易对象、场所四个基本元素构成。场所有时候在有形的空间里,例如农贸市场或者大型商场,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场所可以在电子化的环境里进行,典型的是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将市场搬到网上。现代资本市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交易也已经基本实现电子化,有形场所如证券交易所主要提供交易设施、交易信息、市场监管等功能。如果从有形市场来理解资本市场,证券交易所即可理解为一个资本市场。正如理解农贸市场,亲自到农贸市场去买点瓜果蔬菜,就知道什么是农贸市场了。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均是资本市场的有形形态。 其次资本市场以资本为交易对象。资本在金融学里通常指一年以上的长期资金和证券。资本是一种金融产品,是一种可以为投资者带来收益,为筹资者筹集生产发展所需的长期资金的金融产品,所以资本市场隶属于金融市场。这里的资本是与货币相对应的概念,货币通常指一年以内的短期资金和证券。所以金融市场包括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它是根据融资交易期限对金融市场所作的分类。货币市场是指经营一年以内的短期资金融通的金融市场,包括同业拆借

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与趋势

目录 第一篇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一章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 一、股票市场发展现状 二、基金市场发展现状 三、债券市场发展现状 四、证券经营机构的发展状况 第二章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趋势 一、理论创新酝酿重大突破 二、制度创新将全面推进 三、产品创新将系列化 四、市场组织结构的多元化与专业化趋势 五、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趋势 第二篇论2010年央行首次加息各方影响解读第一章央行年内首度加息对通胀压力影响 第二章各方专家解读央行首次加息 第三章加息如何影响股市 第四章加息后疯狂楼市面临重压

第一篇 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 历经了十三年跨越式发展,我国证券市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成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我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为证券市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证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反过来促进了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动了企业重组和产业结构调整,有力地支持了一批国家重点企业的发展和重点项目的建设,从而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第一章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 一. 股票市场 中国股票市场始于九十年代初,1990年12月19日和1991年7月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自此中国的证券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迅速发展了十多年。截止2002年12月底,境内上市公司从1991年的14家增加到1224家,增长了87倍;市价总值从1992年的1048亿元增加到38329亿元,增长了近37倍;投资者开户数从1992年的217万户增加到6884万户,增长了近32倍;市价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2年的3.93%增加到2000年的53.77%,2001年证券市场股价大幅度下跌,该比例下降为45%,到2002年末,该比例为37.43%,总市值在亚洲仅次于东京和香港证券交易所。从1991年至今,我国证券市场累计筹资8841.68亿元,其中A股发行筹资4650.25亿元人民币,B股发行筹资46.32亿美元,H股发行筹资204.33亿美元,A股配股筹资2109.2亿元,B股配股筹资3.27亿美元,其他筹资(可转换债券)104.5亿元。表1:股票市场基本概况年份GDP(亿元) 总市值占GDP比流通市值占GDP比上市公司数(个) 总股本(亿股) 1998 78345 24.90% 7.33% 851 2526.77 1999 82067 32.26% 10.01% 949 3088.95 2000 89442 53.77% 17.99% 1088 3791.7 2001 95933 45.37% 15.08% 1160 5218.01 2002 102398 37.43% 12.19% 1224 5875.46 图1:股票市场市值占GDP比表2:2002年股票市场的交易、发行情况(1-12 月) 2002年1-12月2001年1-12月同比增幅股市共筹资金额(亿元) 961.76 1199.21 -19.80% 股票成交额(亿元) 27990.46 38305.18 -26.93% 新增投资者开户数(万户)233.67 849.28 -72.49% 印花税(亿元) 111.95 291.44 -61.59% 发行A股家数(IPO)97 88 10.23% 发行H股家数16 9 77.78% A股配股家数22 126 -82.54% 在我国1200多家的上市公司中,按行业主要分布在机械、设备、仪表,石油、化学、橡胶、塑料,金属、非金属,批发和零售贸易,综合类等;按地区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省市,其中以上海、深圳最多。表3:上市公司行业分布情况总数机械、设备、仪表石油、化学、橡胶、塑料金属、非金属批发和零售贸易综合类医药、生物家数691 195 131 116 99 81 69 占比% 56.22 15.87 10.66 9.44 8.06 6.59 5.61 表4:上市公司地区分布情况总数上海深圳北京江苏山东广东四川(不含重庆)浙江湖北家数665 140 79 70 69 68 61 61 59 58 占比% 54.11 11.39 6.43 5.70 5.61 5.53 4.96 4.96 4.80 4.72 我国证券市场是一个依靠资金推动的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决定大盘的运行方向,目前资金面供应略大于需求。2002年12月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8.69万亿元,同比增长18.5%,每

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现状

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现状 债券市场是指发行和买卖债券的场所的总称,也是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债券市场是我国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拥有一个成熟、统一的债券市场可以为我国全社会的投资者和筹资者提供低风险的投资、融资工具;由于债券的收益率曲线是我国社会经济中所有金融商品收益水平的基准,因此债券市场也同样是传导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载体。可以说,成熟、统一的债券市场是构成了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基础。 根据债券的运行过程和市场的基本功能,可将债券市场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债券发行市场,又称一级市场、是发行单位初次出售新债券债券流通市场,又称二级市场,指已发行债券买卖转让的市场;根据市场组织形式债券流通市场可进一步分为场内交易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根据债券发行地点的不同债券市场可以划分为国内债券市场和国际债券市场。 中国现阶段的证券市场的繁荣,带动了各个相关行业的发展。债券市场作为一个证券市场中非常重要的子市场,起到深化金融结构改革、完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和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的进步是突飞猛进的,发行的总额不断增大,市场的交易主体不断的增多,对我国社会资金流动的影响越来越大 一、现状分析 (1)债券发行市场规模逐渐扩大,但与股票发行市场相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把债券发行市场同股票发行市场相对比就会发

现依然存在一些差距。2009年进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股 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复就达到94家, 此外还有一些上市公司通过增发和配股来筹集资金,但是其 规模远远大于债券发行市场。 (2)我国债券发行主体进一步多样化,交易债券市场层次丰富,债券品种多样,期限结构日趋合理,债券市场存量明显增加。 (3)二级市场总体持续上涨,交易更加活跃,成交量大幅增长二、存在问题 (1)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规模太小,品种结构不合理。截止2009年底,,我国债券市场总规模约为16.5万亿,是当年GDP的52%,同期美国债券市场托管量是其GDP的2.44倍。我国债券市场是以政府及金融机构债券为主体的市场,而与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相关的债券较少。 (2)企业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不足。当前我国企业债券交易平台有两个,一个是银行间债券交易市场,一个是证券交易所债券交易市场。在我国企业债券只能在证券交易所上市流通转让,但是证交所的上市规定又非常严格,且限制条款很多,绝大多数企业债券无法流通和转让。同时这两个债券交易市场相互分割,不能够互通交易,造成企业债券的流通不畅。抑制了市场参与者的积极性,使整个的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3)市场监管效率低,法律法规不健全。随着债券市场的发展,我国对债券市场监管的一系列法律法规逐步出台,可以说债券市

中国资本市场现状分析

1、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近年来,在市场交易活跃,产品创新不断涌现,市场机制逐步发展,监管环境日益完善及参与主体不断增多等有利条件的推动下,中国资本市场逐步形成了多层次的市场结构,截止到16年6月30号,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总额达到人民币46.3万亿,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证券化率从13年的41.6%上升到75.4%,年均增长率达到35%, 股权融资方面;2013年至201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市场股权融资总额从人民币3968亿元人民币增至人民币15459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7.4%,债券市场方面;中国市场债券品种今年来不断增加,债券市场规模近年来增长迅速,截止到15年12月31日,以债券总额计,中国债券市场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债券市场。

2、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迎来机遇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数据,截止到2016年6月30日,中国共有126家注册证券公司,证券公司的总资产、净资产及净资本分别达到人民币5.8万亿、1.5万亿、1.2万亿,2013年到2015年,中国证券业的营业收入从人民币1592亿人民币增长至5752亿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0.1%,,2015年,中国证券业的平均净资产回报为16.86%,发展前景看好。 近些年来,新三板挂牌数量大幅上升,从2013年12月31号的356家增加至截止2016年6月30日的7685家,新三板已成为证券公司服务战略新新产业的中小企业的重要手段。新三板的增长将为具备较强新三板业务能力的证券公司带来大量业务机会。 中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增加了企业对并购的需求,推动了中国并购重组市场的迅速增长,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数据,2013年至2015年,中国市场财务顾问业务净收入从人民币45亿元增至人民币12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75.6% 中信建投作为国内有实力的综合类券商,在主营领域都有着不错的实力,随着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整个证券行业将会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中信建投作为国内有实力的券商机构,未来的发展前景可观。

证券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恢复建设资本市场,1990年底,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开始运行,标志着资本市场的起步。十五年来,资本市场在“姓资姓社”的激烈争执中、在“可以试,试不好可以关”的厉练中艰难迈步、逐步前行,目前已经在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存在的意义和作用不断显现,已经成为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化经济体制的重要标志。和其它成熟的国际资本市场相比,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是异常迅速的,同时,不可否认存在着许多问题。 关键词:证券市场、问题、趋势 我国资本市场在短短十几年,达到了许多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实现的规模,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虽然中国证券市场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其中积累的深层次问题与结构性矛盾仍非常突出。同时也成为市场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表现在市场上就决定性的左右着市场的起伏。目前管理层将市场定位于“新兴加转轨”,新兴代表着中国证券市场从国际成熟市场的大视线来看,为新兴发展的市场,不成熟及过程中的问题不可避免会出现较多;转轨则意味着市场成熟化要求市场向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市场现状 1.证券市场规模过小 股票市值占GDP的比重,西方工业化国家多在百分比的3位数以上,我国则长期处在1位数以内。按照世界交易所联盟公布的总市值数据,沪深证券交易所的排名连续下滑。截至2004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居第20位,深圳证券交易所则居第26位。沪深证券交易所加起来的总市值,仅仅略微超过韩国的证券交易所,而只相当于排名第一的纽约交易所的3 52%。此外,东京、纳斯达克、伦敦、欧洲证券交易所的总市值,分别是沪深证券交易所总和的7.96倍、7.90倍、6.30倍、5.46倍。由于2005年基本没有多少上市公司进行首发及再融资,相信沪深证券交易所2005年年底时的排名肯定是呈继续下降的趋势。据全球知名数据提供

中国证券市场大记事

中国证券市场大记事 1981 年,中国国库券开始发行,新中国最早的证券市场是国债市场1984 年,全国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 集体所有 ) 1984 年上海第一次发行股票发行股票的企业:飞乐音响承销商:上海工行信托静安营业部 1985 年上海第二次发行股票发行股票的企业:延中实业承销商:上海工行信托静安营业部 1986 年 9 月 26 日,上海建立了第一个证券柜台交易点 --- 静安证券营业部(黄贵显上海市南京西路 1806 号)开始接受委托,办理由其代理发行延中实业和飞乐音响两家股票的代购、代销业务。这是新中国证券正规化交易市场的开端 1990 年 12 月 19 日,新中国第一家经批准成立的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 1991 年 4 月,经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 7 月 3 日正式营业。 1991 年 10 月 31 日,中国南方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与深圳市物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众招股,这是中国股份制企业首次发行 b 股。 1992 年 8 月 10 日,深圳发售 1992 年新股认购抽签表,出现百万人争购抽签表的场面,并发生震惊全国的“ 8.10 风波”。 1994 年 2 月 22 日:深交所宣布新股暂停上市,在此利好消息鼓舞

下,深沪两地联动,止跌涨升。 1994 年9月30日: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同时宣布:明年取消t+0回转交易方式,实行t+1交收制度(b股仍为t+3)。1995 年2月23日:上海国债市场出现异常的剧烈震荡,327品种成交金额占去期市成交额近80%。对此,上交所发布紧急通知称,当日16:20以后的国债期货327品种的交易存在严重蓄意违规行 为,故该部分成交不纳入计算当日结算价、成交量和持仓量的范围。1996 年 12 月沪深两交易所发出通知,决定自 16 日起对在两交易所上市和交易的股票(含 a 、 b 股)和基金类证券的交易价格实行10 %的涨跌幅限制。沪深两交易所发出通知,对在一个交易日内收市价相对于上一 交易日收市价涨跌幅超过 7 %的前五个证券当日成交金额最大的若干家证券营业部或席位的名称、交易金额进行公开信息制度。 1997 年 3 月 4 日:“琼民源” 1996 年度报告摘要刊登后,投资者投诉较多,有关部门决定对该公司年报中涉嫌违反现行会计制度等问题进行核查。深交所发出公告,在核实期间,“琼民源”停牌。2001-01-10 ,中国证监会决定查处涉嫌操纵亿安科技股票案 2001 年 2 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决定境内居民可投资 b 股市场。 2002 年元月 21 日、 22 日,生态农业(原蓝田股份 600709 )的股票突然被停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