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赣州 情满荆楚
赣州市市情

赣州市市情
赣州位于江西省南部,赣江上游,最有发展潜力的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中部六省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中部最佳投资城市、粤商最佳投资城市、浙商最佳投资城市、深港企业最佳投资城市、世界重要的钨产地,有世界钨都之称。
简称赣或虔(为了与江西省简称相区别,现多简称虔),东接福建省三明市和龙岩市,南临广东省梅州市、河源市和韶关市,西靠湖南省郴州市,北连本省吉安、抚州两地区。
处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向中部内地延伸的过渡地带,也是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
赣州是江西南部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这里自然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是赣南著名的旅游城市。
赣州早在公元前201年的刘邦时代就已经设县,到隋代时又更名为虔州,到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改为赣州,明洪武元年正式改为赣州府。
在1929年至1934年间,赣州成为中
央革命根据地的一个部分,1931年11月在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因而瑞金被称为“红都”,赣州也因此成为一片红色的土地。
赣州著名的自然景观有安远的三百山、龙南县的九连山、大余县有梅关古驿道、宁都的翠微峰、龙南的武当山、上犹的陡水湖、崇义的聂都溶洞,均是风景秀丽而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章贡区是赣州市政府所在地,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至今存留着许多宋代文化景点,有被誉为“宋城博物馆”的宋代古城墙、巍峨的八境台、郁孤台、文庙以及石雕宝库通天岩等。
全市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有1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8处,保存着一大批历史古迹。
苏轼赞美赣州的8首诗

苏轼赞美赣州的8首诗引言苏轼是中国北宋时期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以其优美的诗词而闻名于世。
在他的作品中,有许多篇赞美中国各地的诗歌,其中包括了他笔下美丽的赣州。
下面将介绍苏轼赞美赣州的8首诗,通过分析这些诗歌,我们可以了解到赣州的独特魅力。
诗一:《赣州十绝句》赣州城市景色秀丽天趣,依山傍水而建。
苏轼在这首诗中以十句的形式描绘了赣州的自然美景和人文底蕴。
1.天尽头,都峡青楼临古道。
2.楼西楼,全市掩丹霞。
3.都山卓拔到云端,楼与天平分外动。
4.霞色入潮洲,楼台佳映绿。
5.惜阁惜坛,岌峩雄屏百亩筵。
6.陆平皖山,江水入都泽。
7.天下士女皆知名,江清人静皆留连。
8.江港春花是多情,北渚南行路便民。
诗二:《赣州知县杜员外与南陵别后》这首诗讲述了苏轼离别南陵赣州时的心情。
他用凄凉的笔调描绘了离别之时的景象。
1.和者各西东,心事何曾同。
2.昨宵南楼去,明朝北墅空。
3.千沟万壑一迢迢,万里千山不下楼。
4.生别死别都明了,世事如舟来复去。
5.子夜江楼月,断行人未穷。
6.峡底杨花相送彷徨。
诗三:《闻飞龙山》这首诗是苏轼游历赣州时的产物,他在这里赞美了飞龙山的美丽和壮观。
1.严风飞尽笛声寒,已到飞龙脚音乱。
2.迢迢秋夜盈襟泪,千里陇阃飞不还。
3.郑船喜着赣阳山,孔正终年禹迹间。
4.忽如一夫屈膝尽,停船相待守风烟。
5.羡君江上终世难,不见越溪有碧湾。
6.飞龙山树正将千险,带晓不比初时岸。
7.跑马行人并不言,势如潮水尽兵完。
8.稍停大堤赣水合,可怜名胜正萎残。
诗四:《临江仙·夜闻南陵江面》这首词写的是苏轼晚上听到南陵江面的赣州江风吹拂之声,表达了他对赣州江景的喜爱之情。
1.夜闻南陵江面,江风吹拂琴心。
2.始得微凉透送,无消入衣暖润。
3.江水听投石断流、水漾幽兰境。
4.年来猿鸟久乡匈,不比南陵客中客。
诗五:《藉菊东篱下》这首诗写的是苏轼在赣州东篱下赏菊所感。
他以婉约的笔调表达了自己对菊花的喜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苏轼赞美赣州的8首诗

苏轼赞美赣州的8首诗赣州,位于江西省南部的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数千年来,赣州这片土地孕育了无数的文化名人和历史遗迹,其中包括了南宋文学家苏轼。
苏轼曾在赣州任职水师提举,期间写下了许多赞美赣州的诗歌。
以下是苏轼赞美赣州的八首诗。
其一,苏轼在《江西裴相公宅》中写道:“荒村留旅景,邻壑泊山家。
即是江南地,良非紫陌花。
”这首诗描绘了赣州湖山美景和山中村舍的宁静,表达了苏轼对赣州独特的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
其二,在《赣州晚归》一诗中,苏轼写道:“千山暮色合,几水寒烟飞。
度日劳官曲,离家遥水西。
”这首诗中,苏轼表现了冷峻的山色和绵延的江水,以及在离别异乡的辛酸和思念之情,向赣州山水交融的美景致以崇高的赞美。
其三,《赣州少年行》一诗中,苏轼描绘了赣州少年时的欢乐和自由。
“尽日在山林,高歌耐寒轻。
风声山茗里,歌说天下英。
”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童年时光在赣州的美好回忆,对自然山水对于塑造人格的重要性的赞美。
其四,在《蔡元长江西游》诗中,苏轼流露了对赣州的向往之情。
诗中写道:“里巷载潇湘,枫林横翠屏。
长松顽石照,山水满眼明。
”苏轼描述了赣州山水之美,以及对清幽枫林,翠绿山川的欣赏之情。
其五,苏轼用《江西浔阳楼》一诗表达了对浔阳楼的景色的赞美。
“江寺无尘杪,森森直上空。
楼台原是世,烟雨见幽终。
”苏轼以描绘江寺上层楼台所寓意的深远而美丽的景色向赣州浔阳楼致以美好的赞誉。
其六,《元丹宛罢离新州归嵩阳卜居》一诗中,苏轼写道:“退飞五岳鸾凤,舞绕九嶷山江。
仙酒寄人间,云烟来去,水从天来。
同把豹尾支桁,同缘蒲轮。
”苏轼描绘了赣州山川秀丽和美丽的自然景观,以及人们在这里自由行走的景象,赞美了赣州的山水景色。
其七,《元丹宛会又得泗州聘》一诗中,苏轼写道:“江南几叶杨柳春,更有看花人马骏。
赣水曲绕莲开水,他年空有几回闻。
”苏轼描绘了赣州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自己对于在赣州能够欣赏到动人的春景的赞叹和珍惜之意。
最后一首,《赣州暮江吟》一诗中,苏轼写道:“早行暮未还,心待千行雁。
描写赣州的文案短句子唯美(精选合集2篇)

描写赣州的文案短句子唯美(篇一)赣州山峦叠翠,美不胜收。
城市韵味,细节凝聚。
晨曦初露,古韵融和。
江水泛起涟漪,如诗如画。
古街巷弄,古朴中带着神秘。
红瓦白墙,青砖古树相映成趣。
文化如瀑布,流传千年不衰。
山清水秀,自然之美挥洒。
舌尖上的美食,让人回味无穷。
历史长河,涓涓细流中的记忆。
青山绿水间,心怀一片热诚。
人情淳朴,笑容传递温暧。
夜晚的灯火,照亮彼此的心。
舞蹈旋律,舞出动人的激情。
乡村田园,宜人的休憩胜地。
古战争的传承,抚今追昔,留下记忆。
赣州帝王景区,见证着历史的辉煌。
登高望远,心境为我开启。
无尽繁华,都市的魅力四溢。
山河壮丽,自然的恩赐。
古人智慧,跨越时空的智慧芬芳。
闲庭信步,赣州的宁静令人留恋。
婺江潺潺,水边的故事拂动心弦。
遗世独立,宛如仙境的赣南山脉。
苍山如屏,远山蔚蓝煞是迷人。
水天一色,天地交汇的美景。
诗人笔下,泼墨山水撩人心。
红色记忆,革命岁月铭刻久长。
自然造化,山水间的艺术品。
千年古镇,承载文化之重。
文艺的气息,感受到的是一份浪漫。
黄梅季节,经典剧目的盛宴。
赣州大戏,舞台上的精彩奇迹。
百年老店,传承的美食经典。
赣南特色,独特口味的饕餮盛宴。
花开花谢,一年四季的变换之美。
古城角落,静静流淌的岁月。
云雾缭绕,仙境般的美景。
温室里的花朵,艳丽动人的色彩。
江心小岛,宛如世外桃源。
扶摇直上,登顶放眼绝美风光。
潺潺小溪,耳畔的音乐。
温泉之都,身心放松体验乐。
梨园名家,听戏一曲充满传统韵味。
文化底蕴,故事扣人心弦。
古迹雕刻,历史的印记。
人民广场,欢乐之地的美好交织。
爱情的故事,因你们而绽放。
青山绿水,携手欣赏的美丽景色。
五一大道,热闹的交流平台。
八一广场,青春的象征之地。
车水马龙,生活的节奏与你同行。
抚今追昔,赣州文化的记忆。
吉安桥头,连接着古今的纽带。
明清古街,走进历史的回廊。
赣江之畔,悠然的身心之所。
日出山顶,感受大自然的真谛。
远离尘嚣,寻找内心的宁静。
江西独有,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
自然的馈赠,赣州的独特之美。
这就是我美好的家乡(赣州)作文

这就是我美好的家乡(赣州)作文示例范文第一篇:《这就是我美好的家乡(赣州)》嘿,说起我的家乡赣州啊,那可真是绝了!赣州,那可是我心中的宝藏之地呀!我觉得赣州就像是一个超级大宝藏,啥都有!那里有山有水,那景色,哎呀妈呀,美炸了!就说那山吧,高高耸立着,像个巨人似的守护着我们。
那水呢,清得能看见水底的小鱼小虾,可能比我还快活呢!我小时候啊,经常和小伙伴们在河边玩耍,打水仗、捉小鱼,那叫一个开心呀!有时候玩累了,就直接躺在草地上晒太阳,哎呀,那感觉,爽歪歪!赣州的美食也多得不得了,什么赣南脐橙,那叫一个甜呀,甜到心坎里了!还有赣州的米粉,我去,那味道,绝了!不过,赣州也不是完美的啦,也许它也有一些小缺点,就像我一样,嘿嘿。
有时候交通会有点堵,但是这也说明咱赣州人气旺呀!咱赣州的人也特别好,热情好客,就跟自家人似的。
有一次我迷路了,一个大叔可热心了,直接给我带路,还跟我唠嗑呢!你们说,这样的赣州,能不美好吗?反正我是爱死我的家乡赣州啦!它就是这么独一无二,就是这么棒!你们难道不想来看看吗?示例范文第二篇:《这就是我美好的家乡(赣州)》嘿,咱今天就来讲讲我的家乡,赣州!那可是个超棒的地儿呀!我觉得赣州就像是一个隐藏的宝藏,好多人可能还不知道它有多牛呢!那里有山有水,风景如画,简直美炸了!那山啊,就像一个个巨人站在那,守护着我们;那水呢,清得哟,跟啥似的,可能比我家的镜子还干净呢,哈哈!我记得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经常跑到河边去玩水,那时候可真快乐呀,啥烦恼都没有!现在想想,哎呀,真怀念那段时光。
赣州的美食也超多的,赣南脐橙,那叫一个甜呀,甜到心里去了,每次吃我都觉得自己像掉进了蜜罐里。
还有什么艾米果啦,哎呀,好吃得不得了!不过赣州也不是完美的啦,可能也有一些小缺点,就像我一样,嘿嘿。
有时候交通会有点堵,但是这也说明咱赣州热闹呀,对吧?咱赣州的人也特别好,热情好客,就跟自家人似的。
走在路上,要是问个路啥的,人家恨不得直接把你带到地方。
我爱新赣州作文

我爱新赣州【1】我爱家乡——赣州赣州,是一个让人向往的地方。
这块土地,不仅有着2200多处悠久的历史文化,这有瑰丽的山水与富饶的资源。
赣州,就是我的家乡。
赣州市位于赣江上游,江西的南大门。
赣州城有着两条江河,分别是章江与贡江,像丝带一样缠绕着赣州城。
赣州城四周皆山。
西北、东南高而向中部倾斜,略成马鞍形,中为凹陷盆地,多丘陵。
市区的红旗大道中般为分水线,海拔120至125米,形成中间高,四周低的龟背形。
古堪舆学家将赣州喻为龟形,因隋唐间曾名虚州,赣州遂有“虎头城”之说。
赣州有许多美称,例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脐橙之乡、世界钨都等。
还有赣南采茶戏,传统剧目有《九龙山摘茶》、《唐二试妻》、《卖杂货》等。
赣南采茶戏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实,赣州的风景名胜也很多,如通天岩、马祖岩、峰山、古城墙。
特别是通天岩,有江南第一石窟之称,相传古时的通天岩有个通天洞,通天洞每天夜里都会漏出白米,通天岩有一座名寺,一个小和尚发现了这个秘密,每天夜里都守在通天洞旁接米,每天夜里接下的米正好足够寺中所有和尚吃。
可谁知,小和尚太贪心了,他希望通天洞多掉下些米来,可以换银子。
就用工具把通天洞挖得更大了,但事实不是小和尚幻想的那样,通天洞并没有掉下更多的米,掉下的却是砻糠,通天洞掉下了三天三夜的砻糠,就再出没有漏任何东西了。
方丈知道后,生气地把这个贪心又懒惰的小和尚赶出了寺庙。
这个传说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贪心,要靠自己的劳动成果。
明清间,赣州纺织、染业、酿酒、榨糖、烟茶、陶瓷、造船、冶炼各业规模大,产量多,商品经济日益发展。
此外,花卉、柑桔、竹木、木棉、香、姜、笋、药材也远销多省,赣州不仅是江西而且跨省为梅岭南北的生产和贸易的中心。
我还读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赣州》这本书,使我更钟爱这近四万平方公里的赣州大地,我很荣幸出生在这里,我爱我的家乡——赣州我爱新赣州【2】我爱我土生土长的地方——赣州。
因为这里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风土人情都时时刻刻吸引着我。
描写和赞美赣南的诗歌(通用6首)

描写和赞美赣南的诗歌(通用6首)描写和赞美赣南的诗歌 1登高远望,烟雨茫茫,在朦胧的细雨中,我看到了章、贡两江。
一江在古城墙的右边,波涛汹涌,浩浩荡荡从远处奔来;一江在古城墙的左边,水波荡漾,蜿蜒流畅。
我不知哪条,是章江哪条是贡江,但我知道章、贡两江就在此处汇合。
我喜爱,赣南的自然风光,特别喜欢有山有水,草木茂盛的地方,就在城墙的脚下,有千年古树遮荫一片,有槐树成林,翠竹成片,如此风景,当然值得欣赏。
赣南风味也是闻名,全国的美食经典。
如此,美丽的风景,如此,深厚的.历史背景,如此,经典的饮食文化,如此,独特的红色典范,都集中于此,赣州,必然成为,世人关注的重点!描写和赞美赣南的诗歌 2 千山万重,逶迤碧水雨蒙蒙。
悠悠,徘回在赣南的碎影,依旧是,那么的恬淡安然。
翩然的思绪里,让此刻与往昔共舞,缠绵在,如花芬芳的往事里。
花絮飘香,暗香盈袖。
那一刻,当我沉默地离开,浪漫的情怀便开始,侵染了烟雨迷蒙的夜。
曾经沉醉,你那温柔的.笑容,快乐的瞬间,已将你我隔离。
曾几何时,飘飞的雨雾淋湿了,相思,绵绵的小雨,湿润了回忆。
细细雨丝,如温柔的芊芊素手,抚摸着,甜美的梦境,梦中,微笑的脸庞,绵醉在赣南的柔情里。
魅力的赣南啊,我的初恋,仿佛一叶轻舟,载我驶向爱的彼岸……描写和赞美赣南的诗歌 3 一个地方,一片红土,一种文化,一片繁荣,一次闯入,一生难忘。
美丽的赣南啊,数不清的山峦,是数不清的牛背,数不清的树木,是数不清的牛毛。
山顶支起蓝天,飘过四季的'云彩,构成一个巨大的摇篮。
山脉是厚实的底部,山顶是支柱,云彩是变幻的纱帐。
妈妈摇着熟睡中的宝宝,轻轻哼唱,高低悠长的音符,就像,赣南起伏的山一样。
瑞金的红井里娟娟泉涌,是说不尽革命故事,我迫不及待地啜饮,干涸的眼睛,被深深的滋润,为了忘却的纪念,喝这,红井水营养甘甜。
苏区的历史,是翻不尽的厚重的。
在黎明下展开书,是流不断四季的,古朴深沉的水,是落不完的,春天的绚丽的叶,记忆传给下一代,融进鲜红的血液里。
赣州旅游口号宣传语

赣州旅游口号宣传语嗨,朋友们!今天我想跟你们聊聊一个超棒的旅游地——赣州。
你们知道吗?赣州就像是一本厚厚的、充满惊喜的故事书,每一页都写满了独特的风景和迷人的风情。
我有个朋友叫小李,他之前对赣州可没什么概念。
有一次他听别人随口提了一句赣州的美景,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了。
回来之后,那家伙就像变了个人似的,逢人就说:“哎呀,你们不去赣州看看,简直就是人生一大遗憾啊!”我就好奇了,赣州到底有啥魔力啊?我自己也去了一趟赣州之后,才真正明白。
一到赣州,就感觉像是走进了一幅巨大的山水画卷。
这里的山啊,就像一个个沉稳的巨人,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比如说通天岩,那山岩就像是被大自然精心雕刻的艺术品。
你走在其间,看着那些或雄伟、或奇特的岩石形状,就像是在和历史对话。
我当时就在想,这通天岩是不是天上的神仙喝醉了酒,不小心把墨汁洒在了这儿,才造就了这么奇妙的景色呢?赣州的水也美得不像话。
章江和贡江就像两条灵动的丝带,在赣州城中穿梭。
你要是沿着江边漫步,那江风就像温柔的手,轻轻拂过你的脸庞。
我碰到一个当地的老人,他坐在江边的长椅上,眯着眼晒太阳。
我就问他:“大爷,您在这儿生活是不是特别幸福啊?”大爷笑着说:“那可不,这江水就像我们的母亲,看着它就觉得心里踏实。
”听大爷这么一说,我更加觉得赣州的水充满了灵性。
赣州的古村落更是一绝。
像关西新围,那简直就是一个建筑的大观园。
我和一群游客一起走进关西新围,就像走进了时光隧道,回到了过去。
那围屋的建筑结构,就像一个巨大的迷宫,一间间屋子紧密相连,又各自有着独特的功能。
我听到旁边一个游客对他的伙伴说:“你看这围屋,多像一个大家族紧紧抱在一起,这里面肯定有好多故事呢。
”没错,每一块砖瓦都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家族兴衰和岁月变迁。
再说说赣州的美食吧。
哎呀,那真是让人垂涎欲滴。
我在一家小饭馆里,遇到了一位热情的老板娘。
我问她有啥特色菜,她眼睛一亮,说:“那你可一定要尝尝我们的赣南小炒鱼啊,这鱼啊,就像我们赣州人的性格,鲜嫩又有滋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焦赣州情满荆楚——荆楚黎氏赴江西赣州祭祖大典记天下黎氏一家亲,宗族亲情永传承。
岁在甲午,时为仲秋,天高气爽,丹桂飘香。
应江西省赣州市黎氏宗亲理事会副理事长兼联络组组长黎惟泷先生和组委会的邀请,荆楚黎氏参加纪念黎氏度公南迁宁都1188周年暨黎氏度公墓重修竣工祭祖大典活动,接到邀请函后,我们荆楚黎氏宗族经济文化发展理事会会长黎昕、副会长黎枫、黎中华同志非常重视,立即组成了湖北荆楚黎氏赴江西赣州祭祖代表团,出发之前,三位会长明确要求我们代表团这次要带着任务去参加这次祭祖大典,我们是作为湖北的代表团去参加的,任务是交流学习、寻根问祖;还要和其他地区的宗亲沟通交流,学习他们宗祠建设的工程管理、资金管理和集资捐赠的办法等。
临行前,代表团为出席会议准备了发言稿,定制了荆楚黎氏代表团赴江西赣州宗亲会的行程安排、工作要点、工作任务,统一了出行时间、行走路线,明确了途中注意事项。
二0一四年十月一日上午七时,我们来自湖北不同县市的代表一行七人(另有三人在江西等候),在副会长黎中华同志的带领下,按照行程安排,从湖北天门南站出发,途径汉川、鄂州、黄石、九江、南昌、兴国,一路上,我们一起畅谈祖国发生的变化,表达对这次祭祖大典的期望,晚10:30到达赣州火车站,刚一踏进赣州这块红色的土地,就受到了组委会的热情接待,劳顿了一天的黎惟泷先生和黎登福先生早在出站口等待着我们的到来,由于天色已晚,我们见面稍作交流后,便住进了一家宾馆。
随后,副会长黎中华对一天的行程进行了总结,赣州的副会长黎惟泷对我们的这几天的行程作了周密而详细的安排。
翌日,江西赣州宗亲黎惟泷宗长早早的在我们所住的宾馆楼下等待我们去吃早餐,随后,带领我们从江西赣州市驱车到达宁都县城,一路上,我们在国庆节日的气氛映照下,谈笑风生,兴趣盎然,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行程,中午时分,我们入住“得月楼”酒店。
待我们的一切安排停当之后,在江西赣州的黎昕会长一行也到达我们入住的酒店与我们汇合并安顿下来。
根据大会组委会安排和会议报到的程序,报经黎昕会长同意,我们荆楚黎氏代表队捐赠三千元会务费,报到、领取会议相关资料。
下午七时许,来自全国各地的宗亲1000多人集中在“得月楼”酒店举行欢迎晚宴,我们荆楚黎氏代表团负责人逐一到各桌向各地宗亲敬酒,会长黎昕、副会长黎中华参加了各地会长级别的酒宴,现场气氛欢快热烈,我也随着人们的热闹场面或拍摄或录制难忘的画面。
晚宴结束后,组委会根据我们湖北代表队的请求,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宗亲会长集中交流,我们湖北代表队黎昕、黎中华两位会长参加了座谈交流,代表队的黎维雄、黎维军、黎洪厚、黎洪军、黎开华和我分别与其它地区的宗亲交流谱史资料等相关信息,就贵州遵义、广西兴业、江西上饶、山西黎城黎氏的源流世系请他们考证,贵州遵义的黎永利会长一看到我们提供的光绪二十二年的老谱世系,当即对照随身携带的手抄谱史资料进行查对并打算与我们进行密切沟通,互相交换了对黎氏家族发展历史的看法,我们向黎永利宗长表达了我们荆楚黎氏的想法,得到了他们的理解支持,他们决定继续与新余的黎氏联系,进一步进行考证。
随后,我们又与江西上饶的黎青龙先生就黎氏的迁徙情况,上源世系情况进行了交流,委托他们帮助寻找相关资料,两位先生乐意地接受了我的请求。
当晚参加座谈交流的有贵州遵义、湖南慈利、广西兴业、江西上饶等,广泛的交流之后,我们将事先安排好的两册《荆楚黎氏族誌》的首卷由黎昕会长签名后分别赠送给江西赣州的黎惟泷宗长,贵州遵义的黎永利宗长,同时,我们也得到了他们的回赠。
十月三日,根据组委会安排,是纪念黎氏度公南迁宁都1188周年暨黎氏度公墓重修竣工祭祖大典的主题大会的日子,凌晨四点,组委会的工作人员就叫醒了我们,5点左右,我们在黎惟泷先生的陪同下,乘坐豪华大巴车与各地宗亲自驾的车辆从宁都出发前往东韶中学,组成了近300辆车的长龙车队,离开宁都县城,前往东韶乡,长长的车队经过近三个小时的山路颠簸,终于到达了宁都县东韶乡,在距离东韶中学一公里处路的两边是人头攒动,彩旗飘飘,引导着我们行进,8点30分左右,车辆进入东韶中学,只见校门前巨大的充气球上写着“热烈欢迎海内外京兆黎氏后裔回东韶祭祖”的醒目标语,门内左侧整齐的军乐队正在奏起欢快的迎宾曲,操场上到处张灯结彩,聚满了来自各地的黎氏宗亲。
据理事会的副会长黎惟泷先生介绍,这次是全国性第五次黎氏宗亲活动中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宗亲活动,参加此次祭祖大典的涉及十个省市,一个区,外地宗亲代表有2000多人,赣州市内代表有200多人,算上台前幕后人员超过3000人,现场有大小车辆近300辆。
整个操场停满了黎氏祭祖大典的车辆,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所有车辆在操场前方整齐排列,现场秩序井然,场面宏大,振奋人心,作为黎氏宗亲无不为之感到骄傲。
车辆停好后,参加祭祖大典的宗亲,径直穿过东韶中学,步行蜿蜒屈曲的山路,来到1公里外的度公墓现场,黎氏度公墓坐落在宁都县东韶乡山头的一个相对平整的地方——古城坪,眼前的度公墓,气势磅礴,庄严肃穆,前方是一片开阔地,经过重修,度公墓俨然成了一座小山,组委会的工作人员介绍,黎氏度公墓宽15.16米,高4.2米,长46米。
墓的前面是一排新雕刻的高大雄伟的石碑,石碑正上方雕刻有一个巨大的“黎”字,“黎”字下方有“世代昌盛”四个大字,右边是一个“福”字,左边是一个“寿”字,石碑正下方及两边记录了黎氏家族的历史渊源及分布情况,整个场景气势恢宏,不得不佩服当代黎氏人聪明才智,不得不让人们敬慕我们的先祖。
黎氏家族早期发源于山西黎城,传至黎干时,在京兆(陕西西安)发展成为名门望族,以“京兆郡”为堂号的后人,一直尊黎干为开基始祖。
而黎氏度公是“京兆郡”黎干之子,时任江西宁都县令,成为江西宁都黎氏的开基始祖,距今已有1180多年,是黎氏后人公认的一代先贤。
黎氏度公墓位于江西省宁都县东韶乡古城坪,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经过历代东韶黎氏族人的保护,至今保护完好。
度公本明州(今浙江宁波市鄞县区)人,唐宝历二年(公元826年)任虔化(今宁都)县令,卸任后在东韶肇基立业,成为江南多数黎氏族人的始祖。
江南黎氏多为度公所出。
东韶河池(古为何陂)琅公的曾孙黎伯登到了珠三角,他生了三个孙子粤培、粤瑛、粤碧,其后裔现居高明、南海、高要等地。
东韶玕公的后代景成任官雄州(今广东南雄)府知府,其后裔分布在番禺、顺德、中山、东莞等地。
这些不争的历史事实表明,江南黎氏的根在山西黎城,而源头则在江西宁都东韶。
我们所说的源远流长,指的是古黎国屡遭异国异族(赤狄)入侵,渐入式微。
残酷的战争灾难迫使黎氏族人仓皇外逃,幸存者已是凤毛麟角。
干公任京兆尹后,使黎氏东山再起,重振雄风,铸就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度公以孝廉之身任虔化县令,由此,黎氏的人文进入了一个新的、平稳的、长久的发展时期,千余年来,衣冠蝉联,彪炳千秋,瓜瓞覃延,枝繁叶茂,其后裔流播迁徙于闽、粤、赣、湘、桂、川、黔、港、澳、台和海外。
这就是历经沧桑的黎氏人文发展历史,源远流长。
我们应当记住这位一代先贤。
作为度公肇基地的东韶黎氏族人殷切期望各地宗亲常来东韶看看,拜竭度公祠、墓,拜祭列祖列宗,寻根问祖,缅怀祖德,联结祖谊。
祭奠这样一位先祖本身就是黎氏家族的一件大事,而对度公墓进行重修,更体现了黎氏家族后人对先祖的敬重和责任。
上午9:00,纪念黎氏度公南迁宁都1188周年暨黎氏度公墓重修竣工祭祖大典开始,设在度公墓左边的主席台已座无虚席,湖北荆楚黎氏代表团的会长黎昕同志座主席台二排的正中,主席台前面是各地各表团队列位置指示牌,指示牌后面站满了参加祭祖大典的各地宗亲,我们湖北荆楚黎氏代表团在随团代表中央的位置,随着大典主持人江西赣州黎氏度公墓理事会副理事长黎春生宣布祭祖大典开始,现场鸣响了最高礼节的礼炮11响;各位宗亲向度公墓三鞠躬;工作人员向度公墓上三牲供果;领导上香;副理事长黎绵万宣读祭文;原赣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赣州黎氏名誉理事长黎金辉作工作报告;理事长黎绵富向代表报告度公墓重修情况;常务理事长黎江勇致辞;捐款代表黎泰成发表讲话;外地宗亲代表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各地宗亲上香,燃放鞭炮;宣布祭祖大典结束。
整个仪式历时两个多小时。
祭祖大典结束后,各地宗亲合影留念。
组委会安排与会代表在宁都小学的教室和操场上举行迎宾午宴,据了解,此次为代表们准备午餐的工作人员全部来自宁都东韶乡的黎氏宗亲,无一外姓人员参加,据后勤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先一天的晚上,杀了5头380斤左右的猪,直至凌晨四点,他们所有的菜都是当天起早赶制的,所以,午餐内容十分丰富,每桌上配有酒水、饮料,每桌是16个江西特色菜,大家品尝着江西特色菜肴,喝着江西美酒,憧憬着黎氏家族兴旺发达的美好未来,高兴的不亦乐乎。
尤其是那大个的肉丸和大个的鱼丸,让我们至今还记忆犹新,回味无穷。
午餐结束后,各省市代表互相问候道别,留下联系方式,各自开始了新的行程。
我们荆楚黎氏代表团午宴后由黎惟泷先生安排专车离开宁都小学返程至赣州,我们欣赏了赣州的夜景,品尝了赣州的特色小吃,进住金赣大酒店。
晚上,我们又和广西藤县、四川成都、云南昆明、贵州贵阳等地的代表交流学习。
十月四日,荆楚黎氏代表团根据行程安排,我们一行在黎惟泷宗长陪同下,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广州等地的宗亲集中走访参观“中国·南康百家姓和谐城”,在黎氏宗祠工作站的宗亲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并向我们介绍了百家姓和谐城的建设情况,黎氏宗祠的捐资情况,黎氏的发展史等,我们还重点考察黎氏宗祠集资建设和管理方式。
根据当地游客的意愿,我们荆楚黎氏代表向黎氏宗祠捐赠了善款,敬香祭拜,祝福黎氏永远昌盛,并在黎氏宗祠门口合影留念。
随后,我们还参观了其他部分姓氏宗祠及办公场所。
不知不觉,快到下午的一点钟了,在黎惟泷宗亲的盛情款待下,我们一同进餐,共话黎氏大业,我们有幸又和广州市、江西赣州南康区、四川、贵州、湖南等地的代表进行交流。
下午四时左右,黎惟泷先生安排专车送我们到火车站稍作休息,晚18:30乘从赣州——湖北武汉的火车返回,次日7:30到达汉口火车站。
十月五日上午9:30乘从汉口火车站到天门南站高铁返回,副会长黎中华安排午餐,至此,所有出行的荆楚黎氏宗亲已全部安全到家,从而,完成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愉快的旅行。
完成了历史性的旅行,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我们先后收到了理事会副理事长黎惟泷先生、秘书长黎国华先生等发来的感谢信息和电话问候,还收到了各地宗亲寻根问祖的电话,回想起那一幕幕激动人心的活动场面,我们代表团全体成员一致认为:这让我们感到肩上担子的重量,看到了宗亲们的期望与鼓励。
我只有努力工作来报答宗亲们对我的关心和厚爱。
湖北荆楚黎氏――黎峰俊随记二〇一四年十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