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综合训练(含答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综合训练一、选择题1.北半球同一地点,从春季到冬季,一年中物体影长的变化是()。
A.先变短,后变长B.先变长,后变短C.长度始终不变2.下列哪种方法可增加鸡蛋的产量()。
A.减少光照时间B.延长光照时间C.减少或延长光照时间均可3.下列关于地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的陆地面积比海洋面积大B.地球在宇宙中是静止不动的C.地球是绕着太阳公转D.地球公转一周时间是一天4.下列节日中,乐清市内同一地点同一物体正午时分影子最长的一天是()。
A.劳动节B.几童节C.元旦5.北京和乌鲁木齐相对位置是:北京在东,乌鲁木齐在()。
A.东B.南C.西D.北6.如果地轴的倾斜度再大一些,会产生的现象是()。
A.极昼现象发生的范围变大B.极昼现象发生的范围变小C.极昼现象发生的范围不变7.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A.自南向北B.自东向西C.自西向东8.《天体运行论》的作者是()。
A.托勒密B.哥白尼C.伽利略二、填空题19.在模拟帆船在球体和平面上航行实验时,“开船者”要快速的使船航行。
( ) 20.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包括目镜、物镜、调节旋钮、载物台和反光镜等,其中“反光镜”的作用是反射光线到镜筒中。
( )21.四季变化对植物没有什么影响。
( )22.夏天气温高是因为此时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近。
( )23.造成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太阳的东升西落。
( )四、简答题24.列举几例你知道的昼行性动物和夜行性动物。
25.举例说明昼夜交替对生物有哪些影响?26.有人说,太阳慢慢西沉,夜色渐渐降临,太阳也在休息了,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27.“地心说”和“日心说”有哪些相同或不同之处?参考答案1.A 2.B 3.C 4.C 5.C 6.A 7.C 8.B9.测节气定季节制定历法10.七四颜色形状11.自转12.地球静止不动13.日心说天体运行论14.换毛冬眠落叶15.阳光太阳16.1 36517.稍扁略鼓球18.哥白尼日心说19.× 20.√ 21.× 22.× 23.×24.昼行性动物:蝴蝶、喜鹊、麻蜥等。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自学练习题及答案

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温馨提示:图片放大更清晰哟!习题巩固易错专练一、填空题1.四季的变化会对生物产生影响:一些动物会在不同的季节,比如北极狐;一些动物会用的方式过冬,比如刺猬。
2.小科进一步研究地球公转,发现规律如图:当地球围绕太阳转到位置时,地处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最高。
当地球从位置B运行到位置D的过程中,正午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会变。
3.一年之中正午时分同一座高楼在太阳下:夏季影子,冬季影子,春秋两季影子。
4. 提出了“日心说”,提出了“地心说”。
5.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指向星。
地轴倾斜角度大约是23度,如果它的倾斜角度再大些,可导致和现象发生的范围更大。
6.制作地球海陆分布模型时,可以用不同(填“颜色”或“形状”)表示海陆分布情况。
将吸管穿过橙子,使橙子绕吸管转动可以模拟地球(填“自转”或“公转”)。
二、判断题7.在模拟帆船在球体和平面上航行实验时,“开船者”要快速的使船航行。
( )8.公鸡每天按时打鸣,是受太阳自转的影响。
( )9.现代科学家证明哥白尼的“日心说”也是错误的,所以他不值得尊敬。
( )10.地球东边的时间比西边早,东边比西边先看到太阳。
( ) 11.同样是中午12时,6月22日和12月22日学校篮球架在阳光下影子的长短是相同的。
( )12.地球距离太阳最近时,北半球迎来了炎热的夏季。
( ) 13.植物大都是春天发芽、夏天生长、秋天结果。
( )三、选择题14.关于“实验中的地球仪摆放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仪的自转轴始终竖直指向正上方B.地球仪的自转轴始终水平指向“太阳”C.地球仪的自转轴始终倾斜指向北极星15.探秘学习小组用自制好的地球模型进行模拟实验(如图),这个实验模拟的是()。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地球自转,同时公转D.无法判断16.弟弟对地球充满了好奇,关于地球和地球的运动,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心说”提出者是托勒密,他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B.“日心说”提出者是哥白尼,他认为地球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C.在科学研究中,只要是科学家提出的观点,我们都应该相信17.如果图中“•”代表乌鲁木齐,“▲”代表昆明,“■”代表天津,则从图上所示位置可知,()先迎来黎明。
初一地理地球的运动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地理地球的运动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A.甲图B.乙图C.丙图D.丁图【答案】B【解析】从图上观察得出:A、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故不符合题意; B、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故符合题意; C、由符号“N”判定该图表示北极,但方向是顺时针,故不符合题意; D、由符号“S”判定该图表示南极,但方向是逆时针,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2.读下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10分,每格1分)(1)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着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转。
(地轴/太阳)(2)如图所示,地球公转的方向是(3)地球公转产生现象。
(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5)当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是,此时,泉州的昼夜长短情是。
(6)当太阳光直射到赤道时,北半球的节气是春分或者。
(7)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逆时针/顺时针)旋转。
【答案】(1)太阳地轴(2)自西向东(3)季节交替(4)一天一年(5)夏至日昼长夜短(6)秋分(7)逆时针【解析】(1)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着太阳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地轴转.(2)如图所示,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3)地球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四季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等.(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5)当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是夏至日,此时,福建省的泉州昼夜长短情况是昼长夜短.(6)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7)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旋转,在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考点】本题考查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3.当启东的学生放寒假时,澳大利亚处在()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答案】B【解析】因为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当北半球是冬季时,南半球是夏季,启东位于北半球,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故启东处于冬季时,澳大利亚正值夏季,故选B。
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1.3地球的运动 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3地球的运动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在某一时刻,太阳直射的是()A. 一个点B. 一个面C. 一条线D. 整个地球2、晨昏线(圈)与经线圈的关系是()A.每年重合两次B.每年重合一次C.永远重合D.永远不重合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A.北回归线是北半球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最南界线B.南回归线是南半球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最北界线C.南极圈是南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南界线D.南极圈是南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北界线4、北半球夏至日时,下列城市的昼长,按由长至短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武汉、乌鲁木齐、台北、兰州B.乌鲁木齐、兰州、武汉、台北C.乌鲁木齐、兰州、台北、武汉D.台北、武汉、兰州、乌鲁木齐5、在下列地点中,一年内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A.上海B.海口C.北京D.哈尔滨6、下面四幅图中, 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C. D.A. B. C. D.7、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相同的是()A、方向B、绕转中心C、周期D、产生的地理现象8、下列自然现象中,因地球公转而造成的有()A.太阳和星星每天东升西落B.四季的更替C.当我国的北京是正午时,美国华盛顿是夜晚D.昼夜的交替9、与地球自转有关的自然现象是()A、极昼、极夜B、四季更替C、昼夜更替D、昼夜长短变化10、因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A.昼夜长短变化B.昼夜交替C.四季的划分D.各地热量的差异11、每年11月中旬,狮子座会爆发大规模的流星雨,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大约是图中的()A.a点附近 B.b点附近C.c点附近 D.d点附近12、读图回答:既没有四季变化,又没有昼夜长短变化的点是()A. ①点B.②点C.③点D.④点13、豆豆经常在中午12:00观察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她发现在暑假前后影子最短,寒假前后影子最长。
请你帮豆豆找到合理的解释()A.旗杆的位置有变化B.豆豆观察的位置有不同C.由于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同,正午太阳高度在变化D.豆豆观察的方法有错误下图斜线部分表示7月7日,非斜线部分表示7月8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回答14题。
最全地球的运动专项训练题(含参考答案)

地球的运动专项训练题1.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正确叙述是( )A.赤壁与北京的线速度相等B.赤壁与北京的角速度相等C.赤壁的线速度小于北京的线速度D.赤壁的角速度大于北京的角速度2.下列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3.从北回归线附近来看,通常情况下东经179°比西经179°( )A. 日期晚,区时早B.日期晚,区时晚C. 日期早,区时相同D.日期早,地方时相同4.当伦敦为正午时,区时为20点的城市是( )A.悉尼(150°E附近)B.上海(120°E附近)C.洛杉矶(120°W附近)D.阿拉克(0°经线附近)5.下图中的虚线是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实线是其实际运动方向,正确的图示是( )6.位于赤道和180°经线上的某舰艇,向正北位发射射程555千米的炮弹,炮弹应落在( )A.东半球,昨天B. 东半球,今天C. 西半球,昨天D.西半球,今天7.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关系是( )A.每天都能重合一次B.只有在春分或秋分日某一时刻能重合C. 每年都能重合一次D. 只有在冬至日夏至日某一时刻能重合8.如果某日某时刻120°E与晨昏线的一部分重合,则下列说法不可能的是( )A.该日全球昼夜平分B.南半球昼长开始大于夜长C.北极圈内开始出现极昼D.北京太阳高度角全年最大9.同一经线上的各地( )A.日出时刻必定相同B.昼夜长短必定相同C.正午太阳高度必定相同D.地方时必定相同10.出现太阳光直射的地方一定是( )A.昼夜等长B.正午太阳高度最大C.昼长夜短D.日出最早11.北半球夏至日( )A. 北半球各处正午太阳高度全年最大B.太阳直射点在23°26′NC.地球公转速度较快D.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距离太阳最近12.关于两极地区极昼夜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极地区极昼和极夜持续时间均相等B.极昼和极夜现象都是从极圈开始出现的C.出现极昼或极夜的最低纬度与直射点纬度互余D.南北极区不可能有昼夜平分13.极昼现象从南极点扩大到南极圈的时期是( )A.春分到夏至B.夏至到秋分C.秋分到冬至D.冬至到秋分14.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距理论上应该比南方宽,理由是( )A. 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小B.北方冬季白昼时间更长C.北方地形平坦开阔D.南方气候更温暖湿润15.关于物影朝向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北半球夏半年日出时刻物影均朝西南B.北回归线及其以北正午影子全年朝北C.赤道上的物体一年中会出现两次无影现象D.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全年正午物影朝南16.下列日照图中,表示6月22日昼夜状况的是( )17.下列各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北极圈内B.赤道上C.南回归线上D.北纬50度18.3月21日至9月23日,正午物体影子始终朝南的地区在( )A.赤道以南地区B.赤道以北地区C.北回归线以北地区D.南北回归线之间19.一年中我国各地白昼时间都开始变长的日期大致是( )A.3月21日B.6月22日C.9月23 日D.12月22日20.某地区有一口150米深的矿井,采矿工人发现在井底每年能见到两次阳光,此井最有可能位于( )A.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之间B.温带地区C.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D.寒带地区21.(参照右图分析)一艘航行于太平洋上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越过了180°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不可能是( ) A.29日12点05分B.30日11时55分C.30日12点05分D.31日12点05分22.已知在北半球夏至日时,甲地(110°E,40°N)比乙地(115°E,30°N)白昼长56分钟,则甲地比乙地( )A.日落迟20分钟B.日出早56分钟C.日出早28分钟D.日落迟48分钟图1为北半球某纬线圈的昼夜分割情况,其中为昼弧,=,α等于20°,据此回答23--24题。
2023年中考地理训练专题02 地球的运动(含答案及解析)

2023年中考地理专题训练专题02 地球的运动一、选择题地理课上,老师经常用手电筒的光线模拟太阳光照,演示地球运动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图为模拟地球运动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1-3小题。
1.此模拟实验可以演示()①地球的公转②地球的自转③地球上四季冷暖差异现象④昼夜更替现象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下列图正确反映了地球自转方向的是()A.B.C.D.3.图中四个城市最先看到日出的是()A.北京B.东京C.雅加达D.悉尼【答案】1.D 2.B 3.D【解析】1.手电筒的光线模拟太阳光照,拨动地球仪模拟的是地球的自转现象,可以演示昼夜更替现象;地球上四季冷暖差异现象是地球公转的地理现象。
②④正确,①③错误。
D 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在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地球自西向东转,东边比西边先看到日出。
读图可得,悉尼的位置最偏东,该城市最先看到日出。
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飞行约40万千米之后,“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降落于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的新篇章。
读下图“地球、月球、太阳运动图”完成下面小题。
4.地球上看见太阳、月球东升西落的主要原因是()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月球自转D.月球公转5.月球、地球、太阳三者运动的关系正确的是()A.太阳绕月球转B.地球绕月球转C.太阳绕地球转D.月球绕地球转6.“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降落于月球背面这一天,下列地球上有关地理现象正确的是()A.太阳直射北半球B.北半球白昼一年中最长C.北半球昼短夜长D.北回归线正午立竿不见影【答案】4.A 5.D 6.C【解析】4.地球上看见昼夜更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与月球无关,A正确,CD错误。
地球公转产生四季更替、昼夜长短变化等自然现象,B错误。
【人教版地理(2024)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 1.3 地球的运动(含答案)

【人教版地理(2024)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单选题1.看地球上的昼夜分布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点此时是白天B.B点此时是黑夜C.A点昼长夜短D.B点昼短夜长2.当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冬季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3.地球公转的周期是()A.12小时B.24小时C.1小时D.1年4.下列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A.四季的变化B.昼夜更替C.太阳升落时间的早晚D.正午时刻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2023年6月4日太空出差半年的神舟十五号顺利返回。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和“我国局部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5.酒泉的经纬度大致位于()A.40°S,100°E B.40°N,100°EC.40°N,100°W D.40°S,100°W6.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当日,酒泉的天气状况是()A.多云B.阴C.晴D.小雨7.神舟十五号返回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图中的()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8.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A.日出B.昼夜交替C.日落D.四季变化二、判断题9.公转方向和自转相同,都是自东向西。
10.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
11.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反。
().12.一年中绥化冬季太阳升得高一些。
()13.当我国是夏季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也是夏季。
()14.地球公转运动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
三、填空题15.地球的自转方向是,地球自转产生了现象.16.0º—30º为,30º—60º为,60º—90º为。
17.地球自转的周期是;公转的周期是。
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选填“自转”或“公转”)产生的,季节变化是由于地球(选填“自转”或“公转”)产生的。
初一地理上册 地球的运动选择题练习 50题(含答案)

初一地理上册地球的运动选择题练习 50题(含答案)1. 地球的运动包括()。
A. 自转和公转B. 春分和秋分C. 日出和日落D. 上弦和下弦答案:A2. 地球自转的时间是()。
A. 24小时B. 365天C. 1年D. 4季度答案:A3. 公转是指地球绕()运动。
A. 太阳B. 月球C. 地球的轴 C. 太阳系答案:A4. 地球的自转引起了()现象。
A. 东半球白天西半球夜晚B. 冬季温暖夏季寒冷C. 白天黑夜交替D. 放晴和下雪的变化答案:C5.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相互独立的。
()A. 对B. 错答案:B6. 太阳照射地球的角度不同,导致了地球的()。
A. 季节变化B. 自转C. 地震D. 空气湿度答案:A7. 地球公转一周需要()。
A. 12小时B. 24小时C. 24天D. 365天答案:D8. 地球自转一周需要()。
A. 12小时B. 24小时C. 24天D. 365天答案:B9. 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线与地面法线之间的夹角。
()A. 对B. 错答案:A10. 太阳直射地球的区域有四个,它们分别是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和两个()。
A. 黄道圈B. 赤道C. 极圈D. 季风带答案:B11. 夏至是指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顶点最南。
( )A. 对B. 错答案:B12. 春分和秋分时,地球上的昼夜时间()。
A. 相等B. 不等答案: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第一题: (2010广东,11—13)图1-3-1中外圆表示纬线圈,N为北极点。
读图回答1—2题。
图1-3-1
1.若AB弧表示夜弧,则D点的日出时刻是()
A.21时30分
B.2时30分
C.8时00分
D.3时30分
答案:B
2.若AB弧表示2010年3月1日的范围,其余为另一日期。
设B点为零时,则100°E的区时为()
A.2月28日13时40分
B.2月29日13时40分
C.3月2日14时00分
D.2月28日14时00分
答案:C
第二题:-3-2,完成3—4题。
图1-3–2
3.图中c代表的节气出现时,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此季节北京的昼长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
B.此季节新加坡的昼长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
C.此季节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
D.此季节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小值
答案:D
4.图中b代表的季节出现时,下列城市的昼长最长的是()
A.哈尔滨
B.北京
C.海口
D.济南
答案:A
第三题:-3-4和图1-3-5,完成下列问题。
图1-3-4
图1-3-5
(1)图1-3-4左图中所画的地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季节)的日照状况图,此季节地球正处于公转轨道的____________________附近,公转的速度较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1-3-4左图与图1-3-5表示的日期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1-3-5所示的季节过六个月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正值北京的____________________(季节)。
(5)在图1-3-4右图中较为准确地表示出此时全球昼夜状况图示。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以下几方面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1)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及各类图示;(2)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全球各地其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3)晨昏圈的定义及晨昏圈与经线、赤道的关系。
答案:(1)北半球冬季近日点快
(2)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A、D
(4)向南夏季
(5)见下图
答案:D
第四题:3-6提供的相关信息,完成2—6题。
图1-3-6
2.请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及图中箭头所表示的地球上的方向,可以判断出()
A.地球在自东向西旋转
B.地球的运动周期为23小时56分4秒
C.图中中心为南极
D.图中中心为北极
答案:C
3.根据图中所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此时地球公转的状态为()
A.此时地球正处于地球公转轨道的近日点处
B.此时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最近
C.此时太阳的公转速度最快
D.此刻之后地球公转的速度先增大,然后约6个月的时间则一直减慢
答案:D
6.下列关于A、B、C、D四点及全球其他各地地方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此刻A、C两点的地方时均为18时
B.此刻A、C两点的地方时均为6时
C.此刻北京时间为14时
D.此刻B点为15时
答案:C
第五题:3-7中心点表示北极,阴影区为9月21日,外阴影部分为9月22日,判断OA、OB 的经度分别为()
图1-3-7
A.60°W,180°
B.60°E,180°
C.180°,60°E
D.180°,60°W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