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放射治疗时间、剂量分割方式

合集下载

2024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肿瘤放射治疗学(中级343)基础知识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肿瘤放射治疗学(中级343)基础知识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肿瘤放射治疗学(中级343)基础知识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A1型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题干:以下哪项不属于肿瘤放射治疗的基本原理?A、细胞周期特异性B、细胞增殖动力学C、正常组织耐受性D、细胞凋亡2、题干:以下哪种剂量水平的放射治疗通常用于治疗急性放射性皮炎?A、0.5 GyB、2 GyC、10 GyD、20 Gy3、在肿瘤放射治疗中,以下哪种情况最有可能导致放射性肺炎?A、照射剂量低于常规剂量B、照射剂量适中C、照射剂量超过常规剂量D、照射剂量低于常规剂量,但照射范围广泛4、在肿瘤放射治疗计划中,以下哪项不是影响剂量分布均匀性的主要因素?A、照射野的大小B、照射野的形状C、源皮距(源到皮肤的距离)D、患者体位5、题干:以下哪种放射治疗技术主要用于治疗肿瘤的局部控制?A、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B、调强放射治疗(IMRT)C、电子线放射治疗D、粒子植入治疗6、题干:以下哪种放射治疗设备主要用于治疗体部肿瘤?A、直线加速器B、模拟定位机C、CT模拟定位机D、γ刀7、在肿瘤放射治疗中,以下哪种剂量用于确定肿瘤靶区的外缘?A. 90%等剂量线B. 80%等剂量线C. 70%等剂量线D. 60%等剂量线8、在肿瘤放射治疗中,以下哪种技术可以减少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A. 3D适形放疗B. 调强放疗C. 载波粒子放疗D. 重离子放疗9、在肿瘤放射治疗中,以下哪种情况最有利于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A. 单次大剂量照射B. 分次小剂量照射C. 单次低剂量照射D. 长时间连续照射 10、在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中,以下哪个参数是评估靶区剂量分布均匀性的关键指标?A. 最大剂量点B. 平均剂量C. 治疗剂量D. 靶区剂量均匀性指数(Dose Uniformity Index, DUI)11、肿瘤放射治疗学中,下列哪项不是放疗计划设计的三大要素?A. 线束类型B. 治疗剂量C. 治疗时间D. 照射野大小12、以下哪种放射治疗技术属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S)?A. 适形放疗B. 三维适形放疗C.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D. 刀射线放射治疗13、肿瘤放射治疗中,下列哪种剂量分布是正常组织接受剂量最小,而肿瘤组织接受剂量最大的?A. 等剂量线重叠B. 靶区剂量均匀分布C. 肿瘤剂量梯度分布D. 等剂量线集中14、以下哪项不是肿瘤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中的主要步骤?A. 肿瘤定位B. 治疗计划评估C. 放射源选择D. 计划优化15、肿瘤放射治疗学中,以下哪种放射源被称为“快中子”?A. 60CoB. 192IrC. 6MV X线D. 10MeV电子16、关于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分布,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剂量分布总是均匀的,没有剂量热点B. 剂量分布是均匀的,但存在剂量热点C. 剂量分布不均匀,但可以通过技术手段优化D. 剂量分布不均匀,且技术手段无法优化17、肿瘤放射治疗学中,以下哪种剂量单位用于描述放射线的强度?A. 毫居里(mCi)B. 毫格雷(mGy)C. 拉德(rad)D. 西弗(Sv)18、在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中,以下哪个参数通常用于确定治疗野的大小?A. 治疗目标体积(PTV)B. 临界器官剂量限制C. 治疗剂量D. 皮肤入射剂量19、在肿瘤放射治疗中,以下哪项不是常见的放射源?A. 铯-137B. 铅-208C. 氪-85D. 钴-60 20、关于放射治疗中靶区体积的定义,以下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GTV(Gross Tumor Volume):大体肿瘤体积B.CTV(Clinical Target Volume):临床靶区体积C. PTV(Planning Target Volume):计划靶区体积D. ITV(Internal Target Volume):内部靶区体积21、肿瘤放射治疗中,哪种类型的剂量分布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最小?A. 靶区剂量分布均匀B. 靶区剂量分布不规则C. 靶区周围剂量梯度较大D. 靶区周围剂量梯度较小22、以下哪项不是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中的关键参数?A. 治疗靶区大小B. 治疗剂量C. 分次剂量D. 治疗时间23、下列哪项不属于肿瘤放射治疗的基本原理?A. 乏氧细胞放射敏感性降低B. 放射性同位素治疗C.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D. 靶向放射治疗24、关于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分布,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高剂量区应与肿瘤体积完全重合B. 低剂量区应与肿瘤体积完全重合C. 高剂量区应远离肿瘤边缘D. 低剂量区应远离肿瘤边缘25、肿瘤放射治疗中,以下哪种剂量用于治疗局部肿瘤?A. 5Gy/次B. 10Gy/次C. 15Gy/次D. 20Gy/次26、在放射治疗计划中,以下哪个不是影响剂量分布的因素?A. 治疗机头角度B. 治疗野大小C. 穿透深度D. 患者体位27、以下哪种放疗技术主要用于早期乳腺癌的保乳治疗?A. 刀片放疗B. 三维适形放疗C. 调强放疗D. 伽马刀放疗28、以下哪项不是放疗反应的急性反应?A. 皮肤反应B. 腹泻C. 咽炎D. 瘢痕增生29、在肿瘤放射治疗计划中,以下哪个剂量分布是治疗计划优化的关键指标?A. 平均剂量B. 最大剂量C. 最低剂量D. 等剂量线覆盖范围 30、关于肿瘤放射治疗的靶区定义,以下哪种描述是正确的?A. 靶区仅包括肿瘤组织B. 靶区包括肿瘤组织及其周围一定范围的正常组织C. 靶区仅包括肿瘤组织及其邻近的淋巴结D. 靶区包括肿瘤组织、淋巴结以及可能的远处转移灶31、下列哪种放射治疗设备主要用于治疗肿瘤?A. X线治疗机B. γ-刀C. 同步加速器D. 线性加速器32、在放射治疗计划中,以下哪项不是影响治疗计划的关键因素?A. 患者的体型B. 肿瘤的大小和位置C. 治疗师的经验D. 治疗机的能量33、以下哪项不是放射治疗计划设计的基本原则?A. 确保肿瘤剂量覆盖B. 减少正常组织剂量C. 最大程度地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D. 忽略肿瘤周围正常组织保护34、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放射治疗适应症?A. 早期宫颈癌B. 晚期肺癌C. 中晚期食管癌D. 原发性肝癌35、肿瘤放射治疗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影响放射治疗效果的因素?A、肿瘤体积大小B、肿瘤与正常组织的分界C、患者的年龄和性别D、放射治疗的剂量和次数36、关于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分割剂量”,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分割剂量是指每次照射的剂量B、分割剂量是指整个治疗期间的总剂量C、分割剂量是指每次照射的总时间D、分割剂量是指每次照射后间隔的时间37、肿瘤放射治疗中,下列哪种剂量分布特点是不符合适形放射治疗的?A. 高剂量区与肿瘤形状一致B. 低剂量区与肿瘤形状一致C. 高剂量区边缘与肿瘤形状一致D. 低剂量区边缘与肿瘤形状一致38、关于肿瘤放射治疗的副作用,以下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皮肤反应是常见的早期副作用B. 恶心、呕吐是常见的急性副作用C. 骨髓抑制是常见的晚期副作用D. 放射性肠炎是常见的早期副作用39、下列哪种肿瘤放射治疗计划设计时,应首先考虑肿瘤的最大剂量?A. 鼻咽癌B. 前列腺癌C. 肺癌D. 乳腺癌 40、以下哪种放射治疗技术主要用于早期乳腺癌的保乳治疗?A. 三维适形放疗B. 旋转调强放疗C. 质子治疗D. 腔内放疗二、A2型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1、下列哪种放射治疗技术是利用高能X射线或电子束来治疗肿瘤的方法?A、光动力治疗B、近距离放射治疗C、质子束放射治疗D、伽马刀放射治疗2、在肿瘤放射治疗中,以下哪项不是影响放射治疗剂量的因素?A、肿瘤的大小和位置B、患者的年龄和性别C、肿瘤的恶性程度D、放射源的类型3、题干:在肿瘤放射治疗中,以下哪种剂量适用于小细胞肺癌的根治性放疗?A、30-40 GyB、45-50 GyC、50-60 GyD、60-70 Gy4、题干:以下哪种情况不适合进行肿瘤放射治疗?A、肿瘤体积较小,边界清晰B、肿瘤位于重要器官附近C、肿瘤位于活动部位D、患者一般状况良好5、题干:下列关于肿瘤放射治疗中放疗靶区定义的说法,正确的是:A、放疗靶区仅包括肿瘤本身B、放疗靶区包括肿瘤本身和肿瘤周围可能存在微转移的区域C、放疗靶区仅包括肿瘤周围可能存在微转移的区域D、放疗靶区不包括肿瘤周围可能存在微转移的区域6、题干:在肿瘤放射治疗中,下列哪种剂量定义通常用于评估肿瘤的控制情况:A、最大剂量(Dmax)B、最小剂量(Dmin)C、平均剂量(Dmean)D、危及器官的剂量7、题干:以下哪项不属于肿瘤放射治疗的基本原则?A、精确性原则B、剂量学原则C、生物学原则D、疗效最大化原则8、题干:下列关于放射治疗设备中直线加速器的说法,错误的是?A、直线加速器是一种利用微波或射频加速电子的设备B、直线加速器输出的射线能量范围较广,从几兆电子伏特到几十兆电子伏特C、直线加速器输出的射线属于高能射线,穿透力强D、直线加速器输出射线时,会产生X射线,但通过铅帘即可屏蔽9、下列关于肿瘤放射治疗中放射源类型的描述,错误的是:A、高能X射线放射源常用于治疗浅表肿瘤B、电子束放射源适用于治疗较深部位的肿瘤C、质子束放射源具有较好的剂量分布均匀性D、中子束放射源主要用于治疗头颈部肿瘤 10、在肿瘤放射治疗计划设计时,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剂量分布的主要因素:A、射野大小B、射野形状C、患者体位D、治疗机器的物理特性11、在肿瘤放射治疗计划中,以下哪个剂量范围通常用于确定肿瘤靶区?A. 10-20 GyB. 20-30 GyC. 30-40 GyD. 45-50 Gy12、以下哪种情况最可能导致放射性肺炎?A. 单次大剂量照射B. 分次小剂量照射C. 靶区与正常肺组织界限清晰D. 放射治疗期间定期监测肺功能13、肿瘤放射治疗中,以下哪种剂量分割方式称为分割剂量?A. 分剂量B. 分次剂量C. 分野剂量D. 分区剂量14、以下哪项不是肿瘤放射治疗中的一种放射源?A. 铯-137B. 氙-133C. 铯-137源D. 氩-12515、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以下哪种剂量适用于预防性照射?A. 30 GyB. 50 GyC. 60 GyD. 70 Gy16、在肿瘤放射治疗计划设计时,以下哪项不是影响剂量分布的因素?A. 患者体型B. 治疗机器类型C. 患者年龄17、在肿瘤放射治疗中,以下哪种剂量水平的放疗通常用于肿瘤的预防性照射?()A. 10GyB. 20GyC. 30GyD. 40Gy18、在放射治疗计划中,以下哪个参数通常用于确定放射治疗中肿瘤和正常组织的剂量分布?()A. 等剂量曲线B. 分配剂量曲线C. 剂量-体积直方图D. 等中心19、某患者,男性,45岁,因肺癌晚期就诊。

肿瘤放射治疗学试题及答案(三)

肿瘤放射治疗学试题及答案(三)

肿瘤放射治疗学试题及答案名词解释1.立体定向放射治疗(1.2.2)指借助CT、MRI或血管数字减影仪(DSA)等精确定位技术和标志靶区的头颅固定器,使用大量沿球面分布的放射源,对照射靶区实行聚焦照射的治疗方法。

2.立体适形放射治疗(1.2.2)是通过对射线束强度进行调制,在照射野内给出强度变化的射线进行治疗,加上使用多野照射,得到适合靶区立体形状的剂量分布的放射治疗。

3.潜在致死性放射损伤(1.2.4)当细胞受到非致死放射剂量照射后所产生的非致死性放射损伤,结局可导致细胞死亡,在某些环境下(如抑制细胞分裂的环境)细胞的损伤也可修复。

4.亚致死性放射损伤(1.2.4)较低剂量照射后所产生的损伤,一般在放射后立即开始被修复。

5.加速再增殖(1.2.4)在放疗疗程中,细胞增殖的速率不一,在某一时间里会出血细胞的加速增殖现行,此现象被为称为加速再增殖。

6.常规放射分割治疗(1.2.1)是指每天照射1次,每次1.8-2.0Gy,每周照射5d,总剂量60-70Gy,照射总时间6~7周的放疗方法。

7.非常规放射分割治疗(1.2.1)指对常规放射分割方式中时间-剂量-分割因子的任何因素进行修正。

一般特指每日照射1次以上的分割方式,如超分割治疗及加速超分割治疗。

8.放射增敏剂(1.2.1)能够提高放射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以增加对肿瘤的杀灭效应,提高局控率的药物。

包括嘧啶类衍生物、化疗药物和缺氧细胞增敏剂。

9.放射保护剂(1.2.1)能够有效的保护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减少放射损伤,同时不减少放射对肿瘤的杀灭效应化学修饰剂。

10.热疗(1.2.1)是一种通过对机体的局部或全身加温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的治疗方法。

11.亚临床病灶临床及显微镜均难于发现的,弥散于正常组织间或极小的肿瘤细胞群集,细胞数量级≤106,如根治术或化疗完全缓解后状态。

12.微小癌巢为显微镜下可发现的肿瘤细胞群集,细胞数量级>106,如手术边缘病理未净。

第11章3放射治疗中的时间、剂量和分次ok

第11章3放射治疗中的时间、剂量和分次ok

等效剂量比值 等效剂量依赖于/
d
N 'd Nd
'



d
'

2019/10/11
第11章 放射治疗中的时间、剂量和分次
18
11.3 分次照射不同效应的实验资料
和放射生物学解说
等效剂量依赖于/
d
N 'd Nd
'



d
'

比值越大,等效剂量下降越快,照射效果越好
d为分次剂量,D为总剂量,N为分次,E 为生物效应
D1 N1 d1
D2 N2 d2
2019/10/11
第11章 放射治疗中的时间、剂量和分次
27
11.6.1 各种组织/值的测定方法 S e( D D2 )
E

N1 (
d1


d12 )

N2
(
d2


d
2 2
6
11.1 标准分次照射及其在实践中的 变迁
生物效应依赖于剂量分布和时间以及分次的关系。 不同组织对相同剂量的照射反应也不一样。
对一个组织生物效应的修饰:当两个组织受同样的照 射时,分次情况和总疗程时间的不同可能导致不同的 效应。
需要考虑的因素:组织、分次、总疗程。
选择不同的分次和总疗程时间有肯恩减少照射对正常 组织影响的后果
2019/10/11
第11章 放射治疗中的时间、剂量和分次
25
11.6.1 各种组织/值的测定方法
1 直接法
将原始实验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最大似然方法,进行 统计学处理。
2 间接法

第七节 放射治疗时间、剂量分割方式

第七节 放射治疗时间、剂量分割方式

CT-simBiblioteka 位技术的操作步骤(7)标志治疗计划结果并验证: 在治疗计划完成后,将病 人按原体位回到CT床上,然后通过激光定位系统把治疗 计划中的靶区中心标志画到病人皮肤上,作为正式治疗时 摆位的参考。最后擦除原先的定位线,并拍摄模拟定位片。 正式治疗前,患者于治疗床上按既定的计划数据拍摄照射 野验证片,与模拟定位片或数字重建放射片(DRR)对比, 以验证照射野的准确性。
常用概念

(六)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OAR) 指可能包括在照射野内的重要组织或器官,它们的放射敏 感性(耐受剂量)将对治疗计划和靶区处方剂量有直接影响。 (七)计划危及器官(planning organ at risk volunm, PORV) 与计划靶区PTV的定义一样,在确定危险器官范围时,也 应考虑器官本身运动和治疗摆位误差的影响,其扩大后的 范围称计划危险器官。


第八节
放射治疗实施过程
一、临床剂量学原则




1.靶区剂量要准确,照射野应对准所要治疗的肿瘤区即 靶区。 2.治疗的肿瘤区域内剂量分布要均匀,剂量变化梯度不 能超过±10%,即要达到90%的剂量分布。 3.尽量提高治疗区域内剂量,降低正常组织受到照射的 剂量。 4.保护肿瘤周围重要器官免受或少受照射,至少不能使 它们接受超过其允许耐受剂量范围的照射,避免产生放射 损伤。
(二)选择照射方式

对于浅表或姑息治疗的肿瘤可选择单野源皮距照 射技术,如脊髓转移瘤;否则应选择等中心照射 技术,如食管癌三野等中心照射;对于体中心病 变如宫颈癌还可选择旋转或弧形照射技术;对于 根治性放疗,如条件许可,尽可能采用适形调强 放疗。
(三)选择治疗装置

放射治疗中的时间剂量和分次详解演示文稿

放射治疗中的时间剂量和分次详解演示文稿

S e( D D2 )
d
N 'd Nd
'
d
'
N1d1 N2d2
d1 d2
/ D2d2 D1d1
D1 D2
d为分次剂量,D为总剂量,N为分次,E为生 物效应
D1 N1 d1
D2 N2 d2
第27页,共27页。
2. 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对射线的不同反应;
3. 射线装置可利用机械包括计算机等控制方向、角度、照射时间、形状大小等,产 生不同的物理、生物效应。
第5页,共27页。
11.1 标准分次照射及其在实践中的 变迁
分次放疗:体外照射通常采用每天1次每周5次于几周内完成全 疗程。
分次数:照射的次数N。
分次量:每分次的剂量d。 总剂量:D 总疗程时间:第一次和最后一次之间的时间t。
后来:临床经验提示:在4-6周内做20-30次治 疗可以大大增加对肿瘤的效应而不超过正常组 织的耐受
第8页,共27页。
11.1 标准分次照射及其在实践中的 变迁
分次照射原因:把剂量分成许多分次,使在每 个分次照射时组织受到的损伤有可能得到部分 修复,从而对那些能积累和有效地修复损伤的 细胞给予相应的保护。
大,存活曲线弯曲明显
第19页,共27页。
11.4 总治疗时间的效应
当一个分次照射的总治疗时间延长时,放射效 应将会降低
原因:分次照射之间细胞再群体化
照射次数不变,则d需要增加 等效剂量增加 不同组织内细胞分裂活动各异,可能出现不同
的效应
第20页,共27页。
11.4 总治疗时间的效应
图11.7 等效剂量的变化和治疗时间的关系 两分次间的时间加大,达到特定存活分数需要
每分次的剂量d减小时,等效剂量增加

放射治疗时间、剂量分割方式共51页文档

放射治疗时间、剂量分割方式共51页文档

放射治疗时间、剂量分割方式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窗பைடு நூலகம்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乳腺癌的放疗剂量和分割方案

乳腺癌的放疗剂量和分割方案

乳腺癌的放疗剂量和分割方案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环节。

目前,针对乳腺癌的放疗剂量和分割方案的选择一直是临床上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就乳腺癌的放疗剂量和分割方案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并介绍目前常用的一些方案。

一、放疗剂量的选择放疗剂量是指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时所获得的辐射剂量。

在乳腺癌的放疗中,通常采用总剂量分为多个小剂量进行分割治疗,目的是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同时保证对癌细胞的有效杀伤。

1. 标准剂量分割方案常用的标准剂量分割方案是采用50 Gy的总剂量,分为25次,每次给予2 Gy。

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方案,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的放疗中。

这种方案通过较小的剂量分次给药,可以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同时保证对癌细胞的杀伤效果。

2. 加速放疗剂量分割方案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加速放疗方案在乳腺癌的治疗中逐渐被采用。

加速放疗方案采用较高的剂量,将总剂量分割为较少的次数给药,通常每次给予2.5 - 3 Gy。

这种方案可以减少放疗的总疗程,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个体化放疗剂量方案个体化放疗剂量方案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的,包括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分子亚型等因素的综合考虑。

这种方案根据患者的不同特点来调整剂量和分割方案,旨在提高治疗的效果,并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二、分割方案的选择在乳腺癌的放疗中,分割方案是指将总剂量分为多个小剂量给药的方式和时间安排。

分割方案的选择关系到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1. 标准分割方案标准分割方案是指将总剂量平均分为多次给药。

常用的标准分割方案是每天给药一次,连续5天,然后休息2天,周一至周五进行5次,共计25次。

这种方案通过较长的治疗周期将剂量逐渐积累,既能保证对癌细胞的杀伤效果,又能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

2. 加速分割方案加速分割方案是指通过缩短给药的间隔时间来加速治疗进程。

常用的加速分割方案是每天给药两次,中间间隔6小时。

肿瘤放射治疗学试题及答案(三)

肿瘤放射治疗学试题及答案(三)

肿瘤放射治疗学试题及答案名词解释1.立体定向放射治疗(1.2.2)指借助CT、MRI或血管数字减影仪(DSA)等精确定位技术和标志靶区的头颅固定器,使用大量沿球面分布的放射源,对照射靶区实行聚焦照射的治疗方法。

2.立体适形放射治疗(1.2.2)是通过对射线束强度进行调制,在照射野内给出强度变化的射线进行治疗,加上使用多野照射,得到适合靶区立体形状的剂量分布的放射治疗。

3.潜在致死性放射损伤(1.2.4)当细胞受到非致死放射剂量照射后所产生的非致死性放射损伤,结局可导致细胞死亡,在某些环境下(如抑制细胞分裂的环境)细胞的损伤也可修复。

4.亚致死性放射损伤(1.2.4)较低剂量照射后所产生的损伤,一般在放射后立即开始被修复。

5.加速再增殖(1.2.4)在放疗疗程中,细胞增殖的速率不一,在某一时间里会出血细胞的加速增殖现行,此现象被为称为加速再增殖。

6.常规放射分割治疗(1.2.1)是指每天照射1次,每次1.8-2.0Gy,每周照射5d,总剂量60-70Gy,照射总时间6~7周的放疗方法。

7.非常规放射分割治疗(1.2.1)指对常规放射分割方式中时间-剂量-分割因子的任何因素进行修正。

一般特指每日照射1次以上的分割方式,如超分割治疗及加速超分割治疗。

8.放射增敏剂(1.2.1)能够提高放射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以增加对肿瘤的杀灭效应,提高局控率的药物。

包括嘧啶类衍生物、化疗药物和缺氧细胞增敏剂。

9.放射保护剂(1.2.1)能够有效的保护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减少放射损伤,同时不减少放射对肿瘤的杀灭效应化学修饰剂。

10.热疗(1.2.1)是一种通过对机体的局部或全身加温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的治疗方法。

11.亚临床病灶临床及显微镜均难于发现的,弥散于正常组织间或极小的肿瘤细胞群集,细胞数量级≤106,如根治术或化疗完全缓解后状态。

12.微小癌巢为显微镜下可发现的肿瘤细胞群集,细胞数量级>106,如手术边缘病理未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模拟定位系统的组成



①大口径CT:机架孔径要大于70cm,最大扫描直径要大 于45cm,扫描床为平面型。通过它的定位和扫描,可获 得精确的治疗体位和用于治疗计划的图像信息; ②CT模拟软件系统和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工作站): 是一个带有能对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处理和能进行各种 三维治疗计划设计的软件系统的大型工作站; ③激光定位系统:主要由三维可动定位激光灯、数字控制 软件和激光驱动系统构成。这种激光定位系统的特点是两 侧激光灯可行较大范围的升降移动,顶篷激光灯可行左右 水平移动。激光驱动系统可准确地驱动三束激光移动,将 治疗计划结果中的等中心点或重要器官参考点的三维坐标 在体表的对应关系自动而精确地投射到皮肤表面,以便于 画体表标志线和技术员摆位。
(一)选择照射野

根据病变深度、范围和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关系决 定用几野照射。肿瘤靠近体表并较小时可选择单 野照射;对中位病变,一般采用二野对穿照射; 对体中心病变如食管癌可采用三野或多野照射; 对偏侧的肿瘤如上颌窦癌等可采用二野交角加楔 形板照射;对特殊肿瘤如霍奇金病可采用“斗篷 野”或“倒Y野”不规则野照射。
常用概念

(六)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OAR) 指可能包括在照射野内的重要组织或器官,它们的放射敏 感性(耐受剂量)将对治疗计划和靶区处方剂量有直接影响。 (七)计划危及器官(planning organ at risk volunm, PORV) 与计划靶区PTV的定义一样,在确定危险器官范围时,也 应考虑器官本身运动和治疗摆位误差的影响,其扩大后的 范围称计划危险器官。
(二)选择照射方式

对于浅表或姑息治疗的肿瘤可选择单野源皮距照 射技术,如脊髓转移瘤;否则应选择等中心照射 技术,如食管癌三野等中心照射;对于体中心病 变如宫颈癌还可选择旋转或弧形照射技术;对于 根治性放疗,如条件许可,尽可能采用适形调强 放疗。
(三)选择治疗装置

直线加速器产生的电子线照射多用于表浅肿瘤或偏侧部位 的肿瘤和转移淋巴结的治疗,此种射线治疗可减少肿瘤后 面组织受量,尤其是对软骨及骨组织。其有效治疗深度 (cm)约为电子线能量值的1/3~1/4,总的射程约为能量 值的1/2。临床上可单独使用或与高能光子相结合使用。 对于深部的肿瘤应根据肿瘤的深度、部位、所选择的照射 野和照射方式选择直线加速器产生的不同能量的X射线或 60钴治疗机产生的γ射线进行照射。
第七节
放射治疗时间、剂量分割方式
一、常规分割放射治疗(CF)

1.8~2.0Gy/次,1次/日,5次/周。 这是数十年来的经验方案,是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放射治疗 方法。这种分割方法对肿瘤有较好的效果,对正常组织损 伤较少,但并不是最好的分割方案。
二、非常规分割放射治疗




加速放疗(AF):1.8~2.0Gy/次,2次/日, 5日/周,疗程缩 短,总剂量减少。 大分割(低分割)放疗:2.5Gy/次以上,1次/日,5日/周, 疗程缩短,总剂量减少。 超分割放疗(HF):1.1~1.2Gy/次,2次/日, 5日/周,疗程 不变,总剂量增加。 加速超分割放疗(AHF):1.2~1.5Gy/次,2次/日, 5日/周, 疗程缩短,总剂量不变。
三、定位


1.模拟定位机(simulator) 模拟定位机能模拟放射治疗机的各种几 何参数、机械和光学特点,重复治疗机的所有运动自由度,保证 靶区定位时的一切条件与治疗时完全一致。病人按治疗时的体位 在模拟机下通过透视来确定病变的范围,决定照射的角度和野数, 拍摄定位片并记录下治疗时所需的各项参数,最后在病人身上画 好标记线。 模拟机投射出的是用于诊断的千伏级X射线,它能显示靶区及重要 器官的位置、活动范围,拍摄照射野定位片,多用于胸部肿瘤的 定位,食管和胃肠病变定位可通过吞钡来显示食管病变的长度和 胃肠肿瘤的位置。由于在X射线透视下只能较好地显示对比度强的 肺和骨组织,而对占全身比例较大的软组织以及大部分肿瘤组织 都显示不清。因此,模拟机只能用于常规放射治疗的定位,不能 满足现代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定位要求和定 位精度。但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也是放射治疗科不可缺少的设备。
CT-sim定位技术的操作步骤



(4)确定靶区及正常组织结构: 在TPS工作站上,根据计划 治疗的范围和射线可能涉及的重要器官在相应CT层面上勾画 靶区、危及器官等重要解剖结构,进行三维解剖重建。 (5)设计照射野:根据肿瘤和周围重要脏器之间在三维空间的 相互关系设计合理的治疗方案,照射野的设计要遵守临床剂 量学的原则。 (6)剂量计算并确定治疗计划:根据肿瘤大小,肿瘤的致死剂 量,正常组织的耐受剂量及靶区周围正常组织的情况等决定 放射治疗的剂量、时间分割方式。通过DVH了解靶区及其周 围重要器官的剂量容积比,确定治疗计划的可用性。


超分割放疗:1.1~1.2Gy/次,2次/日,10次/周,总
剂量较常规剂量增加10%~20%。 优点是减轻晚反应组织的损伤,增加了总剂量,提高了局 部的控制率。缺点是急性反应较重,有时病人不能耐受, 影响治疗方案进行。 超分割放射治疗两次照射时间的间隔要超过6小时,因为 晚反应的正常组织亚致死损伤修复至少要用6小时,早反 应组织的修复也要3~4小时。 这种分割方式适用于大分割放疗相反。 加速放疗则加重急性反应。


2. CT模拟定位系统(CT-sim),是将放疗定位专用大口 径CT、激光定位系统和治疗计划系统三者通过网络连接, 形成集影像诊断、图像传递、肿瘤定位和治疗计划为一体 的高精度肿瘤定位计划系统,但它不包括常规模拟定位机。 CT模拟定位系统已成为高精度放射治疗不可缺少的设备。 尽管CT模拟定位系统定位精确,对提高放射治疗质量有 显著作用,但它不能完全取代常规模拟定位机,一是价格 昂贵、定位时间较长,二是对颈部、锁骨上区、骨及较大 的肿瘤不如X线模拟定位简单明确。
五、治疗计划的确定


(一)模拟机校正
设计好的治疗计划应该放在模拟机上进行校对,检查此计划能否执行。 如果制定的计划在模拟机上均可完成,说明此计划可以实施,如不能 完成,要根据模拟机的条件修订或重新制定计划。模拟机校对时应注 意: 1.病人体位完全与定位时体位相同。 2.源皮距、源瘤距、照射野大小、机架角、机头转角等与计划数据 一致。 3.特殊野挡铅、楔形角及填充物也与计划数据相同。 一旦治疗计划被证实为可以执行,则应在病人体表上画好相应的体位 标记或照射野标记,擦除原先的定位线,并拍摄模拟定位片与治疗前 的验证片做最后核对。
CT-sim定位技术的操作步骤



(1)体位固定及摆位:按治疗要求确定病人体位,根据靶区 的部位及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体位固定装置,在平 面CT床上固定好病人。 (2)画定位标志线:体位固定完成后,通过激光定位系统在 病人身体上的投影,在病人体两侧及体正中皮肤上画标志 线。体位标志线应尽量画在靠近肿瘤区域。它的作用是为 了使病人在CT定位扫描和放射治疗时体位保持一致。 (3)CT扫描:按治疗计划的要求对相应部位进行CT扫描, 范围要足够大,肿瘤区层厚一般2~5mm。扫描结束后, 通过网络直接将CT图像传送到治疗计划工作站。
常用概念

(八)剂量一体积直方图(DVH) DVH是用于定量描述所定义的体积(如PTV、PORV)内吸 收剂量的三维分布信息。直方图的横轴为吸收剂量,可为 百分剂量或绝对剂量;纵轴为体积,可为百分体积或绝对 体积。DVH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帮助分析一个治疗计划是否 达到临床治疗的要求,即确定你所关心的结构有多少体积 受到多大剂量的照射;另一个功能是进行治疗计划的比较 和优选,可同时对比两个计划中PTV和PORV所受照射剂 量,在PTV的照射剂量分布相似情况下,选择PORV受到 照射剂量较小的计划。
常用概念


(二)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
CTV是包括GTV、亚临床病灶以及肿瘤可能侵犯的范围。 对CTV的确定除要考虑原发灶周围的亚临床病灶外,还要 根据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如肿瘤可能沿邻近血管、神经浸 润,向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特点,考虑肿瘤可能侵犯和转移 的范围。 GTV和CTV属于临床解剖学概念,能否正确定义GTV和 CTV依赖于影像学知识,肿瘤病理解剖学知识和临床经验。 它是根据患者的肿瘤分布情况、肿瘤生物学行为在静态影 像(如CT、MR、PET等)上确定的,没有考虑到器官的运 动并与所采用的放射治疗方式无关。 CTV=GTV+1.0cm
二、放射治疗计划中常用的概念

国际放射单位与测量委员会(ICRU)对光子束治疗的处方、记录和报 告规范做了详细的规定,并对三维治疗计划和放射肿瘤学适形放射治
疗技术临床应用的一些基本概念提出了具体规定。
常用概念


(一)肿瘤区(gross target volume,GTV)
GTV是指通过临床或影像检查可发现(可测量)的肿瘤范围, 包括原发肿瘤、转移的淋巴结和其他转移灶。转移的淋巴 结或其他转移灶可认为是第二肿瘤区。临床肿瘤区确定一 定要准确,因为放射治疗要给予肿瘤区足够的照射剂量, 使肿瘤得到控制,通过观察肿瘤区在治疗过程中的变化, 判断治疗疗效。


第八节
放射治疗实施过程
一、临床剂量学原则




1.靶区剂量要准确,照射野应对准所要治疗的肿瘤区即 靶区。 2.治疗的肿瘤区域内剂量分布要均匀,剂量变化梯度不 能超过±10%,即要达到90%的剂量分布。 3.尽量提高治疗区域内剂量,降低正常组织受到照射的 剂量。 4.保护肿瘤周围重要器官免受或少受照射,至少不能使 它们接受超过其允许耐受剂量范围的照射,避免产生放射 损伤。


常用概念


(四)治疗区(treated volume,TV)
放疗医生根据治疗目标(根治或姑息性放射治疗)选定的可 达到治疗目的的剂量区域。通常选择90%等剂量面所包绕 区域为治疗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