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公共经济学》)讲义
财政学讲义(1-8章)

第1章导论学习目的和要求:本部分的学习目的掌握财政与财政学的概念,理解混合经济中的财政。
了解财政学的研究方法。
重点:财政与财政学的概念。
难点:理解混合经济中的财政的基本内容。
本章基本结构现实生活中的财政问题财政学的概念混合经济中的财政财政学的研究方法1。
1 引言※经济学与财政学微观经济学回顾宏观经济学回顾假设条件与经济现实两种错误认识忽视理论抽象的作用将理论当作现实财政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1。
2 财政的几个概念财政的一般含义:是指政府的收支活动及其管理。
公共财政(Public Finance):是指国家(政府)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活动或经济行为.以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为口径界定财政职能范围,并以此构建政府的财政收支体系。
这种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构建的政府收支活动模式或财政运行机制模式,被称为“公共财政”.财政学:是研究政府的收支活动及其对经济运行所产生的影响经济学分支。
又称公共部门经济学或公共经济学。
财政的基本要素主体:国家或政府客体:一部分国民收入形式:实物、力役或价值形式目的:满足公共需要1.3财政的起源与发展财政的起源:原始社会末期→出现剩余产品→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财政产生财政的发展社会和国家形态的演进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财政的发展奴隶制国家财政→封建制国家财政→资本主义国家财政→社会主义国家财政1.4现实生活中的财政问题政府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供电、供水、供气公共道路、公共汽车、公共电视节目公立学校、国家助学贷款医疗保障、失业保险扶贫、补贴、抚恤计划¡。
¡.我们为享用政府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缴款使用费:电费、水费¡。
¡.税收: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专项税(费):社会保险税(费)¡¡※稀缺的世界与抉择经济学经济学探讨如何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人类无穷的欲望.气囊的故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项行动的成本是被牺牲的可选择事物(机会成本)※一个例子私人欲望与“公共欲望"私人欲望指的是个人希望独自拥有、独自享用的欲望。
《公共经济学》课件

公共物品指那些通过供给或投资 可以得到的无法排斥和非竞争的 物品。它们使用外部效应的概念。
当市场信息的传递过程不完善或 不正确时,会显著影响市场的运 作。
财政政策
政府通过预算设定、税收和政策程序来控制经济活 动,并可能通过公共支出和投资来刺激经济增长。
课程大纲
第一讲
商业与工业化时期
第三讲
基础理论:市场与政府的作用
第二讲
市场失败
第四讲
产量与成本
市场失灵
污染
外部性是市场失灵的一个例子, 由于制造或使用某种产品会对其 他人造成负面影响。
公共物品
信号传递失败
《公共经济学》PPT课件
成为一个对公共经济学卓有成效的大师,并能够在市场中成功。
课程目标
了解经济
学习如何分析市场和统计数据,以便更好地理解 经济学在社会中的角色。
自我提升
学会考虑不同的实践方案,支撑自己的发展和成 长。
贡献经验
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可以派上大用场,在影响经济 政策,为公司做出经济决策等方面使用。
增长技能
开发新的解决方案,你将掌握为一名经济学家所 必须的实际技能。
供求理论
供给曲线
表明某种物品在特定价格条件 下市场销售的数量。
需求曲线
表明某种物品在特定价格条件 下的销售价格与购买量之间的 关系。
市场失灵
当市场机制不能达到社会效益 最大化时,市场失灵就会出现。
市场势力
政府通过税收、补贴、定价、 招标等手段来制定和监管市场。
成本理论
1 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是指将生产因素用作生产和销售产品所需的费用。
2 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放弃更好的选择时可能失去的利润和价值。
《公共财政学》-1剖析

2018/10/18
西安变化:
——公共经济学全面采用了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即实证分析 方 法和规范分析方法;前者考察政府活动的范围和各种政 府 政策的结果,后者试图估价可以实施的各种政策。 范分析方法属于福利经济学的规范分析方法,成为公共 规 经济学研究的始点,如怕累托最优条件(交换条件、生产 条件和总体条件)、契约曲线、效用可能性曲线、生产可 能 性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转换率、消费者剩余和 生产 者剩余、无差异曲线、社会福利函数等。
2018/10/18
西安交通大学 邓晓兰
14
• (二)研究方法:实证与规范分析方法的统一 • 1、规范分析:回答应当是什么的问题,需要确定 价值判断标准,根据准则来判断,如果偏离准则, 应该如何调整等。比如,资源配置中的帕累托效 率,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兼顾等。 • 2、实证分析: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即分析经济运 行过程以及公共经济政策对经济运行结果的影响, 旨在阐述事实并解释事实,说明是什么,会怎么 样,但不对事实或结果的好坏做出判断。
10
——财政学主要研究 财政收支本身的问题,特别是 财政收人问题;而公共经济 学不仅研究财政收支 本身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研究财政收 支活动对经 济的影响。 ——公共经济学是一种“论述公共 部门的经济学”, 主要分析政府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的主要 后果及 其与社会目标的关系”。 ——公共经济学经常在经 济学的边缘探讨,越来越 与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的有关 研究相结合, 而且还直接融人了公共选择理论、宪法理论。 官 僚政治理论。
2018/10/18
西安交通大学 邓晓兰
4
• ②第二阶段1993—1998年自为的公共化改 革阶段,是在整个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已经 明确了市场化方向的背景下进行的。 • ③1999年至今的第三阶段,这是自觉公共 化改革阶段。这是在明确建立公共财政框 架目标之后,有意识地建立公共财政制度 的改革。
财政学讲义

财政学讲义(48学时)课程内容:第一篇:财政理论基础(32)1、导论2、福利经济学3、交换经济4、生产经济5、公共品6、外部性7、不完全竞争8、信息不对称第二篇:财政实践(16)1、财政支出(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2、财政收入(税收等)3、财政政策第一章导论一、引言财者,为国之命而万事之本。
国之所以存亡,事之所以成败,常必由之。
——(宋)苏辙所谓财政,国之大计,不可不察。
那我们了解的财政活动主要有哪些呢?(现实经济生活中的财政问题)比如:1、政府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供电、供水、供气公共道路、公共汽车、公共电视节目公立学校、国家助学贷款医疗保障、失业保险扶贫、补贴、抚恤计划……2、我们为享用政府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缴款使用费:电费、水费……税收:消费税、所得税、财产税……专项税(费):社会保险税(费)……可以说:我们的一生时时、处处受政府经济活动的影响。
由于财政是政府经济活动的核心,因此它是现实社会中最为普遍的经济现象之一。
二、什么是财政学1、经济学原理回顾我们知道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这里面涉及到几个问题:生产什么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通过商品的交易,使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Max U(x1,x2)S.t p1*x1+p2*x2=I●如何生产产品才能够合理配置资源,最优的投入要素,使生产的利润最大化Max π=p*y-c(y)●而为谁生产强调的是社会财富(福利)的分配是否公平对上述三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也是西方经济学家试图论证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运行良好的体制的过程。
这些经济学家对该体制的进行描述,并在相关假设条件下提出:任由人们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交易可能是解决以上三个问题的最好途径。
这就是福利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的。
对于该两个基本原理我们下一章再说。
2、私人欲望和公共欲望人类的欲望可分为私人欲望与公共欲望私人欲望⏹指个人希望独自拥有、独自享用的欲望⏹如:获得并享用食品、衣服等物品的欲望⏹私人欲望一般经由市场机制达成公共欲望●指能够与别人共同享用而不是独自享用的欲望●如:道路与公园的使用、警力与国防的保护等欲望。
《公共经济学》课件

02
公平与效率的平衡
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但可以通过政府干预和市场机 制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平衡。
03
公平与效率的评估 方法
评估公平与效率的方法包括洛伦 兹曲线、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 等。
03
公共经济学的应用
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
外部性
公共经济学认为市场机制在解决外部性问题时存在失效, 如环境污染、公共品供给不足等,需要政府干预来弥补市 场缺陷。
感谢观看
公共选择的投票机制包括直接投票和代议制投票,其中直接投票是指公众直接参与投票决定公共品的提供方式,代议制投票是指公众通过选举代表参与投票决 定公共品的提供方式。
公共选择的局限性
公共选择的局限性包括投票悖论、多数人暴政、代表利益集团等问题。
公平与效率理论
01
公平与效率的概念
公平是指社会资源分配的合理性 ,效率是指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 。
环保与可持续发 展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成 为当今世界的重要议题,公 共经济学将更加注重研究如 何通过政府干预实现环境的 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公平与效率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公 平和效率的关注越来越高, 公共经济学将更加注重研究 如何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平衡 。
06
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
案例一: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政府干预
05
公共经济学的未来发展
公共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公共经济学与政治学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与政治学密 切相关,因为政府在制定经济 政策时必须考虑到政治因素。
公共经济学与法学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与法学也有 关联,因为法律框架对公共经
济政策有着重要影响。
公共经济学与社会科学
公共经济学与社会学、心理学 等学科也有一定的联系,因为 这些学科对公共政策的社会影
财政学-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第1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一、公共经济:研究政府部门经济经济活动的规律性,别称公共财政学。
二、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即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也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
换句话说,就是不可能再改善某些人的境况,而不使任何其他人受损。
三、社会总效益(TSB):人们从消费一定量的该种物品或服务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
四、社会边际效益(MSB):人们对该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五、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随其数量的增加而倾向减少。
六、社会总成本(TSC):生产一定量的物品或服务所需消耗的全部资源价值。
七、社会边际成本(MSC):每增加一个单位该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量。
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成本,随其数量的增加而倾向于增加。
八、帕累托效率的条件是:配置在每种物品后服务或劳务上的资源的社会边际效益均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
即为:MSB=MSC。
结论:一种具有效率的经济制度,可使其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满足这样一钟条件,即每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均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
九、公共物品或服务:是指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效用为一个整体,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
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享,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人或企业享用。
十、免费搭车者:即消费者在自利心理的诱惑下,将试图不需要由自己提供公共产品或者不必由自己为公共产品提供付费,而希望坐享他人提供公共产品.由于消费时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使得这类产品只要由人提供了,则其效应所及范围内,人们都是天然能够消费的而不管它是否为其消费提供了成本费用.十一、公共财政职能:公共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
职能包括经济职能和政治职能,比如社会资源配置,社会保障,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
(完整word版)《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2001年制订,2005年修订)课程编号:110001英文名:Public Finance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前置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后置课:政府预算、公共支出管理、税收学、比较财政学、国有资产管理学分:3学分课时:51课时主讲教师:蔡军、吴美华、何志敏、王红领、陈桂华、陶学荣、郭晔、蒋兆才等选定教材:陈共.财政学(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课程概述:《财政学》是财政学本科专业和税务本科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
本课程以市场经济为背景,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作为切入点,紧紧围绕效率、公平和经济稳定这一主线,系统讲授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
课程从市场失灵引出公共部门(政府)的经济作用,在讲述公共产品、财政职能、公共选择等基础理论的基础之上,进而论述了财政支出、财政收入、财政管理制度和财政政策等问题。
具体说来,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一部分,财政理论部分,阐述财政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即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出发,论证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第二部分为财政支出部分,阐述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分析财政支出的规模与结构,并将财政支出项目按照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分类进行具体分析。
第三部分为财政收入和税收部分,主要分析财政收入的规模和结构,以及税收原理、税收制度、税制改革和税收管理。
第四部分为国债部分,主要阐述国债原理、规模及国债市场.第五部分为政府预算,主要阐述政府预算及预算管理体制。
第六部分为财政平衡和财政政策,主要阐述财政平衡、财政赤字和财政政策。
第七部分,主要分析了开放经济下的财政相关问题。
本课程一方面保证基本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性,另一方面又根据理论发展与现实改革,不断进行调整,补充新知识,从而使教学内容具有动态性的特点。
教学目的:1.财政学是当代经济学中一个极重要的分支学科,由于是在基本理论和实践上全面论述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这一本质内容,因而又可称为公共经济学或公共部门经济学,其教学目的首先应该是使学生在研究经济基本要素与框架的基础之上把握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从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公共物品和公共需要两个方面深入研究政府的作用和财政的职能,为进一步研究财政分配奠定理论基础。
公共经济学讲义(全套课件)

第一章 导论
公共经济学的定义 公共经济学的体系概要 公共经济学的发展 公共经济学与实践
第一节 公共经济学的定义
公共经济学(Public Economics)是 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科学。
在公共经济学中,公共经济、公共 部门经济( Public Sector Economics) 和 公共财政(Public Finance)是可以且经 常互换的概念。
二、市场失灵主要表现 ----竞争失效(垄断问题) ----公共产品问题 ----混合产品和外部性问题 ----偏好不合理(优值品、劣值品问题) ----信息的不完全 ----失业、通货膨胀及经济的失衡 ----收入公平分配问题
竞争失效
成本、价格 DD
P1
AC MB
P0
MC
Q
Q1
Q0
产量
自然垄断的生产者均衡
0.4则是 “警戒水位 ”
洛伦斯曲线 a b c
基尼系数 最小 次之 最大
收入分配 最平均 次之 最不平均
%
基
国别
尼
中国
系
印度
数
日本
的
韩国
国
菲律宾
际 比 较 ( 单
泰国 南非 墨西哥 美国
位
巴西
:
法国
德国
)
意大利
俄罗斯
英国
澳大利亚
年份 1998 1997 1993 1993 1997 1998 1993-1994 1995 1997 1996 1995 1994 1995 1998 1991 1994
洛伦兹曲线中的OFE折线,意味着唯一的家庭 拥有100%的财富,而其他所有家庭财富都一 无所有。图中的弧形曲线OE越靠近对角线则 社会财富的分配越平等,越靠近边框OFE则越 不平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学》(《公共经济学》)教学大纲
厦门大学财政系杨志勇
2004年秋季
教学目标:
本课程旨在提供现代财政学(公共经济学)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进入现代财政学的前沿领域。
现代社会中的大量问题都与公共部门有关。
纳税问题、“三农”问题、城市反贫困问题、国有企业改革问题、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再造问题、大型公共工程(三峡工程、国家大剧院、北京奥运等等),无一不是公共经济问题。
本课程包括16讲,系统阐述公共经济学的基本内容,诸如公共产品、公共选择、最优税收、公共企业、公共规制、政府预算、政府间财政关系等等。
本课程提供了许多相关案例。
基本内容
0导论
1市场失效与公共经济
2 公共产品
3 公共选择
4 公共支出理论
5 购买性支出
6 转移性支出
7 税收理论
8 商品税
9 所得税
10 其他税收
11 国有经济
12公共规制
13 政府预算
14 赤字、公债与财政政策
15 政府间财政关系
教材:
杨志勇,张馨编著:《公共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课程基本材料:
主要参考教材:
1.布朗、杰克逊,2000:《公共部门经济学》(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陈共(主编),2004:《财政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有多个版本,尽量新版
本)
3.邓子基(主编),2001:《财政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蒋洪(主编),2000:《财政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
社。
【或蒋洪等著,1996:《财政学教程》,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蒋洪(主编),2000:《财政学》,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任选一本。
】
5.刘怡,2004:《财政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6.罗森,2003:《财政学》(第六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或哈维·罗森,1992:
《财政学》(第二版),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第四版中译本不推荐。
)
参考期刊
《经济研究》
《经济学(季刊)》
《管理世界》
《财政研究》
《税务研究》
《中国财政》
《财经》
《财政与税务》(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
《财经时报》
《经济观察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财经报》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