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教学调查问卷

双语教学调查问卷
双语教学调查问卷

在校大学生双语教学问卷调查计划

一、双语教学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原因:

改善我国长期以来英语教学“耗时低效”状况,实际上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一次双语教学研讨会上,来自上海的老教育家吕型伟先生谈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年召开的一次面向21世纪的教育论坛。那次论坛的一个议题就是必须让各国学生学习一门比较通用的外语,而且尽可能多学几门。与会的人员认为在交通与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国际交流将十分便捷,唯一的障碍就是语言文字。当时就有语言学家建议联合国要推行世界语,但多数人都不赞成。又有人建议在世界上现存的5651种语言中选择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文字要求世界各国来学习。统计的结果,汉语有16亿人在用,但是在会上多数人也不赞成用中国的文字,理由是汉字太难学了。吕型伟先生的讲述无非说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各国要鼓励学生尽可能除了本国文字以外,再学习一门或几门外语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有学者提出了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认为学习一种语言,主要是看接触这种语言的时间量和使用的多少。那种只在英语学科课堂上学习英语的做法与真正掌握有相当大的差距,双语教学可以弥补由此带来的不足。另外一个方面,双语教学的兴起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对人才外语能力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以天津为例,随着中国加入wto,天津提出了建设国际性大都市的目标,大力加强外语教学,培养具备外语能力人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之一。所以他们提出了“强化英语,试验双语,探索多语”的外语教学方针,双语教学实验被明确提出来了。

二、双语教学在高校实施的现状:

我国双语教学刚刚起步,受教材、师资和学生现有水平的限制,双语教学开展的程度并不相同,也存在着不同的教学模式。据了解,现有的主要模式有:一是渗透型,即在正常的学科教学中适当穿插使用英语——有的是使用一些常规的课堂用语,有的是将一些名词术语讲给学生,并适当辅以汉语解说;二是穿插型,即交替使用中英文两种语言,或以中文为主,在理解中文的基础上适当用英文补充;或以英文为主,在教学的同时,适当辅以汉语解释和说明;三是示范型,即某个学科中,大部分时间是用中文教学,选择一定的内容,用一定的时间用纯英语进行教学;四是选修课型,即开设某个学科的选修课,用纯英语进行教学,或将相关学科整合在一起,设置新的课程,用纯英语进行教学。

三、此次调研关于在校大学生双语教学的状况的目的及现实意义:

此次调研的目的在于研究双语教学能否切实提高和拓展本科在校大学生的语言能力及基于本专业的国际视角。

可以说,双语教学从开始实验的那天起就是在人们的赞成与反对声中开展的。赞成的依然赞成,但双语教学的实验仍然面临着许多不能逾越的问题;反对的依然反对,但双语教学的实验却仍然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并不断被寄予希望。

赞成也好,反对也罢,反正双语教学的实验已经在一点一点推进,教师、教材、环境的问题也在一点一点解决。在一些地方,双语教学实验已经初见成效。但这也不意味着,双语教学就成功了,不过至少在一些双语教育先行的国家和地区,已经证明为这是一种有效的外语教学策略。而且,在开展双语实验的学校,学生和教师的变化也已经非常明显,学生的外语能力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在提升。

2010年在校大学生双语教学调查问卷

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是指应用英语或双语进行授课,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只用中文教学,学生在查阅文献时不习惯用英语进行思考,十分费时费力。通过双语教学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英语水平,今后在工作中可以很快地获取最新的信息和知识,了解和学习国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技术,使自己得到发展和提高。

基于以上理由,我们决定在天津外国语大学内进行“双语教学调查问卷”的研究,望参与同学积极配合填写工作。

我们会在统计研究后将问卷集中销毁,您的个人信息不会由此泄露,

请放心填写!

1、你目前的英语水平是

A 大学英语四级

B 大学英语六级

C 未通过等级考试

2、你入校前接受英语听说训练的程度是

A 从未接触

B 有不同程度的接触

C 接触较多

3、你认为开设双语课的最佳年级是

A 大一

B 大二或大三

C 大四

4、双语教学的目的应该是

A 尽量与国际医学接轨,逐渐向应用英语教育过渡

B 熟悉专业单词

C 摸索新的教学方式以提高专业课的学习兴趣

5、通过双语教学你希望达到的目的是

A 熟悉专业英语单词

B 学习本专业英语表达方式

C 提高专业英语听力水平

6、你认为现在开展双语教学的目的实际是

A 单纯为完成下达的任务

B 介绍专业英语单词

C 摸索新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

7、期末考试中的英语试题与教学的关系应该是

A 与双语教学无关

B 是双语教学的重点内容

C 一定包括在双语教学时英文讲授的内容中

D 完全是非双语教学的内容

8、你对双语教学的担忧

A 增加了专业课学习的难度

B 有关教师教学水平有限

C 会影响考试成绩

9、双语授课后,对该部分专业内容,你会

A 同时复习中、英文内容,以中文为主

B 单纯看中文书复习

C 同时复习中、英文内容,各占50%

10、双语教学的讲义应该

A 全部内容同时都有中、英文讲义

B 中文讲解的部分为中文讲义,英文讲解的部分为英文讲义

C 全部为英文讲义

11、双语课上英文讲义的要求

A 授课提纲+重点讲述的内容

B 重点讲述的内容

C 全部授课内容

12、双语教学的内容

A 相对重要性较低的章节

B 最重要的章节

C 无所谓

13、双语教学的专业内容授课重点应以

A 中文讲授为主,英语解释为辅

B 英语讲授为主,中文解释为辅

C 中文、英语各占一半

14、双语教学中英文教授部分的重点应为

A 专业课内容的英语讲解

B 专业名词解释的英文表达

C 专业英语单词

15、你认为最制约双语教学效果的因素

A 教员的口语

B 学员的听力

C 专业词汇和背景知识

您对双语教学的建议及意见------------------------------------------------------------------------- ----------------------------------------------------------------------------------------------------------------

由衷感谢您对此次问卷调查的支持和理解

语言文字学生问卷调查

德钦县示范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问卷调查 姓名:性别:男 / 女班级:总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你认为让自己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有好处吗?() A非常好 B好 C一般 D不知道 2.你在家里说普通话吗?() A是 B偶尔 C否 3.你父母在家里说普通话吗?() A是 B偶尔 C否 4.同学在班里纠正你的发音、指出你的错误用字吗?() A经常 B偶尔 C否 5.你有查阅工具书的习惯吗?() A有 B偶尔 C没有 6.你有阅读的习惯吗?() A经常 B偶尔 C否 7.你愿意与老师一道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吗?() A非常愿意 B愿意 C不愿意 8.推广普通话是促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所以() A.在任何场合都说普通话,不说方言 B.在正式场合和公共交际场合说普通话 C.只在学校里说普通话 9.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A.汉语文课程 B.语文课程 C.各种课程 10.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A.《汉语拼音方案》 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C.注音字母 11.异体字在()中可以保留或使用。 A.地名 B. 姓名 C. 姓氏 12.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 A.北京市周围的语音 B.北京市城区的语音 C.北京话的语音系统 13.初等教育()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A.可以 B.应当 C.根据需要决定是否 14.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起实施。 A.2000年1月1日 B.2000年12月1日 C.2001年1月1日 15.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 A.北京市周围的语音 B.北京市城区的语音 C.北京话的语音系统 16.“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是每年9月的() A.第一周 B.第二周 C.第三周 D.第四周 17.国家推广普通话的目的是:() A.为了消除方言的隔阂 B.为了消灭方言

大学双语教学管理规定

大学双语教学管理规定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教高[2001]4号)有关加强英语教学的文件精神,以及我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战略目标,为加快推进双语教学改革工作,培养一批与国际接轨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经研究,学校决定在现有双语教学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双语教学工作,具体措施如下: 一、成立双语教学工作领导小组 为加强对双语教学工作的监督指导,学校决定成立双语教学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由主管教学领导、教务处领导和人事处领导担任。领导小组下设专家组,专家组成员由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担任。 二、明确双语教学工作要求 自2004年起每年在全校范围内新增若干个专业的双语教学试点班,到2015年全校开办双语教学试点班的专业要达到10个以上。 非双语试点班专业在制订培养计划时要逐步加大双语教学课程比例,每个专业至少要有3门以上课程采用双语授课。高新技术领域的生 物技术、信息技术类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类专业应先行一步,积极开展对双语教学的教改工作,自2005 级起,上述专业的本科综合培养计划中双语教学课程比例,即开设双语教学的课程数占相关专业开设课程总门数的比例要达到10%以上。从2005级开始,全校所有专业取消专业英语课程。

三、加大对双语教学工作支持力度 1.学校在教研立项、教学优秀奖、职称评聘等方面优先考虑双语授课教师。 2.专门设立双语教学研究基金,支持各学院和教师积极参与双语教学试点班及双语课程改革研究。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较好的双语教学课程,可申请校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校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将纳入学校重点支持的教改教研项目。 3.提高担任双语授课课程教师的课时补贴,双语授课课程教师的课时补贴按双学位班计算;担任校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的教师在计算课时补贴时系数取6 。 3.双语教学课程根据授课质量和效果,在计算工作量时改革教学手段系数k3的取值范围为0.6—1.2 。对于开设两年以上(含两年)的双语课程,k3取值为0.6;对于全英文授课,并且学生全部采用英文作业和英文考试的课程,k3取值为1.0;对于新开的双语教学课程,在计算当年的工作量时,k3取值为1.0;学校示范性双语教学课程取上限值1.2 。 4.学校鼓励双语教学课程采用原版优秀教材并给予一定经费资助,任课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英文讲义,经试用三年教学效果良好,可由教务处支持立项作为教材正式出版。教师编写正式出版的英文教材,在计算工作量时每万个印刷符号按20小时计算。

英语专业学生需求分析调查问卷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评价及需求分析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本问卷旨在调查和了解大家对我校现有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及基本需求情况,主要涉及对自我英语水平的评价、对英语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的评价、对英语专业考核评价方式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等四个方面共30个选项,大家的意见将对我们进一步完善我校英语专业培养模式、提高英语专业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请大家仔细阅读问卷中的问题并细心作答。为了保护大家的隐私,本问卷调查将以匿名的方式进行。 感谢您的配合! 您的基本情况: 年级:专业方向:生源地:区内口/ 区外口 第一部分对自我英语水平的评价 1. 进校学习英语专业之前,我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一般。您对此的看法是: A. 完全不同意 B.不同意 C. 基本同意 D.同意 E.完全同意 2. 进校学习英语专业之前,我对自己通过英语专业学习达到期望的英语水平充满信心。您对此的看法是: A. 完全不同意 B.不同意 C. 基本同意 D.同意 E.完全同意 3. 进校后通过英语专业课程的学习,我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已经达到不同年级所要求的英语水平。您对此的看法是: A. 完全不同意 B.不同意 C. 基本同意 D.同意 E.完全同意 4. 进校后通过英语专业课程的学习,我认为自己的英语听说能力提高最大。您对此的看法是: A. 完全不同意 B.不同意 C. 基本同意 D.同意 E.完全同意 5. 进校后通过英语专业课程的学习,我认为自己的英语读写能力提高最大。您对此的看法是: A. 完全不同意 B.不同意 C. 基本同意 D.同意 E.完全同意 6. 进校后通过英语专业课程的学习,我认为自己对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提高很大。您对此的看法是:

双语教学调查问卷-学生卷

关于大学非英语专业本科双语教学可行性研究分析的调查问卷 说明:为更好地了解我校本科非英语专业双语教学现状,加强对双语教学的理论研讨和实践总结,推进学校双语教学工作,同时也完成毕业论文,特发起了对在校本科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双语教学情况问卷调查。对于选择题,请在选项上打“√”,填空题,请直接将答案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谢谢配合。、 基本信息 1.您的性别 A.女 B.男 2.您现在的年级是 A.一年级 B.二年级 C.三年级 D.四年级 3.您所读的专业属 A.理工类 B.农林类 C.医药类 D.财经类 E.政法类 F.文史哲类 G.管理类 H.教育学类 I.其他(请注明) 4.您的外语水平 A.通过国家四级 B.通过国家六级 C.达到学校外语教学基本要求 D.其他情况 5.您认为在本科生中开展双语教学是否有必要 A.有必要 B.没有必要 对双语教学的认同度 6.您是否修过双语教学课程 A.是 B.否 如果回答“是”,则继续回答如下问题: ①您认为双语教学课程有哪些收获[可选多项] A.提高了学习兴趣 B.提高了外语水平 C.掌握了前沿学科知识 D.开阔了国际视野 ②您对您校所开设的双语课程教学质量 A.很满意 B.基本满意 C.不满意 D.难以评价 ③.对授课教师的口语 A.很满意 B.基本满意 C.不满意 ④.与母语教学相比,你认为双语教学 A.好 B.不好 C.差不多 ⑤.对于双语教学课程,你的水平为 A.基本或完全能听懂 B.听起来很吃力(课前没有预习) C.听起来很吃力(基础差) 7.您认为哪类课程适合开展双语教学 A.公共基础课 B.专业基础课 C.专业课 D.都可以 8.双语教学对专业知识学习帮助 A.很大 B.没有帮助 C.一般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情况调查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情况调查 崔晓辰 摘要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普遍推行双语教学的政策,双语教学便成为民族教育中一个十分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是民族教育的特色之一。我国6O余年的双语教学政策执行及实践运作,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双语教育是我国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双语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民族教育的发展,促进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的提高,进而推动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本文从双语教育的作用、现今面临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等方面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情况进行研究调查。 关键字 双语教育作用问题对策 正文 双语教育是一个包括母语和第二语言教学的整体过程,包含两个相互联系的教学体系。“广义的双语教育是指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的教育体制;狭义的双语教育是指在一个国家里用本民族语言和国语作为教育系统的两种语言,并以少数民族的学生为教育对象,我国把它叫做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双语教育是民族教育的标志性特征,是提高民族教育质量和水平的奠基性工程、突破口。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双语教学是我国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党和国家民族平等政策的体现。在本地实地调查中,被调查范围是: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调查对象是管城回族区的中小学校,其中以中学为主。通过本次调查,发现被调查的中小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占到很大比例(约百分之20),其中又以回族为主,但是由于汉化层次比较深,很多回族学生不会传统民族语言。这也就导致了当地的学校并没有广泛地开展汉语和少数民族语的双语教学。相对的,当地学校的双语教育以汉语和英语为主,有极个别学校开展了法语等语言的兴趣课程。 一,实施双语教育的必要性 1,开放的社会需要开放的民族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教育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无论是教学体系、办学思想、办学条件、教材和师资队伍都已经相当完备。但是也应该看到,少数民族现代教育基本上是从零起点起步的,师资队伍、教学经验、教学方式等都很难跟上人口的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先天不足”和“后天”的飞速发展必然带来巨大的矛盾。 2,竞争和交流的社会需要实施双语教育。 现代社会本身就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但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未来的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需要高素质特别是科技素质的人才。对少数民族来说,复合型人才是指民汉兼通,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是能在更大范围内和不同民族的人交往的人。少数民族学生要加强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就必须学好汉语,用汉语来发展自己,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双语教育有利于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 3,信息社会需要双语教育。 首先从信息的角度看,双语比单语的信息量大是毋庸置疑的。由此决定了教育的途径和渠道也应该是双语的,多学一门语言,就多了一条信息渠道,这也是国际教育界之所以大力提倡双语教学的原因。其次从语言的使用的范围来看,国际或国内通用语言比一般语言带来的信息量要大。在众多的语言学习中,首先要学习的最大的语言。所以说,少数民族学生只有掌握了汉语言文字,才能扩大自已的视野,才能真正谈得上接受平等的教育,面向全国、

教师语言文字知识问卷及答案1

语言文字工作相关法规知识问卷(含答案)所在单位:姓名:性别:年龄: 一、填空题 ⒈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我国语言文字法的正式名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本法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⒉《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 ⒊国家机关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公务用语用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⒌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为播音用语的,须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批准。 ⒍公共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服务用字。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 ⒎1956年1月1日以后(含1月1日)出生的公务员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三级甲等(70分)以上,在乡镇机关工作的公务员可以为三级乙等(60分)。 ⒏1954年1月1日以后(含1月1日)出生的教师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二级乙等以上,其中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不得低于二级甲等;县级人民政府驻地以外的乡镇、村的教师可以为三级甲等以上,其中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不得低于二级乙等。 ⒐县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二级甲等以上。 ⒑公共服务行业的播音员、解说员、导游员、话务员等特定岗位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达 到二级乙等以上。 ⒒壮汉双语实验学校或者实验班应当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壮语壮文进行教育教学。 二、选择题 ⒈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 B 。 A.汉语和汉字 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C.汉语和通用汉字 2.我国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C 。 A.责任 B.义务 C.权利 3.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是由 C 颁布的。 A.语言学家 B.学术机构C.国家 4.国家当前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 B 。 A.大力提倡,重点普及,逐步提高 B.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C.大力推行,重点普及,逐步提高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中有关语言的规定是 A 。 A.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B.国家推广北京话 C.国家推广现代汉语 6.经国务院批准,从1998年起,每年 C 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大学本科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精)

大学本科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近年来,双语教学成为本科教学改革中的重点之一。实施双语教学是适应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发展需要,是培养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的外向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各高校都很重视教学。在阐述目前双语教学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相应地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以期对国内方兴未艾的双语教学改革有所启示。 关键词:大学本科;专业课程;双语教学 根据英国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双语教学”的定义:The ri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在学校里应用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知识性科目”。从上述的定义中,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双语教学的实质是运用外语教授知识性科目。双语教学一般有三种教学模式:第一,学校只使用一种非学生母语的语言进行教学,即浸入型双语教学(immersion pm-gram);第二,学生进入学校后部分或者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成只使用第二种语言进行教学,这种模式称为过渡型双语教学(transitional biGngual education);第三,学生刚进入学校是使用母语,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种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他学科仍然使用母语教学,这种模式称为保留型双语教学(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 一、中国大学本科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加入WTO之后,中国在各个方面与国际接轨,使得高等教育国际化日显迫切。为此,教育部2001年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 4号),要在高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其中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很多大学积极开设双语课程,用英语进行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中国高校双语教学都尚未进入成熟阶段。其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介绍国外成果上,缺乏有深度的本土化研究;教学实践普遍存在着盲目跟风的“羊群行为”,迷失了方向,浪费了资源,影响了实效,制约了健康有序的发展。目前中国高校双语教学存在如下突出的问题: 1 双语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认识不深。在中国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虽已开展实施,但在一些方面还尚未达成共识,有很多教师和学生对双语教学认识不清、理解片面、定位不准、缺乏积极性。有人认为,英语还未过关,没必

Samples--Questionnaire 英语问卷调查合集

Action Research 4 Questionnaire meant for young learners: 1.你喜欢听讲故事吗? 2.你喜欢唱英语歌曲吗? 3.你喜欢说英语歌谣吗? 4.你喜欢拼写英语单词吗? 5.你喜欢跟录音朗读课文吗?

Response formats 1) A list 选项 Which do you like most? Choose one. A. role play B. reading stories C. singing English songs D. guessing game 2) Category 归类 How many years have you been studying English? 0-3 4-6 7-10 more than 10 3) Ranking 排序 Range these groupings for activities in methodology sessions according to their value for language development (1=least valuable, 4=most valuable) Working individually Working in pairs Working in groups Whole class with teacher directing Rank the top three activities in class. 1=最喜欢, 2=喜欢程度第二3=喜欢程度第三 a. role play b. singing English songs c. pronunciation practice d. dictation e. reading stories f. guessing game g. group discussion h. debate i. pair work j. telling stories according to pictures k. writing about personal experience l. more_______ 4) Scaling (numerical scale) 量化等级 Rank the activities in class. Rate each using the 5 point scale. 1-5 (1 = least effective, 5 = most effective) How much do you like the activity? a. Listening to English stories. 1 2 3 4 5 b. Learning to sing English songs. 1 2 3 4 5 c. Playing guessing games. 1 2 3 4 5

汉语课程标准

汉语课程标准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汉语课程标准(修改二稿) 第一部分前言 汉语是我国的通用语,是我国各民族都要学习和使用的语言。汉语在培养少数民族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搜集和处理信息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汉语教育是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双语教育是我国民族教育的主要形式,在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体系中,汉语是主要的授课语言之一。汉语教学是实施双语教学的前提和保障。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发展,随着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的深入,对少数民族公民的汉语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具备包括表达交流与识字阅读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汉语教学要为培养民汉兼通的少数民族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于全面实施双语教学的精神和要求,在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汉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础上,并参照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制定出本标准。 一、课程性质 1.汉语教学是国家通用语教学 国家通用语的教学和民族语言的教学是两个不同层次的语言教学。学习、掌握作为国家通用语的汉语,对确立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全面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学生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等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从课程来看,汉语课程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性质 工具性是指汉语课作为民族中小学的主课程之一,应该完成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所谓基本素质包括热爱祖国、热爱家园,热爱学习,学会学习,打下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汉语课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在双语教学中,汉语是少数民族学习其他学科和文化的主要工具,是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全面发展的工具。 人文性是指语言包含的深刻文化内涵。汉语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自己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它记载了我国数千年的历史文明,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民族精神。这就是汉语的人文性。学习汉语就是学习中华文化,确立中华文化认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同时,学习汉语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审美情操的过程,是综合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的过程。 3.从语言学习的先后顺序来说,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 汉语学习是在学生学习母语后进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利用母语学习的经验和知识,逐步学习汉语知识,获得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 但汉语教学又不同于一般的第二语言教学,它在培养学生的公民素质,奠定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基础方面起到独特的作用。因此,汉语教学同学生的母语教学有许多相通之处。 二、课程的基本观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汉语基本素养 汉语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获得汉语基本素养。汉语课程应该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汉语,获得适应自身发展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运用汉语学习科学和文化的能力。养成良好的

双语教学调查问卷

在校大学生双语教学问卷调查计划 一、双语教学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原因: 改善我国长期以来英语教学“耗时低效”状况,实际上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一次双语教学研讨会上,来自上海的老教育家吕型伟先生谈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年召开的一次面向21世纪的教育论坛。那次论坛的一个议题就是必须让各国学生学习一门比较通用的外语,而且尽可能多学几门。与会的人员认为在交通与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国际交流将十分便捷,唯一的障碍就是语言文字。当时就有语言学家建议联合国要推行世界语,但多数人都不赞成。又有人建议在世界上现存的5651种语言中选择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文字要求世界各国来学习。统计的结果,汉语有16亿人在用,但是在会上多数人也不赞成用中国的文字,理由是汉字太难学了。吕型伟先生的讲述无非说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各国要鼓励学生尽可能除了本国文字以外,再学习一门或几门外语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有学者提出了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认为学习一种语言,主要是看接触这种语言的时间量和使用的多少。那种只在英语学科课堂上学习英语的做法与真正掌握有相当大的差距,双语教学可以弥补由此带来的不足。另外一个方面,双语教学的兴起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对人才外语能力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以天津为例,随着中国加入wto,天津提出了建设国际性大都市的目标,大力加强外语教学,培养具备外语能力人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之一。所以他们提出了“强化英语,试验双语,探索多语”的外语教学方针,双语教学实验被明确提出来了。 二、双语教学在高校实施的现状: 我国双语教学刚刚起步,受教材、师资和学生现有水平的限制,双语教学开展的程度并不相同,也存在着不同的教学模式。据了解,现有的主要模式有:一是渗透型,即在正常的学科教学中适当穿插使用英语——有的是使用一些常规的课堂用语,有的是将一些名词术语讲给学生,并适当辅以汉语解说;二是穿插型,即交替使用中英文两种语言,或以中文为主,在理解中文的基础上适当用英文补充;或以英文为主,在教学的同时,适当辅以汉语解释和说明;三是示范型,即某个学科中,大部分时间是用中文教学,选择一定的内容,用一定的时间用纯英语进行教学;四是选修课型,即开设某个学科的选修课,用纯英语进行教学,或将相关学科整合在一起,设置新的课程,用纯英语进行教学。 三、此次调研关于在校大学生双语教学的状况的目的及现实意义: 此次调研的目的在于研究双语教学能否切实提高和拓展本科在校大学生的语言能力及基于本专业的国际视角。 可以说,双语教学从开始实验的那天起就是在人们的赞成与反对声中开展的。赞成的依然赞成,但双语教学的实验仍然面临着许多不能逾越的问题;反对的依然反对,但双语教学的实验却仍然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并不断被寄予希望。 赞成也好,反对也罢,反正双语教学的实验已经在一点一点推进,教师、教材、环境的问题也在一点一点解决。在一些地方,双语教学实验已经初见成效。但这也不意味着,双语教学就成功了,不过至少在一些双语教育先行的国家和地区,已经证明为这是一种有效的外语教学策略。而且,在开展双语实验的学校,学生和教师的变化也已经非常明显,学生的外语能力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在提升。

少数民族如何突破双语教学

少数民族如何突破双语教学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来说,要使基础教育整体水平不断上台阶,就必须要使少数民族教育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开展双语教学是其突破口之一。近年来充分认识双语教学工作在促进少数民族教育质量中的重要作用,高度重视双语教学工作,大力推动双语实验示范教学,以“抓团结、促稳定,培养合格人才”为宗旨,通过双语教师培训、双语征文比赛、双语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了广大师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前几年由于认识不到位,以及教学设施不完善等原因,双语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双语教学师资力量比较薄弱,部分教师学历、知识结构与学生知识需求之间存在差距。二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比较传统,不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三是奖励竞争机制不够健全完善,教师教学积极性、工作责任感与主动性还不是很高。 少数民族双语教学质量能否提高,关键在于教师,而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理念的提升,综合素质教育提高,决定着学生由“机械学习”向“兴趣学习”转变的进程,决定着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因此,必须要培养合格的双语教师。首先双语教师必须“民汉兼通”。 双语教学是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关键和突破口,是少数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双语教学摆在少数民族教育的突出位置,抓好抓实,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发展民族教育的重要基础。 首先从教学一线入手,切实实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为此,采用专题教学、观摩课的形式,把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作为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学校要经常性地组织双语教师学习现代教学理论和现代学习理论,教师不但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而且还认真研究教学对象,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兴趣,设计好教和学的过程,打破“课本搬家”的教学方式,对症下药。 同时,逐步实现教师向“导演”转化,从设计教学过程向设计学习过程转化,激发学生自由思维,以学生平时经常接触的、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为入口,引起学生的兴趣,灵活组织课堂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提高对双语教学的课堂教学的要求,要求教师运用流畅的普通话,写规范的汉字,真正结合双语教材科学性、直观性的特点把双语教学的教学方式变为激发兴趣增强主动性的教学方法。 目前,我区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开设双语课程,已经实现双语教师为双语班上汉语授课的目标。要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就要实现教学质量考核的科学真实,使考核结果能够切切实实地反映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

提高双语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计划方案1

提高双语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 一、重要意义;加快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推进“双语”教学, 二、工作思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的决定》和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加快推进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学工作的通知》以及英吉沙县教育局《关于印发加强双语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双语教育教学实际,特制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方案。 一、重要意义 加快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推进“双语”教学,培养“民汉兼通”的学生,是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共同发展、繁荣、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工作思路 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加强落实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提

高教师的教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努力使我乡的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 三、组织领导 三、组织领导;组长:吾热依木江·库尔班(校长);负 责监督检查 萨乌尔·胡达拜尔地(书记);负责监督检查指导副组长:妮萨古丽·夏斯依提(副校长)负责宣传检查 工作 热比古丽·孜比布拉 (副书记) 负责督导检查 阿尔子古丽·艾热提负责宣传上报信息 米娜瓦尔·麦麦提敏负责双语档案 阿米娜·艾买提负责教师信息 1、小组成员要做好组长和副组长安排的任务,要帮助分析原因,落实整改,力求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同时要做好学校的参谋,发现问题要及时探讨、交流,共同提高。 2、建立督查制度。以“校长督查教务室;教务室督查教研组;教研组督查教师”为主线,层层要做好督促指导工作。

少数民族双语教学

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 我国55个少数民族使用80种以上的语言,分属五大语系: 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印欧。24个少数民族使用33种文字,来源有:古印度字母、叙利亚字母、阿拉伯字母、拉丁字母以及独创字母等。 中国少数民族双语的特点和类型 (一)两个主要特点:普遍性、不平衡性 普遍性:指不管是哪个民族,人口多的或人口少的,内地的或边疆的,都存在双语问题。不平衡性:指不同民族的双语状况存在差异。◇全民双语:如基诺族◇大部双语:如彝族、哈尼族◇少部双语: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 (二)我国少数民族的语文教育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一种是从初等教育始到高等教育全部使用汉语文教学。另一种是开展本族母语和汉语文的双语教学。属于前一类型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无本民族文字的民族回、瑶、土家、黎、畲、高山、东乡、土、仫佬、羌、布朗、撒拉、毛南、仡佬、阿昌、普米、怒、德昂、保安、裕固、独龙、基诺等 ◎有的已全部转用汉语:如回族◎有的已大部转用汉语:如土家族、仡佬族◎有的是部分转用汉语:如阿昌族、普米族、羌族

2、虽有文字,但文字不通用的民族,全部或部分从初等教育起就使用汉语文教学。纳西族:虽有过东巴文、哥巴文,但未能广泛推行使用。 水族:在历史上有过水书,也只有少数人能使用。 建国后新创或改革过的文字,也因各种原因(如方言差异、杂居等),有些也未能在这个民族中广泛使用过。如壮、侗、哈尼、苗等民族的新文字。 3、杂居地区的民族 ◎在有条件的地区,如民族学生相对集中、有懂本族语文的教师,小学初级阶段使用母语辅助汉语文教学等,汉语文教学大多与同类汉族学校保持相同、相近的水平。 ◎但也有一些地区由于语言障碍或其他原因,教学水平一般不及同类的汉族学校,升学率和巩固率都偏低。 属于后一种类型的双语教育,是有通用民族文字的民族 有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彝、傣、傈僳、景颇等民族。 即使是同一民族内部,也由于不同地区的差异存在不同的类型。如蒙古族中小学的三种类型:☆以蒙语文为主,加授汉语文☆以汉语文为主,加授蒙语文☆全部使用汉语文授课

语言文字规范化调查问卷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问卷调查 年级:性别:籍贯: 1、你认为让自己说好普通话、写规范字有好处吗? A非常好 B好 C一般 D不知道 2、你在家里说普通话吗? A是 B偶尔 C否 3、你家乡的人说普通话吗? A是 B偶尔 C否 4、有人纠正你的发音、指出你的错误用字吗? A经常 B偶尔 C否 5、你有查阅工具书的习惯吗? A有 B偶尔 C没有 6、你有阅读的习惯吗? A经常 B偶尔 C否 7、你愿意与老师、同学或同事一道说好普通话、写规范字吗? A非常愿意 B愿意 C不愿意 8.推广普通话是促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你比较认同下列哪一项? A.在任何场合都说普通话,不说方言 B. 在正式场合和公共交际场合说普通话 C. 只在学校里说普通话 9.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_________ 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A.汉语文课程 B.语文课程 C.各种课程 11.异体字在____中可以保留或使用。() A. 地名 B. 姓名 C. 姓氏 12.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_______ 。() A. 北京市周围的语音 B. 北京市城区的语音 C. 北京话的语音系统 13.初等教育________ 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 A.可以 B.应当 C.根据需要决定是否 16.“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是每年9月的_________ A.第一周 B.第二周 C.第三周 D.第四周 18.普通话水平测试是:() A.普通话系统知识的考试 B.对应试人员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标准程度的测试 C.文化水平和口才的考试 21.我国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 A.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B.大力提倡,重点推行,积极普及 23.普通话和规范字是。() 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 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 25.推广普通话的目的是。() A.消灭方言 B.主要为了消除方言的隔阂

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问卷调查表

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问卷调查表 亲爱的英语教师们: 您们好,为进一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成效,我校教研组拟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英语课堂教学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进而完善英语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希望您能抽出几分钟的时间认真填写该表,感谢您的支持和参与。 1. 您有多少年的英语教学经验? A. 15年以上 B. 10-15年 C. 5-10年 D. 5年以下 2. 您认为所教学生的英语基础怎么样? A. 普遍较好 B. 多数较好 C. 多数较差 D. 普遍较差 3. 您是否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解读教材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A.经常会 B. 有时会 C.不会 4. 您上课最常用的教学工具是什么? A. Microsoft office (PPT, Word etc.) B. 黑板 C. 没必要用电脑和投影仪,也没必要写板书 5. 您在解读一些英语篇章的时候,会拓展一些背景文化吗? A. 经常 B. 偶尔 C. 很少 6. 您在解读英语教材时,除了教授知识,还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吗? A. 非常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 B. 有时会兼顾 C. 只管单词,句型和语法知识的记忆 7. 您会对英语教材进行整合和创新吗? A. 经常会 B. 偶尔会 C. 完全遵照教材安排 8. 您认为学生把所学英语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对其学习英语有促进作用吗? A. 有 B. 作用不大 C.没有 9. 您认为研究学生学习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 找出学生的问题,对症下药 B. 增进与学生的关系 C. 提高学生的成绩 10. 您认为您未能更有效的进行英语教学的因素是什么? A. 备课和科研时间太少 B. 缺少继续提高专业素养的机会 C. 对教学没有热情,得过且过 11. 您对您作为英语教师的整体感觉怎么样? A. 非常喜欢 B. 比较喜欢 C. 不太喜欢 12. 您在英语教学上好的建议或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非常感谢您的配合! 阜南二中英语教研组 2014年 3 月 17 日

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双语教学研究 (1)

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双语教学研究 结题报告 江苏省外国语学校课题组 2003年12月,江苏省外国语学校承担了苏州市“十五”规划课题《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双语教学》,经过两年多的实践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我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现将课题实验情况介绍如下。 一、实验背景 江苏省外国语学校是经省教育厅批准冠名的一所现代化外语特色学校。其办学理念是“强化英语、试验双语、文理并重、全面发展”。学校与上海外国语大学联合办学,开发和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 凸现外语教育和双语教学实验特色,培养全面发展文理并重有外语专长的复合型人才。2002年10月被命名为苏州市首批双语实验学校。 1.时代发展的需要 随着人类跨入21世纪,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预示着世界各国的交将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将不断加强,因此必然急需一批懂外语又有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基础教育有必要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打好牢固基础。另一方面,双语教育作为一项科学实验,在苏州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引导下,已经在全市范围内有序展开,这为我市各校的双语教育实验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随着人类的进步,外语作为一种工具已经变成一种知识、思想和文化一种载体。外语教学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必然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成为构造完美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教学改革的需要 英语学习“费时低效”的问题一直困扰大家,我们急需寻找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一种让学生直接进入外语情境, 拓展语言延伸空间, 用外语思考或交流的教学模式。双语

教学在加拿大、南非、新加坡等国的成功范例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4.我们的优势 学校非常重视外语教学和双语教学,成立了以程校长为组长,周彬副校长为副组长的双语教学领导小组,组织双语教师的培训,采取出国培训和外籍教师集训等方式,提高双语教师的素质,拓宽其视野,赋予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同时在双语教师中大力推广教育科研,推进双语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及改善。组建双语教研组,由吕彤老师(由吴中区物理学科带斗人,苏州大学在职教育硕士,参加首届苏州市双语教师培训)担任组长,采用英语教师与学科教师结对子的方法,帮助学科教师提高英语水平;努力做到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的有机整合。在2003年在初中和高中开设了双语实验班,选用和开发双语教材,运用多媒体整合辅助双语教学。 二、实验界定 1.国内外实施双语教学的模型概述 除了文献中最常涉及的浸没型(immersion model)、保持型(maintenance model)、过渡型(transitional model)以外,还有荷兰的互动型、德国的双向型和日本的双师型等等(张谦2002)。冯惠昌(1997)认为双语教学模型是双语教学研究的核心,足见实施模型的重要性。 张维佳在《双语教学的性质、条件及相关问题》中,提出我国的双语教学可分为三个层级,并在描述这些层级时分别冠名以“过渡型”、“保持型”和“浸入型”;另一些学者(何全旭等2002;李萍等 2002)则断言“我国的双语教学只能是保持型”。我们认为对各种双语教学模式名称的使用是不严谨的。以“保持型”为例,首先,它源于美国,其对象主要是以弱势语言为母语的学生(Baker 1996: 185),而我国双语教学的对象主要是以强势语言(汉语)为母语的学生。其次,保持型最大的缺点就在于“保持”。在国内,特别在义务教育阶段,我们当然不希望我们的学生只是“保持”他们的母语,而是希望他们的母语能不断进步,美国旧金山大学方帆教授的《从双语教育的迷思看双语教学的课堂实践》中指出保持型“没有在中国存在的理由”。 综上所述,我们的双语教学又岂能和“保持型”等名称对号入座?我们是否必须把我们正在探索实践中的双语教学往国外现存的模型中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已有学者提出:“必须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之有效的双语教学之路”(王旭东 2002),我们应该根据在非英语学科中全部或部分地使用英语作为教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 【摘要】由于语言的差别,严重地阻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影响了教学质量。这就要必须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双语教学。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对多民族聚居地区,开展对少数民族的双语教学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也形成了特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从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双语教学的目的和双语教学的实施三个方面说明:进行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可以提高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少数民族综合素质,有效地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少数民族双语教学重要性目的 长期以来,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教学质量偏低,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表现出来的观点、认知,反映出来的能力和水平,令老师们感到困惑与无奈。由于语言的差别,严重地阻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影响了教学质量。这就要必须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双语教学。 1.双语教学的重要性 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是指民族教师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本民族语言和汉语言教育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母语和第二语言的结合下,更快的进入到教学当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语言从属于民族,民族人口的地理分布必然影响其语言的分布,办学摸式是与民族分布密切相关的。民族地区的民族语言是强势语言,由于语言的障碍,在接触到的单一的汉语言形式的教学时,不能用汉语进行交际和思维,对于教师用汉语传授的知识也很难理解和接受。因此,要使不懂汉语的学生由母语思维转向汉语思维,从而更好地掌握和使用汉语言文字,就必须通过双语教学这一有效的途径。开展双语教学,有益于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大力开展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是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民族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对提高国民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2.双语教学的目的 实施双语教育的目的,是依赖于本民族的天然条件,进一步学好、使用好第二语言,促使个人乃至整个民族、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提高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质量和水平的突破口。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双语教育,不仅是通过在学科教育中使用民、汉两种教学语言,培养学生使用两种语言的能力,而且通过双语教学,学生对字、词、句理解得更快,掌握得更好,从而提高教学成绩;同时,使民族学生融入于其他学生当中,促进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质量,推动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 3.双语教学的实施

国家语言文字政策法规贯彻 实施情况调查问卷

国家语言文字政策法规贯彻实施情况调查问卷您好!为更好地了解社会各界对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的了解程度,我们特设计了这份调查问卷,希望您能够配合我们,做好这项调查工作。请在您认为的答案前字母上画“√” ,本问卷为单选题,谢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1、您的基本情况 1 . 性别: A 男 B 女 2. 年龄: A1 8 岁以下 B1 9-25 岁 C26-30 岁 D31 -35 岁 E36 岁以上 3. 单位: A 学校 B 党政机关 C 新闻媒体 D 窗口服务行业 E 研究机构 F 公司企业 G 其他 4. 学历: A 初中 B 高中 C 大专或本科 D 硕士 E 博士 二、语文生活的现状 1 . 在我国,语言文字工作: A 尚未立法 B 正在立法 C 已经立法 D 不清楚 2. 在我国,普通话是指: A 北京话 B 北方话 C 普普通通的话 D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3. 在我国,推广普通话工作: A 尚未列入法律 B 正在列入法律 C 已经列入相关法律 D 不清楚 4. 你对我国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 A 很了解 B 比较了解 C 听说过 D 不清楚 5. 推广普通话工作在你单位: A 早已开展 B 曾经开展 C 尚未开展 D 已列入工作计划 6. 你单位对员工的工作语言: A 要求讲普通话 B 未作要求 C 无所谓 D 不清楚 7. 你单位对员工的规范用字: A 有明确要求 B 有要求 C 未要求 D 不清楚 8. 您对社会上进行的普通话水平测试: A 很了解 B 听说过 C 不清楚 9. 就你所知,本区整治社会用字工作: A 力度很大 B 开展过 C 未开展过 D 不清楚 1 0. 我国从哪一年开始将每年九月的第三周定为全国推普宣传周: A1 949 B1 976 C1 998 D 不清楚  1 1 . 全社会对推广普通话工作起最重要作用的是: A 领导干部 B 播音员 C 节目主持人 D 教师 1 2. 您对目前学校老师的普通话水平: A 很满意 B 较满意 C 一般化 D 不满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