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地下空间概念性规划方案
绿地济南西十六里河地块概念规划

绿地济南西十六里河地块
Proposal Planning for District of West shiliuli River,Greenland,Ji nan
策略五:网络化生态系统
STRATEGIES E
五面:根据规划结构,打造五大区域的网络化 生态系统:
建立济南城市新形象,引领泉城时尚生活前沿
打造济南时尚生活典范,再现泉城印象魅力
建立特色商街,提升泉城生活品质
项目 背景
2.
济南印象
IMPRESSION OF JINAN
绿地济南西十六里河地块
作为山东省省会、国家重要的政 治、军事、文化中心区域性金融 中心、副省级城市,济南的历史 文化底蕴深厚,有着4600余年的 建城史。 济南素有“天下泉城”、“世界 泉水之都”美誉,它是国家历史 文化名城、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和物流中心,为济南加速建设国 际大都市注入新的活力。
策略一:开放式城市系统
STRATEGIES A
打造开放的下沉城市广场空间,与商业功能 结合塑造一个体验式消费的城市空间
1. 下沉广场 —— 使地下空间资源利用最大化 2. 地下空间 —— 建立生态、休闲、高效、健
康的济南地下乐活城
地下车库 地下车库
结合下沉广场,设置体 验式消费的城市功能
-1F 餐饮商业 -2F 餐饮商业
特色 商业
Step5: 基地内部被划分为五大区域,每个区域的界面均采 用城市开放界面的手法设计
Step6: 按照功能需求,将五大功能区域分别安置于五 大“城市岛屿”之中
Proposal Planning for District of West shiliuli River,Greenland,Ji nan
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规划方案设计

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规划方案设计一、引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对城市的土地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城市的地面空间有限,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人们开始将目光投向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
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方案设计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将探讨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规划方案设计。
二、城市地下空间的潜力城市地下空间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潜力。
首先,城市地下空间可以有效解决城市土地资源有限的问题。
通过将一部分功能转移到地下空间,可以释放地面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
其次,城市地下空间可以提供更多的公共设施和服务。
例如,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可以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便利。
再次,城市地下空间还可以用于建设地下交通系统,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因此,充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可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原则在进行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方案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要充分考虑地下空间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地下空间的利用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地下水位等因素,确保地下空间的稳定和安全。
其次,要与地面空间相协调。
地下空间规划应与地面空间规划相衔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再次,要注重环境保护。
在地下空间利用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对地下水、土壤等环境的影响。
最后,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地下空间的规划应既满足市民的需求,又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四、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方式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方式多种多样,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利用方式。
首先,可以将地下空间用于建设地下商业区。
地下商业区可以提供各类商店、餐饮等服务设施,为市民提供更多的购物和娱乐选择。
其次,可以建设地下停车场。
地下停车场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停车难的问题,提高城市交通效率。
再次,可以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地下公园和绿地。
地下公园和绿地可以为市民提供休闲和娱乐场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此外,还可以建设地下交通系统、地下体育设施等,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济南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最新稿)

济南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报会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加强城乡规划管理,保障城乡规划实施,根据《济南市城乡规划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技术规范,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济南市城市规划区内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规划管理活动。
第三条【实施要求】本规定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法组织实施,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与各区、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工作。
第四条【规划原则】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保护自然资源、历史文化遗产和泉城特色,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适用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经依法批准并公布的城乡规划,服从规划管理。
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本规定对有关城乡规划管理事项没有明确规定的,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行政管理权限合理确定。
第二章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第一节一般规定第六条【用地原则】实施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城乡规划和规范标准的规定,优化用地布局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第七条【用地性质分类】城市用地分类执行《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按照以中类和小类为主、大类为辅的分类方式对用地性质实施规划管理。
第八条【用地性质确定】建设用地规划性质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可结合规划策划研究确定。
第九条【用地范围确定】建设用地的规划范围按照项目规划建设用地和市政规划建设用地确定。
前款所称项目规划建设用地是指直接用于项目自身建设的用地,市政规划建设用地是指城市道路、河道、绿化保护带、高压走廊等的用地。
第十条【用地强制性内容】建设用地规划条件中地块的用地性质、容积率等内容为强制性规划内容,一经确定,不得擅自改变。
按照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出具的规划条件、以出让方式取得建设用地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因城乡规划调整、重大项目实施以及公共利益需要等原因确需变更强制性规划内容的,应当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济南市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济南市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12.29•【字号】•【施行日期】2022.02.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济南市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济南市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12月29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计划管理第三章建设施工管理第四章工程验收移交管理第五章运行维护管理第六章档案及数据信息管理第七章地下综合管廊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济南市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市城市地下管线(以下简称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合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保障地下管线有序建设和安全运行,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地下管线是指在我市城市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地铁、公园、广场等区域建设的供水、排水(含雨水、污水)、中水、燃气、供热、电力、通信、照明、广播电视、交通信号、公共视频监控、工业等地下管线、综合管廊(沟)及其附属设施。
第三条我市城市规划区内地下管线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应当遵循规划引领、统筹建设、权责明晰、管理到位、信息共享、安全运行的原则。
第五条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地下管线年度建设计划,加强对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工作的指导;市发展改革部门将地下管线建设改造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市工业和信息化、公安、财政、自然资源和规划、交通运输、水务、文化和旅游、应急、保密等部门应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分工明确、高效有力的工作机制;各地下管线主管(协调)部门应对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实施全过程监管,强化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规划方案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规划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的地面空间变得越来越紧张,人们开始将目光投向城市的地下空间。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既可以缓解地面空间的压力,又可以为城市提供更多的功能和服务。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规划方案至关重要。
一、背景与意义城市地下空间是指城市地面以下的区域,包括地下交通、地下商业、地下停车场、地下公共设施等。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地下空间的利用需求也越来越大。
合理规划和开发地下空间,可以提高城市的整体效益,优化城市的功能布局,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质。
首先,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可以缓解地面空间的压力。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地面空间变得越来越紧张,楼宇密集、交通拥堵等问题日益突出。
而地下空间的利用可以分担地面的功能,减少地面的压力,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其次,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可以为城市提供更多的功能和服务。
地下空间可以用于建设地下交通网络,提供便捷的交通方式;可以建设地下商业街,提供多样化的购物和娱乐场所;可以建设地下停车场,解决停车难题;还可以建设地下公共设施,如地下图书馆、地下体育馆等,丰富城市的文化和体育设施。
最后,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可以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质。
地下空间的规划和设计可以注重环境保护和景观美化,打造独特的城市形象。
地下空间的利用还可以提供更多的绿化空间,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规划原则制定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规划方案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综合规划原则:将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与地上空间相协调,形成有机的整体。
2. 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地下空间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避免对地下水、土壤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3. 公平合理原则: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应公平合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提高城市的整体服务水平。
4. 安全可靠原则:地下空间的设计和建设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方案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方案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热门话题。
城市地下空间丰富的资源和潜力,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在此背景下,如何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城市地下空间,成为城市规划者和开发者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就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方案进行探讨。
一、城市地下空间潜力分析城市地下空间潜力主要包括地下停车场、地下商业空间、地下交通系统、地下生活设施等。
通过对城市地下空间的调查和研究,可以发现城市地下空间潜力巨大,但受到管理制度和技术手段的限制,这些潜力还未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
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模式探讨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模式可以分为单一开发和综合开发两种。
单一开发将地下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分别由不同的开发商进行开发;综合开发则将地下空间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规划开发,实现功能互补和资源共享。
综合开发模式更有利于充分发挥地下空间的潜力,提高城市空间利用效率。
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益分配在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过程中,涉及到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
开发商、政府和居民是其中的主要利益主体,如何协调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多方共赢,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方案中的关键问题。
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技术与设施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涉及到复杂的技术和设施,如地下排水系统、通风系统、照明系统等。
有效的技术和设施可以保障地下空间的安全、舒适和便利,提高地下空间的利用效率。
五、城市地下空间管理与监管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需要建立有效的管理与监管体系,包括规划管理、建设管理、安全管理等。
只有建立完善的管理与监管制度,才能保障城市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和良性运行。
六、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案例分析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不同城市在地下空间开发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通过借鉴和总结这些案例,可以为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综上所述,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效益最大化。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利用方案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利用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土地资源的有限性。
为了更好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利用成为了一种新的选择。
本文将探讨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利用方案,以期为城市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一、城市地下空间的潜力城市地下空间是指地表以下的各种空间,包括地下道路、地下商业街、地下停车场、地下广场等。
与传统的地上空间相比,城市地下空间具有以下潜力:1. 解决土地资源短缺问题: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可以有效地扩大城市的可用土地面积,解决土地资源短缺的问题。
2. 提高城市功能:地下空间可以用于建设各种设施,如地下商业街、地下停车场等,可以提高城市的商业、交通等功能。
3. 保护城市历史遗产:有些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遗产,但由于土地有限,无法有效地保护和利用。
而通过将历史遗产纳入地下空间规划中,可以实现保护和利用的双赢。
二、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原则城市地下空间规划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原则:1. 综合规划: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如交通、环境、人口等因素。
2. 可持续发展:地下空间的规划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3. 安全性:地下空间的规划应注重安全性,考虑地下水位、地质条件等因素,确保地下空间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灵活性:地下空间的规划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城市发展的变化和需求的变化。
三、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案例分析1. 地下商业街:地下商业街是一种常见的地下空间利用方式。
通过将商业设施纳入地下空间,可以有效地扩大商业面积,缓解地上交通压力,并提供更好的购物环境。
2. 地下停车场:地下停车场是解决城市停车难题的一种有效方式。
通过将停车场纳入地下空间,可以节约地面空间,提高停车位的利用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3. 地下绿化带:地下绿化带是一种创新的地下空间利用方式。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城镇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城镇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9.12.10•【字号】济政办字〔2019〕61号•【施行日期】2019.12.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城镇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单位):为深入推进我市城镇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工作,进一步提升建设用地综合利用水平,根据原国土资源部《关于深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指导意见(试行)》(国土资发〔2016〕147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节约集约用地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的意见》(鲁政办字〔2019〕90号)、《济南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落实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示范省创建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济政发〔2018〕32号)等文件精神,经市政府同意,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适用范围城镇低效建设用地是指位于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布局散乱、利用粗放、用途不合理、权属清晰且不存在争议的存量建设用地。
城镇低效用地由各区县政府(含代管镇、街道的功能区管理机构,下同)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综合效益评估后认定,具体包括以下6种类型:(一)不符合现有国家产业政策、安全、环保、能耗等要求的产业用地;(二)各区县政府通过亩均综合效益评价认定为低效的产业用地;(三)布局散乱、利用粗放,不符合《山东省建设用地控制标准(2019年)》要求的存量建设用地;(四)土地利用强度低,不符合城市规划功能定位和要求的存量建设用地;(五)已建成但利用不充分或闲置的公共建筑等涉及的存量建设用地;(六)各区县政府认定的其他低效利用存量建设用地。
依法认定的闲置土地以及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历史遗留建设用地等,不列入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范围。
二、开发模式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遵照政府引导、规划先行、市场取向、因地制宜、规范运作的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南市历下区地下空间概念性规划方案姓名:张聪学号: 201000140149专业: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学院:土建与水利学院指导老师:张乐文教授目录1.总说明 (2)1.1 济南市历下区的定位 (2)1.2 历下区地下空间规划指导思想 (4)1.3 历下区地下空间规划总体构想 (5)1.4 历下区地下空间开发强度分析 (6)1.5 历下区地下空间开发模式分析 (7)1.6 历下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意义 (8)2.地下交通规划 (9)2.1 地下交通规划基本原则 (9)2.2 地铁 (9)2.3 地下公路交通 (11)2.4地下停车系统 (11)2.5地下步行系统 (12)3.重要节点地区规划 (13)1.总说明1.1 济南市历下区的定位济南别称“泉城”,中国第三大经济强省山东省的省会城市,常住人口681.4万,中国特大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之一,副省级城市,山东省省会,国家新一线城市,副省级城市,中国环渤海地区南翼和黄河中下游地区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科教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在山东省处于龙头和窗口地位。
这样一座特大城市的发展,必然对城市的用地规模和空间容量提出不断扩大的需求。
地下空间是潜力巨大的城市后备空间资源,有序、合理地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是科学、有效地拓展城市空间和改善地面人居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
历下区集中体现了济南这座千年历史文化名城的丰富内涵和底蕴。
区内自然景色优美,名胜古迹众多,南部千佛山秀峰叠嶂,北部大明湖碧波荡漾,形成了“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湖光山色。
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三大风景名胜驰名中外。
芙蓉街、曲水亭等古老街区的“家家泉水,户户垂柳”,构成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独特韵致。
1.2 历下区地下空间规划指导思想(1)开发与保护相结合。
将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的一种重要资源,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可节约城市土地资源。
由于地下空间的不可逆性,历下区地下空间坚持保护性开发,为城市以后开发地下空间留有余地。
另外,在开发地下空间的同时充分考虑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
因此,必须做到该开发的强度要到位,不该开发的坚决予以保护。
(2)地上与地下相协调。
将地上空间和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一个整体,充分发挥地上空间和地下空间各自的优势,共同为营造城市环境、增强城市功能服务。
(3)远期与近期相呼应。
地下空间开发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其开发的不可逆性决定了地下空间的开发要有很强的前瞻性,因其与城市建设的紧密关系,也要有较强的近期可操作性。
因此,必须充分考虑规划远期与近期的呼应,最终实现地下空间合理的形态和开发强度。
(4)专业与综合想兼顾。
地下空间规划往往按专业分别进行,缺乏整体综合和相互制约,造成地下空间资源的浪费。
地下空间规划应充分考虑各专业的综合和协调,对交通系统(如地铁、地下快速干道、地下停车)进行综合考虑,设置共同沟对市政管线进行综合开发,适当兼顾防灾和防控要求,使地下空间为城市的防灾和防控服务等。
1.3 历下区地下空间规划总体构想总体构想一:“坚持恢复历史风貌和保护性开发并重”的总体要求历下区规划定位是坚持拓展空间和完善功能并举,积极推进新区开发和老城提升,对老城区进行保护性开发,大明湖和泉城路周边地区可在古建筑地下开发各种大型的地下停车场和商业街,对交通拥堵的路段可开发过街隧道和地下公路隧道,在保护泉水资源的基础上建设地铁使得奥体奥体中心“一场三馆”、省博物馆、省档案馆等重大公益设施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方便民众出行。
总体构想二:动静协调的交通系统将动态交通分为过境交通、核心区内交通和步行交通三部分。
过境交通以快速和保护环境为目标,采取“高架”和“地下化”共存的方法,将其与核心区内交通和步行交通实现立体化。
将静态交通作为动态交通的延伸,把核心区内的静态交通作为一个系统,以高效、可靠、适应性强为目标,并与动态交通实现“柔性”连接,形成动静协调的交通系统。
总体构想三:高效低耗的生态环境系统市政管线综合化,市政设施地下化,是提高市政系统效率的有效方法;城市雨水的利用和污水处理后中水的循环使用,是能源再生利用的重要方面,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
总体构想四:平战结合的防灾系统充分发挥地下空间较好的防灾和防空能力,根据地下空间特点,通过合理布局,形成核心区地下防灾空间系统;在较深层上设置战时防空空间,通过地下空间网络系统兼顾防空要求,形成核心区防空空间系统;通过地铁、地下快速干线和隧道等与济南市防灾和防空空间连通。
1.4 历下区地下空间开发强度分析(1)王府井地区北京王府井地区1.65km2,规划商业综合设施及其他建筑总面积约346万m2,其中商业面积120万m2,地下停车库、停车楼及其他公用设施约90万m2,。
现有地下可利用建筑60万m2,主要为地下轨道交通空间、市政设施空间、公共建筑空间等。
(2)南京新街口地区南京新街口地区是南京市的CBD,占地约1km2,地面总建筑面积40多万m2,现有地下空间面积约20万m2。
(3)北京中关村地区北京中关村地区规划总用地面积51.44km2,地上总建筑面积100万m2,规划地下建筑面积50万m2,其中机动车停车位10000个,地下二层规划为商业、娱乐、餐饮、停车等,面积为15万m2,地下综合管廊1900m。
(4)深圳市中心区深圳中心区约4km2,范围,规划建设地下商业空间面积为14万m2。
地下空间主要功能以地下交通、市政和商业为主,项目包括地铁、地下快速交通干线、地下停车系统、地下步行系统、共同沟、地下变电站、地下水雨水循环系统、地下商贸街、地下休闲、娱乐设施等。
1.5 历下区地下空间开发模式分析国外相关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模式:拉德方斯模式拉德方斯区位于巴黎市的西北部,巴黎城市主轴线的西端。
在160ha的用地上,建有写字楼250万m2,共有雇员12万人,有1600多家公司在这里设立了办事机构,法国最大的企业一般在这里,共10多家;在商务区建设住宅1.01万套,可容纳2.1万人;在公园区建设住宅5588套,可容纳1.83万人;欧洲最大的公交换乘中心,建在地下,其中地下步行系统67ha,集中管理的停车场有26000个停车位。
拉德方斯区交通系统中行人与车流彻底分开,互不干扰,这种做法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日本模式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普遍进行了立体化城市在开发,结合城市地面改造开发城市地下空间,解决城市交通难、环境污染等问题,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日本的一些大城市如东京、名古屋、大阪、横滨、神户、川崎等结合地铁、城市改造修建了大量的规模较大的地下街,为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地下停车位和商业面积,解决了地面人车混杂的问题,增强了城市功能,改善了地面环境。
加拿大蒙特利尔模式由五个街区组成的地下步行网络系统将街区内民间建筑物的地下层与邻近的街区建筑的地下层相互连接,构成以地铁站为终点的网络系统;地下网路主要利用民间建筑物的地下部分进行开发,仅仅利用了很少一部分道路下的公共空间;地下网路与邻近的民间建筑物地下层相通,形成平坦的地下空间。
北欧模式北欧的瑞典、挪威、芬兰等国家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较先进的地区,特别是在市政设施和公共建筑方面。
瑞典斯德哥尔摩有人形排水隧道200km,大型地下污水处理厂6座,有120km 长的地下大型供热隧道,有共同沟30km长,战时可作为人防工程。
挪威的大型地下供水系统,其水源也实现地下化,在岩层中建造大型贮水库,既节省土地有减少水的蒸发损失。
芬兰赫尔辛基的大型供水系统,隧道长120km,过滤等处理设施全在地下。
吉华斯坷垃运动中心,内设体育馆、草皮和沙质球赛馆、体育舞蹈厅、摔跤柔道厅、艺术体操厅和射击馆。
北欧地下空间利用的最大特点就是与人防工程的结合。
历下区地下空间开发模式济南市现有地下空间大部分是平战结合工程,主要功能为地下商贸,初步形成了一个遍布全市主要繁华地段的地下商贸服务网络。
济南目前最大最集中的地下商贸城是八一立交桥地下人防城。
,从经十一路到省体育中心。
开发模式要以地下交通为核心,通过地铁(轻轨)、地下快速干道、地下公路隧道、地下停车系统、地下步行系统建设,建成立体化交通系统,实现高效率的交通,解决地面人车混杂情况,改善地面环境。
以地下市政设施建设为纽带,通过建设共同沟、地下水雨水循环使用系统等,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
1.6 历下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意义(1)有利于节约城市用地,深层次挖掘用地潜力。
济南市是华北平原重要城市,一直以来发展迅速,城市发展用地紧张。
根据《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到2020年城市人口将净增加110万人,其中大部分集中在中心区域。
按此规划目标,到2020年中心区的建设用地面积(按人均用地指标95m2计)将由2004年的278平方公里增至2020年的410平方公里,因此单靠增加地面上的用地面积很难满足建设的需求,而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可以有效缓解地面用地的不足,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2)有利于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济南市由于城市建设的历史原因,交通网络难以承受日益增加的交通压力。
而利用目前建设地铁项目的契机,开发建设新的、快捷的交通系统,实施人车分流,即“地下行车、地上行人”,彻底解决行车难、行路难的问题,是济南市的最优选择。
国外的研究表明,完善的地下铁道网可以承担城市30%~40%的客运量,并且快捷、安全,是增强城市活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设立换乘中心与大型泊车设施,解决车辆停放和人员换车的问题,可尽量减少车辆进入城区乃至城市中心区,从而极大地缓解了交通堵塞问题。
(3)有利于美化城市环境。
由于人口密集、城市拥挤,导致济南市的城市环境日益恶化,这不仅与济南市的地位和形象很不相称,也影响了济南市民的健康。
积极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把不应放在地面的项目(如有“三废”的项目、振动噪音大的项目和危险品等),以及需要恒温恒湿等适宜于地下环境的项目安排到地下,这样,既减轻了地面空间的压力,又增加了绿地,改善了环境质量,美化了城市景观。
(4)有利于满足城市特殊需求。
地下空间具备的某些特性和优越性是地面空间所不能比拟的,如良好的抗震性、稳定性、隐蔽性、防护性和隔音性等。
这些特性正好满足了城市的某些特殊需求,如城市中的一些保护建筑在扩建时,需要借助于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这在国内外已有不少成功的先例,如法国巴黎的卢浮宫、我国南京的夫子庙等。
济南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需要保护的建筑很多,因此在保护建筑本身的同时,应借助地下空间进行扩建。
此外,在对保护建筑的周围建筑进行改造时,为保护环境,也可借助于地下空间。
2.地下交通规划2.1 地下交通规划基本原则以实现历下区高效率的交通,提升核心区活力、改善地面环境为目标,通过地上、地面和地下的有机结合,使过境交通和历下区内的交通相对独立,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连接“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