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实验课件-实验一

合集下载

医学生物学实验课件

医学生物学实验课件

受精卵
纵裂
横裂
纵裂
纵裂
分裂快,细 胞体积小, 数量多
横裂
分裂慢,细 胞体积大, 数量少
(二)囊胚期
动物极内部的细胞向表面迁移, 形成一空腔,即囊胚形成。
囊胚腔
动物极
植物极
(三)原肠胚期
1.原肠早期: 动物极细胞分裂快,并向植
物极包裹,同时,原灰新月处的细胞向内
卷入,形成背唇。
原肠腔
2. 原肠中期:内
[ 实验目的 ]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了解蛙早期胚 胎发育不同时期的主要特点,从而熟 悉脊椎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一般过程, 为学习其它相关课程打下基础
[ 实验材料 ]
蛙早期胚胎发育各时期的制片
[ 实验内容、方法 ]
个体发育:
个体发生、发展、变化的总称
受精卵
卵裂期
胚胎发育 囊胚期
个 分娩(孵化) 体
原肠胚期
3.神经管期: 神经褶向背部中央靠拢、融合, 形成神经管,其脱离外胚层进入胚胎内。中 胚层继续沿侧壁向腹部延伸,最后在腹部愈 合,同时侧腹部的中胚层分裂成体壁中胚层 和脏壁中胚层。由内胚层包围的原肠腔形成
原始的消化道。
神经管
体壁中胚层 脏壁中胚层
(五)器官发生期 三个胚层的细胞各自发育成相应
的器官和组织 二、蛙早期胚胎发育镜下观察图
囊胚腔
卷的细胞沿背壁 内行并向两侧扩
展,形成侧唇。
背唇
原肠腔形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侧唇
3. 原肠晚期:动物极细胞包裹整个胚胎, 植物极细胞随之内陷形成腹唇,由背唇、 侧唇、腹唇围成一个胚孔,胚孔中央未 完全陷入的植物极细胞称卵黄拴。
原肠腔
外胚层 中内胚层 背唇 侧唇 卵黄拴 腹唇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件-溶血实验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件-溶血实验

溶血反应的机制
溶血反应的机制主要包括补体介导 的溶血、抗体介导的溶血和机械性 损伤导致的溶血。
溶血反应的临床表现
溶血反应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黄疸 、贫血和脾肿大等。
与医学免疫学相关的知识点链接
医学免疫学的定义
医学免疫学是一门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科学,涉及免疫系统的各个方面,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等 。
通过建立更加严格的动物模型和细胞株质量标准,减 少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06
相关知识点链接
与溶血反应相关的知识点链接
溶血反应的定义
溶血反应是指红细胞破裂,导致血 红蛋白逸出,并刺激机体产生一系 列生理病理反应的过程。
溶血反应的分类
溶血反应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免疫 性溶血反应和非免疫性溶血反应。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件-溶血 实验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实验原理 • 实验材料 • 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分析 • 实验结论与展望 • 相关知识点链接
01
实验原理
溶血反应定义
溶血反应是指红细胞破裂并释放出血红蛋白等细胞内物质的 过程。
红细胞破裂的原因是由于红细胞表面的膜结构受到破坏或改 变,导致红细胞内部的物质泄露出来。
实验试剂
抗红细胞抗体
用于引发溶血反应。
生理盐水
用于稀释红细胞和抗体。
补体
参与溶血反应。
pH试纸
用于监测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
实验仪器
试管
用于混合红细胞、抗体和补体。
pH计
用于测量反应过程中的pH值。
离心机
用于分离红细胞和血清。
显微镜
观察红细胞的溶解情况。
03
实验步骤
实验前准备

医学课件:娃心收缩实验

医学课件:娃心收缩实验
医学课件:娃心收缩实验
汇报人: 2023-12-25
目录
• 实验概述 • 实验材料 • 实验操作 • 实验结果分析 • 实验结论
01
实验概述
实验目的
观察蛙心的收缩活动 ,了解心脏收缩的原 理。
分析不同药物对蛙心 收缩的影响,了解药 物对心脏的作用机制 。
学习使用蛙心收缩实 验的方法,掌握实验 操作技巧。
03
用注射器向蛙心内注射 不同浓度的药物溶液, 观察并记录蛙心的收缩 情况。
04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 论。
02
实验材料
实验动物
健康成年蛙 蛙心
实验仪器
01
蛙心夹持器
02
பைடு நூலகம்刺激器
03
04
记录仪
恒温水浴
实验原理
蛙心收缩实验基于生物电和机械收缩的原理,通过刺激蛙心使其产生收缩运动。 实验中使用的药物可以改变蛙心的收缩状态,从而揭示药物对心脏的作用机制。
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可以深入了解心脏的生理和药理特性。
实验步骤
01
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 包括蛙心、蛙心夹、刺 激电极、注射器等。
02
将蛙心取出,用蛙心夹 固定在实验台上,连接 刺激电极和记录装置。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件-溶血实验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件-溶血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观察并记录每个试管的变化情况,如 有无溶血、凝集等。
在实验结束后,需要对每个试管进行拍照并记录实验结果 ,如红细胞有无凝集、有无溶血等。这些结果将用于后续 的分析和讨论。
03
实验数据分析
溶血反应阳性率计算
计算每个样本的溶血反应阳性率,即阳性样本数除以总样本 数。
判断溶血反应阳性率的参考范围为:健康人群 < 5%,患者 < 10%。
当红细胞表面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可形成抗原-抗体复合 物,激活补体,导致红细胞溶解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
通过检测血清中游离的抗体或红细胞抗原,可对相关疾病进 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实验试剂与器材
试剂
抗A、抗B标准血清、A型、B型、O型试剂红细胞、生理盐水等;
器材
试管、移液管、离心管等。
02
实验步骤
THANKS
感谢观看
数据解读需遵循医学伦理和职业道德,保证患者隐私 和医疗安全。
05
相关应用
临床应用场景
溶血实验是医学免疫学中一个重要的实验,常用于检测红 细胞表面抗原和抗体,以及红细胞表面受体的检测。
溶血实验还用于检测血清中游离的抗体或抗原,以及红细 胞表面受体的激活状态,对于诊断多种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
其他领域应用
溶血实验在生物学、药理学、病理学等领域也有一定的应用 。
在生物学中,溶血实验可以用于研究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 探究生物膜与细胞之间的关系等。
未来发展趋势
溶血实验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提高实验的灵敏度和 特异性,以及寻找新的溶血方法等方面。
此外,溶血实验还可以应用于研究肿瘤细胞对红细胞的作 用,以及在药物筛选等领域的应用也有待于进一步拓展。
实验数据统计分析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件溶血实验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件溶血实验

离心
将血液样本离心,分离出血浆和红细胞。
悬液
将红细胞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制备成红细 胞悬液。
加样与反应
加入抗体
将制备好的红细胞悬液加入试管中,并加入相应的抗体。
37℃孵育
将试管放入37℃恒温箱中孵育30分钟,让红细胞与抗体充分 反应。
观察结果与记录
观察结果
观察试管中红细胞的变化 ,如溶血情况、凝集现象 等。
在临床诊断中,溶血实验可以用于检测和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输血反应、新生儿 溶血病等。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溶血实验的技术和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未来有望实现 更加快速、准确、自动化的检测,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06
相关知识点链接
红细胞膜抗原与抗体结合位点
红细胞膜抗原
是指红细胞膜表面具有的特定抗原决定 簇,可以与相应的抗体结合,进而触发 溶血反应。
人O型红细胞
具有表面表达的抗原,可与抗人球蛋白抗体结合,观察是否发生溶血。
补体与缓冲液
豚鼠补体
可与抗体结合,激活补体溶解细胞,促进溶血反应。
Tris-HCl缓冲液
用于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保持实验条件的稳定。
03
实验步骤与方法
红细胞悬液制备
采血
从志愿者身上采集适量血液,加入肝素抗凝 。
洗涤
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去除血浆和白细胞 。
结论
该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特异性抗体具有不同的作用效果,验证了抗 体特异性的原理。同时,该实验结果可用于进一步探讨不同抗体与抗原 的结合机制。
补体活性评估
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补体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后对红细胞溶解 的影响,评估补体的活性。
实验现象
在实验组中,加入补体后红细胞迅速溶解,产生 明显的溶血现象;而在对照组中,未加入补体的 红细胞溶解速度较慢。

临床医学实验操作指南PPT课件

临床医学实验操作指南PPT课件
临床医学实验操作指南 PPT课件
目录 引言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 实验的综合评价和展望 参考文献
引言
引言
临床医学实验操作指南 研究目的和意义
引言
实验操作的基本原则
实验前的准备 工作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实验器材和药品的准备 实验环境的准备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结果展示和解读
实验的综合评 价和展望
实验的综合评价和展望
实验的优点和不足 实验结果的意义和启示
实验的综合评价和展望
对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2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3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实验人员的准备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操作步骤
步骤一:准备工作 步骤二:实验前操作
实验操作步骤
步骤三:实验中操作 步骤四:实验后处理
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注意事项
安全注意事项 实验操作技巧
实验注意事项
仪器使用要点
实验结果和数 据分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
数据记录和整理 数据分析方法
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

动物医学-生化实验《实验一 γ–球蛋白的分离》课件

动物医学-生化实验《实验一 γ–球蛋白的分离》课件

脱盐透析
盐析后,将含大量盐类的蛋白质溶 液放在半透膜的袋内,再将透析袋浸入 蒸馏水中。经过一段时间,袋内的盐类 浓度即逐渐降低。若经常更换袋外的液 体,最后即可使袋内的蛋白质溶液中所 含的盐类除净,从而达到脱盐的目的。
应用不同浓度硫酸铵分段盐析法将 血清中γ–球蛋白及α、β球蛋白分离,最 后用透 析法脱盐,即可得到纯度较高的 γ–球蛋白。
透析(dialysis)
通过透析,小分子通透透析袋,散布于透析液中,大分子量的蛋 白质不能通透透析袋,留在透析袋内。从而,蛋白质溶液中的小分 子物质通过透析被分离除去。
二、透析脱盐
1.将盐析得到的γ–球蛋白放入透析袋内,用 线绳缚紧上口,用玻璃棒悬在盛有半杯蒸馏 水的100ml烧杯中,使透析袋下半部浸入水 中。
2.将烧杯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1小时以上 (中间换水1~2次),然后将透析袋取下。 小心将线绳解开,吸取袋内的液体,与烧怀 中的水同时用双缩脲试剂检查袋内外的蛋白 质,用纳氏试剂检查袋内外液体中的铵离子 (NH4+),观察透析法的脱盐效果。(搅拌 10分钟,观察检测结果即可。)
【 试剂 】
1.pH 7.2,0.01mol/L磷酸盐缓冲液生理 盐水(简称PBS)。
2.pH7 】
1.透析袋 。 2.磁力搅拌器 。 3.离心机 。
【 材料 】
猪血清
【操作】
一、盐析
1.取30ml 离心管1支加入血清2ml,再 加入等量PBS稀释血清,摇匀后,逐渐 加入pH7.2饱和硫酸铵溶液2ml(相当于 33%饱和度硫酸铵),边加边摇。然后 静止10分钟,再离心(3 000r/min)10分 钟,倾去上清液(主要含白蛋白)。
实验一 γ–球蛋白的分离
【原理】
中性盐 (如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钠硫 酸镁等)对球状蛋白质的溶解度有显著影响。 随着中性盐浓度的增加,离子强度也增加。当 溶液离子强度增加到一定数值时,溶液中蛋白 质的溶解度开始下降。离子强度增加到足够高 时,蛋白质可从水溶液中沉淀出来,这种现象 叫做盐析。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件溶血实验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件溶血实验
红细胞膜受到攻击后,细胞内物质外流,最终导致红细胞溶解。
03
02
01
02
CHAPTER
实验材料与试剂
豚鼠:用于制备血清和红细胞。
绵羊或牛红细胞:作为抗原,可与豚鼠血清反应。
人或兔红细胞:作为阴性对照。
存在于豚鼠血清中,可与人的红细胞结合,引起溶血反应。
抗人球蛋白抗体
作为抗原,可与抗体结合,观察是否发生溶血反应。
实验结论与讨论
抗体与补体是免疫应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抗体主要介导体液免疫,补体则主要参与细胞溶解过程。在免疫应答中,抗体的激活和补体的级联反应是相互促进的,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关系。
抗体可以激活补体,而补体的活化又能够调节抗体的功能。这种相互调节的关系在维持机体免疫平衡和清除病原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绵羊或牛红细胞
补体
存在于豚鼠血清中,可促进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加速溶血反应。
磷酸盐缓冲液
用于维持实验体系的pH值稳定。
03
CHAPTER
实验步骤与方法
将制备好的红细胞悬液加入试管中,并加入相应的抗体。
加入抗体
将试管置于37℃恒温箱中孵育一段时间,使抗体与红细胞充分反应。
37℃孵育
观察试管中红细胞的变化情况,如溶血现象。
通过将不同种类的特异性抗体加入到红细胞溶液中,观察不同抗体的溶血反应。
实验方法
发现有些抗体能够引发强烈的溶血反应,有些抗体则无任何反应。这表明不同种类的抗体对红细胞的特异性不同。
实验结果
该实验结果证实了抗体的特异性与其引发的溶血反应强度之间存在关联,为后续的抗体研究提供了参考。
结论
由于补体在溶血反应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因此可以通过检测补体的活性来评估其在溶血反应中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的要求
• 遵守学习纪律,准时上、下课。 • 人员及分组,组长负责制. • 必须严肃认真地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结果。
• 各组的仪器和用品,由本组使用,不得与别组调换,以免 混乱。 • 爱护公共财物,注意节约各种实验用品。 • 实验结果存在固定的盘上,每组上课时记住带一张盘,实 验结束后立即将结果拷出。切勿在电脑上设置密码,带的 盘要干净,免得电脑被感染病毒。 • 保持实验室清洁整齐,随时清除污物。
3. 给药方法
1)全身性麻醉: • 吸入麻醉:乙醚 • 注射麻醉:常用乌拉坦、戊巴比妥钠及氯醛糖等。主要给药途 径有:静脉注射、腹腔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皮下淋巴 囊注射等 2)局部麻醉: • 表面麻醉:药物通过点眼、喷雾或涂布作用于粘膜表面,转而 透过粘膜接触粘膜下神经末梢而发挥作用。该药物除具有麻醉 作用外,还有较强的穿透力,如的卡因、利多卡因; • 浸润麻醉:用注射的方法将药物送到神经纤维旁。此类药物只 需有局部麻醉作用,不一定要求有强大的穿透力,如普鲁卡因 (对氨苯甲酸酯)、可卡因、利多卡因(其效力是普鲁卡因的 2 倍)。用作局部麻醉的药物的浓度一般为1%~2%,通常用 0.5%~1%.
• 实验前必须仔细预习实验指导,了解实验的目的要求、基 本原理以及简要的操作步骤。 • 实验报告
动物生理学实验 基本操作技术
一、常用手术器械 1.蛙类实验手术器械:
2.哺乳动物手术器械:
止血钳
手术刀
手术剪和手术镊
二、手术器械的消毒方法
煮沸消毒法:水沸3~5min后,将器械放入消毒锅内, 等第二次水沸后15min。 高压蒸汽灭菌法:高压灭菌锅,蒸汽压15~20lb/in2, 温度121.6~126.6C,30min左右。不宜于橡胶制品 和锐利器械的灭菌。 化学药品消毒法:常用消毒剂有:LJ-强化戊二醛、 70%乙醇(不适于金属器械的消毒)、0.1%新洁尔 灭、酶皂溶液、甲醛溶液等,金属器械应浸泡 30min以上。(见下表) 烧灼灭菌法,适用于金属器械
动物的麻醉
在急、慢性动物实验中,手术前均应将动物麻醉,以减轻 或消除动物的痛苦,保持安静状态,从而保证实验顺利 进行。由于麻醉药品的作用特点不同,动物的药物耐受 性有种属或个体间差异及实验内容及要求不同,因此正 确选择麻醉药品的种类、用药剂量及给药途径十分重要。 理想的麻醉药品应当是对动物麻醉完善,其毒性和对生 理功能干扰最小,使用方便。 1.常用麻醉剂的种类和用法 • 局部麻醉剂:0.5%-1.0%盐酸普鲁卡因或2%盐酸可卡因 用作皮肤或黏膜表面麻醉。 • 全身麻醉剂:发挥性的乙醚,非挥发性的巴比妥类、氨 基甲酸乙酯等,在生理学实验中,多采用全身麻醉剂。
• 台式固定:做血压测量、呼吸等实验和手术时,则需将 兔固定在兔台上(图11-7),四肢用粗棉绳活结绑住,拉 直四肢,将绳绑在兔台四周的固定木块上,头以固定夹 固定或用一根粗棉绳挑过兔门齿绑在兔台铁柱上。
几种常用生理盐溶液的配制
• 生理性溶液为代体液,用于维持离体的组织、器官及细胞的正常生命 活动。它必须具备下列条件:⑴渗透压与组织也相等;⑵应含有组织、 器官维持正常机能所必需的比例适宜的各种盐类离子;⑶酸碱度应与 血浆相同,并具有充分的缓冲能力;⑷应含有氧气和营养物质。 • 动物实验中常用的生理盐溶液有生理盐水、任氏(Ringer)溶液、乐 氏(Locke)溶液和台氏(Tyrode)溶液四种,其成分各异,如下表 所示。
三、常用实验动物
• • • • • 青蛙和蟾蜍 家兔 大白鼠和小白鼠 鱼类 鸟类等
实验动物的抓取固定方法
• 蟾蜍 • 蛙类抓取方法宜用左手将 动物背部贴紧手掌固定, 以中指、无名指、小指压 住其左腹侧和后肢,拇指 和食指分别压住左、右前 肢、右手进行操作。 • 在抓取是蟾蜍时,注意勿 挤压其两则耳部突起之毒 腺,以免毒液射进眼中。 • 实验如需长时间观察,可 破坏其脑脊髓(观察神经 系统反应时不应破坏脑脊 髓)或麻醉后用大头针固 定在蛙板上。依实验需要 采取俯卧位或仰卧位固定。
4. 麻醉效果的观察
• • • • 呼吸:深慢而平稳 角膜反射:明显迟钝 肌张力:全身肌肉松弛 皮肤夹捏反射消失。
5.兔耳缘静脉注射时的注意事项
• 麻醉前应正确选用麻醉药品、用药剂量及给药 途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进行静脉麻醉时,先将总用药量的三分之一快 速注入,使动物迅速渡过兴奋期,余下的三分 之二量则应缓慢注射,并密切观察动物麻醉状 态及反应,以便准确判断麻醉深度; • 如麻醉较浅,动物出现挣扎或呼吸急促等,需 补充麻醉药以维持适当的麻醉。一次补充药量 不宜超过原总用药量的五分之一; • 麻醉过程中,应随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注意 保温;
家兔
• 抓取:实验家兔多数 饲养在笼内,所以抓 取较为方便,一般以 右手抓住兔颈部的毛 皮提起,然后左手托 其臀部或腹部,让其 体重重量的大部分集 中在左手上,这样就 避免了抓取过程中的 动物损伤。不能采用 抓双耳或抓提腹部。
1、2、3均为不正确的抓取方 法(1.可损伤两肾,2.可 造成皮下出血,3.可伤两 耳),4、5为正确的抓取方 法。颈后部的皮厚可以抓, 并用手托兔体。
2. 麻醉前的准备工作
• 熟悉麻醉药品的特点 根据实验内容合理选用 麻醉药。 • 麻醉前应核对药物名称;检查药品有无变质或 过期失效。 • 狗、猫等手术前应禁食12小时,以减轻呕吐反 应。 • 需在全麻下进行手术的慢性实验动物,可适当 给予麻醉辅助药。例如,皮下注射吗啡镇静止 痛,注射阿托品减少呼吸道分泌物的产生等。
各种生理盐溶液的用途 :
• 生理盐水:即与血清等渗之NaCl溶液,在冷血 动物应用0.6%-0.65%,在温血动物应用0.85%0.9%。 • 任氏溶液:用于青蛙及其他冷血动物。 • 乐氏溶液:用于温血动物之心脏、子宫及其它 离体脏器。用作灌注液者须于用前通入氧气泡 15分钟。低钙乐氏液(含无水氯化钙0.05g) 用于离体小肠及豚鼠的离体支气管灌注。 • 台氏溶液:用于温血动物之离体小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