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航运与管理教案

合集下载

国际航空货物运输教案国际航空组织

国际航空货物运输教案国际航空组织

国际航空货物运输教案之国际航空组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国际航空货物运输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2. 让学生熟悉国际航空组织的主要职责和作用。

3. 培养学生掌握国际航空货物运输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内容:1. 国际航空货物运输的基本概念1.1 航空货物的定义1.2 航空货物的分类1.3 航空货物的运输流程2. 国际航空组织的主要职责和作用2.1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2.1.1 IATA的成立背景和宗旨2.1.2 IATA的主要职责和活动2.2 国际民航组织(ICAO)2.2.1 ICAO的成立背景和宗旨2.2.2 ICAO的主要职责和活动2.3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与国际民航组织(ICAO)的关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国际航空货物运输的基本概念和流程,以及国际航空组织的主要职责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国际航空货物运输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国际航空组织在航空货物运输中的作用和意义。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国际航空货物运输相关教材或资料。

2. 课件:制作国际航空货物运输和国际航空组织的相关课件。

3. 案例:收集典型国际航空货物运输案例。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提出的观点。

3. 课后作业:布置与国际航空货物运输和国际航空组织相关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国际航空货物运输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国际航空货物运输的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讲解国际航空货物运输的基本概念,包括航空货物的定义、分类和运输流程。

3. 介绍国际航空组织:介绍国际航空组织的主要职责和作用,重点讲解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和国际民航组织(ICAO)的成立背景、宗旨、主要职责和活动。

4. 分析案例:分析典型国际航空货物运输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最新国际航运电子教案

最新国际航运电子教案

国际航运管理电子教

上海海事大学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国际航运管理课程编号:
承担课程的二级学院(部): 交通运输学院系(教研室)国航系
教案编写教师:赵刚
授课对象:国际航运、交通运输、物流管理、外贸运输、船舶驾驶编制时间:2005.5
编写负责人赵刚系(教研室)主任(签字)(签字)
重点:对船舶航次生产活动的认
识;船舶航次生产时间的划分;影
响航次时间的因素;航次计划的主
要内容
难点:正确估算航次装载量,充分
发挥船舶载重性能
第一章:国际航运市场本章课堂讲授时数: 2 答疑时数: 2
第六章:不定期船营运组织本章课堂讲授时数: 6 答疑时数: 6
第九章:集装箱运输管理本章课堂讲授时数: 4 答疑时数: 4
第十章:航运安全、质量管理本章课堂讲授时数: 2 答疑时数: 2
第十一章:航运企业经营管理本章课堂讲授时数: 4 答疑时数: 4。

国际航运管理教学设计

国际航运管理教学设计

国际航运管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系列讲座、实践项目、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在国际航运领域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以下能力:•了解国际航运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掌握船舶运营及管理的实践技能;•能够管理国际货运的全过程并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能够分析和解决国际航运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能够在国际航运领域担任领导和管理职务。

二、教学内容1.国际航运管理概论•国际航运产业的形势和发展趋势;•国际航运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国际航运管理的基本模式和管理程序;•国际航运管理的管理环境和条件。

2.船舶运营与管理•船舶选型和船舶租赁;•船舶的保险和融资;•船员管理和安全管理;•船舶维修和供应管理。

3.国际货运的全过程管理•国内物流和海关出口手续;•运输单证和国际货运保险;•港口装卸和货物仓储;•国际船舶运输合同和索赔处理。

4.国际航运管理案例分析•国际航运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运输方式的选择和管理效率;•风险分析和应对措施;•国际航运市场营销和客户关系管理。

三、教学方法•讲授课程理论知识;•开展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组织实践项目和模拟练习;•指导学生开展课程论文写作。

四、教学评估1.考核方式•国际航运管理理论考试(占总成绩60%);•基于案例分析的小组课堂讨论和报告(占总成绩20%);•实践项目报告和论文撰写(占总成绩20%)。

2.考核标准•知识掌握情况;•综合素质表现;•问题解决能力;•报告和论文质量。

五、参考文献1.朱军. 国际船舶运输业结构转型机制演化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2019.2.刘绍武, 鄢新宇. 国际物流管理[M].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8.3.商之伟. 国际航运法概论[M].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7.4.于建湘. 海运物流管理模式与技术创新研究[M]. 交通出版社, 2016.5.高远超, 高太孝. 物流供应链管理案例分析[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国际航运管理课程设计

国际航运管理课程设计

国际航运管理课程设计模拟中国至美西集装箱班轮航线规划论证小组成员沈强(201110621068)谢子天(201110621028)蔡绍颖(201110621061)李晨(201110621062)邹严(201110621066)宋朝晖(201110621069)石宝令(201110621071)孙奕初(201110621173)指导教师陈舜上海海事大学二零一五年一月小组成员及分工、贡献度小组组长:沈强小组成员:谢子天、蔡绍颖、李晨、邹严、宋朝晖、石宝令、孙奕初前言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其可观的双向贸易和投资关系正迅速成长。

在横跨国际经济、货币、金融、贸易和环境事务多个领域的宽泛议题上,两国越来越多地寻求合作。

它们已建立起一个广泛的协商网络,有超过60个工作组每年就一批大范围的议题召开年度会议。

它们联合领导了全球经济从2008-2009年的金融危机中复苏。

2014年中美双边经贸关系不断深化,美对华出口持续增长,中国对美投资增长迅速。

中美经贸合作业已成为双边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对发展中美关系产生正向乘数效应。

中美贸易继续保持增长。

据中方统计, 2014年1-9月,中美货物贸易额4045亿美元,同比上升6.7%。

其中,中国自美进口1188亿美元,同比上升4.9%;对美出口2857亿美元,同比上升7.5%。

中方顺差1669亿美元,同比上升9.3%。

据美国海关统计,2014年1-9月,美中货物贸易额4400亿美元,同比上升5.4%。

其中,美自华进口3531亿美元,同比上升5.4%,对华出口869亿美元,同比上升5.3%。

美对华货物贸易逆差2662美元,同比上升5.5%。

但是进入12月后,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长滩等港口出现的罢工潮开始逐渐影响中国沿海至美西航线的集装箱班轮运输。

上海航运交易所12月12日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周度报告》指出,中国至美国东西海岸港口的运价,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差异。

(整理)国际航运管理电子教案

(整理)国际航运管理电子教案

上海海事大学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国际航运管理课程编号:
承担课程的二级学院(部): 交通运输学院系(教研室)国航系
教案编写教师:赵刚
授课对象:国际航运、交通运输、物流管理、外贸运输、船舶驾驶编制时间:2005.5
编写负责人赵刚系(教研室)主任
(签字)(签字)
重点:对船舶航次生产活动的认识;船舶
航次生产时间的划分;影响航次时间的因
素;航次计划的主要内容
难点:正确估算航次装载量,充分发挥船
舶载重性能
第一章:国际航运市场本章课堂讲授时数: 2 答疑时数: 2
第六章:不定期船营运组织本章课堂讲授时数: 6 答疑时数: 6
第九章:集装箱运输管理本章课堂讲授时数: 4 答疑时数:4
第十章:航运安全、质量管理本章课堂讲授时数: 2 答疑时数:2
第十一章:航运企业经营管理本章课堂讲授时数: 4 答疑时数:4。

第一章 国际航运管理

第一章 国际航运管理
公元前 2000年期间,已有地中海到大西洋东岸及北 19世纪中叶,美国发展了海上快速的交通运输,并挤 公元14世纪时地中海出现了以热那亚和威尼斯为 欧的贸易海运航路。公元前 1500年到500年期间,波 进入20世纪,航运经营有以下一些重大的进展:班轮航 入了远东贸易市场和跨越大西洋的贸易市场。该时期,苏 主的海运中心。 16到19世纪是帆船盛行的时期,贸 罗的海和北海之间的海上贸易运输有较大的发展。 当代国际航运在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的推动下,获得了空 线遍布全球,班轮公会(按航线形成)数量增多,实力增强, 伊士运河也启用和蒸汽机船取代帆船,对后来的航运发展 我国的航运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是在“一穷二白” 国际航运是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国际航运市 在此期间,我国有了到日本及南海近岸的海上交通。 前的发展;同时,国际航运对世界经济、国际贸易的迅速发 班轮航线经营的竞争性也愈加明显。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使 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20世纪初,巴拿马运河通航,加速 易海运得到迅速发展。公元 1600~1800年是不列颠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党和国家的重视和领导下,从无 场是一个规模巨大、竞争激烈、充满风险的市场; 21 世纪, 到了唐代(公元 618 ~ 907 年),除已存在到南洋群 展与不断扩大作出了重大贡献,航运业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 班轮经营出现质的变化。在实现集装箱“门到门”运输服务 了帆船的败退,最终使帆船的活动被局限在较小的地区 到有、从小到大、从近海到远洋已经发展成拥有相当规模 是海洋的世纪、信息化的世纪。 21 世纪国际航运的宏观格局 成为强大的殖民统治时期,其航运业有极大的发展。 岛及经马六甲海峡到缅甸、印度南部、斯里兰卡等 一体化、国际贸易全球化的基础性产业。在人类社会的经济 过程中,推进了国际多式联运,这对航运经营有开拓性的意 (如波罗的海及东方的海域等)。 主要特征是:少数航运大国在国际航运市场中将继续占据垄 的近海和远洋船队,挤身世界航运大国的行列,在发展同 后期还出现了洽谈贸易海运的交易活动,形成著名 地的航路外,已可远达波斯湾、红海一带。宋代 发展史上,航运的重要作用与地位,不仅被经济发达国家 义。在一些主要的集装箱班轮航线,运输企业实行联营已取 16 世纪致 19 世纪,我国正处在明末与清代时期,其中除 断地位;方便旗船队日趋扩大;航运国际化的趋势将进一步 世界各国的经济和贸易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并且在国际 (公元 960年郑成功率军渡海收复台湾的大规模海上活动 ~1279年),已在海岸开辟多处港口,从 的“波罗的海贸易航运交易所”,于是,很快确立 (美国、日本、欧洲共同体国家等)的实践所证实,而且也 得成效,集装箱运输联营的发展在传统的班轮公会之外出现 1661 ~ 1662 发展;国际航运中心将向亚太地区转移等等,都将给国际航 航运市场上已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公元 1405年起,出现过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海上 起它的世界航运中心的地位。 被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实践所证实。 了企业联营的不完全垄断组织。 外,到了鸦片战争以后,海上贸易先是受清廷“海禁”的 运提出许多管理理论与实践问题。 壮举。 阻碍,后受帝国主义入侵而日益衰落。

海上货物运输管理课程设计

海上货物运输管理课程设计

海上货物运输管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海上货物运输的基本概念、流程和管理原则。

2. 学生能够掌握海上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航线规划及货物装载与卸载的操作要点。

3. 学生能够了解国际海洋货物运输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国际贸易术语。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分析不同海上货物运输方式优缺点的能力,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货物装载与卸载的模拟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航线规划知识,设计合理的货物运输方案,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海上货物运输行业的兴趣,激发他们为我国海洋运输事业做贡献的热情。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在海上货物运输过程中应遵循的环保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海上货物运输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能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环保意识,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紧密围绕海上货物运输管理相关知识,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1. 海上货物运输基本概念:介绍海上货物运输的定义、分类及特点,使学生了解行业背景。

2. 货物运输方式:讲解集装箱运输、散货运输、油品运输等主要海上货物运输方式,分析各自优缺点。

3. 航线规划:介绍航线规划的基本原则,分析影响航线选择的因素,如航线距离、运费、港口条件等。

4. 货物装载与卸载:详细讲解货物装载与卸载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 国际海洋货物运输法律法规:介绍国际海洋货物运输相关法律法规,如国际货物运输公约、国际贸易术语等。

6. 货物运输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海上货物运输案例,使学生了解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国际货物运输教案

国际货物运输教案

国际货物运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国际货物运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使学生掌握国际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及其特点。

3. 培养学生了解国际货物运输中的单证操作和风险管理。

4. 提高学生对国际货物运输合同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国际货物运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1 国际货物运输的定义1.2 国际货物运输的分类:海运、空运、陆运、多式联运2. 国际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及其特点2.1 海运:成本低、运输量大、速度慢、受天气影响大2.2 空运:速度快、运输量小、成本高2.3 陆运:灵活性高、运输距离短、受地理环境限制2.4 多式联运:结合海运、空运、陆运等多种运输方式,发挥各种方式的优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国际货物运输的基本概念、主要方式及其特点,国际货物运输合同的构成要素。

2. 教学难点:国际货物运输中的单证操作,风险管理的策略。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国际货物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主要方式及其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国际货物运输合同的构成要素。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国际货物运输中的单证操作和风险管理策略。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国际货物运输相关教材。

2. 课件:国际货物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主要方式及其特点。

3. 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国际货物运输合同的案例。

4. 单证模板:国际货物运输中的单证样本。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国际贸易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国际贸易中货物如何运输到世界各地。

2. 讲解:详细讲解国际货物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主要方式及其特点。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国际货物运输合同的构成要素。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国际货物运输中的单证操作和风险管理策略。

七、课间休息1. 休息时间:10分钟2. 安排学生进行适当的身体活动,放松身心。

八、教学内容1. 国际货物运输的组织和参与者8.1 国际货物运输的组织:货代、船公司、航空公司、陆运公司8.2 国际货物运输的参与者:出口商、进口商、银行、保险公司2. 国际货物运输合同的构成要素8.3 货物描述8.4 数量和质量8.6 交货时间8.7 付款方式8.8 争议解决方式九、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国际货物运输的组织和参与者,国际货物运输合同的构成要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国际航运管理课程编号:
重点:对船舶航次生产活动的认识;船舶
航次生产时间的划分;影响航次时间的因
素;航次计划的主要内容
难点:正确估算航次装载量,充分发挥船
舶载重性能
第一章:国际航运市场本章课堂讲授时数: 2 答疑时数: 2
第六章:不定期船营运组织本章课堂讲授时数: 6 答疑时数: 6
第九章:集装箱运输管理本章课堂讲授时数:4 答疑时数:4
第十章:航运安全、质量管理本章课堂讲授时数:2 答疑时数:
第十一章:航运企业经营管理本章课堂讲授时数: 4 答疑时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