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浆配合比
压浆流动度标准时间

压浆流动度标准时间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建筑材料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良和提升。
其中,压浆就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
压浆是由水泥、石灰、砂子等材料混合而成的一种浆状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路桥、水利等领域。
压浆的流动度对于其使用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制定一套合理有效的压浆流动度标准时间,对于提高压浆的使用效果和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一、压浆流动度的定义压浆的流动度是指在一定的试验条件下,压浆在规定的时间内流动的距离。
流动度是一种重要的指标,它能够反映出压浆的流动性和可塑性。
流动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压浆的应用效果和施工质量。
因此,制定一套合理有效的压浆流动度标准时间,对于提高压浆的使用效果和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二、压浆流动度标准时间的制定制定压浆流动度标准时间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材料的配合比例:压浆的流动度受到材料的配合比例的影响,因此要根据不同的配合比例制定不同的流动度标准时间。
2. 施工环境的影响:压浆的流动度还受到施工环境的影响,因此要根据不同的施工环境制定不同的流动度标准时间。
3. 压浆的用途:不同的压浆用途不同,需要根据不同的用途制定不同的流动度标准时间。
4. 国家标准:制定压浆流动度标准时间需要参考国家标准,根据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制定。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我们可以制定以下压浆流动度标准时间:1. 配合比为1:3的压浆,标准时间为12~15秒。
2. 配合比为1:2.5的压浆,标准时间为10~13秒。
3. 配合比为1:2的压浆,标准时间为8~11秒。
4. 配合比为1:1.5的压浆,标准时间为6~9秒。
5. 配合比为1:1的压浆,标准时间为4~7秒。
以上标准时间仅供参考,具体制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三、压浆流动度标准时间的应用压浆流动度标准时间是建筑施工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指标。
在实际施工中,需要根据标准时间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施工效果和工程质量。
具体应用如下:1. 在施工前,需要按照标准时间进行调配,确保压浆的流动度符合要求。
压浆料配合比

压浆料配合比摘要:1.压浆料的概念与作用2.压浆料的组成成分3.压浆料的配合比设计4.压浆料的施工方法5.压浆料的应用领域正文:压浆料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主要用于填充空隙、固定钢筋和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
在建筑工程中,压浆料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和耐久性。
因此,合理设计压浆料的配合比和施工方法至关重要。
一、压浆料的概念与作用压浆料,顾名思义,是指在压力作用下填充混凝土空隙的一种浆体材料。
它可以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抗渗性、抗裂性和整体性能,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二、压浆料的组成成分压浆料主要由以下几种成分组成:1.水泥:作为压浆料的主要胶结材料,提供强度和耐久性。
2.矿物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粉等,可以提高压浆料的工作性和性能。
3.粗细骨料:如砂、石英砂等,用于调整压浆料的密度和流动性。
4.化学外加剂:如减水剂、防冻剂等,可以改善压浆料的性能和施工性。
5.水:作为压浆料的液相,使浆体具有流动性。
三、压浆料的配合比设计压浆料的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具体工程需求和性能要求进行,主要参考指标有:抗压强度、抗渗性能、流动性等。
设计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
2.控制矿物掺合料的掺量,以保证压浆料的性能。
3.合理选择粗细骨料的粒径和比例,以调整压浆料的密度和流动性。
4.根据工程环境和施工要求,选择适当的化学外加剂。
5.控制水的用量,使压浆料具有良好的工作性,同时保证性能。
四、压浆料的施工方法压浆料的施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预处理:清理混凝土空隙,确保界面干净、无油渍。
2.浆料配制:按照设计配合比,将各组分称量后加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
3.压浆:将配制好的压浆料倒入压浆泵,通过输送管将浆体压入空隙中。
4.养护:压浆完成后,进行湿润养护,以保证压浆料的强度和性能。
五、压浆料的应用领域压浆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隧道、水利等工程领域,如钢筋混凝土保护层、预应力混凝土、桥梁预应力钢束等结构的压浆填充。
预应力箱梁孔道压浆C50配合比设计..

预应力箱梁孔道压浆(C50)配合比设计一、设计原则:1水泥净浆的28天抗压强度要达到59.9Mpa。
2、水泥净浆的膨胀率要小于10%。
3、水泥净浆的泌水率最大不得超过3%,拌和后3h泌水率宜控制在2%,24h全部吸回。
4、水泥净浆稠度宜控制在14~18So二、设计依据:1、《水泥试验规程》GB/T16761-1999。
2、《桥涵施工技术规程》JTJ041-200C X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与验收评定标准》JTJ071-9&三、设计用原材料:1、水泥:P.O42.5R普硅,p c=3.1g/cm3,南京双龙水泥有限公司产“双猴”牌2、外加剂:UEA-M微膨胀减水剂,p J=2.2g/cm3,掺量12%山西黄河外加剂厂产。
3、水:饮用水。
四、设计步骤:1、确定试配强度(R):Ri=50+1.645 X 6=59.9Mpa2、确定水灰比(W/C :根据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中对孔道压浆的有关规定,W/C取用0.4。
3、确定用水量(W:掺入微膨胀减水剂,其减水率为12%则用水量为:W=61X(1-12%)=540Kg/m4、计算水泥用量(C):3C=540/0.4=1350 Kg/m5、计算外加剂用量(J):J=1350X 12%=162 Kg/m五、确定配合比:W: C:J=540: 1350: 162六、试拌结果如下表:预制箱梁(C50)配合比设计一、技术要求:1. 设计强度:f eu k=50Mpa。
2. 设计坍落度:90~120mm。
二、原材料:1、水泥:P、042.5普硅,淮安产“海螺”牌。
2、黄砂:中粗砂,细度模数2.5~2.8,表观密度2.62g/cm3,宿迁骆马湖产。
3、碎石:玄武岩,5~25mm( 5~10mm30%+10~25mm70%)连续级配,表观密度2.951g/cm3,盱眙产。
4、外加剂:JM-9型高效缓凝早强减水剂(水剂),视比重1.2g/cm3,掺量1.4%,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南京道鹭建设材料厂产。
孔道压浆C55水泥浆配合比组成设计

C55T梁孔道压浆的配合比设计一、设计依据本配合比依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进行设计计算,设计稠度14~18s。
二、材料的选用1、水泥:“草原”牌P·O52.5R,比重3.1g/cm3;2、水:饮用水,符合JTJ041—2000规范混凝土拌合用水要求。
3、压浆剂:采用武汉浩源混凝土外加剂有限公司生产的FDN—U型水泥压浆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12%。
4、减水剂:采用武汉浩源混凝土外加剂有限公司生产的FDN—1型高效减水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1.0%。
三、配合比的设计与计算1、计算每m3水泥浆的水泥用量m co=1000/(1/ρc+w/c)w/c=0.32,1000/(1/3.1+0.32)=1000/0.64=1563kgw/c=0.35,1000/(1/3.1+0.35)=1000/0.67=1493kgw/c=0.38,1000/(1/3.1+0.38)=1000/0.70=1429kg2、计算每m3水泥浆的水用量m wo= m co×(w/c)w/c=0.32,1563kg×0.32=500 kgw/c=0.35,1493kg×0.35=523 kg w/c=0.38,1429kg×0.38=543 kg 3、计算每m3水泥浆的压浆剂用量m GJ= m co×12%w/c=0.32,1563kg×0.12=188 kg w/c=0.35,1493kg×0.12=179kgw/c=0.38,1429kg×0.12=171kg 4、计算每m3水泥浆的减水剂剂用量w/c=0.32,1563kg×0.01=15.63kg w/c=0.35,1493kg×0.01=14.93kg w/c=0.38,1429kg×0.01=14.29kg 四、其试验结果见下表五、成果分析与设计配合比的确定根据以上试验结果,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考虑既经济又方便施工的原则,我们选定上表中编号为C组的配合比为孔道压浆配合比,该配合比用于C55预应力混凝土T梁孔道压浆。
M50-孔道压浆配合比设计书

试验室配合比为:
水泥
压浆剂
水
1477
164
459
W/C=0.28
2. 30min流动度为16.1s (流动度测定满足规范要求)
3. 60min流动度为18.2s (流动度测定满足规范要求)
五、自由膨胀率测定
2、经测定,上述配合比的3h泌水率为0%,满足设计要求;
3、经测定,上述配合比的自由膨胀率为1%,满足设计要求。
六、试验配合比
1、基准配合比试拌
根据基准配合比,取6L净浆拌合物制作3组试块,试配每盘称量(kg):
水泥: 8.86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压浆剂: 0.984
水: 2.754
2、抗折和强度复核
上述配合比净浆试件经标准养护3d,7d,28d抗折强度分别为7.8Mpa,10.5Mpa,
14.8Mpa。满足设计要求。
3d,7d,28d抗压强度结果为36.7Mpa,54.2Mpa,66.4Mpa。满足设计要求。
3、试验配合比的确定
水泥=1641*90%=1477kg,
(4) 压浆剂=1641*10%=164kg
(5)用水量的确定
因水胶为28%,计算用水量为:1641*28%=459kg
按质量法计算所得初步配合比为:
水泥
压浆剂
水
1477
164
459
W/C=0.28
四、 稠度测定
1. 初始流动度为12.6s (流动度测定满足规范要求)
M50净浆配合比设计说明
试设计孔道压浆配合比,工程位于气候温和地区,要求配制净浆标号 为M50,初始流动度为10s-17s,30min流动度为10s-20s,60min流动度为10s-25s 自由膨胀率3h小于2%, 24h自由膨胀率小于3%。 一、设计依据 1、 JG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2、 GB 50119-200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3、 JTG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砼试验规程》 4、 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
预应力孔道压浆(C50)配合比设计

预应力孔道压浆(C50)配合比设计预应力孔道压浆(C50)配合比设计一、设计原则:1、水泥净浆的28天抗压强度要达到59.9Mpa。
2、水泥净浆的膨胀率要小于10%。
3、水泥净浆的泌水率最大不得超过3%拌和后3h泌水率宜控制在2%24h全部吸回。
4、水泥净浆稠度宜控制在14~18S。
二、设计依据: 1、《水泥试验规程》GB/T16761-1999。
2、《桥涵施工技术规程》JTJ041-2000。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与验收评定标准》JTJ071-98。
三、设计用原材料: 1、水泥:P.O52.5R普硅ρc=3.1g/ cm3__韶峰南方水泥有限公司。
2、外加剂:UEA-M微膨胀减水剂ρJ=2.2g/cm3,掺量12%__建科。
3、水:饮用水4、减水剂:__建科工贸有限公司RT-FDN(V)缓凝高效减水剂掺量0.9% 减水率15.7%。
四、设计步骤: 1、确定试配强度(Rh):Rh=50+1.645×6=59.9Mpa 2、确定水灰比(W/C):已知水泥实际强度?ce =52.5MPa配制强度?cu,o =59.9Mpa采用查表得A=0.46B=0.07。
W/C=αa_?ce/(?cu,o +αa_αb_ ?ce )=0.39 根据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中对孔道压浆的有关规定W/C取用0.38。
3、确定用水量(W):掺入减水剂其减水率为15.7%则用水量为:W=662×(1-15.7%)=558Kg/m34、计算水泥用量(C): C=558/0.38=1468Kg/ m35、计算外加剂用量(J):J=1468×12%=176 Kg/ m36、计算减水剂用量(V)V=1468×0.9%=13.2 Kg/ m3 五、确定配合比:W:C:J:V=558:1468:176:13.2。
孔道压浆配合比

张孔道压浆配合比《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P93)11.3.2“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可参照现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55-2000)通过试配确定;砌体砂浆配合比也就相应的采用了现行《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那么后张孔道压浆配合比怎么确定?用于质量评定的资料怎样出?我在各省各项目中发现很不统一,很多建设单位、管理单位、承建单位试验室均采用了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28天抗压强度试件采用每组6块,一个工作班两组整理资料,这样做对吗?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这样是不正确的,没有任何依据的,应当予以纠正。
下面我就现行规范、规程中有关孔道压浆的相关资料整理出来,供大家学习参考。
A、《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P135)12.11.2条款“孔道压浆宜采用水泥浆,所用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水泥。
采用矿渣水泥时,应加强检验,防止材性不稳定。
水泥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42.5。
水泥不得含有任何团块。
2、水:应不含有对预应力筋或水泥有害的成分,每升水不得含500mg以上的氯化物离子或任何一种其他有机物。
可采用清洁的饮用水。
3、外加剂:宜采用具有低含水量,流动性好,最小渗出及膨胀性等特性的外加剂,他们应不得含有对预应力筋或水泥有害的化学物质。
外加剂的用量通过试验确定。
12.11.3条款水泥浆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无具体规定时,应不低于30Mpa,水泥浆的技术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水灰比宜为0.40-0.45,掺入适量减水剂时,水灰比可减小到0.35;②水泥浆的泌水率最大不得超过3%,拌合后3h泌水率宜控制在2%泌水应在24h内重新全部被浆吸回③通过试验后,水泥浆中可掺入适量膨胀剂,但其自由膨胀率应小于10%④水泥浆稠度宜控制在14-18s之间。
12.11.11条款:压浆时,每一工作班应留取不少于3组的70.7mm×70.7mm×70.7mm立方体试件,标准养护28d,检查其抗压强度,作为评定水泥浆质量的依据。
压浆料配合比

压浆料配合比摘要:一、压浆料的定义和作用二、压浆料的组成成分三、压浆料的配合比四、压浆料的性能要求五、压浆料的施工要求六、压浆料的应用领域正文:压浆料是一种用于加固和修补混凝土结构的重要材料,主要由水泥、压浆剂和水组成。
在建筑、桥梁和隧道等工程中,压浆料的作用是填充混凝土中的空隙,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折强度,从而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水泥是压浆料的主要成分,占到总重量的大部分。
它提供了压浆料的基本强度和硬度,同时与压浆剂共同作用,形成胶结体,填充混凝土的微观孔隙。
压浆剂是压浆料的另一个重要成分,其作用是在水泥与水共同作用下,产生一定的化学反应,形成具有流动性的浆体,以便于填充混凝土中的微观孔隙。
压浆剂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聚羧酸盐、丙烯酸盐和萘系等。
水在压浆料中起到调节稠度和流动性的作用。
适量的水能够使压浆料具有良好的工作性,易于施工。
但过多的水会导致压浆料的强度降低,因此,水在压浆料中的比例必须严格控制。
压浆料的配合比是指水泥、压浆剂和水之间的比例关系。
合理的配合比能够保证压浆料的性能满足工程要求。
一般来说,水泥与压浆剂的比例为1:3,压浆剂与水的比例为1:3~1:5。
压浆料的性能要求主要包括28 天抗压强度、28 天抗折强度、3 天抗压强度和3 天抗折强度。
这些性能指标是衡量压浆料质量的重要依据,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施工压浆料时,首先应对混凝土结构进行表面处理,清除杂物和松散颗粒,保证结构表面的干净和坚实。
其次,要严格控制压浆料的拌合比例,保证拌合均匀。
最后,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一定的压力,使压浆料充满整个空隙,以确保加固效果。
压浆料广泛应用于桥梁、隧道和建筑工程中,对于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张孔道压浆配合比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P93)11.3.2“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可参照现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55-2000)通过试配确定;砌体砂浆配合比也就相应的采用了现行《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那么后张孔道压浆配合比怎么确定?用于质量评定的资料怎样出?
我在各省各项目中发现很不统一,很多建设单位、管理单位、承建单位试验室均采用了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28天抗压强度试件采用每组6块,一个工作班两组整理资料,这样做对吗?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这样是不正确的,没有任何依据的,应当予以纠正。
下面我就现行规范、规程中有关孔道压浆的相关资料整理出来,供大家学习参考。
A、《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P135)12.11.2条款“孔道压浆宜采用水泥浆,所用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水泥。
采用矿渣水泥时,应加强检验,防止材性不稳定。
水泥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42.5。
水泥不得含有任何团块。
2、水:应不含有对预应力筋或水泥有害的成分,每升水不得含500mg以上的氯化物离子或任何一种其他有机物。
可采用清洁的饮用水。
3、外加剂:宜采用具有低含水量,流动性好,最小渗出及膨胀性等特性的外加剂,他们应不得含有对预应力筋或水泥有害的化学物质。
外加剂的用量通过试验确定。
12.11.3条款水泥浆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无具体规定时,应不低于30Mpa,水泥浆的技术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水灰比宜为0.40-0.45,掺入适量减水剂时,水灰比可减小到0.35;②水泥浆的泌水率最大不得超过3%,拌合后3h泌水率宜控制在2%泌水应在24h内重新全部被浆吸回③通过试验后,水泥浆中可掺入适量膨胀剂,但其自由膨胀率应小于10%④水泥浆稠度宜控制在14-18s之间。
12.11.11条款:压浆时,每一工作班应留取不少于3组的70.7mm×70.7mm×70.7mm立方体试件,标准养护28d,检查其抗压强度,作为评定水泥浆质量的依据。
B、《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3年版)P243对孔道压浆的规定摘录如下:(10)压浆时,每一工作班应留取不少于3组试件(每组70.7mm×70.7mm×70.7mm立方体试件3个)标准养生28d,检查其抗压强度作为水泥浆质量的评定依据。
综上所述,可以肯定孔道压浆质量评定的依据是每工作班留取3组70.7mm×70.7mm×70.7mm 立方体试件,每组3个,就不要再搞什么每组6块、每工作班两组了。
那么孔道压浆配合比怎么确定?设计单位一般要求压浆强度同梁体强度,就在建高速公路而言,预应力梁板多设计强度为C 50,那么就以C50压浆配合比示例,以供参考吧!
在示例之前,我们在看看《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实施手册(P210-211)后张孔道压浆的目的;主要有①防止预应力筋的腐蚀;②为预应力筋与结构混凝土之间提供有效的粘结;因此,要求压入孔道内的水泥浆在结硬后应用可靠的密实性,能起到对预应力筋的防护作用,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粘结强度和剪切强度,以便将预应力有效地传递给周围的混凝土。
孔道内水泥浆的密实性是最重要的,水泥浆应充满整个管道,以保证对力筋防腐的要求,至于水泥浆的强度,原规范未作明确规定,仅提出不应低于设计规定,而以往的设计对此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但设计人员往往对水泥浆强度提出比较高的指标要求,如有的要求达到梁体混凝土强度的80%,甚至有的要求与梁体混凝土强度相同。
在具体的施工中,要使纯水泥浆满足高强度的指标要求是比较困难的,同时对于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力筋与混凝土的粘结靠压浆来提供,因而所压注的水泥浆应有一定的强度以满足粘结力的要求。
但实际上,挠曲粘结应力无论是在梁体混凝土开裂之前或开裂之后都是很低的,设计时并不需要加以验算,现行的设计规范也未要求对其进行验算,而且一些发达国家的规范在涉及预应力混凝土梁内的粘结时,都是用力筋的锚固而不是粘结应力来保证的,所以对压浆强度要求过高并不适用。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要求压浆强度不低于20Mpa,国际预应力协会(FIP)发布的《工程实践指南》建议压浆强度不低于30 Mpa,因此新规范第12.11.3条
款规定水泥浆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无具体规定时,应不低于30 Mpa,新规范虽然明确了压浆强度首先应符合设计规定,但设计者也不宜对此提出过高的要求,只要能确保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即可,没有必要因指标过高而增加施工难度。
从这段文字显而易见,净浆强度不论是设计人员、建管人员、承建管理人员,应该对水泥浆有充分的认识,不要片面提高强度要求,脱离现实。
事实上,要配制C50强度的净浆配合比,以规范要求的稠度14-18S,不添加高性能的灌浆剂,已经是无法实现的了,有的建设管理单位要求C60的T梁孔道压浆强度为C60,简直是让人哭笑不得。
我们通常采用的灌浆用水泥最高不过是52.5了,因此,要配制C50的净浆必须首先选择一种性能好的外加剂。
目前可供的低泌水、微膨胀、高性能的灌浆剂厂家还是不少的,但是“鱼龙混杂”,一定要通过自己试拌检验其性能。
不好的外加剂虽然可以达到高效减水增强的目的,但是容易导致浆液离析,混合不均,产生快速沉淀现象,这种外加剂的添加,你是不可能做出稠度符合规定14-18S要求的,有些项目上因为选择了不良外加剂,导致浆液异常,产生了配不出来的“假象”,没有去找原因,却怀疑了规范的准确性,竟改变了规范的稠度要求,批准为30-50S,这种现象我在多个项目上遇到过,其实是完全错误的。
好的灌浆剂的添加,不但浆体在水化硬化的不同阶段产生适度的微膨胀,以补偿水泥体系的塑性收缩、干燥收缩和自身体积收缩,而且能够满足(C50及以下)配合比的强度和稠度要求,没有任何问题的。
C50孔道压浆配合比示例如下:
一、设计依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重点控制1、稠度2、泌水率及膨胀率3、强度。
二、设计要求:1、配制C50孔道压浆配合比;2、稠度要求14-18S;3、泌水率及膨胀率要求符合规范。
三、设计条件:1、52.5R普通硅酸盐水泥;(经检测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2、饮用水(经检测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3、灌浆剂(低泌水、微膨胀、高效能灌浆剂,按建议掺量暂取12%)
四、试配步骤:
①计算试配强度:净浆配合比设计材料单纯,只要计量准确不存在太大的偏差,结合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要求,标准偏差σ取2.5Mpa就完全可以了,
Rp=R+1.645×2.5=50+4.1=54.1Mpa;②确定水灰比:经验范围(0.35~0.37)暂取0.35;
③假定容重1900㎏/m3(经验取值);④计算每立方米各种材料用量⑴水泥+外加剂+水
=1900;⑵水/水泥=0.35;经计算得:水泥=1293㎏/m3取1300㎏/m3;外加剂=1300×12%=156㎏/m3;水=1300×0.35=455㎏/m3;
五、试拌0.01 m3材料用量:水泥1300×0.01=13㎏;外加剂
156×0.01=1.56㎏;水455×0.01=4.55㎏;
结果整理:实测容重1910㎏/m3;稠度18S;泌水率及膨胀率符合规范要求;R28天抗压强度58.8Mpa;完全符合设计及JTJ041-2000规范要求。
(注:如果稠度不在规范要求之内可对水灰比及灌浆剂掺量稍作调整,以满足规范要求为止)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