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气动技术的发展趋势
2023年液压气动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液压气动行业市场前景分析液压气动技术是工业自动化、机械加工、矿山采excavate 、建筑工程、冶金、铁路、航空航天等领域常用的技术之一。
液压气动技术的应用可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生产安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市场前景的角度出发,对液压气动行业市场进行分析。
一、需求总体趋势液压气动技术是工业自动化、机械加工、矿山采掘、建筑工程、冶金、铁路、航空航天等领域常用的技术之一。
我国液压气动行业应用范围广泛,主要涉及工业、能源、交通等领域。
在各个领域中,各类液压气动设备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工作工具。
未来,在国家对环保方面的高度关注以及各行各业对工作效率、安全性的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液压气动设备市场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此外,我国日益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市政工程的发展也会带动液压气动设备的需求增加。
二、行业发展前景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加快,液压气动技术市场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广阔。
1、工业自动化市场在工业自动化方面,液压气动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的自动化生产线上,可以执行各种高质量、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操作,满足多样化和个性化生产需求。
未来,随着工厂自动化、机器人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液压气动行业市场的需求也会不断增长。
2、建筑工程市场在建筑工程方面,液压气动技术主要应用于各种混凝土、钢筋和构件的搬运、吊装和加工。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筑工程市场对液压气动设备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3、交通运输市场在交通运输方面,液压气动技术主要应用于铁路、航空、船舶和公路等交通运输设备的动力控制和驱动系统,能够提高交通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未来,液压气动行业市场需求将会随着交通运输设备的新建和更新换代而不断增长。
三、市场现状分析随着国家对环保、能源等领域的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液压气动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数据显示,我国液压气动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从2015年的1050亿增长到2019年的1200亿。
2024年液压气动元件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液压气动元件市场发展现状液压气动元件是指通过液压或气动力来实现工业生产中各种运动功能的元件。
作为工业自动化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液压气动元件在机械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液压气动元件市场的发展现状。
一、市场规模液压气动元件市场规模庞大,全球范围内的市场价值持续增长。
根据市场研究数据,2019年全球液压气动元件市场规模约为45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620亿美元。
市场的增长主要受到工业自动化需求的推动,随着各行业对生产效率和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液压气动元件的市场需求将继续增长。
二、市场需求分析1.工业自动化需求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工业自动化需求不断增加,液压气动元件作为自动化控制的重要工具得到了广泛应用。
各种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都需要使用液压气动元件来实现各种运动功能,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尤其是在汽车制造、机械制造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对液压气动元件的需求更加旺盛。
2.环境友好型需求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对环境友好型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传统的液压气动元件可能存在液压油或气体泄漏的问题,带来安全隐患和环境负面影响。
因此,市场对环境友好型液压气动元件的需求持续增长。
近年来,液压气动元件制造商已经开始研究和开发更环保的产品,例如采用新型密封材料和减少泄漏的设计,以满足市场需求。
三、市场竞争现状1.主要市场参与者液压气动元件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市场参与者包括国际知名企业和地区性的制造商。
国际知名企业如霍尼韦尔、巴丹、帕克汉尼汾等在市场中占据着较大份额,它们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全球销售网络。
地区性制造商则根据本土需求和市场情况生产液压气动元件,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2.技术创新与差异化竞争在市场竞争中,技术创新和差异化是制造商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不同制造商通过不断研发和创新,推出更加先进和高效的液压气动元件产品。
例如,一些制造商通过提高产品的工作效率、减少泄漏和噪音,推出更节能环保的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
2023年液压气动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液压气动行业市场分析现状液压气动行业是指利用液体和气体来传递能量和控制运动的技术和系统。
液压气动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实现高效的能量传递、精确的运动控制和稳定的工作过程。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对液压气动行业市场进行分析。
液压气动行业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
当前,液压气动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建筑业、冶金机械、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军工等众多领域。
根据市场研究报告,液压气动设备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稳定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液压气动设备市场前景广阔。
液压气动行业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液压气动技术在制造业中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压机、注塑机、装配线等设备中,可以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加工和生产。
其次,在农业机械化生产中,液压气动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农机、植树机、喷灌设备等,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此外,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等行业中,液压气动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和系统中,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
液压气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良好。
首先,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技术的不断改善,液压气动技术将朝着高效、智能化方向发展,提高了设备的运动控制精度和生产效率。
其次,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液压气动设备市场将逐渐扩大。
再次,环保、节能等政策的推动,将促使液压气动设备市场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型。
此外,智能制造、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将为液压气动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然而,液压气动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液压气动技术存在着能量消耗大、噪音大、泄露和污染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发新的技术和设备解决。
其次,液压气动设备的成本较高,需要厂商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再次,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创新和升级产品,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综上所述,液压气动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应用领域广泛,发展趋势良好。
液压发展趋势

液压发展趋势第一篇:液压发展趋势机电与能源工程学院液压论文液压气动技术发展趋势摘要基于把液压气动技术融入于机电一体化的立场出发,从液压气动技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当今国外液压气动技术的发展状况、目前我国气动行业的现状,以及我国液压气动技术发展的瓶颈等方面,深入探讨了气动技术的发展及气动行业战略性发展问题。
引言就目前为此,在探讨液压气动技术、液压气动行业的发展时,总面临着被讨论对象的不确定性。
尤其是气动行业,通常人们一提到气动技术时,只想到谈论与压缩空气有关的气动产品的发展,即纯粹单一的气动技术,没有把气动技术作为融入于机电一体化的技术来看待。
如果真正能把气动技术融入于机电一体化技术来对待的话,那么人们讨论气动技术的发展趋势时,实际上是在研讨一个包含气动技术在内的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在有的放矢地预测一门集机械、电子、真空、传感器、通信等跨学科的综合自动化控制、驱动的技术发展路径。
从目前国际上先进工业国的气动元件制造商发展现状来看,他们早已不满足仅提供与压缩空气有关的气动产品。
现在,国际上大多数著名气动元件制造商都在提供伺服电机、步进电机、伺服电机/步进电机的控制器等一系列与自动化有关的电控元器件。
如德国的Festo 公司则公开声称:要成为世界气动与电动自动化技术领城的最主要的供应商,要对客户所有需求都能给出正确的解决方案。
而这正是现代工业化的用户所需求的。
当前的用户需要供应商能快速反应,能提供整套自动化解决方案及系统产品(即插即用技术)。
而液压气动技术是实现现代化传动与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它直接影响机电产品质量和水平,因此世界各国对液压气动工业的发展都给予很大重视。
到2000年,世界液压气动总销售额为350亿美元,其中液压为250亿美元,气动100亿美元。
液压作为机械工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行业,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在我国,目前液压行业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企业共有1000多家。
液压气动行业的标准化工作也已形成比较完善的。
液压与气动技术发展趋势

液压与气动技术发展趋势社会需求永远是推动技术发展的动力,降低能耗,提高效率,适应环保需求,机电一体化,高可靠性等是液压气动技术继续努力的永恒目标,也是液压气动产品参与市场竞争是否取胜的关键。
由于液压技术广泛应用了高技术成果,如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磨擦磨损技术、可靠性技术及新工艺和新材料,使传统技术有了新的发展,也使液压系统和元件的质量、水平有一定的提高。
尽管如此,走向二十一世纪的液压技术不可能有惊人的技术突破,应当主要靠现有技术的改进和扩展,不断扩大其应用领域以满足未来的要求。
综合国内外专家的意见,其主要的发展趋势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减少能耗,充分利用能量液压技术在将机械能转换成压力能及反转换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但一直存在能量损耗,主要反映在系统的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上。
如果全部压力能都能得到充分利用,则将使能量转换过程的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为减少压力能的损失,必须解决下面几个问题:①减少元件和系统的内部压力损失,以减少功率损失。
主要表现在改进元件内部流道的压力损失,采用集成化回路和铸造流道,可减少管道损失,同时还可减少漏油损失。
②减少或消除系统的节流损失,尽量减少非安全需要的溢流量,避免采用节流系统来调节流量和压力。
③采用静压技术,新型密封材料,减少磨擦损失。
④发展小型化、轻量化、复合化、广泛发展3通径、4通径电磁阀以及低功率电磁阀。
⑤改善液压系统性能,采用负荷传感系统,二次调节系统和采用蓄能器回路。
⑥为及时维护液压系统,防止污染对系统寿命和可靠性造成影响,必须发展新的污染检测方法,对污染进行在线测量,要及时调整,不允许滞后,以免由于处理不及时而造成损失。
2.主动维护----液压系统维护已从过去简单的故障拆修,发展到故障预测,即发现故障苗头时,预先进行维修,清除故障隐患,避免设备恶性事故的发展。
----要实现主动维护技术必须要加强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当前,凭有经验的维修技术人员的感宫和经验,通过看、听、触、测等判断找故障已不适于现代工业向大型化、连续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必须使液压系统故障诊断现代化,加强专家系统的研究,要总结专家的知识,建立完整的、具有学习功能的专家知识库,并利用计算机根据输入的现象和知识库中知识,用推理机中存在的推理方法,推算出引出故障的原因,提高维修方案和预防措施。
液压或气动技术发展趋势

液压或气动技术发展趋势液压技术发展趋势液压技术是实现现代化传动与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世界各国对液压工业的发展都给予很大重视。
世界液压元件的总销售额为350亿美元。
据统计,世界各主要国家液压工业销售额占机械工业产值的2%~3.5%.液压气动技术具有独特的优点,如:液压技术具有功率重量比大,体积小,频响高,压力、流量可控性好,可柔性传送动力,易实现直线运动等优点;气动传动具有节能、无污染、低成本、安全可靠、结构简单等优点,并易与微电子、电气技术相结合,形成自动控制系统。
因此,液压气动技术广泛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
其主要的发展趋势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减少损耗,充分利用能量液压技术在将机械能转换成压力能及反转换过程中,总存在能量损耗; 严格控制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发展封闭式系统,防止外部污染物侵入系统;应改进元件和系统设计,使之具有更大的耐污染能力。
同时开发耐污染能力强的高效滤材和过滤器。
小型化、集成化。
气动元件有些使用场合,如在制鞋、电阻、电容制造和线路板检测等裝置,有限的空间要求气动元件的外形尺寸尽量小,小型化是主要发展趋势。
据调查,小型化元件的需求量,大约每5年增加一倍。
气阀的集成化不仅仅將几只阀合裝,还包含了传感器、可编序控制器等功能。
集成化的目的不单是节省空间,还有利于安裝、维修和提高可靠性。
高速化。
为了提高生产率,自动化的节拍正在加快,高速化是必然趋势。
目前,气缸的活塞速度范围为50~750m m/s。
在目前市场需求下,要求气缸的活塞速度提高到5m /s,最高达10m/s。
据调查,五年后,速度2~5m/s 的气缸需求量將增加2.5倍,5m/s以上的气缸需求量將增加3倍。
与此相应,阀的供应速度將加快,要求由现在的1/100秒级提高到1/1000秒级。
液压CAD技术充分利用现有的液压CAD设计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建立知识库信息系统,它将构成设计-制造-销售-使用-设计的闭环系统。
将计算机防真及适时控制结合起来,在试制样机前,便可用软件修改其特性参数,以达到最佳设计效果。
液压或气动技术的发展趋势

液压或气动技术的发展趋势液压和气动技术是近代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两种重要能源转换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的不断发展,液压和气动技术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液压或气动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发展方向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液压和气动技术的发展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液压和气动技术的发展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1.绿色化环保方向: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未来液压和气动技术的发展也将以环保为主要目标。
新型的环保液压和气动元件和系统将得到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2.智能化方向:智能化技术将成为未来液压和气动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
未来液压和气动系统将更加智能化,系统将根据环境和任务自动调节和控制。
3.微型化方向:未来液压和气动技术的发展也将趋向于微型化。
新型的微型液压和气动系统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如微型机器人、医疗仪器等。
二、优势1.可靠性强:液压和气动系统构造简单,没有复杂的电子元器件,使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适用于各种工业控制场合。
2.输出功率大:液压和气动技术的传动效率较高,输出功率大,可以范围广泛应用于各种高功率控制场合。
3.适应性强:液压和气动系统适应性强,可以适应各种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
三、挑战1.高生产成本:液压和气动技术需要许多元器件和系统,生产成本较高。
由于气压容易泄漏,因此气动系统需要更多的元件,生产成本更高。
2.能源消耗大:液压和气动系统的能源消耗较大,因此需要优化系统设计、提高系统效率,以降低能源消耗。
总之,液压和气动技术是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两种技术。
未来液压和气动技术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不断开发新型的液压和气动元件和系统,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并实现更加环保、节能和智能的系统设计。
液压气动技术专题报告

液压气动技术专题报告一、引言液压气动技术是工业领域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动力传动技术,其通过利用液体或气体传递能量,实现机械设备的运转。
液压气动技术具有动力大、速度可调、可靠性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汽车、冶金、化工等领域。
本报告将对液压气动技术进行全面的介绍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重要的技术。
二、液压气动技术概述1.液压气动技术的发展历史液压气动技术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初是应用于冶金工业,用于控制和操作大型机械设备。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液压气动技术逐渐应用于其他领域,如建筑机械、汽车、航空航天等。
现在,液压气动技术已经成为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液压气动技术的基本原理液压气动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液体或气体在管道中传递能量,达到控制和操作机械设备的目的。
液压技术主要是利用液体(通常是油)作为传递能量的介质,而气动技术则是利用气体(通常是压缩空气)作为传递能量的介质。
通过调节液压或气动系统中的阀门、缸体等部件,可以实现机械设备的运转、升降、控制等功能。
三、液压气动技术的应用领域1.工程机械液压气动技术在各种工程机械中得到广泛应用,如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等,通过液压系统实现动力传动和工作装置的控制,提高了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和精度。
2.汽车工业液压气动技术在汽车工业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如制动系统、悬挂系统、转向系统等都需要液压或气动系统来实现动力传动和运转控制,提高了汽车的操控性能和安全性。
3.钢铁冶金在钢铁冶金领域,液压气动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高炉、轧钢机、铸造设备等大型机械设备中,通过液压系统实现了机械设备的高效运转和精确控制。
4.化工行业在化工生产中,由于液压气动技术具有动力大、速度可调、可靠性高等特点,因此在化工设备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反应釜、输送机、混合器等都需要液压或气动系统来实现控制和操作。
四、液压气动技术的发展趋势1.节能环保随着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液压气动技术在设计和应用中越来越注重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压气动技术的发展趋势
液压与气压传动相对于机械传动来说是一门新兴技术。
从1795年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诞生起,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但液压与气压传动在工业上被广泛采用和有较大幅度的发展是20世纪中期以后的事情。
在工程机械、冶金、军工、农机、汽车、轻纺、船舶、石油、航空和机床行业中,液压技术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随着原子能、空间技术、电子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液压技术向更广阔的领域渗透,发展成为包括传动、控制和检测在内的一门完整的自动化技术。
现今,采用液压传动的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如发达国家产的95%的工程机械生、90%的数控加工中心、95%以上的自动线都采用了液压传动。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并进入液压技术领域,在产品设计﹑制造和测试方面采取了这些先进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进行液压元件和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性能仿真﹑自动绘图以及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可提升液压产品的质量,优化其性能,减低成本,并大大缩短其生产和交货周期。
在设备控制方面,利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可简化操作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自动化水平,并增加产品的可靠性。
因此,近年来,液压行业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给予极大的关注,其中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推广使用和数字控制液压元件的研制开发尤其突出。
另外,减小元件的体积和重量,提高元件的寿命研制新介质以及污染控制的研究,也是当前液压传动及液压控制技术发展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我国的液压工业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其产品最初只用于机床和锻压设备,后来又由于拖拉机和工程机械。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从国外引进液压元件生产技术,同时自行设计液压产品。
目前,我国生产的液压元件已形成系列,并在各种机械设备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我国以开发研制了中高压齿轮泵﹑插装式锥阀﹑电业比例阀﹑叠加阀以及新系列中﹑高压阀等。
尽管如此,我国的液压元件和液压产品与国外先进的同类产品相比,在性能上,在种类﹑规格上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为了迅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我国已瞄准世界主流的液压元件系列型谱,有计划的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最先进的液压技术和产品,并对我国正生产的液压产品进行整顿,合理调整产
品结构,大力开展产品国产化工作。
可以预见,我国的液压技术在21世纪必将获得更快的发展。
发展趋势;目前,流体传动技术正在高压﹑高速﹑高效率﹑大流量﹑大功率﹑微型化﹑低噪音﹑低能耗﹑经久耐用﹑高集成化方向发展,向着用计算机控制的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
现在详细的说明一下液压气动技术的发展趋势和行业内研究的课题。
综合国内外专家的意见,其主要的发展趋势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主动维护:
液压系统维护已从过去简单的故障拆修,发展到故障预测,即发现故障苗头时,预先进行维修,清除故障隐患,避免设备恶性事故的发展。
要实现主动维护技术必须要加强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当前,凭有经验的维修技术人员的感宫和经验,通过看、听、触、测等判断找故障已不适于现代工业向大型化、连续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必须使液压系统故障诊断现代化,加强专家系统的研究,要总结专家的知识,建立完整的、具有学习功能的专家知识库,并利用计算机根据输入的现象和知识库中知识,用推理机中存在的推理方法,推算出引出故障的原因,提高维修方案和预防措施。
要进一步引发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通用工具软件,对于不同的液压系统只需修改和增减少量的规则。
另外,还应开发液压系统自补偿系统,包括自调整、自润滑、自校正,在故障发生之前,进市补偿,这是液压行业努力的方向。
机电一体化:
电子技术和液压传动技术相结合,使传统的液压传协与控制技术增加了活力,扩大了应用领域。
实现机电一体化可以提高工作可靠性,实现液压系统柔性化、智能化,改变液压系统效率低,漏油、维修性差等缺点,充分发挥液压传动出力大、贯性小、响应快等优点,其主要发展动向如下:
(1)电液伺服比例技术的应用将不断扩大。
液压系统将由过去的电气液压on-oE系统和开环比例控制系统转向闭环比例伺服系统,为适应上述发展,压力、流量、位置、温度、速度、加速度等传感器应实现标准化。
计算机接口也应实现统一和兼容。
(2)发展和计算机直接接口的功耗为5mA以下电磁阀,以及用于脉宽调制系统的高频电磁阀(小于3mS)等。
(3)液压系统的流量、压力、温度、油的污染等数值将实现自动测量和诊断,由于计算机的价格降低,监控系统,包括集中监控和自动调节系统将得到发展。
(4)计算机仿真标准化,特别对高精度、“高级”系统更有此要求。
(5)由电子直接控制元件将得到广泛采用,如电子直接控制液压泵,采用通用化控制机构也是今后需要探讨的问题,液压产品机电一体化现状及发展。
减少能耗,充分利用能量:
液压技术在将机械能转换成压力能及反转换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但一直存在能量损耗,主要反映在系统的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上。
如果全部压力能都能得到充分利用,则将使能量转换过程的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为减少压力能的损失,必须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①减少元件和系统的内部压力损失,以减少功率损失。
主要表现在改进元件内部流道的压力损失,采用集成化回路和铸造流道,可减少管道损失,同时还可减少漏油损失。
②减少或消除系统的节流损失,尽量减少非安全需要的溢流量,避免采用节流系统来调节流量和压力。
③采用静压技术,新型密封材料,减少磨擦损失。
④发展小型化、轻量化、复合化、广泛发展3通径、4通径电磁阀以及低功率电磁阀。
⑤改善液压系统性能,采用负荷传感系统,二次调节系统和采用蓄能器回路。
⑥为及时维护液压系统,防止污染对系统寿命和可靠性造成影响,必须发展新的污染检测方法,对污染进行在线测量,要及时调整,不允许滞后,以免由于处理不及时而造成损失。
液压行业:
液压元件将向高性能、高质量、高可靠性、系统成套方向发展;向低能耗、低噪声、振动、无泄漏以及污染控制、应用水基介质等适应环保要求方向发展;开发高集成化高功率密度、智能化、机电一体化以及轻小型微型液压元件;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材料和电子、传感等高新技术。
液力偶合器向高速大功率和集成化的液力传动装置发展,开发水介质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和向汽车应用领域发展,开发液力减速器,提高产品可靠性和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液力变矩器要开发大功率的产品,提高零部件的制造工艺技术,提高可靠性,推广计算机辅助技术,开发液力变矩器与动力换档变速箱配套使用技术;液粘调速离合器应提高产品质量,形成批量,向大功率和高转速方向发展。
气动行业:
产品向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组合集成化方向发展,执行元件向种类多、结构紧凑、定位精度高方向发展;气动元件与电子技术相结合,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元件性能向高速、高频、高响应、高寿命、耐高温、耐高压方向发展,普遍采用无油润滑,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
(1)采用的液压元件高压化,连续工作压力达到40Mpa,瞬间最高压力达到48Mpa;
(2)调节和控制方式多样化;
(3)进一步改善调节性能,提高动力传动系统的效率;
(4)发展与机械、液力、电力传动组合的复合式调节传动装置;
(5)发展具有节能、储能功能的高效系统;
(6)进一步降低噪声;
(7)应用液压螺纹插装阀技术,紧凑结构、减少漏油。
参考资料来源:
1.《液压与气压传动》北京罗蓉中国电力出版社
2.中华动力传动与控制技术网:/
3.中国机械加工网:/
4.中国液压气动网:/
5.爱液压论坛:/
6.中国工业电器网:/tech/ShowArticle/100112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