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抗震-总复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地震的类型及成因

●构造地震:由于地壳构造运动,岩层发生断裂、错动而引起的地面震动。

●震源:地壳深处发生岩层断裂、错动的地方。

●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在60km以内的地震;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60~300km的地震;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超过300km的地震。

1、地震的类型及成因

●震中:震源正上方的地面位置,即震源在地表的垂直投影点。

●震中距:在地震影响范围内,地表某处至震中的水平距离。

2、地震波、震级和烈度

●地震波:地震发生时所产生的地面震动的传播形式。

●体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地震波。

●纵波(压缩波、P波):介质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相同的波。(周期较短、振幅

较小)

●横波(剪切波、S波):介质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相垂直的波。(周期较长、振

幅较大)

●面波:沿地球表面传播的波。

2、地震波、震级和烈度

●震级:衡量一次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等级。

●地震烈度:地震对地表和工程结构影响的强弱程度。

●抗震设防烈度: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多遇地震烈度:在5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63.2%的地

震烈度值。

●基本烈度:在5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

值。

●罕遇地震烈度:在5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2%~3%的地

震烈度值。

3、建筑抗震设防分类、设防标准和设防目标

●(1)抗震设防分类:根据建筑遭遇地震破坏后,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

失、社会影响的程度及其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等因素,对各类建筑所做的设防类别划分。

●特殊设防类(甲类):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

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

●重点设防类(乙类):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修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以及

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

第1章绪论

3、建筑抗震设防分类、设防标准和设防目标

●(1)抗震设防分类:根据建筑遭遇地震破坏后,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

失、社会影响的程度及其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等因素,对各类建筑所做的设防类别划分。

●适度设防类(丁类):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次生灾害,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

度降低要求的建筑。

●标准设防类(丙类):指大量的除甲类、乙类、丁类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建筑。

第1章绪论

3、建筑抗震设防分类、设防标准和设防目标

●(2)抗震设防标准:衡量抗震设防要求高低的尺度,由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

及抗震设防类别确定。

●地震作用:由地震动引起的结构动态作用,包括水平地震作用和竖向地震作用。

●抗震措施:除地震作用计算和抗力计算以外的抗震设计内容,包括抗震构造措施。

●抗震构造措施:根据抗震概念设计原则,一般不需计算而对结构和非结构各部分必须

采取的各种细部要求。

第1章绪论

(3)抗震设防目标

●第一水准: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主体结构不受损坏或

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小震不坏)

●第二水准: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设防地震影响时,建筑物可能损坏,

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中震可修)

●第三水准: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预估的罕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不致倒塌

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大震不倒)

第1章绪论

●两阶段设计

●第一阶段设计:按多遇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验算构件的承载能力,

以及在多遇地震作用下验算结构的弹性变形,以满足第一水准抗震设防目标的要求。

●第二阶段设计:罕遇地震作用下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以满足第三水准抗震设防目

标的要求。

第1章绪论

4、建筑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1)对场地的要求

●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场地

●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上;

●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当采用不同基础类型或基础埋深

显著不同时,应根据地震时两部分地基基础的沉降差异,在基础、上部结构的相关部位采取相应措施。

●地基为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时,应根据地震时地基不均匀

沉降和其它不利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

(3)对建筑平面、立面和竖向剖面的要求

●基本要求:建筑设计应根据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明确建筑形体的规则性。不规则的建

筑应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取特别的加强措施;严重不规则的建筑不应采用。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

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

●平面不规则的类型

●扭转不规则: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大于

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平均值的1.2倍。

●凹凸不规则:平面凹进的一侧尺寸,大于相应投影方向总尺寸的30% 。

●楼板局部不连续:楼板的尺寸和平面刚度急剧变化,例如,有效楼板宽度小于该层楼

板典型宽度的50%,或开洞面积大于该层楼面面积的30%,或较大的楼层错层。

●竖向不规则的类型

●侧向刚度不规则:该层的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一层的70%,或小于其上相邻三个楼层侧

向刚度平均值的80%;除顶层或出屋面小建筑外,局部收进的水平向尺寸大于相邻下一层的25%

●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竖向抗侧力构件(柱、抗震墙、抗震支撑)的内力由水平转换

构件(梁、桁架等)向下传递

●楼层承载力突变: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80%

●场地类别划分依据:场地覆盖层厚度和土层等效剪切波速。

●场地覆盖层厚度:由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规定值的土层顶面的距离。

●一般情况下,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500m/s且其下卧层各层岩土的剪切波速均不小

于500m/s的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

●当地面5m以下存在剪切波速大于其上部各土层剪切波速2.5倍的土层,且该层及其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