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导学案(老师版)
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为人民服务-人教新课标

12.为人民服务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的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重难点本课的学习重点是反复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难点是理解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以及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
一、预习导航:1、课文导读这篇课文是毛泽东主席在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为悼念张思德同志而召开的会议上所作的演讲。
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
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要树立这样一种信念:不是人人为我,而是我为人人。
首先,让我们来交流一下读书方法:这是一篇议论文,学习议论文,首先要认真读课文,理清各段的内容,只有读懂文章每段内容,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全篇,进而领会作者的思路。
同学们反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论述了什么主题?围绕这个主题主要讲了哪两方面的内容?初步了解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接着认真读课文,圈点批注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研词析句,领悟语意。
2、基础达标(1)、读一读,写一些。
bōxuē xīng wàng āi sī chuīshìyuán( ) ( ) ( ) ( ) jīng bīng jiǎn zhèng qīng yú hóng máo wǔ hú sì hǎi( ) ( ) ( )(2)、按不同查字法的要求填空。
①用数笔画查字法,“鼎”字应查()画,读音是()。
②用部首查字法,“鸿”字应查()部()画,读音是()。
(3)、认真读课文,填空。
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2《为人民服务》导学案

《为人民服务》教案1、读读记记“盘剥、兴盛、拯救、哀思”等词语。
联合课文理解“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的意思。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清课文层次,初步认识文章是如何环绕中心论点论述课文的。
联合详尽案例,理解要点句的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遇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迪教育。
学习要点难点:要点是理清文章思路,认识文章是如何环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难点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以及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读通课文。
学习生字、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
学习过程:一、读题目,怀疑自探。
二、分组学习,合作交流。
(一)自学纲要:1、读两遍课文,达到正确通畅。
2、划出文中生字词,熟读;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利用工具书理解。
3、阅读“资料袋”。
4、默读课文,思虑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二)自学。
(三)小组交流自学状况。
1、8 号学生读生字词。
2、轮读课文,相互纠正。
3、相互怀疑、解疑。
4、小组交流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各组介绍一名同学代表小组报告交流的结果。
三、报告交流。
1、小组分自然段轮读课文,相机指导读正确,读通畅。
2、小组代表报告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相机点拨学生列出课文的写作思路。
3、交流不理解的词句。
四、检测反响,拓展运用。
1、用生字练说词语,许多于三个。
2、指导“鼎“的书写笔顺。
3、听写生字、词语。
光风霁月 :为人民服务 4 月 16 日教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联合详尽案例理解要点词句的意思,遇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迪教育。
学习过程:一、默读课文,思虑:在这篇课文中二、分组学习,合作交流。
自学纲要:1、第 1 自然段( 1)读第 1 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解说“完整”、“完全”的意思。
(2)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看法?联合你知道的案例,谈谈你的理解和领会。
(3)这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第 2 自然段。
(1)读第 2 自然段,理解司马迁的话。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12.《为人民服务》

课题
12.《为人民服务》
执教教师
学生
六(四)班
授课时间
2021年5月12日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字和新词。
3、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重难点预测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难点
体会本课写法以及这种写法的好处。
任务2:谈谈怎样掌握知识,提高思想觉悟,打下为人民服务的基础。
任务3:作为一个小学生怎样从小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指导学生联系实际,谈体会。
三、精心点拨,启发引导
理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归纳段意,人死的两种不同意义。
归纳学法,找中心句,归纳段意。
四、巩固训练,整理提高
1.基础知识练习:
死得其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考点强化练习:
毛泽东,字(),湖南湘潭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中国无产阶级的()、()
这是毛泽东主席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讲述了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团结起来,争取抗战的胜利。
学习流程
学法指导
一、自主学习,个性指导
任务1:1、读准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司马迁 鸿毛 李鼎铭
任务2: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
任务3:说说毛主席为什么写这篇文章?文章的观点是什么?
揭示课题,简介人物、背景。
二、合作释疑、互助研讨(对学、群学)
任务1:联系张思德同志的生平,说说他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表现。
学后反思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2《为人民服务》导学案

12 为人民服务一、阅读理解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爱,从来不卑微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为生命的某些问题所因扰,譬如关于人生价值,关于人间真情,等等。
心灵的空间里满是楼宇隔绝起来的如壁的冷漠,使我因为这个年龄而丰盈起来的心像一株水仙在沙漠里渐渐千枯。
一个午后,校园里播放着一首不知名的美国歌曲,我和几个同学站在一栋楼房的角落里聊天,画前的桌子上,摆着为灾区孩子们募捐的纸箱。
为了引起过往行人的注意,我们把一组放大的黑白照片贴在一块长幅的红布上,照片上的那些孩子坐在用帐篷搭起的教室里,纯真而渴求的目光齐齐地望着前方。
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学校西三食堂前的路旁,放着几只超负荷的拉圾箱,我每次拎着饭盒掩鼻而过时,总看到一个老头正专注地月铲子或手翻腾着什么。
久而久之,便带着很强的不屑,眼熟了这个蓄着半撮白胡子的可怜的老头。
我没有在意这个拾垃圾老头的到来。
他佝偻着身子吃力地背着脏兮兮的尼龙袋从我面前走过时,忽然停下来,在那幅红布面前站定,眯着眼仔细地瞧着那组照片,很久才从一张移向另一张。
我不禁哑然失笑,一旁的伟子拽拽我:“小心点,别不留神让他把捐赠的衣服当垃圾收跑了!”我笑笑,低头清理那些或大或小、或新或旧的捐款。
突然感觉眼前有什么东西在晃动;我吃惊地抬起头,老头不知何时已来到了我的面前,一只枯黑得像老松树皮的手抖抖地递过来拾元钱。
我惊讶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回过神时,他已把钱放到了桌上,摆摆手,像完成了一个伟大使命似的微昂着头离开了……我仍呆呆地站着,望着他佝偻着远去的背影,一股英名的敬意从心底缓缓流过。
这个曾在我眼中渺小而卑微的生命,以它朴实的力量深深震撼了我。
在真情有些消瘦的年代里,这位或并因为贫穷而被人们淡忘了的老人,却用生命里那条流着朴实的爱的血脉、尽了许多人冷漠地认为是义务的一点责任。
心中种种命题忽然有了答案——在我们只知用华丽的文字呼喊爱渐迷失的时候,又有多少真正宝贵的东西被自己不屑地丢掉。
老人弓腰拾起的,难道仅仅是我们丢弃的垃圾吗?(1)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12.为人民服务导学案(老师版)

2014学年下学期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教师版课题12《为人民服务》第 1 课时备课人:王美蓉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 家长签名__________日期_______【导学目标】1.学会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剥削、兴旺、解救、哀思、李鼎铭、司马迁、彻底、鸿毛、送葬、乱蓬蓬、炊事员、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了解演讲稿的特点。
3.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4.初步掌握围绕主要观点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导学重点】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导学难点】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以及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1.搜集课文背景资料。
了解司马迁、毛泽东。
2.搜集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3.教师制作完成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预习导航】一、写作背景我先知:抗日战争后期的延安正处在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中。
毛泽东的勤务兵张思德为人憨厚朴实,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一心一意为着革命的利益和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而默默地奉献。
为解决中央机关冬季取暖问题,他不幸牺牲。
毛主席在他的追悼会上深情地说:“我们的队伍里到处是这样的人,普通、平常、像清凉山上的草一样,我们注意不到他们,往往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可正是这些人支撑了我们的事业。
”毛主席的这篇讲演发表时以《为人民服务》为题,这篇文章也成为共产党人行为准则和毛泽东思想的具体体现,在60多年后的今天,重温这段历史和这篇文章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读一读、抄一抄,并听写以下词语,查工具书,理解以下词语意思。
剥削、兴旺、解救、哀思、李鼎铭、司马迁、彻底、鸿毛、送葬、乱蓬蓬、炊事员、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三、读课文思考:说说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第一课时一、课文导读《为人们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为人民服务导学案

12.《为人民服务》导学案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抓住重点语句,理解为人民服务的道理。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为人民服务的道理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为人民服务的道理教学过程:一、揭题二、理清文章思路1.自由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的题目是《为人民服务》,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应如何为人民服务?三、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结合这一段中的词语说说什么是为人民服务?2.出示:我们这个队伍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读一读,比较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从带点的词语中能体会出什么?请同学们谈一谈。
四、学习第二段。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有价值、有意义,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无价值,无意义,比“鸿毛”还轻。
说说什么人的死比“泰山”还重?使学生深入领会“为人民服务”的含义。
(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张思德同志1933年参加革命,经过长征,负过伤,是一个忠实地为人民利益服务的共产党员。
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
张思德同志牢记革命队伍的宗旨,活着为人民的利益工作,死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体现了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因为他为人民的利益而死,虽然一生中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的死却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所以说“比泰山还重”。
带着体会到的感情再读课文,通过朗读,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学习第三段。
1.默读课文,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缺点?从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
2.这段话共有几句?每句说的是什么?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这几句话的意思:为人民服务,要善于接受别人的批评。
无论是自己的同志,亲密的朋友,还是平日相处时有矛盾的人、反对过自己的人,这些人的批评都要听得进去。
只要是正确的批评和意见,我们就要接受,就要改正,就要照办。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导学案+优质教案

12《为人民服务》导学案12为人民服务[教学目标]1.会写9个生字,会写17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2-3自然段。
3.理解课文标题对全文的统领作用,把握各自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
4.结合“阅读链接”,理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含义,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内涵。
【语文要素】[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标题对全文的统领作用,把握各自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
2.结合“阅读链接”,理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含义,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内涵。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9个生字,会写17个词语。
2.知道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把握课文内容。
3.体会课文严谨的结构,把握各自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揭示课题,简介人物、背景1.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思考:谁为人民服务?2.简介写作背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张思德是谁?毛主席为什么会在其追悼会上作这样的演讲呢?我们先了解一下张思德。
用课件出示张思德生平资料,并播放电影《张思德》片段。
要求看完电影片段后,说说哪个镜头深深打动了你。
3.学生观看电影片段后交流。
4.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开始新课文的学习:张思德同志是为了救战友而牺牲的,毛主席在演讲中有没有具体介绍张思德的事迹?他是如何评价张思德同志的?他还讲了哪些内容?让我们带着这几个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为人民服务》。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初读课文,要求: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语句,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
2.扫清字词障碍。
(1)用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牺牲/泰山/彻底/批评/目标/送葬(2)请一位同学带着大家一起读。
(3)指导书写易错字。
提出要求:观察本课的生字字形,看看哪些字容易写错。
预设:“牺”容易多写一横,“泰”容易把下半部分写成“水”。
(4)教师重点指导如何书写“葬”。
《为人民服务》导学案

《为人民服务》导学案课前准备:1、收集张思德及文章写作背景资料。
2、收集议论文写作的相关文学常识材料。
时间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自主阅读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一、谈话揭题我们经常听到“为人民服务”这句话,对这句话你了解多少?二、初读感知1、自读课文,圈点勾画,学习生字新词,结合上下文理解字词含义。
2、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课文体裁。
(1)在充分读文的基础上,自由交流对文章中心内容的理解,初步理清文章的层次。
(2)交流收集的议论文写作常识性材料,了解文章议论文的特点。
3、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课堂积累1、积累文中出现的优美词句。
2、填空,体会句子的特点,并练习仿写。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有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行。
四、交流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目标:1、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教育。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认识课文是怎样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展开论述的。
3、培养合作学习、阅读理解的能力。
4、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过程:一、复习导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课文有了哪些了解?2、作者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组织了哪些内容?二、自主研读,合作交流1、自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段,深入理解,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2、合作交流。
注意含义深刻句子的体会。
如:(1)你怎样理解司马迁的话?你知道哪些人的死重于泰山?哪些人的死轻于鸿毛?(2)联系现实生活的事例,谈谈你身边“为人民服务“的人和事等。
3、结合你对课文的理解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为人民服务”的理解和体会三、朗读背诵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结成小组练习朗读背诵。
四、拓展延伸找一篇你喜欢的议论文,尝试阅读,看看它围绕什么主题组织了哪些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学年下学期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教师版课题12《为人民服务》共2课时备课人:王美蓉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 家长签名__________日期_______【导学目标】
1.学会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剥削、兴旺、解救、哀思、李鼎铭、司马迁、彻底、鸿毛、送葬、乱蓬蓬、炊事员、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了解演讲稿的特点。
3.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4.初步掌握围绕主要观点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导学重点】
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导学难点】
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以及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
1.搜集课文背景资料。
了解司马迁、毛泽东。
2.搜集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3.教师制作完成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预习导航】
一、写作背景我先知:
抗日战争后期的延安正处在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中。
毛泽东的勤务兵张思德为人憨厚朴实,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一心一意为着革命的利益和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而默默地奉献。
为解决中央机关冬季取暖问题,他不幸牺牲。
毛主席在他的追悼会上深情地说:“我们的队伍里到处是这样的人,普通、平常、像清凉山上的草一样,我们注意不到他们,往往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可正是这些人支撑了我们的事业。
”毛主
席的这篇讲演发表时以《为人民服务》为题,这篇文章也成为共产党人行为准则和毛泽东思想的具体体现,在60多年后的今天,重温这段历史和这篇文章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读一读、抄一抄,并听写以下词语,查工具书,理解以下词语意思。
剥削、兴旺、解救、哀思、李鼎铭、司马迁、彻底、鸿毛、送葬、
乱蓬蓬、炊事员、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
三、读课文思考:说说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读
《为人们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
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要树立这样一种信念:不是人人为我,而是我为人人。
二.看拼音写词语:
chèdǐxīng wàng hóng máo chuīshìyuán
(彻底)(兴旺)(鸿毛)(炊事员)
tài shān bōxuējīng bīng jīng zhèng
(泰山)(剥削)(精兵简政)
wǔhú sì hǎi mù biāoāi sīzhuīdào
(五湖四海)(目标)(哀思)(追悼)
三、交流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
固有:本来有的。
固:本来。
泰山:山名,在山东省。
古人以泰山为高山的代表。
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或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
寄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或某种事物上)。
哀思:悲哀思念的感情。
鸿毛:大雁的毛。
比喻事物微不足道。
精兵简政: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所,处所,地方。
五湖四海:本文指全国各地. 追悼:怀念死者,表示哀悼。
四、小组合作探究。
1、小组议议:毛泽东同志作这次演讲,目的是为了什么?
目的是为了号召全党全军向张思德同志学习,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学习
他为人们的利益而死的崇高精神。
2、毛主席的这篇演讲稿的中心是什么?
中心论点是:为人们服务。
3、围绕中心,文章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的为
人民服务:
一:树立为人们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要重的生死观;
二:正确对待批评,为人们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三: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自读自悟,小组讨论明白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
这个中心讲了三方面的意思,初步了解了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下节课让我们找出
含义深刻的句子彻底弄明白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六、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思考课后的练习题,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在书上做批注。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本课生字词
2教师导读: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为人民服务》这篇演讲稿所讲
的内容,这节课让我们通过读读、想想、议议,来具体了解这篇演讲稿围绕
中心论点论述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二、合作探究,感悟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
1、生自由读第一段,思考,讨论,第一段有几句话?每句写什么?
句与句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一段共有三句话。
并列关系。
第一句写八路军、新四军的性质——革命的队伍
第二句写队伍的宗旨——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
第三句写这次追悼的人物——张思德同志。
2结合你知道的事例,说说对下面句子的理解和体会。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我们这个队伍是完全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理解:“完全”就是百分之百,也就是说,除了为人民服务,再没有任何别的目的。
“彻底”就是贯彻到底,也就是说,不管在什么时间,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该为人民谋利益。
文章开篇点题,表明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军队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该为人民谋利益。
除此之外,别无目的。
(二)学习第二段。
1.学习第二段,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用“”画出中心句,思考: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句进行论述的?
中心句: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先引用司马迁的话做论据,再具体讲什么样人的死毫无意义,什么样的人死得有价值。
最后肯定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2、你怎样理解司马迁的话?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中“固”:(本来、总。
)“或”:(有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小结:这一段是讲革命者对生死的看法,人要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揭示了革命的人生观。
3、说说生活中,哪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哪些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三)、学习第三段,生自由读文探究。
读下面这段话,说说共有几句话?每句说的是什么意思?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1、读一读,在()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2、每句说的是什么?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共有4句。
第一句:讲有了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
第二句:讲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第三四句:讲凡是符合“说得对”、“对人民有好处”这个条件,不管是谁的批评和意见,我们都要改正,都要照办。
这段话一句紧扣一句,层层递进联系非常紧密。
先讲不怕批评再讲不讲究批评的对象和方式方法。
衡量是与非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
(四)、读第四段思考
1、“共同的革命目标”是什么?
解放全民族,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
2、为实现这一革命目标应该怎样做?
“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互相爱护”
3、“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这个句子怎么理解。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革命队伍的人是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的。
因此,不论是干部对战士,还是战士对战士,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帮助。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实现我们的目标。
(五)、学习第五段,讨论
1、我们要为什么开追悼会?(开追悼会的制度是什么?)
不管是谁死了,只要他是做过一些的益的工作,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
2、开追悼会的意义是什么?
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六)我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文章的中心
本文通过悼念张思德,讲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三、总结升华
同学们,在你们的汇报中,我知道了我们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我还知道了张思德同志──我们队伍中的一员,他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重)。
这时候,我想起了臧克家写的纪念鲁迅的一首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让我们谨记党的宗旨及毛泽东爷爷的教导,从现在起,好好掌握本领,将来服务人民,造福社会!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查阅有关毛主席的故事,和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