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

中国文化史
中国文化史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发祥

关键词:史前时代、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体质人类学、蒙古人种、旧石器时代文化、新石器时代文化、考古学、仰韶文化、彩陶文化、河姆渡文化、干栏式建筑、大汶口文化、黑陶文化、龙山文化、农业起源、饲养业与农耕业、母系氏族制、父系氏族制、文化人类学、部落联盟、军事民主制、禅让、自然崇拜、灵物崇拜、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巫术、刻绘符号、巢居、穴居、象形符号、崖刻、岩画、华夏集团(河洛集团)、东夷集团(海岱集团)、苗蛮集团(江汉集团)、大同、小康、古史辨派、疑古思潮、走出疑古时代、三皇五帝

文化的产生与人类的出现同步,远远早于文明的出现。在东亚这片土地上,中国人远在一百多万年以前,就开始创造着与其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的文化样态。

中国的史前时代,先民们以石器、木器和骨器等简陋的生产工具,创造了原始的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他们同样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这在近百年来发掘的旧石器和新石器考古文化中均有反映。

一中国人的起源

人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中国文化史的叙述必须从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人说起。

20世纪初叶以来,西方学者如安特生等,从“文化及人种单源说”出发,指认中国人种外来,有西来、南来、东来诸说。然而,大量考古发现一再有力驳斥了这类论断。

〔图2-1中国人类始祖——伏羲、女娲交尾图。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上身相拥,两尾相交,常见于汉代的石、砖画像中,后演变为中国人的始祖图像。〕

东亚大陆是古人类化石发现地之一。自1929年中外学者在北京发现晚期猿人(直立人)头盖骨化石以来,几十年间多有古人类化石出土。考古学依据人类所使用生产工具的变革,将人类古代的历史划分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而石器时代又分为旧石器时代(距今约250万年~距今约1万年)和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前~文明出现)前后两个阶段,人类在石器时代的生活大约经历了二三百万年。在中国境内发现的多批属于旧石器文化的人群。

1.直立人,亦即“正在形成中的人”主要有──

巫山人。1986年发现于四川巫山,距今200万年左右。

元谋人。1965年发现于云南元谋上那蚌村,距今170万年左右,元谋的直立猿人已能制造和使用石器,可能已会用火,表明中国西南地区是人类起源和早期人类演化的重要地区之一。

蓝田人。1963年发现于陕西蓝田,距今65至80万年,脑容量约在780ml,同时出土还有旧石器初期的打制石器。

北京人。1929年发现于北京西南房山县周口店龙骨山,距今50万年左右,平均脑容量为1075毫升,身长约法156厘米,群居洞穴,狩猎为主,打制石器,用火痕迹明显。

〔图2-2旧石器时代中期和早期智人化石地点分布图。〕

2.智人,亦即“完全的人”,又可分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早期智人(古人)主要有──

马坝人。1958年发现于广东韶关马坝乡狮子山洞穴,距今20万年,体质与尼安德特人相类。

大荔人。1978年发现于陕西大荔,距今10万年。

长阳人。1956年发现于湖北长阳赵家堰洞穴,晚于马坝人,早于丁村人。

丁村人。1954年发现于山西襄汾丁村,距今约5万年。

晚期智人(新人)主要有──

柳江人。1958年发现于广西柳江通天岩洞穴,晚于丁村人,早于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1933年发现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穴内,距今1·8万年。

资阳人。1951年发现四川资阳黄鳝溪,距今7千年。

这些古人类的脑容量呈增长趋势,如蓝田人780ml,北京人859—1225ml,山顶洞人则为1400ml,逐渐逼近现代人的脑容量。这表明,古人类在长期劳动生活实践中,智力稳步增进。

从体质人类学考察,世界上的人类分为黄种人(蒙古人种)、白种人(欧罗巴人种)、黑种人(尼格罗人种)三大类别。从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直至柳江人、山顶洞人,存在着一些共同的体质特征,如颧骨高、颧面前突且垂出,上门齿呈铲形结构,鼻子较宽,下颌圆枕多见、发育有矢状脊等等。到后来的新石器时代,各地区居民的体质有明显的差异,而且从骨骼的异常变形还反映出各地存在着一些区域性特殊风俗(如人工拔牙、头骨枕部畸形、口颊含球等),但是这只能意味着早期蒙古人种形态发展过程中的体质多样性。而人类学的研究表明,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中国居民,在体质上存在明显的承续、发展序

列,基本上是在一个大的人种──蒙古人种──的主干水平下发生和发展的,构成中国原始先民的人种特征中没有发现西方人种的成分。中国人种不是外来的而是独立起源的,它对后来中国文化持久稳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1。

人类区别于动物,首先在于人能从事有意识有目的的劳动,而劳动的特征和前提是制造并使用工具。古人类只能对自然物(如木、骨、石等)稍加制造,充作某种用途的工具,使手臂得以延长。而在漫长的岁月中,“木亡石存”,今日我们所能得见的古人类的工具遗留,主要是石器。

“旧石器”和“新石器”的区分,主要在于先民使用的石器工具制作的精细程度。上述从元谋人、北京人到山顶洞人、资阳人,都处在旧石器时代。这百余万年间,古人类用碰砧、打击、刮削等方法,对石块进行简单加工。中国境内的旧石器时代文化也具有部分共同的特点,如石片石器为主、砾石石器和石核石器次之,刮削器、尖状器两类工具最为普遍,以石锤直接打击、单向反面加工石器的方法为主,石斧不发达等等。2

在距今1万2千年左右,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不同,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开始使用磨制石器,除此之外,农业、养畜业和陶器制作都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

科学意义上的考古学被引入中国,始于20世纪初。在20世纪中国考古发掘的100项重要成就中,就有近30项是关于新石器文化的发掘。在中国大陆新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7000处以上,已发掘的也在400处以上。其中比较典型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有──

仰韶文化距今约七千年至五千年,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其生产工具有磨制的刀、斧、锛、凿等,骨器精致,日用陶器以细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为主。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饲养猪、狗等家畜。属母系氏族社会的繁盛期。由于遗物中常有彩陶,所以也曾被称为“彩陶文化”。仰韶文化的一个重要遗址在西安东郊的半坡村。1958年在遗址上建立半坡博物馆。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193页。

2《二十六年来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古人类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43─46页;《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29页。

〔图1-3尖底瓶。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最早的专用汲水器。〕

河姆渡文化1973年首次发掘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东北,距今六七千年,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其生产工具有伐木用的石斧、石凿,农耕用的骨耜和狩猎用的骨镞等。陶器为黑陶,纹饰多为绳纹和刻画动植物的花纹。有大量稻谷遗迹和猪、狗、水牛等家畜遗骨。采用木结构的干栏式建筑。说明与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同先后,在长江流域也有灿烂的原始文化。

〔图1-4骨耜。南方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农具,常用动物的肩胛骨制成。〕大汶口文化1959年首次发现于山东宁阳堡头村和泰安大汶口一带,距今约六千年,分布于鲁西南和苏北的黄河下游地区。其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骨、角、牙器多而精致,陶器以灰陶为主、红陶次之。

屈家岭文化1954年发现于湖北京山屈家岭,分布于江汉平原。以薄如蛋壳的小型彩陶、彩陶纺轮、长颈圈足壶为主要特征。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种植粳稻,饲养猪、狗家畜。年代晚于仰韶文化,而与早期龙山文化相当。

龙山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四千多年的一种文化。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其生产工具有磨制的石镰和蚌镰。陶器以灰陶为主,黑陶次之,开始用轮制。出现卜骨。以农业为主,畜牧业发达。属父系氏族社会时期,因遗址发掘出黑陶,又称“黑陶文化”。

此外还有河南新郑裴李岗、河南舞阳贾湖、甘肃秦安大地湾、湖南澧县城头山、内蒙赤峰兴隆洼、陕西临潼姜寨、四川巫山大溪、河南陕县庙底沟、山东章丘城子崖、浙江余杭良渚文化、湖北天门石家河、甘肃临洮马家窑、辽宁凌源牛河梁、山西襄汾陶寺、香港马湾岛东湾仔北、台湾台北圆山等等,都是著名的新石器文化遗址。

这些新石器遗址分布广泛,基本遍及今天中国领土所有省份,考古学家将其概括为“满天星斗”。这表明,中华先民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广泛地活动在东亚大陆及周边岛屿,其生活样态、物质和精神成果,在享有共性的基础上又具有相当的差异性。

二原始农业与畜牧业

与使用木石工具相同时,人类开始用火。火的保存、使用及获取,使人类在暗夜和严冬获得光明与温暖,不再“茹毛饮血”、“伤害腹胃”,而得以“熟食”,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大为提高,生活质量也明显改善。从利用自然火到人工取火,从生食到熟食,标志着人类文化的巨大进步。中国人颂扬“钻木燧取火,教民熟食”的燧人氏1;希腊人赞美窃天火给人间的普罗米修斯,正是对于“用火”这一伟大进步的追怀纪念。元谋人遗址已发现用火痕迹;而北京人洞穴内灰烬厚达6米,表明至少在50万年前,华人先祖已经熟练地用火与贮火。

〔图1-5山顶洞人的耳坠。其制作方法是人工磨平并对钻成孔。〕

旧石器时代早期(如北京人时期),人类过着原始群居生活,即古籍记载的“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2

1《韩非子·五蠹》、《白虎通义·号·三皇五帝》。

2《吕氏春秋·恃君览·恃君》。

旧石器时代中期(如马坝人、丁村人)和晚期(如柳江人、山顶洞人),随着渔猎、采集经济的发展,男女分工明显,逐步由血缘公社转变为母系氏族社会。母系氏族是由一个女祖先繁衍下来的血缘集团,“民人但知其母,不知其父”1,世系按母系血缘计算,生产资料公有,集体生活、共同消费,血缘内婚向氏族外婚转变。

在母系氏族社会后期,也即距今七八千年前后,中华先民的生活发生意义深远的变革:直接攫取(被动依赖)自然物的采集、渔猎经济开始向生产性的农业、畜牧经济转化,先民获得较稳定、丰富的生活资料。这就是所谓“攫取经济”向“生产经济”的转变,人类的文化史也由之实现一大飞跃,有西方学者将这一转化称之为“新石器时代革命”、“农业革命”,或“第一次浪潮”2。其实,中国人

很早便意识到攫取经济与生产经济分离

.........的划时代意义,不过将其功勋归之“神农”这位文化英雄:

民人食肉饮血,衣皮毛;至于神农,以为行虫走兽,难以养民,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3

传说创制耒耜、教民耕稼的“神农”,实则是母系氏族时代众先民的代称,而其间发明定居的农业耕作,培植农作物的主要劳绩应当归功于妇女,当时男子主要从事渔猎。

东亚大陆是世界农业起源的中心之一。考古资料和农史文献显示,古代先民在温暧湿润、土壤肥沃的黄河、长江流域,选择和培育了包括谷物、蔬菜、油料、纤维和果木在内的诸多农业品种。如由野生山羊草培育出小麦,由野生狗尾草培育出粟子(小米),由野生稻培育出水稻,其它如大豆、茶、柑桔、梨、李、梅、荔枝、龙眼等作物都被公认为原产于中国。距今四千至八千年的新石器文化的出土化合物中,保存了古文献中所见的各种五谷果蔬,如在河北武安磁山遗址(距今八千年前)中,就发掘出储有腐朽粟米的窖穴八十八个,储存量十分惊人,同期的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和稍后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都出土了大量水旱作物,其生产水平已脱离了农业产生的初期阶段,说明农业的起源还可上溯。1988 1《韩非子·五蠹》、《白虎通义·号·三皇五帝》。

2(美)托夫勒·阿尔温《第三次浪潮》(三联书店1983年版,朱志焱译)把农业革命称“第一次浪潮”,工业革命称“第二次浪潮”,后工业革命称“第三次浪潮”。

3《淮南子·修务训》、《新语·道基》。

年在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中,发现了目前所知最早的人工栽培稻作遗存,距今约九千年。

〔图1-6河姆渡遗址发现的水稻颗粒。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长江下游地区(如浙江的河姆渡、罗家角、跨湖桥、上山,江苏的草鞋山,上海的崧泽)、长江中游地区(如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湖南的道县玉蟾岩、彭头山)、淮河上游地区(如河南的贾湖)等新石器遗址中,相继发现稻作栽培的遗迹。我国稻作栽培的时间被不断提前,范围也不断更新。中国已被公认为是世界稻作和栽培农业的最早起源地之一。〕

此外,家畜、家禽饲养业与农耕业相辅相成,并行发展。狩猎剩余的经验使先民学会了将野生动物驯化成家养动物,以用于农业生产和食物补给,如从狼驯育出狗,从野猪驯养出家猪,从原鸡驯育出家鸡。在商代的青铜文化出现之前,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家养牲畜已有猪、狗、鸡、黄牛、水牛、马、山羊、绵羊、猫等近十种,人类文明生活中饲养的几种基本家畜,即所谓六畜──马、牛、羊、鸡、犬、豕都已齐备,其中北方以饲养猪、狗和鸡为主,南方以饲养猪、狗和水牛为主。东亚大陆新石器时代家禽饲养业的结构与西亚(以绵羊和山羊为主)和南亚(以黄牛为主)有所不同。1

与农业、畜牧业发明相伴,这一时期的主要生产工具──石器已由粗放的打制阶段转为精细的磨制阶段,从而进入新石器时代。定居农业导致的谷类熟食生活,提出对耐烧炊具的要求,以“泥条盘筑”为主要制作方法的陶器便应运而生,陶器是人类使之改变分子化学结构的第一种制作物。此外,麻类等农产品则推动纺织的兴起;在仰韶文化的山西西阴村遗址和河南青台村遗址,以及良渚文化的钱山漾遗址中,分别出土了蚕茧、绢片、丝带、丝线,说明养蚕和丝织业也已开

始。这样便出现农业与手工业的分离

.........。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194—198页。

〔图1-7中国南北两大农业经济区图〕

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人类社会组织方式亦发生变化。

农业、畜牧业发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晚期,女性曾经是主要农业劳动力,占据社会宰制地位。随着社会生产力向纵深发展,尤其是犁耕出现,要求身强力壮的男子从渔猎转向农业和专业手工业(如制陶),逐渐取代妇女成为主要农业劳动力,体力较弱且有生育之累的妇女则从事纺织、炊事和养育子女等家务劳作。男子的社会地位历史性地超过妇女,母系氏族制向父系氏族制过渡。文化人类学的新近研究表明,初民社会不一定都经历了完整的母系氏族制,有些初民社会一开始便由男性主导,但先有母系氏族制,后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则是较为普遍的现象。

〔图1-8石磨盘与磨棒。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北方地区的粮食加工工具。〕

父系氏族制区别于母系氏族制的关键,在于世系按父系计算,男子是社会和家庭的主宰和核心。男子出嫁到女方的对偶婚演变为男娶女嫁,母系家庭公社向父系家庭公社转化,进而形成以男子为家长的一夫一妻制家庭。

在父系氏族制阶段,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开始有了剩余产品,一些氏族首领利用公职之便,将某些集体财产据为私有。最先出现的私有财产是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和装饰品等动产,粮食和家畜逐步也成为个体家庭的私有动产;以后,房屋乃至土地等不动产也为个体家庭所私有。“货力为己”1的私有制社会到来了。

1《礼记·礼运》。

与私有财产的出现相关联,随之发生阶级分化,家内奴隶制是最初形态。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的氏族公共葬地,各墓间随葬品多寡悬殊,足见在同一氏族内,成员的贫富差异明显;大汶口文化晚期墓葬,男子身边有妇女和儿童,说明男性家长已有为其殉葬的奴隶。

私有财产及奴隶的出现,导致掠夺战争频繁,为着自卫及掠夺的需要,氏族结成部落,部落结成部落联盟。

距今四五千年,中国大地分布着若干部落联盟,传说中的尧、舜、禹,是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领袖。其时实行军事民主制:第一,首领公举,史称“禅让”。如尧咨询四岳(诸部落长),四岳推选舜为继任人,又对舜考核三年,以舜摄位行政,尧死,由舜继位;舜晚年亦咨询四岳,挑选治水有功的禹为继承人。第二,大事众议。宣战、媾和、联盟、继位等均由氏族首领组成的议事会决定,不能个人独裁。《史记·五帝本纪》载,尧与四岳讨论起初彼此意见分歧,最终尧服从“众议”。

“禅让”而不是世袭,“众议”而不是独裁,这构成中国原始民主的基本内容,被后来的诸子学说一再渲染,奉为“天下为公”的“大同”时代标志,尧舜时期也成为儒家“祖述”追怀的黄金时代。

三初民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

中华先民在原始公产的石器时代,不仅发明农业,创制陶器,而且还培植出质朴的精神之花。

原始宗教是先民们精神世界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协调原始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当时人的本能与文化之间的张力,满足前文明时代人的精神需要,故而原始宗教曾经是原始时代的主流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中的初民一样,中国的原始宗教也经历了由低级至高级、由自然神到人格神的转化过程,它包括自然崇拜和灵物崇拜、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几大类。

1.自然崇拜和灵物崇拜

宗教最初萌动于原始人的自然崇拜和灵物崇拜。在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曾发现太阳纹、日月山等形象,可能是初民对太阳等自然物崇拜的遗迹。殷

墟卜辞有“宾日”、“饯日”的记录,是原始社会太阳崇拜在文明时代的遗存。

〔图1-9碧玉龙。俗称“猪嘴玉龙”,广泛出土于红山文化遗址中,其造形猪首蛇身,体肥、蜷曲成C形,或称“玉猪龙”;有的嘴与尾相连,微逢断开,与玉玦造型相似,旧时又称“兽形玦”。由于它们出土时常摆放在祭司胸前或握在手中,一般认为是祭司举行祭祀时,用来与神沟通的道具。〕2.图腾崇拜

对具体自然物的崇拜,后来抽象为图腾崇拜,即相信每个氏族起源于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并将其视作族徽。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象牙雕刻常有鸟形图案,半坡出土的彩陶盆上有人面鱼纹,都有可能是某些氏族崇奉的图腾。传说中黄帝、炎帝等部族都有其专崇的图腾:

昔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

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太暤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暤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1

到中国文明的前夜,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生产生活方式,各地分别形成了一些富于特色的图腾崇拜习俗,如东方尚鸟尚凤、东南尚蛇、中原尚龙、西南尚虎等等。后来中华民族奉为神物的龙、凤图腾,已分别见于磁山—裴李岗、红山牛河梁、仰韶庙底沟、良渚等新石器文化中,如江苏良渚文化墓葬陶器上有勾连的似蛇非蛇花纹,可能是古越人崇拜的龙图腾;1987年在河南濮阳西水坡发现三组用蚌壳摆成的龙虎图形,或龙虎合体,或龙虎相向,龙啸虎奔,气势非凡2。表明中华先民的龙图腾崇拜至少可向前追溯至六、七千年之久。凤与龙都不是实有动物,它们分别综合了多种动物形象,如龙综合了马、鳄、蛇、鹿、鹰等动物的部分形象,显示出图腾崇拜呈组合趋势,这正是分别崇拜某种动物的诸氏族、部

1《左传·昭公十七年》。

2《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3期。

落走向大规模融合的体现。

〔图1-10龙形随葬堆塑。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出土,距今约6000年,墓主为巫师,身旁是用蚌壳堆塑成的龙、虎图案。〕

3.生殖崇拜

两性关系的原始本能和对生殖繁衍的渴望,又造成原始时期生殖崇拜盛行。仰韶文化、马家浜文化中还出现陶祖崇拜和石祖崇拜,供奉陶制或石制的男性生殖器。

4.祖先崇拜

原始人相信万物有灵,由此产生灵魂和鬼神观念。鬼神崇拜兴起,源于对血亲先辈的敬仰,并在鬼神崇拜的基础上又产生祖先崇拜。母系氏族社会盛行女性祖先崇拜,如传说中的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女娲,便是母权时代的崇拜对象。又如红山文化遗址发现高腹丰臀、乳房硕大的陶塑女神像。父权制确立后,尊崇男性祖先,传说中开天辟地的巨人盘古,创造华夏文明的炎黄二帝,便是父权时代的崇拜对象。祖先崇拜长期延伸,构成中国人传统观念的重要部分,其远祖崇拜是后世圣贤崇拜的源头;近祖崇拜则是后世宗法文化的先导。

〔图1-11女神彩塑头像。1983年发现于辽宁朝阳地区的牛河梁女神庙中,与之同时出土的还有6个大小不同的残体泥塑女性裸体群像。以祭坛、积石冢、神庙和女神彩塑头像、玉雕猪龙、彩陶为特征的牛河梁红山文化,距今约6000-5000年,为在中原地区之外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新的线索。〕

原始宗教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一些以谋求控制自然力为目标的仪式,这便是巫术。巫术有祈求式、比拟式、接触式、诅咒式、录符式、占卜式等。从事巫术和主持祭祀起初并无专门人选,往往由氏族首领临时担任。以后渐渐出现职业祭司和巫师,他们自称可以通神,上达民意,下传神旨,预卜吉凶,治病救人。《尚书·吕刑》载有上帝“命重黎绝天地通”的故事,《国语·楚语》对这一故事的含义作出解释:颛顼时,九黎乱德,人人通神,“民神同住”,颛顼命令南正重“司天以属神”,火正黎“司地以属民”,这样,天与地、神与民便载然分开,即所谓“绝天地通”,于是民众不再直接与天神交通,王也不再兼司神职,而改由巫觋来专门负责沟通天地人神。这种宗教职业者,“在男曰觋,在女曰巫”1,他们既以非理性的迷信为务,又是初民文化(音乐舞蹈、天文历法、医药学)的保存者,其职司大略有五:祝史、预卜、医、占梦、舞雩,从而为知识分子的前驱。

〔图1-12人面鱼纹彩陶盆。仰韶文化以出土彩陶著名,其中发现有多件人面鱼纹彩陶盆。此盆高16.5厘米、口径39.5厘米,由细泥红陶制成,敞口卷唇,盆内壁用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20世纪50年代出土于西安半坡村,出土时是儿童瓮棺的棺盖,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半坡遗址中有鱼叉、鱼钩、网坠等渔具出土,说明当时经济生活以渔猎为主。但也观点认为,人面鱼纹与生育图腾、丧葬仪式或神话传说之类有关。〕

通过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对原始始先民的文化生活加以追溯,发现其时中国人的文化成果也相当丰硕。

1.语言与记事符号

语言是劳动的产物,它与人类社会同时形成和发展起来,最初产生的是手势语言,进而形成分节口语,成为人们交流思想、协调动作、传授经验的交际工具。

为了帮助记忆和传递信息,先民还创作了各种记事符号,如《易·系辞》所1《国语·楚语》。

载的“上古结绳而治”,又如《旧唐书·西南蛮传》所载少数民族的“刻木为契”。

父系氏族制社会晚期,先民创造出更加复杂的刻绘符号。这些符号已经走到文字边缘,成为汉字的前驱。根据近几十年的考古发掘资料,在早于仰韶文化的秦安大地湾、裴李岗文化的舞阳贾湖遗址,仰韶文化的半坡、姜寨、宝鸡北首岭、柳湾马厂等遗址,龙山文化的章丘城子崖、永城王油坊、登封王城岗等遗址,一直到接近于殷商文化的偃师二里头文化中,都有陶器刻绘符号的发现,如1954年西安半坡出土的110多件陶器口沿上,共有约32种刻划符号,以后又在陕西姜寨发现130多件,共约40多种刻绘符号。

〔图1-13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陶器刻画符号。从仰韶文化到大汶口和良渚文化中,都有大量的陶器和玉器刻画符号出现,它们不同于一般的器物纹饰,与成熟的甲骨文字之间,已有某些相似之处。虽然其间还存在相当大的时间缺环,但一般认为这是探索中国文字起源的主要线索。〕

此外,在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宁阳堡头、莒县陵阳河、诸城前寨等遗址,以及良渚文化的上海马桥等遗址中,还出现了更具有图画特征的另一类象形符号。这两类符号大多有规律地刻绘在某一种类的陶器或玉器上,而且从中可以明显看到由简到繁的演变特点。故有学者称它们已“具有文字性质”,将其视为甲骨文、金文的前身加以研究。目前就此尚有争议1,且待更新的考古发现面世。

1裘锡圭:《汉字形成问题的初步探索》,《中国语文》1978年第3期。李学勤:《考古发现与中国文字起源》,《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二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62页。

〔图1-14陶尊上的刻画文字“旦”。出土于大汶口文化中,此文字由日、云、火组成,有学者释为“旦”。〕

2.绘画、雕塑

古籍有关于初民绘画的记述,如《吕氏春秋·勿躬篇》的“史皇作图”,《路史》的“颗首作画”即是。征之以考古发现,原始绘画有装饰性图案画和写实性绘画两种,均见于彩陶。彩陶图案表现出由具体形象到抽象线条演化的趋势,如半坡彩陶有鱼的抽象化图案、庙底沟彩陶有鸟和花的抽象化图案。此外,后世中国画以笔墨造型,基本技法为勾线法、没骨法、填色法,这些重点在原始绘画中已有显现。

原始绘画艺术,还可见之于遍布全国的崖刻、岩画中,彩绘素锲,内容丰富。一般北方岩画重于写实,多与农牧民生产生活有关,如内蒙阴山、宁夏贺兰山所见;南方岩画重于宗教意义,多与祭祀巫术有关,如云南沧源、广西花山所见。

〔图1-15贺兰山岩画。石器时代的岩画在中国多有发现,北方岩画多表现原始的游牧生活,南方岩画多反映原始的农业生活。〕

初民的雕刻艺术,有骨雕、牙雕、陶雕和石雕,以平面线刻为主,浮雕、圆雕和透雕较少,这与当时缺乏坚硬度大的金属雕凿工具有关。

随着制陶术的普及,陶塑艺术也得到发展。陶塑题材广泛,有家畜家禽、飞禽走兽、房屋、人像。注意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结合,是其显著特色。石器时代的

鼎、鬲、盉、豆等陶器的种类、形制、组合都对后来中国青铜文明产生直接影响,有些特点甚至在后世中国艺术风格中流裔深远。

3.音乐、舞蹈

原始音乐有声乐与器乐之分。声乐在原始社会本极发达,它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群众性艺术,时间的流逝使口耳相传的古声乐曲散音消,今日已无法得聆其韵,但从古文献记载的部分古歌谣、古韵谚却可略窥其貌,如相传作于伏羲时期的《网罟歌》、作于大禹时《涂山氏妾歌》、作于古越人的《飞弹歌》等。

器乐也因古乐器的保存而可略观其面目。《路史》称,“庖牺灼土为埙”,“伏羲削桐为琴”,“伶伦造磬”,《世本》称,“夷作鼓”,都是讲的原始乐器的创制。近年来的考古发掘,出土石器时代古乐器甚多,气鸣乐器有骨笛、骨哨、陶埙、陶号等,打击乐器有陶钟、陶铃、陶鼓、鼍鼓、石磬等,证实这些传说并非向壁虚造。河南舞阳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发掘出10余支骨笛,采用飞禽腿骨制成,管壁上钻有7孔,测音表明它们至少已具备六声音阶结构,发表准,音质好,有的可能是七声音阶齐备的、古老的下征调音阶,这可能将中国古代七声音阶的发明年代上溯至距今七、八年前1。

〔图1-16舞蹈纹陶盆。1973年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属新石器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型,彩陶是马家窑文化的代表性特征,但描绘人物的舞蹈形态十分罕见。〕

1黄翔鹏:《舞阳贾湖骨笛的测音研究》,《文物》1989年第1期。

舞蹈是带节奏的人体动作,用以表达思想情感、反映生活。它与音乐相伴相依。氏族制社会人们聚族而生,集体劳作,集体娱乐,故舞蹈尤盛。《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述初民载歌载舞以庆贺狩猎成功和农业丰收,以及举行宗教仪式的情形;《韩非子·五蠹》的“执干戚舞”文句,则表现虞舜时期为征讨三苗,举行军事舞蹈的场景。考古所见西北地区的一些陶器彩绘和岩画图案中,往往绘有集体舞蹈图形,如青海大通县和宗日地区两次出土的多人舞蹈纹陶盆彩绘,便是原始艺术的直接摹写1。

4.天文历法

天文历法知识的萌生,早于农业的发明。

东亚大陆尤其是华北平原,四季变化分明,自然节律清晰,有利于天文观念的产生。初民在狩猎、采集和迁徙过程中,逐渐熟悉太阳东升西没、月亮圆缺、气候寒暑更替等自然现象,积累起最初的天文历法知识。与世界其它较早从事农业生产的地区(如古埃及的尼罗河流域)一样,中国的天文历法也起始较早,古籍关于疱氏牺氏“仰视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2,容成用历、羲和作占日、尚仪作占月、后益作占岁的种种传说3,正是初民探索天文历法知识的写照。而新石器时代的文物恰可证实这一点,如郑州大河村出土的陶器,有太阳纹、月亮纹、日晕纹和星座图;连云港将军岩的岩画,就有一组描绘日、月和其他星象。这便是新石器时代初民仰观天象的艺术写真。

〔图1-17良渚文化中的玉琮。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形玉器,体现了原始先民“天圆地方”宇宙观。《周礼》中有“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的说法,一般认为它是巫觋祭祀时通天地的法器。〕

1《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盆》,《文物》1978年第8期。《青海宗日遗址有重要发现》,《中国文物报》1995年9月24日1版。杨华:《先秦礼乐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1-32页。

2《易·系辞》。

3《世本·作篇》、《吕氏春秋·审分览·勿躬》。

5.数学萌芽

《路史》有“隶首作数”的传说,征之以半坡出土的彩陶,可发

现各种反映数的概念的纹饰,如三角纹、斜线纹,还有两条、三条、四条、五条、六条、七条线分别组成的纹饰。庙底沟的一件陶器有两个填以网纹的圆形图案。梅堰出土的鱼形骨匕,两边的三角纹的组数相等,各为12组。可以推见,当时的人们对12以内的数有着明确的概念。湖北京山屈家岭文化出土的中空球状陶器,整个球体被等分为24个球面等腰三角形,可见当时已有等分球体的实际几何知识。

6.建筑技术

《韩非子·五蠹》载,有巢氏“构木为巢”,《易·系辞》则有“穴居”之说,这是关于建筑起源的古老传说。“巢居”与“穴居”同为中华先民最早的两种居住方式。以后,在长江流域“巢居”发展为“干栏”式建筑,即在基址先打木桩,再加铺板,作为房基,然后在其上架盖居室。河姆渡遗址出土作此种建筑用的上千个木构件,可推见该地干栏式建筑的规模不小。

〔图1-18北方半地穴圆形房屋复原图。中国史前居民的聚落形态,北方以穴居为代表,南方以干栏式为代表。〕

在气候较寒冷的黄河流域,“穴居”得以保留和发展,形成土木合筑的混合结构,并流行夯筑技术。半坡遗址采用“前堂后室”布局,即将一间大房子分隔成前后两部分,前堂为一宽敞大间,后室又隔为几个小间,此种结构对后世宫殿建筑中“面朝后寝”的原则深有影响。

干栏式建筑和土木合筑式建筑成为以后中国建筑的主体,与古希腊以岩石为材料的建筑形成比照。

7.百草成药

《史记·补三皇本纪》有“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的传说,反映了我国医学及药学起源的历史。当然,这里的“神农”应释为无数的初民。百草成药,以

治百病,构成我国医学及药学的传统,至今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四传统视野中的“黄金时代”

中国上古时代的历史传说纷纭杂乱,所谓“三皇五帝”人物纠结,说法不一1。近人的梳理钩沉表明,从原始社会直至汉民族形成之前,中华大地上生活着三个主要的部落族团:一是华夏集团(又称河洛集团),主要活动在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以北部的黄帝和南部的炎帝为首;二是东夷集团(又称海岱集团),主要活动在黄河下游及东部沿海地区,以蚩尤为首,另有少昊氏、高阳氏(颛顼)、有虞氏(舜)等;三是苗蛮集团(又称江汉集团),主要活动在南方长江、汉水流域甚至更远的地区,以祝融为首。徐旭生说:

把我国较古的传说总括来看,华夏、夷、蛮三族实为秦汉间所称的中国人的三个主要来源。……此三集团对于古代的文化全有象样的贡献。他们中间的交通相当频繁,始而相争,继而相亲;以后相争相亲,参互错综,而归结于完全同化。2

据《史记·五帝本纪》等文献记载,这三大族团之间发生过多次战争,例如,蚩尤与炎帝部落的一支共工间的战争,结果以蚩尤胜利告终;黄帝与蚩尤间的“涿鹿之战”,黄帝获胜;黄帝与炎帝间的“阪泉之战”,最后黄帝获胜,炎帝集团转徙长江流域。从此黄帝集团势力日盛,黄帝成为中原一带的部落联盟首领。黄帝死后,又有混合华夏、东夷两大文化的高阳氏出现,其杰出的首领之一为颛顼。其后,经帝喾、尧、舜、禹而夏、商、周,中国文化的主体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沿续、传承下来。

1关于“三皇五帝”有多种说法。“三皇”者,或谓伏羲、神农、黄帝(见《世本》、孔安国《尚书序》、皇甫谧《帝王世纪》),或谓伏羲、神农、祝融(见《白虎通义·号》),或谓伏羲、女娲、神农(见《风俗通·皇霸》、唐司马贞补《史记·三皇纪》)、或谓伏羲、神农、燧人(见《白虎通·号》)。“五帝”者,或谓伏羲(太昊)、神农(炎帝)、黄帝、尧、舜(见《易·系辞下》),或谓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见《史记·五帝本纪》、《世本·五帝谱》、《大戴礼·五帝德》),或谓少昊、颛顼(高阳)、高辛、尧、舜(见孔安国《尚书序》、《帝王世纪》)。

2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科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39页。又参见蒙文通:《古史甄微》,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今载《蒙文通文集》第五卷,巴蜀书社1999年版。

〔图1-19黄帝像。黄帝是中国神话历史系统(三皇五帝)中的核心人物。〕

对于这个见诸《史记》《汉书》及其它诸子文献的历史统序,在中国历史上占主流意识形态的儒家有其独特的阐释。

大约成文于战国时期或稍晚的《礼记·礼运》,提出“大同”与“小康”两种先后相承而又彼此对立的社会模式。前者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原始公产社会,后者是“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的私有制阶级社会。而传说中的大禹时期正处在由“大同”转向“小康”的关键时段。

按照儒家的说法,尧、舜、禹三代是“大道之行”的“大同”时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这种社会实际上是原始共产制的理想化描述,却成为历代儒家津津乐道的“黄金圣世”。《墨子·尚贤》、《孟子·万章》、《尚书·尧典》等先秦典籍都有关于父系氏族后期部落联盟首脑尧、舜、禹禅让的记述,那正是“公天下”时代军政首领“公举”、“让贤”的写照。

禹因治水有功而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长,他“菲饮食”、“恶衣服”、“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2,是“大公无私”的民众领袖。但禹以后,情形转变。《史记·夏

1《礼记·礼运》。

2《论语·泰伯》。

中国文化史复习提要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简述中国文化史的分期及各个时期的主要内容。 ?1.远古至夏朝建立以前为中国文化的起源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先民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建树,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 ?2.夏、商、西周、春秋时期,以青铜器、铁器、牛耕的出现,宗法制、分封制的建立以及六经的编定为标志,是中国文化的形成阶段。 ?3.战国、秦、汉时期,社会物质生活内容更加丰富,而政治领域内影响中国数千年之久的皇帝制、郡县制和各级官僚制度形成;以造纸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成果,《左传》、、《史记》、等为代表的史学著作相继出现,道教产生,佛教传入,是中国文化的发展阶段。 ?4.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在民族迁徙、冲突中互相交流和融摄,实现了南北文化的沟通。同时,玄学从儒、释、道争论中诞生,各民族文化风习也在战乱中薪火相传,可谓中国文化内部冲突与融摄的阶段。 ?5.隋唐五代时期,由于生产力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唐诗、建筑、佛教造像、纺织、科技等标志性成果接踵而出;辽阔疆域内因地制宜多种形式的行政管理制度及以“胡化”为特征诸族荟萃的社会风俗习惯,都说明这是中国文化的繁荣阶段。 ?6.宋辽夏金元时期,南北各地城市崛起,商品经济空前活跃;以理学为主导的儒学新派别在三教合一的时代潮流中形成;宋词、元曲等文艺形式适应士人和市民的情趣而出现,《资治通鉴》等史学巨著层出不穷;我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这一时期占其三。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巅峰阶段。 ?7.明清前期,商品经济继续发展,海上“丝绸之路”冲开封建统治者的重重束缚和限制,通向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生活领域不断扩大;近代启蒙思想、考据学从封建极权政治下产生出来,并在反封建宣传,历史文化整理、总结和研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科技成果显著,以《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红楼梦》为代表的章回小说,数以千计的地方史志及《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特大型典籍的编写,都是文化领域的辉煌成果和中国文化继续发展的标志。然而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涌入,中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又面临比较劣势,处于出现转机的阶段。 ?8.鸦片战争至民国时期,随着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西方文化涌入中国,在民族、国家危机的同时,中国文化也第一次遇到了严峻的考验和危机。于是,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正视现实,主动向西方国家学习工艺、制度和观念文化,先后掀起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新文化运动。 反映西方文化面貌的机器制造技术,民主共和制度及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医学等现代科学被引入中国。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心态文化成果也纷纷出现,在西方文明的

2018尔雅中国历史文化地理上期末考试答案

1 由于生产力、通信交通的落后,周朝采用()来管理国家。(1.0分)1.0分 ?A、 禅让制 ? ?B、 分封制 ? ?C、 郡县制 ? ?D、 行省制 ? 我的答案:B 2 下列疆域类型中,属于民族或地方自治区的是()。(1.0分)1.0分 ?A、 初郡 ? ?B、

侨郡 ? ?C、 都护府 ? ?D、 羁縻府 ? 我的答案:D 3 中国历代首都移动轨迹的支流是()。(1.0分)1.0分 ?A、 东西之间,由西而东 ? ?B、 东西之间,由东而西 ? ?C、 南北之间,由北而南 ? ?D、 南北之间,由南而北 ?

我的答案:C 4 唐太宗时按山川地形分全国为(),临时派遣使者观察,未成定制。(1.0分)1.0分 ?A、 十四刺史 ? ?B、 十三刺史 ? ?C、 五十郡 ? ?D、 十道 ? 我的答案:D 5 ()时期,唐朝击败东突厥,疆域范围扩展到蒙古高原、西伯利亚。(1.0分)1.0分 ?A、 唐高宗 ?

?B、 唐太宗 ? ?C、 唐玄宗 ? ?D、 唐文宗 ? 我的答案:B 6 清朝国土沦丧的原因是()。(1.0分) 1.0分 ?A、 清政府长期推行闭关锁国,使得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 ? ?B、 边疆长期封禁,造成边疆政治、经济、文化的落后及边防的空虚? ?C、 受“四夷”观念的消极影响,用四夷守边疆 ? ?D、 以上都对

? 我的答案:D 7 由于怀疑反朝残余势力在海上搞破坏活动,以及日本海盗、倭寇的骚扰,()下令实行海禁。 (1.0分) 1.0分 ?A、 朱元璋 ? ?B、 朱标 ? ?C、 朱允炆 ? ?D、 朱棣 ? 我的答案:A 8 南宋的首都和行在所分别是现在的()和()。(1.0分) 1.0分 ?A、

中国文化发展史.pdf

中国文化的发展 回望中国历史,悠悠五千年,积淀了璀璨的华夏文化。中国文化始终作为 世界文化中的奇葩,映射着历史的光辉,展现着民族的风华。 在世界文明中,中国文明作为唯一在历史长河中永不淫灭的古国文明,始 终离不开中国文化之魂。这种寄于民族之魂的华夏文化,在历史中不断积淀, 不断变得博大精深。 伴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文化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文化载体,每一种 文化载体,都体现着各异的社会风情和漫漫的历史道路。在中国远古时期,由 口头文化发展起来的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作为中国文化间接记录,展示了中国 古代文明开始的发展道路,甲骨文字是中国古代文字起源与发展的直接记录。 文字的出现不仅是文化进步的体现,更是文明的飞跃。远古的中国文化主要集 中于宗教崇拜和原始艺术,没有高度统一的形式,体现的是先民粗狂的情感意 识和活跃的自然认识。自夏朝开始,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的奴隶制社会,由自由 性向统一性转变,标志着文明社会的开始,各个部落文化融合,其中以华夏文 化为代表。自殷商西周,中国文化的特殊面貌开始形成。在当时,具有“象形”、“会意”、“形声”等的造字规则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了成熟阶段 (1) 。伴随着文字的产生,相随的一些典籍和青铜器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实体 文化的逐步形成。 春秋时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轴心时代。走过周朝礼乐文化时代,春秋时 期伴随着国家动乱,群雄争霸历史背景,出现了各种政治流派和文化主张,呈 现百家争鸣的格局。社会动乱和政治模糊为当时文化发展创造了许多条件。诸 子兴起,各展示出其鲜明的特色。儒、道、法、墨各大学派应运而生。创立诸 子学派的孔墨老庄,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批百科全书式的渊博学者,他们 以巨大的热情、雄伟的气魄和无畏的勇气,开创学派,编纂、修订《易》、《书》、三《礼》、《春秋》等中国文化的“元典性”著作,并对宇宙、社会、人生等无比广阔的领域发表纵横八极的议论。正是经由各具特色的诸子百家的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史上最全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1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儒家是中国本土文化的主干,《大学》中的、亲民、止于至善就是三纲领,而格物、正 心、、、、 、被称为八条目,为古人设计了一条人生道路。 2.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佛教在不同的地域与该地区文化结合,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释加牟尼是在树下悟道的,因而该树为智慧的象征。四谛说是佛家的基本理论,四谛 指、、、、道,是佛家对世界的基本看法以及修养原则。 3.、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张角所创立的,张陵、张衡、张鲁所创立的 是道教的重要源头,金元时期王重阳所创立的风靡中国。 4.中国古代科技曾创造过辉煌,自成系统。《汉书·五行志》中的一段:“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关于的记录。《》是汉代产生的著名数学著作,是南北朝著名的数学家,对推算圆周率作出重要贡献。 5.中国古代历史记载的系统性、完备性举世无双,形成了自成系列的史学巨著。《》是二十四史的开端,它是一部体通史;司马光的《》是一部体通史,与以后的续作形成了正史以外的又一系列;唐代杜佑的《》是体例制史书的第一部;宋代袁枢开创了 体系列。 6.中国学术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同的特点,先秦诸子学产生,东汉、西汉学发达,魏晋风行一时,隋唐佛学达到极盛,宋明开创了儒学的新局面。 7.五行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定形,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维工具,它们之间存在着和等关系。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 1.百家争鸣中对逻辑分析方法及自然科学比较注重的学派是()。 A.儒家 B.兵家 C.道家 D.墨家名家 2.《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被称为“四大奇书”,代表了当时俗文学的最高成就。 A.《金瓶梅》 B.《官场现形记》 C.《红楼梦》 D.《初刻拍案惊奇》 3.我国四大发明中()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A.造纸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4.目前公认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 A.仰韶文化的陶文 B.甲骨文 C.金文 D.石鼓文 5.“三武灭佛”之后,()成为中国佛教最为流行的宗派,它充分体现了华夏文化的特征。

《中国文化史》复习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社会心理也是含有主观的,潜移默化的演进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式 2.宗法制度: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 3.封邦建国:封邦建国即“封土建国”,简称“封建”。即天子把自己直接管辖的王畿以外的土地,分封给诸侯,并授予他们爵位,诸侯再分封贵族,诸侯和贵族在自己的领地上有相当的自主权。封邦建国是一种社会制度 4.文字狱:中国明清时因文字犯禁或借文字罗织罪名清除异己而设置的刑狱。 5.图腾崇拜:是发生在氏族公社时期的一种宗教信仰的现象。一般表现为对某种动物的崇拜,其也是祖先崇拜的一部分 6.今文经:以秦汉通行的隶书记载的经书 7.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 8.玄学: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 二、判断改错,指出错误并改正。 1、佛教在魏晋时传入中国,在唐代达到鼎盛时期。(正确) 2、在原始观念文化中,对太阳、大地等的崇拜形式属于图腾崇拜。(错误) 改正:因为图腾崇拜是对动物的,而太阳、大地不是动物。 3、杨师道、王勃、杨炯、骆宾王、七岁女等是唐朝文思敏捷的神通诗人.(错误)改正:神童诗人 4、公元前1世纪中叶到公元7世纪中叶的朝鲜三国时期,是指魏国、蜀国、吴国时期。(错误) 改正:朝鲜半岛三国时代是指公元前57年到公元668年之间占据朝鲜半岛的三个国家高句丽(前37年-668年)、百济(前18年-660年)、新罗(前57年-935年)。 5、清代王夫之曾经概括“中国”与“夷狄”之民族,是指“南方的农耕民族”与“北方的游牧民族”。(错误) 改正:清代王夫之曾经概括“中国”与“夷狄”之民族,是指“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的游牧民族”。 6、公元2012年为农历壬辰年,其中地支是“壬”,天干是“辰”。(错误)改正:地支是“辰”,天干是“壬” 十天干对应的顺序: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葵。 十二地支对应顺序: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7、宋代毕昇在1041—1048年间发明了印刷术。(错误) 改正:宋代毕昇在1041—1048年间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8、中国戏曲之美首先表现在程式化,其角色分行大致为生、青、净、末、丑。(错误) 改正:中国戏曲中人物角色的行当分类,按传统习惯,有“生、旦、净、丑”和“生、旦、净、末、丑”两种分行方法。 9、古代学者把《诗经》的艺术手法归结为赋、雅、兴三类。(错误) 改正:古代学者把《诗经》的艺术手法归结为赋、比、兴三类。 10、汉字的组字方法及规律,后人总结为“六书”:象形、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假设。(错误)

中国文化史

中国文化史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中国 “中”指居中集众之旗,引申为中心、中央;“国”指执戈捍卫之城,进而指军事、政治中心地。“中国”初义是“中央之城”及周天子所居京师(首都),四夷万邦环绕的中原核心地带。 引申义:①“中国”的涵盖范围在空间上的拓宽;②“中国”从地理中心、政治中心含义派出文化中心;③以“中国”为非正式的国名与异域外邦相对称;④“中国”作为与外国对等的国体概念;⑤中国成为正式国名;⑥“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简称 现代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2.宗法制度 以父系血缘关系为前提,以父权和族权为维系力量,将同姓同氏者结为一个共同经济政治利益的族群。宗法制度萌芽于父系氏族社会晚期,在商代晚期,宗法制度初成;西周经一步完善,包括立子立嫡之制,庙数之制,其核心是在维护父权的基础上,确立嫡长子继承的世袭特权,使权力早有归属,以免争夺残杀。 3.大一统 “大一统”,最早见于《公羊传·隐公元年》,所谓“大”,就是重视﹑尊重;所谓“一统”,即“方物之本皆归于一”。本指诸侯天下皆统一于周天子,后世经解也借此以指普天之下在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同化一致,全国皆现“六合同凡,九州共贯”的“混一”局面。 4.河姆渡文化 1973年首次发掘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东北,距今六七千年,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生产工具有伐木用的石斧、石凿,农耕用骨耜,狩猎用骨镞。陶器为黑陶;有大量稻谷遗迹和猪狗等家畜遗骨;采用木结构的干栏式建筑。这是长江流域的原始文化。 5.龙山文化 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4000多年的一种文化。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分布与黄河中下游。生产工具为石镰和蚌镰,陶器为灰陶为主,黑陶次之,开始用轮制。出现卜骨。以农耕为主,畜牧业发达,属父系氏族社会时期,因遗址发现黑陶,又称“黑陶文化” 6.屈家岭文化 1954年发现于湖北的京山屈家岭,分布于江汉平原。以小型2彩陶,彩陶纺轮,长颈圈足壶为只要特征。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种植粳稻,饲养猪狗家畜。年代晚于仰韶文化,早于龙山文化。 7.家族制度(家国同构) 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之一。家权,族权与政权结合,族权在宣扬纲要名教、执行礼法、维护宗法制度秩序方面,与国家政权目标一致,国家政权以家族精神统驭臣民;家族结构扩大至国家结构,家与国的系统组织与权力配置都是严格的家长制,是儒家文化赖以生存的社会渊源,是封建时代的一种社会政治模式。在现实中,这种文化传统根深蒂固。 8.农耕文化 指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风俗文化,以服务农业生产和农民自身为中心,集合了儒家等文化,包括各类宗教文化。形成了适合农业生产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文化集合,主体包括语言、戏曲、民歌、风俗及与之相关的祭祀活动,男耕女织是其显著特点,是我国存在最广泛的文化类型,至近代开始衰落。

中国文化史

如果将远古至秦汉时期的文化称之为上古文化,那么,秦汉至唐中叶时期的文化则为中古文化,从唐中叶至明中叶可称之为近古文化。 公元9世纪的中国,继春秋战国之际和汉魏之际以后,发生了又一次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型。唐中叶以降,汉唐时代的雄浑气象已不复现,雅文化层面走向精致内敛,俗文化层面则呈现市井式的热闹与繁华。文化特点:1、地主——自耕农经济和文官政治相互结合领主庄园经济破产,地主——自耕农经济定型;科举制度实行以后,门阀贵族淡出政治,管理直接从地主和自耕农中考选,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流动性。2、市井文化勃兴实物经济式微,货币大量流通,城市由单纯的政治中心和军事堡垒演变为经济和文化的集散地。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兴起,市井文化趋于活跃。 3、儒学复兴酝酿于唐中叶,在宋明得以张大的理学,一定意义上是儒家人文理性的复归。文人、官僚、地主或商人合为一体,形成所谓士大夫阶层,他们的审美情趣、人格理想、道德观念主导了全社会的价值规范。4、民族文化的气质从汉唐的雄强外拓转向宋明的精致内敛。 宋明理学又名新儒学、道学、宋学。它是以儒学为主体,兼收佛教与道教的思想因子,对三教融会贯通之后建立起来的伦理性的本体论。是继先秦子学、汉唐经学而兴起的新儒家哲学。(1)理学在宋代形成的历史背景:1、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对学术文化较少干涉,学术活跃。2、儒家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政事,参政议政。言论不当,朝廷仅是贬官离京而已,而且职务并不低。3、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2)儒学变革的需要1、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社会动荡不安,受到道、佛教的冲击)2、“三教合一”潮流的出现 3、儒学体系的更新: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国的学说——理学,理学肇始于唐代,兴盛于宋明,终结于清代,历经七、八百年,构成了中国儒学发展的黄金时代。 理学发展的三个时期:开创时期、奠基时期、集大成时期;开创时期:北宋周敦颐与邵雍是理学体系的开山人物。周敦颐:理学创始人,号濂溪居士,曾在庐山莲花峰下设濂溪书院讲学。他设计了宇宙演化的《太极图》并作《太极图说》。主张无极而太极,太极因动、静而生阴阳,阴阳与五行相融产生万事万物。人也是如此,凡人主动,圣人主静,“无欲故静”。它与道家的“无为”、佛教的“无心”是一致的。他从宇宙论出发,融通儒释道的修身哲学,借之构筑伦理学本体论。此种认识路径成为后代理学诸子坚守的哲学方向。理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第一、理学的建构使得中国的礼治秩序在经过了魏晋六朝的乱世裂变之后得以重建。第二、理学的建构使得中国古代的经世路线由“外王”事功转为“内圣”修身。第三、理学的建构使得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得以完善和实现。一是“孔颜乐处”二是“民胞物与”三是浩然正气。唐中叶以后,在日益强化的君主集权格局之下,官僚政治实行文武分离、右文抑武之策,虽然防止了武人割据和篡权,却导致国防劣势,也使民族文化的气质和国民性格发生变化。 一、唐中叶的文化转折 1、中唐乃“古今百代之中”:安史之乱 2、社会经济关系变迁:两税制出台与均田制崩坍 3、商品经济发展:坊市制崩溃与商业革命 4、文化史的转折:韩愈、李翱的“道统”理论 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农、工、贾;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

中国文化史导论笔记

一、文明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在内,属精神方面。 二、人类文化,从源头来看,分为三类: 1、游牧文化 2、农耕文化 3、商业文化(海滨) 其中,1和3属于一类。由于地域资源不足,内部有阻害,所以有工具感,有强烈的克服欲。由于向自然要生存,所以心理有对立感,无论对外界或是对外人,因此尚自由,争独立,侵略性强。 三、财富观: 游牧与商业文化财富观:一、愈多则愈易多二、愈多则愈不足 农耕文化财富观:生产有定额,生生不息,无需多藏,也不适合多藏。因此常感满足而实则不富。 富者不足,强者不安,安定者却不富,所以矛盾不断。 四、农业文化有大型小型之分,新农旧农之分。 小型农业国内部发展易饱和,外部又不易捍卫强暴。 新商业文化特征:有新科学新工业装备。 新农是有新科学工业装备的农业国。 五、分析文化要从文化的复杂性、完整性、发展性来看。 第一章地理背景 1、中国文化不仅孤立,而且特殊。 与古代三国最大的不同是,中国文化产生于一个特别大的地面上。 人类文化的最先开始,先是要有河水灌溉,这样能保证农业生产,二是四周要有天然屏障,这样不仅可以集中人口,而且可以不受外敌干扰。 汭:两水环抱之内。两水相交而形成的三角地带。 中国环境的特殊之处: (1)中国水系复杂,哪里都有灌溉区域,且相互之间可以隔绝孤立。而小区域内的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又可以借着小水系进到大水系,密切接触。 (2)中国当时处得较北,气候和雨量不如其他三国易于产出丰富产物,所以中国人一开始是在勤奋的情况下创造文化的。其他三国是在多量的闲暇时间创造的。 中国文化的特殊之处: (1)中国文化一开始就在大环境里面开始,因此易于养成并促进对政治、社会等人事方面的团结与处理,所以中国能迅速完成统一。 (2)中国文化因为在大环境下展开,又迅速形成了国家内部团结统一,所以抵抗外来异族力量强大。 (3)小地面上产生的文化,容易受地域局限达到顶点,然后停滞不前,只享受奢侈生活,内部安逸退化。而中国文化,由于在贫瘠地方产生,因此有不断的刺激促进文化前进,内部一致并前进。 2、中国文化和欧洲文化的比较: 欧洲文化起源于希腊,但希腊虽有共同文化,却没有共同的政治组织。因此后来希腊被罗马取代,而中国是内部政治交替,文化改进。 希腊、罗马、基督教会是近代西方文化三大主源。 西方人看历史,是变动;中国人看历史,是转化、绵延。西方人看历史,是空间与权力的向外伸展;中国人看历史,是时间的与生长的自我绵延。西方人的看法是我与非我,中国

美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缺乏独立性,源自传统诗学追随...阅读附答案

美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缺乏独立性,源自传统诗学追随...阅读附答案美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缺乏独立性,源自传统诗学追随儒家的政治功利主义 和伦理实用主义。代表作是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此书以治国平天下式的雄心壮志,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诗学体系。开篇《原道》一章,便确立了“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的道统原则。这种道统诗学上承曹丕《典论?论文》所主张的经世致用文学观,即所谓“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下开文以载道之先河。唐代,韩愈提出“文以明道”;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宋儒周敦颐明确“文以载道”的宗旨,都不过是《文心雕龙》顺理成章的延伸。由此可见,王国维和陈寅恪之于中国诗学缺乏独立的美学原则的感慨,洞见到了中国文化的核心部分:非功利、非实用的审美传统始终阙如。 正是这种阙如,导致中国的诗学传统和文学传统总是无法进入精神层面,仅止于世俗的功用,越来越滑入俗世的纷争、功利的得失。“诗言志”沦为诗人得意或失意的渲泄;评话衍生出的小说,或聚焦于庙堂纷争的计谋较量如《三国演义》,或忘情于江湖造反的草莽传说如《水浒传》;更不用说《隋唐演义》《封神演义》之类的演义小说,既没有《山海经》神话中的阳刚,也没有《诗经》三百篇中的清纯。人的尊严、悲悯的情怀、君子有所不为有所必为的底线,在这类文学中被小不忍则乱大谋、无毒不丈夫的厚黑原则取代,这种审美趣味造就一代又一代的草莽,制作出一个比一个暴虐的帝王,进而滋生出民族诸多难以治愈的心理疾病:诡计崇拜、暴力崇拜、权力崇拜等等。 在这样的美学背景下,《红楼梦》的问世是一场审美革命:从容推出女性崇拜、悲悯崇拜,拒绝功名崇拜。《红楼梦》的问世使这个民族的审美趣味,不再纠缠于生存博弈而具有纯粹精神的存在意味,从而在美学上回归《山海经》式的混沌和《诗经》国风所具的清纯,达成名副其实的文艺复兴。王国维指出:《红楼梦》是“彻头彻尾的悲剧”,“大背于吾国人之精神”,因为“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着此乐天之色彩”。正如《红楼梦》写出悲剧本身已经具有美学革命的意味,王国维指出了《红楼梦》的悲剧品质,中国诗学的眼界由此被打开。他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这与被《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调教出来的国民醉心于权谋和暴力的审美品味截然不同,而是关注人世间的苦难,并从宇宙的视野加以审视。 佛学的东渐,禅宗的兴起,在中国士大夫阶层引发了心灵的解放,终致中国诗学界异端突起。相对于李白急功近利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苏东坡信笔挥就的乃是心平气和的“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严羽的《沧浪诗话》顺流而至,借禅宗之名,挑战《文心雕龙》的道统诗学,连同文以载道的诗学传统,但比起王国维、陈寅恪的美学思想,严羽在《沧浪诗话》里的诗学追求,不过小荷才露尖尖角。王国维和陈寅恪之于中国文化的独到贡献,不在于学问的博大精深,而在于识见和思想的不拘流俗。中国数千年文化之所以江河日下,不可忽视的原因在于审美上的疲乏。而王国维和陈寅恪的过人之处,则在于对这种审美疲乏的洞察。 (摘编自李劼《王国维、陈寅恪的文艺复兴意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中国文化史论文

中国文化史论文 ————论清朝时期中西方交流摘要:清朝时期,曾经拥有与西方交流的良好契机,却因统治者的专制、愚昧而夭折。至使清朝与西方在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差距。清朝末年,虽有众多有识之士进行了政治、思想、科技的改革,但都以失败告终。本文就清朝时期中西方交流中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专制统治封建思想改革 说起清朝时期中西方的交流,不得不提起传教士这一重要媒介。16世纪中叶起,以耶稣会为主的传教士纷纷来到中国传教,带来了基督教义、古希腊哲学和科学、作为文艺复兴之温床的“建学育才之法”。传教士从上层入手,改变传统的传教策略,注重学习中国语言、吸取中国的文化知识,利用中华文化的某些形式进行传教,传教事业获得了较大发展。 清朝入关之初,对定居中原的西方传教士采取礼遇态度。顺治帝特别倚重德国耶稣会士汤若望,顺治帝多次向汤若望学习天文、历法、宗教等知识,以及治国之策。清政府还下令根据汤若望所著的《西洋新法历书》,制定新历法并颁行全国,名为时宪历。康熙帝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包括数学、天文、地理、光学、医学、解剖学等都有较大的兴趣,并且拥有一定的造诣。他曾组织传教士和中国学者采用西法,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地测量,绘制了《皇舆全览图》。与此同时,康熙还开设蒙养斋,培养了一批学贯中西的科学人才,组织编纂了包含有大量西方科学知识的《律历渊源》。清朝初年和西方传教士的广泛交流为清朝皇帝了解和学习西方技术开启了一扇窗户。 清朝的统治者对西方的思想、文化、科学等都相当得感兴趣,如果当时在中国大力推广西学,中国应该早就走向了近代化,思想和科技都会得到长足的进步,在保持世界先进国家地位的同时,进一步向世界超级大国迈进。但是在当时的中国,西学为什么没能大力推广呢?究其原因,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原因: (1)统治者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清政府的历代皇帝大多不傻,他们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封建专制统治,不得不限制西学的传播。当时欧洲各国已进入了一个更先进、文明的时代——资本主义阶段。受过多年政治思想教育的有识之士们都清楚,资本主义社会是先进于封建主义社会的,这种先进性不但体现在物质文明方面,更体现在精神文明方面。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并不是不欢迎西方国家的物质文明,他们对西方的钟表、玻璃制品等各种高科技产品是非常喜爱的,购买时也是挥金如土。例如:皇宫和贵族从不缺少的被称为“奇技淫巧”的各种西方的小玩意;康熙还热心于学习西方先进科学,但清政府从未让百姓真正接触这些,因为统治者发现与科学一同到来的还

在中国文化史上

在中国文化史上,《周易》被尊为“群经之首”、“六艺之原”。几千年来,大到治国安邦,小到家务琐事,人们都习惯于到《周易》中去寻找答案。《周易》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至深至巨,的确是其他任何一部书都无法相比的。在汉语中,有200余条成语源出《周易》经传。这些成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民族精神,其中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类成语,堪称是对中华民族精神某个方面内容的经典概括,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持久而深刻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当继续发挥这种传统优秀文化的影响力。“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的“自强不息”这条成语,就是对这种精神的经典概括。作为一种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强盛不衰精神力量,也是中国人民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精神动力。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自强不息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拼搏进取、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力量源泉动力 “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宽容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语出《周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的“厚德载物”这条成语,就是对这种精神的经典概括。它要求一个人像大地那样厚实宽广,像大地承载万物、生长万物那样,在为人处世方面心胸开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总之,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在《周易》成语中均有着生动的表现,《周易》成语在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方面有着杰出的贡献。研究《周易》成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传承中华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将起到积 极的推动作用 《周易》是通过研究天地万物的义理和象数,来确定它们的变化趋势的。 《周易》集中了中国传统思维主要特征,是我国传统哲学,自然科学、艺术、社会科学乃至于今天的企业经营管理等主要学习思想的根源和理论依据。 研究《周易》与企业的经营与管理,首先要明白《周易》朴素的全息思维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著名的量子力学家玻姆的“不可毁灭的整体性”概念,目标是发掘固存于宇宙网络中的层次幽深,隐而未见的,并将其比做一张全息图,从某种意义上说,图上的每一部分都包含着整体,真正的世界也是这样,每一部分都包含着整体。玻姆还意识到全息图的比喻过于静态化,为了说明其动态性,他创造了“全息运动”(holomovemene)一词。他认为全息运动是一种动态现象,物质世界的各种形式都由此涌流出,玻姆的探讨旨在寻求包含全息运动的秩序,不是通过研究客体的结构来求得秩序,而是通过研究动态的结构来寻求秩序。总之,玻姆考虑到宇宙的统一性与动态这两大本质。这很类似于分形理论,强调体系的多级分异,具有相似于分形理论,强调体系的多分异,具有自相似性,自仿射性或递归性,无标度性,强调系统各分级层次的类似性,定量描述分形的参数量分维,帮全息运动近似于一个以一定分维参数的多级分形的系统形成过程。 《周易》的全息理论不谋而合地在某种程度上同玻姆的全息论是一致的。这也反映了东西方文化在差异的层面下有着共同认识的结合点。 研究《周易》,学习《周易》,“人”是根本的体。现今我们已经打破了以人为本的“通才”和“学”的框框,通才和杂学是第一次浪潮农业社会的人才,相对于第二次浪潮工业社会的“专家”是落后的,第三次浪潮信息社会,从螺旋式上升的角度来看,应该发展新型的专门性综合研究。这样,我们结合今天的企业经营管理综合地学习周易在经营管理中的奥意来指导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关于经营管理中的阴阳平衡,刚柔相济,《周易》哲学认为,任何事物及其变化都是阴阳两种势力相互作用之下发生的。诸如:天与地,日与月,水与火,昼与夜,明与暗,热与寒,外与内,上与下,是与非等。所有事物尽管千差万别,但是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性态上总表两类特点的相反趋向:一类趋向为明亮,活跃,向前,向上,温热,充实,外露,伸张,扩散,开放等;另一类趋向为暗晦,沉静,向后,向下,寒凉,虚空,内藏,压缩,凝聚,闭事等。 《周易》把事物的前一类性态称作属阳,把后一类性态称作属阴。《周易》太极、八卦、六十四卦所反映的阴阳消长盛衰是均衡的,对称的和互补的,特别强调阴与阳的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相反相成,互相转化。 《周易》所讲的竞争以下破坏整体的统一平衡为限。外部市场竞争相对公司内部管理而言,属阳性。市场是无硝烟的战场,风云莫测,瞬息万变,在激烈的竞争中,火是至阳之物即市场,必用至阴之柔之物“水”即策划来克制。在竞争中,有正奇之分,正属阳,奇属阳。正即正面进,正面作战,正面突破等。奇即游击作战,迂回作战,奇兵作战等,孙子主张“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以柔克刚,刚柔相济,以谋略胜人,以奇胜人的道理,”这样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市场竞争本身,又有阴阳之分,凡进入,占领,兼并,人股,价格攻势,广告攻势,推

中国文化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中國文化史期末考試題 班級座號姓名: 範圍:中國文化史全冊 一?單一選擇題:(40題,每題1分) 1.自印刷術發明以後,雕版刻印經典皆採用印刷用標準字體,使用達千餘年至今不變,請問這種漢字的書 體是(A)小篆(B)隸書(C)楷書(D)草書。 2.十九世紀末,田賦在清政府財政收入中比例大為下降,而關稅,釐金,鹽稅三項收入大增,佔財政收入 百分之六十。請問關稅大增應始自於何時?(A)康熙年間(B)雍正年間(C)乾隆年間(D)光緒年間。 3.西晉的「世兵制」為了確保兵源,士兵及其眷屬均納入軍戶中,與民戶分離,並且世代為兵。請問歷代 兵制中與「世兵制」規定最吻合的是:(A)唐朝府兵制(B)中唐募兵制(C)宋代禁兵(D)明代衛所制4.隋及唐初「山東」及「關隴」世族勢力仍強,哪一事件之後,世族衣冠蕩然無存,宗族力量大為萎縮? (A)武后刻意催折(B)科舉的盛行(C)安史之亂(D)黃巢之亂。 5.後漢書記載:「光武皇帝搵數世之失權,忿彊臣之竊命,矯枉過直,政不任下,雖置三公,事歸臺閣。自 此以來,三公之職,備員而已。」這種「人治色彩」濃厚,又破壞體制的作為是始自何時?(A)漢高祖(B)呂后(C)漢武帝(D)王莽。 6.金屬貨幣出現後,銅錢長期以來皆為中國之主要貨幣,但何時卻因銅錢缺乏,而出現何種新品?(A)王 莽時,廢五銖錢(B)唐憲宗時的飛錢(C)宋代發行紙幣(D)明清時發行銀碇。 7.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有一在山西省夏縣西陰村出土的蠶繭,此蠶繭經研究乃經過人工切割。其意義為何? (A)證明當時蠶已由人類養殖,並有相當數量(B)表示當時的鐵器文明相當發達(C)證明當時先民普遍穿著絲衣(D)證明西陰村為夏代文化遺址。 8.小說中「李四平時是篤實敬業的農民,日子倒也過的其樂融融。這日女兒巧嬌將遠嫁百里外的陳家,卻 因為被巡檢司盤查到沒有路引而送官嚴辦,一場喜事也因此耽擱了,讓張三後悔不已。」請問哪一制度實施後,李四就不會有此困擾了?(A)租庸調法(B)兩稅法(C)一條鞭法(D)攤丁入地。 9.在茶會上,一面討論茗品理論,一面以宜興紫砂茶壺品茗,小宗讚嘆道:『《茶經》問世以後,民間或官 方都很重視,歷代一再刊行,已有數種刻本。難怪名詩人梅堯臣會說:「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新茶。」』請問小宗應是哪一朝代的人?(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 10.飲食是傳統中國文化的內涵之一,除滿足口腹之慾外,下列哪一項食物展現中國文化出兼容並蓄的特質? (A)漢代以大豆製成豆腐(B)諸葛亮征南蠻時發明的饅頭(C)唐人發明的餛飩及餃子(D)漢代的燒餅及清代的薩其瑪。 11.明代中期以後,經濟發達的江南出現許多構築精巧的私家林園,奠下中國園林建築基礎的應是何時的中 國士人?又與何種學術思想有關?(A)兩漢時代,經學(B)魏晉南北朝,玄學(C)隋唐時代,佛學(D)宋元時代,理學。 12.漢族服飾由「上衣下裳」轉變為「上衣下褲」,男子從此在袍衫內多著褲,婦女除穿裙之外也喜歡穿褲, 這種風氣始自於何時?(A)漢代(B)魏晉南北朝(C)唐代(D)宋代。 13.小文想瞭解當代農業上精耕細作的理論與經驗,也想知道先秦雜家代表性著作,他應該閱讀哪一本著作? (A)呂氏春秋(B)管子(C)戰國策(D)漢書藝文志 14.古代中國以農立國,歷代農學著作甚豐,哪一本書中不但記載蕃薯、棉花等農作物的栽培方法,並收錄 如筒車、翻車農具資料,提出相關農政措施,是當代農政體系最完備的一本書?(A)賈思勰《齊民要術》(B)王禎《農書》(C)徐光啟《農政全書》(D)氾勝之《氾勝之書》。 15.中國傳統觀念中,人可以與天相感通,經由體驗而加以認識,即所謂「盡心知性以知天」顯現傳統中國 文化哪一特色?(A)強調人的尊嚴(B)重視家庭倫理(C)注重以人文本的人文精神(D)注重內心修養。 16.近代中國在追求富強的過程中,「商務」、「商戰」、「招商」等重商思想流行,當代學者薛福成指出:「論 一國之貧富強弱,必以商務為衡。」學者王韜也強調:「今日中國欲至西人而自強,亦莫如由商務始;欲商務興旺,莫如設立商務局始。」請問這一思潮何時開始在社會上廣為流行?(A)鴉片戰爭(B)英法

中国文化史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发祥 关键词:史前时代、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体质人类学、蒙古人种、旧石器时代文化、新石器时代文化、考古学、仰韶文化、彩陶文化、河姆渡文化、干栏式建筑、大汶口文化、黑陶文化、龙山文化、农业起源、饲养业与农耕业、母系氏族制、父系氏族制、文化人类学、部落联盟、军事民主制、禅让、自然崇拜、灵物崇拜、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巫术、刻绘符号、巢居、穴居、象形符号、崖刻、岩画、华夏集团(河洛集团)、东夷集团(海岱集团)、苗蛮集团(江汉集团)、大同、小康、古史辨派、疑古思潮、走出疑古时代、三皇五帝 文化的产生与人类的出现同步,远远早于文明的出现。在东亚这片土地上,中国人远在一百多万年以前,就开始创造着与其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的文化样态。 中国的史前时代,先民们以石器、木器和骨器等简陋的生产工具,创造了原始的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他们同样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这在近百年来发掘的旧石器和新石器考古文化中均有反映。 一中国人的起源 人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中国文化史的叙述必须从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人说起。 20世纪初叶以来,西方学者如安特生等,从“文化及人种单源说”出发,指认中国人种外来,有西来、南来、东来诸说。然而,大量考古发现一再有力驳斥了这类论断。

〔图2-1中国人类始祖——伏羲、女娲交尾图。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上身相拥,两尾相交,常见于汉代的石、砖画像中,后演变为中国人的始祖图像。〕 东亚大陆是古人类化石发现地之一。自1929年中外学者在北京发现晚期猿人(直立人)头盖骨化石以来,几十年间多有古人类化石出土。考古学依据人类所使用生产工具的变革,将人类古代的历史划分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而石器时代又分为旧石器时代(距今约250万年~距今约1万年)和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前~文明出现)前后两个阶段,人类在石器时代的生活大约经历了二三百万年。在中国境内发现的多批属于旧石器文化的人群。 1.直立人,亦即“正在形成中的人”主要有── 巫山人。1986年发现于四川巫山,距今200万年左右。 元谋人。1965年发现于云南元谋上那蚌村,距今170万年左右,元谋的直立猿人已能制造和使用石器,可能已会用火,表明中国西南地区是人类起源和早期人类演化的重要地区之一。 蓝田人。1963年发现于陕西蓝田,距今65至80万年,脑容量约在780ml,同时出土还有旧石器初期的打制石器。 北京人。1929年发现于北京西南房山县周口店龙骨山,距今50万年左右,平均脑容量为1075毫升,身长约法156厘米,群居洞穴,狩猎为主,打制石器,用火痕迹明显。

中国文化史标准答案答案

标准答案 《中国文化史》复习题及答案 1、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①我国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广大的疆域,纵深的腹地,为中华文化的滋生繁衍 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中国疆域完整,黄河、长江两流域毗连,没有明显的天然屏障可以阻隔,其势宜合而不宜分,因此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上都较海洋诸岛易于统一;也使中国在数千年的人类文明进程中不曾中断的、具有连续性的文化。 ②从地理环境看,三面陆地,一面临海,北面多沙漠,西面从北到南由帕米尔高原和 青藏高原把中国和西亚隔开,东面和南面是大海,形成一种与外部世界半隔绝的状态,也是造成中国文化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原因。当然,地理环境并不是决定文化开放与否的唯—条件,文化的开放与封闭关键取决于是否存在文明的发源地以及接受者的态度。 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 思想观念。复杂的地形地势和气候使中国文化的发生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高低相差很大,自西向东构成“三大阶梯”。“不同的地形,构成了不同的经济区域,孕育了不同的人文,铸就了文化的多元性。”气候从南到北,既有热带,又有寒温带,以年降水量400毫米为界,中国约略分为温润的东南和干寒的西北两大区域,自然条件的差异,使前者被人们开辟为农耕区,养育出一种以定居农业为基石的农耕文化;后者则成为游牧区,繁衍出以游牧为生,善骑战的游牧文化。农耕与游牧文明构成了中国古代文明的主体。 ④如果以长江为界简单地把中国划分为南北两大块的话,南北文化存在着差异。学者刘 申叔说“: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间,多尚虚无。”北方辽阔的黄土地和黑土地,景色壮丽,气候干燥寒冷,天空高旷凄凉,植被贫乏,在这种环境下,人物的性情多厚重、强悍、豪爽、严谨。 而南方水流纵横,山色清华,植物华丽,气候温暖湿润,云霞低垂清灵,在这种环境下,人物的性情多柔婉、细腻、灵捷、浪漫、精明。著名学者王国维对南人和北人的评价是“:南方人性冷而遁世,北方人性热而入世,南方人善幻想,北方人重实行。”林语堂抓住南北人文的差异特点说“:北方的中国人,习惯于简单质朴的思维和艰苦的生活,身体高大健壮,性格热情幽默,喜欢吃大葱,爱开玩笑。他们是自然之子……长江以南,人们会看到另一种人。他们习惯于安逸,勤于修养,老于世故,头脑发达,身体退化,喜爱诗歌,喜欢舒适。”如果以区域细分的话,在中华土地上齐鲁文化、三晋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台湾文化、西域文化、徽州文化、荆楚文化、三秦文化、关东文化、岭南文化等地域文化共同构成锦绣中华的历史画卷,成为世界民族文化的奇葩。 2、举例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①人本主义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仁 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仁”,提倡对人的关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精华。这与当今提倡的以人为本和民主民本的理念以及构建和谐世界的构想是完全一致的,具有极强的时代意义。 ②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大精华,“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天人合一”中 国传统文化在对待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方面关系上把和谐放在首位,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人人生境界的提升,弥补信仰上的迷失,具有深远而广泛的意义。 ③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对西方文官系统的形成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中国文官制度经过

中国文化史答案

中国文化史复习内容提要 名词解释: 李贽 明清思想家、文学理论家。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他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反对把儒家经典看做真理的标准,对理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表现出了大胆的精神。他的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等。 宗法制度 以嫡庶来划分宗族系统的制度。孕育于商代,定型于西周。由氏族家长制公社成员间的亲族血缘联系演化而来。宗法制度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和宗庙祭祀制度,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分封。按照宗法制的规定,周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的嫡子和庶子应分封到地方去当诸侯;诸侯的嫡长子继承国君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的嫡长子即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士。宗法制只适应于同姓贵族之间,与异姓贵族之间的关系则以婚姻为纽带联结起来。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确定了贵族的亲疏、等级、分封和世袭的关系,保证了嫡长子继承王位,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诸子、诸弟的继承权争端,成为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影响深远。 中国 中国由“中”与“国”组合而成。“中”指居中集众之旗,引申为中心、中央;“国”指执戈捍卫之城,引申为军事、政治中心地。“中国”以整词出现,较早见于周初。其初义是“中央之城”,即周天子所居京师,与“四方”对称。其引申义包括:一、诸夏列邦,即黄河中下游这一文明早慧、国家早成的中原地带,居“四夷”之中;二、国境之内; 三、中等之国;四、中央之国。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诸夏列邦之意。“中国”一词包含地理、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含义。“中国”作为与外国对等的国体概念,萌发于宋代,至清代则成为正式国名之一。辛亥革命后,“中国”先后作为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以正式国名被国人共用,并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可。 文化 文化由“文”与“化”组合而成,是“人文化成”、“文治教化”的省称。其本质内涵是自然地人化,是人的价值观念在社会实践中对象化的过程与结果,包括外在文化产品的创制和内在心智、德性的塑造。广义文化包括物质、精神、制度、行为四层面的文化;而作为不停运行的广义文化在观念领域摹本的精神文化,是狭义文化。 家国同构 指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父权家长制,是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与不发达的商品经济和小农经济相联系。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国同构,宗法制度因而渗透于社会整体,甚至掩盖了阶级和等级关系。 楚文化 楚文化是先秦时期形成的,以长江中游为核心地带,造就华夏文化幽丽清奇的区域文化,它影响了整个南中国。楚文化除了崇凤、拜火、尚东、尊左、尚赤等特点外,显著特色是“信巫鬼,重淫祀”。楚文化另一显著特色是长于幻想玄思,它孕育了以“虚无”为取向的老庄道家、浪漫主义风格的庄子散文、屈原、宋玉创造的骚体诗歌楚辞。楚文化与齐鲁文化、秦文化、三晋文化等共同构成纷繁多姿的华夏文化,成为后人取之不尽的文化资源。 今文经学 今文经学是西汉初期以儒家经典为研究对象兴起的学派。它采用汉隶抄写,最重《春秋公羊传》;其视角是政治的,讲阴阳灾异,着重发掘经文背后的微言大义,主张合时;今文经学崇奉孔子,以孔子为“受命”的“托古改制”的“素王”并注重微言大义,学风活泼,又往往流于荒诞。在西汉中后期,今文经学一直独居官学地位,其代表人物是董仲舒。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影响中国文化至深致远的大论争。 玄学 玄学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想。“玄”有深奥、玄妙之意,《老子》、《庄子》和《周易》“总谓三玄”。玄学经历了正始时期、西晋“竹林七贤”时期和东晋、南朝时期三个阶段。玄学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以取代衰微的两汉经学。以贵无为宗旨,最高主题是对个体价值的思考。它是道家老庄思想在此一时期的新发展,并吸收了汉代名理之学的有效成分。它在魏晋南朝,成为豪门高族借以自矜并沉潜其中的意识形态,也是中国学术史上继先秦诸子学和两汉经学之后的第三次学术高峰。清谈风格和魏晋风度由此产生,并开创了一个放诞不羁、个性解放的时代。 农耕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