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友病

合集下载

血友病护理课件

血友病护理课件

心理教育
向患者及其家属传授疾病相关 知识,提高对疾病的认知和理 解。
社交支持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建立良好的社交支持网络。
家属与社会的支持
家属关爱
家属的关爱和支持是患者战胜疾病的 重要力量,家属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 心和理解。
社会包容
社会应提高对血友病的认识和了解, 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关节病变
关节畸形
由于反复关节出血,血友病患者可能 会出现关节畸形,导致关节功能受限 。
关节僵硬
关节炎
血友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关节炎症状, 如关节红肿、疼痛等。
关节出血后,血友病患者可能会出现 关节僵硬,影响关节的正常活动。
诊断方法与标准
01
02
03
04
凝血因子检测
通过检测血浆中凝血因子的活 性,确定是否存在凝血因子缺
政策保障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保障血友病患 者的医疗和生活需求。
互助组织
鼓励成立血友病患者互助组织,让患 者相互支持和帮助,共同应对疾病挑 战。
05
血友病患者的营养与健康 生活
营养需求与饮食建议
营养需求
血友病患者需要摄入足够的蛋白 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 和矿物质,以满足身体对营养的
需求。
饮食建议
特点
出血部位广泛,可累及皮肤、关 节、肌肉、内脏等,且出血难以 控制,需要长期治疗和护理。
血友病的分类
01
02
03
血友病A
缺乏凝血因子Ⅷ,最常见 ,占80%左右。
血友病B
缺乏凝血因子Ⅸ,较少见 ,占10%左右。
血友病C
缺乏凝血因子Ⅺ,较为罕 见,占1%左右。
血友病的遗传与发病率

血友病

血友病

年幼儿)常造成失血性缺铁性贫血,此时 需要补充铁剂,纠正贫血。
5.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减轻 肌肉水肿及对神经的压迫,减轻关节肌肉 出血所引起的局部炎性反应有一定效果。 但疗程不宜长。
6.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
(三)预防治疗
预防质量是有规律的输入凝血因子,保证
血浆中的因子长期维持在一定水平,从而 减少反复出血、致残,力争患儿能够健康 成长。
约15%血友病甲患者经反复因子Ⅷ 替代治疗 后,出现抗因子Ⅷ抗体。这种患者治疗方法是: ①增加因子Ⅷ 剂量达原剂量一倍以上; ②活化因子Ⅶ (Ⅶ a)或活化凝血酶原复合物; ③大剂量丙种蛋白静脉输注; ④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 ⑤用链球菌蛋白A吸附抗体。



根据本组疾病的遗传方式,应对患者家族成 员进行筛查,以确定可能的其他患者携带者,
因子Ⅸ 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糖蛋白,在其合成过程中需
要维生素K的参与。
诊断
本病是X连锁隐形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绝大
多数患儿是男性,女性罕见,通过详细询 问出血史、家族史(如果无家族史也不能 除外)、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以明确 诊断。
临床表现
血友病患儿绝大多数为男性,临床表现特
点是延迟、持续而缓慢的渗血,出血频度 与部位取决于患儿体内的凝血因子水平。 重型患儿常在无明显创伤时自发出血,中 型患儿出血常有某些诱因。轻型极少出血 ,常由明显外伤引起,患儿常在外科手术 前常规检查或创伤后非正常出血才被发现 。
血友病甲、乙纠正试验
患者血浆加入 正常血浆 经硫酸钡吸附正常人血浆 血友病甲 纠正 纠正 血友病乙 纠正 不能纠正
2.确诊实验:测定因子Ⅷ
:C、因子Ⅸ:C的
活性,对血友病甲或血友病乙有确诊意义。 根据其活性水平的高低,将血友病甲或血 友病乙分为重型(<1%)、中型(1%~5 % )、轻型(>5%~25%)及亚临床型 (>25%~45%) 4种临床类型。

血友病诊断标准

血友病诊断标准

血友病诊断标准血友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主要由于凝血因子Ⅷ或Ⅸ的缺乏导致。

该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血友病的诊断需要依据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下面将详细介绍血友病的诊断标准。

首先,临床表现是诊断血友病的重要依据之一。

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不同程度的出血倾向,如皮肤和黏膜出血、关节出血、鼻衄、牙龈出血等。

特别是在婴幼儿期,由于活动性增强,易导致关节出血,因此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活动情况和出血症状。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血小板减少等表现。

这些临床表现对于医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线索,有助于诊断血友病。

其次,实验室检测也是诊断血友病的关键步骤。

血友病患者的凝血功能常规检查结果显示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提示凝血功能异常。

此外,特异性凝血因子活性检测也是诊断血友病的重要手段。

对于血友病A患者,凝血因子Ⅷ的活性明显降低;而对于血友病B患者,则是凝血因子Ⅸ的活性明显降低。

这些实验室检测结果能够直接反映患者凝血功能的异常情况,对于诊断血友病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家族史也是诊断血友病的重要参考依据。

由于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因此家族史对于诊断非常重要。

如果患者有直系亲属患有血友病的病史,那么患者本人患血友病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因此,在诊断血友病时,医生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家族史,尤其是对于患者父母和兄弟姐妹的疾病情况进行了解,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诊断血友病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家族史等多方面因素。

只有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相关背景,才能够准确诊断血友病,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医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同时重视家族史的收集和分析,以提高对血友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血友病的4种治疗方法

血友病的4种治疗方法

血友病的4种治疗方法血友病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导致患者易于出血,并可出现关节、肌肉和内脏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目前,血友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替代治疗、药物治疗、基因治疗和康复治疗四个方面。

替代治疗是血友病的主要治疗方法,通过补充缺乏的凝血因子,维持患者体内凝血功能的正常水平。

这种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输注凝血因子浓缩物和输注凝血因子复合物两种形式。

输注凝血因子浓缩物是一种常用的替代治疗方法,通过将患者缺乏的凝血因子浓缩提纯后,经静脉注射给予患者,达到补充凝血因子的目的。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血友病治疗方案中,一般建议血友病患者至少每周注射一次凝血因子,以保持血液凝固功能的稳定。

与传统的输血方法相比,凝血因子浓缩物的使用更安全,更有效,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血友病患者出血和并发症。

输注凝血因子复合物是一种常见的替代治疗方法,它通过将患者缺乏的凝血因子与血浆中的其他辅助因子结合,制成复合物后静脉注射给予患者。

凝血因子复合物既可以补充缺乏的凝血因子,又可以改善凝血功能,缩短出血时间,常用于治疗血友病A和血友病B等病例。

然而,凝血因子复合物所含有的辅助因子会增加患者的感染风险,因此在使用时需要严格控制剂量和频率,以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药物治疗是血友病的另一种常用治疗方法,包括抗纤维连接蛋白药物、抗纤维连接蛋白酶药物和抗纤溶酶药物等。

抗纤维连接蛋白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纤维连接蛋白的活性,减少血液凝固反应,从而预防和治疗血友病患者出血和并发症。

这类药物广泛应用于血友病A和血友病B的治疗中,对于一些不能同时进行替代治疗的患者,抗纤维连接蛋白药物可以作为临时替代的方法,以减轻出血症状。

抗纤维连接蛋白酶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纤维连接蛋白酶的活性,从而减少血液凝块的形成,预防和治疗血友病患者血栓形成的并发症。

这类药物广泛应用于血友病A和血友病B的治疗,对于一些容易形成血栓的高危患者,抗纤维连接蛋白酶药物可以作为长期预防的方法,以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血友病的常见症状与处理

血友病的常见症状与处理
增强自信心
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通过成功案例分享等方式增强患者的自 信心。
建立互助小组
组织患者参加互助小组,让他们能够相互支持、分享经验,减轻 心理压力。
家庭护理指导
家庭环境改造
指导家庭成员对家居环境进行必要的改造,如避免使用锐器、铺设 防滑地垫等,以减少患者受伤的风险。
出血应急处理
教授家庭成员基本的出血应急处理措施,如如何正确压迫止血、使 用止血药物等。
对于严重关节病变和功能障碍,可考虑关节置换 术。
3
止血手术
对于严重出血和危及生命的情况,需紧急进行止 血手术。但需注意手术风险和凝血因子替代治疗 的应用。
05
血友病的预防措施
遗传咨询
了解家族病史
对于有血友病家族史的人群,应在孕 前进行遗传咨询,了解疾病遗传方式 和风险。
基因检测和风险评估
通过基因检测,评估个体携带血友病 基因的可能性,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 依据。
产前诊断
产前诊断的重要性
对于已怀孕的孕妇,通过产前诊断可以及时发现胎儿是否患有血友病,为制定 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诊断方法
采用羊水穿刺、脐带血取样等技术获取胎儿遗传物质,进行血友病相关基因检 测,判断胎儿是否患病。
06
血友病患者的日常管理与 教育
患者理支持
提供心理咨询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提供专业的心理咨 询和支持。
定期随访与监测
提醒家庭成员定期带患者进行医院随访和病情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
学校和社会支持
学校教育支持
与学校沟通,确保患者能够接受正常的教育,并提供必要的辅助 措施,如避免剧烈运动等。
社会福利政策
向患者及其家庭介绍相关的社会福利政策,如医疗救助、残疾人保 障等,帮助他们减轻经济负担。

血友病

血友病

血友病种类

血友病依其缺乏凝血因子种类之不同,可 分为: 甲型血友病:缺乏第八凝血因子。又称 抗血友病球蛋白,(AHG)缺乏症 乙型血友病:缺乏第九凝血因子,又称 血浆凝血活酶成分,(PTC)缺乏症 丙型血友病:缺乏第十一凝血因子,又 称血浆凝血活酶前质,(PTA)缺乏症。
其中甲型約佔80%~85%,乙型約 佔15%~20%,丙型血友病患者较少 见且症状轻微属于个体隐形遗传,男 女均会出现症狀。 甲、 乙型 血友病几乎绝大部分发 生在、男性,一般來说,每一万个男 性的人口中約有0.5~2人会患此病, 大部分來自遗传,其中A型血友病約有 三分之一患者來自基因突变且无家族 病史。
②尽快输注所缺乏的凝血因子。各出血期应密切 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早发现内脏及颅内出血, 以便组织抢救。 3.减轻疼痛 疼痛主要发生在出血的关节和肌肉部位。对 出血部位可用冰袋冷敷,限制其活动。 4.预防致残 关节出血停止后,逐渐增加活动。对因反复 出血已致慢性关节损害者,需指导其进行康复锻 炼。
5.输注凝血因子及输血的护理 (1)按输血常规操作。 (2)凝血酶原复合物制剂,应按说明要求稀 释后输注,滴速每分钟不超过10ml。 (3)少数患儿输注凝血因子时有发热、寒颤、 头痛等不良反应,需在输注时密切观察。发现不良 反应可酌情减慢输注速度。如遇严重不良反应者, 需停止输注血液,制品及输液器保留
三、【一般护理】 1.做好预防出血的宣教工作,嘱患者动作轻柔, 剪短指甲、衣着宽松,谨防外伤及关节损伤。 2.避免各种手术,必要手术时应先补充凝血因子, 纠正凝血时间直至伤口愈合。 3.尽可能采用口服给药,避免或减少肌内注射, 必要注射时采用细针头,并延长压迫止血时 4.有出血倾向时应限制活动,卧床休息,出血停 止后逐步增加活动量。 5.对长久反复出血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应做好耐 心劝慰,并指导其预防出血的方法,积极配合 治疗和护理。

血友病演示ppt课件

血友病演示ppt课件
碍。
颅内出血
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可能导致头痛、呕吐、
意识障碍甚至死亡。
消化道出血
可能导致呕血、黑便、 血便等症状,严重时可
危及生命。
泌尿道出血
可能导致血尿、腰痛等 症状,长期反复出血可
能导致肾功能损害。
预防措施制定和执行情况回顾
01
02
03
04
避免剧烈运动
血友病患者应避免参加剧烈运 动,以减少关节和肌肉出血的
06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

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内容设计
血友病基础知识
向患者和家属介绍血友病的病 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的基本知识。
出血预防和应对技能
教育患者和家属如何预防出血 ,以及在出血发生时如何采取 正确的应急措施。
关节保护和锻炼方法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关节锻炼 和保护,以减少关节病变和残 疾的发生。
鼓励家庭成员参与患者的心理支持和 治疗过程,增强家庭凝聚力和支持力 度。
实施效果评价
定期评估心理干预的效果,根据评估 结果调整干预策略,确保患者获得持 续的心理支持。
家庭护理指导建议提供
家庭环境改善
出血应急处理
指导家属改善家庭环境,减少可能导致出 血的危险因素,如尖锐物品、剧烈运动等 。
教育家属掌握基本的出血应急处理技能, 如止血、包扎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 迅速采取措施。
血友病
汇报人:XXX
2024-01-19
目录
CONTENTS
• 疾病概述 • 遗传与发病机制 • 诊断方法与评估 • 治疗策略与措施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01
疾病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血友病

血友病

四、血友病血友病(hemophilia)是因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而引起的一组出血性疾病。

分为:①血友病A,又称遗传性抗血友病球蛋白缺乏或FⅧ:C缺乏症;②血友病B,又称遗传性FIX缺乏症;③遗传性FⅪ缺乏症,又称Rosenthal综合征。

其中以血友病A最为常见,约占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的85%,遗传性FⅪ缺乏症最少见。

血友病的发病率为5/10万~l0/10万,婴儿发生率约为1/5000。

血友病A、B及遗传性FⅪ缺乏症的比较发病率为16:3:1。

其共同特点为终身性自发性或轻微创伤后出血不止,以及凝血活酶生成障碍而出现凝血时间延长等实验室检查异常。

【病因与发病机制】血友病A和B均为性染色体(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女性遗传、男性发病)。

其遗传规律见图6—4。

遗传性F Ⅺ缺乏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男女均可遗传,子女均可发病。

约l /3的病人无家族史,发病原因不明。

不同类型血友病的发病基础与其所缺乏的凝血因子种类有关(血友病A、B及遗传性FⅪ缺乏症,分别缺乏FⅧ、FIX和FXI),但共同的结果均是造成机体内源性凝血途径正常运作的原料缺乏,凝血活酶生成减少,凝血酶原激活受限,最终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而使病人发生出血或出血倾向。

…【临床表现】血友病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其类型及相关凝血因子缺乏的严重程度,主要表现为出血和局邵血肿形成所致的压迫症状与体征。

1·出血是血友病病人最主要的临床表现。

其中以血友病A最为严重,血友病B次之,遗传性FⅪ缺乏症最轻。

其特征为自发性出血或轻微损伤(包括碰撞、切割、针刺或注射、运动性扭伤或拉伤等)、小手术(如拔牙)后出现局部延迟性、持久性、缓慢的渗血,罕有急性大出血。

手术伤口的延迟性出血,可危及病人的生命。

出血部位以皮下软组织及肌肉出血最为常见,关节腔内出血(主要是负重关节)次之,内脏出血较为少见,一旦出现后果严重,颅内出血是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肌肉及关节腔内出血是血友病病人的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因& ETILOLGY) 病因&发病机理(ETILOLGY)
缺陷基因
–FⅧ基因的缺陷导致FⅧ 的缺乏或结构异常 –控制FⅧ基因位于Xq2.8
遗传特点
– 血友病甲和乙是X-连锁遗传性疾病 女性杂合子 携带 男性半合子发病 女性纯合子亦可发病但少 见。血友病丙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男女都可以发病, 但以纯合子发病因此极为少见。 – 30%无明显家族史可能是基因突变或跳跃式遗传。
Ca++
纤维蛋白
血小板栓子
红色血栓
实验室
过筛实验
– KPTT延长 – PT正常 – 结果
STUDIES) (LBORTARY STUDIES)
内源性诸因子均可能有缺陷 外源性Ⅲ Ⅴ Ⅶ Ⅹ因子均正常 Ⅷ Ⅸ Ⅺ Ⅻ等因子可能有缺陷
纠正实验
血友病A 血友病A 正常血浆 正常血清 BaSO4 吸附血浆 纠正 不纠正 纠正 血友病B 血友病B 纠正 纠正 不纠正 血友病C 血友病C 纠正 纠正 纠正
诊断及鉴别诊断
(DIAGNOSIS&DIFFERENTIALDIAGNOSIS)
血友病甲与血管性假性血友病鉴别
血友病 遗传方式 常见出血部位 Aspirin耐量试验 Aspirin耐量试验 出血时间 血小板黏附率 F Ⅷ:C vWF 血小板聚集率 瑞斯托霉素诱导 伴性遗传 关节肌肉软组织 阴性 正常 正常 中-重度降低 正常 正常 正常 血管性血友病 常染色体显性/ 常染色体显性/隐性 粘膜皮肤胃肠 阳性 延长 异常 正常或稍降低 减低/ 减低/缺乏 明显减低 降低
TREATMENT) 治疗(TREATMENT)
替代疗法 –输新鲜冰冻血浆
血友病甲 T1/2 8--12h 输6h内鲜血及血浆 9-12h重复 血友病乙 T1/2 24h且易弥散 输1单位提高1% 血友病丙 T1/2 40--52h但离体不稳定 最好同血友病 甲样鲜血 但可2-3天重复一次
–Ⅷ因子制剂 –凝血酶原复合物(PPSB) 内含Ⅱ Ⅶ Ⅸ Ⅹ因子
血友病
(HEMOPHILIA) )
INTRODUCTION) 概述(INTRODUCTION)
定义 – 一组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所致的先天性出血性疾病;共同临床表 现是终生轻微外伤后发生长时间出血。具有出血性疾病共性 (自幼 /家族史、外伤出血、血肿、反复发作、因子替代及实验室阳性发现) 广义13因子都应称,但狭义习惯称Ⅷ Ⅸ Ⅺ 缺陷为血友病甲乙丙
TREATMENT) 治疗(TREATMENT)
Ⅷ因子剂量替代疗法
出血程度
轻度软组织出血 口腔等不便加压止血 软组织严重出血 出血血肿压迫神经血管 有生命危险严重出血 颅内、 或大手术) (颅内、咽、或大手术)
需提高FⅧ水平 需提高FⅧ水平 FⅧ
20% 20% 20--40% --40 20--40%
2岁后出现典型出血表现 无自发出血和关节出血 严重外伤或手术后渗血
血管损伤
(外源性) 外源性) 组织损伤 (内源性) 内源性) 接触因子) Ⅻ(接触因子
组织凝血活酶释放 Ⅲ Ⅶ Ⅶa
Ⅻ Ⅺ Ⅸ Ⅷ
Ⅻa Ⅺa Ⅸa Ⅷa

Ⅹa Ⅴ PF3 Ca++ 凝血酶原

凝血酶
XIII Ca++ XIII a
纤维蛋白原

概述(INTRODUCTION) INTRODUCTION)
构成比
– 国内报告血友病甲、 乙、丙 发病率之比9:
3:1。我院84例分析结果是8:5:1。除血友病 甲乙丙外第4位较常见因子缺乏症是血管性假性血 友病。 – 血友病乙的出血症状与甲相似,绝大多数为轻型 – 血友病丙 极为少见 出血情况与因子水平无关 常与因子Ⅴ、因子Ⅶ等其它因子合并缺乏 Ⅴ Ⅶ 重点介绍血友病甲即因子Ⅷ缺乏症。
治疗(TREATMENT) TREATMENT)
人工重组因子Ⅷ 人工重组因子Ⅷ 因子
拜科奇病毒载体重组DNA转入BHK(鼠肾,细胞) 经灭活纯化祛除HIV、EBV、CMV、单纯疱疹及乙肝病毒, 而且使用蔗糖作稳定剂(未用人血白蛋白)。大大减 少病毒感染发生率。
TREATMENT) 治疗(TREATMENT)
PREVENTION) 预防(PREVENTION)
减少本病发生
–遗传性疾病婚前检测 –杜绝近亲结婚
监测出血并及时处理
血友病相关知识宣传
减少畸形发生
TREATMENT) 治疗(TREATMENT)
原则 – 尚无根治方法 转基因治疗仍在实验阶段 主要是Ⅸ因子 –主要治疗方法仍是终身因子替代疗法 主要治疗方法仍是终身因子替代疗法
CLINICALMANIFESTATION) 临床表(CLINICALMANIFESTATION)
特点
出血症状( 出血症状(甲>乙>丙)
– FⅧ 软组织血肿和关节腔出血(急性期关节炎期后期) FⅧ–终生轻微外伤后发生长时间出血和反复发作 –出血的严重程度和发生频率与FⅧ缺乏程度相平行 –同一家族FⅧ缺乏程度和临床出血的严重程度相似 –新生儿期可发病
发病情况 – 93年武汉国际会议(包括成人儿童)报告5 10/10万人群, 93年武汉国际会议(包括成人儿童)报告5-10/10万人群,国内报 年武汉国际会议 万人群 --3/10万人群,欧美较高。 3/10万人群 告2--3/10万人群,欧美较高。血友病甲较为常见(80%-85%)与我 国无流调资料及漏诊误诊有关 病情轻重及发病早晚与因子水平相关
需FⅧ 剂量
5--10u/kg --10u/kg 10 10--20u/kg --20 10--20u/kg 20--30 20--30 u/kg -12--24h --24 12--24h重复 3012h 30- 50 u/kg 12h重复
40-60% 40-60% 60--100% 60--100% --100
– 消化道 – 血尿 – 颅内出血
肌肉软组织血肿
– 常见和特征性表现 发生率75%
皮肤黏膜出血
CLINICALMANIFESTATION) 临床表(CLINICALMANIFESTATION)
血友病甲的临床分型
分型 重型 中型 轻型 亚临床型 FⅧ: FⅧ:C <1% 1-5% 6-20% 2121-55% 起病早 临床特点 出血重
正常分娩可造成颅内出血 脾破裂 胸腔出血及断脐出血不 止 最晚发病可在成人
CLINICALMANIFESTATION) 临床表(CLINICALMANIFESTATION)
关节出血
– 特征性出血和 最常见致残的原因 – 见于重型患者 发生率可达90% – 负重关节易受累
手术及注射部位出血 血性囊肿(假肿瘤) 血性囊肿(假肿瘤) 其他部位出血
其他治疗
– 出血部位治疗
– 肾上腺皮质激素
实验室
STUDIES) (LBORTARY STUDIES)
凝血因子水平检测 Ⅶ Ⅷ Ⅸ ⅩⅪ 其正常水平60%-160%
诊断及鉴别诊断
(DIAGNOSIS&DIFFERENTIALDIAGNOSIS) DIAGNOSIS&DIFFERENTIALDIAGNOSIS) 诊断
–性别 家族史 –临床出血特点 –实验室检查确诊
病因&发病机理(ETILOLGY) 病因& ETILOLGY) XY 母XX 父XY 子XY XY XX XX
外祖父
外祖母
XX
XX祖父XY 母XX父XY XX XX XY ) 病因&发病机理(ETILOLGY)
vWF FⅧ(Ⅷ:Ag+Ⅷ:C) Ⅷ Ⅷ
血友病甲主要是Ⅷ因子凝血活性部分(Ⅷ:C)减低 而出血 而vWF及抗原部分正常 vWF是FⅧ的载体起稳定作用并参与血小板黏附聚 集 单独vWF缺乏再合并血小板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血管 性假性血友病(可引起出血和vWF 缺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