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科蔬菜青枯病

合集下载

农业植物病理学试题参考答案综述

农业植物病理学试题参考答案综述

农业植物病理学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15分,每空0.5分)1、水稻白叶枯病的症状有4种类型:(普遍型)、(急性型)、(调萎型)、(黄叶型)。

2、玉米品种对玉米大斑病的抗病性可分为(数量抗病性)、(褪绿斑抗病性)、(褪绿点抗病性)和(无病斑抗病性)等4种类型。

3、稻瘟病菌通常以(分生孢子)和(菌丝)在(病草)和(病种)上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来源。

4、甜菜丛根病的发病程度与土壤中带毒的甜菜多黏菌的(休眠孢子)或(游动孢子)的量成正相关。

5、烟草野火病最突出的特点是(褐色病斑周围有明显的黄色晕圈)。

6、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的发生与(伤口种类和愈伤能力)(虫害)(气候条件)(栽培管理条件)(品种抗病性)等关系密切。

7、辣椒病毒病症状主要有(花叶型)(蕨叶型)(条斑型)三种类型。

8、菜豆炭疽病菌主要在(种子)、(病残体)上越冬。

9、(土壤)带菌是茄子黄萎病的主要侵染源。

此外,病菌也可以在(种子)内越冬,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该病靠(气流)(雨水)(人畜和农具)传播。

三、选择题(15分,每题1分)1、小麦赤霉病病害循环的类型为(a )a.多循环病害b.单循环病害c.只有初侵染d.积年流行病害2、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有效化学药剂为(d )a .三环唑b .粉锈宁c .敌克松d .井风霉素3、马铃薯晚疫病菌一旦形成无性孢子,必定是(c )。

a .分生孢子b .担孢子c .游动孢子d .芽孢子4、马铃薯病毒和防治策略是(d )a .防治蚜虫,加强栽培管理b .经常性换种c .以药剂防治为主d .生产和使用无毒种薯5、玉米丝黑穗病的越冬场所为( b )。

a.种子、粪肥b.土壤和种子c.土壤、病残体、种子d.种子、土壤、粪肥6、油菜菌核病是在开花期以子囊孢子先侵染(b )后,再要侵染茎秆。

a.叶片b.花瓣c.根部d.果荚7、属活体营养的病原物有(acde )。

a.小麦锈病菌b.玉米小斑病菌c.油菜霜霉病菌d.玉米丝黑穗病菌e.小麦白粉病菌8 、我国小麦条锈病主要流行年份为( d )。

茄科蔬菜病害PPT

茄科蔬菜病害PPT

菌核黑色,扁平或 不规则形 。
叶霉病
三、病害循环 初侵染源:病残体 带菌土壤(菌核、病残体) 传播途径:气流(分生孢子) 在大棚和温室内,病菌可终年危害。 四、发病因素 1.温、湿度:温度 20℃左右,湿度大(雨水多、 浇水多或地势低洼积水,或密度高,通风降湿不及时, 叶面结露时间长,灰霉病发生重。 2.菌源量:未及时清理前茬病残体(特别是前茬发 病重) ;生长期未及时清除病叶、病花、病果。 3.寄主抗病性:生长衰弱或组织受冻易感病。
ToMV的株系会随着抗病品种的种植面积和年限而 变化。
2.CMV 病毒粒体为多面体球状。可以由60多种蚜 虫非持久性传毒,19种植物可种传,容易汁液接种传毒。 寄主范围极广,约有1000种植物。CMV存在明显的株 系分化现象。
三、病害循环
两种病毒都有较广的寄主范围。蔬菜产区毒源广 泛。
ToMV可种子带种。可以通过机械接触传播(农事活 动) 。 由CMV引起的病毒病,主要蚜虫传播,也可机械 接触传播。 四、发病因素
蔬菜灰霉病
保护地重,尤以番茄受害最重。 莴苣、韭菜等有时也很重 花卉:一品红 一、症状 病部表面均可产生一层灰色霉层(分生于孢子梗及 分生孢子),后期病部可产生扁平状黑色菌核。
黄瓜灰霉病
葡萄灰霉病
番茄
辣椒
灰色霉层
茄子
桃子
灰霉病
果实腐烂
灰色霉层
番茄灰霉病
分生孢子
二、病原物 病原物为灰葡萄 孢(Botrytis cinerea), 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
番 茄 青 枯 病
二、病原物 病原物为茄科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细菌,劳尔氏菌属。 寄主范围广泛,44科数百种植物。 三、病害循环

蔬菜病害2-茄科蔬菜病害诊断与防治

蔬菜病害2-茄科蔬菜病害诊断与防治
1.调节棚室环境条件
采用双重覆膜、膜下灌水的栽培措施,不仅增加土壤温度, 还明显减低棚室内空气湿度,从而抑制病害的发生。根据天 气情况,合理放风,降低棚室内湿度,缩短叶、果面结露时 间。在日均温低于15℃时,通过加温来提高棚室内温度,预 防病害发生,同时提高番茄植株生长速度,增强植株抗病力。
2.减少侵染源
3.栽培措施
适时播种,培育壮苗;及时早栽,加强管理,促使早发, 即采取一切有效的栽培措施,提高植株成株期抗性,从而 减轻病害。
4.其它防治措施
(1)弱毒疫苗的应用
人工化学诱变获得ToMV弱毒株系N11和N14,并研制成弱毒 疫苗推广应用。
(2)药剂防治
(2)调节土壤酸度:
青枯病菌适宜于微酸性土壤中生长,因此对酸性土壤,可 在整地时撒施适量石灰,施后耕翻与土壤混和,使土壤呈 微碱性以抑制病菌生长,减少发病。也可选用抑菌土栽培 番茄。
(3)栽培技术:
苗床应选择干燥而又排水良好的无病地块。
早播、早定植可减轻发病,因此提倡早育苗、早 移栽。幼苗移栽时宜多带土,少伤根。采用高畦 种植,做好低洼地的排水工作。
寄主广:可侵染近33个科的200多种植物,其中既有马铃薯、 茄子等一年生作物,又有桑和香蕉等多年生树木。
分为3个生理小种:1号小种的寄主范围较广,主要危害茄 科植物;2号小种仅危害三倍体香蕉和海里康属的某些种;3 号小种则主要危害马铃薯和番茄。在我国,1号小种和3号小 种均有报道。
white milky streaming of bacterial cells
保护地蔬菜发生严重
一、症状
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受害。植株叶、茎、花、果等所有地上 部分均可感染。病部表面均可产生一层灰色霉层(分生孢子 梗及分生孢子)。

浅谈番茄青枯病发病原因及其防治

浅谈番茄青枯病发病原因及其防治

番茄青枯病防治
综合防治
以有机废弃物堆置腐熟后添加枯草芽孢杆菌、短小芽孢 杆菌等功能菌制成两种生物有机肥 FBOF1和FBOF2, 施用生物有机肥后,番茄青枯病病情指数降低,防病效果 达 27.6%~69.0%,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同时植株中多 酚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提高。 同时这种生物有机肥能影响根围土壤中青枯菌和主要 微生物类群数量,使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而青 枯菌数量则明显下降。
番茄青枯病防治
化学防治 中国对青枯病的化学防治研究方面非常重视 ,已报道应 用于防治青枯病的药剂达 10种以上,按使用方法划分 ,有 土壤消毒剂、灌根处理剂和喷施处理剂三大类 .
使用方法
土壤消毒剂 灌根处理剂 喷施处理剂
药剂
福尔马林、滴滴混剂、漂白粉、氧氯化铜、敌克 松 (敌磺钠 )、灭菌灵、溴甲烷、高锰酸钾等 络氨铜、绿得保、可杀得、DT、灭菌灵、福美双、 乙霜青、叶枯净、百菌通、加瑞农等 络氨铜、绿得保、可杀得、波尔多液、石硫合剂、 广枯宁、绿乳铜等
发病原因
番茄青枯病传播途径:
病菌在病株残体、昆虫等寄主上越冬,借助水流昆虫等传 播,通过根部或伤口侵入新的植株。
感病症状
番茄青枯病症状表现为发病初期,植株地上部分未见异 常,但在阳光下萎蔫 ,傍晚或阴天恢复;后期植株萎蔫 不再恢复而青绿色枯死。 病茎中、下部皮层粗糙,常长出不定根和不定芽,病茎 维管束变黑褐色,但病株根部正常。横切病茎后在清水中 浸泡或用手挤压切口,有乳白色粘液溢出(病菌菌脓)。
番茄青枯病防治
化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治
灌根处理是最常使用的施药方法 ,土壤消毒次之 ,喷施 处理则较少使用 .
灌根处理的施药量一般为每株 500 mL适当含量的药 液 ,每隔 7 - 10 d施 1次 ,连续 2 - 3次 . 有研究报道灌根处 理有时可获得高达 70% - 80%的防治效果。 但是一般来讲 ,化学防治的防效不理想或不稳定 ,常因 使用药剂的种类、质量 ,作物种类 ,病害进程 ,土壤和气候 条件等的不同而异 .

青枯病属于什么病害

青枯病属于什么病害

青枯病属于什么病害青枯病是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等茄科蔬菜的主要病害。

主要症状是植株迅速萎蔫、枯死,茎叶仍保持绿色。

病茎的褐变部位用手挤压,有乳白色菌液排出。

在高温高湿、重茬连作、地洼土黏、田间积水、土壤偏酸、偏施氮肥等情况下,该病容易发生,那青枯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采用生物植保技术进行青枯病的防治,根据土壤以菌抑菌平衡原理,在作物青枯病发病初期追施HILOT菌博士海洋多肽生物菌剂10-15kg可以沟施或穴施,在使用之前,先把菌剂跟麦麸混合,调入牛奶3-5kg后,施入土壤,用土盖好;定植时用杀菌农药灌根或浸根.移栽前77%可杀得500倍液进行灌根,或用农用硫酸链霉素3000一4000倍液或甲霜恶霉灵600-800倍液,进行浸根,1~2小时,那么青枯病属于什么病害呢?青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病原为茄科劳尔氏菌,最初,地上部分未见任何异常现象的植株,白天突然失去生机,整个地上部均枯萎。

阴天和早晚有所恢复,如同健株,然而,不久之后便枯萎,呈青枯症状,这一过程进展十分迅猛。

是一种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某些温带地区的世界性病害,是多种农作物减产的主要原因。

青枯病菌,可以同病株残体一同进入土壤。

长期生存形成侵染源。

土壤水分对其在土壤中的生存影响极大。

在湿度大的冲积土中,可以生存长达2~3年,而在干燥的土壤中,只能生存几天。

青枯病菌,在土壤中并非以休眠状态生存,而是在上述发病植株或某种杂草的根际进行繁殖。

生存在土壤中的青枯病菌,主要是由作业过程中造成的伤口或者是由根瘤线虫、蓝光丽金龟幼虫等根部害虫造成的伤口侵染植株,在茎的导管部位和根部发病。

有时也会由无伤口细根侵入植株内发病。

青枯病菌对原子氧、次氯酸敏感。

根际环境中含有微量的原子氧、臭氧就能氧化掉病菌的鞭毛,可改变病菌的数量、活性。

该菌为阴性菌,对直流电表现敏感。

由植株流向土壤的电流对青枯病病菌的菌群分布、活性均敏感。

茄子青枯病的治疗方法

茄子青枯病的治疗方法

茄子青枯病的治疗方法茄子青枯病是一种常见的茄科植物病害,通常由真菌Verticillium dahliae引起。

该病主要影响茄子的水分和养分供应,导致植物受损。

茄子青枯病的初期症状包括茎部褐色环状斑点和叶片黄化。

随着病情进一步恶化,茄子植株会逐渐出现叶片干枯、黄化、萎蔫以及矮化等症状。

这些病征对茄子的生长和产量都会造成显著的影响。

下面是一些可以采取的茄子青枯病的治疗方法:1. 合理轮作:茄子青枯病主要通过土壤传播,因此采用合理的轮作和种植方式可以减少病原菌的存在和传播。

茄子一般不宜连作,最好与其他非茄科植物轮作。

至少间隔三年才重新种植茄子。

2. 温室消毒:在温室种植茄子时,育苗盘、床面和设施内部都需要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这可以通过使用石灰硫熏蒸、草酸烟熏或其它消毒剂来实现。

3. 适当灌溉管理:茄子青枯病会受到茄子植物的水分供应状况的影响。

因此在灌溉上应采用适当的管理措施。

确保适量的灌溉,避免过水或过旱,以维持适宜的土壤湿度,稳定茄子植株的健康。

4. 选用抗病种质:目前已经培育出一些对茄子青枯病菌具有较强抗性的品种。

通过选用这些抗病品种进行种植,可以减轻茄子青枯病的损害。

5. 亲水剂和植物生物肥料的应用:亲水剂可以增加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提高茄子植株的抗旱能力,从而降低茄子青枯病的发生率。

同时,施用含有促进植物生长和增强抵抗性的植物生物肥料也可以帮助茄子抵御病害。

6. 化学药剂的防治:在病情严重或无效处理其他方法时,可以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在选择和使用药剂时,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的指示进行操作,避免过量使用,以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总结而言,预防茄子青枯病的关键在于合理轮作、消毒、适当灌溉、选用抗病品种、施用亲水剂和植物生物肥料等。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帮助减轻茄子青枯病的影响,提高茄子的生长和产量。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病情可能略有不同,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其他农业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茄科蔬菜病虫害防治

茄科蔬菜病虫害防治

01
茄子黄萎病
茄子黄萎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会导致植株叶片黄化、萎蔫等症
状。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种子消毒、加强栽培管理、化学防治
等。
02
茄子绵疫病
茄子绵疫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会导致果实出现褐色病斑、腐烂
等症状。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种子消毒、加强栽培管理、化学
防治等。
03
茄子青枯病
06
总结与展望
茄科蔬菜病虫害防治的总结与经验教训
总结
$item1_c茄科蔬菜病虫害防治的经验教训应从品种选择 、种植管理、药剂使用等多个方面进行总结。在品种选 择方面,应选择具有抗病性的品种;在种植管理方面, 应加强田间卫生和植物检疫等措施;在药剂使用方面, 应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注意交替使用不 同药剂以避免产生抗药性。同时,还需要注意合理施肥 、灌溉等措施以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农业防治
通过合理轮作、精耕细作 等措施,改善土壤环境, 减少地下害虫的繁殖和生 存空间。
化学防治
使用杀虫剂进行土壤处理 或根部浇灌,直接杀死地 下害虫。
食叶性害虫防治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和生物农药来控 制食叶性害虫的繁殖和危 害。
化学防治
选用内吸性杀虫剂进行叶 面喷洒,可以迅速控制食 叶性害虫的危害。
生物农药
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井冈霉素等,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具有安全、 高效、环保等优点。
化学防治措施
正确使用农药
根据病虫害种类和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农药及 使用方法,避免滥用和过量使用。
合理搭配药剂
根据病虫害的抗药性,合理搭配不同作用机制的 药剂,提高防治效果。
注意安全间隔期
按照农药安全使用规定,注意农药使用后的安全 间隔期,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青枯病发生的土壤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研究进展

青枯病发生的土壤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研究进展

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 2015,35(1):198-202.[41]ZhuHY,ChuBQ,ZhangC,etal.Hyperspectralimagingforpresymptomaticdetectionoftobaccodiseasewithsuccessiveprojectionsalgorithmandmachine-learningclassifiers[J].ScientificReports,2017,7:4125.[42]刘勇昌,耿 丽,高 强,等.基于叶片光谱分析的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严重度诊断[J].烟草科技,2021,54(7):23-28.[43]GuQ,ShengL,ZhangTH,etal.Earlydetectionoftomatospottedwiltvirusinfectionintobaccousingthehyperspectralimagingtechniqueandmachinelearningalgorithms[J].ComputersandElectronicsinAgriculture,2019,167:105066.[44]冯 雷,张德荣,陈双双,等.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茄子叶片灰霉病早期检测[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2,38(3):311-317.[45]GoldKM,TownsendPA,ChlusA,etal.Hyperspectralmeasurementsenablepre-symptomaticdetectionanddifferentiationofcontrastingphysiologicaleffectsoflateblightandearlyblightinpotato[J].RemoteSensing,2020,12(2):286.李海鹏,曹启民,黄月华,等.青枯病发生的土壤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23,51(9):25-33.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3.09.004青枯病发生的土壤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研究进展李海鹏1,3,曹启民2,黄月华1,3,孙晓东4,孙楚涵1(1.海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海南海口570228;2.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土壤研究所,海南海口571100;3.海南省农林环境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0228;4.海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海南海口571100) 摘要: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solanacearum)侵染植物所引起的青枯病是对全球农作生产活动危害最为严重的土传病害之一,青枯病对农作物危害极大,影响深远;青枯雷尔氏菌在土壤中存活时间长,可以在植物根系中定殖,通过阻断植物维管系统水分运输致使植株枯萎,其对世界农业造成的威胁无法忽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茄科植物细菌性青枯病
病 害 循 环
病菌主要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病菌从寄主的根部 或茎基部伤口侵入,进入导管系统,引起发病。 对马铃薯而言,带病的马铃薯块茎是主要的传病来源。 田间病菌主要随雨水或灌溉水传播,此外,农事操作 等也能传病。
四、发病因素 1气候条件 高温和高湿条件适于此病的发病。降雨的早晚和多 少往往是发病轻重的决定性因素。
茄科植物细菌性青枯病 病原细菌主要以病残体遗留在土中越冬。田间病 害除了通过农具,家畜等传病之外,主要有以下几 种传播途径。
发 病 规 律
(1)种植材料的转移:细菌性青枯病可以在多种 植物材料之间转移。马铃薯细菌性青枯病已经由带 病种薯在国家和地区间进行了传播。 (2)影响发病的因素 温、湿度与发病的关系,高温和高湿的环境适 于青枯病的发生。雨水多,湿度大也是发病的重要 条件。栽培技术与发病的关系 一般高畦发病轻, 低畦发病重。
茄科蔬菜青枯病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症状
以番茄受害最严重,马铃薯、茄子次之,辣椒受害较轻。
青枯病是一种土壤传播的细菌性维管束病害。 植株长到约30厘米高以后才开始发病。 病株最初白天凋萎,傍晚后恢复,后不再恢复而 死亡,叶片仍为绿色故称青枯病。
茎、根维管束变褐腐烂。切断病茎,用手挤压病 茎横切面处有乳白色粘液渗出,这是本病的重要特征。
3、药剂防治 田间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烧毁。病穴可灌注2%福尔 马林液或20%石灰水消毒,也可于穴病撒施石灰粉。发 病初期喷洒100~500mg/kg农用链霉素,每隔7~10天 喷1次,连续喷3~4次。
茄科植物细菌性青枯病
1.番茄苗期不表现症状,长到30cm高发病。 2.首先是顶部叶片萎垂,以后下部叶片凋萎, 而中部叶片凋萎最迟,病株最初白天萎蔫, 傍晚以后恢复正常。 3.如果土壤干燥、气温高,两三天后病株即 不再恢复而死亡,叶片色泽稍淡,但仍保持 绿色,在土壤含水较多或连日下雨的条件下, 病株可持续一周左右才死去。病茎下端往往 表皮粗糙不平,常发生大而且长短不一的不 定根。 4.潮湿时病茎上出现1~2cm大小、初呈水渍 状后变为褐色的斑块,病茎木质部褐色,用 手挤压有乳白色的菌脓渗出。这是该病的重 要特征。
症状
(1)番茄青枯病
茄科植物细菌性青枯病 症状
(2)茄子青枯病
1.茄子被害,初期个别枝条的叶 片或一张叶片的局部呈现萎垂.
2.逐渐扩展到整株枝条上,病株 茎面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将茎部 皮层剥开木质部呈褐色。这种变 色从根颈部起到可以一直延伸到 上面枝条的木质部。 3.枝条里面的髓部大多腐烂空心。 用于挤压病茎的横切面,也有乳 白色的菌脓渗出。
番 茄 青 枯 病
茄科植物细菌性青枯病 病原
病原菌为青枯劳尔菌(Ralstonia soanacearum = Pseudomnas solanacea-rum)。菌体短杆状,两端圆, 大小0.9~2×0.5~0.8,一般为1.1×0.6,极生鞭毛 1~3根。革兰氏染色阴性反应。生长最适温度为30~ 37℃,最高41℃,最低10℃,致死温度为52℃10min, 对酸碱性的适应范围为pH6.0~8.0,以pH6.6为最适。
茄科植物细菌性青枯病 症状
(3)马铃薯青枯病
马铃薯被害后,叶片自下向上逐渐萎垂,4~5天 后全株茎叶萎蔫死亡,但茎叶色泽仍为青绿色,切开 病株上薯块和近地面的茎部,可见维管束变褐色,受
挤压后也有乳白色的菌脓渗出,其症状与番茄病株上
的相似。
2栽培管理 一般高畦种植的田块排水良好,发病轻;连作发病 重,微酸性土壤发病重。 3品种抗病性 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 五、防治 1 种植抗病品种 丰顺、好时年、福安、多宝、秋星、夏星
2、改进栽培管理 (1) 轮作:这是预防此病最有效的方法。有条件的 地区与禾本科作物轮作,特别是与水稻轮作效果最好。 (2) 调节土壤酸碱度 结合整地撒施适量石灰,使土 壤呈微碱性。 (3) 栽培管理 苗床选择干燥、排水良好的无病地 块。早播、早定植可减轻发病。适当增施磷钾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