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见导致儿童听力问题的疾病及干预原则(完)

合集下载

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

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

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听觉障碍是一种影响儿童听力的疾病,可能会影响儿童的语言、认知和社会能力。

针对这种情况,儿童需要特殊的心理和教育支持,以帮助他们克服障碍,成为成功的个体。

心理问题听觉障碍可能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儿童可能会感到孤独、难以与他人交流,有时也会感到沮丧和失落。

因此,儿童需要得到额外的关注和支持,以帮助他们发展积极的心态。

以下是一些听觉障碍儿童可能遇到的常见心理问题:1. 低自尊听觉障碍儿童可能会感到自我价值低,因为他们可能无法像其他儿童一样与他人进行有意义的交流。

2. 社交障碍缺少交流经验可能导致儿童难以适应社交环境。

他们可能会感到孤独,甚至可能不知道如何与其他儿童交朋友。

3. 沮丧和情绪问题由于听觉障碍儿童更容易受到排挤和歧视,他们可能会感到沮丧,这可能会导致一些情绪问题。

教育支持儿童需要特殊的教育支持,以帮助他们处理听觉障碍。

以下是一些教育策略和支持方法:1. 辅助通讯技术(AAC)辅助通讯技术可以帮助儿童理解和表达语言。

这些技术包括手势、肢体语言、图片字和电脑软件等。

2. 提供支持和鼓励儿童需要得到支持和鼓励,以帮助他们克服听觉障碍带来的挑战。

在学校,老师和同学可以为听觉障碍儿童提供额外的支持和鼓励。

3. 教育演示教育演示是一种让儿童参与学习的方法。

这可以帮助听觉障碍儿童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4. 个体化的教育计划个体化的教育计划可以根据儿童的需要进行调整,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

听觉障碍儿童需要额外的关注和支持,以帮助他们处理心理和教育问题。

辅助通讯技术、教育演示以及个体化的教育计划都是有效的支持方式。

通过提供这些支持,我们可以帮助这些儿童成为自信、成功和积极的个体。

一单选题共40题100.0分1.单选题28.(单选题2.5分

一单选题共40题100.0分1.单选题28.(单选题2.5分

一单选题共40题100.0分1.单选题28.(单选题2.5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5分,共10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一个五岁儿童总是把“跑(pao)”说成“袄(ao)”,这种言语障碍属于()。

A.替代B.扭曲C.添加D.省略2.视觉在人的认识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所获得的信息中来自视觉的比例是()A.60%B.70%C.80%D.90%3.在理解和使用口语或者书面语言方面存在一种或几种心理过程障碍,这个指的是()A.学习障碍B.生理发展障碍C.认知发展障碍D.语言发展障碍4.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儿童在语言、概念化、社会性、情感和动作能力等方面飞速发展是()。

A.最初3年B.最初4年C.最初5年D.最初6年5.在诊断前后康复教育人员需要提醒家长照顾到儿童的情绪问题,同时也要逐渐让家长了解哪些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从专业的角度,合理地向家长分析相关行为的要求是儿童会但是不配合、还是根本没有能力去完成。

对于前者,可以通过( )改善,后者则需要通过( )帮助儿童。

()A.辅助、调整强化物B.强化物、辅助C.调整强化物、调整任务D.辅助、调整任务6.康复教育人员最主要的本职工作是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康复教育,面对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的家长,应建议其向()寻求帮助。

A.专业的心理咨询师B.其他孤独症儿童家长C.医生D.医辅人员7.孤独症在1943年首次被谁观察记录并发表()。

A.贝尔B.里奥·肯纳C.洛夫D.里斯利8.以下类型不属于孤独症类型范畴的是:()。

A.典型孤独症B.阿斯伯格症C.广泛性发展障碍—未分类型(PDD-NOS)D.强迫症9.在特殊儿童一体化教育环境中,最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集体教学活动B.分组教学形式C.在集体教学中重点关注的形式D.个别辅导的形式10.特殊儿童一体化教育的分组教学形式的优点是()。

听力损失及防治PPT课件

听力损失及防治PPT课件
“一针 致聋”基因;母系遗传
携带者应终身禁用耳毒性药物,以避免耳聋; 提倡推广进行听力正常人群耳聋基因筛查,及早发现药物 性耳聋敏感人群。
39
耳聋芯片在药物性耳聋预防中的应用
1555突变探针
线粒体A1555G 均质突变 在中国聋儿康复中心,照片中的小女孩被检测出药物性耳聋,在专家的建议下,小女孩的 母亲、阿姨、舅舅都进行了耳聋基因检测,都被诊断为药物性耳聋易感基因携带者,他们将终身 禁用所有氨基糖苷类药物。
• 耳蜗病变引起的听觉障碍称感音性听力损失 (sensory hearing loss), 蜗后病变导致的听力损失为神经性听力损 失(neural hearing loss)。
Etiology 素
病因分类
• 遗传性(50-60%)
表型分类 综合征性(30-40%) 非综合征性(60-70%)
遗传方式 单基因遗传
对象: 未通过初筛 住院期间未进行筛查 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
时间: 生后30-42天
复筛
项目:耳声发射(OAE)/和或 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
结果:未通过者,需要转诊到听力诊治机构
诊 断诊断
• 时间: 出生后3个月- 6个月 • 对象:复筛未通过的婴儿 • 地点:儿童听力诊治机构
婴幼儿听力诊断方法
(sensory/cochlear, neural/retrocochlear), mixed hearing loss
耳聋分级(WHO1980)
500、1000、2000Hz平均听阈 • 轻度聋:26~40dB • 中度聋:41 ~55dB • 中重度聋:56 ~70dB • 重度聋:71 ~90dB • 极重度聋:>91dB
• 按发病时间分为: Congenital hearing loss, acquired hearing loss

婴幼儿的听力保健与常见问题

婴幼儿的听力保健与常见问题

婴幼儿的听力保健与常见问题婴幼儿的听力保健是父母和保健人员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

良好的听力对于婴幼儿的语言发展和认知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婴幼儿听力保健的重要性,并列举一些常见的听力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一、婴幼儿听力保健的重要性婴幼儿期是听力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语言习得的关键时期。

良好的听力能够帮助婴幼儿更好地接受语言输入,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

以下是婴幼儿听力保健的重要性:1. 语言发展:婴幼儿期是语言习得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听力能够帮助婴幼儿更好地接受语言输入,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

如果婴幼儿的听力存在问题,可能会影响其语言的习得和表达能力。

2. 认知能力:听觉是婴幼儿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良好的听力能够帮助婴幼儿更好地感知和理解周围的声音,从而促进其认知能力的发展。

3. 社交交往:良好的听力能够帮助婴幼儿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促进社交能力的发展。

二、常见的婴幼儿听力问题及其解决方法1. 婴幼儿听力筛查:婴幼儿期进行听力筛查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及早发现听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常见的婴幼儿听力筛查方法包括自发性行为观察、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和耳声发射检测等。

2. 婴幼儿耳朵清洁:保持婴幼儿耳朵的清洁是预防耳部感染和听力问题的重要措施。

父母应定期检查婴幼儿的耳朵,清洁耳垢,并避免使用尖锐物品清理耳道。

3. 婴幼儿噪音保护:噪音是婴幼儿听力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父母应尽量避免将婴幼儿暴露在过大的噪音环境中,如音量过大的电视、音响等。

在需要使用噪音源的情况下,应尽量将音量调低。

4. 婴幼儿听力训练:对于存在听力问题的婴幼儿,进行听力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听力训练可以通过听觉刺激、语言刺激等方式进行,帮助婴幼儿提高听力和语言能力。

5. 婴幼儿听力保护:婴幼儿的耳朵非常娇嫩,需要得到良好的保护。

父母应避免使用过大的音量播放音乐或儿歌,避免使用耳机等对耳朵造成压力的设备。

6. 婴幼儿听力康复:对于存在听力问题的婴幼儿,及早进行听力康复是非常重要的。

小学生英语听力障碍及解决方法

小学生英语听力障碍及解决方法

小学生英语听力障碍及解决方法听力障碍是小学生学习英语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它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还影响了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

本文将从听力障碍的表现、原因和解决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听力障碍的表现听力障碍是指学生在听英语时无法理解所听内容,无法正确识别语音、语调和语意。

具体表现包括:听不懂英语对话和短文、无法跟上语速较快的英语听力材料、无法正确识别单词的发音和语调等。

这些障碍会导致学生在英语听力测试中得分较低,影响学生的英语成绩和自信心。

二、听力障碍的原因小学生英语听力障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环境不足:小学生所处的英语学习环境往往缺乏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缺乏英语听说练习的机会,导致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高。

2.语音基础薄弱:小学生的语音基础较为薄弱,对于音节、音调和单词的发音等概念缺乏了解,容易在听力测试中出现错误。

3.词汇量不足:小学生的词汇量相对较小,对于一些生词和短语的理解和记忆存在困难,导致在听力测试中难以理解所听内容。

4.语速过快:有些听力材料语速较快,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导致学生难以跟上语速,无法正确识别所听内容。

5.缺乏听力技巧:有些学生虽然能够听懂所听内容,但由于缺乏听力技巧,无法正确识别关键词、关键句和关键信息,导致得分较低。

三、解决方法针对以上原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解决小学生英语听力障碍:1.创造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学校可以组织英语角、英语广播、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英语听说练习机会,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2.加强语音基础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语音基础教学,帮助学生了解音节、音调和单词的发音等概念,提高学生的发音准确性和辨音能力。

3.扩大词汇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阅读英文故事、英文歌曲等材料,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提高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4.控制听力材料难度:教师在选择听力材料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选择,控制材料的难度,确保学生能够跟上语速,正确识别所听内容。

新生儿听力筛查2

新生儿听力筛查2
19
UNHS的基本原则(五) (权益保障)
在知情选择,做出决定并同意听力普通筛查,听力、言 语—语言评估和诊断,以及干预和康复全过程,婴幼儿和 家庭的权益应予以保障。
父母、抚养者和监护人具有: 接受或拒绝上述程序全过程的权利 了解上诉程序内容及其作用 获得检查结果和阶段性进展结果的权利 提供孕期、产期、产程和产后保健信息的权利 参与听损伤,言语—语言病理干预和康复过程的权利 对上述程序全过程中出现的无意损伤/损伤,有提出质疑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 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7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定义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使用客观的生理学方法和主观 测试方法,对所有活产出生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 查。 主要是通过耳声发射、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和声阻 抗等电生理学技术,在新生儿出生后的自然睡眠 或安静的状态下进行的客观、快速和无创的检查。
17
UNHS的基本原则(三) (6个月内接受干预)
凡属于具有永久性听损伤的婴幼儿,都要在6个月 内接受多项跨学科的干预性服务。 永久性听损伤:永久性传导性听力损伤;永久性感 音性(蜗性)听损伤;永久性神经性听损伤;永 久性感音神经性听损伤;神经听觉传导障碍和脑 干听觉通路功能异常等等。 多项跨学科的干预服务:儿科、耳鼻咽喉科、围产 医学、妇幼保健、神经科、听力学、心理学、教 育学、社会学、信息科学等等。 家庭、社区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23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步骤
准备阶段 筛查阶段 诊断阶段 干预、康复阶段
24
准备阶段
机构设置 人员
环境要求 设备要求
表格 宣传
25
准备阶段
筛查机构: (1)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设有产科或儿
科的医疗保健机构。 (2)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 (3)职责:负责新生儿听力筛查,出具报告,资料

听觉障碍儿童心理治疗ppt课件

听觉障碍儿童心理治疗ppt课件

(二)听障教师方面 1. 用爱感染儿童 2. 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3. 应做好听障儿童家考虑生活事件对听障儿童的影响
与其生活相关的负性事件,如受惩罚、学习压力、人际关系 等
2. 考虑社会支持对听障儿童的影响
3. 考虑个性特征对听障儿童的影响
长期的压抑和自我保护,使其难与普通 学生建立友情
3. 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是指儿童仅依靠其自身的视角 来感知世界、不能意识到他人可能具有 不同视角和观点的倾向性。
人际交往中,听障儿童容易只考虑自己 的感受;听顺耳的话;以个人的好恶为 标准,缺乏正确是非观;偏激
1(. 自三卑 )个性发展问题
提供积极联想环 境,联想表达自 己内心的美好状 态
三、听障儿童心理治疗注意事 项
(一)治疗师方面
1. 治疗师应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
表里一致、精力充沛、冷静耐心、同情关心、掌握手语
2. 治疗师必须详细、全面了解听障儿童 的病史
纵向:生长发育、个性发展情况、疾 病史、治疗史、兴趣爱好等
横向:家庭情况、周围环境、风俗习 惯
意志品质的训练不能通过社会生活的耳 濡目染实现
自我评价较低,对自己缺乏自信,
2. 逆反
逆反心理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对客观事 物表现出与一般人对立或相反的情绪体 验或行为倾向
它是一种单向固执偏激的思维习惯,使 人无法客观、准确地认识事物的本来面 目,经常、反复地呈现,容易使人构成 狭隘的心理定势
听觉障碍儿童心理治疗
听力障碍(简称“ 听障”),是指由 于药物、遗传、感 染、疾病、环境噪 音污染、意外事故 等各种原因导致双 耳听力丧失或听力 缺失,听不到或听 不清周围环境声及 言语声,从而难以 进行正常的言语交
一、听障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什么是听力障碍?听力障碍是怎么形成的?

什么是听力障碍?听力障碍是怎么形成的?

什么是听力障碍?听力障碍是怎么形成的?病因1.遗传因素由遗传因素导致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多为重度或极重度耳聋。

2.环境因素包括母亲孕期、儿童出生时或出生后受到的各种病毒或细菌感染、耳毒性药物、头部外伤和放射线等致聋因素。

3.药物和化学制剂致聋药物致聋: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致聋是我国听障儿中的主要病因之一。

化学制剂:一些工业化制剂如铅、汞等损伤听觉器官,一氧化碳中毒导致血红蛋白携氧障碍,神经缺氧会累及听觉系统,对儿童尤为明显。

4.噪声性耳聋成人多见,儿童少见。

呈双侧或单侧高频听力下降。

5.外伤儿童活泼好动,容易导致外伤,并发耳聋。

临床表现听觉障碍常见的临床症候有耳鸣、听觉过敏、耳聋、幻听及听觉失认。

检查听力检查的目的是了解听力损失的程度、性质及病变的部位。

检查方法甚多,可归纳为两类:1.客观检查方法听性脑干诱发反响阈值、听性脑干诱发反响潜伏期、稳态诱发反响、声导抗测试、畸变耳声发射、耳蜗电图。

此种检查方法不受年龄、精神心理状态的影响。

其结果较精确可靠,有以下几种:(1)通过观察声刺激引起的非条件反射来了解听力(如瞬目、转头、肢体活动等);(2)通过建立条件反射或习惯反响来检查听力(如皮肤电阻测听、西洋镜测听等);(3)利用生物物理学方法检查听力(如声阻抗-导纳测听);(4)利用神经生物学方法检查听力(如耳蜗电图、听性脑干反响)。

2.主观检查方法如耳语检查、秒表检查、音叉检查、听力计检查、纯音测听、定向条件反射测定和言语识别率测试等,此方法方便快捷。

但可因年龄过小、精神心理状态失常等多方面因素而影响正确的测听结论。

诊断1.按听力损失程度分级国际卫生组织(WHO-1997)根据500Hz、1000Hz、2022Hz和4000Hz的平均听力损失将听损程度分级如下:≤25dB HL 正常听力;26~40dB HL 轻度耳聋;41~60dB HL 中度耳聋;61~80dB HL 重度聋;81dB HL以上极重度耳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新生儿期:指自出生后脐带结扎起到刚满28天为止这一时期。 – 婴儿期:从出生到满一周岁以前为婴儿期。 – 幼儿期:1周岁以后到满3周岁之前成为幼儿期。 – 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6-7岁入学前为学龄前期。 – 学龄期:从6-7岁到12-13岁进入青春期成为学龄期。 – 青春期: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
常见导致儿童听力问题的疾病 及干预原则
华西听力中心:彭珊 2018.04.18
1
大纲
知识点与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听神经病谱系障碍、进行性听力损失、围产期高危因素所
致听力损失,干预原则
熟悉内容:儿童听力问题的流行病学、干预原则与方法
了解内容:导致儿童听力损失的常见疾病及处理原则、助听装置、辅
听装置、康复训练
传导性听损:
• 单纯耳廓畸形 • 外耳道堵塞、狭窄或闭锁 • 鼓膜病变 • 听骨链病变 • 咽鼓管及气房系统病变 • 内耳淋巴液波传导障碍
12
02
儿童听力问题的病因学
单纯耳廓畸形: • 不管是先天性畸形或是后天因素所致残缺,对听力影
响轻微,因为耳廓的集声功能仅在3 dB以内。
13
02
儿童听力问题的病因学
2
本次课程内容
儿童听力问题的流行病学
• 概述 • 病因学
3
01
儿童听力问题的流行病学---概述
如何定义“儿童”这一阶段?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的规定是0-18岁
•中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的规定是0-18岁
•《儿科学》里把儿童年龄分为七个时期:
– 胎儿期: 从精子和卵子结合、新生命的开始直到小儿出生统称 胎儿期。
9
01
儿童听力问题的流行病学---概述
听力损失的教育学影响 • 教室是一个典型听觉言语环境,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
之间准确传递和接收言语对于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 不管是持续性还是波动性的听力损失,都会影响言语的准确接
收,特别是在有噪音和回声的教室中,当讲者和学生之间有一 定距离的时候听力损失对行为的影响通常是不易察觉的,他们 的表现类似于那些有注意力障碍、学习障碍、语言处理障碍或 认知迟缓的儿童。 • 常见的行为学表现如下 :
授课内容
• 儿童听力问题的流行病学、概述、病因学 • 导致儿童听力损失的常见疾病及处理原则
Ø 遗传性听力损失 Ø 非综合征 Ø 综合征
Ø 围产期高危因素所致听力损失 Ø 感染性因素所致听力损失 Ø 中耳炎 Ø 听神经病谱系障碍 Ø 听中枢处理障碍 Ø 进行性听力损失 Ø 单耳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Ø 先天畸形 Ø 干预原则与方法概述 Ø 助听器验配 Ø 人工耳蜗植入 Ø 其他植入性听觉装置 Ø 辅听装置 Ø 康复训练
增长的时期为青春期。女孩一般从11-12岁到17-18岁,男孩从 13-14岁开始到18-20岁,是人生第二个体格生长高峰。
4
01
儿童听力问题的流行病学---概述 在美国
• 早期听力检测和干预项目(EHDI)已成为美国健康标准,95%美 国出生婴儿都接受听力筛查。
• 先天性儿童听力损失发病率为每年的1000个婴儿中有1~3个。 • 最新信息显示,当前患病率是每1000个中有1.4个(美国疾控中
心)。 • 超过 1/4(28.1%)未通过听力筛查的婴儿被确诊有听力损失 。
5
01
儿童听力问题的流行病学---概述
并非所有儿童的听力损失在早期通过EHDI发现,主要是 由于:
• 婴幼儿普遍听力筛查项目(UNHS)采用的筛查仪主要用于 发现30~40dB或更严重的听力损失
• 并非所有未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婴儿都接受了必要的诊断 服务
• UNHS不能发现迟发的、获得性的或许多进行性的听力损失
证据支持
6
01
儿童听力问题的流行病学---概述
• Gate 报道 (2000年):新生儿听力筛查无法检 10%~20%出生后迟发的永久性听力损失。发病率对比 显示,学龄儿童的听力损失发病率明显高于新生儿时 期发病率。
• 英国Fortnum(2001年) 发病率研究表明,新生儿听 力筛查发现的每10个双耳永久性听力损失大于 40dBHL的患儿中,5~9个患儿的听力损失在9岁前会 继续加重。
外耳道堵塞、狭窄或闭锁: • 可见于先天性外耳道畸形或炎症、肿瘤、外伤等所致之
耳道狭窄、闭塞,外耳道异物、耵聍栓及耳道胆脂瘤等 原因。外耳道完全堵塞,可致听阈上升45dB~60dB。
• 在筛查儿童中2.2%是新发现的听力损失。
7
01
儿童听力问题的流行病学---概述
婴儿中永久性听 力损失的发病率 预测约为3/1000
学龄前儿童可增 至9~10/1000
每间教室里 可能有数名 难以清楚地 感知言语的
学生
学龄儿童单侧或 双侧永久性和/或 暂时性听损发病
率高于14%
听力损失可导致注意力、学习和社会功能障碍,如果无法发现这些学生,不提 供所需的医学和/或教育援助,儿童听力损失发病率将会攀升,甚至影响到学校
– 难以注意口语或其他听觉信息 – 频繁的请求重复 – 听课时容易疲劳 – 回答简单的问题时,答案错误 – 似乎与同龄人孤立 – 阅读能力障碍 – 口头/书面言语困难 – 易受挫折
10
02
儿童听力问题的病因学 • 传导性听损 • 感音神经性听损 • 混合性听损 • 功能性听损 • 伪聋
11
02
儿童听力问题的病因学
个人和标准测试成绩 100 000名在校学生听力筛查结果显示,2.9%需要处理,包括给父母建议、咨
询服务、观察等待、药物及手术干预,以及佩戴助听器
8
01
儿童听力问题的流行病学---概述
听力损失对经济的影响 • 由于康复、 特殊教育以及因听力、嗓音、言语、语言疾病所导
致的低就业和失业率产生的成本预测为1 540 ~ 1 860亿美元,大 约占1999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3% (Ruben,2000) 。 • RTI国际研究所和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多项调查分析数据 ,评估了听力损失及其他疾病相关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开销,预 测每个听力损失患者毕生的开销为 $383 000(按照2003年美元计 算)所有听力损失患者开销总数约为19亿美元。 • 直接成本(即直接医疗+直接非医疗)达到约6.01亿美元。显然, 经济损失无法反映听力损失带来的那些无形、难以测量的影响, 比如生活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