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前后呼应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纪录片制作中的首尾呼应手法

XXX 教育研究院教育技术学系

摘要:首尾呼应是纪录片常用的一种创作手法,文章通过探讨纪录片制作中运用的

首尾呼应手法的类型,分析了首尾呼应手法在纪录片创作中的独特作用,并辅以实例,对在纪录片创作中运用首尾呼应手法作了简要的概述。

关键词:首尾呼应手法纪录片

引言

“首尾呼应”亦作“前呼后应”,其本意是前面的人在呼喊,后面的人在应答。出自<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现多用来比喻写文章首尾呼应。如著名的《再别康桥》就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强化了“再别”的感情色彩,与第一节诗相比,其他的诗句都没有任何的改动,只是更换了最后的一句,但这种复踏已不是简单的民歌体的复踏,它传达出了更深的情感意义——“不带走一片云彩”是诗人在经历了康河的漫溯后产生的灵性,使其对康桥的爱和眷恋化成的一个洒脱的意象,一个极富动态感的姿态,给全诗平添了几分诗意,增强了几分飘逸与潇洒,并在出人意外的奇想中,透出了诗人独特的个性美。全诗也由此完成了一个美丽的圆形抒情结构。而某种意义上,首尾呼应的手法在纪录片的创作中也获得了广阔的应用空间,目前在大多数的优秀纪录片中,我们几乎都可以发现首尾呼应的影子。那么纪录片创作中的首尾呼应手法又有哪些新的特点呢?它在电视节目创作中又能起到哪些作用呢?

一、纪录片创作中首尾呼应手法的类型

同样是首尾呼应手法,但在不同的纪录片中往往会以不同的形态呈现,我们可以根据纪录片中的音画关系,即从画面重复和音响重复两个维度将前后呼应手法大致分为三类:画面重复型;音响重复型和相似重复型(即音画类似开头,都有所变动);比如说环保战士戈尔的一部片子《难以忽视的真相》中;开头是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同时配有解说词:你看着这河水,潺潺地流过。听着风中,瑟瑟的落叶。鸟儿在鸣唱,树蛙也来凑热闹。隐隐约约地还有远处奶牛的哞声。抚摸着青草,河岸露出了一小块泥土,周遭一片祥和宁静。突然之间,你感觉身体,好象汽车突然换了一档,就想深吸一口气,然后说:“噢,我都忘记这样的美景了。”而在结束时影片又回到了片头那个同样的美景中,亲切熟悉,让人回味!只是解说词却变成了:我们的后代,偶尔也会自问:“我们的长辈们是怎么回事?在来得及的时候,为什么都不知道清醒?”他们的问题,我们现在就应该想到。在这部片子中,首尾呼应的手法就是典型的画面相同而音响不同的画面重复型。另外根据首尾呼应的效果还可以将纪录片创作中的首尾呼应手法分为:对比型;加强型和自然型。对比型即首尾在类似中的细节之处或关键之处有所差异,并且能够形成鲜明的对比,首尾不同质;而加强型则相反,这类似与《诗经》中常见的复踏,通过反复的吟咏而渲染和升华主题,首尾同质;对比型和加强型往往更多地偏向于表现主义,策划者的设计意图比较明显,相较而言,自然型则更多地偏向于现实主义,它往往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而自然形成首尾的呼应,策划者的主观意图隐藏较

深,比如片头为太阳东升,光线渐强,拍摄一天的活动后,片尾则为夕阳西下,光线渐弱。这一类首尾呼应一般内部都存在一条逻辑线,将首和尾自然地串起。

二、首尾呼应手法在纪录片创作中所起到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在纪录片的创作中运用首尾呼应的手法总是能够收到许多好的效果。首先在整个片子的结构上,首尾呼应的应用能够使整部片子给人一种完满的感受,这种结构上的完整性是首尾呼应手法最大的特色,就像在文学创作中一样,虽然有的时候结构上的不完整性也能收到意向不到的效果,如戛然而止,留有悬念而让人深思等,但实际上更多的时候,尤其是在拍一些旅游地理类的景色片时,人们更多的是追求一种结构上的完整美。而在内容上,首尾呼应更能起到许多独特的作用,例如深化主题,片子在结束时又回到开始的地方,这种艺术的处理,在加深人们印象的同时,而能够达到加强和深化主题的作用;此外首尾的这种呼应性还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引发大家的深思,更能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

三、首尾呼应手法在纪录片创作中的应用实例

实例(一)《美在广西》

《美在广西》是一部以旅游宣传为目的的优秀风光纪录片,曾荣获中国电视文化最高奖“星光奖”一等奖,全片幽幽静静、平平淡淡,如诗似歌,恬静而悠远,朴实而自然,导演运用独特的视角将自己对广西如火如荼的热情化为幽静的小路,淳朴的乡情,甜美的歌声缓缓地展现在观众的面前,让观众陶醉于他所描绘的这一艺术之旅。《美在广西》的成功不仅在音画关系的处理,或是光影效果的应用,镜头的选取等,其结构上的首尾呼应也是其成功的一大要素。从音画角度看,该片的首尾呼应可归入音响重复型,片头是一个身着红色民族服装的小女孩站在高高的峰顶上唱着空灵而甜美的山歌,在片尾处则变成了一个年轻姑娘(小女孩长大了)同样是站在峰顶,身着一样的服饰,唱起了同一首山歌,这种意境的相似性与片头浑为一体,给人无穷的回味,也使得广西之美显得更加悠远而绵长,小女孩的成长,见证了广西的经济发展,而歌声的空灵不变,则又表现广西之美的纯朴与永恒,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除了这一处外,《美在广西》中贯穿全片的五个画外音也是首尾呼应的。片头是:来到这里就步入了中国画的画境玛格丽特二世(丹麦)

而片尾则变为:

这里是人间天堂我希望下次再来……

这两句话在内容上显然是首尾呼应的,从效果上看可以归入效果型,它们既有开启和结束全片的作用,同时又彼此照应,使得观看整部片子就如同在进行一次美丽的艺术之旅,渲染全片意境,同时又深化主题,留给人无穷的回味。

实例(二)《水中影》

《水中影》是一部以环保为主题的优秀纪录片,曾获得第十四届金鸡奖的最佳纪录片奖项,这部简短的纪录片无论是在音响的处理上,还是光影效果的应用上都是可圈可点的,而这部短片对首尾呼应手法的应用可算是达到了极致了。片头画面是一片清澈透明的河水,晶莹剔透的水珠一滴一滴地从河边的石头上滴下来,同时伴随着清脆的水滴声,意境静谧而悠远,让人感到生命的美好,也强化了“水”生命之源的角色;而到了片尾处,虽然仍是同一个地方,但河水却已被严重污染,布满了油污,虽然仍是水一滴一滴地滴下,辅以的音响却不再是水滴声,而是被经过夸张处理的打击效果,声音显得沉重而深刻,就像水滴在敲着警钟,警示人们对环境所造成的伤害。这种典型的对比型首尾呼应,通过巧妙变换关键元素,使得原本的对比显得更加深刻,既强化了主题,又将观众引向更深的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