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开发 井下作业 压裂、酸化井口安装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井下作业施工酸化施工作业操作规程

井下作业施工酸化施工作业操作规程

井下作业施工酸化施工作业操作规程21.1 作业准备21.1.1修井设备准备。

21.1.2井下工具、油管及酸化井口准备。

21.1.3井筒准备。

21.1.4放喷(排液)准备。

21.1.5井控设备准备。

21.2 作业程序21.2.1 搬家上井,吊井口房、放空、拆流程。

21.2.2 起原井管柱。

21.2.3 刮削:选择适当的刮削器刮削至人工井底后上提管柱2-3米,反洗井两周后起出,若通井遇阻则要求打铅印落实井下落物及套管变形情况,必要时进行打捞、修套或冲砂。

21.2.4 下酸化管柱21.2.4.1 按设计要求下入酸化管柱。

21.2.4.2 按方案要求进行试注验封。

21.2.5 酸化施工21.2.5.1 连接地面流程至井口。

21.2.5.2 接放酸化设备,连接流程。

21.2.5.3 酸化施工:a.循环井简液体,b.正替配制好的酸液;c.正挤配制好的酸液;d.正挤稳定液;e.顶替。

21.2.6 关井反应。

21.2.7 排酸:油井下泵排酸、水井气举排酸。

21.2.8 油井排酸后下完井,水井洗井后放大注水。

21.2.9 收尾工作21.2.9.1 换井口、连流程、扣井口房,向采油队交井。

21.2.9.2 拆绷绳、放井架、搬出井场。

21.3 质量控制及安全要求21.3.1配、运酸液设备必须在装酸前进行清洗,配酸用水质量合格,含铁量不超过0.5mg∕l,杂质不超过5mg∕l。

21.3.2酸液浓度必须检验,符合设计要求。

21.3.3严格按施工设计与工程质量标准下好管柱,装好井口。

酸化井口耐压值应为设计最高压力的1.2—1.5倍,并用四道蹦绳加固。

21.3.4连接好挤、排酸地面管线。

高压管线要垫实,排酸管线要用地锚固定。

21.3.5地面管线冲洗干净畅通,按设计对挤酸管线试压。

21.3.6施工注意人身安全,不腐蚀套管、设备、装备、不乱排酸液,文明施工。

21.3.7油井酸化21.3.7.1 酸化管柱下至酸化层顶部或中下部。

21.3.7.2 放掉套管气压顶替出井内原油。

石油工程技术 井下作业 气井压裂(投产)一体化井口安装操作规程

石油工程技术    井下作业    气井压裂(投产)一体化井口安装操作规程

气井压裂(投产)一体化井口安装操作规程1主题内容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气井压裂(投产)一体化井口安装的内容与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气井井口安装作业2引用标准SY/T5127-2002API6A气井采气(注气)作业,压裂投产一体化井口装置安装作业规程。

3程序内容3.1施工准备检查、丈量,并记录好采气井口装置的变径法兰、四通、油管挂等数据。

3.2施工程序3.3安装井口前应先办理动火手续,切割套管头,将套管露出套管头法兰150-160mm并打磨光滑,内外倒角30度。

3.3.1将大四通吊起在套管头上方约50cm暂停,清洗大四通底部,检查垫环槽和BT密封,防止有碰伤和BT密封是否正常到位,涂上油脂,放上BX160垫环。

3.3.2下放大四通,将大四通坐在套管头法兰上,穿好螺栓,螺栓应安装齐全,受力均匀不得少装,上部螺栓与螺母在同一平面上。

3.3.3使用水平尺测量测量大四通水平,水平偏差度在±2mm以内为合格。

3.3.4拧松大四通下法兰面的注脂单向阀、阀盖,连接注脂工具,注EM-08密封脂,在对角单向阀上装上排放阀,等密封脂注出后,拆下排放阀,使单向阀自动关闭,并拧紧单向阀,继续注脂,注意压力不可过高,严防挤破套管,以额定压力的80%(16.8MPa),如果降压,可以补压,再补到额定压力的80%(16.8MPa),稳压10分钟压力不降为合格。

使BT密封圈受压而抱紧套管,最后卸下注脂工具装上单流阀、阀盖并拧紧。

3.3.5卸下大四通下法兰面试压孔处的单流阀,阀盖接上液压手动泵,开始打压。

压力介质从试压孔通过单向阀进入套管头和大四通之间的腔体。

待出口孔流出液体时,再装上单流阀及阀盖,装上液压测试手动泵进行液压测试,测到25MPa,稳压10分钟压力不降为合格。

3.3.6测算油补距=联入-变径法兰厚度-四通高度4质量、安全、环保规定4.1.质量规定4.1.1安装前使用单位根据装箱清单、示意图对产品零件数量、外观等进行检查。

井下作业施工压裂技术操作规程

井下作业施工压裂技术操作规程

井下作业施工压裂技术操作规程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压裂施工中压裂液选择与配制、压裂井口、压裂设备、压裂现场施工、压裂施工评价等的操作规程与工艺技术要求。

2引用标准SY/T5107-95 水基压裂液性能评价方法SY/T6376-98 压裂液通用技术条件SY/T5764-95 压裂用瓜尔胶和羟丙基瓜尔胶SY/T5108-97 压裂支撑剂性能测试推荐方法SY/T5762-95 压裂酸化用粘土稳定剂性能测定方法SY/T5755-95 压裂酸化用助排剂性能评价方法SY/T6216-96 压裂用交联剂性能试验方法SY/T6380-98 压裂用破胶剂性能试验方法SY/T6215-96 压裂用降滤失剂性能试验方法SY/T5534-92 石油专用车通用技术条件SY/T5884-93 压裂车技术条件SY/T5493-92 压裂成套设备型式与基本参数SY/T5463-92 油田压裂用柱塞泵型式与基本参数SY/T5260-91 压裂管汇SY/T5211-93 高压管接和高压活动弯头SY/T5835-93 压裂用井口球阀SY/T5861-93 压裂井口保护器SY/T5860-93 塑料球投球器SY/T5289-91 油井压裂效果评价方法SY6443-2000 压裂酸化作业安全规定3压裂液的选择与配制3.1 压裂液的选择3.1.1 压裂液的选择应根据井深和井温参数来确定配比方案。

3.1.2 深井储层温度高,应选用耐高温压裂液。

3.1.3 对高温压裂液的原则要求:造缝效率高、携砂能力强、摩阻低、配伍性能好、易返排、价格适宜。

3.1.4 筛选压裂液添加剂。

3.1.4.1 对三种基本添加剂(增稠剂、交联剂、破胶剂)进行筛优,找出适合本井条件的冻胶交联剂系列。

3.1.4.2 对与目的层配伍的防膨剂、润湿剂、破乳剂、防蜡剂等添加剂进行筛选,找出与目的层配伍性好的添加剂系列。

3.1.4.3 对配合现场施工的耐温剂、防腐剂、消泡剂、降阳剂、遮挡剂、降滤剂、助排剂、pH调节剂、发泡剂等有关添加剂进行筛选,找出适合本井需要的施工添加剂系列。

《安全操作规程》之压裂施工安全操作规定

《安全操作规程》之压裂施工安全操作规定

压裂施工安全操作规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陆上油气田现场压裂施工作业的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试油(气)、修井、酸化压裂、射孔等井下作业施工中的安全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SY/T 5225-20xx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SY/T 5836-93中深井压裂设计施工方法SY/T 5858-20xx石油工业动火作业安全规程SY/T 5981-2000常规试油试采技术规程SY/ T 6120-1995油井井下作业防喷技术规程SY/T 6277-20xx含硫油气田硫化氢监测与人身安全防护规程SY 6355-1998石油天然气生产专用安全标志SY/T 6610-20xx含硫化氢油气井井下作业推荐作法3 规定目的和范围压裂施工过程主要是多台高压固压设备联合向井下目的层位泵送液体的过程,包括井场准备、施工准备、循环、试压、替水、坐封、泵入前置液、泵入携砂液、泵入顶替液、关井交井等工序。

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害有承压管件刺漏爆裂、管线接口脱落、设备底盘损坏、设备副机损坏、人员摔伤、砸伤、撞伤、触电及井场火灾等。

为保证施工安全,保护人员、设备、目的井,落实HSE工作,特制定本规定。

4 人员要求4.1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达到岗位工人素质要求。

4.2施工人员必须劳保穿戴整齐,并在施工中坚守岗位,听从指挥。

4.3施工人员必须了解施工工序及要求,履行岗位职责,不脱岗,不乱岗窜岗。

4.4岗位人员履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落实设备操作规程及标准化施工。

5 设备要求5.1施工设备技术状况符合《设备性能参数》(Q/JX.WJ-6-13)。

5.2设备安全防护装置齐全、有效:5.2.1泵车液力端应加装柱塞工作监视器和温度传感器。

井下作业施工酸化技术操作规程

井下作业施工酸化技术操作规程

井下作业施工酸化技术操作规程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酸化施工中施工程序、酸液配制、酸化设备与管汇、酸化井口与管柱、酸化现场施工、酸化施工评价等的操作规程与工艺技术要求。

2引用标准SY/T5405-96 酸化用缓蚀剂性能试验方法及评价指标SY/T5762-95 压裂酸化用粘土稳定剂性能测定方法SY/T5755-95 压裂酸化用助排剂性能评价方法SY/T5754-95 油田酸化互溶剂性能评价方法SY/T5822-93 油田化学剂类型代号SY/T6334-97 油、水井酸化设计与施工验收规范SY/T5534-92 石油专用车通用技术条件SY/T5463-92 油田压裂用柱塞泵型式与基本参数SY/T5211-93 高压管接和高压活动弯头SY6443-2000 压裂酸化作业安全规定3酸化施工程序3.1 起油、水井生产管柱,执行《起下油管作业操作规程》。

3.2 洗井,执行《洗井作业操作规程》。

3.3 通井。

3.4 下酸化施工管柱按设计方案执行。

3.5 酸浸施工管柱。

3.6 换装酸化井口,执行《拆装井口、换井口操作规程》。

3.7 安装高低压管汇。

3.8 试压。

3.9 泵注酸液:泵前置酸、泵主体酸、泵后置酸、泵顶替液。

3.10 关井反应,按酸化施工设计方案执行。

3.11 排残酸液。

3.12 完井。

4酸液配制技术规程4.1 卸酸工艺操作规程4.1.1 卸酸前准备:4.1.1.1 按照现场施工作业要求,穿戴好劳保用品。

4.1.1.2 施工前对机泵系统及流程进行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排除。

4.1.1.3 根据施工工艺要求,倒好阀门,连接好相关管线。

4.1.2 卸酸:4.1.2.1 启动真空泵电源,开始向真空罐内抽酸。

4.1.2.2 当真空罐内液面达到3/4时,切断真空泵电源。

4.1.3 打酸:4.1.3.1 打开真空罐及离心泵排气阀门,并打开相应的上酸阀门。

4.1.3.2 启动离心泵电源,将酸液打入储存罐内。

石油工程技术 井下作业 井口、防喷器装置等安装操作规程

石油工程技术   井下作业   井口、防喷器装置等安装操作规程

井口、防喷器装置等安装操作规程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油气水井井口底法兰、四通、采油树、压裂(酸化)井口、封井器、自封封井器、气动卡瓦、防喷闸门安装、倒换的内容与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油气田井口安装作业;其它抽汲、连续油管、试井、清蜡作业井口配件安装执行各相关操作规程。

2引用标准SY/T5587.9-93油水井常规修井作业换井口装置作业规程3程序内容3.1施工准备井口安装前,资料录取标准录取相关资料;检查各配件的完好性,准备合格标准的引绳、钢丝绳套、保险吊卡、18"扳手、井口螺丝专用套筒、24"管钳、加力杠等工具。

3.2施工程序3.2.1安装采油树井口:安装前必须对套管头(水平仪)找平,并检查套管头丝扣和采油树大四通底法兰及固定螺丝。

3.2.1.1安装底法兰短节时必须先将套管头擦拭干净涂抹均匀润滑脂,对角抬底法兰平稳对扣,人力带紧底法兰丝扣后,用加力杠按要求扭矩上紧底法兰丝扣。

3.2.1.2安装井口四通:使用引绳牵引,用标准吊具吊至底法兰上部10cm高度以上后,对角扶在两翼闸门处对准螺丝孔,下放四通座到底法兰平面,确认钢圈完全进入钢圈槽,测量四通水平,若不水平则配置异型钢圈,保持井口垂直,垂直度误差为±2º,与井筒同心度误差不大于2mm。

3.2.1.3对角上紧螺栓,螺栓受力应均匀,螺栓安装齐全,上部螺栓平度高出螺母平面不多于3mm。

3.2.1.4测算油补距。

油补距=联入-套管升高短节高度-底法兰厚度-四通高度;油补距=套补距-四通高度。

3.2.2换装压裂(酸化)井口:3.2.2.1自上而下分体拆除原井口装置,使用井口螺栓专用套筒拆卸固定螺栓,起吊拆卸配件离开下部法兰10cm为宜;吊卸井口装置时,必须使用引绳牵引,拉离井口侧面3m远处摆放整齐。

3.2.2.2使用加力杠拆卸或紧固底法兰丝扣时,推加力杠人员应站在加力杠不受力一侧,不允许人员站在加力杠两边上卸扣,防止加力杠滑脱弹伤人。

压裂操作规程

压裂操作规程

压裂操作规程压裂操作规程是指在油气井注水压裂作业过程中,为确保作业安全、提高操作效率,制定的一系列操作流程和安全措施。

下面是一个大致的压裂操作规程,供参考。

一、组织准备工作1.1 安全教育:组织全体人员参加安全教育培训,了解作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因素以及安全应急预案。

1.2 作业准备:检查所有设备的完好性与可操作性,确保各项设备符合安全标准,做好作业计划。

1.3 环境考察:对井场、周边环境进行考察,确定是否存在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4 呼吸器及急救设备:准备充足的呼吸器和急救设备,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急救。

二、液体配比与泥浆分析2.1 液体配比:根据地质条件和压裂工艺要求,确定合适的液体配比方案。

2.2 泥浆分析:对待选泥浆样品进行分析,确定泥浆的适用范围和浓度,确保泥浆质量符合要求。

三、设备安装与检查3.1 压裂泵安装:将压裂泵安装在井口,确保泵工、泵车等设备正确安装并与井口连接紧密。

3.2 压力控制设备:检查并确保压力控制设备正常工作,能够准确监测和调节压力。

3.3 注浆设备:检查注浆设备的安装和连接,确保稳定供给。

3.4 安全防护:检查安全阀、阻流器、托辊等防护设备的安装和使用情况,确保工作场所安全。

3.5 作业道具:检查作业道具的完整性和使用情况,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

四、井口安全措施4.1 常规安全措施:检查井口安全装置的使用情况,确保井口周围安全。

4.2 灭火器材:放置足够数量和种类的灭火器材,随时准备应对突发事故。

五、压裂液注入与排空5.1 压裂液注入:根据注入压力和流量的要求,逐步加压注入。

控制注入速度,确保压力均匀稳定。

5.2 排空:操作人员在finished后进行排空操作,逐步降低注入压力,将压裂流体排空。

六、监测与数据记录6.1 压力监测:监测注入过程中的压力变化,及时调整注入参数。

6.2 流量监测:监测注入过程中的流量变化,快速发现异常情况。

6.3 数据记录:记录注入过程中的压力、流量、时间等关键数据,为后续的数据分析提供支持。

油田井下小修作业配合压裂酸化操作规程

油田井下小修作业配合压裂酸化操作规程

油田井下小修作业配合压裂酸化操作规程4.2.19.1主要风险提示(1)火灾、爆炸:主要指放喷过程中油气遇火种引起井喷着火及爆炸事故;(2)车辆伤害:主要指各种车辆在井场作业时伤害操作人员。

(3)物体打击:主要指流程管汇破裂飞起、井口被顶飞,以及与起下油管相同的单吊环等引起的物体打击伤害;(4)机械伤害:主要指起下管柱过程中与起下油管相同的液压钳铰手等机械伤害;(5)中毒:主要指放喷过程中油气井含有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引起的中毒伤害;(6)灼烫:接触酸液、压裂液及化学药品引起的伤害。

(7)淹溺:主要指掉入储液罐中引起的淹溺伤害;4.2.19.2作业前准备直径15.5毫米钢丝绳2根、地锚4个,以及起下油管相应的工具用具。

4.2.19.3作业程序(1)按照起下油管操作规程下入压裂(酸化)管柱;(2)对分层压裂施工井,配合压裂施工队对封隔器进行座封;(3)安装压裂(酸化)井口;(4)连接并固定放喷管线,并对井口进行固定;(5)作业队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由施工队进行压裂(酸化)施工;(6)压裂(酸化)施工结束后,按照施工设计规定进行放喷。

4.2.19.4注意事项(1)防止火灾、爆炸注意事项①施工现场不得有火种(违章动用明火、吸烟等);②现场所有车辆应按规定配备防火帽等防火设施;③压裂(酸化)放喷处理井口刺漏时应使用防爆工具。

(2)防止车辆伤害注意事项执行“搬迁操作规程”对应的注意事项。

(3)防止物体打击注意事项①压裂(酸化)施工时,作业队人员应撤离到安全区域,禁止进入压裂(酸化)施工区域;②其他物体打击注意事项执行起下油管操作规程对应的注意事项;(4)防止机械伤害、中毒注意事项执行起下油管操作规程对应的注意事项;(5)防止灼烫注意事项①压裂(酸化)施工时,作业队人员应撤离到安全区域,禁止进入压裂(酸化)施工区域;②对配合压裂(酸化)作业可能接触酸液、压裂液及化学药品的操作人员应使用防酸碱腐蚀手套等防护用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裂、酸化井口安装操作规程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油气水井压裂、酸化井口安装的内容与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油气水压裂、酸化井口的安装作业。

2 参照标准
SY/T 5587.9-93 油水井常规修井作业换井口装置作业规程
3 程序内容
3.1 施工准备
检查、丈量,并记录好压裂、酸化井口装置的法兰短节、四通和油管挂等数据及规格。

3.2 施工程序
3.2.1 下压裂、酸化管柱至设计深度,拆换原井井口装置时,应自上而下分体拆除原井口装置,再自下而上分体安装好压裂、酸化井口装置。

3.2.2 井口螺栓受力应均匀,螺栓安装齐全,对角紧固,不得少装;上部螺栓高出螺母平面不多于 3mm,所有手轮应在同一平面。

3.2.3 对井口底法兰、四通高度发生变化的重新测算油补距。

油补距=联入-套管升高短节高度-底法兰厚度-四通高度;油补距=套补距-四通高度。

3.2.4 井口安装完毕,挖地锚坑 4 个,用 6″钢丝绳固定。

3.2.5 拆除压裂或酸化井口前放压至井口无溢流,上提压裂或酸化管柱 5 根,分体拆除压裂或酸化井口装置,安装原井井口装置。

4 质量、安全、环保规定
4.1 质量规定
4.1.1 井口安装前必须对各组件进行检查清洗,除去泥砂等脏物。

4.1.2 井口各钢圈连接部位清洗干净并涂抹黄油,确保密封。

4.1.3 套补距、油补距校核误差允许为±5mm。

4.1.4 井口四通与升高短节必须分开拆卸和安装,防止损坏套管接箍丝扣。

4.1.4 资料录取:联入或套补距、套管短节规范、长度、套管法兰厚度、四通高度(井口型号)、油补距,共计 6 项。

4.2 安全、环保规定
4.2.1 安装压裂、酸化井口时手不能直接放在端面处,以防夹伤。

4.2.2 吊装压裂、酸化井口是用 5″钢丝绳起吊,严禁将绳套挂在顶丝或手轮上,并拴引绳,专人指挥确保吊装安全。

4.2.3 固定井口的地锚坑深标准:长 1.2m×宽 0.8m×深 1.5m。

4.2.4 当油套环空处于敞开状态时,在井口使用工具过程中,环空必须用毛毡围住,防止小件落物。

4.2.5 将清理的杂物拉运至指定地点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